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乙炔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指南
- 格式:pdf
- 大小:7.00 MB
- 文档页数:31
溶解乙炔生产安全管理规定为了确保溶解乙炔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保护员工生命资产安全,规范生产操作流程,特订立本溶解乙炔生产安全管理规定。
一、总则1.本规定适用于我司溶解乙炔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2.全部从事溶解乙炔生产的员工必需遵守本规定,确保生产过程安全、稳定进行。
3.生产负责人应对本规定进行宣讲和培训,确保全部员工理解和遵守规定。
二、生产环境与设备1.生产环境应保持通风良好,以防止乙炔积聚及扩散引发事故。
2.乙炔生产区域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和禁止吸烟标识。
3.生产设备应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报修或更换,并有专人进行跟踪处理。
4.确保全部操作区域有充分的照明设备,确保员工能够清楚地察看和操作。
三、人员管理1.全部从事溶解乙炔生产的员工必需具备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并持有相关的操作证书。
2.确保生产现场有充分数量的经过专业培训的安全员工,负责现场安全检查和引导。
3.严禁未经培训和授权的人员擅自操作和接触溶解乙炔生产设备。
4.员工必需穿着符合安全标准的防护装备,包含防酸碱服、手套、防护眼镜等,并定期检查和更换。
四、操作规程1.溶解乙炔生产操作必需依照规定的流程进行,严禁违规操作和舍弃任何安全环节。
2.溶解乙炔生产前,必需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试运行,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操作人员应熟知和娴熟掌握操作流程,严格依照操作规程操作。
4.操作过程中发现设备异常或存在安全隐患,应立刻停止操作,并进行报修和处理。
5.溶解乙炔生产现场应保持乾净,禁止堆放杂物,确保通道畅通。
五、应急处理1.设立应急救援预案,明确火灾、泄漏等紧急情况的应对措施和责任人。
2.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理的本领。
3.配备必需的灭火设备和应急救援设备,确保有效应对紧急情况。
六、安全培训与教育1.新员工入职前应进行安全培训,使其明确安全生产的紧要性和相关规定。
2.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教育活动,宣传安全知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本领。
一、总则为了加强溶解乙炔安全生产管理,确保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涉及溶解乙炔的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
三、安全生产责任1. 单位领导对本单位的溶解乙炔安全生产负全面领导责任。
2.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的溶解乙炔安全生产负直接领导责任。
3. 从事溶解乙炔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岗位的工作人员,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
四、生产管理1. 生产前,对溶解乙炔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完好、安全。
2.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3. 定期对溶解乙炔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 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溶解乙炔的储存量,避免超量储存。
五、储存管理1. 溶解乙炔储存仓库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范要求。
2. 仓库内应保持通风、干燥,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3. 储存仓库内不得堆放杂物,保持通道畅通。
4. 储存仓库内应配备灭火器材,并定期检查、更换。
六、运输管理1. 溶解乙炔运输车辆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范要求。
2. 运输过程中,严禁将溶解乙炔与其他易燃易爆物品混装。
3. 运输车辆应配备灭火器材,并定期检查、更换。
4. 运输车辆驾驶员应熟悉溶解乙炔的特性和安全知识。
七、使用管理1. 使用溶解乙炔前,应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完好、安全。
2.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溶解乙炔,避免违规操作。
3. 使用过程中,严禁将溶解乙炔与其他易燃易爆物品混用。
4. 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关闭阀门,确保溶解乙炔完全排放。
八、安全教育与培训1. 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2. 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岗前培训,确保其掌握安全生产知识。
3. 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九、事故处理1. 发生溶解乙炔安全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
2. 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安全生产】溶解乙炔生产安全管理规定xxxx年xx月xx日xxxxxxxx集团企业有限公司Please enter your company's name and contentv溶解乙炔生产安全管理规定[发布单位]:化工部/劳动部/公安部[文号]:(89)化工字第73号文[发布日期]:1989年02月15日[生效日期]:1989年02月15日溶解乙炔生产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溶解乙炔生产安全管理,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特制定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利用电石生产瓶装溶解乙炔的厂(站),不适用于生产化工原料气的乙炔厂(站)。
生产管道输送乙炔气的厂(站),应参照执行本规定。
第三条溶解乙炔生产安全管理,除应执行本规定外,还应符合《消防条例》、《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以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乙炔站设计规范》、《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等有关法规的要求。
第二章厂(站)的规划和建设第四条溶解乙炔生产由化工部归口管理,对建厂方针、生产安全管理、技术进步等方面实行行业指导。
第五条溶解乙炔的生产发展规划,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化工厅(局)编制,经同级计经委批准,并报化学工业部备案。
第六条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溶解乙炔厂(站)必须向审批单位及审议单位提交下列文件:1.可行性研究报告;2.设计任务书;3.主要原料、辅助材料和产品的理化安全性能、对储存、运输、包装的技术安全要求;4.工业卫生、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评价;5.预防与处理灾害性事故的应急措施。
审批单位应会同当地化工、劳动、公安、环保、城市规划等部门进行审议。
未纳入规划或未经批准的项目不准建设。
第七条设计乙炔厂(站)单位,必须持有工程勘察设计证书、熟悉溶解乙炔生产技术,经项目所在地省级化工厅(局)核准,方可从事设计工作。
设计单位不得为没有批准建站的单位设计乙炔厂(站)。
设计单位要对乙炔厂(站)的设计安全可靠性负责。
第八条乙炔厂(站)选用的主要设备和重要配件,必须是经省机械部门鉴定合格批准生产的,制造单位必须具有相应的制造资格(持有制造许可证)。
溶解乙炔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指南1、溶解乙炔生产是否可以兼职化验员?你好朋友,溶解乙炔生产是可以兼职化验员的2、溶解乙炔的最高纯度是多少?依据标准是什么?目前溶解乙炔的最高纯度(体积分数)为99.999%,应用于原子实验室吸收光谱仪器。
溶解乙炔体积分数达到99.9%都可以称为高纯乙炔,合格品为体积分数大约或等于98%。
依据标准为:GB6819-1996 溶解乙炔3.1条3.1溶解乙炔的质量应符合表1要求。
表1 溶解乙炔的质量要求项目指标乙炔纯度,%(V/V) ≥ 98.0磷化氢、硫化氢10%硝酸银试纸不变色3、安全生产化工企业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及要求清单(1)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防疫法(2)法规规章(1). [19830204] 加强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八条规定(2). [19851004] 化工研究院(所)安全管理暂行制度(3). [19860906] 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生产安全暂行规定(4). [19870815] 化工企业高处作业安全管理规定(试行)(5). [19870217]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6). [19880301] 化学工业部关于化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暂行规定(7). [19890215] 溶解乙炔生产安全管理规定(试行)(8). [19910414] 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9). [19920612] 化工安全技术成果奖评审办法(10). [19920928]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11). [19921029] 化学工业部化工安全卫生监察办法(12). [19941008] 化学工业部安全生产禁令(13). [19950622] 煤系硫铁矿安全规程(14). [19951124] 小氮肥安全技术规程(15). [19961022] 关于在化工企业开展创建安全合格班组活动的决定(16). [19870217]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7). [19900220] 化学工业部、劳动部关于化工企业申报国家级企业等荣誉称号考评安全条件的规定(18). [19870217]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 [19840820] 橡胶工业静电安全规程(20). [19860623]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通风净化危险品登记注册管理规定2000-10-1国家经贸委19号令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3-15化学品毒性鉴定管理规范卫生部2000-11-27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化化工部1991-4-11气瓶安全监督规范质技监锅发(2002)250号2001-7-1实施锅炉房安全管理规则劳人部88-1-3化工企业急性中毒抢救应急措施规定化工部86-11-24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管理规定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漏电保护的安全监察规定GB11651-89UDC675-682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车间空气中含50%-80%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卫生标准GB 11723-89橡胶加工配炼车间防尘规程GB 5833-86有毒作业分级GB 12331-90氯气安全规程GB 11984-89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 5044-85焦化安全规程GB 12710-91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 6222-86 UDC 658.382:614.824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车间空气中1,2-二氯乙烷卫生标准GB 11723-89车间空气中钒及其化合物卫生标准GB 11722-89车间空气中环氧乙烷卫生标准GB 11721-89车间空气中溶剂汽油卫生标准GB 11719-89车间空气中三甲苯磷酸酯卫生标准GB 11530-89车间空气中丙烯酰胺卫生标准GB 11525-89车间空气中氯乙醇卫生标准GB 11524-89车间空气中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卫生标准GB11520-89车间空气中甲基丙烯酸卫生标准GB 8776-88 UDC661.92.013.8:628.512车间空气中丙烯酸甲酯卫生标准GB 8773-88 UDC661.92.0138:628.512硫酸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B 11663-89有毒作业场所空气采样规范GB 13733-92危险货物命名原则GB 7694-87 UDC 656.073:001.4有毒作业场所空气采样规范GB 13733-92橡胶工业静电安全规程GB 4655-84工业用化学产品采样安全通则GB 3723-83=ISO 3165-1976聚氯乙烯塑料生产防尘防毒技术规程ZBY 09001-88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GB 4962-85 UDC 614.83.661.96GB16483-96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GB15603-95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38361-83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通用要求GB12463-90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190-90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13690-92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LD34.1-92带电作业绝缘手套LD64-94高压绝缘胶鞋HG23011-23018化工企业厂区作业安全规范2000-3-1实施HG23011厂区动火作业安全规程HG23012厂区设备的作业安全规程HG23013厂区盲板抽堵作业安全规程HG23014厂区高处作业安全规程HG23015厂区吊装作业安全规程HG23016厂区断路作业安全规程HG23017厂区动土作业安全规程HG23018厂区设备检修作业安全规程4、什么是溶解乙炔为了保存乙炔,便于运输和使用。
溶解乙炔生产企业安全控制实施意见1 范围本安全控制实施意见适用于四川省内溶解乙炔生产企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意见。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意见。
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T3864工业氮GB10665《碳化钙(电石)》GB6819-2004溶解乙炔GB7144气瓶颜色标志GB7231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11638溶解乙炔气瓶GB11984氯气安全规程GB/T12801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3076溶解乙炔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GB13495消防安全标志GB13591-2009溶解乙炔气瓶充装规定GB16804气瓶警示标签GB27550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31-1991乙炔站设计规范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8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493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T29639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Z15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AQ3039溶解乙炔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指南TSGD2001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规则TSGR0004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R4001气瓶充装许可规则溶解乙炔生产安全管理规定(89)化工字第73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溶解乙炔气厂(站)和溶解乙炔气瓶管理的通知川经信〔2011〕324 号3 术语和定义规范性引用文件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意见。
3.1 动火作业 work with flame指在乙炔制备和生产厂(车间)内,在禁火区进行焊接与切割作业及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喷灯、电钻、砂轮等可能产生火焰、火花和赤热表面的临时性作业。
3.2 剩余压力 residual pressure在用乙炔瓶再次充装前瓶内乙炔的压力。
溶解乙炔标准规范最新一、引言本规范旨在确保溶解乙炔的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
二、术语和定义1. 溶解乙炔:指在一定条件下,乙炔气体溶解在溶剂中的混合物。
2. 溶剂:通常为丙酮或其他有机溶剂,用于溶解乙炔气体。
3. 纯度:乙炔气体在溶解乙炔混合物中所占的比例。
三、生产标准1. 乙炔的生产应符合国家相关安全生产法规。
2. 溶解乙炔的制备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溶剂的纯度和乙炔的纯度。
3. 生产过程中应采用自动化控制,减少人为操作错误。
四、储存标准1. 溶解乙炔应储存在专用的、符合安全标准的容器中。
2. 储存容器应定期检查,确保无泄漏。
3. 储存区域应远离火源和高温区域,且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
五、运输标准1. 溶解乙炔的运输应使用专用的运输工具,并符合国家运输安全规定。
2. 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剧烈震动和高温环境。
3. 运输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了解乙炔的性质和应急处理方法。
六、使用标准1. 使用溶解乙炔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2. 使用前应检查容器和连接设备,确保无泄漏。
3. 使用过程中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如防护眼镜、手套等。
七、安全与环境保护1. 溶解乙炔的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国家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法规。
2. 应定期对生产设备和储存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和环境评估。
3. 应制定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
八、质量控制1. 溶解乙炔的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2. 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定期对产品进行质量检测,确保纯度和安全性。
九、结语本规范的制定旨在提高溶解乙炔的安全性和质量,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所有相关企业和个人应严格遵守本规范,共同维护公共安全和环境保护。
请注意,以上内容为示例性质,具体的标准规范应根据国家或国际相关标准进行制定和更新。
溶解乙炔生产安全技术正式样本溶解乙炔是一项重要的化工生产工艺,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和生产的顺利进行,制定并执行溶解乙炔生产的安全技术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是一份溶解乙炔生产安全技术的正式样本,供参考。
一、总则1.本安全技术适用于溶解乙炔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和操作。
2.安全技术的实施目标是确保工人人身安全,防止危险事故的发生,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本安全技术的内容应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为基础,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细化和完善。
二、责任与管理1.企业应设立安全管理部门并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安全管理和监督。
2.工人必须接受相关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并且按照安全规章制度进行操作,自觉遵守相关安全要求。
3.生产现场应设立安全监控系统,定期巡视和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确保设备和工艺的安全运行。
三、设备和设施1.溶解乙炔生产设备必须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制造和安装。
2.配备专门的安全装置和自动控制系统,能够及时发现设备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3.对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保持正常运行状态,防止设备老化、磨损和泄漏等问题的发生。
四、危险防范和应急措施1.溶解乙炔生产现场应设立明确的警示标识和安全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2.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火服、防毒面具、耳塞等,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
3.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确保在危险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采取措施,避免事态扩大。
五、安全培训和交流1.每位工人都应接受安全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2.每月定期召开安全会议,交流工作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和经验,加强安全意识。
3.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促使其形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六、其他1.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确保生产环境的安全。
2.加强与相关部门和专家的合作,及时获取最新的安全技术和经验,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云南省应急管理厅关于印发云南省溶解乙炔生产企业化工安全仪表系统管理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应急管理厅•【公布日期】2022.05.18•【字号】云应急函〔2022〕104号•【施行日期】2022.05.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正文云南省应急管理厅关于印发云南省溶解乙炔生产企业化工安全仪表系统管理指导意见的通知云应急函〔2022〕104号各州、市应急管理局,有关企业:为进一步提升溶解乙炔生产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根据《云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云南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云安〔2020〕4号)、《云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云南省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集中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云安〔2022〕4号)等要求,云南省应急管理厅组织制定了《云南省溶解乙炔生产企业化工安全仪表系统管理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现印发你们,并提出以下要求,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溶解乙炔生产企业要按照《指导意见》,进一步制定安全仪表系统整改计划和整改方案,完善自动化控制相关内容,确定安全仪表功能及其风险降低要求,规范安全仪表系统设计改造。
二、溶解乙炔生产企业实施安全仪表系统改造升级过程中,应同时按照《云南省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四区分离技术指导意见》开展四区分离整治工作,规范企业平面布局设置。
三、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要按照《指导意见》,加强对辖区内有关溶解乙炔生产企业安全仪表系统改造升级工作的监督指导,严格行政执法,确保2023年6月底前完成改造验收并有效使用。
2022年5月18日云南省溶解乙炔生产企业化工安全仪表系统管理指导意见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化工安全仪表系统管理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三〔2014〕116号)、《云南省应急管理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化工安全仪表系统管理指导意见的通知》(云应急〔2019〕9号)、《云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云南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云安〔2020〕4号)、《云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云南省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集中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云安办〔2022〕4号)等文件要求,在2017年实施溶解乙炔生产工艺安全控制指导意见的基础上,按照《溶解乙炔设备》(JB/T8856-2018)要求进一步完善自动化控制相关内容,设置必要的安全仪表系统并实施有效的管理运行,实现风险可控,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指导意见。
●溶解乙炔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指南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溶解乙炔生产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过程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碳化钙或天然气裂解生产粗乙炔气,经过净化、干燥、加压工序,生产溶解乙炔的企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651 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 13076 溶解乙炔气瓶的定期检验与评定 GB 13591 溶解乙炔气瓶充装规定GB 17266 溶解乙炔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 GB 182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31 乙炔站设计规范 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8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 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493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AQ 3013-2008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 AQ/T 9002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AQ/T 9006-2010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HG/T 20675-1990 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程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1号气瓶安全监察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46号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 3 术语和定义AQ 3013-2008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 一般要求4.1 企业应按照AQ3013-2008第4章的规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4.2 企业在本标准适用范围外的其它生产经营活动,应执行AQ3013-2008规定。
5 核心要求 5.1 方针目标a)企业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
主要负责人应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组织制定文件化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
2024年溶解乙炔防火防爆安全技术1.溶解乙炔生产企业,必须每两年自主选择由评价资质的机构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现状进行安全评价,对提出的整改意见逐项落实整改完善。
2.溶解乙炔生产企业应根据场所火灾和爆炸危险等级划定禁火区,设置明显标志,严禁烟火,严格管理。
3.乙炔生产装置、设备及厂房的防雷设施,应在雷雨季节前每年至少定期检测一次。
4.乙炔设备、管道及物料等导除静电接地装置应在设备检修后及每年至少定期检测一次,操作人员必须穿防静电服和导静电鞋。
5.乙炔厂(站)内设置的可燃气体浓度检测报警装置应在设备检修前及每年至少定期检测一次。
6.乙炔厂(站)充装间设置的紧急喷淋装置,应每周启动检查一次。
7.乙炔厂(站)的设备及管理系统除应有惰性气体(一般用氮气)置换设施外,还应有供灭火用的惰性气体设施,此两种设置可共用。
8.在乙炔设备、管道上以及有爆炸危险厂房内动火时,经置换后用可燃气体测爆仪检测分析合格,即乙炔浓度小于0.2%(v/v)。
9.乙炔生产的爆炸危险场所应选用不低于dⅡCT2级别的防爆电器,电器设备线路及仪控联锁装置应定期检查。
10.乙炔生产系统设置的水封、阻火器、止逆阀等必须定期检查,保护完好。
设备管路后的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计等必须定期校验完好。
11.必须按《工业与民用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配备消防器材(1211、干粉、消防栓),专人管理,定点放置,定期检查和更换药剂,严禁在电石库、电石破碎间、中间电石库、乙炔加料间用水灭火。
12.机动车辆进入生产区,在其排气管上必须加装熄火罩,严禁电瓶车及非岗位无关人员进入生产区。
13.严禁在生产区内用黑色金属工具敲打设备、管道。
14.严禁将电石粉末直接倒入渣坑及地沟内,应在生产区外选择安全空旷露天场地用水缓慢化解之。
2024年溶解乙炔防火防爆安全技术(2)引言溶解乙炔是一种常见的工业气体,被广泛应用于切割、焊接、钎焊以及化学合成等领域。
然而,溶解乙炔在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其强烈的易燃性和易爆性,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
【法规标题】溶解乙炔生产企业安全控制实施意见(2014年发布)【发布部门】四川省安全监管局【发文字号】川安监〔2014〕93号【适用区域】四川省【发布时间】2014-07-10【生效时间】2014-07-10【关键词】其它安全管理【有效性】有效【更替信息】【注:此文档于2018年12月由一点通平台导出】关于印发《氯碱黄磷电石溶解乙炔等行业生产企业安全控制实施意见》的通知川安监〔2014〕93号各市(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氯碱、黄磷、电石、溶解乙炔等重点行业安全管理,有效指导相关企业进行精细化、规范化、标准化生产,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坚决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确保全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我局制定了氯碱、黄磷、电石、溶解乙炔等行业生产企业安全控制实施意见。
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各市(州)安全监管局要将实施意见传达至相关企业,具体内容可在省安全监管局网站下载()。
附件:1.氯碱生产企业安全控制实施意见2.黄磷生产企业安全控制实施意见3.电石生产企业安全控制实施意见4.溶解乙炔生产企业安全控制实施意见四川省安全监管局2014年7月10日溶解乙炔生产企业安全控制实施意见1 范围本安全控制实施意见适用于四川省内溶解乙炔生产企业(即按照以碳化钙与水作用制得粗乙炔气,经净化、压缩、干燥,充装于充填多孔填料及丙酮的气瓶(溶解乙炔气瓶)中储存的工艺流程进行的生产企业)。
具有上述部分工艺流程和装置,向用户以管道供应气态乙炔的气态乙炔站,按相关的工艺流程和装置执行。
通过汇流排方式使用溶解乙炔气瓶的工作装置,按其涉及的相关工艺和设备执行本实施意见的相关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意见。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意见。
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T3864工业氮GB6819-2004溶解乙炔GB7144气瓶颜色标志GB7231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11638溶解乙炔气瓶GB11984氯气安全规程GB/T12801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3076溶解乙炔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GB13495消防安全标志GB13591-2009溶解乙炔气瓶充装规定GB16804气瓶警示标签GB27550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31-1991乙炔站设计规范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8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493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T29639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Z15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AQ3039溶解乙炔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指南TSGD2001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规则TSGR0004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R4001气瓶充装许可规则3 术语和定义规范性引用文件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意见。
溶解乙炔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近日,中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颁布了《溶解乙炔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该细则为企业的溶解乙炔产品生产提供了法规保障和指导标准,标志着我国溶解乙炔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加强。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溶解乙炔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进行解读。
一、背景溶解乙炔是一种常用的工业气体,广泛应用于金属切割、电焊、激光切割等产业。
但由于其具有易燃易爆、剧毒等特点,一旦遇到泄漏或事故,将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为加强溶解乙炔产品的生产管理,保障企业和员工的安全,2015年1月28日中国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颁布了《生产安全事故追责规定(试行)》,明确了溶解乙炔产品生产企业应具备的许可证。
而《溶解乙炔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则是为进行更为细致的管理和规范而出台的。
二、内容《溶解乙炔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许可证的申请条件与审批标准该细则明确了申请企业应具有的生产条件(如厂房布局要求、设备设施配备等)、安全条件(如安全生产标准、应急预案等)和环境条件(如环境保护措施、废物处理方式等),并对提供的申请材料与审批流程进行了规定。
2.许可证的有效期与续办要求在许可证颁发后,企业应在规定的有效期内进行生产,同时在其到期前申请续期。
申请续期需要提供合格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检查报告,并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审批。
3.许可证的撤销与吊销标准如果发现企业无法满足许可证的申请条件,或者存在安全生产事故或环境污染事件等,将予以撤销或吊销许可证。
4.其他规定该细则还明确了企业应开展的安全培训、安全检查等规定,以及许可证管理机构对企业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情况的监督、检查等规定。
三、实际意义《溶解乙炔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的出台,意义重大:对于企业来说,细则的出台将有助于提高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促进企业生产经营规范化;对于政府来说,通过许可证管理机构的监督和检查,可以实现对企业的精准监管,防范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对于社会来说,可以提高溶解乙炔产业的规范化和高质量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溶解乙炔气瓶安全操作规程溶解乙炔气瓶是一项涉及到工业生产及研究领域的操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需要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下面是关于溶解乙炔气瓶安全操作规程的详细介绍。
一、操作前的准备工作1.1 检查器材:在进行溶解乙炔气瓶操作前,应仔细检查液化瓶的包装是否完好、气瓶阀门是否正常。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更换气瓶,并通知相关人员检修。
1.2 准备场地:操作场地应保持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禁止任何火源,避免日光直射。
操作场地应配备灭火器材,并保持紧急疏散通道的畅通。
1.3 装备防护用品:操作人员应穿戴防护服,戴好安全帽,配戴好防护眼镜、防毒面具和耳塞,防止溶解乙炔气瓶泄漏时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二、操作过程的安全措施2.1 操作人员要熟悉溶解乙炔气瓶的性质和操作步骤,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改变操作过程或强行操作。
2.2 摆放乙炔气瓶:溶解乙炔气瓶应垂直放置于稳定的支架上,阀门朝上,不得以卧式摆放或侧放方式储存。
2.3 操作环境的保持:操作过程中应禁止吸烟、明火等火源进入场地,严禁将其他易燃、易爆物品接近乙炔气瓶。
2.4 操作安全距离:操作人员应远离溶解乙炔气瓶的喷射口,保持安全距离,以防止可能的气体泄漏导致的意外伤害。
2.5 使用工具:操作时应使用专用工具打开和关闭气瓶阀门,不得使用过大力气或使用非专用工具,以免造成器材损坏或发生危险事故。
2.6 确保阀门关闭:操作结束后,要确保气瓶阀门已完全关闭,并进行严密检查,排除泄漏的隐患。
三、应急处理措施3.1 气体泄漏:一旦发生气体泄漏,应立即停止操作,迅速撤离危险区域,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安全疏散。
3.2 火灾处理:发生火灾时,应立即使用灭火器进行扑灭,若无法控制火势,应迅速报警并进行撤离,等待消防人员的到来。
3.3 紧急救援:对于因溶解乙炔气瓶操作引发的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失,应立即启动应急救援机制,提供必要的急救和救助措施。
四、操作后的注意事项4.1 操作记录:操作结束后,应录相关操作过程及时间,记录气瓶使用情况,以备查考。
溶解乙炔生产安全管理规定1. 引言为确保溶解乙炔生产过程的安全性,保护生产人员和环境的健康,特制定本安全管理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溶解乙炔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
2. 法律依据溶解乙炔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包括但不限于《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
3. 主要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溶解乙炔生产过程主要责任部门:生产部门•溶解乙炔生产过程主要责任人:生产经理4. 安全生产组织管理4.1 安全生产组织机构•溶解乙炔生产过程应设立专门的安全生产组织机构,负责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包括:安全生产部门、安全生产委员会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4.2 安全生产人员培训•安全生产人员应经过相关岗位培训和持证上岗。
•安全生产人员应具备相关安全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操作和维护生产设备。
5.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溶解乙炔生产过程中应制定并执行相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包括生产作业规程、事故应急预案、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等内容。
6. 安全设施设备6.1 安全设施•溶解乙炔生产过程中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包括但不限于防火墙、消防设备、安全出口等。
•安全设施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
6.2 安全保护装置•溶解乙炔生产设备应配备可靠的安全保护装置,用于监测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
•安全保护装置应定期检修和维护,并定期进行技术升级。
7. 生产现场管理7.1 安全防护措施•生产人员应按照相关规定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但不限于防护服、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生产现场应设置相应的防护围栏和标识,确保生产区域与非生产区域分离。
7.2 安全巡检•生产部门应定期对生产现场进行安全巡检,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安全巡检记录应及时归档并保留备查。
8. 废弃物处理•废弃物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妥善处理,不得随意倾倒。
•废弃物的处置过程中应注意防火防爆措施,确保生产安全。
9. 事故应急管理•溶解乙炔生产过程中应制定并落实事故应急预案,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科学、有效地应对。
溶解乙炔溶解乙炔GB6819-1996国家技术监督局1996-10-28批准 1997-06-01实施前言本标准等效采用日本工业标准JIS K1902—80(92年确认)《溶解乙炔》。
在试验方法上,对磷、硫杂质检测时,本标准规定了吹扫距离与气流大小。
取样前的释放量,本标准增加了气温高于28℃的地区,可释放乙炔充装量的15%。
本标准根据JIS K1902—80(92年确认),对GB6819-86做了一定的修改,其中在乙炔纯度的试验方法中,增加了发烟硫酸法;对磷、硫杂质的指标规定10%AgNO3试纸吹扫10s不变色,并在操作方法上明确了调节乙炔气流及吹扫距离,这样可以统一操作,提高检测结果的可比性。
本标准自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GB6819-86。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化工部北京化工研究院技术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吴淞化工总厂。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三明化工总厂电石厂、广州化工厂、吉林化学工业公司联合化工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家敏、何祖楹、徐娟。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溶解乙炔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安全等。
本标准适用于碳化钙与水作用或天然气裂解制得的粗乙炔气,经净化、压缩、干燥、溶解于丙酮中,贮存在充满多孔填料气瓶内的乙炔气。
本产品主要作为金属焊接、切割、加热的燃料气。
分子式:C2H2相对分子质量:26.04(按1993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1250—89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GB7144—86 气瓶颜色标志GB13591—92 溶解乙炔充装规定劳动部劳锅字(1993)4号文《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3 要求3.1 溶解乙炔的质量应符合表1要求。
溶解乙炔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指南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第一章概述1.1 引言溶解乙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 溶解乙炔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指南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溶解乙炔生产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过程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碳化钙或天然气裂解生产粗乙炔气,经过净化、干燥、加压工序,生产溶解乙炔的企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651 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 13076 溶解乙炔气瓶的定期检验与评定GB 13591 溶解乙炔气瓶充装规定GB 17266 溶解乙炔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GB 182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31 乙炔站设计规范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8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493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AQ 3013-2008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T 9002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 9006-2010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HG/T 20675-1990 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程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 第11号气瓶安全监察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 第46号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3 术语和定义AQ 3013-2008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 一般要求4.1 企业应按照AQ3013-2008第4章的规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4.2 企业在本标准适用范围外的其它生产经营活动,应执行AQ3013-2008规定。
5 核心要求5.1 方针目标a)企业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
主要负责人应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组织制定文件化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
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应满足: 1)形成文件,并得到所有从业人员的贯彻和实施;2)符合或严于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3)与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风险相适应;4)目标予以量化;5)公众易于获得。
b)企业应制定总体和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宜结合下列内容:1) 零死亡;2) 负伤率;3) 事故起数降低率;4)隐患治理完成率等。
c)企业应签订各级组织的安全目标责任书,确定年度安全工作目标,并予以考核。
各级组织应制定年度安全工作计划,以保证年度安全目标的有效完成。
5.2 组织机构和职责5.2.1 组织机构5.2.1.1 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设置安全生产管理部门,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有工会组织的企业,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应有工会代表。
5.2.1.2 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规模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管理部门。
5.2.1.3 企业应建立从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到基层班组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明确安全责任人。
5.2.1.4 企业应按《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第六条规定执行。
5.2.1.5 企业应按照GB 17266的规定,配备生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质量化验员等。
5.2.2 职责5.2.2.1 企业应制定安委会或领导小组和管理部门的安全职责。
5.2.2.2 企业应制定主要负责人、各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职责。
5.2.2.3 企业应建立安全责任考核机制,对各级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安全职责的履行情况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现情况进行定期考核,予以奖惩。
5.2.3 负责人5.2.3.1 企业主要负责人应按照AQ3013-2008第5.1.1条款规定,做好本职工作。
主要负责人应通过适当的方式、渠道向从业人员及相关方进行宣传或告知安全承诺。
安全承诺内容应包括:a) 遵守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b) 坚持预防为主,开展风险管理,抓好隐患治理;c) 提供必要的资源;d)贯彻安全生产方针,实现安全生产目标;e) 持续改进安全绩效;f) 对从业人员和相关方的承诺。
5.2.3.2 企业主要负责人每季度应至少组织并主持1次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会议,审查总结本季度安全生产工作情况,研究、决策下一季度安全生产的重大问题,制订相应实施方案。
应做到:a) 会议有议题;b) 会议记录真实完整;c) 形成会议纪要。
5.3 安全生产投入与工伤保险5.3.1 安全生产投入5.3.1.1 企业应依据国家、当地政府的有关安全生产费用提取规定,自行提取安全生产费用,专项用于安全生产。
5.3.1.2 企业应按照规定的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范围,合理使用安全生产费用,建立安全生产费用台账。
5.3.2 工伤保险企业应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
5.4 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5.4.1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5.4.1.1 企业应建立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确定获取渠道、方式和时机,及时识别和获取,定期更新。
5.4.1.2 企业应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及时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守法意识,规范安全生产行为。
5.4.1.3 企业应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及时传达给相关方。
5.4.1.4 企业应将法律法规相关要求及时转化为本单位的规章制度。
5.4.2 规章制度5.4.2.1 企业应按照AQ3013-2008第5.3.3.1条款规定,制定相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结合生产企业特点,还需制定以下内容的管理制度:a) 溶解乙炔气瓶管理;b) 乙炔充装管理;c) 渣池安全管理;d) 防雷、防静电设施管理等。
5.4.2.2 企业应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发放到有关的工作岗位。
5.4.3 操作规程5.4.3.1 企业应根据溶解乙炔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特点和乙炔、电石、丙酮、酸、碱等化学品的危险性及生产操作岗位的特点,编制下列岗位(不局限)的操作规程:a) 电石破碎岗位;b) 乙炔发生岗位;c) 乙炔净化岗位;d) 压缩、干燥岗位;e) 乙炔充装岗位;f) 溶解乙炔气瓶检验;g) 设备检、维修;h) 机电仪检、维修等。
5.4.3.2 操作规程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a) 开、停车操作程序;b) 正常运行操作程序;c) 紧急停车操作程序;d) 接触化学品的危险性;e) 各种工艺操作参数、指标;f) 正常操作过程安全注意事项;g) 异常情况应急措施、防范措施;h) 配置的安全设施,包括事故应急设施、个体防护设施等。
5.4.3.3 企业在新工艺、新技术、新装置投产或投用前,应编制新的操作规程。
5.4.4 评估企业应每年至少1次对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执行情况进行符合性评价,提交符合性评价报告,消除违规现象和行为。
符合性评价报告内容应包括:a) 获取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是否全部适用于企业实际运行情况;b)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在企业的执行情况,企业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c) 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行为的整改情况等。
5.4.5 修订企业应按照AQ 3013-2008第5.3.5条款规定执行。
5.4.6 文件和档案管理5.4.6.1 企业应严格执行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确保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编制、使用、评审、修订的效力。
5.4.6.2 企业应建立主要安全生产过程、事件、活动、检查的安全记录档案,并加强对安全记录的有效管理。
5.5 教育培训5.5.1 教育培训企业应按照AQ3013-2008第5.4条款规定执行。
5.5.2 安全文化建设5.5.2.1 企业主要负责人应组织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企业安全文化。
5.5.2.2 企业应采取多种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动,引导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态度和安全行为,逐步形成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共同遵守、带有本单位特点的安全价值观,实现法律和政府监管要求之上的安全自我约束,保障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持续提高。
5.6 生产设备设施5.6.1 生产设备设施建设5.6.1.1 企业应按照AQ3013-2008第5.5.1条款规定执行。
5.6.1.2 企业建设项目应符合有关规定,取得立项批复;选择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建设项目设立进行安全评价;委托取得相应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选择有相应施工资质的施工单位进行施工。
5.6.1.3 企业建设项目完工后,试生产前应编写试生产方案,并将试生产方案分别报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部门和有关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的实施部门备案。
5.6.1.4 企业应在建设项目试生产期间,选择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建设项目及其安全设施进行安全验收评价,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获得安全许可后,方可正式投入生产或使用。
5.6.2 设备设施运行管理5.6.2.1 企业应对生产设备设施进行规范化管理,保证其安全运行。
5.6.2.2 企业应按照AQ3013-2008第5.5.6条款规定,执行检维修管理制度,做好溶解乙炔生产装置及辅助设施的检维修工作。
检维修前、检维修后应分别办理生产交付检维修和检维修交付生产的相关手续。
单台设备或系统检修应做好降温、降压、清洗、置换工作,单台设备检修必须可靠地与系统切断。
乙炔设备检修前后,应用惰性气体置换。
投入使用前,应用乙炔气体置换,直至乙炔气体纯度大于0.98(体积分数),方可并入系统。
5.6.3 新设备设施验收及旧设备拆除、报废5.6.3.1 企业应执行生产设备设施到货验收管理程序,应使用质量合格、设计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要求的生产设备设施。
5.6.3.2 企业应严格执行生产设施拆除和报废管理制度。
拆除作业前,拆除作业负责人应与需拆除设施的主管部门和使用单位共同到现场进行对接,作业人员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制定拆除计划或方案,办理拆除设施交接手续。
5.6.3.3 企业凡需拆除的容器、设备和管道,应先清洗干净,分析、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拆除作业。
5.6.3.4 企业欲报废的容器、设备和管道内仍存有危险化学品的,应清洗干净,分析、验收合格后,方可报废处置。
5.6.4 安全设施5.6.4.1 企业应按照AQ3013-2008第5.5.2.1条款、第5.5.2.2条款规定,配置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的安全设施,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
5.6.4.2 企业应按GB50031和GB17266的规定,至少配备下列安全设施:a) 乙炔发生器:1) 温度、压力检测设施;2) 乙炔发生器与高位水槽液位控制装置;3) 乙炔发生器与气柜间应设置安全水封;4) 多台乙炔发生器的汇气总管与每台发生器之间、接至厂区的乙炔管道上应设置安全水封或阻火器;5) 乙炔发生器岗位应设置氮气置换装置和防真空措施;6)乙炔发生器、气柜、管道等应设置防冻措施;b) 乙炔压缩机前设置低压安全水封或安全器;c) 乙炔气柜与乙炔压缩机设置低限报警联锁装置;d) 乙炔压缩机应设置限压报警联锁装置,即当吸气压力低于最低允许压力,或排气压力高于最高允许压力时,乙炔压缩机应自动停车,并发出报警信号;e) 乙炔压缩机应设置安全阀;f) 净化岗位设置符合要求的冲洗和洗眼设施;g) 乙炔充装排设置充装用冷却喷淋水和紧急喷淋装置;h) 在下列部位应设置阻火器:1)乙炔高压干燥器出口管路;2)乙炔各充灌排的主截止阀前;3)乙炔充灌排的各分配截止阀后;4)乙炔放空管;5)高压乙炔回气管路;i) 生产区内应按照GB50016、GB50140要求,设置消防通道、消火栓、消防泵和灭火器材;j) 乙炔的放散或排放应引至室外,引出管口应高出屋脊1m;k) 应按照GB50057、HG/T 20675-1990要求,设置防雷、防静电设施;并在乙炔生产车间入口处设置消除人体静电设施;l) 应按照GB50058和GB50031的规定,在乙炔装置内采用防爆级别和组别为dⅡCT2的防爆电气装置;m) 应按照GB50493的要求,在乙炔发生器、乙炔压缩机、乙炔充装、乙炔汇流排、实瓶库、电石库、净化装置等区域设置固定式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