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诞辰
- 格式:docx
- 大小:16.14 KB
- 文档页数:2
孔子诞辰日活动方案孔子诞辰日指纪念孔子诞辰的节日,为夏历八月廿七或阳历9月28日。
全称孔子诞辰纪念日。
下面是为您整理资料,欢迎阅读!孔子诞辰日活动方案一、方案总序: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哲学家,他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9月28日是孔子诞辰日,为庆祝孔子诞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升儿童及成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幼儿园可以此为契机,组织系列德育实践活动走近孔子,目睹他的风采,聆听他的教诲,学习他的品德。
二、活动目标:1.弘扬儒家文化,在幼儿的幼小心灵里播下热爱国学的种子,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优良品德。
2. 展现幼儿园文化,使家长和社区居民等亲近孔子、学习经典、了解幼儿园的办园理念。
3. 让幼儿感受与父母、同伴共同活动的乐趣,拉近园所与家长的距离,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
4. 用儒家文化精神激励教职员工,见贤思齐,培养君子人格,营造良好的团队氛围。
三、活动主题:纪念孔子诞辰,弘扬国学文化四、活动对象:全体教师、幼儿及家长五、活动时间:9月28日上午9:00 - 10:30六、活动地点:幼儿园或其他合适场地七、活动准备:1.提前通过各种途径邀约家长参与活动,并确定人数。
2.自9月20日起,在幼儿园的网站、微信、QQ空间等媒介平台,向家长发出经典诵读体验活动邀请,普及孔子诞辰节日的知识。
3.全园提前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组织幼儿学唱歌曲《礼运大同篇》。
4.在9月20日—9月27日班级活动中,搜集素材开展“我们眼中的孔子爷爷”等一系列活动,带领幼儿体验尊师、感恩、敬仰父母等情感;大班幼儿则另外利用周末时间与父母共同搜集体现孔子教育内容的素材。
5.自9月20日起,组织教师学习、诵读《论语》。
6.其他准备:(1)孔子画像一幅。
(2)人员分工安排。
(3)摄影器材、音响设备准备,环境布置等。
八、活动流程:1、开幕式(2分钟)主持人讲话:主持人xx: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主持人xx:亲爱的家长朋友、老师们、小朋友们!合:大家上午好!主持人xx:9月28日是我们的至圣先贤孔子诞辰两千五百六十七周年的纪念日。
中国历史“四大人物”之“四大圣人”篇1、文圣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
孔子的具体生日有争议,《公羊传》作鲁襄公二十一年十一月庚子日(公元前551年9月28日);《谷梁传》则作同年十月庚子日;《史记》则作次年,不记月日。
孔子五十一代孙金代孔元措的《孔氏祖庭广记》将孔子的生日定在鲁襄公二十二年八月二十七日(公元前551年9月28日),但后世仍存有争议。
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孔子终生热衷于从事政治,但他真正参与政治的时间只有四年多,在这四年多的时间里,他干了不少事,但终究因为与当权者政见不同而分道扬镳了。
此后十四年中,孔子东奔西走,到处宣扬自己的政治哲学。
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是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
他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
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经典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编成《论语》一书,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
2、智圣诸葛亮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
诸葛氏是琅邪的汉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诸葛亮父亲诸葛圭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诸葛亮3岁母亲章氏病逝,诸葛亮8岁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就去投奔荆州刘表,家于南阳郡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
孔子的真正诞辰日期公元前552年10月9日从日食之发生看孔子的真正诞辰日期孔子曰:"死生亦大也"①,然而,孔子可能没有想到在他身后他的生卒日期竟然产生歧异,引起后人争论不休。
唐代司马贞在《史记·索隐》中说:"若孔子以鲁襄二十一年生,至哀十六年为七十三;若襄二十二年生,则孔子年七十二。
经传生年不定,致使夫子寿数不明。
"孔子诞生日期范文澜《中国通史》:"孔子生于前五五二年(鲁襄公二十一年)。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
"孔子生年之所以出现不同说法,源于史书的不同记载:《春秋谷梁传》:"(鲁)襄公二十有一年…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
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庚子,孔子生。
"《春秋公羊传》:"(鲁)襄公二十有一年…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
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十(有一)月庚子,孔子生。
"《史记·孔子世家》:"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
"《春秋》二传与《史记》所载孔子生年竟然相差一年,两千多年来许多学者为此而争论不休,并形成两大对立的说法。
一、依《史记》,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即公元前551年。
《孔子大传》:"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以《史记》所载孔子生年,以《谷梁传》所载孔子出生之月日定其生于鲁襄公22年10月庚子日。
周历比夏历早两个月,故后世推算'十月庚子'为鲁襄公22年8月27日,即公元前551年9月22日。
又因推算方法不同,或说孔子生于鲁襄公22年8月28日,即公元前551年9月23日。
"《孔子大辞典》:"历代学者大多采纳《史记》的说法。
但《史记》未记生月日,而《公羊》所记'十有一月,庚子',在襄公二十一年'十月,庚辰朔',既无闰月则十一月中不得复有庚子,故生月日当从《谷梁》。
孔子生平事迹简介孔子生平事迹简介1、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
英文:Confucius, Kung Tze 。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一。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后裔。
周灭商后,周成王封商纣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启于宋。
建都商丘(今河南商丘一带)。
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即为孔子的先祖。
自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之后,后代子孙开始以孔为姓,其曾祖父孔防叔为了逃避送过内乱,从宋国逃到了鲁国。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是鲁国出名的勇士,叔梁纥先娶施氏,生九女而无一子,其妾生一子孟皮,但有足疾。
在当时的情况下,女子和残疾的儿子都不宜继嗣。
叔梁纥晚年于年轻女子颜氏生下孔子。
由于孔子刚出生时头顶的中间凹下;又因孔子的母亲曾去尼丘山祈祷,然后怀下孔子,故起名为丘,字仲尼(仲为第二的意思,叔梁纥的长子为孟皮,孟为第一的意思)。
孔子三岁时候,叔梁纥病逝,之后,孔子的家境相当贫寒。
孔子极为聪明好学,二十岁时候,就已经非常渊博,被当时人称赞为“博学好礼”。
同时,鲜为人知的是孔子继承了父亲叔梁纥的英勇,升高九尺三寸(今米以上),膂力过人,远非后世某些人认为的文弱书生的形象。
并且,孔子酒量超凡,据说从来没有喝醉过。
但孔子从不以武勇和酒量等为豪。
孔子青年时代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库的小官)、“乘田”(管理牧场的小官),事无大小,均能做到近乎完美。
由于孔子超凡的能力和学识,很快得到不断提拔。
到孔子五十一岁的时候,被任命为中都宰(相当于现在的市长),政绩非常显著;一年后升任司空(相当于现在的建设部长),后又升任大司寇(相当于今天的公安局部局部长兼检查部长兼职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五十六岁时,又升任代理宰相,兼管外交事务(由于孔子升迁过快,不符合当时官员晋升标准,因此为代理宰相)。
参加孔子诞辰的感受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的思想贡献对于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为了纪念孔子的诞辰,我有幸参加了一场庄重而隆重的庆祝活动。
以下是我对于这次活动的感受。
首先,参加孔子诞辰活动让我深深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活动现场悬挂着红红的横幅,上面写着“孔子诞辰快乐”等字样。
场内还摆放着孔子的像,周围点缀着鲜花和饰品。
整个氛围充满着庄重和肃穆。
参加者多为学者、教育家和学生,他们身着传统的礼服,展现出一种对孔子的崇敬和敬意。
这种浓厚的文化氛围深深吸引着人们的视线,给人们带来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和回味之感。
其次,参加孔子诞辰活动让我更加了解孔子的思想和教育理念。
活动现场设置了一个展览区域,展出了孔子的手迹、名言警句等。
这让我对孔子的思想和教育理念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孔子强调“教育为民”,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和对人类发展进步的贡献。
他提倡“仁义礼智信”,注重人的修养和道德伦理的培养。
这些思想观念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启发和影响,让我更加认识到教育的力量以及孔子思想的卓越性。
此外,参加孔子诞辰活动也让我感受到孔子思想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
孔子的思想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古代社会,也对当代社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在活动中,我了解到孔子思想已经在中国的教育领域、政治领域乃至国际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孔子的理念引导人们追求真理、追求卓越,不仅对于个人的成长有着重要意义,也有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孔子思想的普适性和时代性。
最后,我认为参加孔子诞辰活动是我人生中的一次宝贵经历。
这次活动不仅让我更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也为我提供了学习和思考的机会。
通过参与活动,我进一步认识到孔子思想的卓越性以及其对于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我将以此为动力,不断学习和传承孔子思想,为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综上所述,参加孔子诞辰的活动让我深深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加了解孔子的思想和教育理念,认识到孔子思想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并且这次经历也给予了我很多的启示和思考。
标题:祭孔时刻——传承与创新尊敬的各位来宾、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在这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的美好时节,我们齐聚一堂,纪念一位伟人——孔子。
他的思想如同天边的恒星,历经沧桑,依然指引着我们前行。
今日,是孔子诞辰2565周年,让我们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共同缅怀先贤,思考如何继承和发扬儒家文化的精髓。
孔子,一个在两千多年前就已深深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圣人,他的思想和哲学,不仅贯穿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更跨越国界,影响着世界。
昨日,我们迎来了孔子第2565个诞辰纪念日,这一天,不仅是对一个伟人的纪念,更是对一种文化、一种精神的致敬。
回望历史,孔子提倡的“仁爱”“礼义”“中庸”“教无类”等理念,构建了中华文明的道德框架。
这些思想如同甘泉,滋润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田。
而今,当我们站在全球化的十字路口,这些古老的智慧依然能为我们指引方向,告诉我们如何在变革中保持道德的底线,如何在竞争中维护公平与正义。
近年来,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崛起,儒学文化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新的关注和认识。
就在不久前的国际儒学联合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政治家齐聚一堂,共商儒学的现代价值和全球意义。
这一现象,不仅显示了儒学的普遍价值,也反映了当今世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认同。
然而,传承并不意味着简单地复制。
儒家文化要在当代社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必须与时俱进,与现代社会相融合。
例如,我们可以将“仁爱”思想应用于公民道德建设,将“礼义”精神体现在维护公共秩序中,将“教育无类”的理念运用到现代教育平等化改革中。
这样的创新,能让儒家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新的光彩。
在此,我想分享一个小故事。
在偏远的山区,有这样一位教师,他深受孔子“有教无类”的影响,不顾艰苦的条件,坚持在山区教育孩子。
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仁爱”和“责任”。
这位普通的教师,就是我们传承儒学文化最好的榜样。
诸位,孔子曾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在当今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我们的老师,每个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
孔子年谱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
英文:Confucius。
俄语:Конфуций。
兄弟中排行第二,春秋后期鲁国人。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夏历八月二十七日),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72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儒家学说为春秋时期孔丘所创,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理性,其中心思想是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其核心是“仁”。
儒家学说经历代统治者的推崇,以及孔子后学的发展和传承,使其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中国文化的深层观念中,无不打着儒家思想的烙印。
2012-07-28世纪大讲堂全球视野中的孔子2012年07月28日 17:24 来源:凤凰卫视一岁公元前551年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夏历八月廿七日,孔子生于鲁国陬(zōu)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市城东南尼山附近;今尼山下有“坤灵洞”,亦称“夫子洞”,传说为孔子诞生地)。
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山而生,故名丘,字仲尼(《孔子家语·本姓解》)。
关于孔子出生年月日,各书记载不一,两种记载,相差一年,此据《史记·孔子世家》等说,定鲁襄公二十二年夏历八月二十七日为孔子诞辰。
二岁公元前550年周灵王二十二年鲁襄公二十三年孔子在鲁。
三岁公元前549年周灵公二十三年鲁襄公二十四年孔子父亲叔梁纥(hé)去世,葬于防(今曲阜市东25里处之防山,今称梁公林(孔林)——见《孔子家语·本姓解》)。
孔母颜徵在携孔子移居鲁都曲阜阙里,孤儿寡母,家境贫寒,生活艰难。
四岁公元前548年周灵王二十四年鲁襄公二十五年孔子在鲁。
五月,齐崔杼杀齐庄公,立其弟,是为景公。
晏婴评论道:“作为百姓的君主,难道是用他的地位来高踞于百姓之上?应当以治理国家为主。
作为君主的臣子,难道是为了俸禄?应当维护国家利益。
”(见《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在这以前,随国的季梁就提出:“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
孔子诞辰日国旗下讲话尊敬的全体师生:今天,我们迎来了孔子诞辰日。
孔子,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今天,在这庄严的场合,我站在国旗下,向孔子致以崇高的敬意,同时,也向全校师生讲述我对孔子的思考和感受。
孔子是我们中华文化的宝库,他的思想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不仅对中国文化领域有着深刻影响,同时也成为各国人民学习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源头。
当我们深入研究孔子的思想时,我们会发现这些思想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价值,同时也有着时代价值和人类价值。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中华民族思想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敬”、“仁”、“信”、“义”、“和”五个方面为基本要素,孔子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套完整的人文教育体系。
孔子认为,一个人的基本品质和能力可以通过不断学习和修炼得到提高。
他强调“学习不能只停留在“知”的层面,而更要达到“行”的水平。
同时,对于教师来说,孔子更是提出了高要求。
孔子认为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并在学生心中树立“仁”的观念,引导学生尊重他人,爱护他人,为人民作出贡献。
因此,孔子的教育思想在现代的教育实践中依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孔子思想的深刻性不仅表现在教育领域,同时也体现在政治、伦理和社会思想等多个层面。
孔子最大的贡献之一就是他对人类伦理的贡献。
孔子强调仁者爱人,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思想在我们现代社会依然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孔子的思想强调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意义,在这样的观念下,孔子不断呼吁人们要互相尊重、和睦相处,并且要协力共进,实现自我的价值。
孔子思想的深刻性还表现在他对社会的思考和贡献。
孔子提出的“君子之道,修身以及家、治国以及天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政治社会的思考。
他主张要先修身,实现自我的自我管理,然后才能够治理国家,实现家庭和国家的和谐。
孔子认为,政治制度能够影响人民的思维与行为,所以他更是主张要让政治制度和谐,这样才能够影响到整个国家。
孔子的诞辰是几月几日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距今已2566年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汉族,英文:Confucius。
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
逝世后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
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的派创始人。
孔子,春秋时期人,以子为姓,氏为孔,名为丘,字仲尼。
他出生在如今的山东曲阜,而原籍则在现今的河南商丘。
孔子之名不论是在历史上还是现在都被人们广为熟知,他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孔子曾跟随老子学习,学成后带领着一些弟子周游列国十余年。
晚年时孔子修订了《诗》《书》等六经。
据传,孔子门下有三千弟子,其中德才兼备的人有七十二个。
在孔子去世后,他的弟子以及他弟子的弟子将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语行为和思想记录下来,并整理成册,命名为《论语》,此书后来成为了儒家的经典典籍。
孔子作为一个思想家,在思想方面的成就非常大。
孔子创始的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礼”和“仁”,他主张道德上的仁爱思想、政治上的礼治思想,并且崇尚世界大同,天下为公。
不仅是道德与政治方面,孔子还提出了不少其他方面的思想。
例如他提出了重义轻利的义利观和富民思想;因材施教、不耻下问的教育思想;重视实事求是的史学思想等。
从孔子的各种思想中就可以看出,他并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他同时还是政治、教育等其他方面的大家。
“孔子世家”指的并不是孔子的家族,《孔子世家》是一篇记载了圣人孔子的生平事迹与他一生所达到的成就的文章,文章中对孔子的记载极为详细,是一篇世人用于研究孔子的重要文章。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同时他还创办了儒家学派,他在各方的成就之大世人皆知。
孔子对政治具有非常大的热情,热衷于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即使多次碰壁、多次受到失败的打击也不曾想过放弃,一直坚持带领着自己的弟子周游列国,到处向君王游说自己的思想主张。
纪念孔子诞辰演讲稿纪念孔子诞辰国旗下讲话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这位来自于中国,就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
本站精心为大家整理了纪念孔子诞辰演讲稿,希望对你有帮助。
纪念孔子诞辰演讲稿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今年是孔子诞辰2565周年。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儒家思想同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其他思想文化一道,记载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
中华文明,不仅对中国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作为其核心的思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中国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两汉经学兴盛、魏晋南北朝玄学流行、隋唐儒释道并立、宋明理学发展等几个历史时期。
从这绵延2021多年之久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儒家思想和中国历存在的其他学说既对立又统一,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借鉴,虽然儒家思想长期居于主导地位,但始终和其他学说处于和而不同的局面之中。
二是儒家思想和中国历存在的其他学说都是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的,都是顺应中国社会发展和时代前进的要求而不断发展更新的,因而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三是儒家思想和中国历存在的其他学说都坚持经世致用原则,注重发挥文以化人的教化功能,把对个人、社会的教化同对国家的治理结合起来,达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目的。
从历史的角度看,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对中华文明形成并延续发展几千年而从未中断,对形成和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巩固中国多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促进中国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平衡,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今世界,人类文明无论在物质还是精神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特别是物质的极大丰富是古代世界完全不能想象的。
关于孔子诞辰姜介强公元2010年9月28日,北京、台北的孔庙都隆重的举行了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的祭孔仪式。
在当天的CCTV4台的《海峡两岸》节目中,台湾学者高天极先生说道:“中华文化是非常多元丰富而精彩的,孔子是其中之一,他并不是惟一,与其说祭孔更广泛一点来讲,应该是我们身为中华民族的后人对于祖先传统文化的一种共同记忆与缅怀,只是以孔子作为一个代表”。
“祭孔作为一种仪式,从孔子一过世就有的,所以在传统的中华文化当中进行了2400多年了”。
“后来到了1952年大家考据,把孔子的生辰考据出来——9月28日。
然后从1952年之后,台湾的祭孔典礼放在9月28日进行”。
“孔子的思想来讲,有一定的人类文明的高度,甚至于曾经是为人类文明点灯的一个人,他也把我们中华民族带上了世界文明之林的最高殿堂,尤其人本思想……”。
既然祭孔只不过是我们身为中华民族的后人对于祖先传统文化的一种共同记忆与缅怀,只是以孔子作为一个代表。
那么也就不在乎深究孔子究竟出生于哪一年哪一天。
在2010年9月28日那天,在新闻中听到今天祭孔,是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一看历日发现是夏历八月廿一日,当时就想哪那么巧。
因最近一向正好在研究“春秋三传”中的历日,在鲁襄公二十一年的记录中,附录公:“十又一月庚子孔子生”。
附录穀:(十月)“庚子孔子生”。
对照历日为公元前552年10月9日周历十一月廿一日(见张培瑜先生著的《中国先秦史历表》)。
这个日期公历为儒略历,阴历为建子闰十二月时的十一月,若阴历为九月前置闰,则为十月。
说明《公羊传》的历法用的闰十二月,而《穀梁传》的历法用的为九月以前置闰,所以实际日期可以同一。
按现在我们阴历用夏历建寅年中置闰,则孔子诞辰日正好在八月廿一日。
但说孔子诞辰2560周年,则是说孔子诞生于公元前551年。
后来看到《海峡两岸》才知道是台湾学者1952年考据的结果。
从社会活动来讲可以不计较,但从学术研究来讲还是可以认真讨论一番。
纪念孔子诞辰日的讲话稿(精选5篇)纪念孔子诞辰日的讲话稿(精选5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需要使用讲话稿的情境愈发增多,讲话稿具有临场有据、增强语言魅力的作用。
大家知道讲话稿怎么写才正确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纪念孔子诞辰日的讲话稿(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纪念孔子诞辰日的讲话稿篇1各位嘉宾,各位专家学者,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今天,来自中国和世界各地的嘉宾和专家学者齐聚北京,举行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
这次会议是国际儒学界和国际学术界的一次盛会。
首先,我谨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朋友们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这次会议以“儒学:世界和平与发展”为主题,体现了关注世界前途、人类命运的人文情怀,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题目。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也是事关各国人民幸福安康的两大问题。
世界各国人民都希望生活在祥和的氛围之中,期盼战争、暴力远离人类。
世界各国人民也都希望生活在安康的环境之中,期盼饥饿、贫困远离人类。
然而,现实世界并不像人们希望的那么美好,局部战争依然此起彼伏,贫困饥饿依然广泛发生,连绵战火、极度贫困依然在威胁着众多人们的生命和生存,特别是许多妇女儿童依然在战争和贫困的阴影下苦苦挣扎。
想到这些不幸的人们,我们心中充满了同情和责任。
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努力,一起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只有这样,和平才有希望,发展才有希望。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需要多管齐下、多方共济,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从思想上确立和平发展的理念。
今年3月,我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其大楼前的石碑上用多种文字镌刻的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句话是:“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
”这句话讲得很有道理。
我认为,在人们心中牢固树立爱好和平的思想,这对实现和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9月28日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是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诞辰。
“大哉孔子,博闻精思”,孔子被尊为圣人。
他不仅是儒学大宗师,也是中国教师的开山鼻祖。
孔子之前,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方有资格入学接受教育。
三十而立,孔子首创私学,在民间开坛设教,传授六艺。
其所招门徒,或世家子弟,或贩夫走卒,无论出身之高低贵贱,均有教无类,不偏不倚,后继两千年的平民教育之路自孔子而生发。
“君子坦荡荡”,孔子亦有强烈的社会担当感。
“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他不是遁世主义者,也不是末世主义者,而是对人类怀着极大的热情与信心。
他的人文关怀并不局限于当时的华夏,孔子曾想去九夷居住,那是被人们认为极其落后的地区,他却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可见,孔子心中的“天下”已远远超出中原地区,九夷也早已超脱种族的概念,而是更多地具有“大同”的文化意义。
任何得以传承数百甚至数千年的伟大思想,往往自成体系,能被不同时代、各个阶级的人群接受,并为其所用;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内涵愈发丰富,不拘泥于一隅,大气而明阔。
孔子开创的儒家就是这样一种拥有强大生命力的思想体系:儒家学说,以仁为本;中庸之道,修齐治平;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德文章,历久弥新;春风化雨,泽被苍生。
当代社会,人们日日感叹时代变得太快,人心不古。
聆听孔子千年前的教诲:“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孔子周游列国,颠沛造次,却从未改变心中信仰,得以终成大器,垂范百世。
读孔子以参人生,于浮世中辛苦求生存的人们也能寻得一条君子之道——“仁以为己任”,在竞争中求发展,在欲求中守心灵一方平和,方能品味“乱世即盛世”的生命体悟。
国家强盛则文化繁荣,思想浩然则民族日新。
纪念孔子的诞辰,不仅仅是歌颂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也不仅仅是重树师道尊严,而是为了唤醒国人对一个伟大而悠久的文化传统的尊重和信奉,对中华民族崇高的道德信仰的回归和传承,此实为任重而道远也。
关于孔子诞辰的祭祀活动
嘿,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每年孔子诞辰的时候,都会有一场特别而又庄重的祭祀活动。
就像过生日要有蛋糕和蜡烛一样,孔子诞辰的祭祀活动那可是充满了仪式感!想象一下,一大群人聚集在一起,怀着崇敬的心情,向孔子这位伟大的先师表达敬意。
这得多让人激动啊!
在那一天,人们早早地就来到了祭祀的地方。
穿上整齐的传统服装,神情肃穆而又专注。
大家手里拿着香,就好像捧着对知识和智慧的渴望。
“这香不就是我们和孔子沟通的桥梁吗?”有人小声地说着。
仪式开始了,音乐缓缓响起,那悠扬的旋律仿佛在诉说着孔子的故事,“听,这音乐多像孔子在给我们讲道理啊!”周围的人感叹道。
主祭人高声诵读祭文,那声音在空气中回荡,“这祭文,不就是我们对孔子的声声呼唤嘛!”每个人都静静地听着,仿佛能从里面感受到孔子的教诲。
然后,大家依次上前上香、鞠躬。
那场面,既庄重又神圣。
参加祭祀的人心里都在想什么呢?可能是对孔子的敬仰,可能是对自己未来的期许,也可能是对知识传承的决心。
“这鞠躬,不就是我们对孔子的深深敬意吗?”
孔子诞辰的祭祀活动,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它让我们铭记孔子的教诲,让我们知道知识的重要性,让我们懂得要谦虚、好学、有品德。
这难道不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吗?所以啊,大家都应该来感受一下这样的祭祀活动,来和孔子进行一次心灵的对话吧!
我的观点就是,这样的祭祀活动非常有价值,它能让我们更加了解和尊重传统文化,也能让我们在当下的生活中找到指引和力量。
我们不能把它仅仅当成一个活动,而应该把它当作一种传承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