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别伤着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5
思品教案-小心,别伤着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意外伤害及其预防措施。
2.培养学生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教育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命,尊重生命。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预防意外伤害的方法和技巧。
难点: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准备1.PPT课件2.教学视频3.课堂互动道具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利用PPT展示一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图片中的人都在做什么?可能存在哪些安全隐患?(二)学习预防意外伤害的方法1.教师播放教学视频,内容包括:交通安全、防火安全、防水安全、防电安全等。
2.学生观看视频后,分组讨论:视频中介绍了哪些预防意外伤害的方法?(三)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案例:小明在玩耍时不小心摔倒了,同学们纷纷围过来关心他。
2.学生讨论:同学们关心小明的表现说明了什么?(四)互动环节1.教师出示道具,邀请学生上台演示如何正确使用安全设施。
2.学生演示后,教师点评并指导。
3.全班同学共同参与,提高安全意识。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谈谈如何将所学内容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五、作业布置1.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绘制一张安全漫画,展示预防意外伤害的方法。
2.家长参与,共同完成一份家庭安全计划书。
六、课后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消防队、交警队等,了解安全知识。
2.开展安全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时刻保持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关爱他人,关爱生命,尊重生命。
让我们共同携手,共创安全校园。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补充1.预防意外伤害的方法和技巧: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同学们,如果遇到火灾,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保护自己呢?”“对了,弯腰捂住口鼻,沿着安全出口撤离。
”“那如果遇到地震呢?”“迅速躲到坚固的家具下,或者移动到开阔的地方。
”2.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大家觉得,平时我们应该怎样提高安全意识?”“对,我们要时刻注意周围环境,不接触不安全的物品。
未来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小心,别伤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小心,别伤着》是未来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的一篇重要课文,旨在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危险,学会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课文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教育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他们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但安全意识相对较弱。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危险,提高安全意识。
2.学会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方法,培养自我保护能力。
3.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生命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危险,学会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方法。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生命的价值观。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模拟:通过设定不同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在模拟中学会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方法。
2.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安全知识和经验。
3.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真实的案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4.游戏互动:设计相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增强安全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场景图片、案例资料和游戏道具。
2.设计好教学过程中的互动环节,准备好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危险场景,如交通事故、火灾等,引导学生关注安全问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课文《小心,别伤着》,让学生边看图片边听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在模拟中学会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方法。
如模拟过马路、火灾逃生等场景。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家庭、学校中的安全知识和经验,互相学习,增强安全意识。
5.拓展(5分钟)分析生活中真实的案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小心,别伤着》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品德11课《小心,别伤着》教案宁国市西津小学孙静教学目标:1、体验如果遭遇意外伤害,自己和家人经历的痛苦和烦恼。
2、学习防范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进一步发展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
3、受伤后,在成人不在的时候,学会处理简单的意外伤害事故。
教学重点和难点:1、学习防范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
2、进一步发展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
3、思考哪些同学的表现可能会对自己和别人造成伤害。
教育目标:1、体验遭遇意外伤害时,自己和家人经历的痛苦和烦恼。
2、创设情境,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对情境中的小伙伴提供帮助。
3、受伤后一定要告诉家长或长辈。
教学方法:1、为学生创造几个模拟场景。
2、通过体验遭遇意外伤害时,自己和家人经历的痛苦和烦恼,认识到要学会自我保护。
3、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师评,了解受伤后,如何处理简单的意外伤害情况。
课前准备:1、学生课前准备:请学生利用课间时间观察同学们在教室内外的活动,思考哪些同学的表现可能会对自己和别人造成伤害。
学生自带一些处理常见小伤口的药品2、教师准备:就相关问题向校医请教或查阅资料。
3、教学器材:常见药品、宣传卡片、判断分析表格。
4、教学课件:教学过程设计:一、新课导入1、师:同学们,每天快乐健康地生活学习是每个人的心愿,但有时候却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播放受伤的动画视频,学生观看。
3、师:怎样使自己远离伤害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1课:小心,别伤着二、观察分析1、看一看:出示三种危险的做法2、说一说:这些危险做法会造成什么后果?课间在桌椅上打闹——摔跤课下猛地推开门——撞伤别人在妈妈端菜汤时奔跑——烫伤摔倒三、判断分析1、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受伤的情况?怎样防止受伤?2、学生判断,并提醒小朋友要注意什么?3、引导学生分析下列情况下如何做:乘车时…… 插电源时…… …… 三、情境表演1、师提供情境:当自己受到意外伤害时,家人…… 2、学生模拟表演:鼓励学生创设多种情景。
《小心,别伤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体验如果遭遇意外伤害,自己和家人经历的痛苦和烦恼。
2.学习防范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进一步发展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
3.受伤后,在成人不在的时候,学会处理简单的意外伤害事故。
【教学重点和难点】1.学习防范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
2.进一步发展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
3.思考哪些同学的表现可能会对自己和别人造成伤害。
【教育目标】1.体验遭遇意外伤害时,自己和家人经历的痛苦和烦恼。
2.创设情境,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对情境中的小伙伴提供帮助。
3.受伤后一定要告诉家长或长辈。
【教学方法】1.为学生创造几个模拟场景。
2.通过体验遭遇意外伤害时,自己和家人经历的痛苦和烦恼,认识到要学会自我保护。
3.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师评,了解受伤后,如何处理简单的意外伤害情况。
【课前准备】1.学生课前准备:(1)请学生利用课间时间观察同学们在教室内外的活动,思考哪些同学的表现可能会对自己和别人造成伤害。
(2)学生自带一些处理常见小伤口的药品(如创可贴、药棉、纱布、酒精等)2.教师准备:课件、创可贴、药棉、纱布、酒精。
【教学过程】一、观看视频,导入新课1.观看视频:坐在篮球里的小女孩。
2.交流看完视频后的感受。
3.随机导入新课,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安全是快乐的前提。
二、看图片,了解生活中的安全隐患1.交流在生活中有哪些安全隐患?2.看书中的三张图片,了解小朋友在做的事情和可能发生的危险。
3.引导学生说一说他们在做什么?这样做会怎样?4.如果你看到这样的同学,你会怎么提醒他?5.教师总结,随机板书课题:小心,别伤着三、表演小品,了解遇到危险时的自护方法1.提问:陌生人敲门怎么办?怎么乘坐公交车?走失了怎么办?2.四人小组讨论应该怎么办?3.模拟现场,表演小品。
①表演陌生人敲门。
②表演乘坐公交车。
③表演在商场走失4.教师总结。
四、动手操作,学习处理伤害事故1.在游戏、运动时不小心受伤,如果此时没有大人和老师,你知道应该怎样处理吗?2.师生沟通交流。
1、品德与生活《小心,别伤着》一等奖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小心,别伤着》,下面我将从六个方面说这堂课的设计:一、说教材《小心,别伤着》是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第二册第三单元“健康生活每一天”中的第三个主题。
这一主题围绕儿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展开,通过教学让学生体会意外伤害对自己和家人带来的痛苦和烦恼,从而使学生懂得避免意外伤害是非常有必要的,让一年级学生初步形成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这一课的知识和学生平时的生活结合紧密,很适合低段学生进行学习,可以让一年级的小同学从小形成自我保护的意识。
为此,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教学目标:1、体验如果遭遇意外伤害,自己和家人经历的痛苦和烦恼。
2、学习防范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进一步发展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
3、受伤后,在成人不在的时候,学会处理简单意外伤害事故的方法。
4. 关注自身健康,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教学重难点:1、学习防范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
2、进一步发展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
3、思考哪些同学的日常行为可能会对自己和别人造成伤害。
二、说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但是自觉性较差,生活经验有限,所以我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发展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我在整节课上设置了经验交流、情景表演等多种学生们喜欢的教学环节,力求培养低年级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我相信如果对学生引导得当,教学效果一定会非常明显的。
三、说教法在本课教学中,我决定采用“情景教学法”为主,以谈话法、讨论法为辅。
古人云: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也强调教育必须从学生发展德育现实和可能出发,有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接受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四、说学法指导通过表演感悟――讨论交流――领悟方法――活动体验在《品德与生活》中,课程目标主要通过老师指导下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与学共同的中介。
思品教案-小心,别伤着教案主题:思品教育-小心,别伤着。
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思品,为什么思品教育重要。
2. 引导学生认识到伤害他人的行为对他人和自己都会带来严重后果。
3.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遵守规则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明白伤害行为的后果和影响。
2. 引导学生思考怎样避免伤害他人的行为。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白板。
2. 角色扮演的道具和场景。
教学过程:1. 兴趣引进使用一些具体的例子,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例如:你曾经被别人伤害过吗?你曾经伤害过别人吗?请描述一下你的感受。
2. 概念解释解释思品的概念和重要性。
思品是指思想品质和品行,是指个体对自己、他人和社会公共事务等的思考、判断和选择。
3. 后果讨论列举一些常见的伤害行为,例如:欺负、打骂、嘲笑、排挤等,让学生讨论这些行为对被伤害者和施加者自己的影响和后果。
4. 角色扮演请几位学生分别扮演被伤害者和施加者的角色,进行一场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感受伤害行为带来的痛苦,并引导他们思考怎样避免伤害他人的行为。
5. 规则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和总结一些避免伤害他人的行为规则,例如:尊重他人、不捉弄和欺负他人、不嘲笑和排挤他人等。
6. 总结归纳总结课堂内容,强调思品教育的重要性和避免伤害他人的原则。
7.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如何避免伤害他人,关心他人的作文。
教学延伸:1. 邀请一些有经验的人士来校园讲解伤害行为的后果和如何避免伤害他人。
2. 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增强他们的关爱他人意识。
《小心,别伤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生活中存在着一些不安全的隐患,在生活中要小心别受到伤害。
掌握防范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交流,使学生树立起自我保护的意识。
通过角色扮演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防范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和处理伤口的方法。
情感与态度:体验遭遇到的意外伤害,自己和家人经历的痛苦和烦恼,形成自我保护的意识。
行为与习惯:受伤后,在成人不在的时候,能够处理简单的意外伤害事故。
在生活中时时处处注意安全。
学情分析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低年级孩子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日常生活中运动量大,可是分辨能力较差,又缺乏生活经验和自我保护意识,很难认识到日常生活行为可能会造成身体伤害。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近几年,虽然学校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常抓不懈,家长也非常重视孩子的安全教育,但社会、家庭、学校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特别多,比如湖塘水坑、交通、建筑工地、体育活动、同伴嬉闹、家用电器与电线等都存在安全隐患。
多数家长忙于工作,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照管他们,以致于少年儿童意外伤害事故时有发生。
我们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必不可少,要让学生从小树立起安全意识,能够在生活中时时处处注意安全,尽量减少意外伤害事情的发生。
教学重点学习防范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进一步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
教师准备:制作教学课件,准备小药箱,包括红药水、医用棉签等常用医疗用品。
学生准备:利用课间时间观察同学们在教室内外的活动,思考哪些表现可能会对自己和别人造成伤害;观察生活中安全标语。
课前交流:孩子们,你们知道二年级有8个班,为什么老师就选了你们班来上课吗?对啊,因为咱们班的孩子是最聪明、最能干、也是最优秀的。
那么聪明的孩子们,能向大家作一下自我介绍吗?让我们大家都来认识一下聪明的你。
活动一预防受伤1.观看视频:坐在篮球里的小女孩(5分)今天,老师认识了这么多聪明、可爱、能干的孩子,真开心,看到你们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老师觉得你们真幸福啊!可是,有一位小女孩她就没有你们这样幸福、这样快乐了,因为一场车祸她失去了双腿,今生今世都不用穿袜子、穿鞋子,甚至连裤子也不用穿了,她走路的鞋子是一个篮球。
小心,别伤着学校:江西赣县江口中心小学姓名:黄达洲教材分析:《小心,别伤着》一课是《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健康生活每一天》中的主题之三。
本课主要的教学内容是围绕儿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让学生体会意外伤害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的痛苦和烦恼,从而懂得避免意外伤害的必要,初步形成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学情分析: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让孩子健康安全地生活是每位家长的美好愿望。
一年级的小朋友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可辨析能力差,又缺乏生活经验和自我保护意识,而家长又大多忙于工作,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照管孩子,以至于少年儿童意外伤害事故非常多。
交通、家用电器、宠物等方嘶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很多,根据以上情况我制定出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防范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懂得避免意外伤害的重要意义。
2.能力目标发展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受伤后在成人不在的情况下,学会处理简单的意外伤害事故。
3.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遭遇意外伤害时,自己与家人经历的痛苦与烦恼。
教具准备:1.教师:(1)自制课件;(2)了解意外伤害事例及救护方法。
2.学生:(1)观察同学们在教室内外的活动,思考哪些同学的表现可能会对自己和别人造成伤害。
(2)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提示我们注意安全的提示牌。
教学过程:生活导入:大家的手都很灵巧,会画画、会折纸……可是一旦手受伤了会怎么样?(放课件《手受伤了》)手受伤了,不能正常活动有多痛苦啊!(引出课题“小心,别伤着”)。
1.再现受伤情境。
(1)推门事例。
师:有个“小淘气”今天也非跟来不可,他还说“我也去,我也去”,大家看他是怎么进教室的。
这样做有什么危险?生:他跑着使劲推教室的门。
师:会发生什么意外?小女孩会怎样?生:有可能撞倒女孩,女孩会很害怕。
师:你想提醒他什么吗?生:以后要轻轻地敲敲门。
师:门后边没有人能这样吗?生:不能!如果用的力气大,把玻璃弄碎,也会伤着自己或他人。
师:我们试试怎么进教室好吗?(2)小猫事例。
小学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小心,别伤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懂得小心是一种健康和安全的态度,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尤其是避免伤害自己和他人的行为。
2. 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能够及时发现危险,并做出正确的反应。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他们的责任感,让他们懂得互相关心、帮助和保护他人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小心”对于健康和安全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找出日常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和伤害自己和他人的行为。
3.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判断,及时做出正确的反应。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到平时小事中蕴含的危险性。
2. 如何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和责任感。
【教学准备】1. 教材:小学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小心,别伤着》2. 教具:黑板、彩笔、故事卡片、图片等。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引入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小心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适当引导,引导学生认识到小心对于健康和安全的重要性。
Step 2 探究(10分钟)1. 教师出示故事卡片或图片,讲述一个关于小明的故事:“小明今天上学迟到了,匆忙中他没有注意到地上有一个香蕉皮,结果摔了一跤。
大家觉得这个事故是如何发生的?”2. 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总结出“小心”的重要性。
3. 教师补充其他类似的事故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可能的隐患和如何避免类似问题。
Step 3 分析(10分钟)1. 教师出示图片或描述日常场景,引导学生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和伤害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你们看,小明在自行车上载着小弟弟,这种行为有什么危险吗?”2. 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后,教师引导总结出正确的做法和拒绝不安全行为的勇气。
Step 4 操练(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日常场景,讨论其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和伤害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并提出避免这些行为的办法。
《小心,别伤着》
庙街小学常娟娟
活动内容: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人教版)下册第三单元主题三。
活动目标:
通过操作与实践,使学生体验受伤时自己和家人的烦恼。
活动准备:
教学课件。
活动时间:1课时
板书设计:
小心,别伤着
遵守交通规则不做危险的活动
学会保护自己
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很高兴能和咱们班的小朋友们一起上课。
我姓常,你们可以叫我常老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张照片,想看吗?(播放图片)引导讨论:图片中的小朋友怎么了?他为什么而摔跤?如果你在后边跟着,看到他快摔倒时你会怎么做?
2、你们都是有爱心的孩子,老师也想对他说一句:“小心,别伤着。
”出示课题,板书课题,跟老师齐读课题。
二、经验交流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受到这样那样的伤害。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由交流:
1、你是否因为不小心而受过伤?受伤的时候心情怎么样?
(小组讨论交流)
2、师生交流.请几个同学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相关经历。
3、你们说了很多,那有没有想过:你受伤时,爸爸妈妈会是什
么心情?
小结:是呀,我们都是父母的心头肉。
伤在自己身上,痛在父母的心上。
所以老师也想对你们说:小心,别伤着!
三、观察与分析
1、师:其实,在学校里,老师、校领导都很关心我们。
2、师:你们都听老师或校长说过那些安全提示语?
(提醒:上下楼梯请靠右行、请勿奔跑、教室走廊请不要奔跑等等)
3、师:这些安全提示语都是老师每天都要叮嘱我们的。
可是仍然
有同学会受到伤害。
咱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图片。
(出示一些危险活动图片,边看图边交流。
)
4、师小结:我们在家受伤爸爸妈妈会担心,在学校里老师也同样
会担心、难过。
所以老师也要再唠叨一句: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小心、别受伤。
5、请大家找一找,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容易造成伤害的情况?(学生想并说,一定要给学生说的时间)
6、老师这里也有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容易受伤的图片,咱们来看看吧!
7、咱们班的小朋友有没有谁做过这样的事情?以后可要注意了,我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相机板书)
四、预防受伤
因此老师也有一些话想跟大家说:
(图片出示):意外伤害是指由于我们疏忽大意或缺乏安全意识而引起的身体伤害,如磕伤、撞伤、烫伤等。
伤害无论大小都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痛苦,还会给家人带来不必要的烦恼。
因此,在进行各种活动时,我们要多加注意,尽量避免受伤。
(师生一起读)
1、有这样两个小朋友,放学了不回家,去施工的地方玩,咱们看看他们这样做有什么危险?现在你想对他们俩说些什么?老师也是这样一句话:小心、别伤着,我们全班同学提醒别人也是提醒自己,一起来说说这句话:小心、别伤着!
2、说了这么多,我们该怎样做才能预防自己不受伤呢?一起来看看吧。
(出示图片,学生根据提示再说一说,)
总结:是不是我们不做危险的活动就不会让总结受到伤害了呢?(相机板书:不做危险的活动)
3、除了自己的原因,还有一些外在的因素。
比如:陌生人要带你走,不要跟他走;要走在人多的地方,不要到人少的地方等。
指名说,师相机板书:学会保护自己
五、受伤了怎么办?
1、我们虽然很小心,可是难免会碰到一些小的意外伤害,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做?(出示图片,相机认识常见的药品)师:对,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就需要告诉及时老师或是家长,及时到医院就诊。
2、但是如果被小猫或小狗抓伤,一定要及时让家长带着自己到医院打针预防,否则会有危险的。
3、好了,今天老师所讲的就是品德书中11课的内容,现在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把41---44页的内容看一遍,然后坐端正。
总结延伸:
师:在以后的生活中,希望同学们遵守交通规则,不做危险的事情,要学会保护自己。
最后,一首小儿歌送给大家:
小心,别伤着!
小心小心别伤着,
安全提醒记心上。
行人车辆仔细看,
家里学校礼相让。
事事处处多留神,
人人安全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