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暴潮的类型时空分布
- 格式:ppt
- 大小:2.78 MB
- 文档页数:14
第三节中国的海洋灾害学习目标明目标、知重点了解风暴潮的类型,掌握我国风暴潮的时空分布特点、危害及防御措施。
了解风暴潮、灾害性海浪与台风的关系。
了解赤潮的发生原因,掌握我国赤潮的分布及危害。
中国的海洋灾害【自主学习】1.中国海洋灾害的主要类型风暴潮、灾害性海浪、赤潮等。
2.风暴潮(1)危害程度:居海洋灾害之首,也是我国最主要的海洋灾害。
(2)种类①台风风暴潮a.发生时间: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以8~9月最为集中。
b.特点:来势猛、速度快、破坏力强。
c.发生地区: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福建、浙江是台风登陆最多的省区,也是台风风暴潮发生次数最多的地区。
②温带气旋风暴潮a.发生时间:多发生在春秋季节,夏季也时有发生。
b.受灾地区:主要集中在渤海和黄海沿岸。
3.灾害性海浪(1)种类:以台风引发的灾害性海浪为主。
(2)危害:翻船、损坏各类船只,造成人员失踪或死亡。
4.海啸灾害发生的频次不多,据记载,平均200年发生一次。
【合作探究】读教材P42图2-3-1,探究下列问题。
(1)在我国,风暴潮一般影响范围和严重影响的地区分别是什么地方?(2)为什么有的地方受风暴潮影响重,有的地方影响轻?提示:(1)一般影响范围:台湾东北部、福建、浙江、上海及江苏南部;严重影响的地区:浙江和福建。
(2)风暴潮由台风引起,台风登陆地区影响重,其他地方影响较轻。
【核心归纳】1.风暴潮的危害导致潮水漫溢,海堤溃决,冲毁房屋和各类建筑设施,淹没城镇和农田,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风暴潮还会造成海岸侵蚀,海水倒灌造成土地盐渍化等灾害。
2.赤潮的定义、成因、危害(1)赤潮的定义:它是海洋中某一种或某几种浮游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暴发性繁殖或高度聚集,引起海水变色,影响和危害其他海洋生物正常生存的灾害性海洋生态异常现象。
(2)赤潮发生的主要条件:①纬度较低,水温高;②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排放;③静水环境。
赤潮发生的原因:海水富营养化是赤潮发生的物质基础和首要条件;干旱少雨,天气闷热,水温偏高,风力较弱,或者潮流缓慢等水域环境;海水养殖的自身污染亦是诱发赤潮的因素之一;海运业的发展导致外来有害赤潮种类的引入;全球气候的变化也导致了赤潮的频繁发生。
地理研究GEOGRAPHICAL RESEARCH 第34卷第12期2015年12月V ol.34,No.12December,20151368-1911年苏沪浙地区风暴潮分布的时空特征邓辉,王洪波(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100871)摘要:搜集到1368-1911年苏沪浙地区风暴潮记录2119条,以此为基础,重建区域历史风暴潮发生的时间序列与空间分布。
从年内分布情况看,苏沪浙地区历史风暴潮主要发生在6-10月,其中7-9月占80%,8月为全年最高值,占37%。
68.56%的历史风暴潮发生在农历朔望日前后,其中发生在朔日前后(农历二十七至次月初四)的占35.57%,发生在望日前后(农历十三至十九)的占32.99%。
小波分析结果显示:风暴潮年际变化时间序列存在54a 、30a 、17a 周期。
历史风暴潮引起的海侵多发生在沿海地区,苏北地区历史风暴潮海侵淹没界线达4m 高程,长三角地区历史风暴潮海侵淹没界线达5m 高程,杭州湾沿岸、浙东沿海地区则分别达5m 和6m高程。
关键词:1368-1911年;风暴潮;时空分布;海侵界线;苏沪浙地区DOI:10.11821/dlyj2015120121引言风暴潮是指由强烈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导致的海面异常升高现象[1]。
其影响范围可由几十千米到上千千米,周期从几小时到几天不等,在各种海洋灾害中居首位[2]。
历史时期风暴潮的研究不仅是全球环境演变领域的重要问题[3],而且对今天沿海地区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作用[4-6]。
目前,国内关于历史时期东部沿海地区台风活动的研究成果较多,初步建立了历史时期不同阶段、不同地区的台风活动的时间变化序列,并开展了相关的分析研究[7-12]。
相对而言,有关历史时期东部沿海地区风暴潮的研究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13-16],风暴潮的空间分布与其引起的海侵影响范围的研究基本上还属于空白领域。
本文以历史时期风暴潮为研究对象,选择苏沪浙地区作为典型区域,研究时段限定在明清时期,从时间与空间两个方面对历史风暴潮的活动开展研究,以期揭示历史风暴潮活动的时空特点与相关影响因素,为当地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海洋经济MARINE ECONOMY Vol.9No.I Feb.2019第9卷第1期2019年2月【经济管理】近10年福建省风暴潮灾害特征分析及社会经济影响李程,王慧,李响,潘嵩,张建立,李文善(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天津300171)摘要:本文统计了2008-2017年影响福建省的风暴潮过程,分析了风暴潮时空分布规律、风暴潮灾害经济损失现状以及风暴潮灾害特征。
结果表明,福建台风风暴潮灾害具有发生频次高、影响范围广、灾害损失重的特点。
此外,风暴潮影响期间,季节性高海平面、天文大潮和风暴增水三者叠加会增加风暴潮致灾程度。
关键词:风暴潮;灾害;时空分布中图分类号:U6-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1647(2019)01-0044-04引言1风暴潮时空分布特征风暴潮是指由强烈大气扰动,如热带气旋(台风或称飓风)、温带气旋(含寒潮大风)等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高现象叫风暴潮引起的沿岸增水而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称之为风暴潮灾害。
在我国沿海地区,风暴潮灾害发生频繁,2008-2017年,我国因风暴潮造成的经济损失总额占海洋灾害经济损失总额的86%,是造成经济损失最为严重的海洋灾害。
福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是我国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区域。
由于靠近西北太平洋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台风源地,每年夏、秋季节频繁遭受风暴潮侵袭,给当地带来严重的社会经济损失㈢。
因此有必要对福建沿海风暴潮灾害时空特征、损失程度、发生规律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开展风暴潮灾害评估提供支撑。
2008-2017年,福建省沿海共发生风暴潮29次,其中由登陆福建台风引起的风暴潮24次,未登陆福建的台风引起的风暴潮5次。
其中,2010年风暴潮发生5次,为近十年最多,且全部为登陆福建台风引起,如图1所示。
福建沿海风暴潮主要发生在6-10月,其中以7-9月最为集中,约占80%□近十年,福建省台风季为6月21日-10月23日,共124天,如图2所示。
年份图1风暴潮发生次数变化收稿日期:2018-11-08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A0604904、2016YFC1401103]第一作者:李程,男,硕士,匚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海平面影响调查评估研究,E-mail:lichengnmdis@043经济管理海洋经济2019年2月(赵)薙疇M87651224月份图2风暴潮发生季节变化2008-2017年,福建省由登陆台风引起的 台风风暴潮24次。
影响我国的重大台风风暴潮时空分布侯京明;于福江;原野;付翔【摘要】This paper gives the statistics of 38 red tropical storm surge disasters which happened along the China coast from 1949 to 2009, and analyzes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these disaste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verity of these disasters, which tended to happen in September, has increased in last two decades; two areas are seriously affected by the red tropical storm surge disasters: Shanghai to Quanzhou coast area, and the Zhujiang Estuary to northeast-Hainan coast area.%统计了1949-2009年间发生在我国大陆沿海的38次达到红色预警级别的重大台风风暴潮过程,分析了其在空间、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分析结果表明:红色台风风暴潮灾害的发生次数呈上升趋势,且多发生在7-9月间,9月最多:长江口到福建泉州一带沿海和珠江口到海南岛东北部一带沿海是红色台风风暴潮灾害的高风险区.【期刊名称】《海洋通报》【年(卷),期】2011(030)005【总页数】5页(P535-539)【关键词】红色;台风风暴潮;时空分布【作者】侯京明;于福江;原野;付翔【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山东青岛266100;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北京100081;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北京100081;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北京100081;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731.23风暴潮是指由强烈大气扰动,如热带气旋(台风或称飓风)、温带气旋(含寒潮大风)等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高现象。
福建省风暴潮时空分布特征分析董剑希;李涛;侯京明【摘要】分析20世纪50年代以来福建省7个有代表性验潮站的近700站次台风风暴潮过程,利用建立的风暴潮评价指标,对福建省风暴潮的时空分布特征开展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风暴潮主要出现在7月至10月,其中以8月最多,9月次之;风暴潮灾害主要发生8月和9月,以9月居多.各级风暴潮中,增水为50~100 em的风暴潮次数约占70%,沿海各区域中,风暴潮频发区和严重区为闽江口,风暴潮次数明显偏多、偏强;风暴潮灾害频发区为闽江口,风暴潮灾害严重区则依次为闽江口和宁德区域.1954-2008年间,风暴潮发生次数总体呈现上升趋势;风暴潮灾害呈较明显的上升趋势.【期刊名称】《海洋通报》【年(卷),期】2016(035)003【总页数】9页(P331-339)【关键词】风暴潮;风暴潮灾害;时空分布;历史趋势【作者】董剑希;李涛;侯京明【作者单位】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北京100081;国家海洋局海洋灾害预报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北京100081;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76风暴潮是来自海上的一种巨大的自然灾害现象(冯士筰,2000),是导致全球生命财产损失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也是影响我国最严重的海洋灾害。
夏秋之时,东南沿海频繁遭受台风风暴潮袭击(叶琳等,2002),其中尤以浙江、福建和广东省为重,每年均有发生并且成灾率较高,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目前风暴潮研究取得了很多的成果,以风暴潮数值模型研究为多,于福江等建立了一个覆盖东海的两重嵌套网格高分辨率台风暴潮数值预报模式(于福江等,2002),利用Kalman滤波资料同化技术将海洋站水位观测资料融入二维线性风暴潮模式优化预报结果(于福江等,2002),冯兴如研究了波至辐射应力对桑美风暴潮的影响(Feng et al,2011)。
孟加拉湾风暴时空分布和活动规律统计特征段旭;陶云;寸灿琼;郭世昌;吕林宜【期刊名称】《高原气象》【年(卷),期】2009(28)3【摘要】利用1945—2006年JTWC公布的孟加拉湾风暴资料,对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孟加拉湾热带气旋(下称孟湾TC)生成个数年平均约为8.12个,全年均有发生,其中2~3月最少,之后开始增加,10月达到峰值;与孟湾TC不同,孟加拉湾热带风暴(下称孟湾TS)呈双峰型分布,峰值为5月和9~10月。
从孟湾TS的强度上看,达到H4标准的超级强风暴1971—1986年仅出现1次,而1987—2006年则出现了8次。
孟湾TS生成位置、平均维持时间和最长维持时间的月际变化均呈双峰型分布,4~5月和10~11月为峰值。
孟湾TS的生成位置10~11月峰值大于4~5月,而平均维持时间和最长维持时间则是4~5月峰值大于10~11月。
孟湾TC 登陆方向大部分为西北或偏西路径,占56.7%。
孟湾TS登陆方向与TC有一些不同,主要差异是西北路径和未登陆次数减少,偏西和东北路径增加。
由于4~5月是孟湾TS东北路径登陆的一个峰值,因此,与云南雨季开始期关系密切,对云南初夏降水影响很大。
【总页数】8页(P634-641)【作者】段旭;陶云;寸灿琼;郭世昌;吕林宜【作者单位】云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云南省德宏州气象局;云南大学大气科学系【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57.8【相关文献】1.广东省风暴潮时空分布特征及重点城市风暴潮风险研究2.亚洲夏季风爆发前后西北太平洋和孟加拉湾热带气旋活动统计特征3.地震活动时空分布序列的分形自组织特征:安宁河活动断裂带地震分布研究4.初夏孟加拉湾风暴活动期间青藏高原大气环流的异常特征5.气象因素对北京电网设备影响的统计规律及时空分布特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浙江沿海台风风暴潮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王晶;卢美;丁骏【摘要】本文通过对1950~2009年60年间270次台风风暴潮过程中最高潮位和最大增水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到了浙江沿海地区风暴潮增水和高潮位的时空分布特征.【期刊名称】《海洋预报》【年(卷),期】2010(027)003【总页数】7页(P16-22)【关键词】浙江沿海;台风风暴潮;时空分布【作者】王晶;卢美;丁骏【作者单位】浙江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浙江,杭州,310007;浙江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浙江,杭州,310007;浙江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浙江,杭州,31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731风暴潮是指由强烈大气扰动,如热带气旋(台风、飓风)、温带气旋等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高现象。
浙江省是台风风暴潮灾害重灾区,其中浙江南部沿海岸段受风暴潮影响最大。
据统计,浙江沿海地区每年4~11月都可能受台风风暴潮的影响,主要影响时段集中在7~9月。
对浙江省造成重大风暴潮影响的台风主要是登陆浙江、登陆福建北部和在浙江近岸转向三种类型,浙江历史上重大风暴潮灾几乎都是由这三类台风引起的。
很多学者都针对登陆或者影响浙江的台风风暴潮过程做过深入的研究。
羊天柱等(1997)对浙江省海岛风暴潮及其灾害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和研究,认为风暴潮及其灾害一般浙南岛区要大于浙中、浙北岛区,近岸海岛区要大于离岸较远的岛区。
茅程(1999)总结了9711号台风过程浙江沿海高潮位的预报经验。
丁骏等(2003)对浙江沿海台风风暴潮类型及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潮差较大的站点其前兆波增水曲线具有明显的波动形态,而潮差较小的站点其前兆波增水曲线较为平稳。
这些研究工作为我们深入了解浙江沿海台风风暴潮的情况以及在台风过程中的防灾减灾工作都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本文对1950~2009年60年间270次台风风暴潮过程中浙江沿海8个水文站和2个海洋站风暴潮过程最高潮位和最大增水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到了浙江沿海台风风暴潮过程最大增水和高潮位的时空分布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