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词创意出奇,工于造语,长于白描。创制 了雅而不涩、易而不俗,生活气息浓郁的“易安体”。 后人评清照词:“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 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
李清照自幼就受过 很好的教育,其父亲 李格非是学者兼散文 家,母亲出身于官宦 人家,也有文学才能。 李清照多才多艺,能 诗词,善书画,很早 就受人注意。史书记 载说她:“自少年便 有诗名,才力华赡, 逼近前辈。”
可见,这两句虽为景语,却句句含 情,构成一种凄清惨淡的氛围,有力地 衬托出思妇百无聊赖的闲愁。
2、上阙后三句中哪一字暗含了作者 的心情?请结合本句加以分析 。
“凉” ,一语双关 • A表面上:重阳秋夜,天气转冷。玉枕纱
厨,难御风寒。 • B深层面:独居家中,丈夫不在,内心感
觉孤独凄凉。
常言道:“每逢佳节倍思亲”,词人又怎能
李清照词两首
她是两世之交最伟大的词 作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 大的女词人,在女作家中可谓 “空前绝后”,“不徒俯视巾 帼,直欲压倒须眉”。
李清照(1084─1155) 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 人,济南章丘人,婉约 派代表词人。有《易安 居士文集》《漱玉词》 等著作传世。代表作有 《声声慢》、《一剪 梅》、《如梦令》等。
1、前两句词人抒发怎样的感情?从 景与情的角度加以分析。
“愁”,借助室内外秋天的景物描写,表现 了词人白日孤独寂寞的愁怀。
“永昼”指漫长的白天,可见词人内心的无聊愁苦。 这两句的意思是:从清晨稀薄的雾气到傍晚浓厚的云层, 这漫长的白昼,阴沉沉的天气真使人愁闷。那雕着兽形 的铜香炉里,龙脑香已渐渐烧完了,可心中的愁思为何 总缕缕不绝呢?
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 节,赵明诚至仰天山 罗汉洞观月,流连忘 返;李清照独居青州 归来堂,重阳赏菊, 无人相伴,故作此词, 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