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心肺复苏知识培训
- 格式:doc
- 大小:318.93 KB
- 文档页数:7
AHA心肺复苏(CPR) 及心血管急救(ECC)2017年国际新标准操作流程指南更新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 CA)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在未能预计的情况和时间心脏突然停止搏动,从而导致有效心泵功能和有效循环突然中止,引起全身组织细胞严重缺血、缺氧和代谢障碍,如不及时抢救即可立刻失去生命。
心肺复苏(CPR)心肺复苏(CPR)是指对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采取紧急抢救措施(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等)使其循环、呼吸系统和大脑功能得以控制或部分恢复的急救技术,适用于几乎所有原因造成的心脏骤停。
2017年11月6日,美国心脏学会(AHA)官网及Circulation杂志刊登了关于心肺复苏(CPR)和心血管急救的指南更新文件。
新版指南在《2015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的基础上在五个方面进行了更新与强调,主要包括调度员协助的CPR、旁观者参与的CPR、急救医疗服务(EMS)提供的CPR、心脏骤停后CPR、胸外按压—通气比例5个部分。
以下进行这几个方面新旧版本的比较1、调度员协助的CPR(Dispatch-assisted CPR)2017AHA更新:建议针对疑似院外心脏骤停的成年患者,在需要调度员指导施救的情况下,调度员应指导呼救者进行单纯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ⅠC-LD)。
2、旁观者参与的CPR(Bystander CPR)2.12017AHA更新:对于院外心脏骤停的成年患者,未经过培训的旁观者应在调度员指导下或自行进行单纯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ⅠC-LD)。
2.22017AHA更新:对于院外心脏骤停的成年患者,推荐经过单纯胸外按压心肺复苏培训的旁观者进行单纯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ⅠC-LD)。
2.32017AHA更新:对于院外心脏骤停的成年患者,推荐经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心肺复苏培训的旁观者对其同时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Ⅱ a C-LD)。
(就国目前的紧急医疗服务体系而言,由调度员指导下实施心肺复苏的形式还不理想,同时,由于心肺复苏术普及度低以及相关培训的规程度不足从而导致民众参与意愿及救助能力都有待提升,从而导致由“旁观者参与的CPR”的局面还有待长期发展。
编号:034 双人心肺复苏操作流程操作准备判断意识评估循环和呼吸呼救摆体位、检测简易呼吸器胸外按压畅通气道人工呼吸(CAB)再次评估整理记录1.衣帽整齐、洗手。
2.用物准备齐全(简易呼吸器、血压表、听诊器、治疗碗1个、弯盘1个、纱布5块、手电、纸、笔、速干手消毒剂、生活和医用垃圾桶、按压板1块)。
1.护士A评估环境是否安全。
2.轻拍患者双肩,并贴近左和右耳,大声呼叫:“喂,您怎么了”,“X床XX意识丧失,快来抢救!”掀开盖被三折于脐下。
1.用左手中指和食指从气管正中环状软骨(喉结旁开两横指)滑向一侧颈动脉搏动处。
2.同时将耳廓贴近患者口鼻,眼看胸廓,判断时间5-10秒。
操作者口述:“患者呼吸、心跳骤停,立即心肺复苏!如为可除颤心律应首先除颤!”护士B取简易呼吸器。
1.移床头桌,去床档,去枕头,将病人仰卧,垫按压板(或置于硬板床),(如在病房外应躺在坚硬平坦地面),头颈躯干在一条直线。
2.解开衣扣,暴露胸部,退裤至脐下。
3.护士B携带简易呼吸器到达,检测并连接简易呼吸器。
1.立即给予胸外按压30次。
2.护士B连接氧源,调节氧流量。
将患者头偏向一侧,用手指清除口鼻腔内分泌物、异物及取下活动假牙等。
3.护士B打开气道(仰头提颏法,疑有颈部外伤者必须用推举下颌法),给予2次人工呼吸,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为30:2。
1.用左手中指和食指从气管正中环状软骨(喉结旁开两横指)滑向颈动脉搏动处。
2.同时将耳面部贴近患者口鼻,眼看胸廓。
1.撤按压板,整理衣裤及被褥。
2.抬起床档,移回床头桌。
3.整理用物。
4.洗手。
5.补写抢救记录。
呼叫无应答,意识丧失。
记录抢救开始时间。
1.1001、1002、1003、1004、1005、1006、1007,颈动脉搏动恢复;胸廓有起伏,自主呼吸恢复。
2.压眶有反应、瞳孔由散大变为缩小,对光反射存在,肤色转红、血压80/60mmHg、心电图恢复窦性心律。
3.抢救成功!记录抢救结束时间,密切观察病情,给予高级生命支持。
心肺复苏试题及答案2018年心肺复苏培训考试题科室: 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一、填空题(单选题)1、正常成人心跳每分钟()次A、50次B、60-100次C、110-120次2、2015心肺复苏指南中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深度为:()A、至少胸廓前后径的一半B、至少3cmC、至少5cm3、现场心肺复苏包括A、B、C三个步骤,其中C是()A、胸外按压B、人工呼吸C、开放气道4、对于呼吸、心跳骤停的伤病员现场救护的黄金时间是()A、4分钟B、10分钟C、15分钟5、现场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时,伤病员的正确体位是()A、侧卧位B、仰卧在比较舒适的软床上C、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6、现场心肺复苏时,按压与吹气之比为()A、30:2B、15:2C、20:37、现场对成人进行胸外按压时的部位是()A、胸部正中连线水平B、胸骨下1/3C、胸骨上1/38、现场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的频率为()A、60次/分钟B、≥100次/分钟C、80次/分钟9、现场心肺复苏包括A、B、C三个步骤,其中A是()A、胸外按压B、人工呼吸C、开放气道10、简单而迅速地确定心脏骤停的指标是()A.呼吸停止B.血压下降C.意识消失,无大动脉搏动11、现场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前应将伤病员的气道打开()为宜A、60度B、120度C、90度D、75度12、被目击的非创伤心跳骤停患者中最常见的心律为:()A、心脏停搏B、无脉性室颤C、室颤13、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救援人员对无目击者的心脏停跳患者除颤前应:()A、心前区叩击B、先行约5组(约2分钟)心肺复苏再行除颤C、不需要其他处理,立即进行电除颤14、心肺复苏时急救者在电击除颤后应:()A、立即检查心跳或脉搏B、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C、先行胸外按压,在5组(约2分钟)心肺复苏后再进行心跳检查15、指南在心脏停搏时推荐的每次吹气时间为:()A、超过1秒B、超过2秒C、小于1秒16、诊断心跳骤停迅速可靠的指标是:()A、大动脉搏动消失B、呼吸停止C、瞳孔散大17、医务人员心肺复苏时,评估循环的时间是()A、至少5秒钟B、5-10秒钟C、至少10秒钟18、心跳骤停紧急处理原则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无明显格式错误或问题段落)2018年心肺复苏培训考试题科室: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一、填空题(单选题)1、正常成人心跳每分钟()次A、50次B、60-100次C、110-120次2、2015年心肺复苏指南中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深度为:()A、至少胸廓前后径的一半B、至少3cmC、至少5cm3、现场心肺复苏包括A、B、C三个步骤,其中C是()A、胸外按压B、人工呼吸C、开放气道4、对于呼吸、心跳骤停的伤病员现场救护的黄金时间是()A、4分钟B、10分钟C、15分钟5、现场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时,伤病员的正确体位是()A、侧卧位B、仰卧在比较舒适的软床上C、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6、现场心肺复苏时,按压与吹气之比为()A、30:2B、15:2C、20:37、现场对成人进行胸外按压时的部位是()A、胸部正中连线水平B、胸骨下1/3C、胸骨上1/38、现场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的频率为()A、60次/分钟B、≥100次/分钟C、80次/分钟9、现场心肺复苏包括A、B、C三个步骤,其中A是()A、胸外按压B、人工呼吸C、开放气道10、简单而迅速地确定心脏骤停的指标是()A.呼吸停止B.血压下降C.意识消失,无大动脉搏动11、现场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前应将伤病员的气道打开()为宜A、60度B、120度C、90度D、75度12、被目击的非创伤心跳骤停患者中最常见的心律为:()A、心脏停搏B、无脉性室颤C、室颤13、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救援人员对无目击者的心脏停跳患者除颤前应:()A、心前区叩击B、先行约5组(约2分钟)心肺复苏再行除颤C、不需要其他处理,立即进行电除颤14、心肺复苏时急救者在电击除颤后应:()A、立即检查心跳或脉搏B、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C、先行胸外按压,在5组(约2分钟)心肺复苏后再进行心跳检查15、指南在心脏停搏时推荐的每次吹气时间为:()A、超过1秒B、超过2秒C、小于1秒16、诊断心跳骤停迅速可靠的指标是:()A、大动脉搏动消失B、呼吸停止C、瞳孔散大17、医务人员心肺复苏时,评估循环的时间是()A、至少5秒钟B、5-10秒钟C、至少10秒钟18、心跳骤停紧急处理原则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无明显格式错误或问题段落)19、一名3岁的小孩在吃东西和玩耍时突然开始咳嗽,很快变得无力,皮肤出现紫绀。
AHA心肺复苏(CPR) 及心血管急救(ECC)2017年国际新标准操作流程指南更新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 CA)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在未能预计的情况和时间内心脏突然停止搏动,从而导致有效心泵功能和有效循环突然中止,引起全身组织细胞严重缺血、缺氧和代谢障碍,如不及时抢救即可立刻失去生命。
心肺复苏(CPR)心肺复苏(CPR)是指对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采取紧急抢救措施(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等)使其循环、呼吸系统和大脑功能得以控制或部分恢复的急救技术,适用于几乎所有原因造成的心脏骤停。
2017年11月6日,美国心脏学会(AHA)官网及Circulation杂志刊登了关于心肺复苏(CPR)和心血管急救的指南更新文件。
新版指南在《2015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的基础上在五个方面进行了更新与强调,主要包括调度员协助的CPR、旁观者参与的CPR、急救医疗服务(EMS)提供的CPR、心脏骤停后CPR、胸外按压—通气比例5个部分。
以下进行这几个方面新旧版本的比较1、调度员协助的CPR(Dispatch-assisted CPR)2017AHA更新:建议针对疑似院外心脏骤停的成年患者,在需要调度员指导施救的情况下,调度员应指导呼救者进行单纯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ⅠC-LD)。
2、旁观者参与的CPR(Bystander CPR)2.12017AHA更新:对于院外心脏骤停的成年患者,未经过培训的旁观者应在调度员指导下或自行进行单纯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ⅠC-LD)。
2.22017AHA更新:对于院外心脏骤停的成年患者,推荐经过单纯胸外按压心肺复苏培训的旁观者进行单纯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ⅠC-LD)。
2.32017AHA更新:对于院外心脏骤停的成年患者,推荐经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心肺复苏培训的旁观者对其同时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Ⅱa C-LD)。
(就国内目前的紧急医疗服务体系而言,由调度员指导下实施心肺复苏的形式还不理想,同时,由于心肺复苏术普及度低以及相关培训的规范程度不足从而导致民众参与意愿及救助能力都有待提升,从而导致由“旁观者参与的CPR”的局面还有待长期发展。
郧阳区谭家湾镇卫生院2018年心肺复苏理论考试题(一)姓名:科室:得分: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计20 分)1、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频率为( ) A、至少80-100 次/分; B、至少100 次/分; C、至少120 次/分; D、至少60-80 次/分2、心肺复苏指南中单或双人复苏时胸外按压与通气的比率为( )A、30:2;B、15:2;C、30:1;D、5:13、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时吹气的频率为( ) A、10-12 次/分钟;B、20-24 次/分钟;C、5-6 次/分钟D 12-20 次/分钟4、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部位为( ) A、双乳头之间胸骨正中部B、心尖部C、胸骨中段D、胸骨左缘第五肋间5、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深度为( )A、至少胸廓前后径的一半B、至少3cmC、至少5cmD、至少6c `6、成人心肺复苏时打开气道的最常用方式为( )A、仰头举颏法B、双手推举下颌法C、托颏法D 环状软骨压迫法7、现场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时,伤病员的正确体位是()A、侧卧位B、仰卧在比较舒适的床上C、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D、俯卧位8、现场心肺复苏包括A、B、C 三个步骤,其中A 是()A、人工循环B、人工呼吸C、开放气道9、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部位为:()A 双乳头之间胸骨正中部; B 心尖部 C 胸骨中段; D 胸骨左缘第五肋间10、现场救护的“生命链”中第二个环节是()A、早期心肺复苏B、早期高级心肺复苏C、早期心脏电除颤 D 、早期高级生命支持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计10 分)1、在死亡边缘的患者BLS 的初期黄金时刻是()分钟生命链的内容包括是等。
-2、胸外按压时要尽量减少中断如中断应尽量少于多少时间()秒;五个回合为一个周期,条件允许时每()秒转换一次。
3、胸外按压部位(),频率()次/min,深度()cm。
4、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的比例()。
5、口对口人工呼吸吹气量()ml/次,双人进行已建立高级气道的CPR 时,通气频率每分钟()次。
心肺复苏
心脏骤停的常见原因
1.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室速、室颤)
2.缓慢型心律失常或心室停顿
3.无脉性电活动(PEA)
生存链
识别:
1.无反应
2.无呼吸或喘息
3.不能在10S识别大动脉搏动
一、初级心肺复苏
先按CAB顺序实施5组,约2分钟的CPR
C :胸外按压
按压平面:仰卧位,硬质平面或地面
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的正中线上/双乳头连线中点的胸骨上
按压手法:掌根着力,双手紧扣,重叠上翘
按压幅度:成人胸骨下陷:5 ~ 6cm儿童:胸部前后径的1/3{0-1岁约4CM,一岁以上约5CM}
按压频率:100 ~ 120次/分无论单、双人,30:2儿童:单人30:2,双人15:2
按压时间:按压与放松时间各占50%
A:开通气道
1.清理口腔异物
2.仰头抬頦法
3.托颌法
B:人工呼吸
1.先30次胸外按压,然后开通气道,再给2次通气。
2.人工气道一旦建立,则持续按压,通气频率10次/分(1次/6s)。
3.交换位置:每隔2分钟,不应超过5秒。
D除颤----defibrillation
1.适应症:室颤、室扑、无脉性室速
2.电极位置
正极(A):心尖部负极(S):心底部
两个电极的距离至少在10cm以上。
3.步骤:
⑴选择除颤能量:
成人:单相波 360J(73%)双相波 150J(92%) ~200J(98%)
后续电击能量未确定,至少不低于首次能量
儿童(1-8岁):
对于儿童患者,尚不确定最佳除颤能量。
可以使用2 至 4 J/kg的能量作为初始除颤能量,对于后续电击,能量级别应至少为 4 J/kg 并可以考虑使用更高能量级别,但不超过 10 J/kg或成人最大能量。
⑵电极板放置在正确位置
准备:电极板上均匀涂上导电糊,或包裹4—5层纱布后在盐水中浸湿
⑶充电
⑷放电
2015年指南:当施救者可以立即取得 AED 时,对于成人心脏骤停患者,应尽快使用除颤器;若不能立刻取得 AED,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在设备提供后尽快尝试电除颤。
原因:室颤是心脏骤停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占90%),每延迟1min除颤,成功率下降7-10%,1min开始电除颤,存活率可达90%,4-6min开始电除颤,存活率可达60%,10min开始电除颤,存活率低于5%
早期除颤:院外5 min完成,院4min完成
心肺复苏有效指征
1.知觉、反射等恢复
2.自主呼吸逐渐恢复
3.触及大动脉搏动
4.面色转为红润
5.双侧瞳孔缩小等
复苏终止的指征
复苏成功:自主呼吸及心跳已恢复良好,转入下一阶段治疗。
复苏失败:自主呼吸及心跳一直未恢复,脑干反射全部消失,心肺复苏操作已达30min以上,心电图成直
线,医生判断已临床死亡。
特殊情况:溺水、触电、新生儿抢救时间应延长1-2小时
二、高级心肺复苏(ALS)
容:
1.建立和维持有效的通气和循环
2.心电、血压及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
3.电除颤与起搏治疗
4.建立静脉通路,药物治疗
5.尽快明确心脏骤停的病因并及时处理
复苏药物
肾上腺素★
1. CPR首选药物,心律不适合电除颤时,应尽早使用。
2. 用于室颤、无脉性室速、无脉性电活动、心脏停博。
3. 剂量:1.0mg,I.V,如果无效,每3-5分钟可重复1次。
4、递增疗法不能提高患者存活率。
胺碘酮★
1. 首选的抗心律失常药。
2. 适应症:对电除颤无效的顽固性室颤、室速;成功转复后再次发生的室颤。
3. 用法:心脏骤停患者初始剂量为300mg溶入20~30ml葡萄糖快速推注,3~5min 后再推注150mg,维持剂量1mg/min持续6h,一般建议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2g。
利多卡因
1、目前的证据不足以支持常规使用。
但若是因室颤/ 无脉性室速导致心脏骤停,恢复自主循环后,考虑立即使用。
2、 1 ~ 1.5mg/Kg,I.V,无效5 ~ 10分钟重复,第1h总剂量可达3mg/Kg,再无效,换药。
多巴胺
1. 适应证:心搏骤停患者自主循环恢复后的低血压
2. 用法:2 ~20ug/kg·min,静滴
腺苷
1. 适应证:窄QRS波折返型室上速;稳定的单形性宽QRS波心动过速(首选)
2. 禁忌证:不规则的宽QRS波心动过速→VF
阿托品
1. 适应证:症状性心动过缓
2. 用法:1mg.IV,必要时每3~5min重复一次,总量3mg
异丙肾上腺素
专家意见:只有当房室结以下阻滞的三度AVB 或
心肌收缩乏力、扭转型室速时才考虑应用。
(不
仅增加心肌耗氧,而且还因血管扩致主动脉
舒压降低而减少心肌血供)
碳酸氢钠
治疗指征
1.在有效通气及胸外按压10分钟后PH值仍低于7.2
2.心脏骤停或复苏时间过长
3. 心脏骤停前就有代谢性酸中毒
4. 伴有严重的高钾血症
呼吸兴奋剂
循环复苏满意才考虑使用,早期有害。
高血糖
使用胰岛素控制在8~10mmol/L
三、复苏后治疗(PRT)
目的:防治多器官功能衰竭,预防和治疗缺氧性脑损伤
措施:
1. 维持良好的呼吸功能
2. 确保循环功能稳定
3. 防治肾衰竭
脑复苏:目标温度选定在32度到36度之间,并至少维持24小时
2015年AHA心肺复苏更新要点
1、强调快速反应,团队协作
①鼓励施救者同时进行几个步骤(同时检查呼吸和脉搏,以缩短开始首次胸部按
压时间)
②鼓励由多名施救者组成的小组同时完成多个步骤和评估。
3、按压深度改变:至少5 ,但不超过6厘米。
指南指出,大多数胸外按压不是过深,而是过浅,但首次规定了按压深度的上限。
4、按压频率改变: 100~120次/分。
5、无论是否因心脏病所导致的心脏骤停,医护人员都应提供胸外按压和通气。
6、有高级气道时患者的通气频率:10次/分。
7、先除颤,还是先按压:
当可以立即取得体外自动除颤器 (AED)时,应尽快使用除颤器。
当不能立即取得AED时,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并同时让人获取AED,视情况尽快尝试进行除颤。
8、当患者的心律不适合电除颤时,应尽早给予肾上腺素。
9、加压素被“除名”:联合使用加压素和肾上腺素,相比使用标准剂量的肾上腺
素在治疗心脏骤停时没有优势。
10、在心脏骤停后救治中,应该避免和立即矫正低血压(收缩压低于 90 毫米汞
柱,平均动脉压低于65 毫米汞柱)
11、若患者有疑似生命危险或与阿片类药物相关的紧急情况,应给与纳洛酮。
12、低温治疗:32 ~ 36度,至少24小时。
(2010,32 ~ 34度,维持12 ~ 24
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