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A类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标准化三级实施指南(染料、颜料)
- 格式:doc
- 大小:463.50 KB
- 文档页数:40
天津市安监局关于印发天津市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布日期】2011.08.05•【字号】津安生[2011]6号•【施行日期】2011.08.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公安综合规定正文天津市安监局关于印发天津市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津安生〔2011〕6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集团总公司及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的通知》(国办发〔2011〕11号)精神,全面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进一步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行为,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强化安全基础管理,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的要求,我们制定了《天津市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联系人:高洁联系电话:28208963二〇一一年八月五日天津市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以下简称《国务院通知》)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的通知》(国办发〔2011〕11号,以下简称《国办通知》)精神,全面推进我市各行业(领域)安全标准化建设,依据《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安委〔2011〕4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国务院通知》和《国办通知》要求,严格按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以下简称《基本规范》)和相关行业标准,进一步强化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和创新意识。
天津市应急管理局关于实施《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定级办法》有关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应急管理局•【公布日期】2022.03.17•【字号】•【施行日期】2022.03.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标准化正文天津市应急管理局关于实施《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定级办法》有关工作的通知各区应急管理局、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应急管理部关于印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定级办法〉的通知》(应急〔2021〕83号),进一步做好我市相关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定级工作,现结合实际情况,就有关工作的实施通知如下:一、定级单位管理(一)企业标准化定级实行分级负责。
市应急管理局为本市二级企业的定级部门,区应急管理局为其辖区三级企业的定级部门。
(二)二、三级企业的定级部门应于每年11月底前汇总次年申请标准化定级的单位名单,据此结合下一年度重点工作安排申请次年标准化定级的相关经费,并按照财政确定的资金确定次年需要进行标准化定级的单位。
二、定级组织单位及负责现场评审单位的管理(一)二、三级企业的定级部门根据年度申请标准化定级单位的行业、数量、特点合理委托符合条件的负责现场评审的单位(以下简称:评审单位)和标准化定级组织单位(以下简称:定级组织单位)。
(二)定级部门对定级组织单位报送的审核意见和企业自评报告进行确认,确认后由定级组织单位书面通知评审单位于规定时间内完成现场评审。
在规定时间内未完成现场评审的,要书面说明情况。
无正当理由的,由定级部门依据规定予以处理。
(三)定级组织单位监督现场评审过程和质量等具体工作,应覆盖每家申请定级企业。
(四)评审单位在完成现场评审后,除将现场评审情况及不符合项等形成现场评审报告书面告知企业,还需形成隐患清单,隐患清单需报送相应定级部门,二级企业的定级部门应将隐患清单告知属地应急管理局。
三、申请标准化定级企业的管理(一)企业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整改,整改情况应由评审单位采取现场复核的方式确认整改是否合格。
危险化学品标准化三级管理办法是为了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管理,保障公共安全和环境安全而制定的一套管理措施。
该办法分为三级管理,分别为基本管理、全面管理和危险化学品标准化管理。
下面将详细介绍危险化学品标准化三级管理办法的内容和要点。
一、基本管理1.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与标识按照国家标准对危险化学品进行分类,并贴上相应的标识,以便人们根据标识的不同来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危险化学品的标识应包括以下内容:品名、CAS号、品牌、重量、危险类别、危险性质和应急处理方法等。
2. 危险化学品的储存与使用对于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和使用,必须符合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确保其不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伤害。
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地点应设有防火、防爆等安全设施,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3. 危险化学品的运输管理对于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必须使用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的运输工具,并按照运输规程和要求进行操作,确保运输安全。
4. 危险化学品的事故应急处理对于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应急处理,各单位必须制定相应的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以提高应急处理的能力和效率。
5. 危险化学品的相关知识培训各单位必须组织危险化学品相关知识的培训,使相关工作人员具备危险化学品的基本知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全面管理1. 危险化学品监测与检测对于生产、贮存和使用中的危险化学品,必须进行监测和检测,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和质量要求。
2. 危险化学品事故隐患排查各单位必须定期进行危险化学品事故隐患排查,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以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 危险化学品事故调查与处理对于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必须进行及时的调查和处理,找出事故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4. 危险化学品管理体系建立各单位必须建立完善的危险化学品管理体系,包括制定相关工作制度、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并进行定期的评估与改进。
5.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各单位必须制定完善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任务,并进行定期的演练和培训,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天津市应急局转发《应急管理部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分类整治目录(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应急管理局•【公布日期】2020.12.25•【字号】•【施行日期】2020.12.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市应急局转发《应急管理部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分类整治目录(2020年)》的通知各区应急管理局及有关单位:为进一步落实《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导则》,推动对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要求的企业进行分类整治,应急管理部印发了《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分类整治目录(2020年)》(应急〔2020〕84号,以下简称《目录》),现转发给你们,并提出如下要求,请各区认真遵照执行。
一、建立常态机制,全面开展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条件精准化排查评估工作。
各区要立即对照《目录》的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对辖区内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全面排查评估工作,对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要求的企业进行安全分类整治,推进与《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导则》相衔接,与相应的行政处罚手段配合实施,实现差异化的精准监管,对不符合安全条件的企业逐企确定处置措施,实现“一企一策”治理整顿。
通过分类整治,对安全生产条件达不到要求的企业实现“三个一批”,即关闭退出一批、停业整顿一批、限期整改一批,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倒逼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排查治理安全风险隐患,提升行业整体安全生产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消除事故隐患。
二、强化行政处罚,对照《目录》实施最严格的治理整顿。
各区要将《目录》作为对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条件评估的定性评价标准,推进对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要求的危险化学品企业分类整治工作,全面降低和管控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
《目录》分类内容共分三类:一是暂扣或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类,共4条,经评估属于此类的,依法暂扣其安全生产许可证1-6个月,经整改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暂扣期满后依法吊销其安全生产许可证;二是停产停业整顿或暂时停产停业、停止使用相关设施设备类,共17条,经评估属于此类的,须停产停业整顿或暂时停产停业、停止使用相关设施设备,经整改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依法吊销其有关安全许可或给予其他行政处罚;三是限期改正类,共14条,经评估属于该类的,依法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其停产停业整顿。
A类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标准化三级实施指南自评考评表基本有机化工行业物料输送4.物料输送(19.5分)4.1甲、乙A类设备和管道应有惰性气体置换设施。
GB50160-20087.2.9关于设备管道的惰性气体置换;甲、乙A类设备和管道应有惰性气体置换设施。
2.5分4.2输送易燃液体等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工艺装置、设备和管道,必要时应根据介质特点设置惰性气体和蒸汽等置换和保护设施。
GB/T12801-20086.3.3关于设备、管道的惰性气体置换:输送易燃液体等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工艺装置、设备和管道,必要时应根据介质特点设置惰性气体和蒸汽等置换和保护设施。
2.5分4.3对于易燃易爆的工艺作业和施工过程应采取防火防爆措施。
GB/T12801-20085.3.1b关于溶剂的倒桶或输送:对于易燃易爆的工艺作业和施工过程应采取防火防爆措施。
溶剂的倒桶或输送禁止使用压缩空气。
对于易燃介质的输送,除靠液位差自然输送外,应采用负压、铜齿轮泵或氮气等惰性气体压送的方式。
对于有毒物质的输送管道,应严密不泄漏。
4分4.4应防止工作人员直接接触具有危险和有害因素的设备、设施、生产原材料、产品和中间产品。
HG20571-952.3.7关于防止人员直接接触危化品:应防止工作人员直接接触具有危险和有害因素的设备、设施、生产原材料、产品3分和中间产品。
设备管道应密闭化,并隔离操作。
4.5凡工艺过程中能产生粉尘、有害气体和其他毒物的生产设备,应尽量采用自动加料、自动卸料和密闭装置,并必须设置吸收、净化、排放装置或能与净化、排放系统连接的接口,以保证工作场所和排放的有害物浓度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GB5083-996.7.1关于生产过程的密闭操作:凡工艺过程中能产生粉尘、有害气体和其他毒物的生产设备,应尽量采用自动加料、自动卸料和密闭装置,并必须设置吸收、净化、排放装置或能与净化、排放系统连接的接口,以保证工作场所和排放的有害物浓度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天津市安全监管局转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企业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规范化管理指南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应急管理局•【公布日期】2014.07.01•【字号】津安监管三〔2014〕45号•【施行日期】2014.07.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正文市安全监管局转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企业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规范化管理指南的通知各区县安全监管局及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执行《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55号),加强企业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工作,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下发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企业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规范化管理指南的通知》(安监总厅管三〔2014〕70号),现将通知转发给你们,请督促有关单位严格按照《通知》要求,做好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的规范化管理和定期上报工作。
2014年7月1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企业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规范化管理指南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为深入贯彻执行《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45号),加强企业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工作,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制定了《企业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规范化管理指南》,现印发给你们(可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政府网站下载),请督促相关企业认真贯彻落实。
企业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规范化管理指南1 总则1.1 为指导企业做好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工作,防止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流入非法渠道,根据《禁毒法》、《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45号)、《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许可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5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三〔2012〕79号)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制定本指南。
1.2 企业生产、经营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以下简称易制毒化学品)的管理,适用本指南。
天津市应急管理局关于印发天津市B类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考评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应急管理局•【公布日期】2011.04.29•【字号】津安监管三〔2011〕23号•【施行日期】2011.04.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污染事故与应急管理正文关于印发天津市B类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考评办法(试行)的通知各区、县安全监管局,集团总公司及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三〔2009〕124号)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1〕24号)要求,扎实推进危险化学品企业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结合实际,我局制订了《天津市B类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考评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九日天津市B类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考评办法(试行)为扎实推进我市B类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三〔2009〕124号)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1]24号)的有关规定,结合实际情况,现制定《天津市B类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考评办法》(试行)如下: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促使企业不断加大安全投入,提升安全生产条件,夯实安全管理基础,逐步建立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工作机制,确保全市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