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教育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86.00 KB
- 文档页数:20
国防教育日主题教案四篇一、主题名称:弘扬国防精神,提升国防意识二、教学目标:1.了解国防教育日的由来与意义;2.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国防意识;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保卫家园的情感;4.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三、教学内容:1.国防教育日的由来与意义;2.国家安全和个人安全的关系;3.学习国家基本国防常识;4.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
四、教学过程:1.引入活动:教师播放国家安全宣传片,向学生介绍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2.学习国防教育日的由来与意义:教师简要介绍国防教育日的由来和意义,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到国防教育对于培养爱国情感和保卫祖国的重要性。
3.学习国家安全和个人安全的关系:教师利用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学生讲解国家安全和个人安全的关系,并与学生共同探讨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以及如何维护国家安全。
4.学习国家基本国防常识:教师通过讲解、展示实物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国家基本国防常识,如国旗、国徽、国歌等,让学生了解国家的象征和基本国防知识。
5.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教师向学生介绍常见的突发事件,如地震、火灾等,教授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和自救互救方法,并进行模拟演练,提高学生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活动的开展,可以通过学生的讨论、回答问题等方式进行评价。
教师也可以布置作业或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或讨论,并进行评分。
六、教学延伸:1.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份关于国家安全的调查报告,并撰写个人感悟。
2.扩展阅读:鼓励学生阅读与国家安全相关的书籍或文章,并进行分享。
国防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三篇国防教育主题班会教案教案一:国防教育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国防教育的定义和重要性;2. 掌握我国的国防政策和军事实力;3. 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防观念。
二、教学重点:1. 国防教育的定义和目标;2. 我国的国防政策和军事实力;3. 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防观念的培养。
三、教学内容:1. 国防教育的定义和目标:国防教育是指通过对国家安全、军队建设、军事技能等方面的宣传和教育,培养公民的国防观念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国家安全意识和国防能力。
2. 我国的国防政策和军事实力:我国的国防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世界和地区的和平稳定。
我国拥有一支强大的人民解放军,具备了先进的军事技术和装备,能够有效应对各种安全威胁。
3. 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防观念的培养:通过宣传我国的历史、文化和英雄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同时,通过开展实地参观、演习活动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军事训练和国防建设,增强他们的爱国意识和责任感。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国防教育的概念、国防政策和我国的军事实力等内容,向学生传递相关知识;2. 案例分析法:选取一些相关的国防教育活动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加深对国防教育的理解。
五、教学评估:1. 学生对国防教育的定义和目标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我国国防政策和军事实力的了解程度;3. 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国防观念的培养情况。
教案二:国防教育与军事技能培养一、教学目标:1. 了解国防教育与军事技能培养的关系;2. 掌握基本的军事知识和技能;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应急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国防教育与军事技能的培养关系;2. 基本的军事知识和技能;3. 团队合作意识和应急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内容:1. 国防教育与军事技能的培养关系:国防教育不仅仅是传递知识,还包括对学生进行军事技能的培训,如基本的军事训练、地图阅读、野外生存等,通过培养学生的军事技能,提高其国防观念和应急能力。
小学《国防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国防的基本概念,增强国防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卫祖国的情感。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敢坚强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国防的重要性,掌握国防知识。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国防、献身国防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课件、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
2.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份国防知识资料。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我国国旗,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国旗的象征意义。
2.教师简要介绍国防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国防对国家的重要性。
(二)新课导入1.教师播放国防教育视频,让学生了解我国国防建设取得的成果。
2.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国防知识,如:国防科技、国防历史等。
(三)分组讨论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国防知识主题,进行资料搜集和整理。
2.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本组搜集到的国防知识。
(四)案例分析1.教师出示国防建设中的典型案例,如:我国南海岛礁建设、驻港部队等。
2.学生分析案例中体现的国防精神,如:爱国、奉献、团结等。
(五)互动环节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国防知识竞赛,检验学生对国防知识的掌握。
2.学生自由发言,谈论自己心中的国防英雄,分享英雄事迹。
2.学生发表自己对国防教育的看法,提出建议。
3.教师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国防教育的感悟。
五、课后反思1.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评价1.评价学生对国防知识的掌握程度。
2.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3.评价学生对国防教育的认识和情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了解国防的重要性,掌握一定的国防知识,培养热爱祖国、保卫祖国的情感,为成为新时代的国防人才奠定基础。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国防的实际意义,并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感受到国防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情感上认同国防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国防建设中来的意愿。
小学国防教育教案3篇教案1:小学国防教育教案-了解国防的重要性教学目标:1. 了解国防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掌握国防的基本知识。
3. 培养爱国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1. 什么是国防?2. 国防的重要性。
3. 国防的组成部分。
4. 国防的发展历程。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观看国防相关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对国防的兴趣。
2. 学习国防的定义和重要性: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国防的概念和为什么国防对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性。
3. 学习国防的组成部分:介绍国防的组成部分,如军队、武器装备、国防科技等,并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进行说明。
4. 学习国防的发展历程:简要介绍国防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国防的演变和现代国防的特点。
5. 总结: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思考,总结所学内容,并展示自己对国防的理解和意义。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检查学生对国防的理解和对国防重要性的认识。
2. 小组展示:评估学生对国防组成部分和发展历程的掌握情况。
3. 书面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国防的认识和态度。
教案2:小学国防教育教案-了解国防科技的发展教学目标:1. 了解国防科技的定义和作用。
2. 掌握国防科技的基本知识。
3. 培养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内容:1. 什么是国防科技?2. 国防科技的作用和重要性。
3. 国防科技的发展领域和成果。
4. 国防科技的应用案例。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国防科技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国防科技的兴趣。
2. 学习国防科技的定义和作用: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国防科技的概念和为什么国防科技对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性。
3. 学习国防科技的发展领域和成果:介绍国防科技的发展领域,如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并通过案例展示国防科技的成果。
4. 学习国防科技的应用案例:通过讲解一些国防科技的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国防科技在保卫国家安全和促进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5. 总结: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思考,总结所学内容,并展示自己对国防科技的认识和意义。
国防教育日主题教案四篇
【教学目标】
1. 了解国防教育日的由来和意义;
2. 了解国防教育的基本内容和目标;
3. 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和国防观念。
【教学难点】
1. 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防观念。
【教学准备】
1. 电子教学设备;
2.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5分钟)
通过播放国防教育相关的视频,进入国防教育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解国防教育日的背景和意义 (10分钟)
1. 国防教育日的由来;
2. 国防教育日的意义。
四、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防观念 (15分钟)
1. 通过讲解和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国家安全对每个人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的发展和安全问题。
五、小结 (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国防教育对个人和国家的重要性。
【教学延伸】
布置学生以“国防教育日”为主题,写一篇短文或制作一份海报,表达对国防教育的
理解和认识。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讲解国防教育日的背景和意义,介绍了国防教育的基本内容,引导学生树
立正确的国防观念。
通过积极参与互动和讨论,学生对国防教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防观念方面,还可以增加一些案例和实际情况的分析,使学
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国防对个人和国家的重要性。
小学《国防教育》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国防教育的意义,增强国防观念。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卫家园的意识。
3. 学习基本的国防知识,提高学生的国防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国防教育的意义:介绍国防教育的背景、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国防教育对国家、民族的重要性。
2. 国防观念:讲解爱国主义的内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3. 国防知识:介绍我国国防建设的基本情况,普及国防科技知识。
4. 国防素养: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勇敢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国防教育的意义、国防观念的培养、国防知识的学习。
2. 教学难点:国防观念的深入理解,国防知识的具体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国防教育的意义、国防观念、国防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国防教育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国防教育的重要性。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国防教育的背景,引发学生对国防教育的关注。
2. 讲解国防教育的意义:阐述国防教育对国家、民族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国防教育的必要性。
3. 培养国防观念:讲解爱国主义的内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防观念。
4. 学习国防知识:介绍我国国防建设的基本情况,普及国防科技知识。
5. 培养国防素养: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他们对国防教育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通过他们对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对国防知识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国防教育馆或军事博物馆,增强他们对国防教育的直观感受。
2. 邀请国防专家或军人来校进行讲座,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国防知识和国防建设的重要性。
国防教育主题班会教案5篇教案1: 国防意识教育主题: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时间:45分钟目标:通过本次班会,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增强国家荣誉感和爱国情怀。
教具:PPT、视频、小纸条步骤:1. 引入(5分钟):- 通过播放一段视频或幻灯片展示,介绍国家的优秀军人和他们的英勇事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介绍国防意识(10分钟):- 通过PPT展示国防意识的定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了解国防意识对个人和国家的重要性。
3. 分组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张纸条,要求学生讨论并写下自己对国防意识的理解和如何培养国防意识。
4. 分享讨论(10分钟):- 邀请各组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学生可以互相借鉴、补充和讨论。
5. 总结和展望(5分钟):- 结合学生的讨论结果,总结本次班会的主要内容,并展望今后如何进一步培养国防意识。
教案2: 国防教育与身体锻炼主题:国防教育与身体锻炼时间:45分钟目标:通过本次班会,了解军事训练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教具:PPT、视频、军事训练器材模型步骤:1. 引入(5分钟):- 通过播放一段军事训练的视频或幻灯片展示,介绍军事训练对身体健康的积极影响。
2. 国防教育与身体锻炼(10分钟):- 通过PPT展示军事训练的内容和意义,介绍国防教育与身体锻炼的密切关系。
3. 模型展示(15分钟):- 准备一些军事训练器材的模型,向学生展示并解释其用途和锻炼效果。
4. 分组讨论(1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探讨军事训练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并分享个人的锻炼经验和感受。
5. 总结和展望(5分钟):- 结合学生的讨论结果,总结本次班会的主要内容,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
教案3: 国防教育与社会责任主题:国防教育与社会责任时间:45分钟目标:通过本次班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强调国防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教具:PPT、视频、案例分析素材步骤:1. 引入(5分钟):- 通过播放一段国防建设的视频或幻灯片展示,介绍国防与社会责任的紧密联系。
国防教育主题班会教案5篇教案1:国防意识的培养班会主题:国防教育——国防意识的培养时间:45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国防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和责任意识。
教学过程:1. 引入(5分钟)a. 师生互动,询问学生对国防的理解。
b. 引用相关报道和新闻,介绍当前国防形势。
2. 知识讲解(15分钟)a. 介绍国防的概念和含义。
b. 介绍国防的重要性,对于国家和个人的影响。
3. 活动练习(15分钟)a. 分组讨论,就国防意识的培养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b.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参与国防事务,体验国防责任。
4. 总结(5分钟)a.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活动。
b. 强调培养国防意识和责任意识的重要性。
c.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国防观念,为祖国的安全做出贡献。
教学反思:本次班会通过引入、知识讲解和活动练习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国防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国防意识和责任意识。
同时,通过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5. 延伸拓展(5分钟)a. 鼓励学生查阅相关书籍、资料,深入了解国防的相关知识。
b. 推荐学生参观国防博物馆、军事科技展览等,亲身感受国防的现状和发展。
c. 邀请有关专家、军人或退役军人来班级进行交流和讲座,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国防的认识。
教学反思:本次班会的主题是国防意识的培养,通过引入、知识讲解、活动练习、延伸拓展等环节,全面提高学生的国防意识和责任意识。
班会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可以将学生组织起来共同学习和思考,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延伸拓展的活动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之外进一步接触和了解国防事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案2:国防教育宣传班会主题:国防教育——国防意识的宣传时间:45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国防的基本常识和重要性。
2. 提高学生的国防意识和责任意识。
3. 掌握国防知识的宣传方式和策略。
教学过程:1. 引入(5分钟)a. 师生互动,询问学生对国防的了解程度。
国防平安教育课教案〔精选10篇〕国防平安教育课教案〔精选10篇〕国防平安教育课教案篇1学习目的:1、国防教育是素质教育重要组成局部。
根据上级关于加强小学生国防教育的指示精神,进步国防教育质量。
2、通过国防常识、国防地理、国防科技等各方面教学使学生掌握局部浅易的国防常识、国防科技等知识,从中受到爱国教育,学会从小热爱祖国,立志献身国防。
学习过程:一、国防立法,兵强国安我们伟大的祖国,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母亲。
母亲的安危,同每一个公民的利益息息相关。
每个公民都应该热爱祖国,热爱母亲,为保卫祖国主权和领土的完好做出奉献。
为了确保祖国主权和领土的完好,我国制定和公布了许多国防法规,他们是我国国防事业不断开展,兵强国安的保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按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荣耀义务。
”“国家加强武装力量的____化、现代化、正规化建立,增强国防力量。
”二、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法那么规定:“每年12月31日以前年满18岁的男性公民,应当被征集服现役。
当年未被征集的,在22岁以前,仍可以被征集服现役。
根据军队需要,可以按照前款规定征集女性公民服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义务按照本法的规定服兵役。
”此外,国家还有一些其他法规,如《征兵工作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官服役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惩治军人违背职责罪暂行条例》、《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等。
总而言之,各种国防法规的建立,是兵强国安的保证。
三、____里的千里眼——军事卫星在军事上,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要知道对方首先要看清对方。
观察仪器主要包括四大类:(一)、光学观察镜(二)、红外线夜视仪和微光夜视仪(三)、雷达和声纳(四)、侦察机和军事卫星其中要数军事卫星飞得最高,看得最远,情报最全面。
国防教育日主题教案四篇第一篇:加强国防意识,全面建设一支强大的军队教学目标:1. 了解国防教育日的主要内容和意义;2. 了解国防建设的基本知识,包括国防政策、军队建设等;3. 掌握国防意识的基本内涵和理念,提高国防意识。
教学重点:如何提高学生的国防意识,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
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互动式教学。
教学过程:Step1:引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国防教育日主题教案》。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们能说出国防教育日的日期吗?(学生回答)没错,国防教育日是每年的9月8日。
那么,这一天有什么意义呢?(学生回答)很好,这一天是为了加强国防意识,全面建设一支强大的军队,保卫祖国的安全和繁荣而设立的。
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国防建设的基本知识。
Step2:讲解国防政策和军队建设1. 国防政策:在国家建设的全局中,国防是头等大事,在军队建设中,按照中央的要求实现从精进到卓越,从大到强的目标,要求军队建设要紧跟时代步伐,为国家和人民的安全和繁荣保障不断作出贡献。
2. 军队建设:军队建设要根据国家和军队建设的需要,加强改革,提高军队现代化水平,全面提高军的能力,建设一支在任何时候都能够保卫国家安全的现代化军队。
Step3:学生思考与讨论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什么是国防意识?它包括哪些内容?如何提高我们的国防意识?Step4:总结在今天的课程中,我们了解了国防教育日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掌握了国防政策和军队建设的基本知识,同时,我们也了解了国防意识的内涵和理念,并认识到了提高国防意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二篇:国防教育日是什么?重要性和意义解析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从此,中国军队站起来了。
1952年,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军事训练和国防教育的决定》,确定了国防教育是全民的工作,是全国义务性的。
此后,每年的9月8日被定为国防教育日。
国家的安全是无法妥协的事情,国防教育是保卫国家安全和维护国家利益的基础和前提。
国防教育教案第一课国防综合【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国防”。
2.回顾并掌握英帝国主义和日本帝国注意在侵略我国之前的间谍活动。
3.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际上一些反华势力如:美国,台湾等一些国家和地区企图搞乱和分裂我们祖国的行为。
以此为鉴,提高警惕。
4.我国国家安全工作的特点。
【教学重点】:掌握“国家安全”的概念和我国国家安全的特点【教学难点】:对历史上危害我国国家安全的回顾和认识【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什么是国防? 国防,是一门求生学问,也是国家的防务,是指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防备外来侵略和颠覆,所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
大家一定都很喜欢看《007》吧,杰姆斯邦德非常酷,他身手矫健,行为敏捷,每次都能出色的完成任务,是我们心中最完美的间谍(特工)。
他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当然,做危害本国国家安全的间谍是个坏人,做保护本国国家安全的间谍就是好人。
当今世界,无论国家大小,国力强弱,都把维护本国国家安全摆在重要位置。
那么,到底什么是国家安全(举手发言,各抒己见)二、教师总结“国家安全”的概念:国家安全是指国家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的政权、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社会秩序不被破坏,国家的荣誉和利益不遭损害。
三、引导学生回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历史(1840-1842),你们想想,难道英国人是正巧路过中国顺便上岸才会引发这场战争的吗?当然不可能,这之前,他们早已派了间谍来我国搜集情报了。
此外,日本人多我们地大物博的国家早已虎视眈眈,于1872年就派间谍到我国窃取国情情报。
(简介两段隐蔽战线的历史)四、教师介绍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存在的安全隐患,号召大家提高警惕,时刻保护我们国家的安全!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国家安全工作,举例说明。
五、简介我国国家安全工作的特点六、教师总结:当今世界,经济不断繁荣,社会不断进步,但与此同时,天下又并不太平,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和反华势力从来没有停止过危害我国国家安全的活动,因此,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有义务来保护我们的国家安全,不要轻易将我国情况告诉境外人士,不要在社会上散布伤害我们国家的言论,做一个遵纪守法的爱国公民。
第二课我国的行政区【教学目标】①了解祖国的版图,知道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
②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教学流程】一、课前讲话:1.回忆幼儿歌曲《娃哈哈》,并唱一唱。
2.配乐欣赏祖国各地的风景。
(背景音乐:《娃哈哈》)二、认一认我国行政图。
1.你了解我们美丽的祖国吗?(学生说。
)2.我们祖国不仅美丽,而且面积非常的大。
(出示《中国行政图》)说说它像什么?(像公鸡。
教师指地图,生先后答:鸡的头部,鸡脖子,鸡尾巴,鸡肚子,鸡脚。
)3.了解祖国面积的大小。
4.为了便于管理,祖国分成了不同的区域。
(1)师生一起数数有几个行政区。
(2)分类数一数。
(3)揭示课题。
三、了解我国行政区。
1.这34个行政区就像祖国妈妈的34个孩子,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找找祖国妈妈的这34个孩子,跟他们交交朋友。
2.师生合作找:家乡甘肃省我国最北端、最南端、最西端所在的省级行政区。
3.小组合作找:自己最感兴趣的两个省级行政区,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资料。
4.小组汇报。
四、熟悉我国的行政区比一比:我也棒①找出我过最大的省和最小的省,并说出他们的位置。
②说出与是甘肃省相邻的省份。
③一分钟内记住自己最感兴趣的10个行政区。
五、拼一拼我国行政图1.师生合作拼出我国行政图。
2.小组合作拼出我国行政图。
六、课堂总结第三课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教学目的】:1.认识到公民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的重要意义;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
2.学习《兵役法》等基本的国防法规,使学生了解公民应履行的国防义务;【教学过程】:(一)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板书)师:鸦片战争中,英国兵舰的大炮轰开了中国的海防。
从此,中国的万里海疆成为帝国主义炮舰入侵的通道。
1.8万千米长的海岸,遭到侵略者470多次入侵。
从辽东半岛的大孤山到海南岛的三亚港,中国所有的港口、港湾、岛屿都遭到侵略者的蹂躏。
同学们听后有何感想呢?(我们今天必须加强国防建设。
)师:国防建设的核心是军队建设,人民解放军是人民的子弟兵,它是由人民的子弟组成的(二)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1.“一个主体,两个结合”的兵役制度。
《兵役法》规定我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为主体的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并对平时征集,士兵、军官的现役和预备役,军事院校从青年学生中招收的学员,民兵等等作了具体规定。
2.出示卡片: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义务依照本法的规定服兵役。
有严重生理缺陷或者严重残疾不适合服兵役的人,免服兵役。
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得服兵役。
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成。
第十条全国的兵役工作,在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下,由国防部负责。
(三)、依法服兵役是公民的光荣义务1.依法服兵役是公民履行保卫祖国、抵抗侵略的神圣职责的具体表现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五条“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和其他有关条款的规定,制定本法。
2.尊重、优待军人,开展多种形式拥军优属活动。
第五十一条现役军人,革命残废军人,退出现役的军人,革命烈士家属,牺牲、病故军人家属,现役军人家属,应当受到社会的尊重,受到国家和人民群众的优待。
第五十二条革命残废军人乘坐火车、轮船、飞机、长途汽车,优先购票,并按照规定享受减价优待。
义务兵从部队发出的平信,免费邮递(四)课堂小结: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第四课我爱解放军【教学目标】:1.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祖国的坚强保卫者,是祖国的钢铁长城;解放军分陆、海、空三大兵种,解放军使用各种武器保卫祖国的领土、领海和领空。
2.知道解放军爱人民,是人民的子弟兵;解放军保卫祖国,使全国人民安心工作、学习。
3.萌发尊敬、热爱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情感;积极参加学习和慰问解放军的活动。
【教学准备】:陆海空军的图片、收集有关武器的图片。
【教学过程】:1.认识解放军的三大兵种。
(1)战争年代,是谁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杀敌?在和平时期,又是谁为保卫祖国奉献自己青春年华的呢?(解放军)(2)解放军使用哪些武器打敌人?(边出示武器图片)(3)是谁用大炮、坦克、手雷保卫祖国的领土?(出示穿陆军服装的解放军图片)。
(4)是谁驾驶军舰保卫祖国的领海?(出示穿海军服装的解放军图片)(5)是谁驾驶飞机保卫祖国的领空?(出示穿空军服装的解放军图片)师生共同小结三大兵种的特征。
2.认识解放军的作用讲一讲:1)人民解放军不仅是祖国坚强的保卫者,也是人民的子弟兵,他们和人民群众心连心。
2)你们还记得1998年解放军抗洪的情境吗?议一议:(1)解放军为什么要保卫祖国?(2)如果没有解放军行吗?为什么?3.说体会,谈感受(1)通过这次的活动,你有什么感想和收获?(2)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祖国的钢铁长城,是全国人民最可爱的人。
我们少年儿童要热爱他们,学习他们,用他们乐为祖国守孤岛和为人民利益英勇献身的精神,不断激励自己,做一个像他们那样的人。
4.延伸活动:回家观看解放军的电视。
第五讲历史上的军事家【教学目标】1.知道孙武是我国古代的军事家,知道孙武的著作《孙子兵法》。
2.知道《孙子兵法》不仅对我国,而且对世界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了解一些《孙子兵法》中的格言,并理解其意义。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介绍《孙子兵法》及其在国内外产生巨大影响方面的资料。
【教学活动及过程】1.导入。
教师提问:(1)同学们有没有去过孙武祠?(2)你知道孙武祠是为纪念谁而修建的?(3)谁知道孙武的有关情况?2.讲解与讨论。
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孙武的生平:“孙武是春秋末年吴国的一位将领。
在孙武的指挥下,吴国打败了楚国,并成为战国时期一个强大的国家。
”教师提出问题:A:“在海湾战争中,美国官兵人手一册《孙子兵法》,这是为什么B:一部产生于2000多年前的军事著作,为什么会影响这样广?C:在使用了最先进武器装备的现代战争中,为什么人们还要向孙武这位古人请教呢?”3.小组讨论。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补充一些孙子兵法中的名言。
4.全班交流。
各小组向全班介绍自己的讨论结果,以及他们对教师所提问题的思考与回答。
5.教师总结,并对表现突出的小组给予表扬。
6、课堂延伸:你还知道我国历史上的哪些军事家?第六课:人民防空的任务与作用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到现代战争危险的存在,增强国防观念2.了解人民防空的概念和任务,掌握防空袭警报音响信号的特征3.了解什么是三防,认识现代高技术战争空袭的特点和破坏的严重性二、教学重点:1.结合国际、国内形式,进行国防教育2.明确普及防空知识的意义3.掌握防空袭警报音响特征三、教学难点:人民防空的作用四、教学方法和手段:以事例和道理说明课题内容,利用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五、教学过程:同学们在学好文化课的同时,要接受人民防空教育,学好防护技能在突发战争时,才能更好地保存自己,使自己免受战争伤害一、人民防空的任务人民防空:(简称人防)是人民群众为对付空中袭击所采取的有组织的防御措施国家根据国防需要,动员和组织群众采取防护措施,防范和减轻空袭危害防空袭警报:预备警报:鸣36秒,停24秒,反复3遍紧急警报: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解除警报:鸣3分钟人民防空的基本任务:在遭受敌人空袭时,保护广大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安全,消除空袭后果,保持社会安定,配合军队坚守作战人民防空的具体任务:包括战时和平时战时:适时发放防空警报;及时组织人民群众疏散、掩蔽;向群众通报遭受袭击情况并指导进行防护和自救、互救;组织人防专业队开展抢救、抢修工作,消除空袭后果,协助有关部门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配合城市防卫作战平时:结合城市建设,修建人防工程;同有关部门拟定城市建设规划;建立人防通信、警报系统;制定防空袭预案,进行疏散地域建设;整组和训练人防专业队伍,使其在工业事故和自然灾害中发挥骨干作用,以锻炼提高战时救护和抢修能力;对公民进行人民防空教育,使其增强国防观念,掌握人民防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二、人民防空的作用1.人民防空是保存战争潜力的有利措施2.人民防空可以增强城市的要塞作用3.人民防空对延缓和制约战争的爆发产生一定的威慑作用三、普及防空教育的意义1.激发爱国热情,增强国防观念2.增强防护意识,提高防护素质三防:防核武器,防化学武器,防生物武器3.拓宽知识面,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练习:1. 人民防空的基本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防空警报有几种?它们的音响特征分别是什么?3. 普及防空教育的意义:⑴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第七课:核武器极其杀伤破坏因素教学目的:1.了解核武器的基本概念2.对核爆炸的方式和外观景象有明确了解3.掌握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教学重点: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教学难点: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教学方法与手段:直观、形象教学,利用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引言: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的广岛上空扔下了一种当时非常神秘的武器,造成24.5万人死伤,20万人失踪广岛人为此修了纪念碑,并在每年的8月6日举行悼念活动这种武器是什么呢?噢!是原子弹原子弹是核武器的一种,这节课我们就讲《核武器及其杀伤破坏做用》一、核武器1. 什么是核武器核武器是利用核反应瞬间放出的巨大能量起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原子弹、氢弹、中子弹统称核武器2. 核武器的爆炸方式和外观景象核武器的爆炸方式有三种:空中爆炸;地面(水面)爆炸;地下(水下)爆炸空中爆炸:闪光→→火球→→颜色逐渐变暗,从地面吸起一股尘柱,尘柱越升越高,和烟云结合在一起,形成蘑菇状烟云地面爆炸:闪光→→半球形火球→→颜色逐渐变暗,烟云和尘柱一起由地面升到空中,形成蘑菇状烟云地下爆炸:看不到闪光和火球,尘柱呈粗大发散状,并有很深的弹坑,在一定的范围内有强烈的地震感二、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有五种: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和放射性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