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千米的认识的课后反思

千米的认识的课后反思

千米的认识的课后反思
千米的认识的课后反思

千米的认识的课后反思

临夏市甘光小学包培香

“千米的认识”这节课上完后影响很深刻,这节课是学生在已经学习了很多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与毫米,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知识方法,也会正确的使用这些长度单位。大部分学生知道相邻长度单位之间进率是十,但也有部分学生对这几个长度单位谁大或谁小区分不清时学习,我担心学生学习千米(公里)这个单位难以理解,更难以体会‘1千米’(公里)距离到底又有多长。所以课前我思索了好长时间和其他教师进行交流才去认真备课教材、学生,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制作了课件并上网查了一些有关千米应用的资料,总体来说这节课上的比较成功。

回顾整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个亮点:

1.学生的参与学习积极性高、参与面也比较广泛的。学生在主动、自觉、轻松中基本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建立对于1千米的距离观念,生活也能正确使用千米这个长度单位。

2.学校操场从东头到西头大约是100米,在上课前让每个学生去从操场东头走到西头并数出自己走了多少步,刚上课我就开始调查学生从操场东头走到西头走的步数并让他们示范走一走。例如:陈金瑞汇报走210步、许锦华汇报走110步......,让学生观察为什么同样长的距离学生步子怎么不一样?(因为他们每一步走的大小不一样)像许锦华这样走操场从东头到西头10趟刚好1千米,1千米里有10个100米。进一步让学生回忆每天上学走多少步大约是多少千米?学生开始七嘴八舌同桌议论。

3.教师备课的教学设计与授课过程会不一样,这个时候要灵活处理。例如:上课的前几天我也刚好坐飞机去成都旅游学生知道,兰州到成都距离大约700千米坐大约飞机1小时,学生一下子就知道了飞机的速度用‘千米’做单位。还有这节课学生马毅杰说出他的爸爸从成都开车行驶到临夏用了14个小时,课前我是不知道的。但是,课堂上他能说出来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全班学生非常惊讶这么长的距离还可以开车行走,其他学生一下子知道了汽车的速度也可以“千米”单位,老师不用去解释汽车的速度为什么…千米?。老师提出问题:“还有在哪里用‘千米’做单位?”学生纷纷举手说:摩托车、火车、轮船等。

4.用课件出示学校操场400米跑道,用动漫形式让一个学生跑1000米,学生观察跑1000米用了2圈半。(400米+400米+200米=1000米)学生很快知道了1千米=1000米。

本节课我也有不足地方:

1.由于我没有跟学生一起去操场走一走,个别学生没有从操场东头走西头或者在操场的随意走,他们对于100米距离有多远体会不深,理解1千米距离有困难。

2.由于学生多,担心学生安全,没有组织学生去到校外走1千米的活动,感受1千米的距离。让学生想象一下10个100米有多远就是1千米,给学生留的印象不深刻。

通过这节课我进一步认识到每一节课都是独一无二,不管你在课前备得多么仔细课堂上都会发生一些预想不到情景,教师驾驭教材、

驾驭课堂能力很重要。还要有善于发现、善于结合、深入思考我们日常生活,我们的授课对象是学生,所以教学设计必须符合于学生认知特点,使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只有我们不断努力学习,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才能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