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11课《别伤着自己》优质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5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1、别伤着自己教学设计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1、别伤着自己教学目标1、知道家庭中常见的危险有哪些。
2、体验如果遭遇意外伤害,自己和家人承受的痛苦和烦恼,形成安全意识。
3、通过讨论、体验、交流,明白家庭生活中有许多能伤到自己的安全隐患。
4、能初步掌握防范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学会求助大人。
教学重点:了解家庭生活中的安全隐患,能说出防范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明白自己哪些做法是危险的。
教学难点:能说出防范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学会求助。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讲一个小朋友在家玩耍时受伤的事。
2、师:由此可见,生活中处处有危险,我们生活的周围存在许多安全隐患,一不小心就会伤到我们。
所以,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都别伤着自己。
板书课题:11、别伤着自己生齐读课题二、在家会有危险吗1.过渡:家是我们每个人的“安全避风港”,可是,同学们,在家里也可能发生一些危险的事。
3.学生小组活动,走一走家里的迷宫棋,完成研究单上的题目。
题目一:图中的小朋友在家里干甚么?题目二:他(她)是怎么做的?问题三:这样的做法安全吗?问题四:容易发生什么危险?问题五:如果你认为他(她)的做法不够安全,应该怎么做?教材内容提示: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我对妈妈的化妆品特别感兴趣。
(2)药瓶里的药好像我吃过的糖豆,会是甚么味道呢?(3)我也要做一个漂亮的剪纸,用什么样的剪刀?(4)我的手洗干净了,插座能动吗?(5)我和弟弟玩捉迷藏,我藏在柜子里,他肯定找不到。
(6)书架上的书太高了,我够不到,怎么办。
(7)我不小心把玻璃杯打碎了,我想把碎玻璃捡起来。
4.你在迷宫棋当中学到了哪些避免危险的好办法?假如你也在家里遇到这些同学的事情,怎么做才安全呢?5.我们为甚么要向大人求助?还有哪些事情可以寻求大人的帮助?6.学生讨论,说说防范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
7.家中还有可能发生哪些危险?怎样做才安全呢?8.在书中的留白处画一画,和同伴说一说,这样是否安全。
11 别伤着自己(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学习自我保护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2.提升学生自我保护和避免意外伤害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主要教授学生如何保护自己安全的基本方法和技巧,通过教学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意外伤害的危害,掌握应对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学习自我保护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2.提升学生自我保护和避免意外伤害的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建立情境,让学生体验到意外伤害的危害,培养学生的意外防范意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生活中的真实案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意外伤害的情景和重要性,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自我保护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视频欣赏法:通过播放适合年龄段的安全教育视频,引导学生正确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行为。
五、教学准备1.道德与法治教材。
2.提前准备好安全教育视频,并能播放。
3.教具:手势、图表等。
六、教学过程设计1.引入新课让学生观看一段安全视频或者进行一个故事情境,引出本节课要讲解的知识点。
2. 意外伤害的危害通过分析生活中的真实案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意外伤害的危害,以及可能导致的后果。
3. 自我保护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在给学生讲解自我保护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时,可以通过一些图表和手势进行辅助演示。
4. 练习和巩固在教学完相关知识点后,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和巩固。
七、巩固评价1.在课堂上随时进行趣味互动测试,及时调整和补充相关内容。
2.布置作业,巩固学生的相关知识点。
八、教学反思1.本课程内容对学生来说比较新,需要将知识点按照易于理解的方式进行分解。
2.在课堂上要重视互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操作性的教学方式也要得到应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会技巧。
11《别伤着自己》(教案)-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学生能正确理解“不留伤疤不说伤痛”这一话语的含义。
2.学生理解如果发生了错误,应该勇于承认,并及时纠正错误。
3.学生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手段,不伤及自己身体。
4.学生了解公共场合的行为规范和树立公益意识。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不留伤疤不说伤痛”这一话语的含义。
2.学生能够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手段,不伤及自己身体。
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理解如何在公共场合做出合适的行为。
教学过程1. 导入师生互动,询问学生:你们知道“不留伤疤不说伤痛”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2. 观看视频请学生观看视频《别伤着自己》。
3. 合作探讨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下面问题:1.这个视频的主题是什么?2.视频里主人公犯了什么错误?3.他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4.这个视频告诉我们什么?4. 集体分享让每个小组派出一位代表介绍讨论的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逐步理解这个问题,并将其探讨变成学习的问题。
5. 学习内容1.什么是自我保护?让学生阅读教材上相关部分的内容,并一起探讨和回答以下几个问题:•为什么要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手段?•自我保护的内容有哪些?•学生如何才能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手段?2.如何遵守守则?让学生阅读教材上关于行为规范的内容,并让学生讨论以下问题:•学生应该在公共场合怎么样做?•为什么要遵守公共场合的规矩和行为准则?•学生应该如何树立公益意识?6. 板书讲解根据讨论中涉及到的一些内容,让学生帮助教师进行板书。
7.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理清思路,巩固知识。
课后作业•完成教材中相关的“自我保护”练习。
•练习在公共场合中如何树立公益意识,并在家长的陪同下,找到一些表现良好的公民,向家长进行介绍。
参考文献•《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1课《别伤着自己》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到生活中常见的危险行为,培养自我保护的意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行为能力,学会关爱自己和他人。
3.情感目标:通过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
二、教学重点1.掌握生活中常见的危险行为,培养自我保护的意识。
2.学会正确的自我保护行为,关爱自己和他人。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学生课本3.黑板、粉笔、橡皮等教具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设计一个小游戏,让学生分组进行,每个组员说出生活中一个危险的行为,然后向组里的其他成员解释这个危险行为为什么是危险的。
2. 学习1.引导学生打开教材第11课《别伤着自己》,让学生朗读课文标题和生字,并解释生字的含义。
2.教师将课文分段朗读,朗读一段之后,教师带领全班一起回答问题,梳理课文内容。
3. 分组合作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小组长负责组织。
2.让每个小组在五分钟内讨论一个场景:小明在家中发生意外,其他小组成员根据课上学到的知识,提出对小明的建议和应对措施。
4. 组内展示与总结1.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并接受其他小组的批评与建议。
2.教师引导全班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好好保护自己?保护自己有哪些方法?五、课堂作业1.让学生回家后写一份小结,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
2.鼓励学生在家与家长讨论安全问题,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学生在游戏的引导下了解了危险行为,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探讨了保护自己的方法。
同时,通过教师引导的总结和提问,培养了学生积极向上的态度。
后续教学可以结合小组讨论的结果,展开更多有关安全的话题,增加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能力。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1《别伤着自己》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第11课《别伤着自己》。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学会预防和避免伤害;了解身体各部位的重要性,提高保护自己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安全隐患,提高防范意识,避免意外伤害。
2. 培养学生关爱自己和他人的情感,学会保护自己和他人。
3.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学会预防和避免伤害。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安全,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发生在身边的意外伤害案例,引发学生对安全的关注,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1)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危险场景图片,引导学生识别安全隐患。
(2)讨论如何预防和避免这些危险,让学生了解安全防护措施。
3. 实践活动:(1)小组合作,让学生列举身边的安全隐患,并讨论解决方法。
(2)展示学生的成果,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4. 例题讲解:(1)出示例题:如何保护自己的眼睛?5. 随堂练习:(1)让学生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安全标志,并解释其含义。
(2)小组交流,分享自己的作品。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防范安全隐患的方法。
(2)强调自我保护的重要性,教育学生关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别伤着自己》2. 内容:(1)认识生活中的安全隐患(2)预防和避免伤害(3)关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出你在生活中遇到的安全隐患,并说明如何预防和避免。
(2)画一幅关于安全主题的画,要求体现出关爱自己和他人的情感。
2. 答案:(1)示例:在过马路时,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走斑马线。
(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案例、讨论、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了安全知识,提高了防范意识。
11《别伤着自己》教案篇一课时1教学目标1、过对实际生活观察,知道在家庭生活中存在着安全隐患,活动中会有危险,要有安全意识。
2、初步知道一些有关安全用电、防煤气中毒、放火、防溺水、防摔伤、防动物抓咬等的小常识,掌握一些避免伤害的方法。
3、初步知道一些与人打交道的一些原则,形成社会中自我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1、家庭生活中存在着安全隐患。
2、有关安全用电,防煤气中毒,放火,防溺水,防摔伤,防动物抓咬等的小常识,掌握一些避免伤害的方法。
教学难点与人打交道的一些原则,形成社会中自我保护的意识。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钻研好教材,备好课,整理好自己的教学思路;做好教具准备,如课件、多媒体设备等。
2、学生准备:做好预习。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询问学生。
(1)是否曾经因为不小心而受伤?(2)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受的伤?(3)受伤的经过是怎样的?(4)当时自己有什么感觉?2、学生小组自由交流经验。
3、请几个同学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相关经历。
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遇到过危险的事情吗?要预防不安全的因素发生,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些安全的知识吧。
观看图片,说说图中存在那些安全隐患。
二、开展活动一:安全小检查1、检查预习:你家中有那些安全隐患,它可能会出现什么结果,想一想一旦危险发生会给家里带来什么影响。
2、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检查情况,并一一列出。
(1)分析这些隐患属于生活中的那些方面。
(2)为什么认为它们是隐患。
(3)怎样才能避免危险发生。
3、小结:安全事故应防范于未然。
三、开展活动二:小组擂台赛将小组汇集的情况编成问题,各小组以“我出题,你答题”的方式进行擂台赛。
四、开展活动三:大眼睛转转转提出活动要求:认真检查校园存在不安全的因素。
全体师生按一定的顺序巡视校园,寻找不安全的因素。
教室开展活动,主持人宣布规则:把全班学生分成六组,在黑板上画出六只眼睛,分别表示六个小组:每一组眼睛由以小到大套合的眼睛组成,图中最里边的一圈是实线,往外扩大的是虚线。
2024年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1《别伤着自己》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1课《别伤着自己》。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32页至第33页,详细内容为: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学会保护自己,避免意外伤害;学习正确处理受伤情况,增强安全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安全隐患,提高防范意识。
2. 使学生学会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避免意外伤害。
3. 培养学生遇到意外伤害时,能够正确处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学会自我保护。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避免意外伤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个关于安全事故的短视频,引发学生对安全的关注,进而导入新课。
2. 新课内容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翻阅教材第32页,让学生观察图片,找出生活中的安全隐患。
(3)学习自我保护方法,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模仿学习。
3.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分析题目,讲解解题思路。
4.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教材第33页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情景演练: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遇到意外伤害时的处理方法。
六、板书设计1. 《别伤着自己》2. 内容:(1)生活中的安全隐患(2)自我保护方法(3)正确处理受伤情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出你身边的安全隐患,并说明如何避免。
a. 摔倒受伤b. 烫伤c. 异物卡喉2. 答案:(1)示例:插座放在容易触碰到的地方,容易导致触电。
避免方法:将插座安装在不易触碰到的地方,使用安全插座等。
(2)a. 检查伤口,用碘伏消毒,必要时就医。
b. 用冷水冲洗烫伤处,涂抹牙膏或烫伤膏,必要时就医。
c. 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施救,同时拨打120求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及时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11 别伤着自己》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11 别伤着自己》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围绕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展开,教育学生学会保护自己,避免意外伤害。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对话,使学生了解安全的重要性,学会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学校,对于安全知识了解不多,自我保护意识较弱。
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模仿,因此,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尤为重要。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学会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培养学生遵守规则、注意安全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了解安全的重要性,认识到的必要性。
2.培养学生学会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模拟:通过模拟生活场景,让学生学会正确的自我保护方法。
2.游戏教学:通过趣味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安全知识。
3.讨论交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场景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安全知识小游戏,如“安全大富翁”、“安全接力赛”等。
3.准备讨论话题,如“怎样避免受伤”、“遇到危险怎么办”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如跌倒、烫伤、触电等。
让学生谈谈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引出本课主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如小明的例子,让学生了解不当行为可能导致的安全问题。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找出问题所在,并讨论如何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安全知识小游戏,如“安全大富翁”、“安全接力赛”等。
在游戏中,让学生学会正确的自我保护方法,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巩固(5分钟)针对游戏中的知识点,进行简要回顾,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11 别伤着自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过对实际生活观察,知道在家庭生活中存在着安全隐患,活动中会有危险,要有安全意识。
2、初步知道一些有关安全用电、防煤气中毒、放火、防溺水、防摔伤、防动物抓咬等的小常识,掌握一些避免伤害的方法。
3、初步知道一些与人打交道的一些原则,形成社会中自我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
1、家庭生活中存在着安全隐患。
2、有关安全用电,防煤气中毒,放火,防溺水,防摔伤,防动物抓咬等的小常识,掌握一些避免伤害的方法。
教学难点
与人打交道的一些原则,形成社会中自我保护的意识。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钻研好教材,备好课,整理好自己的教学思路;做好教具准备,如课件、多媒体设备等。
2、学生准备:做好预习。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询问学生。
(1)是否曾经因为不小心而受伤?
(2)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受的伤?
(3)受伤的经过是怎样的?
(4)当时自己有什么感觉?
2、学生小组自由交流经验。
3、请几个同学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相关经历。
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遇到过危险的事情吗?要预防不安全的因素发生,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些安全的知识吧。
观看图片,说说图中存在那些安全隐患。
二、开展活动一:安全小检查
1、检查预习:你家中有那些安全隐患,它可能会出现什么结果,想一想一旦危险发生会给家里带来什么影响。
2、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检查情况,并一一列出。
(1)分析这些隐患属于生活中的那些方面。
(2)为什么认为它们是隐患。
(3)怎样才能避免危险发生。
3、小结:安全事故应防范于未然。
三、开展活动二:小组擂台赛
将小组汇集的情况编成问题,各小组以“我出题,你答题”的方式进行擂台赛。
四、开展活动三:大眼睛转转转
提出活动要求:认真检查校园存在不安全的因素。
全体师生按一定的顺序巡视校园,寻找不安全的因素。
教室开展活动,主持人宣布规则:把全班学生分成六组,在黑板上画出六只眼睛,分别表示六个小组:每一组眼睛由以小到大套合的眼睛组成,图中最里边的一圈是实线,往外扩大的是虚线。
组内同学发现一种不安全情况,本组的大眼睛向外扩大一圈并变成实线。
给获胜的组员奖励一个安全卫士卡。
五、开展活动四:要不要搭话
提出活动要求:
1、直接告诉他,因为待人要真诚。
2、看着像好人的就告诉他,看着不像好人的就不要告诉他。
3、就说我不认识你,我不能告诉你。
4、告诉他住在哪个小区,但不要告诉他具体的门牌号。
六、小结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我们懂得了生活中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在学习生活当中要防范于未然,有备无患。
七、实践操作
1、提问,如果我们受伤后怎么办?展示受伤图。
2、了解一些常见的医药常识。
(1)教师介绍药品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2)教师模拟演示药品使用方法。
(3)介绍其作用并模拟。
3、学生模拟:小伤口的处理方法。
(1)擦伤。
(2)抓伤。
(3)流鼻血。
八、讨论分析
1、讨论:能不能因为害怕家长的责备而隐瞒情况?
2、教师小结:当我们受到伤害的时候,无论轻重都要注意及时向家长或老师说明情况,这样才会使我们更加安全。
九、读童谣,强化自我保护意识
教师小结:鼓励在生活中学习救护常识,通过上网、向家长请教、询问老师等其他途径掌握救护知识。
《11 别伤着自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懂得家庭安全的重要性;形成对家庭安全负责的意识,树立家庭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初步具有家庭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3、知道家庭生活中普遍会发生的安全问题、事故及原因,了解有关家庭安全方面的常识;知道自救自护的方法。
教学重点
1、知道家庭生活中普遍会发生的安全问题、事故及原因,并知道如何预防知道自救自护的方法。
2、形成对家庭安全负责的意识,树立家庭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
初步具有家庭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钻研好教材,备好课,整理好自己的教学思路;做好教具准备,如课件、多媒体设备等。
2、学生准备:做好预习。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谈话:家给你什么感觉?请用一个词来形容。
学生自由讨论并说出自己的观点。
二、探究新知
1、安全做家务
防止烫伤
(1)燕燕遇到的危险是什么?
(2)谁也被烫伤过?以你的亲身经历告诉燕燕烫伤后应该怎么办。
(3)讨论:你帮燕燕出个主意,怎样做能避免烫伤。
(4)烫伤是我们在家庭生活中极易发生的危险,我们在做什么的时候还容易被烫伤呢?怎样避免?
防止煤气泄漏
(1)首先请看张明睡着了,他碰到了一个无形杀手。
(2)提问:无形的杀手是谁?它真的能杀死张明吗?
(3)讨论:如果你这时来到了张明家里,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4)幸亏你们及时赶到,关上了煤气,才使张明幸免于难,有惊无险。
如果时间能够倒退,你告诉张明怎样做就不会发生这次危险了。
(5)你会安全使用煤气吗?
课件出示:安全使用煤气的注意事项。
小结:安全做家务
(1)张明和燕燕的历险都和做家务有关,你在家里帮爸爸妈妈做什么家务?
(2)你在家里做家务时有过类似的历险吗?怎样做才能预防危险的发生?(联系生活实际。
)
2、居家自我保护
(1)谈话引入:张明记住了安全做家务,你们猜他的经历是不是就此结束了呢?课本五十六页,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捕蝶、爬树、玩灭鼠药、修理电灯……)。
(2)用一个词来形容张明的做法。
用你们的语气表达出来有多危险。
(3)那我们就快来制止张明吧!
(4)讨论:为了让历险不再继续,请以你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所见所闻,告诉他们家庭生活中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5)此时亭亭也有一件为难事,要请教你们呢。
(6)讨论:亭亭的做法对不对。
遇到这种情况应怎样处理。
我们来开一个小小的辩论会。
总之我们遇到事情要学会自护自救。
三、课堂小结
(1)谈话:如果他们早些认识你们,就一定不会发生这一连串的家庭历险了。
(2)他们今天从你们身上学到了不少家庭安全常识,收获可不小呢!
(3)回家和爸爸妈妈进行一次家庭安全隐患大探险。
将自己家里的安全隐患调查清楚,并采取行动消除这些隐患。
让我们的家更安全,更幸福!
四、教师总结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我们懂得了生活中存在安全隐患。
生命是属于自己的,生命只有一次,自己应当珍惜;生命是属于亲人的,因为你的来到,给亲人带来了无限的惊喜和希望;生命是属于社会的,因为你的降生,给社会增添了活力。
保护一个生命,让春天更生机勃勃;让夏天更热情奔放;让秋天更有收获;让冬天更纯洁可爱。
让我们记住“珍惜生命安全第一”这八个字!让我们去传播“珍惜生命,安全第一”这八个字!让我们用行动去实践这八个字!让我们用健康的身体去镀金这八个字!让我们用爱心使这八个字在社会各个角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