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线基础知识培训内容
- 格式:docx
- 大小:26.09 KB
- 文档页数:3
纱线基础知识培训纱线是棉纺生产的最后成品,也是纺织织造最基础的原材料。
不管是针织用纱还是机织用纱,都要求按照国家标准规定规范书写。
第一节1.1 为了规范、简化书写,各种纤维及生产的品种都采用代号,结合公司现实情况,规定如下:除上述规定代号外,还有正在使用的以下代号。
除上述规定代号外,还有正在使用的以下代号。
1.1.4 混纺纱、线代号第二节纤维及纱线粗细规格的计量有定长制和定重制两大类。
2.1.定长制定长制即纤维或者纱线以规定的单位长度在公定回潮时的重量表示纤维或者纱线的细度。
因计量单位不同,通常有线密度制的特[克斯]和旦尼尔。
我国多采用线密度制,法定计量单位是tex(特)。
2.1.1线密度(Tt)以1000米长的纤维或者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克(g)数来表示。
计量单位为tex.棉纱线线密度的公定回潮率为8.5%例:有纯棉纱一缕,长度为100米,在公定回潮率8.5%时的重量为2.8g,求细纱的线密度。
Tt=2.8x1000/100=28(Tex)2.1.2旦尼尔(Nd)以9000米的纤维或者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克(g)数来表示。
计量单位为旦。
二、定重制定重制以纤维或者纱线在规定回潮率时单位重量内具有的长度表示。
棉纺通常用英制支数和公制支数。
1.英制支数(Ne)用在规定回潮率时,1磅重的纱、线所具有的840码长的倍数。
单位是英支,简称支。
2.公制支数(Nm)用在规定回潮率时,1克(g)重的纤维或者纱线所具有的长度(m)来表示。
计量单位公支。
三、常用细度单位的换算1.纱线的线密度与英制支数的换算Tt x Ne=590.5 式中:590.5为在公定回潮率相同条件下(或不考虑回潮率因素)英制支数(Ne)与线密度(Tt)之间的换算常数。
2.用于棉纺的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纺制的纱线公定回潮率:不同原料纱线的公定回潮率四、纱线捻度与捻系数之间的关系纱线捻度表示方法:90捻/10cm或者900捻/m。
纱线的捻系数因纱线的用途一般分针织捻度和机织捻度。
纱线基本知识纱线基本知识(-)纱线是以各种纺织纤维为原料制成的连续线状物体,它细而柔软,并具有适应纺织加工和最终产品使用所需要的基本性能。
纱线主要用于织造梭织物、针织物、编结织物和部分非织造织物,少部分直接以线状纺织品形式存在,如各类缝纫线、毛绒线、绣花线、线绳及其用线。
纱线按原料品种分一、纯纺纱线纯纺纱线由同一种纤维组成,如纯棉纱线、毛纱线、粘胶纤维纱线、腈纶纱线、涤纶纱线、锦纶纱线等等。
二、混纺(混纤)纱线混纺或交捻纱线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纤维组成的纱线,如涤/棉混纺纱、毛/涤混纺纱、毛/腈混纺纱、涤/粘/腈混纺纱、真丝/棉纱交捻纱等等。
有两种以上短纤维混合纺成的短纤维纱,称为混纺纱;而由两种以上长丝纱组合(如加捻)成的纱,叫混纤纱。
其混纺比如下:Xa=Wa/W*100% 其中 Xa为某种组分纤维的含量,Wa为组分纤维的重量,W为混纺纱的重量按纱线的物理性质和使用特性分可分七个系列。
系列一、短纤维纱线短纤维纱线是以各种短纤维为原料经过纺纱工艺制成的纱线。
通常是先将短纤维经过短纤维成纱系统纺制成单纱使用,再将几根单纱合并加捻制成股线,若再将几根股线进一步并合加捻,便成为复捻股线,股线在毛型织物上用得很多。
织物中究竟是采用单纱、股线和复捻股线中的哪一种形式,须根据织物的设计要求和使用特点来定。
系列二、连续长丝纱(长丝或丝)1、蚕丝长丝纱以蚕茧上的茧丝为原料,经过缫丝工艺将多根茧丝复合集束得到的连续长丝称为茧丝长丝纱,因为含有丝胶,俗称生丝,厂丝。
将若干根长丝并合加捻之后形成的是丝线,含胶的、脱胶的都有。
蚕丝长丝是丝绸工业的重要生产原料,主要用于各类丝织物的加工。
2、化学纤维长丝纱化学纤维长丝纱是在纤维成形的同时集束成纱的,它不需要象化学短纤维那样需先经短纤维纺纱工艺将纤维集聚成纱,然后再去织成各类织物,二者相比,前者的生产效率高,并且尽管是用同种纤维制成的长丝纱和短纤纱在风格上有很大的差异。
成纤高聚物通过喷丝板即形成连续丝条,丝条中含有的纤维根数取决于喷丝板上喷丝孔的数目,用单孔喷丝板喷出的是单孔长丝纱(俗称玻璃丝),即单孔丝,它可以用于织制透明感较强的织物。
纱线基础知识培训
纱线是棉纺生产的最后成品,也是纺织织造最基础的原材料。
不管是针织用纱还是机织用纱,都要求按照国家标准规定规范书写。
第一节
1.1 为了规范、简化书写,各种纤维及生产的品种都采用代号,结合公司现实情况,规定如下:
除上述规定代号外,还有正在使用的以下代号。
除上述规定代号外,还有正在使用的以下代号。
1.1.4 混纺纱、线代号
第二节
纤维及纱线粗细规格的计量有定长制和定重制两大类。
2.1.定长制
定长制即纤维或者纱线以规定的单位长度在公定回潮时的重量表示纤维或者纱线的细度。
因计量单位不同,通常有线密度制的特[克斯]和旦尼尔。
我国多采用线密度制,法定计量单位是tex(特)。
2.1.1线密度(Tt)以1000米长的纤维或者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克(g)数来表示。
计量单位为tex.
棉纱线线密度的公定回潮率为8.5%
例:有纯棉纱一缕,长度为100米,在公定回潮率8.5%时的重量为2.8g,求细纱的线密度。
Tt=2.8x1000/100=28(Tex)
2.1.2
旦尼尔(Nd)以9000米的纤维或者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克(g)数来表示。
计量单位为旦。
二、定重制
定重制以纤维或者纱线在规定回潮率时单位重量内具有的长度表示。
棉纺通常用英制支数和公制支数。
1.英制支数(Ne)用在规定回潮率时,1磅重的纱、线所具有的840码长的倍数。
单位是
英支,简称支。
2.公制支数(Nm)用在规定回潮率时,1克(g)重的纤维或者纱线所具有的长度(m)来
表示。
计量单位公支。
三、常用细度单位的换算
1.纱线的线密度与英制支数的换算
Tt x Ne=590.5 式中:590.5为在公定回潮率相同条件下(或不考虑回潮率因素)英制支数(Ne)与线密度(Tt)之间的换算常数。
2.用于棉纺的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纺制的纱线公定回潮率:
不同原料纱线的公定回潮率
四、纱线捻度与捻系数之间的关系
纱线捻度表示方法:90捻/10cm或者900捻/m。
纱线的捻系数因纱线的用途一般分针织捻度和机织捻度。
不因纱线的粗细而变化,一般针织纱的捻系数在330-350.机织纱的捻系数在380-400.中性捻度在360左右。
以40英支的纱线为例:针织纱的捻度88捻/10cm,机织纱的捻度98捻/10cm。
中性纱的捻度91左右。
捻度直接影响到纱线的强力,有时也需要考虑到配棉的原因调整纱线的捻度。
强捻纱是指捻度超出正常纱的范围,根据客户的要求也分针织用纱和机织用纱,一般捻度偏大需要蒸纱定型才可以使用。
以纯棉精梳40支纱为例:捻度1400捻/米。
五、纱线强力与纱密度之间的关系
纱线强力表示单位CN.纱线的强力与配棉、捻度、纺纱工艺有直接关系,单纱强力=纱线的平均强力CN/Tt x 线密度。
(2)英制并纱表示方法,纱号改为英制表示方法,连接符“//”保持不变。
七:纱线品种代号的列示方法:
a)先原料代号、混纺比例和生产过程,其次列纱号,纱号后列用途代号。
b)混纺比例大的在前,比例小的在后,如果混纺比例相等,则按天然纤维、合成纤维、
纤维素纤维的顺序排列。
c)混纺所用原料之间以“/”表示。
如:
35%棉与65%涤纶混纺纱以“T/C 65/35”来表示,简为“T/C”;
45%维伦与55%棉混纺纱以“C/V55/45”来表示;
35%棉精梳与65%涤纶混纺13号经纱以“T/JC65/35 13T”来表示,简为“T/JC13T”;
70%棉精梳与30%涤纶混纺13号经线以“JC/T70/30 13X2T”来表示;
30%棉精梳与70%亚麻混纺14.7号筒纱并纱以“fl/JC70/30 14.7//2D”来表示;
60%有机棉精梳与40%竹纤维混纺24.4号经纱以“JY/Z60/40 24.4T”来表示,简写为“JY/Z24.4T”;
第三节:坯布品种规格的表示方法:
例如:C30x30x68x68x 63”1/1 其中C代表的就是纯棉普梳,30x30指经向和纬向的纱线支数,68x68指的是经向的密度和纬向的密度。
63”指的是坯布的幅宽(纬向
的宽度)。
1/1指的是坯布的组织结构。
a)先列示经纱/纬纱,如:T/JC13 / C/T70/30 13 。
经纬纱原料、混纺比例等代号相同
时,可以简写,如:T/JC13/13,J9.7X2 / 4.8//2。
b)再列示经纱密度/纬纱密度(纱线根数/1英寸)
c)接下来列示布幅宽(英寸)。
d)列示布分类、名称等。
——按组织规格不同分类为:平面布(市布、府绸等),斜纹布(卡其、华达呢等),缎纹布(贡呢、贡缎等)。
——按织物特点分类:如:弹力布、大提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