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控制系统实例32个

控制系统实例32个

控制系统实例32个
控制系统实例32个

开环控制系统方框图19例

4、楼道自动声控灯装置

16、宾馆自动门加装压力传感器防意外事故自动控制系统

输入

19、普通电风扇控制系统

----------------------------------------------------------------------------------------------------------------------------

闭环控制系统方框图12例

被控

1

2、投篮

3、供水水箱的水位自动控制系统

被控

给被控

4、加热炉的温度自动控制系统

5

6、花房温度控制系统

7、夏天房间温度控制系统

被控

给被控

给被控

8

9

10、宾馆使用多台热水器串联电辅助加热自动控制系统

给被

给被控

11

12

被控

给被控

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实例教学大纲-2017

《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实例》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60032005 课程英文名称: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 Design Examples 课程总学时:16学时讲课:16学时实验:0学时上机:0学时 适用专业:自动化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11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实例是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基础选修课。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建立起“系统”概念,了解自动化系统主要的控制方法、控制技术,为后续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通过实例教学,针对不同的控制对象,全方位、多视角介绍采用单片机、自动化仪表、工控机、PLC组建不同工业流程的设计实例和实施过程;要求学生了解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设计步骤,建立起“控制”与“系统”的概念,了解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主流技术和前沿技术。 (三)实施说明 在讲授具体内容时,从一个具体的被控对象分析入手到合理的控制要求的形成,从控制装置、元器件部件选型到控制方案的产生,从硬件结构到电路细节,从软件框图到控制算法以及实施过程一一进行分析讲解;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本课程的先修课是《自动控制原理》和《C语言程序设计》。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 无。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查 2.考核目标:考核学生对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了解程度;考核学生自动化产品研发思路和独立思考能力。 3.成绩构成:本课程的学生成绩采用二级制(通过、不通过)。成绩由学术报告和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其中:平时成绩由考勤及课堂表现组成,占总的40% ;学术报告成绩占总的60%。 (七)主要参考书目: 1. 《自动化系统工程设计与实施》,林敏等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2. 《过程控制系统》,俞金寿孙自强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 《PLC编程及应用》(第4版),廖常初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二、中文摘要 本课程是自动化专业学生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选修课程。课程通过对精选实例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选型、研制、调试和实施等讲授,使学生建立“控制”与“系统”的概念,了解自动化系统的主流技术和发展趋势。本课程将全方位、多视角地介绍单片机、自动化仪表、工控机、PLC等组建不同工业流程的设计实例和实施过程,本课程将为后续自动化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控制系统实例32个

开环控制系统方框图19例 1、水泵抽水控制系统 2、家用窗帘自动控制系统 3、宾馆自动门控制系统 4、楼道自动声控灯装置 5、游泳池定时注水控制系统 控制量 控制量 控制量 控制量 控制量 控制量

6、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定时控制系统 7、公园音乐喷泉自动控制系统 8、自动升旗控制系统 9、宾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0、宾馆自动叫醒服务系统 11、活动猴控制系统 12、公共汽车车门开关控制系统 控制量 控制量 控制量 控制量 控制量 (压缩空 控制量 控制量

13、家用缝纫机缝纫速度控制系统 14、普通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 15、手电筒控制装置 16、宾馆自动门加装压力传感器防意外事故自动控制系统 17、可调光台灯控制系统 18、电吹风控制系统 控制量 控制量 控制量 输入量 (压力传感器是否测到压力异常信号) 控制量 控制量 控制量

19、普通电风扇控制系统 ----------------------------------------------------------------------------------------------------------------- ----------- 闭环控制系统方框图12例 1、家用压力锅工作原理 2、投篮 控制量 给定量 给定量 被控量 给定量

3、供水水箱的水位自动控制系统 4、加热炉的温度自动控制系统 5、抽水马桶的自动控制系统 6、花房温度控制系统 被控量 给定量 被控量 给定量 被控量 给定量 给定量 被控量 控制量

状态反馈控制.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状态反馈控制 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专业自动化(控制方向)年级2009级 学号222009321042049 姓名王昌洪 指导老师何强 成绩

2013 年4 月18 日 状态反馈控制 王昌洪 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重庆400715 摘要:现代控制理论的特色为状态反馈控制,状态反馈控制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演变,在 现实控制系统中应用越来越是广泛,由于系统的内部特性可以由状态变量全面的反应出来,因而相对于输出反馈控制,状态反馈更加的有利于改善系统的控制性能。但是,在实际的系统中,状态变量由于其难于直接测量,所以进行状态反馈总是很难实现。本论文将论述状态反馈基本原理,并通过举例说明状态反馈控制的优越性,同时将对状态反馈控制进行Matlab仿真,使系统满足提出的设计要求。 关键词:状态反馈;极点配置;Matlab仿真;时域指标 State Feedback Control Wang changhong Southwest university school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chongqing, 400715 Abstract:Modern control theory, the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state feedback control, state feedback control through decades of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in the real control system is applied more and more widely, because the inter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ystem can be fully reflected by the state variables,So relative to the output feedback control, state feedback are more favorable to improve the control performance. However, in practical systems, the state variable because of its difficult to measure directly, so the state feedback is always difficult to achieve.This paper will describe the state feedback principle, and illustrates the superiority of the state feedback control, at the same time, the state feedback control for Matlab simulation, the system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sign. Key words:State feedback;Pole assignment;Matlab simulation;Time domain index

基于MATLAB的智能控制系统的介绍与设计实例最新毕业论文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武汉科技大学 智能控制系统 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学号: 姓名:李倩

基于MATLAB的智能控制系统的介绍与设计实例 摘要 现代控制系统,规模越来越大,系统越来越复杂,用传统的控制理论方法己不能满控制的要求。智能控制是在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控制理论、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科学相结合的产物。MATLAB是现今流行的一种高性能数值计算和图形显示的科学和工程计算软件。本文首先介绍了智能控制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在这些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通过列举倒立摆控制的具体实例,结合matlab对智能控制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第一章引言 自动控制就是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条件下,利用控制器使被控对象(如机器、设备和生产过程)的某些物理量能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变化。它是介于许多学科之间的综合应用学科,物理学、数学、力学、电子学、生物学等是该学科的重要基础。自动控制系统的实例最早出现于美国,用于工厂的生产过程控制。美国数学家维纳在20世纪40年代创立了“控制论”。伴随着计算机出现,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和使用获得了很快的发展。在控制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待求解的控制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控制品质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必须分析和设计相应越来越复杂的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ICS)是复杂性急剧增加了的控制系统。它是由控制问题的复杂性急剧增加而带来的结果,其采用了当今其他学科的一些先进研究成果,其根本目的在于求解复杂的控制问题。近年来,ICS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它体现了众多学科前沿研究的高度交叉和综合。 作为一个复杂的智能计算机控制系统,在其建立投入使用前,必要首先进行仿真实验和分析。计算机仿真(Compeer Simulation)又称计算机模拟(Computer Analogy)或计算机实验。所谓计算机仿真就是建立系统模型的仿真模型进而在计算机上对该仿真模型

状态反馈控制的特性及发展

状态反馈控制的主要特性及发展 摘要: 控制理论是关于控制系统建模、分析、综合设计的一般理论,是一门技术科学。控制理论的产生及发展与控制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状态反馈控制是现代控制理论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其在实际工程领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介绍了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与组成要素以及特点,第二部分介绍了状态反馈控制的主要特性,如:可控性、可观性等。第三部分主要是介绍了状态反馈控制的发展历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状态反馈控制理论将在人们认识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和改造世界中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1.前言 1.1现代控制理论概述 对系统或对象施加作用或限制,使其达到或保持某种规定或要求的运动状态。施加作用或限制的本质就是对系统的调节,其依据是给定任务目标和系统变化。因此,控制就是为了实现任务目标给系统或对象的调节作用。这种调节作用是由系统或对象自身完成时,就是自动控制。控制的基本要素如下: (1)控制对象或系统。要了解对象的性质,需建立或辨识系统模型 (2)控制方法。确定适当的调节作用 (3)反馈。检验和协调控制作用 按照控制系统分析设计方法和要求的不同,控制理论存在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之分。一般来说,1960年代以前形成的控制理论属于经典控制理论,其后形成的是现代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主要包括线性系统理论、系统辨识与建模、最优滤波理论、最优控制、自适应控制五个分支。其中,线性系统理论主要包括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能控性、能观测性和稳定性分析,状态反馈、状态观测器及补偿理论和设计方法等内容。线性系统理论是现代控制理论中理论最完善、技术上较成熟、应用也最广泛的部分,是现代控制理论的基础。 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实际的进一步需要,出现了多输入/多输出控制系统、非线性控制系统和时变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问题。与此同时,近代数学的形成和数字计算机的出现为现代控制理论的建立和发展准备了两个重要的条件。近代

计算机控制系统实例

第11 章计算机控制系统实例 本章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各种过程通道的结构、原理、设计及使用方法。 授课主要内容 硫化机计算机群控系统 主要外语词汇 Sulfurate Machine: 硫化机重点、难点及对学生的要求说明:带“ *** ”表示要掌握的重点内容,带“ ** ”表示要求理解的内容,带“ *”表示要求了解的内容,带“☆”表示难点内容,无任何符号的表示要求自学的内容 硫化机计算机群控系统的软硬件设计*** ☆ 辅助教学情况 多媒体教学课件( POWERPOINT ) 复习思考题 硫化机计算机群控系统的软硬件设计 参考资料刘川来,胡乃平,计算机控制技术,青岛科技大学讲义 硫化机计算机群控系统 内胎硫化是橡胶厂内胎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硫化效果将直接影响内胎的产品质量和使用寿命。目前国内大部分生产厂家都是使用延时继电器来控制硫化时间,由于硫化中所需 的蒸汽压力和温度经常有较大的波动,单纯按时间计算可能会产生过硫或欠硫现象,直接影响了内胎的质量。 因此,设计一种利用先进计算机控制技术的硫化群控及管理系统,不仅能提高企业的自动化水平,也能降低硫化机控制装置的维护成本和硫化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硫化过程中工艺参数的显示和控制精度,同时也避免了个别硫化操作人员为提高产量而出现的“偷时”现象(即操作人员缩短硫化时间,未硫化完毕就开模) ,使内胎的产品质量得到保证。 1. 系统总体方案 内胎硫化过程共包括四个阶段: 合模、硫化、泄压、开模。由于所有硫化机的控制方式相同,所以特别适合群控。在自动模式下,当硫化操作人员装胎合模后,由控制系统根据温度计算内胎的等效硫化时间并控制泄压阀、开模电机的动作。为克服温度波动的影响,经过大量实验,选用阿累尼乌斯(Arrhenius) 经验公式来计算等效硫化时间。 某橡胶制品有限公司硫化车间共有内胎硫化机96 台,为便于整个生产过程的控制和管理拟采用计算机群控及管理系统。根据企业的现场情况,借鉴DCS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集散控制系统) 系统结构,使用PLC 作为直接控制级,完成现场的控制功能; 使用工业控制计算机作为管理和监视级。系统总体方案见图11.8。 PLC 通过温度采集模块采集现场的96 台硫化机温度信号,进行等效计算后,按设定 型号的参数计算硫化机的硫化时间并对泄压阀、开模电机动作进行控制,完成内胎的整个硫

闭环控制系统(精选.)

闭环控制系统 许多实时嵌入式系统使作出控制决策。这些决策通常是由软件和基于硬件反馈的基础上由它控制(被称为机械)。这些反馈通常采用的是模拟传感器,可以通过一个A / D转换器读取他形式。例如:传感器可能代表位置,电压,温度或其他任何适当的参数。每样提供软件和附加信息基础控制决策。 闭环控制的基本知识 基于反馈原理建立的自动控制系统。所谓反馈原理,就是根据系统输出变化的信息来进行控制,即通过比较系统行为(输出)与期望行为之间的偏差,并消除偏差以获得预期的系统性能。在反馈控制系统中,既存在由输入到输出的信号前向通路,也包含从输出端到输入端的信号反馈通路,两者组成一个闭合的回路。因此,反馈控制系统又称为闭环控制系统。反馈控制是自动控制的主要形式。自动控制系统多数是反馈控制系统。在工程上常把在运行中使输出量和期望值保持一致的反馈控制系统称为自动调节系统,而把用来精确地跟随或复现某种过程的反馈控制系统称为伺服系统或随动系统。 反馈控制系统由控制器、受控对象和反馈通路组成。比较环节,用来将输入与输出相减,给出偏差信号。这一环节在具体系统中可能与控制器一起统称为调节器。以炉温控制为例,受控对象为炉子;输出变量为实际的炉子温度;输入变量为给定常值温度,一般用电压表示。炉温用热电偶测量,代表炉温的热电动势与给定电压相比较,两者的差值电压经过功率放大后用来驱动相应的执行机构进行控制。 同开环控制系统相比,闭环控制具有一系列优点。在反馈控制系统中,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外部扰动或系统内部变化),只要被控制量偏离规定值,就会产生相应的控制作用去消除偏差。因此,它具有抑制干扰的能力,对元件特性变化不敏感,并能改善系统的响应特性。但反馈回路的引入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而且增益选择不当时会引起系统的不稳定。为提高控制精度,在扰动变量可以测量时,也常同时采用按扰动的控制(即前馈控制)作为反馈控制的补充而构成复合控制系统。 一个闭环系统采用反馈来衡量实际的系统运行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液位,转速控制。这种反馈信号发送回的地方是较理想的系统设定点控制器。该控制器发一个误差信号,即启动纠正措施和驱动器输出设备所需的值。在直流电动机驱动上很容

反馈控制系统的特性

《现代控制系统》 [美] R . C . 多尔夫,R . H . 毕晓普著 第四章:反馈控制系统的特性 4.1 开环和闭环控制系统 既然我们已经能够设计出控制系统组成部分的数学模型,所以这节我们将研究控制系统的特性。在1.1节,控制系统被定义为组成系统的各部分的互联关系,该系统是能够实现预定响应的。因为理想系统响应是已知的,所以就会产生和偏差成比例的信号,这个偏差是理想响应和实际响应之间的差值。在闭环过程中,利用这个偏差信号来控制信号输出的系统就叫做反馈系统。这个闭环系统的操作过程如图4.1所示。为了改善控制系统,引入反馈是非常必要的。有趣的是,在自然环境中也存在这种反馈系统,例如生物和生理系统,在这些系统中反馈是与生俱来的。例如,心脏控制系统就是一个反馈控制系统。 为了解释引入反馈以后系统的特性和好处,我们将举一个单一回路的反馈例子。虽然很多控制系统都不是单一反馈的,但是单个回路反馈比较容易解释。研究单个回路反馈能够最好地说明反馈回路的所有优点,然后我们再把它延伸到多个回路反馈系统。 没有反馈的系统通常被称为直接系统或开环系统,如图4.2所示。 与之相反的是闭环系统,如图4.3所示的负反馈控制系统。 没有反馈的开环{直接}系统就是对应与输入直接产生一个输出。 闭环控制系统就是对输出信号进行测量,然后与理想值进行比较,产生一 个偏差信号,最后再把偏差信号送入调节器。

两种形式的控制系统都由相同的的方框图和信号流线图组成,但是,信号流线图对信号输出的结果起了主要作用。 一般情况下,H (s )等于1或者不是1的其他常数。这个常数包括单位转换,例如,弧度转化为电压。首先,我们先讨论H (s )=1时的单位反馈。那么这时Ea(s)=E(s),并且 Y(s)=G(s)E(s)=G(s)[R(s)-Y(s)] 解出Y(s),得到 ()()()1() G s Y s R s G s =+ (4.1) 偏差信号是 1()()1() E s R s G s =+ 因此,为了减小偏差,在S 的取值范围内,必须使[1+G (s )]的值远大于1。 现在讨论H (s )≠1的情况,这时闭环回路的输出是: Y(s)=G(s)Ea(s)=G(s)[R(s)-H(s)Y(s)] 因此: ()()()1() G s Y s R s GH s =+ (4.2) 实际的偏差信号是: 1()()1() Ea s R s GH s =+ (4.3) 显而易见,为了减少偏差,在S 的取值范围内,必须使[1+GH (s )]的值远大于1。通过信号Ea(s)可以测量信号E(s)的大小。在S 的取值范围内,随着H(s)的值不断减小,甚至H(s)≌1,这个测量越精确。

控制系统实例32个

开环控制系统方框图19例 1、水泵抽水控制系统 2、家用窗帘自动控制系统 3、宾馆自动门控制系统 4、楼道自动声控灯装置 5、游泳池定时注水控制系统 控制量 控制量 控制量 控制量 控制量 控制量

6、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定时控制系统 7、公园音乐喷泉自动控制系统 8、自动升旗控制系统 9、宾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0、宾馆自动叫醒服务系统 11、活动猴控制系统 12、公共汽车车门开关控制系统 控制量 控制量 控制量 控制量 控制量 (压缩空 控制量 控制量

13、家用缝纫机缝纫速度控制系统 14、普通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 15、手电筒控制装置 16、宾馆自动门加装压力传感器防意外事故自动控制系统 17、可调光台灯控制系统 18、电吹风控制系统 控制量 控制量 控制量 输入量 (压力传感器是否测到压力异常信号) 控制量 控制量 控制量

19、普通电风扇控制系统 ---------------------------------------------------------------------------------------------------------------------------- 闭环控制系统方框图12例 1、家用压力锅工作原理 2、投篮 控制量 给定量 给定量 被控量 给定量

3、供水水箱的水位自动控制系统 4、加热炉的温度自动控制系统 5、抽水马桶的自动控制系统 6、花房温度控制系统 被控量 给定量 被控量 给定量 被控量 给定量 给定量 被控量 控制量

(完整版)控制系统实例32个.doc

开环控制系统方框图19 例 控制量 输入量控制器执行器被控对象(给定量) 输出量(被控量) 1、水泵抽水控制系统 输入量控制器 (接通电源)(控制电路) 2、家用窗帘自动控制系统 输入量控制器(天亮或暗)(光的检测装置) 3、宾馆自动门控制系统 控制量 (水流量) 执行器被控对象 (水泵)(水管) 控制量 (转动) 执行器被控对象 (电动机)(窗帘) 控制量 (转动) 输出量 (水管排出水) 输出量 (窗帘开或闭) 输入量 (人热辐射发出的信号) 控制器 (控制电路) 执行器被控对象 (电动机)(自动门) 输出量 (门开或闭) 4、楼道自动声控灯装置 输入量控制器(有无声音)(声电传感 5、游泳池定时注水控制系统 输入量控制器(设定注水的时间)(定时器) 控制量 (电流) 执行器被控对象 (触点延时开关)(楼道灯) 控制量 (水流量) 执行器被控对象 (进水门阀)(游泳池) 输出量 (灯亮或灭) 输出量 (游泳池的水位)

6、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定时控制系统 控制量 (电流) 输入量控制器执行器被控对象输出量(设定亮、灭时序)(电脑)(时序控制装置)(红绿灯)(灯亮、灭时序) 7、公园音乐喷泉自动控制系统控制量 (开、关) 输入量控制器执行器被控对象输出量(音乐信号)(声控装置)(阀门)(喷嘴)(喷水与否) 8、自动升旗控制系统 输入量控制器 (定时时间)(定时装置) 9、宾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输入量控制器(烟雾信号)(感烟控制装置) 10、宾馆自动叫醒服务系统 输入量控制器 (时间设定)(电脑) 11、活动猴控制系统 输入量控制器 (人操纵动作)(牵引线) 12、公共汽车车门开关控制系统 输入量控制器(开、关)(控制电路) 控制量 (转动) 执行器被控对象 (电动机)(滑轮、国旗) 控制量 (电流) 执行器被控对象 (报警电路)(报警部件) 控制量 (电流) 执行器被控对象 (拨号装置)(电话机) 控制量 (活动量) 执行器被控对象 (线、孔杠杆装置)(猴的活动部件) 控制量 (压缩空 气流向) 执行器被控对象 (执行活塞)(车门) 输出量 (升旗速度) 输出量 (报警信号) 输出量 (电话铃声) 输出量 (猴的动作 或表情) 输出量 (车门的 开或关)

PID液位控制系统(单回路反馈)

过程控制实验报告 学院: 学号: 姓名: 实验指导老师: 日期:

一、实验要求与简介 (3) 二、控制原理 (4) 三、实验设备详细介绍 (6) 四.实验过程调试 (15) 五.单回路控制系统 (16) 六.课程总结 (16)

一.实验要求与简介 要求:设计液位控制系统,利用实验室过程控制设备构建单回路PID液位控制系统。了解设备的结构框架,学习对象模型建立的方法和技术、PID参数整定技术、自动化仪表选择相关技能。根据实验条件和系统配置确定实验过程性能指标。综合考虑抗干扰问题、系统稳定性问题、动态性能、稳态偏差等,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实验目标如下: A.了解实验设备,能够根据实物画出系统框图; B.了解和掌握P909自动化仪表的应用场合和使用方法; C.熟悉PID参数整定技术,在实验中正确运用,分析参数整定的作用和效果; D.熟悉液位控制系统中各种自动化测量点、调节阀的相关技术参数; E.实现单回路液位控制,有基本的系统调节能力。 液位的自动控制在工业生产领域应用的非常普遍,就控制系统本身而言,其含有压力传感器、计算机与采集板组成的控制器、执行器(水泵)、控制对象(水箱)等。本次实验的主要任务是了解一个完整的液位系统的组成、构成液位控制系统的各个部件的工作原理及连接方式、工业上离散控制系统的通信标准、熟悉p909仪表的操作并实现单回路液位控制,有基本的液位调节能力。 液位系统结构图: 整个系统主要有水泵、电磁阀、传感器、水箱组成。 由水泵供水,电动阀调节流速(实验系统中还含有手动调节阀)通过两个入水口进入水

箱,在通过一个出水口进入排水箱,之所以用两个入水口是考虑到进水会带来液位的波动从而给控制器的控制带来困难所以通过两个入口从底部进水,但虽然减少了液位波动但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入水管中的压强会随着液位的上升而变大,在实际成产中可能会导致事故。 安置在系统中的传感器将系统的状态(温度,水箱液位,入水管压强)通过电流形式上传给上位机,通过控制器的计算再输出电流控制执行器,如:电动阀的开度,加热器等从而达到系统的反馈控制。 传感变送系统 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测量液位高度用的压力传感器为集成压力传感器,通过内部电路将压力信号转化为4~20mA标准信号传送给控制器P909。传感器安装在容器的底部,传感器信号传送至P909。 二.控制原理 控制系统框图: 本系统使用的是PID控制,但PID控制器的参数与系统所处的稳态工况有关。一旦工况改变了,控制器参数的“最佳”值也就随着改变,这就意味着需要适时地整定控制器的参数。但PID 参数复杂繁琐的整定过程一直困扰着工程技术人员。因此研究PID参数整定技术具有十分重大的工程实践意义。 在实时控制中,一般要求被控过程是稳定的,对给定量的变化能够迅速跟踪,超调量要小且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一般要同时满足上述要求是很困难的,但必须满足主要指标,兼顾其它方面。参数的选择可以通过实验确定,也可以通过试凑法或者经验数据法得到。

状态反馈控制的主要特性及发展

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现代控制工程 学生姓名:宋雄 课程教师:谭耀刚 学号:104972101293 日期:2010年1月

状态反馈控制的主要特性及发展 姓名:宋雄班级:机电1004班学号:104972101293 摘要:状态反馈是指系统的状态变量通过比例环节传送到输入端去的反馈方式。状态反馈是体现现代控制理论特色的一种控制方式。状态变量能够全面地反映系统的内部特性,因此状态反馈比传统的输出反馈能更有效地改善系统的性能。但是状态变量往往不能从系统外部直接测量得到,这就使得状态反馈的技术实现往往比输出反馈复杂。本文首先介绍了状态反馈控制系统的主要特性——可控性和可观性,并且对这两种性能进行了举例说明;还介绍了引入状态反馈对系统的可控性和可观性的影响;另外也说明了如何利用状态反馈来任意配置极点。其次,本文主要介绍的是状态反馈控制的发展,有容错控制,带全维状态观测器的状态反馈系统,这两种都是对可控性和可观性的深入的发掘和拓展。 关键词:状态反馈可控性和可观性极点配置全维状态观测器容错控制 引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在硬件方面的发展逐步走向饱和,或者很难得到进步和延伸。但是软件方面的发展却逐步地得到社会的重视。一套好的设备,唯有配备合适的软件才能将它的功效尽可能大的释放出来。对于机械方面而言,软件就是指其控制系统。系统的状态变量通过比例环节传送到输入端去的反馈方式。状态反馈是体现现代控制理论特色的一种控制方式。状态变量能够全面地反映系统的内部特性,因此状态反馈比传统的输出反馈能更有效地改善系统的性能。但是状态变量往往不能从系统外部直接测量得到,这就使得状态反馈的技术实现往往比输出反馈复杂。状态反馈也不影响系统的能控性,但可能改变系统的能观测性。只要原系统是能控的,则一定可以通过适当选取反馈增益矩阵K用状态反馈来任意移置闭环系统的极点(见极点配置)。对于传统的输出反馈,如果不引入附加的补偿装置,这一点不是总能作到的。 随着状态观测器理论和状态估计方法的发展(特别是由于卡尔曼-布什滤波方法的出现),在很多情况下已不难获得状态变量的良好实时估计值,状态反馈方法已进入了实用阶段。 一、状态反馈 1、状态反馈的概念 状态反馈就是将系统的每一个状态变量乘以相应的反馈系数反馈到输入端与参考输入 相加,其和作为受控系统的输入。设SISO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为: x=Ax+bu,y=cx

反馈控制系统

反馈控制系统: 同开环控制系统相比,闭环控制具有一系列优点。但反馈回路的引入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而且增益选择不当时会引起系统的不稳定。为提高控制精度,在扰动变量可以测量时,也常同时采用按扰动的控制(即前馈控制)作为反馈控制的补充而构成复合控制系统。 反馈控制系统(即闭环控制系统)是基于反馈原理建立的自动控制系统。所谓反馈原理,就是根据系统输出变化的信息来进行控制,即通过比较系统行为(输出)与期望行为之间的偏差,并消除偏差以获得预期的系统性能。在反馈控制系统中,既存在由输入到输出的信号前向通路,也包含从输出端到输入端的信号反馈通路,两者组成一个闭合的回路。因此,反馈控制系统又称为闭环控制系统。反馈控制是自动控制的主要形式。在工程上常把在运行中使输出量和期望值保持一致的反馈控制系统称为自动调节系统,而把用来精确地跟随或复现某种过程的反馈控制系统称为伺服系统或随动系统。 反馈控制系统由控制器、受控对象和反馈通路组成(见图)。图中带叉号的圆圈为比较环节,用来将输入与输出相减,给出偏差信号。这一环节在具体系统中可能与控制器一起统称为调节器。以炉温控制为例,受控对象为炉子;输出变量为实际的炉子温度;输入变量为给定常值温度,一般用电压表示。炉温用热电偶测量,代表炉温的热电动势与给定电压相比较,两者的差值电压经过功率放大后用来驱动相应的执行机构进行控制。 反馈控制系统包括: (一)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凡反馈信息的作用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方向相反,对控制部分的活动起制约或纠正作用的,称为负反馈。即使系统的输出值与目标值的偏差越来越小。

1. 意义:维持稳态 2. 缺点:滞后、波动 (二)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 ):凡反馈信息的作用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方向相同,对控制部分的活动起增强作用的,称为正反馈意义:加速生理过程,使机体活动发挥最大效应。即使系统的输出值与目标值的偏差越来越大,正反馈并不是都是好的,有的时候系统需要正反馈的作用。如原子弹引爆装置中要用到的裂变链式反应。又如在植物保护中,为了消灭有害的昆虫,大量繁殖这种害虫的天敌。反馈控制系统由控制器、受控对象和反馈通路组成。在反馈控制系统中,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外部扰动或系统内部变化),只要被控制量偏离规定值,就会产生相应的控制作用去消除偏差。因此,它具有抑制干扰的能力,对元件特性变化不敏感,并能改善系统的响应特性 反馈控制图解 反馈控制: 管理人员分析以前的工作的执行结果,将它与控制标准相比较,发现偏差所在并找出原因,拟定纠正措施以防止偏差发展或继续存在,就是反馈控制 反馈控制效果 反馈控制是指将系统的输出信息返送到输入端,与输入信息进行比较,并利用二者的偏差进行控制的过程。反馈控制其实是用过去的情况来指导现在和将来。在控制系统中,如果返回的信息的作用是抵消输入信息,称为负反馈,负反馈可以使系统趋于稳定;若其作用是增强输入信息,则称为正反馈,正反馈可以使信号得到加强。

状态反馈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知识分享

控制工程学院课程实验报告: 现代控制理论课程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状态反馈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班级自动化(工控)姓名曾晓波学号2009021178 日期2013-1-6 一、实验目的及内容 实验目的: (1 )掌握极点配置定理及状态反馈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 (2 )比较输出反馈与状态反馈的优缺点; (3 )训练Matlab程序设计能力。 实验内容: (1 )针对一个二阶系统,分别设计输出反馈和状态反馈控制器;(2 )分别测出两种情况下系统的阶跃响应; (3 )对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二、实验设备 装有MATLAB的PC机一台 三、实验原理 一个控制系统的性能是否满足要求,要通过解的特征来评价,也就是说当传递函数是有理函数时,它的全部信息几乎都集中表现为它的极点、零点及传递函数。因此若被控系统完全能控,则可以通过状态反馈任意配置极点,使被控系统达到期望的时域性能指标。

闭环系统性能与闭环极点(特征值)密切相关,在状态空间的分析和综合中,除了利用输出反馈以外,主要利用状态反馈来配置极点,它能提供更多的校正信息。 (一) 利用状态反馈任意配置闭环极点的充要条件是:受控系统可控。 设SIMO (Single Input-Multi Output )受控系统的动态方程为 状态向量x 通过状态反馈矩阵k ,负反馈至系统参考输入v ,于是有 这样便构成了状态反馈系统,其结构图如图1-1所示 图1-1 SIMO 状态反馈系统结构图 状态反馈系统动态方程为 闭环系统特征多项式为 ()()f I A bk λλ=-+ (1-2) 设闭环系统的期望极点为1λ,2λ,…,n λ,则系统的期望特征多项式x b v u 1s C A k -y x &

计算机控制系统实例

计算机控制系统实例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第11章计算机控制系统实例 本章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各种过程通道的结构、原理、设计及使用方法。 授课主要内容 硫化机计算机群控系统 主要外语词汇 Sulfurate Machine:硫化机 重点、难点及对学生的要求 说明:带“***”表示要掌握的重点内容,带“**”表示要求理解的内容,带“*”表示要求了解的内容,带“☆”表示难点内容,无任何符号的表示要求自学的内容硫化机计算机群控系统的软硬件设计***☆ 辅助教学情况 多媒体教学课件(POWERPOINT) 复习思考题 硫化机计算机群控系统的软硬件设计 参考资料 刘川来,胡乃平,计算机控制技术,青岛科技大学讲义 硫化机计算机群控系统 内胎硫化是橡胶厂内胎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硫化效果将直接影响内胎的产品质量和使用寿命。目前国内大部分生产厂家都是使用延时继电器来控制硫 化时间,由于硫化中所需的蒸汽压力和温度经常有较大的波动,单纯按时间 计算可能会产生过硫或欠硫现象,直接影响了内胎的质量。因此,设计一种 利用先进计算机控制技术的硫化群控及管理系统,不仅能提高企业的自动化水平,也能降低硫化机控制装置的维护成本和硫化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硫化过程中工艺参数的显示和控制精度,同时也避免了个别硫化操作人员为提高产量而出现的“偷时”现象(即操作人员缩短硫化时间,未硫化完毕就开 模) ,使内胎的产品质量得到保证。 1.系统总体方案 内胎硫化过程共包括四个阶段: 合模、硫化、泄压、开模。由于所有硫化机的控制方式相同,所以特别适合群控。在自动模式下,当硫化操作人员装 胎合模后,由控制系统根据温度计算内胎的等效硫化时间并控制泄压阀、开模电机的动作。为克服温度波动的影响,经过大量实验,选用阿累尼乌斯 (Arrhenius) 经验公式来计算等效硫化时间。 某橡胶制品有限公司硫化车间共有内胎硫化机96台,为便于整个生产过程的控制和管理拟采用计算机群控及管理系统。根据企业的现场情况,借鉴DCS

计算机控制系统实例

第11章计算机控制系统实例 ●本章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各种过程通道的结构、原理、设计及使用方法。 ●授课主要内容 ●硫化机计算机群控系统 ●主要外语词汇 Sulfurate Machine:硫化机 ●重点、难点及对学生的要求 说明:带“***”表示要掌握的重点内容,带“**”表示要求理解的内容,带“*”表示要求了解的内容,带“☆”表示难点内容,无任何符号的表示要求自学的内容 ●硫化机计算机群控系统的软硬件设计***☆ ●辅助教学情况 多媒体教学课件(POWERPOINT) ●复习思考题 ●硫化机计算机群控系统的软硬件设计 ●参考资料 刘川来,胡乃平,计算机控制技术,青岛科技大学讲义 硫化机计算机群控系统 内胎硫化是橡胶厂内胎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硫化效果将直接影响内胎的产品质量和使用寿命。目前国内大部分生产厂家都是使用延时继电器来控制硫化时间,由于硫化中所需的蒸汽压力和温度经常有较大的波动,单纯按时间计算可能会产生过硫或欠硫现象,直接影响了内胎的质量。因此,设计一种利用先进计算机控制技术的硫化群控及管理系统,不仅能提高企业的自动化水平,也能降低硫化机控制装置的维护成本和硫化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硫化过程中工艺参数的显示和控制精度,同时也避免了个别硫化操作人员为提高产量而出现的“偷时”现象(即操作人员缩短硫化时间,未硫化完毕就开模) ,使内胎的产品质量得到保证。 1.系统总体方案 内胎硫化过程共包括四个阶段: 合模、硫化、泄压、开模。由于所有硫化机的控制方式相同,所以特别适合群控。在自动模式下,当硫化操作人员装胎合模后,由控制系统根据温度计算内胎的等效硫化时间并控制泄压阀、开模电机的动作。为克服温度波动的影响,经过大量实验,选用阿累尼乌斯(Arrhenius) 经验公式来计算等效硫化时间。 某橡胶制品有限公司硫化车间共有内胎硫化机96台,为便于整个生产过程的控制和管理拟采用计算机群控及管理系统。根据企业的现场情况,借鉴DCS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集散控制系统) 系统结构,使用PLC作为直接控制级,完成现场的控制功能; 使用工业控制计算机作为管理和监视级。系统总体方案见图11.8。 PLC 通过温度采集模块采集现场的96 台硫化机温度信号,进行等效计算后,按设定型号的参数计算硫化机的硫化时间并对泄压阀、开模电机动作进行控制,完成内胎的整个硫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及实例

第9章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及实例 教学要求 了解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步骤;掌握PLC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掌握PLC控制系统设计实例的设计思想和编程思想,灵活运用基本指令。 教学重点 掌握PLC应用系统设计的具体方法,了解PID控制功能的应用,了解PLC的CPU与计算机设备的通信,了解S7-200系列PLC自由口通信。 教学难点 具备PLC应用系统设计的能力,可以编写小型控制系统程序;能够实现PLC与计算机设备的通信。 课时安排 本章安排8课时,其中实验2课时。 教学大纲 9.1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9.1.1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9.1.2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 1.拟定设计任务书 2.确定电力拖动方案 3.拖动电动机的选择 4.制定控制方案 5.设计电气原理图 6.合理选用元器件并编制元器件明细表 7.设计电气施工图纸 8.编写设计说明书和使用说明书 9.2 PLC控制系统设计 9.2.1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 1.硬件系统设计 2.软件设计 9.2.2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9.2.3 PLC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 1.方案确定 2.I/O确定 3.PLC选择 4.PLC的I/O端子分配 5.程序设计 6.程序模拟调试 7.系统整体调试 8.编制技术文件 9.交付使用

9.3 PLC控制系统设计实例 9.3.1 异步电动机Y-Δ启动 1.课题描述 2.选定设计方案 3.地址分配 4.程序设计 9.3.2 机械手PLC控制系统设计 1.课题描述 2.控制要求 3.选定方案 4.地址分配 5.程序设计 主要概念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PLC控制系统设计。

计算机控制系统实例

计算机控制系统实例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第11章计算机控制系统实例 本章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各种过程通道的结构、原理、设计及使用方法。 授课主要内容 硫化机计算机群控系统 主要外语词汇 Sulfurate Machine:硫化机 重点、难点及对学生的要求 说明:带“***”表示要掌握的重点内容,带“**”表示要求理解的内容,带“*”表示要求了解的内容,带“☆”表示难点内容,无任何符号的表示要求自学的内容 硫化机计算机群控系统的软硬件设计***☆ 辅助教学情况 多媒体教学课件(POWERPOINT) 复习思考题 硫化机计算机群控系统的软硬件设计 参考资料 刘川来,胡乃平,计算机控制技术,青岛科技大学讲义 硫化机计算机群控系统 内胎硫化是橡胶厂内胎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硫化效果将直接影响内胎的产品质量和使用寿命。目前国内大部分生产厂家都是使用延时继电 器来控制硫化时间,由于硫化中所需的蒸汽压力和温度经常有较大的波

动,单纯按时间计算可能会产生过硫或欠硫现象,直接影响了内胎的质量。因此,设计一种利用先进计算机控制技术的硫化群控及管理系统,不仅能提高企业的自动化水平,也能降低硫化机控制装置的维护成本和硫化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硫化过程中工艺参数的显示和控制精度,同时也避免了个别硫化操作人员为提高产量而出现的“偷时”现象(即操作人员缩短硫化时间,未硫化完毕就开模) ,使内胎的产品质量得到保证。 1.系统总体方案 内胎硫化过程共包括四个阶段: 合模、硫化、泄压、开模。由于所有硫化机的控制方式相同,所以特别适合群控。在自动模式下,当硫化操作人员装胎合模后,由控制系统根据温度计算内胎的等效硫化时间并控制泄压阀、开模电机的动作。为克服温度波动的影响,经过大量实验,选用阿累尼乌斯(Arrhenius) 经验公式来计算等效硫化时间。 某橡胶制品有限公司硫化车间共有内胎硫化机96台,为便于整个生产过程的控制和管理拟采用计算机群控及管理系统。根据企业的现场情况,借鉴DCS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集散控制系统) 系统结构,使用PLC作为直接控制级,完成现场的控制功能; 使用工业控制计算机作为管理和监视级。系统总体方案见图11.8。 PLC 通过温度采集模块采集现场的96 台硫化机温度信号,进行等效计算后,按设定型号的参数计算硫化机的硫化时间并对泄压阀、开模电机动作进行控制,完成内胎的整个硫化过程。采用串行通讯方式将PLC 传送上来的信号采集到工业控制计算机,在监控软件主界面对96 台硫化机的硫化温度和状态进行动态显示,并自动记录相关过程数据,监控软件还具有参数设置、查询及报表打印等功能。由于计算机本身及其操作系统的不稳定性,工业控制计算机不参与控制,即使工业控制计算机出现故障也不会影响PLC 的正常运行,从而也不会影响现场的控制,但是所有的现场参数将不能被监视和存储。 系统共有三种工作方式:自动等效硫化方式、自动定时硫化控制方式和机台原有的延时继电器手动控制方式。可以根据需要在现场利用操作台上的旋钮选择工作方式。

前馈反馈控制系统方案

目录 一、前馈控制系统设计 1、前馈控制系统选择原则 1.1 扰动量可测不可控原则 (2) 1.2 控制系统精确辨识原则 (2) 1.3被控系统自衡原则 (3) 1.4 优先性原则 (3) 1.5 经济性原则 (4) 2、工程整定 2.1 整定的总体原则 2.1.1 稳定性 (4) 2.1.2快速性 (5) 2.1.3 反馈控制的静差 (5) 3、前馈-反馈复合系统工程整定 (5) 二、实例仿真 (6) 2.1前馈控制系统整定 (7) 2.2反馈控制系统前向通道稳定性分析 (7) 2.3、反馈控制系统整定 (8) 2.4、系统仿真 (9) 三、心得体会 (11) 四、参考文献 (12)

一、前馈控制系统设计 1.1 前馈控制系统选择原则 前馈控制系统的选择主要有一下原则: 1.1.1 扰动量可测不可控原则 扰动量的可测性是补偿的前提条件,不可测的扰动量无法设计前馈补偿器。如果干扰可控,则可通过控制方法消除扰动对系统的影响,而没有必要采用前馈这种迂回的方式,在被控系统“腹中”消除干扰的影响了。 例如在很多过程控制中,温度是一个主要干扰源。温度可以测量(直接测量或间接测量),满足可测条件。而在某些环境如实验室中,温度可以通过空调等进行调节(不满足不可控条件),将温度对控制对象的影响降到最低,这时就没有必要对温度采取前馈控制方式消除影响了。 而在很多现场情况下(如被控对象在室外等),温度不易调节(满足不可控条件),这时应采取前馈控制方式消除由于温度对系统的影响。 1.1.2 控制系统精确辨识原则 控制中的每一个环节的传递特性都应能精确辨识。作为开环控制,构成前馈控制系统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应尽可能准确,因为开环控制系统中的任何一环节对系统的控制精确度都有一定影响。相比之下,闭环控制对系统中环节的要求要“松”得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