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纱线毛羽基本知识

纱线毛羽基本知识

纱线毛羽基本知识
纱线毛羽基本知识

纱线毛羽基本知识

一、基本概况

纱线毛羽是由纱线在成纱过程中,纤维露出纱体表面而形成的,棉纱是由一根一根短纤维经捻合凝聚而成的,有毛羽伸出纱体是必然的。毛羽按纤维伸出纱线基体的形态不同分为:端毛羽、圈毛羽和浮游毛羽三种;按纱线方向分为:头向毛羽、尾向毛羽、双向毛羽、圈向毛羽和乱向毛羽等。一般情况,0.5~1mm长度的毛羽占总数的60%左右,1~3mm长度的毛羽占总数的35%左右,3mm以上长度的毛羽占毛羽总数的5%左右。

毛羽是影响纱线外观和风格的一个重要质量指标,纱线毛羽的状态直接影响到织造效率、布面风格和染色效果。特别是3mm以上的毛羽会严重影响后道的生产,影响纱线及其最终产品的外观、手感和使用性能。如:纱线之间容易缠结,导致织布时纱线不能顺利通过经停片、综眼和筘齿,造成开口不清或断头增多。在无梭织机上使用时,因织机多为小梭口、大张力、高速度的工作状态,若纱线毛羽问题严重,则会引起经纱阻挡断头,织造效率降低。

随着纺织产品日新月异的变化和人们丰富多彩的消费需求,近几年来对纱线的毛羽问题也相应提出了更新的要求。由于环锭纱线的毛羽形态无规则性,在纱线表面的分布呈随机性,即使同一管纱线大、中、小纱各段长度反映的各种长度毛羽值往往差异也大。因此如何分析与评估本厂环锭纱线的毛羽状况,建立和加强纱线毛羽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必须从企业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先进的纱线毛羽检测手段,制定有关毛羽的质量标准,防止毛羽不良现象的产生,满足用户的要求。

二、毛羽不良的几种现象:

纱的毛羽问题有下列几种现象:

1、毛羽总体值较高,布面不清晰,严重影响染色效果;

2、毛羽CV值较高,布面欠平整,引起染色差异;

3、少数纱线毛羽浓密,导致在织布通道中形成棉球、棉结影响断头及布面

三、影响成纱毛羽的因素

毛羽大部分是在细纱机牵伸和加捻卷绕过程中产生的,而络筒后毛羽的数量是原纱毛羽的2—4.5倍,严重影响后道工序的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诸多纺织企业对如何解决纱线毛羽这一现象而绞尽脑汁,费尽心力,但是结果却并不理想。下面简单地分析一下影响成纱毛羽的因素:

1、原料对毛羽的影响

原棉的纤维长度、细度、成熟度、短绒率、纤维所携带的杂质等在纱线的形成过程中,对毛羽的产生将带来直接的影响。纤维长度长、整齐度好,纤维与纤维之间的抱合力大,毛羽形成的机率小;当纤维长度较短时,纤维在纺纱过程中不能被正常的包覆,使纤维的一端裸露在纱体“螺旋线”外端的机会比较多而形成毛羽;纤维自身所携带的杂质在纺纱过程中容易产生疵点,影响须条的正常运行与伸直平行,使纤维露出纱体的机会增加而产生毛羽;原棉的短绒率越高,牵伸过程中浮游纤维多而毛羽的形成机率越大;原棉成熟度高,棉纤维的强力好,纤维相对来说粗细均匀,长度较长。纱线单位长度内纤维数减少,纤维头减少,而且,长细纤维易受加捻扭矩和纤维间摩擦力的作用而使可能伸出纱体的纤维头长度减短。所以,纱体光滑,毛羽较少;同一批原料中各唛头之间的马克隆值差异大、一致性差时,纤维在运行过程中受控力下降,易产生毛羽。所以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配棉的质量和回花的使用率,提高原料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2、前纺各工段对成纱毛羽的影响

清钢联开清线对成纱的毛羽也会有一定的影响,要求各设备的通道部位光洁无毛刺,无挂花现象(因刮擦而起毛形成毛羽),打手、尘棒、输棉帘上不能有毛刺与挂花现象,减少对纤维的刮擦与损伤;梳棉机各针布的锋利度要好,增强分梳效能,减少短绒的产生机会,合理锡林、道夫、盖板的速度、隔距与牵伸的配置,进一步伸直纤维,减少毛羽的形成机率。清梳联流程对纤维的打击力度比较大,在细纱高倍牵伸过程中被拉断的纤维比较多,使纱线的耐磨性变差,毛羽

精梳工段:一般来说,普梳纱比精梳纱的毛羽多30%~40%。通过精梳工艺,排除了棉条中的大量短纤维,提高了纤维伸直平行度,所以成纱毛羽会减少。精梳准备工序要注意减少粘卷现象,精梳适当增加落棉,保持顶梳、锡林和毛刷良好的工作状态,整个输棉通道要光洁无毛剌。

并条工段要注意牵伸分配,促使弯钩纤维的伸直,从而减少毛羽的形成机率,喇叭口不能挂花,压力棒要定时检查、保证良好状态。

粗纱工段,成纱毛羽会随着粗纱捻度的增加而减少,粗纱的毛羽越多,那么细纱的毛羽也会随之增加,在所有有棉条通过的地方都要保持光洁,不能有挂花现象。

前纺各工段使用的塑料棉条筒与棉条相互摩擦而容易产生静电,纤维与纤维之间相互排斥和吸引,一些短绒不能被正常包覆而形成毛羽,塑料条筒要光洁无毛刺。

三、成纱的毛羽主要产生在细纱和槽筒工序

1、细纱工序对毛羽的影响

细纱是纺纱的关键工序,其纺专器材的优劣对成纱毛羽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1)钢领直径不精确,圆整度、平整度不良,或有波纹、毛刺、凹凸不平与不光洁,钢领板不平或走动变形,上下运动不垂直,会造成纺纱张力的起伏波动与摩擦效应增加,导致纱线毛羽增加;(2)钢丝圈与钢领配合不良、嵌花,会造成纱线毛羽显著增加;(3)导纱钩起槽,对纱条的摩擦,会使毛羽增加;(4)锭子对锭尖中心不准,造成纺纱张力波动而使纱线毛羽数量增加;(5)细纱锭速也是影响毛羽的重要因素,成纱毛羽数随细纱锭速呈正比例增加;(6)细纱机加捻部分的工艺条件与设备状态不良,纱线受到刮擦,会损伤纱线结构,使毛羽增加,加捻过程中,外来飞花和短绒附着于纱体而部分捻人纱中,也会形成毛羽。(7)细纱机的牵伸对毛羽的影响特别大,后区牵伸倍数越大,毛羽就会随之增加。另外随着细纱捻系数的增大而毛羽会降低;(8)钢丝圈的轻重直接影响毛羽,钢丝

圈在加捻过程中沿钢领轨道飞速的做跳跃式运动(不是摩擦运动),当钢领板处在小纱位置时,气圈张力过紧,这个时候是毛羽产生的最佳时期,钢丝圈太重,纺纱张力大,气圈小,使钢丝圈对纱条的摩擦增加,至使纱线与筒管顶端相碰摩擦而产生毛羽。同时,纱线也易被刮擦而形成棉结。若钢丝圈太轻,纺纱张力小,气圈过大而使纱线与隔纱板相碰撞而产生毛羽。

2、络筒工序对毛羽的影响

络筒工序是毛羽增长的关键工序,对毛羽影响很大,主要表现为:(1)络纱通道内的所有元件一旦出现毛刺、凹槽、破损,接触纱处表面不光洁时,棉纱在运动过程中就会受到较大的摩擦,并产生静电,导致棉纱毛羽增加;(2)宝塔管、筒管和槽筒配合不良时,筒纱在运动中就会产生跳动与滑移,都会导致筒纱的局部加重摩擦,棉纱毛羽会显著增加;(3)工艺参数:车速越高,纱线与槽筒之间的摩擦力越大,纱线受损伤也越大,毛羽数增加;络纱张力大,纱线与络纱通道各部件的摩擦力增大,棉纱毛羽变长、增多;筒纱卷装量对棉纱毛羽也存在一定的影响,若卷装过大,筒子重量大,筒子与槽筒摩擦力大,纱线受损伤大,棉纱毛羽量就会增加。

四、温湿度及其他的影响

从理论上讲,湿度是影响毛羽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各种条件变化的不稳定性,很难量化它对毛羽的影响,只有从长期的监测中才能看到它对毛羽的影响趋势。

湿度大,则纤维体积膨胀,透气性差,单纤维强力提高,纱线在相同条件下耐受强力提高,耐摩擦力提高,毛羽有减少趋势,因此,在细纱,落筒工序适当增加加工环境的湿度,有利于毛羽的减少,细纱车间的相对湿度低于50%时,成纱毛羽会急剧增加。

纱线自身相互摩擦也会产生毛羽,从细纱机上落下的管纱或已络成的筒子纱在退绕、运输、储存过程中相互摩擦亦会产生毛羽。所以在生产过程中,要注意轻拿轻放,尽量减少毛羽的产生机会。

纱线毛羽基本知识

纱线毛羽基本知识 一、基本概况 纱线毛羽是由纱线在成纱过程中,纤维露出纱体表面而形成的,棉纱是由一根一根短纤维经捻合凝聚而成的,有毛羽伸出纱体是必然的。毛羽按纤维伸出纱线基体的形态不同分为:端毛羽、圈毛羽和浮游毛羽三种;按纱线方向分为:头向毛羽、尾向毛羽、双向毛羽、圈向毛羽和乱向毛羽等。一般情况,0.5~1mm长度的毛羽占总数的60%左右,1~3mm长度的毛羽占总数的35%左右,3mm以上长度的毛羽占毛羽总数的5%左右。 毛羽是影响纱线外观和风格的一个重要质量指标,纱线毛羽的状态直接影响到织造效率、布面风格和染色效果。特别是3mm以上的毛羽会严重影响后道的生产,影响纱线及其最终产品的外观、手感和使用性能。如:纱线之间容易缠结,导致织布时纱线不能顺利通过经停片、综眼和筘齿,造成开口不清或断头增多。在无梭织机上使用时,因织机多为小梭口、大张力、高速度的工作状态,若纱线毛羽问题严重,则会引起经纱阻挡断头,织造效率降低。 随着纺织产品日新月异的变化和人们丰富多彩的消费需求,近几年来对纱线的毛羽问题也相应提出了更新的要求。由于环锭纱线的毛羽形态无规则性,在纱线表面的分布呈随机性,即使同一管纱线大、中、小纱各段长度反映的各种长度毛羽值往往差异也大。因此如何分析与评估本厂环锭纱线的毛羽状况,建立和加强纱线毛羽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必须从企业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先进的纱线毛羽检测手段,制定有关毛羽的质量标准,防止毛羽不良现象的产生,满足用户的要求。 二、毛羽不良的几种现象: 纱的毛羽问题有下列几种现象: 1、毛羽总体值较高,布面不清晰,严重影响染色效果; 2、毛羽CV值较高,布面欠平整,引起染色差异; 3、少数纱线毛羽浓密,导致在织布通道中形成棉球、棉结影响断头及布面

针织用纱标准简介 070809

针织用纱标准简介 070809 由于近二十年棉纺工业发生很大变化,纱线质量特性经过不断之提升及经验累积,已将一系列的质量数据及这些数据代表单位的适宜参数,取得国际的认可接受,取得纱线生产和纱线织布加工的共识,织布厂根据加工的能力和成品的外观来评价纱线的质量,建立一个可接受的质量规范程序,纱厂及织布厂均能按规范生产及采用,测试仪器及接受标准不断完善。纺厂将要生产的棉纱品种,已有标准数据设定其棉花之要求,例如棉花之细度、成熟度、糖分、杂质、强力、棉结等等.都有一系列全面的仪器测试,再按数据标准设定纺向种支数产品,在产品的标准上亦有全面系列的仪器测试及国际标准对每个项目,如条干均匀度、幼节、粗节、棉结、毛羽、断裂强度等等、都有着标准,如乌斯特(USTER)标准,均被国际认可,为着考虑经纱纬纱的区别,对于经纱的断头次数强力及毛羽多少均定下标准以配合,令织造上提高速度及棉纱的可织性价值,对于纱线仍残留的纱疵,影响布面外观,如条干、粗幼节纱棉结等问题,亦有其接受标准,十万米纱疵之数据作反映纱质之标准。不论采用什么方法及接受标准,都应该考虑其控制的目的及局限性,有了纤维质量规范,就等于有了纱线加工的基本质量规范,有了纱线质量规范,就等于有了织布的基本质量规范。但这些发展,祇被用在梳织布及梳织用纱之上,近十年来,针织布生产不断壮大,尤以圆筒针织业十分蓬勃,每年耗用棉纱不断上升,但在业内对棉纱之要求及标准,未能同步发展,至今仍未有一套各方面接受之质量规范,我将针织布对棉纱之要求及标准,作简单分析及介绍,作为行业内的一些参考。 *曾经在欧洲42家实验室,部份通过对针织纱线的实验,结果如下: 用纱支NO 30 (20Tex)100%精梳棉织成单纱平纹布,(145g/m2)然后染色(海军蓝)制成T恤,由一组检查员单独进行检查,根据外观评定5个最好,5个最差,带有[好]和[差]的针织品在纱线测试中的最大差别,如下: (Ne 30(20Tex)精梳棉纱5个样品平均值 平纹织物评为“好”平纹织物评为“差” 条干(CV0.01m) 12.7% 13.5% 幼节(-50%)1000m 1.4 3.5 粗节(+50%)1000m 23.2 54.5 棉结(+200%)1000m 42.8 82.3 纱支变异系数(CV100m) 1.9% * 1.4% * 疵异数(十万米纱线) 1.28 3.45 A3+B3+C2+D2 长粗(E) 0.6 1.3

纺织品的基础知识

一、纺织纤维 1、 定义:纤维是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细丝状物质,纺织纤维则是指用来纺 织布的纤维。 2、 纺织纤维特点:纺织纤维具有一定的长度、细度、弹性、强力等良好 物理性能。还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例如:棉花、毛、丝、麻等天然纤维是 理想的纺织纤维。 3、 纺织纤维分类: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 ①天然纤维包括植物纤维、动物纤维和矿物纤维。 A 植物纤维 如:棉花、麻、果实纤维。 B 动物纤维 如:羊毛、免毛、蚕丝。 C 矿物纤维 如:石棉。 ②化学纤维包括再生纤维、合成纤维和无机纤维。 A 再生纤维 如:黏胶纤维等。 B 合成纤维 如:锦纶、涤纶、氨纶等。 C 无机纤维 如:玻璃纤维、金属纤维等。 4、 常见纺织纤维的纺织性能: ①. 棉花:透气、吸湿、服用性能好、耐虫蛀。 ②. 黏胶纤维: 吸湿性、透气性好、颜色鲜艳、原料来源广、成本低,性 质接近天然纤维。 ③. 涤纶:织物、挺、爽、保形性好、耐磨、尺寸稳定、易洗快干。 ④. 锦纶:耐磨性特别好、透气性差。 ⑤.羊毛:吸湿、弹性、服用性能均好, 二、纤维的鉴别 1、 鉴别方法: ①鉴别的方法有手感、目测法、燃烧法、显微镜法、溶解法、药品着色法 以及红外光谱法等。在实际鉴别时,常常需要用多种方法,综合分析和研究以 后得出结果。 ②一般的鉴别步骤如下: A. 首先用燃烧法鉴别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 B. 如果是天然纤维,则用显微镜(放大镜)观察法鉴别各类植物纤维和动 物纤维。如果是化学纤维,则结合纤维的熔点、比重、折射率、溶解性能等方 面的差异逐一区别出来。 C. 在鉴别混合纤维和混纺纱时,一般可用显微镜(放大镜)观察确认其中 含有几种纤维,然后再用适当方法逐一鉴别。 ③. 常见纤维的燃烧性质: 3、 纱线的重量单位 纤维 近焰现象 在焰中 离焰以后 气味 灰 烬 棉 近焰即燃 燃烧 续燃有余辉 烧纸味 灰烬极少 毛 熔离火焰 熔并燃 难续燃自熄 烧毛味 易碎 脆 蓬松 黑 涤纶 近焰熔缩 滴落 起泡 续燃 弱香味 硬圆 黑淡褐色 锦纶 近焰熔缩 熔并燃 难续燃自熄 刺鼻味 硬圆 淡棕透明

纱线毛羽的检测

本文摘自再生资源回收-变宝网(https://www.doczj.com/doc/6e7314057.html,) 纱线毛羽的检测 关于纱线毛羽的特性及其对喷气织机效率和织物外观的影响,国内外早已进行了许多研究,对毛羽数量的测定也相应地研制出各式仪器,乌斯特07年公报是应用乌斯特条干仪—3、4、5型条干仪增加测试毛羽摸块测试毛羽。 一、德国蔡尔伟格(zweigle)g565型g566型毛羽测试仪是测定纱线毛羽长度及分布状况的最新式仪器。有人对棉、粘胶短纤的普梳及精梳纱进行了测试,认为细纱毛羽长度的分布呈指数规律分布,棉纱约有75%的毛羽及毛圈长度低于1毫米,而仅有1%的毛羽长度超过3毫米。3毫米长及以上的毛羽为有害毛羽。会显著的影响喷气织机的效率。 二、国外纱线毛羽测定的仪器除了德国的g565外,瑞士uster3-4-5型及最新的试验室usteroh传感器与ustertester5-s400或ustertester5-s800型条干仪结合测试纱线毛羽;还有英国锡莱研究所的毛羽测试仪等。 三、国产毛羽测定有yg172a型及bt—2型在线毛羽测试仪,yg172a型yg171b型毛羽仪是在yg171a型基础上进步发展起来的第三代毛羽测试仪。yg172a型仪器与日本 dt201及锡莱毛羽仪等原理基本相似,而yg171b型则与g565相似,是目前国内最为理想的毛羽测试仪。可连续则试1—50次,任意选定;毛羽长度一次同时测定1、2、3、4、5、7、10、12毫米,另外有数据自动显示及打印记录机械,可报告平均值,不匀率cv%及毛羽直方图等。,我国长岭纺织电子仪器厂生产供应以上检测毛羽的仪器。别特yg172a 型毛羽测试仪能对纱线中毛羽的长短、数量及分佈进行自动测试和统计分析,适于对短纤纱及上浆后的经纱毛羽的测试,它是利用光电转换原理,把毛羽遮光引起的光的变化转变为电信号,经放大整形处理而形成毛羽计数脉冲,经电子计算机给于转换显示。

纱线常规规格支数知识

纱线常规规格支数知识 LELE was finally revis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

原料及纱线常规规格支数 原料 一、纺织原料的种类: 1、天然纤维 (1)动物纤维(天然蛋白纤维) a、毛发纤维:羊毛、山羊绒、驼毛、牦牛毛、兔毛等等。 b、蚕丝:桑蚕丝、柞蚕丝、蓖麻蚕丝等等 (2)植物纤维(天然纤维素纤维) a、种子纤维:棉、木棉等。 b、韧皮纤维:苎麻、亚麻、大麻、黄麻、罗布麻等。 c、叶纤维:蕉麻、剑麻、新西兰麻等。 (3)矿物纤维:石棉纤维 2、化学纤维: (1)无机纤维 a、金属纤维:包括金丝、银丝、铜丝、不锈钢丝。 b、炭纤维

c、硅酸盐纤维:包括矿渣纤维、玻璃纤维。 (2)再生纤维 a、再生纤维素纤维:有粘胶纤维、铜氨纤维、天丝、莫代尔等。 b、再生蛋白质纤维:有花生蛋白纤维、大豆蛋白纤维等。 c、其他:有海藻纤维、甲壳素纤维等等。 (3)半合成纤维:有醋酸纤维、绿化橡胶纤维。 (4)合成纤维:有涤纶、锦纶、晴纶、氨纶、丙纶、维纶、乙纶芳纶等。 二、原料纤度的常用表示方法(常用单位): 旦尼尔(D): “D”是一种定长制的表示方式。它是指9000米长的丝所具有的重量克数。如9000米长的丝重1克,称作为1旦尼尔;如重100克即称为100旦尼尔。旦尼尔的数值与丝线的粗细成正比,旦尼尔的数值越大,表示丝线越粗。 纤维中所有长丝的纤度单位均用“D”表示。 公支(N): 公支是一种定重制的纤度单位。它是指1克纱所具有的长度米数。如称1克纱量其长度为100米,纱的支数即为100公支(100N);长度50米,纱支即为50公支(50N)。

纱线基础知识培训内容

纱线基础知识培训 纱线是棉纺生产的最后成品,也是纺织织造最基础的原材料。不管是针织用纱还是机织用纱,都要求按照国家标准规定规范书写。 第一节 1.1 为了规范、简化书写,各种纤维及生产的品种都采用代号,结合公司现实情况,规定如下: 除上述规定代号外,还有正在使用的以下代号。 除上述规定代号外,还有正在使用的以下代号。 1.1.4 混纺纱、线代号

第二节 纤维及纱线粗细规格的计量有定长制和定重制两大类。 2.1.定长制 定长制即纤维或者纱线以规定的单位长度在公定回潮时的重量表示纤维或者纱线的细度。因计量单位不同,通常有线密度制的特[克斯]和旦尼尔。我国多采用线密度制,法定计量单位是tex(特)。 2.1.1线密度(Tt)以1000米长的纤维或者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克(g)数来表示。计量单位为tex. 棉纱线线密度的公定回潮率为8.5% 例:有纯棉纱一缕,长度为100米,在公定回潮率8.5%时的重量为2.8g,求细纱的线密度。Tt=2.8x1000/100=28(Tex) 2.1.2 旦尼尔(Nd)以9000米的纤维或者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克(g)数来表示。计量单位为旦。 二、定重制 定重制以纤维或者纱线在规定回潮率时单位重量内具有的长度表示。棉纺通常用英制支数和公制支数。 1.英制支数(Ne)用在规定回潮率时,1磅重的纱、线所具有的840码长的倍数。单位是 英支,简称支。 2.公制支数(Nm)用在规定回潮率时,1克(g)重的纤维或者纱线所具有的长度(m)来 表示。计量单位公支。 三、常用细度单位的换算 1.纱线的线密度与英制支数的换算 Tt x Ne=590.5 式中:590.5为在公定回潮率相同条件下(或不考虑回潮率因素)英制支数(Ne)与线密度(Tt)之间的换算常数。 2.用于棉纺的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纺制的纱线公定回潮率: 不同原料纱线的公定回潮率 四、纱线捻度与捻系数之间的关系 纱线捻度表示方法:90捻/10cm或者900捻/m。 纱线的捻系数因纱线的用途一般分针织捻度和机织捻度。不因纱线的粗细而变化,一般针织纱的捻系数在330-350.机织纱的捻系数在380-400.中性捻度在360左右。 以40英支的纱线为例:针织纱的捻度88捻/10cm,机织纱的捻度98捻/10cm。中性纱的捻度91左右。

棉纱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棉纱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近几年我国棉环纺纱锭保持持续、快速、稳定发展.据官方统计,截至2005年底,国内纱锭数量已突破7500万枚,棉纺整体装备水平已处于21世纪初的国际先进水平,纺纱理论、工艺研究也领先于世界,最优秀的纺纱技术人员集中在中国大陆.然而,由棉纱质量引起的贸易争端却在与日俱增,因三丝、色差等造成的经济损失让业内人士一筹莫展,无所适从.棉纱质量波动的症结在哪里呢?棉纱生产总量的急剧扩张,市场竞争加剧,使棉纱始终处于买方市场;纺纱原料却成为紧缺资源,处于卖方市场,质量难以保证,市场调控又导致价格上下落差过大.织染企业生产的自动化、高速化对纱线的物理性能的要求更加严格.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服饰家纺产品的质量要求亦越来越高.棉纱是纺织纤维至织物之间的中间品,既要克服原料波动带来的质量和成本的矛盾,又要满足织染后道工序的质量要求.面对这样的市场需求,纱线的生产,必须与之适应,方能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因织物组织结构和加工设备流程的不同,棉纱在织染生产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虽有各自不同的描述和侧重点,但仍可概括总 结为纱线的稳定性、异性纤维、色差、条干不匀、粗细节、棉结、毛羽和强力等八个方面.现仅就服饰家纺用针织和机织棉纱的质量控制要点做一分析,仅供大家参考. 1 稳定性 质量出现波动,最终影响织物质量的一致性,给客户交货带来麻烦.质量指标是纱线稳定的主要参考标准,纱厂依据用户提供的质量标准组织生产,并要保持批内指标稳定在用户可接受 的控制范围内.发现指标有趋势变化的征兆,要及时采取工艺技术措施或合理调整配棉成份.有的客户提不出质量要求,进行打样试织是必需的,经确认后,制定出相应的内控标准再行批量生产.切忌盲目发货,以免出现质量偏差,造成经济损失.批号不同染色时需要重新打样,给 染厂带来麻烦.棉纺企业应尽可能保持在长时期内获得来源相同、加工标准一致、性能接近的原料,以减少批号,满足大单客户的需要,以良好的服务争取到长期愉快的合作. 2 异性纤维

纱线指标

https://www.doczj.com/doc/6e7314057.html,/Articles/2008-2-22/131471.html 毛羽指数和捻度对棉纱磨损性能的影响 摘要:研究棉纱的毛羽指数和捻度对其磨损性能的影响,采用cTT纱线性能测试仪,模拟了棉纱在高速运行状态下与机件的磨损,并测试了不同线密度、不同毛羽指数和不同捻度的棉纱磨损性能。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棉纱在相同线密度条件下,其磨损性能与纱线毛羽指数和捻度有显著的线性关系,且毛羽指数对棉纱磨损性能的影响大于捻度对棉纱磨损性能的影响. 纱线的磨损性能是一项重要的物理性能指标,如何更有效地改善纱线的磨损性能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目前,国内测定纱线磨损性能的方法无统一标准,相关研究报道也较少。因此,纱线磨损性能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选取多种来自不同生产厂家不同线密度的环锭精梳棉纱作为测试对象,模拟了棉纱在高速运行中对机件的磨损。通过测试不同棉纱的磨损性能,探索并建立了在线密度相同条件下棉纱磨损性能与毛羽指数和捻度问的关系。 1试验部分 1.1试验仪器 本文测试棉纱磨损性能和毛羽指数所使用的仪器均为美国劳森一亨谱希尔(Lawson?Hemp hill)公司生产的CTT(Constanf tension tansport)纱线性能测试仪。 磨损性能的测试原理如图1所示。仪器采用高速运动的棉纱对铜丝的磨损程度来模拟织造生产时棉纱存高速运行状态下对机件的磨损程度。铜丝由两个钳口固定,棉纱跨过铜丝在一定的初加张力和速度下运行,直到铜丝断裂,通过测长装置测最铜丝断裂时棉纱的运行长度,用这一长度反映棉纱对纺织机件的磨损性能。 CTT对纱线毛羽的测试原理是利用CCD摄像头精密地扫描纱线直径,CCD感光阵列将感应到的光姒转化为电压信号,再由其中的模数转换电路转化为数字信号,从而得到一幅纱线外观的数字图像。并根据设定的灰度域值得到纱线的主十轮廓、纱线的毛羽图形以及相应的纱线毛羽指数,、所谓“毛羽指数”即单位长度纱线内,纱线单侧面上伸长出长度超过某一设定长度值的毛羽根数的统计值。 棉纱捻度的测试办法采用的是退捻加捻法,测试标准为GB/T 2543?1989。 1.2试样及测试条件 本文所使用的试样是来自44个不同企业的环锭精梳优级棉纱,其线密度值如下:

纱线基础知识

纱线基础知识 1:公定回潮 粗纺全毛纱公定回潮:15%;英文字母表示:W (羊毛Wool缩写) 尼龙纱公定回潮:4.5%;英文字母表示:N (尼龙 Nylon 的缩写) 涤纶纱公定回潮:0.4%;英文字母表示:T (涤纶Terylene的缩写) 羊毛在国际上公定回潮是17% 进口毛在国内的公定回潮是16% 国产毛在国内的公定回潮是15% 2:回潮率:是指原料中所含的水分与干纤维重量的百分比。回潮率与含水率不同,含水率是指原料中所含的水分与湿纤维重量的百分比。 全羊毛在纺纱过程中以18%的回潮率较为适当,在工艺过程中,回潮率如低于12%会发生静电干扰,高于24%则磨擦系数增大。回潮率的计算公式如下:回潮率=(湿纤维重量—干纤维重量)/干纤维重量*100% 各成份的原料回潮分别如下:

成份:和毛箱:储毛室:梳毛机毛条:W100% 28~33 23~28 15~18 W/Ny80/20 25~30 20~25 12~16 W/T80/20 23~28 20~25 12~15 W/T50/50 20~25 15~18 8~12 W/T20/80 公定回潮是3.3%; 基本不做回潮 W/T10/90 公定回潮是1.86%,不做回潮. 不同季节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控制: 季节温度(℃)湿度(%) 春天、秋天22~25 60~65 夏天不超过32 60~65 冬天不低于18 60~70 车间温湿度的控制主要目的在于: 1):提高分梳效果,改善成纱质量,减少断头。 2):防止因静电发生绕皮板、绕皮辊、绕罗拉等现象,降低原料 消耗。 3):改善环境清洁程度,减少尘埃废屑。 3:定长制: 特克斯(Tex):1000米长度的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克 数称特数。 公式:Ntex =(G/L)*1000 式中:G为纱的重量(克),L为纱的长度(米)

纱线、面料、染色基本知识

面料、纱线和后整理知识 第一章纺织原料及原料鉴别 纤维分类 天然纤维——植物纤维(纤维素纤维)→棉 →麻 ——动物纤维(蛋白质纤维)→毛 →丝 化学纤维——化学纤维素纤维(人造纤维):主要指人造丝、人造棉和人造毛——合成纤维→涤纶PET / POLYESTER →丙纶PP →腈纶ACRYLIC →锦纶POLYAMIDE / NYLON →氨纶SPANDEX(也叫弹性纤维) 一、棉花 棉纤维纺成棉纱后再织成棉布。 (一)棉纤维的分类: (1)细绒棉:又叫陆地棉。世界上95%以上种植的都是细绒棉,我国大量种植的也是细绒棉。细绒棉的纤维长度在25-31mm之间。 (2)长绒棉:也叫埃及棉,又叫海岛棉,棉花又白又细又长,光泽又好,是最优棉。一般用于高档织物。 和细绒棉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比细绒棉更细更长,其纤维长度一般都大于3 3mm,可达60-70mm;比细绒棉更柔软,更滑爽;能纺棉的棉的支数更高。

(二)特点 横截面为腰形状,内有很大的空腔。棉纤维是纤维素纤维,纤维上富含油脂。几种常见的特殊棉: 脱脂棉(医用), 丝光棉(棉花在一定温度下用浓碱、液氨通过后整理处理,使棉纤维内的空腔缩小,纤维表面膨胀,变成圆形,反射能力,增加光泽), 生态棉(原指天然棉,现在一般指超细化纤棉,用于超细化纤纤维无纺布),原色棉(在土壤中加入某种颜料,棉花吸收后直接变成了该颜色的色彩。目前成功开发和种植的只有绿色、棕色), 环保棉(控制甲醛含量在一定程度下的棉花)。 (三)鉴别方法 棉、麻、粘胶(人造棉、人造丝、人造毛)燃烧都很迅速,并伴有烧纸的味道。 二、麻 常用的麻分苎麻、亚麻两种。麻一般较硬,用次氧酸(氧漂)浸泡后可使麻稍微变软。 麻纤维密度高,横截面、外观都与棉相似。 鉴别方法:外观上直接鉴别的话,麻布的疵点较多。棉布较平整,少疵点和结子。从布的均匀度而言,人造棉的均匀度最好,光泽最亮,棉次之,麻最差。 三、粘胶 英文叫VISCO,或者RAYON。成分也是纤维素纤维,同棉、麻。 是利用纺棉时的下脚料,棉籽上的轧下来的绒毛(最细最软),以及碎布用化学

纺织纱线基础知识

纺织纱线基础知识

纱线基础知识 默认分类2009-12-11 18:38:30 阅读109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一、纱线纱支计算方法 1.单位 ⑴、定长制: A. 特克斯:1000米长度的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数称为特数。 公式:Ntex =(G/L)×1000 式中:G为纱的重量(克),L为纱的长度(米) B. 旦尼尔:9000米长的丝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数称为旦数。 公式:Nden=(G/L)×9000 式中:G为丝的重量(克),L为丝的长度(米) ⑵、定重制: A. 公支数(公支):1克纱(丝)所具有的长度米数。 公式:Nm=L/G 式中:1为纱(丝)的长度(米),G为纱(丝)的重量(克) B. 英支数(英支):1磅纱线所具有的840码长度的个数。 公式:Ne=(L/G)×840 式中:L为纱(丝)的长度(码),G为纱(丝)的重量(磅)。 2、单位换算 A.特数Ntex与英制支数Ne Ne=C/ Ntex(C为常数,化纤为590.5、棉纤为583,如果为混纺纱可根据混比进行计算,如:T/JC(65/35)45S纱线C=590.5*65%+583*35%=588,然后按公式计算便可) B.英制支数Ne与公制支数Nm 纯化纤:Ne=0.5905Nm 纯棉:Ne=0.583Nm 混纺纱线:如T/JC(65/35)45S Ne=(0.5905*65%+0.583*35%)Nm 3、特数Ntex 与公制Nm Ntex ×Nm=1000 4、特数Ntex 与旦数Nden Nden=9*Ntex

二、捻度与捻系数 1.捻度:纱线单位长度内的捻回数。棉纱线及棉型化纤纱线的特克斯(号数)制捻度Ttex,是以纱线10cm长度内的捻回数表示;英制支数制捻度Te,是以1英寸的捻回数表示。精纺毛纱线及化纤长丝的捻度Tm,是以每米的捻回数表示,以上表示方法的的关系为: Ttex=3.937Te= Nm/10 Te=0.254 Ttex=0.0254Tm 捻回分Z捻和S捻两种。单纱中的纤维或股线中的单纱在加捻后,捻回的方向由下而上、自右至左的叫S捻;自下而上,自左至右的叫Z捻。 股线捻回的表示方法,第一个字母表示单纱的捻向,第二个字母表示股线的捻向。经过两次加捻的股线,第一个字母表示单纱的捻向,第二个字母表示初捻捻向,第三个字母表示复捻捻向,例如,单纱为Z捻、初捻为S捻,复捻为Z捻的股线,捻向以ZSZ表示。 2.捻系数 特数制捻系数αtex=Ttex* Ntex1/2 英制捻系数αe= Te/ Ne1/2 公制捻系数αm= Tm/ Nm1/2 特数制捻系数αtex与英制捻系数αe间的关系为: αtex=Ttex* Ntex1/2= Te/2.54*10*5831/2 *Ne1/2(583为纯棉品种的系数,若为混纺、化纤纱线请参考特数与英制换算常数C的变化) 三、纱线的强度与单纱断裂强度 单纱强度:拉断单根纱线所需要的力,叫单纱强度或单纱强力,单位是牛(N),厘牛(CN)。 单纱断裂强度:单纱强度P与纱线特数Ntex之比单位是Km或cN/tex 四、标准重量 纺织材料在公定回潮率或公定含水率时的重量叫“标准重量” 纺织材料的标准重量与实际回潮率下的称见重量之间的关系为: 标准重量=称见重量*(100+公定回潮率)/(100+实际回潮率) 在生产上对于标准重量的计算。往往先将材料烘干,在根据干燥重量进行计算,算式如下: 标准重量=材料干重*(100+公定回潮率)/100 纱线基本知识 纱线基本知识(-) 纱线是以各种纺织纤维为原料制成的连续线状物体,它细而柔软,并具有适应纺织加工和最终产品使用所需要的基本性能。纱线主要用于织造梭织物、

如何辨别棉纱的质量

工厂的原料程序流程: 1、进料程序:一般按照毛重(当地棉)或净重(进口)或准重(新疆棉)结算。 2、车间领料:一般工厂按照毛重计算,制成率根据原棉情况: (1)气流纺:配棉等级:4----6级时:1.12纺一吨。 (2)气流纺:配棉等级4—6级加下脚时:1.15—1.2纺一吨,根据配棉情况。 (3)环锭纺普梳:配棉等级3级时,1.08—1.1纺一吨。 (4)环锭纺精梳:配棉等级2级时,1.34---1.38纺一吨。 (5)环纺精梳长绒棉高支纱1—2级时,1.38---1.46纺一吨,视长绒比例。 3、计算方式: 车间领棉---毛重称重----月盘存累计总重量 车间入库棉纱----按照国家标准装纱----月盘存累计入库数量累计。 月底盘存车间半制品重量——上月盘存半制品数量。 举例:某厂10月份总领用原棉或可用落棉为120吨,生产80支10吨,40支40吨,气流纺纱50吨共计各类生产入库棉纱100吨,本月盘存车间在制半成品为50吨,上月盘存半成品为60吨,则本车间10月份制成率计算为: 120-(60-50)/100=1.1,则本月该车间通扯制成率为1.1。 产生的可用落棉或其他下脚借用他厂时,应计做原料减少。 为了减少布面横档等质量问题,每批配棉混棉纤维马克隆值大小差异要控制在0.4以内。国际市场的原棉交易也通常把马克隆值作为价格的参考指标之一,对于超过或达不到可纺性的马克隆值参数的原棉,做降价或折价处理。 单纤维强力也是决定成纱强力的主要指标之一,棉纤维在纺纱过程中要不断经受外力的作用,纤维具备一定的强力是棉纤维具有纺纱性能的必要条件之一,在正常情况下,棉纤维强力大,则成纱强力大,棉纤维强力不仅与纤维粗细有关,而且与棉花品种,生长条件有关,要求在纺制不同品种时为了达到要求的单纱强力,要特别重视配棉的单纤维强力问题。 原棉疵点是由于棉花生长期间发育不良或轧工不良形成的对纺纱有害的物质,原棉疵点在纺纱工艺流程中不易清除,或包卷在纱中,或附着在纱线中,使得条干恶化,断头增多,外观很差,直接危害纺纱生产和最终产品质量。 棉纤维含有的糖份,是指含有可溶性糖的总称,其中包括纤维自身含有的生理糖和附着表面的外源性物质。当原棉中含糖量过高时,在梳棉、精梳、并条、粗纱、细纱等工序会明显的发生粘附纤维现象,影响正常生产,尤其是逐步投入使用的国产新型设备,对含糖量过高的原棉更是不适应。所以对于含糖量过高的原棉无论价格多么优惠,谨慎使用,尤其是用以制作高档针织面料。 做好原棉试纺可以避免或消除感官检验、仪器检验带来的局限性和误差,所以应在原棉大批量投入生产之前,安排新成分原棉小批量试纺,然后根据试纺情况和纱线质量安排新配棉的混合使用。 在进行新工艺、新技术时也应进行小批量试纺,以确认原棉的正确使用,搞好试纺工作可以减少纱线质量波动,能正确反映纤维的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预测成纱性能,可以保证产品质量不会因时间的跨度而发生波动。才可以使得产品质量受到市场的认可。 游客 -------------------------------------------------------------------------------- 2、精梳纱和普梳纱 精梳纱一般为高档产品,要求外观好,条干均匀,棉结杂质少。精梳工序能大量排除短纤维和部分杂质性疵点,对排除棉结比较困难,所以精梳用棉要求原棉短绒和棉结尽量含量要低,成熟度过差,含税率过高也会容易产生棉结,尽量少用。精梳产品因为用以制作高档面料使用,对布面染色效果要求较高,因此原棉选用色泽好,整齐度好的原棉,有时还需要长绒棉。 3、单纱和股线

纱线知识

纱线知识(一) 一、纱线的常用代号和表示方法 1. 代号 2. 表示方法 (1) 纱线品种代号表示时,原料种类或产品种类的代号标在纱线tex数的前面,产品的用途代号标在纱线TEX的后面。 例:精梳10tex针织用纱用“J 10K”表示 (2) 花式纱线代号表示 当二根纱线组成时,前列数字代表芯纱,后列数字代表饰纱,并以半括号把他们分开;三根纱线组成时,前列数字代表芯纱,中列数字代表饰纱,末列数字代表加固纱,其间均用半括号分开。芯纱为两根纱并线时,应上下并列书写。 二、纱线粗细程度分类

三、纱线粗细程度表示及纤度支数的换算 纱线粗细程度的表示方法有两种: (一) 定长制 1. 特克斯(tex)制:在公定回潮率时,以1000米长度纱线的重量(克)数来表示,称为特数,也称号数。 式中:G ——纱线试样的重量(克); L ——纱线试样的长度(米)。 2. 旦尼尔制(用D表示):以9000米长度内的重量(克)数表示,称旦尼尔。 即 式中:L ——试样长度(米); G ——试样重量(克)。 3. 其他:

(二) 定重制 1. 英制支数(用Ne表示):在公定回潮率时,以1磅重量中的840码的长度数来表示。 式中:L ——纱线试样长度(码); G ——纱线试样重量(格令)。 2. 公制支数(用Nm表示):在公定回潮率时,以1公斤重量的1000米长度数,或以1克重量中的长度米数来表示。 式中:L ——纱线试样长度(米); G ——纱线试样重量(克)。 (三) 纤度支数的换算

用法:已知值乘或除取值项下的系数即得所需要的求取值。 举例:已知值120den,求取值dtex值,120[den] ×1.111=133.32 [dtex] (四) 股线细度的表示 2. 异细度单纱合股后的股线细度

纱线质量检测实验总结

纱线质量检测实验总结 第七组 组长:周飞飞 小组成员:周飞飞谢飞董媛邢密密 纱线在生产过程中质量的好坏,对纱线品质及工厂,企业的利益有着深刻的影响。这就需要对纱线进行质量检测,从而来判定纱线的等级。本次我们共做5个实验。 一:单根纱线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 二:纱线捻度的测定; 三:纱线条干均匀度与棉结杂质测试(黑板条干法,电容式条干均匀度仪测定法)四:纱线线密度及百米质量变异系数的测定。 一.单根纱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 (1)测试原理:被测试样的一端夹持在CRE型电子单纱强力机的上夹持器上,试 样另一端施加标准规定的预加张力后夹紧下夹持器,采用100% (相对于试样原长度)每分钟的恒定拉伸速度拉伸试样直至试样 断裂。测试过程记录单次值的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等技术指标, 测试结果给出所有技术指标统计值。 (2)测试结果:平均断裂强力296.73CN 平均断裂强度16.04CN/tex 断裂伸长的标准差41.71 断裂伸长的变异系数14.06% (3)实验思考:影响强力实验测得结果的因素有哪些? 二.纱线捻度的测定(退捻加捻法)

(1)测试原理:退捻加捻法是在一定张力下,夹住已知长度纱线的两端,对试样进行退捻和反向加捻,直到试样达到其初始长度。假设再加捻的 捻回数等于试样原有捻度,这样计数器上记录的捻回数的一半代 表试样具有的捻回数。 (2)测试结果;特数制捻度67.608 公制捻度676.08 特数制捻系数290.79 公制捻系数676.08 (3)操作中的注意事项;1.从导纱勾中引出纱线时,注意不能退捻或造成纱线意外伸 长。 2.纱线捻度测试中,要经常检查允许伸长是否控制在规定范 围内。 (4)试验思考:影响捻度测试结果因素有哪些? 纱线捻度测试的意义是什么? 纱线捻度对纱线性能有何影响? 三.纱线条干均匀度与棉结杂质测试(黑板条干法,电容式条干均匀度仪测定法)1,黑板条干法 (1)原理:在规定的条件下,将纱线卷绕在特质黑板上,用目光对比相应的标准样照进行评定。但在通常情况下,因其人为目测误差较大,所以一般 采用电容式条干均匀度仪测定法。 2,电容式条干均匀度仪测定法 (1)原理:利用非电量转换原理对纱条均匀度进行测定。 (2)注意事项;1.)设置的测试槽号,测试速度一定要与检测仪中选择的槽号, 纱速选择一致。

纱线捻度的详细知识

纱线捻度(twist)的详细知识 一定义 为使纱线具有一定的强力、弹性、伸长、光泽、手感等物理机械性能的纱线,必须通过加捻改变棉纱,由纤维结构来实现纱线加捻,其实就是利用棉纱横截面间产生相对角位移,使原来伸直平行之纤维与纱轴发生倾斜来改变纱线结构,粗条在加捻过程由宽度逐渐收缩,两侧逐渐折迭而卷入纱线条中心,形成加捻三角形,在加捻三角形中,棉条的宽度和截面发生变化,从扁平带状,逐渐成圆柱形的纱。 (1).捻回之定义:纱条绕其轴心旋转360度即为一个捻回。 (2).捻度之定义:纱条在退捻前的规定长度内的捻回数,通常为每英吋之捻回数目( T.P.I )或每公尺之捻回数目( T.P.M )表示。 (3).捻系数定义:是纱线加捻程度的量度,按每单位长度的捻回。 T. M:数乘以纱线密度的平方根计算。T.M = T.P.I /纱支的平方根T.P.I = T.M x纱支的平方根 (4).捻向定义:当纱条处于铅直位置时,组成纱条的单元绕纱条轴心旋转形成的螺旋线的倾斜方向。 (5). S捻定义:纱条中纤维的倾斜方向与字母S中部相一致.为右手方向或顺时针方向之捻回纱。 (6). Z捻定义:纱条中纤维的倾斜方向与字母Z中部相一致,为左手方向或逆时针方向之捻回纱。 二捻度测试 捻度通常不是均匀地分配在整根纱上,作测试捻度时要离开一码取样,捻度测试仪有很多种,大致设计都相同,首先把纱线被支撑点左边的钳夹住,然后拉至右边的旋转夹,刻度盘的指针为零度,将纱线夹在旋转夹上,样本纱线约10或20英吋,当旋转夹转动时,捻度被解开,当所有捻度消失时,旋转夹沿同一方向继续旋转直到捻度重新加入,指针向零标志。转数表记录总转数,总圈数除二,再除样本长度,计算出每英吋捻度。 ?? 三捻度与强力的关系 将纱线拉伸到断裂时,发现断裂截面上并不是所有纤维都断裂,而是一部份纤维断裂,另一部份纤维滑脱,且断裂的那部份纤维也不是同时断裂,这种断裂性能和单纱强力与纱的捻度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捻度的增加,纱线强力继续增加,但到一定捻度之后,继续加捻度,强力反而下降,有利方面是捻度增加,纤维间摩擦阻力增加,使在断裂过程中强力的成分增加,不利方面是捻度增加,纤维与纱条轴线的倾角加大纤维强力在纱条轴向能承受的分力降低,而且捻度过大会增加纱条内外纤维应力分布不匀,加剧纤维断裂的不同时性,使强力随捻度增大而增大,两者相等时强力最大,这时捻度为临界捻度,与临界捻度相对应的捻系数称为临界系数.捻度增加,捻回角度增大,光向旁边侧面反射,光泽差、手感差,反之手感软,但捻度过小发生毛羽、手感松,光泽不一定好。 捻系数及捻向主决于最后产品的质量要求,不同用途捻系数不同,捻向视成品及后加工的需要而定,为了减少纱线机上翻改和操作的不便,一般皆为Z捻向。如纤维长度长、细度细、品级高之棉花,捻系数可较少,细号纱比粗号纱捻系数大.伸长率为棉纱在一定拉伸负荷下,棉纱受到拉伸而伸长,其长度称为总伸长,当负荷去除后,被拉

纺纱基础知识

纺纱基础知识 原棉性能与成纱质量的关系 1、棉纤维的长度:棉纤维的长度越长,则:成纱强力越高;成纱条干越均匀;纺纱断头越少;可纺细特纱。手扯长度:23 mm -33mm。 2、棉纤维的细度:棉纤维的细度越细则:成纱强力越高;成纱条干越均匀;纺纱断头越少;可纺细特纱。细度为:1.5分特-2分特。 3、短绒率:纤维长度小于16 mm的纤维所占的百分率,称为短绒率。棉纤维的短绒率越高,则:成纱强力越低;成纱条干越差点;纺纱断头越多。 4、成熟度:是指棉纤维细胞壁的增厚程度;它影响棉纤维的光泽、强度、弹性、天然转曲等。 5、棉纤维强度:棉纤维强度越大,则:纺纱过程中纤维的损伤越少;成纱强力越高;纺纱断头越少。 6、棉纤维的天然转曲:棉纤维的天然转曲越多,则:纤维间的抱合力越大,成纱强力越高。 7、原棉的含杂:影响成纱的结杂。 配棉的目的 (一)配棉的概念 根据成纱质量的要求和原棉的性能特点,将各种不同成分的原棉搭配使用,称为配棉。 (二)配棉的目的 l 使用单一原棉纺纱带来的问题 (1)由于单一原棉纺纱使用时间有限,要频繁地更换原料,造成生产波动、成纱质量波动。 (2)原棉的性能不能充分发挥(如:这种原棉的长度长;那种原棉的细度细,等)。 (3)低级棉、回花及再用棉无法使用,纺纱成本高。 l 配棉的目的 1、合理使用原棉,多种搭配,取长补短 使用混合棉纺纱,充分发挥各种原棉的特性,相互取长补短,又满足不同品种,不同用途纱线的质量要求。 2、保持生产和成纱质量的相对稳定 各种原棉的性质指标和纺纱性能不同,如采用单唛原棉纺纱,当一批原棉在几天用完调换另一批原棉时,大幅度地调换原料,势必造成生产和成纱质量的波动。通过结合成纱要求和原料性能实行分类排队,搭配使用原料,从而保持生产过程和成纱质量的相对稳定。 3、节约用棉,降低原棉成本 质量好的原棉并非所有指标和纺纱性能都好,反之,质量差的原棉也非都差。如在纤维较短的混合棉中,适当混用一定比例长度较长的低级棉,在纤维线密度较粗时,混用部分成熟度较低,线密度较细的低级棉,不仅成本降低,节约用棉,还使成纱质量有所提高。 化纤原料性质的选配 化纤品种和混纺比例确定以后,还应考虑纤维的长度、线密度、强度、伸长度等性质指标,才能确定产品的实际性能。 (一)长度和线密度化学纤维的长度和线密度相互配合构成棉型、中长型、毛型等不同规格。棉型纤维的长度有32mm、35mm、38mm,线密度1.1~1.7dtex,常用于生产细特纱和质地较紧密的薄型织物;中长型纤维的长度为51~76mm,线密度 2.2~3.3 dtex,常用于生产中特纱和质地较厚的毛型风格织物。棉纺设备主要使用棉型或中长型化纤原料。化学短纤维的长度Lmm 和线密度dtex的比值一般为23左右。当L/Tt〉23时,织物强度高,手感柔软,可纺更细的纱,生产细薄织物,过大时,纺纱过程易产生绕罗拉,绕皮辊、绕皮圈现象,成纱棉结增多。当L/Tt〈23时,织物挺括并具有毛型风格,可生产外衣织物,过小时,成纱发毛,可纺性差。 (二)强度和伸长率化纤的强伸度对成纱强力有一定影响,当混纺纱受拉伸时,断裂伸长率低的纤维先断裂,使成纱强力降低,所以,应选断裂伸长率相近的纤维进行混纺,对提高成纱强力有好处。同时,

纺纱质量控制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符合性质量:符合产品的质量要求,达到产品的技术标准。 2适用性质量:产品在使用时能成功地满足用户需要的程度。 3质量控制: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是为了通过监视质量形成过程,消除质量环上所有阶段引起不合格或不满意效果的因素,以达到质量要求,获取经济效益,而采用的各种质量作业技术和活动。 4质量环(quality loop):也称为质量螺旋(quality spira),是指从识别需要到评定这些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各个阶段中,影响质量的相互作用活动的概念模式。 二、填空: 1 国际标准ISO9000:2000中对质量的定义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需求的程度。 2 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对产品、体系或过程的质量要求是动态的、发展的和相对的,它将随着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三、问答: 1 怎样理解“约定质量”、“稳定(一致)质量”和“恰当质量”的涵义? 约定质量:质量是交易双方就产品质量要求达成的约定;稳定质量:产品的质量是稳定的质量,波动要尽可能小;恰当质量:产品质量以刚好达到用户的要求为宜,为达到自然不可,超出则意味成本的增加。 2 纱线质量控制方法有哪些?一般如何选用? (1)最终成品质量控制:成纱质量检验、分类分等、剔除不合格产品。 (2)过程控制:逐工序半制品质量检验与控制。 在实际生产中,一般两种方法同时采用。 3 纺纱质量控制的基本手段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1)半制品、成品抽样检验或全部检验,属事后控制; (2)半制品质量在线实时监测,不执行实时控制,属事后控制,但可缩短控制反应时间; (3)在线实时检测与控制,即自调匀整,真正意义的实时控制。 4 质量环的特点是什么? (1)质量环中的一系列活动中一环扣一环,互相制约,互相依存,互相促进。 (2)质量环不断循环,每经过一次循环,就意味着产品质量的一次提高。 第二章纺纱各工序半制品质量控制 一、填空题: 1 原棉进厂,一般要经过磅前检验、手感目测检验、仪器检验、单唛试纺和逐包检验等五道检验。 2 检验各工序半制品回潮率的目的包括:了解回潮率是否符合要求;计算半制品的干燥重量,从而加以控制,使之符合工艺设计的要求;可用作调整本工序温湿度的参考。 3 检验各工序半制品或成品的重量不匀率时,取样长度分别为棉卷(精梳小卷)为1米,条子为5米,粗纱为10米,细纱为100米。 4 为了控制半制品质量,梳棉工序需要检验的生条质量项目包括:生条回潮率、生条重量不匀率、生条条干不匀率、梳棉落棉率、生条棉结、生条含杂率、生条短绒率、棉网质量等。 5 棉纱线质量标准GB/T398-2008中,棉纱评等项目包括单纱强力CV值、单纱断裂强度、百米重量CV 值、百米重量偏差、条干均匀度、十万米纱疵、一克内棉结粒数、一克内棉结杂质总粒数,按八项中的最

纱线知识

花式纱线定义与分类 花式纱线是指通过各种加工方法而获得特殊的外观、手感、结构和质地的纱线,主要有花色纱、花式纱、特殊花式纱三类。 (1)花色纱 花色纱是指按一定比例将彩色纤维混入基纱的纤维中,使纱上呈现鲜明的长短、大小不一的彩段、彩点的纱线,如彩点线、彩虹线等。这种纱线多用于女装和男茄克衫。 (2)花式纱 花式纱是利用超喂原理得到的具有各种外观特征的纱线,如圈圈纱、竹节纱、螺旋纱、结子纱等。此类纱线织成的织物手感蓬松、柔软、保暖性好,且外观风格别致,立体感强,既可用于轻薄的夏季织物,又可用于厚重的冬季织物,既可做衣着面料,又可做装饰材料。 (3)特殊花式纱 特殊花式纱主要是指金银丝、雪尼尔线等。金银丝主要是指将铝片夹在涤纶薄膜片之间或蒸着在涤纶薄膜上得到的金银线。它既可用于织物,也可用作装饰用缝纫线,使织物表面光泽明亮。雪尼尔线是一种特制的花式纱线,即将纤维握持于合股的芯纱上,状如瓶刷。其手感柔软,广泛用于植绒织物和穗饰织物。 花式纱线的性状与作用 花式纱线由于加工方法不同,其在结构上与普通纱线有所不同。花式纱线的基本结构是由芯纱、饰纱和固纱三部分组成。 芯纱——位于纱的中心,是构成纱线强力的主要部分;

饰纱——形成花式纱的花式效应,起装饰作用; 固纱——用于固定饰纱所形成的花型。 花式纱在强力、耐磨性方面不如普通纱线结实,且花式纱容易起毛起球和钩丝,但在外观表现方面却优于普通纱线,花式纱可通过制造各种花型、搭配各种色彩而得到新颖别致的外观效果。用花式纱线既可加工衣着材料,如织制各种色织女线呢、花呢,又可加工装饰材料,如各种手编毛线、窗帘家具等装饰织物,织物上花型突出,立体感强,风格独特。 各类花式纱线的特点 花式纱具有供装饰用的花式外观,其品种很多,生产方法也有多种。花式纱的结构由芯纱、饰纱、固纱组成。芯纱承受强力,是主干纱;饰纱以捻包缠在芯纱上形成效果;固纱以相反的捻向再包缠在饰纱外周,以固定花纹,但也有不用固纱的情况。以下介绍几种常见花式纱或花式线的名称及组成的特点: 1、结子纱:饰纱在同一处作多次捻回缠绕。 2、螺旋纱:由细度、捻度以及类型不同的两根纱并合和加捻制成。 3、粗节纱:软厚的纤维丛附着在芯纱上,外以固纱包缠。 4、圈圈纱:饰线形成封闭的圈形,外以固纱包缠。 5、结圈纱:饰纱以螺旋线方式绕在芯线上,但间隔地抛出圈形。 6、雪尼尔纱:在芯线喑夹着横向饰纱。饰纱头端松开有毛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