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三大运行规章体系
- 格式:pptx
- 大小:913.30 KB
- 文档页数:27
民航机场的安全文化建设我国民航局正在积极推进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这是世界航空运输界面对安全管理形势提出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是航空安全管理发展的最新成果。
我国民航安全纪录已处在领先地位,但航空运输总量持续高速增长,国家和社会公众对航空公司安全期望日益增长。
民航局作为行业安全主管部门,不断通过安全管理体系(SMS )实施,引导航空业优化和完善安全运行管理系统机制,规范运行,提高管理效能,保持持续安全。
一、中国民航引入安全管理体系的背景(一)航空安全管理的发展历程安全管理体系(SMS)是航空安全管理发展的最新管理模式。
纵观航空安全管理的发展,航空安全管理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之前的技术致因理论。
那个时期飞行事故主要是由于机械和不安全飞行规章制度两方面原因造成的,管理的特点是对机械设备等硬件进行改进;基于事故识别和分析飞行器的缺陷,并努力进行建章立制以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随着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硬件设备可靠性大幅地提高,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健全,由此造成的航空事故率也逐步降低。
第二阶段:是人为因素研究阶段。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人为因素造成的航空事故所占比率上升到70%~80% ,而技术因素已逐步降低到20%~30% 。
当时航空安全管理的特点是改进人机界面,建立人员培训体制,完善各种规章和程序,优化机组管理,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
第三阶段:是组织系统阶段,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特点是研究组织和管理因素对事故原因的影响。
特别是90 年代以后,虽然飞行事故率保持在低水平的0.7~1.2 百万飞行小时之间;并呈现稳定趋势,但随着世界航空运输量的高速增长,飞机事故的绝对数量仍会增加。
尽管在事故分析中人们都注意对人的原因分析,但是人为因素只是航空安全管理中人、机、环三大因素之一。
单独强调某一元素,并不能确保系统整体运行的安全,应从系统运行的规律出发,分析安全发生的机理,解决安全管理中的问题。
CCAR - 中国民航规章CCAR-China Civil Aviation Regulations 即中国民航规章的缩写,也是指中国民航规章体系。
目前,中国民航管理的航空公司和其他航空企业全部按照CCAR的要求来建立和健全各自的管理体系。
CCAR共有上百部,根据不同的工作性质,各公司选用不同的内容进行规范和管理。
民航维修执照细则-执照管理规章培训CCAR-61民用航空器维修单位合格审定规定CCAR-145R3民用航空器国籍登记规定CCAR-45-R1民用航空飞行标准委任代表和委任单位代表管理规定CCAR—183FS民用航空器维修培训机构合格审定规定CCAR-147民用航空飞行人员训练管理规定CCAR-62FS民用航空器国籍登记规定CCAR-45-R1民用航空卫生工作规则CCAR-68FS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制员执照管理规则CCAR-66TM-Ι-R3民用航空器国籍登记规定CCAR-45-R1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CCAR-93TM-R2外国民用航空器运行和适航检查规定(CCAR-129)(1998年4月2日民航总局令第74号发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空主权和民用航空权利,加强对飞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国民用航空器的检查和监督,保证此类航空器的适航性和运行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飞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并由外国航空营运人使用的外国民用航空器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外国民用航空器飞行管理规则》和其它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并按本规定接受检查。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外国民用航空器是指在外国进行国籍登记的民用航空器,外国航空营运人是指依据外国法律设立的航空营运人。
第二章一般规定第四条飞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国民用航空器,其营运人应当获得中国民用航空总局颁发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飞行的运行规范,并按照该运行规范和《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的有关规定运行。
航空法:是调整因民用航空有关的活动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
航空法规三个时期:萌芽、活跃、不断成熟与完善。
1919“巴黎公约”,《关于管理空中航行的公约》第一个国际性航空法典,开元性重要地位。
1929“华沙公约”,《统一国际航空运输某些规则的公约》,核心是航空事故赔偿的相关责任制度。
1933“罗马公约”,《统一关于飞机对地(水)面第三者造成损害的某些规则的公约》。
1944年“芝加哥公约”,《国际民用航空公约》(取代了1919年巴黎公约,1928年哈瓦那公约)。
1948“日内瓦公约”,《关于国际承认对飞机权利的公约》。
1952年“罗马公约”,《外国航空器对地(水)面第三方造成损害的公约》。
1955年海牙议定书。
1961年瓜达拉哈拉公约,1966年蒙特利尔协议,1971年危地马拉议定书,1975年是个蒙特利尔议定书,1999年新蒙特利尔公约。
九次修改补充了1929年“华沙公约”的基础文件。
1963年9月14日“东京公约”,《关于在航空器上犯罪及其某些行为的公约》。
“反干扰公约”。
1970年12月16日“海牙公约”,《制止非法劫持航空器公约》。
“反劫机公约”。
1971年9月23日“1971蒙特利尔公约”,《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公约》,“反破坏公约”。
三大航空刑法公约航空刑法体系“1963东京”,“1970海牙”,“1971蒙特利尔”航空法规特征:国际性,综合性,民用性,平时性。
民用性:不涉及一切航空活动,而只涉及与民用航空有关的活动。
平时性:不能约束战争时期的民用航空活动,不能约束如遇宣布其处于紧急状态的缔约国。
公法是协调国家之间的法律规范。
国际私法即一国国内法中的涉外民法。
航空法规体系:I国际航空法:公约,国际标准和建议措施。
、II国内航空法:法律,行政法规(法规性文件),行业规章(规范性文件)。
宪章--公约--议定书--协定公约:国际航空法的第一层,缔约国缔结,对签字国生效,具有法律效力,是国际航空法中法律级别最高的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一个五年(2006-2010)规划,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围绕建设民航强国战略目标,主要阐明行业发展基本思路,明确重点发展领域,制定政策措施,是未来5年民航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民航全行业的行动纲领,是民航行政机关履行行业管理职责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指导原则和发展目标第一节建设民航强国的关键时期“十五”期间,全行业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市场环境,战胜“非典”疫情,克服“9·11”恐怖事件和航油价格大幅上涨等消极影响,我国民用航空事业跃上一个新台阶。
一是发展速度加快。
2005年全行业航空运输总周转量261亿吨公里,“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5.3%,比“九五”期间加快3.9个百分点;旅客运输量1.38亿人次,年均增长15.5%,比“九五”期间加快了9.9个百分点;货邮运输量306.7万吨,年均增长13.8%,与“九五”期间基本持平。
“十五”期间通用航空生产飞行累计33.7万小时,年均增长11.7%,比“九五”期间加快7.4个百分点。
二是安全、质量提高。
“十五”期间运输飞行百万小时重大事故率0.29,比“九五”降低了0.36。
通用飞行万小时事故率0.06,比“九五”降低0.12。
2005年航班正常率82%,比2000年提高4.6个百分点。
三是经济效益良好。
“十五”期间全行业利润总额100亿元,比“九五”增长156%。
2005年正班客座率71.5%,正班载运率65%,分别比2000年提高10.3和7.7个百分点。
四是基础建设加强。
“十五”期间完成机场建设项目73个。
2005年末我国运输机场142个,比2000年增加21个。
空管系统运行保障能力明显增强,2005年保障飞行245万架次,比2000年增加140万架次。
航油供应921万吨,储油能力166万立方米,分别比2000年增加453万吨和38万立方米。
什么是91部、121部、135部、141部、145部?1、在民航领域的新闻报道中,常常可见XX通航公司成功获得CCAR-91部运行资质,中国民用航空局授予XX通航公司CCAR-135部运行合格证,XX飞行学院喜获CCAR-141部维修许可证书,XX航空公司同时具备CCAR-91部、CCAR-135部、CCAR-145部等多个资质。
这些数字到底是何种含义呢?2、CCAR-China Civil Aviation Regulations,即中国民航规章的缩写,也是指中国民航规章体系。
目前,中国民航管理的航空公司和其他航空企业全部按照CCAR的要求来建立和健全各自的管理体系。
CCAR共有上百部,根据不同的工作性质,各公司选用不同的内容进行规范和管理。
为了彼此进行区分,用于规范各个方面的规章都有编号,后面加上“部”,代表“具体属于哪一个方面的规章”。
3、要想知道每个“部”所指向的规章内容,首先要了解航空领域。
航空领域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分别为航空制造业、军用航空和民用航空。
4、航空制造业是航空事业的基础。
它拥有大批各类优秀人才,使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制造出各式各样的航空器供给军事航空和民用航空使用。
5、军事航空是执行空中军事活动任务的航空活动,它是组成一个国家国防力量的重要部分。
航空制造业许多最新的技术发明和进展大多首先用于军事航空。
6、民用航空是指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航空活动,它是一个庞大的行业,包括航空运输与通用航空两大部分。
航空运输,它又称飞机运输,简称“空运”,是指在具有航空线路和飞机场的条件下,利用飞机作为运输工具进行人员、货物、邮件运输的一种运输方式。
是现代旅客运输,尤其是远程旅客运输的重要方式。
CCAR-135通用航空,它是指使用民用航空器从事公共航空运输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动,包括从事工业、农业、林业、渔业和建筑业的作业飞行以及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气象探测、海洋监测、科学实验、教育训练、文化体育等方面的飞行活动。
中国民航规章详解引言概述:中国民航规章是指为确保航空安全、维护运行秩序、保障乘客权益而制定的一系列法规和规定。
这些规章的实施对于保障民航运输的安全和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解析中国民航规章的内容和重要性。
一、航空器运行规章1.1 航空器注册与标识要求航空器注册是指航空器所有权和国籍的登记。
根据中国民航规章,航空器必须进行注册,并在航空器上标明相应的注册号码和标识。
这有助于确保航空器的身份和运行安全。
1.2 航空器适航规定航空器适航规定是指航空器设计、制造和维护的要求。
根据中国民航规章,航空器必须符合相应的适航标准,包括结构强度、飞行性能、系统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
适航规定的实施可以保证航空器的安全运行。
1.3 航空器运行限制航空器运行限制是指航空器在运行过程中需要遵守的规定。
这些规定包括飞行高度、飞行速度、飞行器材等方面的要求。
通过制定航空器运行限制,可以确保航空器在飞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
二、航空器维护规章2.1 航空器维护计划航空器维护计划是指对航空器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的计划。
根据中国民航规章,航空器必须按照规定的维护计划进行维护,以确保航空器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2.2 航空器维护人员资质要求航空器维护人员是指对航空器进行维护和修理的专业人员。
根据中国民航规章,航空器维护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和培训,包括技术能力、安全意识等方面的要求。
这有助于提高航空器维护的质量和安全性。
2.3 航空器维护记录和报告航空器维护记录和报告是指对航空器维护情况进行记录和报告的文件。
根据中国民航规章,航空器维护人员必须及时记录和报告航空器的维护情况,以便于监督和管理。
这有助于确保航空器维护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三、航空器乘务规章3.1 乘务人员资质要求乘务人员是指在航空器上负责乘客服务和安全的人员。
根据中国民航规章,乘务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和培训,包括安全知识、服务技能等方面的要求。
这有助于提高乘务人员的服务质量和乘客的满意度。
我国已初步形成了由 行政法规性文件以及 框架。
第一层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由国家主席签署主 席令发布。
第二层次: 行政法规国务院通过由总理以国务院令发布或授权中国民航局发布的民用航空 行政法规。
如:《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条例》、《民用机场管理条 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 飞行基本规则》等。
第三层次: 民航规章CCA R Chi na Civil Aviatio n Regulatio ns 也是指中国民航规章体系。
《一般运行和飞行规则》(CCAR-91 (我公司目前执行CCAR-91运行 规范,属通用航空公司)《中国民用航空仪表着陆系统n 类运行规定》(CCAR-91FS-II ) 《航空器机场运行最低标准的制定与实施规定》( CCAR-97FS6、运行合格审定 《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 CCAR-121)《小型航空器商业运输运营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CCAR-135 (我公 司现正筹备CCAR-135运行合格审定工作,将会迎来一个新的发展起 点)《中国民用航空危险品运输管理规定》( CCAR-276)7、 学校及经审定合格的其它部门民航法律法规体系简介作者: 张露1 部法律(《民用航空法》)、 27 部行政法规和 115 部现行有效规章组成的多层次的民航法规体系 目前,中国民航管理的航空公司和其他航空企业全部按照 CCAR勺要求来建立和健全各自的管理体系。
CCAR 共有上百部,根据不同的工 作性质,各公司选用不同的内容进行规范和管理。
民航局局长以民航局令发布的各类民用航空规章。
如: 现行规章及规章性文件分类目录 1 、行政规则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职能部门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规定》 12LR-R1) 《民用航空飞行标准委任代表和委任单位代表管理规定》 183)2、 航空器 《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 (CCAR-25-R3)3、 航空人员 《民用航空器驾驶员、飞行教员和地面教员合格审定规则》 61) 《民用航空飞行签派员执照管理规则》 (CCAR-65)《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管理规则》 (CCAR-66)《中国民用航空人员医学标准和体检合格证管理规则》( 《航空安全员合格审定规则 》 (CCAR-69)4、 空中交通管理 《中国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5、 一般运行规则CCAR12部、CCAR14部等 CCAR- CCAR- CCAR- CCAR-67)CCAR-93TM-R )3即中国民航规章的缩写,《民用航空器维修培训机构合格审定规定》( CCAR-147)8、机场《民用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 CCAR-140)9、经济与市场管理CCAR-289TR-R)1《中国民用航空国内航线经营许可规定》10、航空安全信息与事故调查《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管理规定》 ( CCAR-396 ) 《民用航空器事故和飞行事故征候调查规定》( CCAR-395-R1 )11 、航空安全保卫《公共航空旅客运输飞行中安全保卫规则》( CCAR-332) 其他规章介绍一、《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规章制定程序规定》( CCAR-11LR-R2)二、《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职能部门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规定》( CCAR-12LR-R1三、《中国民用航空监察员规定》( CCAR-18R2 规范性文件不属于法律范畴,CCAR-1冲有描述。
民航规章体系(文档2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民航规章体系的资料2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规章体系第一篇民用航空飞行标准规章系列一、运行和维修管理1. CCAR-43《维修、预防性维修和改装》——2004年6月完成编制工作,8月送审。
——用于规定民用航空器维修的基本准则。
2.CCAR-91 《一般运行和飞行规则》——2004年1月14日民航总局令第120号发布,2004年6月1日施行。
——用于管理在我国境内(不含香港、澳门的特别行政区)实施运行的所有民用航空器(不包括系留气球、风筝、无人火箭和无人自由气球)的飞行和运行。
3.CCAR-91FS-II 《中国民用航空仪表着陆系统II 类运行规定》——1996年10月16日民航总局令第57号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4.CCAR-94FS-III 《民用直升机海上平台运行规定》——1997年9月22日民航总局令第67号发布,1997年10月1日施行。
同时,1985年5月8日民航局制定的《中国民用航空直升机近海飞行规则》第六章第八节停止执行。
——用于实施对民用航空直升机海上作业的管理。
5.CCAR-97FS-R 2《航空器机场运行最低标准的制定与实施规定》——1991年8月22日民航总局令第20号发布,1992年1月1日施行;2001年2月26日民航总局令第98号发布第一次修订版,发布之日起施行;2003年6月20日民航总局令119号发布第二次修订版,发布之日起施行。
——用于规定民用机场和军民合用机场制定民用飞机使用的机场运行最低标准,同时用于航空营运人对所用机场制定运行最低标准和实施细则。
6.CCAR-121《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1999年5月5日民航总局令第83号发布CCAR-121FS ;1995年5月12日民航总局令41号发布CCAR-121AA;2000年7月18日民航总局令第92号第一次修订CCAR-121FS ;2004年2-6月第二次修订CCAR-121FS, 并与CCAR-121AA 合并,7月送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