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创意写作教程》课件:第六章 故事创意(葛红兵 许道军 主编 高教版).ppt
- 格式:ppt
- 大小:2.55 MB
- 文档页数:22
《创意写作》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8190061课程名称:创意写作英文名称:Creative Writing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 16学时学分:1学分适用对象: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生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无二、课程简介中文简介本课程以创意激发为主线,以案例教学法为重点,以充分的实践性作为特色,通过讲授故事、回忆录、家族志、历史故事、神话、文案策划、三行诗等多种文体的写作技巧,聚焦“创意能力激发”,重视“创意思维训练”。
本课程新颖、实用,能够迅速提升学生的动手技能,力纠传统写作重理论、轻实训之弊。
英文简介The course, practice-oriented, stresses the inspiration of creativity and the case study teaching method. It focuses on igniting the creativity and training creative thinking by lecturing on the writing techniques of story, memoir, family record, historical story, myth, document and three-line poetry. The course is original and practical, which can improve students’ writing skills rapidly and rectify the drawback of valuing theory over practice in traditional writing education.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设计的性质和目的是:学生通过系统学习各种常见文体的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掌握文章写作基本的章法、技法,并能运用所学理论指导自己的创作实践,为其写作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打下良好基础。
DOI :10.19867/ki.writing.2024.01.003第1期2024年2月No.1Feb.2024创意写作是否可以更具创意性——从《科学思维中的意象》说起谢尚发摘要:当下中国创意写作的“繁荣”背后隐藏着学科内部发展的危机,需要研究者深入创意写作的学科体系内部去清理相关问题。
米勒《科学思维中的意象》一书以19世纪末与20世纪科学史发展为对象,提出了认识论、直观性、科学思维的美学规则、创意性思维等话题,给创意写作的理论研究带来启发。
创意写作的理论研究本身要构建独特的哲学视野,也要在想象、创意、认识论等方面形成较为深入的研究,从而真正体现创意写作的创意性及其无极限的特征。
关键词:创意写作;认识论;创意性思维;《科学思维中的意象》中图分类号:H3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43(2024)01-0019-08时至今日,用“遍地开花”来形容中国创意写作学科的发展与相关理论的探讨,应当是不为过的。
尤其是教学总结类、案例类文章多有发表①,它们既可以看作是教学实践的总结,也可以看作是相关创意写作理论探究的持续深入。
但它如今却面临各种质疑,正如有的研究者所言:“创意写作在中囯的接受、传播和本土化过程中,由于存在着对它不正确或非善意的理解,导致创意写作在中囯的发展出现了非专业化、庸俗化、泛化以及三者混合的现象,成为它未来发展的隐患。
”②甚至有将创意写作归为“文案写作”等一知半解式的误解——有些高等学校尽管开设了创意写作的专业课程,但仍然停留在传统纯文学写作的狭窄视域内,只是传统写作教育的改头换面;另外一些高等学校则纯粹将之等同于市场化的广告设计、文案创作等。
与“外部误解”同时并存的是“内部偏见”风险——它们更加隐而不显,是纯粹从创意写作出发而来的对于其自身的种种误解与伤害。
理论研究的不充分,甚至对教学实践总结的不及时与不到位导致了各种问题的涌现:对创意写作的各种不怀好意的歪曲与庸俗化误解,就是创意写作研究内部所滋生出来的次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