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翻译家及其作品不完全名单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4
受表彰的资深翻译家名单
佚名
【期刊名称】《对外大传播》
【年(卷),期】2001(000)002
【总页数】1页(P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0
【相关文献】
1.祝贺资深翻译家表彰大会召开:翻译事业是关系我国社会发展的事业——赵启正在中国译协资深翻译家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J],
2.祝贺资深翻译家表彰大会召开:受表彰的资深翻译(中译外)家名单(111人)[J],
3.第二批全国少数民族资深翻译家名单 [J], 无;
4.上海5位资深翻译出版人受表彰 [J], 无
5.藏学翻译风雨路——访涉藏资深翻译家向红笳教授 [J], 谭益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当代中国报告文学作家集锦■ 王夏1954年4月生,哈萨克族著名作家、评论家、中共党员。
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71年在新疆伊宁县红星公社绿洲大队第三生产队插队,1976年在兰州大学中文系学习,1976年至1980年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党委宣传部工作,期间在第五期文学讲习所学习。
1981年至1985年在《民族文学》1995年6月任中国作协创联部民族文学处副处长,艾克拜尔·米吉提作品 ▲0732005年6月任《民族文学》主编,常务副主编。
2004年12月任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
2008年6月至2014年12月兼任《中国作家》主编。
第八、九、十届北京市政协委员,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作家协会影视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党支部书记,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原党委副书记、管委会原副主任,二级编审,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全国新闻出版领军人才,国内外多所大学客座教授。
处女作《努尔曼老汉和猎狗巴力斯》1979年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短篇小说《哦,十五岁的哈丽黛哟……》等作品多次获得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和其他奖项。
2015年12月荣获哈萨克斯坦金质奖章,2020年8月10日荣获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授予的二级友谊勋章,2023年5月3日被哈萨克斯坦作家协会授予“哈萨克斯坦荣誉作家”称号。
著有中短篇小说集《哦,十五岁的哈丽黛哟……》《瘸腿野马》《存留在夫人箱底的名单》《蓝鸽、蓝鸽……》《我的苏来曼不见了》《走动的石人》《艾克拜尔·米吉提短篇小说精选》,小说散文集《凤凰花开》,传记文学《穆罕默德》《木华黎》《艾克拜尔·米吉提传纪文学集》,译著《阿拜箴言录》(哈译汉)、《阿拜》(哈译汉)、《论维吾尔十二木卡姆》(维译汉),《艾克拜尔·米吉提作品集》(四卷)、《艾克拜尔·米吉提作品集》(十卷),散文集《伊犁记忆》《父亲的眼光》《哈纳斯湖畔之夜》《留在草原的琴声》,评论集《耕耘与收获》,长篇纪实文学《黄河金岸》(与人合著),政协提案集《政协委员风采录:艾克拜尔·米吉提》,学术著作《哈萨克族》(与人合著)等。
专题09名著阅读1.【2022春·重庆·八年级校联考期中】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
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
(1)以上文字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的“你”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一句话点评上面文字选自的这本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傅雷家书》傅聪(2)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详解】(1)本题考查名著情节识记。
根据“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可知这是傅雷写给傅聪的家书,这部作品就是《傅雷家书》,“你”是指傅聪。
《傅雷家书》是中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的家信摘编,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
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教育他们先做人,后成“家”,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因此傅雷夫妇也成为了中国的典范父母。
(2)本题考查对名著的评价。
从主题、内容、意义等方面进行评价即可。
示例:《傅雷家书》既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
家书字字珠玑,字里行间充满着父亲对孩子的殷殷期望,包含着对人生、对艺术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国家、对世界的高尚情感。
2.【2022春·江苏南通·八年级统考期中】“学者先要会疑”。
图图读书时常常质疑,下面是他提的一个问题及提问原因。
你也分享一下你阅读《傅雷家书》的质疑。
图图读的名著:《朝花夕拾》他提出的问题:鲁迅先生对儿时所受的教育究竟持什么态度呢?提问的原因:我发现,一方面小鲁迅颇不自由,他在特别想看五猖会时,被父亲勒令背书,很痛苦;另一方面他又蛮自由,可以在三味书屋趁老师不备偷跑进后园游乐,很开心你阅读的名著:《傅雷家书》你提出的问题: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问的原因: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傅雷在《傅雷家书》中说“心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
文革中自杀的文学艺术名家邓拓:1912年生,福建闽侯人。
1930年加入中共。
曾任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部长、《人民日报》总编辑和社长等职。
1966年5月因“三家村”冤案受迫害,5月16日,戚本禹发表文章公开点名批判邓拓,称邓拓“是一个叛徒”;5月17日晚,邓写下《致北京市委的一封信》和《与妻诀别书》后,于5月18日自缢身亡,成为在那段非常的岁月里,第一个以死抗争的人。
老舍:生于1899年。
北京人,满族。
著名小说家、剧作家。
抗日战争期间曾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工作。
1949年后历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作协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
1966年8月24日因不堪迫害投北京太平湖自杀。
陈笑雨:1917年生,江苏靖江县人。
著名文艺评论家。
1949年后历任《文艺报》副主编、《新观察》主编、《人民日报》编委兼文艺部主任。
文革初期即遭批斗,因不甘屈辱,于1966年8月24日投永定河自尽。
陈梦家:1911年生,浙江上虞县人。
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
16岁开始写诗,师从徐志摩、闻一多,1931年出版《梦家诗集》,为新月派重要成员之一。
1949年后先后在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曾任考古所学术委员、《考古通讯》副总编,在考古及古文字研究方面著述甚丰,颇多创见。
1966年9月3日自缢身亡。
言慧珠:1919年生,北京人,蒙族。
著名京、昆剧表演艺术家。
言菊朋之女,梅兰芳之徒,俞振飞之妻。
1949年后曾任上海市戏曲学校副校长,擅演《玉堂春》、《游园惊梦》等。
文革中遭批斗、殴打,肉体和精神均受到巨大伤害。
1966年9月11日晚,接连写下三封绝命书后自杀身亡。
叶以群:1911年生,安徽歙县人。
著名文艺理论家。
1932年加入中共,同时加入“左联”并任组织部长。
1949年后曾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副厂长、上海文联副主席、上海作协副主席等职。
1966年跳楼自杀。
刘盼遂:1896年生,河内淮滨县人。
葛浩文的汉英翻译方法探究——以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上的演讲辞英译为例刘梅芳【期刊名称】《《英语教师》》【年(卷),期】2019(019)018【总页数】4页(P39-42)【关键词】葛浩文; 莫言; 诺贝尔文学奖; 演讲辞; 汉英翻译方法【作者】刘梅芳【作者单位】215000 江苏苏州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外语系【正文语种】中文引言葛浩文是美国当代著名的翻译家、汉学家,也是当今英语世界最耀眼的中国文学翻译家。
其翻译既严谨又不失灵活,让中国文学呈现了一定的文学色彩。
在四十余年的翻译历程中,葛浩文翻译了大量现当代中国作家的文学作品,为促进中国文学文化在海外的传播、扩大中国文学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作出了巨大贡献。
四十余年来,葛浩文一直笔耕不辍,不断将现当代中国作家的优秀文学作品介绍给世界。
就体裁而言,葛浩文翻译的作品涉及面十分广泛,既有小说,又有诗歌和回忆录,将莫言、苏童、王朔、萧红、毕飞宇、冯骥才、贾平凹、朱天文、姜戎、朱天心等数十位中国现当代最著名作家及其作品推上了国际舞台(贾燕芹2012:62;孙会军2011:1)。
他所翻译的台湾作家朱天文的《荒人手记》(Notes of a Decadent Man)于1999 年获得了美国翻译家协会颁发的“年度最佳译作奖”,贾平凹的《浮躁》(Turbulence)获得了“美孚飞马文学奖”(Mobil Pegasus Prize for Literature),莫言的《生死疲劳》(Life and Death Are Wearing Me Out)获得“纽曼华语文学奖”,姜戎的《狼图腾》(Wolf Totem)获2007年“曼氏亚洲文学奖”,苏童的《河岸》(The Redemption Boat)获“2009 年曼氏亚洲文学奖”。
2008 年,葛浩文所翻译的毕飞宇的作品《青衣》(Moon Opera)成功入围英国《独立报》(The Independent)外国小说奖复评名单。
中国翻译史及重要翻译家中国翻译史上有许多为人们所熟知的大家,现就其翻译观点和主要作品做一简介:严复是中国近代翻译史上学贯中西、划时代意义的翻译家,也是我国首创完整翻译标准的先驱者。
严复吸收了中国古代佛经翻译思想的精髓,并结合自己的翻译实践经验,在《天演论》译例言里鲜明地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原则和标准。
“信”(faithfulness)是指忠实准确地传达原文的内容;“达”(expressiveness)指译文通顺流畅;“雅”(elegance)可解为译文有文才,文字典雅。
这条[1]著名的“三字经”对后世的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影响很大,20世纪的中国译者几乎没有不受这三个字影响的。
主要翻译作品:《救亡决论》,《直报》,1895年《天演论》,赫胥黎,1896年~1898年《原富》(即《国富论》),亚当·斯密,1901年《群学肄言》,斯宾塞,1903年《群己权界论》,约翰·穆勒,1903年《穆勒名学》,约翰·穆勒,1903年《社会通诠》,甄克斯,1903年《法意》(即《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1904年~1909年《名学浅说》,耶方斯,1909年鲁迅鲁迅翻译观的变化,从早期跟随晚清风尚以意译为主,到后期追求直译、反对归化。
鲁迅的翻译思想主要是围绕"信"和"顺"问题展开的。
他"宁信而不顺"的硬译观在我国文坛上曾经引发过极大的争议。
鲁迅先生说过: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则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是保存着原作的丰姿。
从实质上来讲,就是要使原文的内容、风格、笔锋、韵味在译文中得以再现。
翻译涉及原语(source language)与译语(target language)两种语言及其文化背景等各方面的知识,有时非常复杂。
所以,译者要想收到理想的翻译效果,常常需要字斟句酌,反复推敲,仅仅懂得一些基本技巧知识是不够的,必须广泛涉猎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必须在两种语言上下工夫,乃至独具匠心。
成仿吾(1897年~1984年),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无产阶级教育家和社会科学家、文学家、翻译家。
原名成勋,笔名芳坞、澄实、石厚生。
曾任东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名校校长。
1897年8月24日出生于湖南省新化县。
早年留学日本冈山第六高等学堂。
1910年,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造兵科。
1921年回国。
五四运动后,与郭沫若、郁达夫等人,先后在日本和国内从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文化活动,在上海建立了著名的革命文学团体创造社。
1924~1927年,任广东大学(后改名中山大学)物理学教授兼黄埔军校教官。
1925年加入国民党。
1926年3月,成仿吾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任教于广东大学,同时兼任黄埔军校兵器处代处长,接触了毛泽东、周恩来、恽代英、刘少奇、孙炳文等许多共产党人,以及鲁迅等革命文化人士。
大革命失败后,成仿吾经上海、日本,流亡欧洲,坚持革命,学习马克思主义。
1928年8月,成仿吾在巴黎加入中国共产党,主编中共柏林、巴黎支部机关刊物《赤光》。
1931年9月成仿吾回国后,参与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活动。
于11月初到达鄂豫皖根据地,任中共鄂豫皖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及省苏维埃文化委员会主席、教育委员会主任,后又兼任红安中心县委书记。
1933年到江西瑞金中央苏区。
1934年1月,成仿吾到瑞金参加全国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被选为苏维埃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教育委员,任党校政治教员兼高级班主任。
从事宣传教育工作并主持中央党校,是当时中央党校唯一的政治教师。
会后,成仿吾留在中央宣传部和中央党校工作。
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参加长征。
他曾同毛泽东、周恩来、徐特立等同志一起倡议成立延安鲁迅艺术学院。
1935年10月到陕北后,任中央党校高级班教员、教务主任。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大批革命青年从全国各地奔赴延安。
中央决定成立陕北公学,成仿吾任校长。
1939年,他带领几千名青年学生奔赴敌后,创建华北联合大学,先后任华北联合大学校长、晋察冀边区参议会议长、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委员、华北大学副校长等。
百年中国语文人名单中国语文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骄傲。
百年来,中国涌现了许多语文领域的杰出人士,他们为中国语文的发展和传承做出了卓越贡献。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百年中国语文人名单,展现这些杰出人物的风采。
1. 胡适(1891-1962)胡适是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者之一,他致力于推动汉语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胡适提出的“文言文与白话文合为文”理论对现代汉语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民众提供了更加通俗易懂的文字形式。
2. 鲁迅(1881-1936)作为一位杰出的作家和思想家,鲁迅以其深入人心的作品对中国语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文学作品揭示了中国社会的弊端和封建制度的腐朽,同时也对白话文写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3. 蔡元培(1868-1940)蔡元培在中国教育史上名声显赫,他非常注重语文教育的推广和改革。
他提出了“以文会友、以文辅导”的教育理念,倡导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对中国语文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闻一多(1899-1946)闻一多是20世纪初期中国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和翻译家。
他致力于推动古代文言文的研究和运用,在文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
闻一多的翻译作品精炼准确,使西方文学名著得以传播到中国大陆。
5. 陈寅恪(1890-1969)陈寅恪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文化学者,他对古代汉字的研究和整理起到了开创性的作用。
他提出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四种汉字风格的划分标准,并将其纳入了学校教育中。
6. 茅盾(1896-1981)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风格。
茅盾不仅在小说创作方面有杰出成就,还在文学批评和教育领域有深入探索。
他的作品对中国现代文学和语文教育有着重要影响。
7. 林语堂(1895-1976)林语堂是一位著名的作家、翻译家和文化评论家,对中国语文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他提倡使用白话文进行文学创作,并开展了对西方文学的广泛翻译工作,为中国读者介绍了很多外国文学名著。
50 ┸ 艺星我们的良师益友——记著名电影翻译家肖章文/冯 锋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在上海市徐汇中学读高中。
我们学校坐落在繁华的徐家汇中心地区,学校的大门坐西向东,正前方是当时上海唯一的一条美丽的林荫大道——肇嘉浜路。
出了大门向右拐,一块巨幅电影广告牌高高地矗立在人行道旁,吸引着无数双行人的眼球。
我估摸,这块电影广告牌足足有五六米高,十余米宽。
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广告牌的左侧一半是新近摄制好的国产影片的广告,右侧一半是刚译制成的外国电影的广告。
读高中的那三年里,我每天上学、放学都要经过这块广告牌。
出于好奇,时常会下意识地驻足观望。
久而久之,我发现这块广告牌右侧一半的外国电影广告上,除了有出产国摄制职员名单外,其下方是参加该片译制工作的翻译、导演和主要配音演员的名单。
那时候,在几门学科中,我对外语似乎更喜欢,因此就自然而然地对译制职员中的翻译较为关注。
时间长了,我发现在许多译制片的译制职员中经常出现“翻译:肖章”。
我心里想,这个人一定很了不起,能把外国电影译成汉语,其外语水平一定非同一般,中文功底也相当了得,一种仰慕之情也就油然而生。
1964年夏,高中毕业后,我如愿以偿地考上了上海外国语学院(现今的上海外国语大学)。
四年之后,我们这批大学毕业生响应党的号召,去了地处安徽西北部的南京军区西湖军垦农场接受解放军的“再教育”。
两年农场锻炼后,于1970年底,由国家统一分配,进了上海电影译制厂任翻译。
与我一起分配到这个厂的还有其他语种的六名外语院校的毕业生。
从此,我们开始了长达三十余年的影视翻译生涯。
说实话,我们七个人,当初谁也没有想到会涉足译制片的工作。
面对这份既陌生又神秘的工作,全然是一无所知。
1971年初,记得是上海市电影局一位管人事组织工作的同志把我们带到了电影译制厂(当时在曹家渡万航渡路上)。
他向我们逐个介绍了厂领导,所谓的厂领导都是工宣队和军宣队。
他们对我们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
记得那天是1971年1月14日,一位姓郭的工宣队头头一本正经地对我们说:“你们别看电影译制厂厂不大,但问题很多,也很严重。
梁实秋梁实秋,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
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文字创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
代表作《雅舍小品》、《英国文学史》、《莎士比亚全集》。
中文名: 梁实秋国籍: 中国民族: 汉出生地: 北京 出生日期: 1903年1月 逝世日期: 1987年11月3日 代表作品: 《雅舍小品》《英国文学史》名家简介梁实秋,1949年生于湖南湘潭,1978年考入西南师范学院美术系,后又拜著名花鸟画大家苏葆桢门下,勤学苦练,专攻葡萄,得到苏先生的倾心教诲,又融入自己对国画的理解,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现为中国美协湖南分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彩墨葡萄研究会副会长,圆明画苑签约画家。
梁实秋擅长写意花鸟画,尤精于画彩墨葡萄,是当代中国画坛彩墨葡萄的实力派代表人物。
其笔下葡萄珠圆玉润、晶莹剔透,硕果累累的葡萄在水墨丹青之中透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1990年其作品《硕果丰收》获湖南省美术创作优秀奖;1993年荣获“世界书画名人”称号;1997年出访新加坡举行个人画展;2001年参加全国“明星杯”中国画大展,作品受到高度评价;2003年作品《秋实图》获《新思维艺术书画展》二等奖。
其传略入编《中国当代书画家大辞典》《当代书画名人》等。
葡萄寄语葡萄是丰收、吉祥的象征。
葡萄的紫色象征富贵、吉祥,绿色象征生命和春天;葡萄的硕果累累寓意丰收,国泰民安;其果实众多,寓意多子多福,古人常用葡萄来期盼生活的富裕和人丁的兴旺;其珠圆玉润可寓意财源滚滚和团圆美满等等。
彩墨葡萄技法彩墨葡萄,以中西结合的方式增加了葡萄国画的真实感和生动感。
彩墨葡萄在设色方面,极为难于把握,浓艳易俗,平淡失真,梁实秋注重取古法而创新,在保存中国画笔墨气韵等优势的同时,将西方绘画中的科学技法和色彩原理等引入中国画创作中。
他的葡萄作品以色为骨,以形传神,吸收古人用色优点,同时采用西画用色长处,加以融会贯通。
翻译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种,百余年来,一直向前发展,名家名译辈出。
但近几年来,大家可见,文学翻译因为种种原因,似有泛滥之象。
一些译者越来越糊弄读者,而读者也越来越不相信译者,买翻译之书,变得越来越困难。
而这种情况,使得我们越来越怀念翻译前辈,以及他们翻译的书。
我们应该庆幸,前辈们已经将大部分世界名作译出,可供我辈分享。
基于对经典译作的崇敬,也为了与大家交流翻译作品阅读的体验,本人整理了一份《翻译家及作品不完全名单》(见下)。
既然是不完全,也就是说,此名单还可以继续补充,完善,希望好之者多多参与。
著名翻译家及其作品不完全名单:英语林纾《巴黎茶花女遗事》《鲁宾孙漂流记》《伊索寓言》等严复《天演论》周瘦娟等《福尔摩斯探案全集》1916年郭沫若《浮士德》,《少年维特之烦恼》,《战争与和平》,《雪莱诗选》,马克思著作若干。
张谷若哈代《德伯家的苔丝》,《还乡》,《无名的裘德》,哈代翻译专家朱生豪莎士比亚作品张友松马克吐温翻译专家,比如《竞选州长》查良铮俄国普希金作品,英国浪漫派诗歌:《济慈诗选》《拜伦抒情诗选》《雪莱抒情诗选》《唐璜》等赵萝蕤(女)《草叶集》,艾略特《荒原》朱维之主要翻译弥尔顿。
弥尔顿《失乐园》,《复乐园》,《力士参孙》萧乾《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夫妻合译《尤利西斯》(译文版),辛克莱《屠宰场》(合译),《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合译),《光荣与梦想》,《麦克米伦回忆录》,《拿破仑传》,《战争风云》(皆为合译)易卜生《培尔金特》金堤《尤利西斯》(人民文学版1994)《尤利西斯》译者还有:李虹,李进,纪江红,章影光,刘象愚等李文俊福克纳《喧哗与骚动》(首译),卡夫卡《审判及其它小说》,麦卡勒斯《伤心咖啡馆之歌》王佐良《英国诗文选译集》,《彭斯诗选》,《苏格兰诗选》。
主编《英国文学名篇选注》等袁可嘉《英国宪章派诗选》,《叶芝抒情诗精选》,《布莱克诗选》。
主编《外国现代派作品选》汤永宽卡夫卡《城堡》,泰戈尔《游思集》,《采果集》,海明威《永别了武器》杨德豫《朗费罗诗选》,《柯尔律治代表作三首》,《湖畔诗魂——华兹华斯诗选》,《拜伦抒情诗七十首》江枫《雪莱诗选》冯亦代《美国短篇小说集》(合译),斯坦贝克《人鼠之间》,黄雨时狄更斯《奥列弗退斯特》,康拉德《黑暗深处》,乔伊斯《青年艺术家画像》等陈良廷《乱世佳人》,《教父》,刘易斯《纳尼亚》系列,《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选》,劳伦斯《儿子与情人》等卞之琳《西窗集》,《英国诗选》,《莎士比亚悲剧四种》,《莎士比亚抒情诗选》方平《莎士比亚喜剧五种》,莎士比亚悲剧多种,《呼啸山庄》,主编《新莎士比亚全集》屠岸《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济慈诗选》目前中国《莎士比亚全集》有朱生豪,梁实秋,方平三种。
02诗歌理论·中旬刊1980年代初开始诗歌创作和诗歌翻译,在国内和美国、英国、加拿大发表大量作品,2013年获第三届张枣诗歌奖。
著有诗集《灰眼睛》(自印)、《胭脂》(海风出版社),译诗集《曼德尔施塔姆诗选》(河北教育出版社)、《费尔南多·佩索阿诗选》(河北教育出版社)、《盖瑞·斯奈德诗选》(江苏文艺出版社),当代艺术专著《艺术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等。
杨 子只能一步步靠近——我的诗歌翻译之路1982年4月和6月,在南开大学,大二第二学期,我试着翻译了十七首叶芝的诗歌,其中一首《白色鸟》发在我和几位同学的油印诗集《六弦琴》里。
亲爱的,愿我们是白色的鸟儿在海的泡沫上!愿我们是流星的火焰的轮子,在它熄灭逃避的时光;薄暮蓝色星星的火焰,低低悬在天边,已经唤醒我们的心灵,我爱,悲哀不会死亡。
原版叶芝诗集是文科系高级英语班(我和中文系八零级另外两位同学是该班学员)薛琛老师帮我从图书馆借的,具体哪个版本,我当时没记下来。
比照裘小龙的汉译,最后两句应该是译错了,后来也没修订,这里暂且改为——04诗歌理论·中旬刊已经在我们心中唤起,我爱,永不消亡的悲伤。
还有一首《死之梦》:我梦见那人在一个奇僻之地死去,在陌生土地那边。
他们将棺盖钉上,遮住她的面庞,那块土地上的农民一边惊诧,一边把她安顿进黄土,在覆盖她的土堆上两块木板钉成的十字架竖起来,四周种上青青松柏。
我刻下这些文字,便扔下她,让她与高空冷淡的星星在一起:她比得到你的初爱时更美了,如今长眠在地下。
可能是1990年,我又翻译了叶芝的两首诗,一首是《纪念艾娃·高·布思和贡·马凯维奇》,另一首是《本·布尔本山下》。
这些搁置多年未作修订的试译,现在读来当然稚嫩,却有一种令我惊诧的神奇的美——夜的光芒,丽萨黛尔,巨大的窗户朝向南方,两个女孩身穿丝绸和服,两个都很美,其中一个像瞪羚。
而咆哮的秋从夏天的花冠上砍下鲜花;大的已濒临死亡…………我不知小的梦见什么——没准是模糊的乌托邦……——《纪念艾娃·高·布思和贡·马凯维奇》从大二到大四,除叶芝外,陆续试译过《雅歌》、济慈、华兹华斯、柯勒律治、丁尼生、罗塞蒂兄妹、史文朋、维切尔·林赛(《中国夜莺》)和麦克里希。
著名翻译家及其作品不完全名单:
英语
林纾《巴黎茶花女遗事》《鲁宾孙漂流记》《伊索寓言》等
严复《天演论》
周瘦娟等《福尔摩斯探案全集》1916年
郭沫若《浮士德》,《少年维特之烦恼》,《战争与和平》,《雪莱诗选》,马克思著作若干。
张谷若哈代《德伯家的苔丝》,《还乡》,《无名的裘德》,哈代翻译专家
朱生豪莎士比亚作品
张友松马克吐温翻译专家,比如《竞选州长》
查良铮俄国普希金作品,英国浪漫派诗歌:《济慈诗选》《拜伦抒情诗选》《雪莱抒情诗选》《唐璜》等
赵萝蕤(女)《草叶集》,艾略特《荒原》
朱维之主要翻译弥尔顿。
弥尔顿《失乐园》,《复乐园》,《力士参孙》
萧乾《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夫妻合译《尤利西斯》(译文版),辛克莱《屠宰场》(合译),《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合译),《光荣与梦想》,《麦克米伦回忆录》,《拿破仑传》,《战争风云》(皆为合译)易卜生《培尔金特》
金堤《尤利西斯》(人民文学版1994)
《尤利西斯》译者还有:李虹,李进,纪江红,章影光,刘象愚等
李文俊福克纳《喧哗与骚动》(首译),卡夫卡《审判及其它小说》,麦卡勒斯《伤心咖啡馆之歌》王佐良《英国诗文选译集》,《彭斯诗选》,《苏格兰诗选》。
主编《英国文学名篇选注》等
袁可嘉《英国宪章派诗选》,《叶芝抒情诗精选》,《布莱克诗选》。
主编《外国现代派作品选》
汤永宽卡夫卡《城堡》,泰戈尔《游思集》,《采果集》,海明威《永别了武器》
杨德豫《朗费罗诗选》,《柯尔律治代表作三首》,《湖畔诗魂——华兹华斯诗选》,《拜伦抒情诗七十首》
江枫《雪莱诗选》
冯亦代《美国短篇小说集》(合译),斯坦贝克《人鼠之间》,
黄雨时狄更斯《奥列弗退斯特》,康拉德《黑暗深处》,乔伊斯《青年艺术家画像》等
陈良廷《乱世佳人》,《教父》,刘易斯《纳尼亚》系列,《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选》,劳伦斯《儿子与情人》等
卞之琳《西窗集》,《英国诗选》,《莎士比亚悲剧四种》,《莎士比亚抒情诗选》
方平《莎士比亚喜剧五种》,莎士比亚悲剧多种,《呼啸山庄》,主编《新莎士比亚全集》
屠岸《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济慈诗选》
目前中国《莎士比亚全集》有朱生豪,梁实秋,方平三种。
林疑今《永别了武器》
杨必《名利场》
法语
苏曼殊雨果《惨世界》即《悲惨世界》
赵少侯莫里哀《悭吝人》《伪君子》等,莫泊桑主要名篇,都德《最后一课》《柏林之围》,《法朗士短篇小说集》
许渊冲《包法利夫人》,《红与黑》,《埃及艳后》,《追忆似水年华》第三部等
罗新璋《红与黑》等
《红与黑》共有20多个译本
罗玉君(女),黎烈文,郭宏安,许渊冲,罗新璋,郝运(据信80s末最好译本),闻家驷等
傅雷巴尔扎克作品《葛朗台》《高老头》等,《约翰克里斯托弗》,《贝多芬传》等
方重乔叟翻译大家
萧三《国际歌》
李建吾戏剧翻译莫里哀作品为主,《包法利夫人》
王道乾杜拉斯作品《情人》《琴声如诉》《广场》《物质生活》《杜拉斯访谈录》《洛瓦斯泰因的迷狂》,普鲁斯特《驳圣伯夫》司汤达《拉辛与莎士比亚》等
罗大冈罗曼罗兰《母与子》,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
鲍文慰拉伯雷《巨人传》
李青崖首个白话翻译莫泊桑作品,福楼拜《包法利夫人》,大仲马《三个火枪手》
《三个火枪手》译者还有周克希(译名作《三剑客》),伍光建(译名作《侠隐记》)等
莫泊桑《俊友》译者有:李青崖,何敬(译名作《漂亮的朋友》),王振孙(译名作《漂亮朋友》)德语
张威廉德国文学翻译名家,包括小说,童话,文论,诗歌等
钱春绮德国诗歌翻译名家,包括歌德诗歌,席勒诗歌,尼采诗歌,《尼伯龙根指环》,《恶之花》,黑塞诗歌等,《浮士德》流传最广
杨武能《浮士德》,《少年维特之烦恼》,《格林童话全集》,托马斯曼《魔山》,《里克尔抒情诗》绿原《浮士德》,《里尔克诗选》,米沃什《拆散的笔记簿》等
《浮士德》的翻译者有:郭沫若,周学普,顾寿昌,梁宗岱,绿原,杨武能,董问樵,钱春绮等,十余个译本
傅唯慈托马斯曼《布登波洛克一家》,毛姆《月亮和六便士》,《1984,动物庄园》,《基督最后的诱惑》(合译),卢森堡《狱中书简》
高中甫《莱辛寓言》,《茨威格小说选》,《少年维特之烦恼》等
冯至海涅作品《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里尔克作品
德语翻译家还有:叶廷芳,张玉书,韩世钟等
俄语
瞿秋白高尔基《海燕》,其它俄国作家作品
冯春十卷本《普希金文集》,屠格涅夫《猎人笔记》,99年获得俄国政府普希金奖章。
草婴列夫托尔斯泰全部小说,包括《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出版有《托尔斯泰小说全集》(上海文艺),肖洛霍夫全集等
顾蕴璞《叶赛宁诗选》等
陆蠡《罗亭》
飞白俄国诗歌翻译,包括《马雅可夫斯基诗选》等
徐磊然法捷耶夫《毁灭》,普希金《上尉的女儿》,屠格涅夫《父与子》《罗亭》,《贵族之家》,多为人民文学出版
力冈《安娜卡列尼娜》,《复活》,《静静的顿河》
梅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行漫记》(后来有董乐山)
巴金赫尔岑《往事与随想》,屠格涅夫《父与子》《木木》
汝龙建国后契诃夫作品主要翻译者。
其他包括《复活》《罪与罚》等
满涛果戈理《果戈理小说戏剧选》、别林斯基作品主要译者,契诃夫《樱桃园》
韦从芜陀思妥耶夫斯基全部作品(但多从英文直译)
余振普希金、莱蒙托夫、马雅可夫斯基作品
焦菊隐契诃夫戏剧作品多种
戈宝权普希金、马雅可夫斯基诗歌,是普希金诗歌翻译的集大成者
孙用普希金《上尉的女儿》
黄裳《猎人笔记》
朱雯《苦难的历程》
金人《静静的顿河》
意大利西班牙希腊语等
但丁《神曲》翻译者:钱稻孙(片段),王维克(第一部完整汉译),朱维基(英文转译),田德望(最全面)等
吕同六:邓南遮:现当代意大利文学的主要翻译者
王央乐:西班牙语翻译家,主要有《博尔赫斯短篇小说集》,聂鲁达《诗歌总集》
赵德明《百年孤独》,《马尔克斯中短篇小说选》等拉美西班牙作品
李俍民乔万尼奥尼《斯巴达克斯》
陈中梅埃斯库罗斯悲剧,荷马史诗
罗念生古希腊戏剧多部,亚里士多德《诗学》,《荷马史诗》,《伊索寓言》等
荷马史诗的译者包括:杨宪益,罗念生和王焕生,陈中梅,傅东华等
叶君健安徒生童话
安徒生童话译者:叶君健,林桦
杨绛:《堂吉诃德》(直译)
杨译之前,《堂》皆为英法转译,杨后,《堂吉诃德》1990s出现更多译本,其中董燕生,孙家孟等
为佳
杨周翰贺拉斯《诗艺》
杨宪益《奥德修纪》,维吉尔《牧歌》
日语
周作人《伊索寓言》,《枕草子》,《平家物语》,《希腊神话故事》等
丰子恺《源氏物语》
叶渭渠:小林多喜二主要作品,川端康成《雪国》等主要作品,日本文学在中国主要推介者唐月梅:川端《古都》,三岛由纪夫《春雪》等主要作品,
林少华村上春树作品
林林日本俳句翻译
娄适夷芥川龙之介小说,最早翻译井上靖小说
申非继周作人后翻译《日本狂言选》,与周合作《平家物语》等
印度文学
季羡林金克木
其它
纳训《一千零一夜》
其它译本还有:李唯中,王瑞琴,葛铁鹰、周烈等
韩少功《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