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鄂尔多斯市阿镇概念规划
- 格式:pptx
- 大小:26.42 MB
- 文档页数:65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鄂尔多斯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通知正文:----------------------------------------------------------------------------------------------------------------------------------------------------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鄂尔多斯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通知鄂府发〔2015〕19号各旗区人民政府,康巴什新区管理委员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各大企事业单位: 《鄂尔多斯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已经市人民政府2014年第19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予公布。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2015年1月29日鄂尔多斯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切实加强和规范我市城乡规划管理,保障城乡规划顺利实施,提高城乡环境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内蒙古自治区城乡规划条例》(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共第一号)及国家、自治区有关城乡规划管理的标准和规范,结合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我市行政区域内城乡规划的编制和管理。
第三条本规定由各级规划部门依法组织实施,市直各有关部门,各旗区、各苏木乡镇(街道)应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工作。
第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遵守经依法批准公布的城乡规划,服从规划管理。
第五条我市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
第二章城乡用地规划管理第六条我市城镇用地分类执行《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嘎查村庄用地分类执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指南>的通知》(建村〔2014〕98号)有关规定。
第七条建设用地性质应依据已批准的详细规划确定;尚未批准详细规划的,可参照其规划成果合理确定。
第八条各类建设用地的适建性应符合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规定。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7.07.24•【字号】鄂府发〔2017〕149号•【施行日期】2017.07.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鄂府发〔2017〕149号各旗区人民政府,康巴什新区管理委员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各大企事业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和《呼包鄂协同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进一步提升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水平,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快推进全市美丽乡村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准确把握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和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自治区党委农村牧区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央、自治区党委有关文件精神和《呼包鄂协同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要求,深入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村牧区发展新动能,着力优化农村牧区发展布局,改善农村牧区生态环境,加快农村牧区产业转型,增进农村牧区民生福祉,推进农村牧区乡风文明建设,努力实现我市农村牧区全面小康和基本实现现代化。
(二)主要目标。
结合我市农村牧区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特点、民俗文化特色等条件,按照“规划科学、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宜居宜业的可持续发展乡村”要求,建设一批现代农业型、文化传承型、生态保护型、休闲旅游型、草原牧场型、城镇融入型等美丽乡村。
从2017年起,利用三年时间,每年建设100个市级示范村、100个旗区级特色村;力争到2019年,美丽乡村覆盖率达80%,初步实现农村牧区布局美、环境美、产业美、生活美、风尚美的“五美”乡村格局。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鄂尔多斯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12.21•【字号】鄂府发〔2022〕158号•【施行日期】2022.12.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社会工作正文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鄂尔多斯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鄂府发〔2022〕158号各旗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各大企事业单位:现将《鄂尔多斯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2022年12月21日鄂尔多斯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为进一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的通知》(国发〔2021〕9号)、《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自治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内政发〔2021〕22号)和《鄂尔多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鄂府发〔2022〕1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二十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着力打造社会化协同、分众化覆盖、智慧化传播、规范化建设的全域科普新格局。
到2025年,鄂尔多斯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各旗区、各人群科学素质发展不均衡状况明显改善,科普设施建设、科普公共服务能力均等化水平显著提升,科学素质建设的长效协同机制不断完善,“科普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制度安排基本形成,全民参与科学素质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科普价值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
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三篇篇一: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美丽乡村建设是改善人居环境、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经济全面发展、提升我村整体形象的重要举措。
根据镇党委、镇政府关于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本村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镇党委、镇政府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部署,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践行群众路线、加快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按照“实现干净整洁、完善基础设施、保持田园风光、绿化村落庭院、突出特色文化”的要求,全力做好“环境治理、民居改造、设施配套、服务提升”四项重点工作,提升环境质量,加快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村级经济全面快速发展。
总体目标:通过美丽乡村建设,使天星村村卫生设施得到完善,卫生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房前屋后常年保持干净整洁,形成长效保洁及垃圾处理机制,彻底解决“脏、乱、差”问题。
建设绿色天星村,进村路和主巷道有绿化景观,道路、房前屋后、渠道两旁全部绿化,庭院建花坛,实现环境优美、生态文明、公共服务完善、城乡协调发展的美丽新农村。
基本原则:坚持以民为本,有效改善村民生产生活环境;坚持示范带动,用先进典型带动整体工作开展;坚持长效管理,推动村级环境卫生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坚持全民参与,形成政府主抓、村干部包组、群众参与、上下联动的良好氛围。
二、主要任务天星村美丽乡村建设主要做好以下四项重点工作:(一)环境治理1、切实抓好卫生整治工作。
按照“清运垃圾、铲除杂草、挪走柴堆、清扫路面、拆除临建”的要求,彻底清理各类积存垃圾、门前屋后“三堆”,拆除乱搭乱建、临时建筑、消灭所有卫生死角,使村环境面貌明显改善。
2、建立健全长效保洁机制。
按照网格化管理模式,进一步落实保洁责任路段,落实工作责任,做到“日产日清”。
建筑垃圾由建房户自行清运到指定填埋场,不得和生活垃圾混倒。
3、建立完善各项制度。
完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制定环境卫生村规民约、落实保洁及垃圾处理制度、切实提升村级卫生规范化管理水平。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鄂尔多斯市建设旅游休闲城市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05.14•【字号】鄂府发〔2021〕60号•【施行日期】2021.05.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鄂尔多斯市建设旅游休闲城市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鄂府发〔2021〕60号各旗区人民政府,市直各有关部门: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鄂尔多斯市建设旅游休闲城市实施方案(2021—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1年5月14日鄂尔多斯市建设旅游休闲城市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的决策部署和《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推动东中西部旅游业差异化协调发展,中部地区重点发展文化遗产、草原风情、健康体育和休闲度假,打造鄂尔多斯文化体验和休闲旅游目的地”的工作要求,加快建设旅游休闲城市,按照《内蒙古自治区旅游休闲城市建设指要(试行)》,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旅游休闲城市发展要求,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引领,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紧紧围绕“一区引领、四带联动”发展布局,着力健全体制机制、打造核心吸引物、优化公共服务、提升文化品质、完善旅游要素、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宣传营销,努力建设国内一流的旅游休闲城市,为全面建设现代化鄂尔多斯作出新贡献。
鄂尔多斯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公示公告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为指导鄂尔多斯市城市建设和发展,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推进城乡统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鄂尔多斯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编制背景(1)2004版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期末的人口和用地规模已被突破或接近突破,城市功能布局也亟需调整;(2)近年来城市多项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的建设速度加快,需要新的城市总体规划予以整合;(3)2008年1月1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对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提出了新的要求,上版总规已不适应。
第三条规划指导思想(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基本目标,坚持五个统筹,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文资源,尊重历史文化。
(2)从城市的实际出发,坚持因地制宜确定城市发展目标,促进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以人为本,改善人居环境,方便群众生活,充分关注中低收入人群,保障公众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
第四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月1日)(3)《关于印发〈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的通知》(建规[2002]218号文)(4)《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5)《鄂尔多斯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6)《内蒙古自治区呼包鄂城镇群规划 2007-2020》(7)《内蒙古自治区城镇体系规划》(8)《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9)《鄂尔多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第五条规划期限鄂尔多斯市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为:近期: 2008-2015年;远期: 2016-2020年;远景:展望到2030年。
鄂尔多斯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第一章总则1、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11-2030年。
近期为2011-2015年,中期为2016-2020年,远期为2021-2030年,远景为2030年以后。
2、规划层次和范围市域:为鄂尔多斯市行政管辖范围,包括现辖一区七旗(东胜区、达拉特旗、伊金霍洛旗、准格尔旗、乌审旗、杭锦旗、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总面积86752平方公里。
核心内容为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中心城区:包括东胜和康阿两大片区。
东胜片区北至北环路,西至包西铁路,东至东环路和机场快速路,南至荣乌高速公路。
康阿片区北至荣乌高速公路,西至东康第三快速路,东至包西铁路,南至阿大快速路。
其中2030年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325平方公里。
核心内容为编制中心城区规划。
3、城市规划区包括东胜区和伊金霍洛旗全部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约为8098平方公里。
第二章城市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1、城市发展目标以打造国家战略性绿色能源和新型化工基地、内蒙古自治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辐射晋陕蒙高端服务业中心、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重点,将鄂尔多斯建设成为“资源型城市创新发展改革示范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民族文化交融的宜居宜业城市”。
2、城市发展战略结构转型,创新强市——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改善民生,富民强市——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坚持富民与强市并重,富民优先。
⏹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建立设施先进、布局合理、配套齐全和功能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
⏹努力扩大就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覆盖范围,加大投入力度,提高保障水平。
城乡统筹,集约发展——构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局面⏹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公共服务均衡化和要素流动自由化,实现城乡的统筹发展,形成城乡互补、分工协作、融合发展的城乡一体发展新格局。
乡镇2024年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键盘上,我的手指在键盘上轻轻跳跃,回忆起这十年来的方案写作经验。
今天,我要用我的经验和热情,为乡镇2024年的高原美丽乡村建设描绘一幅宏伟的蓝图。
一、总体目标我们要打造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原美丽乡村,让村民们在这里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具体目标如下:1.改善村庄基础设施,提高村民生活品质。
2.发展特色农业,增加村民收入。
3.保护生态环境,提升村庄整体风貌。
4.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提高村民幸福指数。
二、工作重点1.基础设施建设(1)道路硬化。
全面提高村庄道路硬化率,确保村民出行便捷。
(2)供水供电。
改造供水供电设施,确保村民生活用水用电安全稳定。
(3)污水处理。
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减少环境污染。
(4)垃圾处理。
建立完善的垃圾分类、收集、处理体系,提高村庄环境卫生。
2.特色农业发展(1)产业结构调整。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产品,提高附加值。
(2)农业技术培训。
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3)品牌建设。
打造村庄特色品牌,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3.生态环境保护(1)植树造林。
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提高村庄绿化覆盖率。
(2)河道治理。
加强河道治理,确保水环境质量。
(3)生态修复。
对受损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恢复自然生态平衡。
4.文化生活丰富(1)文化设施建设。
完善文化设施,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2)文化活动开展。
定期举办文化活动,提高村民参与度。
(3)文化传承。
挖掘村庄历史文化,传承民间艺术。
三、具体措施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成立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工作合力。
2.制定详细工作计划。
明确各阶段工作重点,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争取上级政策支持,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4.加强宣传引导。
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提高村民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认识和支持。
5.强化考核评价。
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美丽乡村背景下村庄景观规划设计1.泊尔江海子镇人民政府,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0002.东胜区园林绿化事业发展中心,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000 3.律艺园林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000 4.律艺园林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000摘要:美丽乡村属于“美丽中国”范畴,是依靠景观生态学建设的宜居、宜业、宜游新型乡村,包含乡村景观建设、乡村社会建设和乡村生态建设。
村庄景观是乡村建设的基础,是展示美丽乡村风貌的关键要素。
在村庄景观的建设中,应根据当地的环境特征,对院落、道路、广场、文化等进行合理的规划,尽可能地与村落的特色相结合,营造出一幅“一步一景”的美丽图卷。
要实现村庄的景观规划与设计的科学化,确保村庄的和谐、美丽,就必须不断地提升规划的效能,提升景观的设计水平。
本文探讨了村庄院落、道路、广场、文化景观等规划的设计原则和要求,为美丽村庄的创建提供借鉴。
关键词:美丽乡村;村庄景观;规划设计0 引言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美丽中国”这个理念,给城市和乡村的建设带来新的方向,而在新型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和谐与协调发展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因素。
但是,由于交通、经济、技术、意识等方面的原因,乡村的发展特别困难,这也是许多学者必须要研究的问题。
“美丽乡村”的建设思路,必须突破传统的新乡村建设模式,由单一的经济增长方式来推动乡村的发展,转向以美化村庄的自然生态、人文、生态等方式,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1. 乡村景观规划1.1 设计的原则自然环境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来说具有极端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环境,那么人类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与此同时自然生态也是是人类生命的基本要素,因而,在城市景观的规划中,应遵循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尊重与保护。
乡村园林的规划与设计,以科技与生态相结合,使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创造出一个生态健康,协调共生的理想的人类乡村生活环境。
1.2 尊重地域文化特色的设计原则乡村的地域文化包含着民间的风土人情、历史传统等等,是人民群众不可缺少的精神财富,所以,在乡村旅游开发中,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地方特色,保护传统文化,丰富当地的文化生活,不断提升当地老百姓的精神面貌。
阿勒腾席热镇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目录第一章阿勒腾席热镇概况1.1自然地理概况1.2 社会经济概况1.3 城市发展历史1.4 资源条件1.5规划背景与规划依据第二章区域城市与县域城镇体系规划2.1 区域城镇关系2.2 区域发展的制约因素2.3 镇体系规划第三章城市发展现状与目标3.1 城市现状概述3.2 城市发展因素分析3.3 城市发展目标第四章城市性质与规模4.1 城市性质4.2 城市规模第五章城市用地布局结构5.1 城市主要发展方向5.2 城市空间结构5.3城市主要功能第六章城市建设用地布局6.1 居住用地6.2 公共设施用地规划6.3 工业用地6.4仓储用地规划第七章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7.1 现状及规划建议7.2 城市对外交通规划7.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7.4 静态交通设施规划第八章城市绿地系统与景观风貌8.1 现状及其规划建议8.2城市绿地系统规划8.3城市景观风貌规划第九章市政基础设施规划9.1 给水工程9.2 排水工程9.3 供电工程9.4 通信工程9.5 燃气工程9.6 供热工程第十章城市综合防灾规划10.1 防洪规划10.2消防规划10.3 抗震规划第十一章城市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11.1 城市环境保护规划11.2环境环卫设施规划第十二章总体规划实施的支撑体系12.1法律机制12.2配套保障政策第一章阿勒腾席热镇概况1.1自然地理概况1.11地理概况阿勒腾席热镇地处伊旗北部,位于东经109度31分—109度53分,北纬39度30分—39度38分,海拨高度在1321—1380米之间。
北以乌兰木伦河为界与康巴什新区、苏布尔嘎镇相望,东南、南与乌兰木伦镇、伊金霍洛镇相连。
东西长约33公里,南北宽13公里,总面积为295平方公里。
ﻫ阿镇北边被乌兰木伦河所环抱,境内有大柳沟、掌岗图、车家渠等河流,其中大柳沟流入黄河二级支流乌兰木伦河。
在东部有东西两个海子。
全镇境内西部波状起伏,沟壑纵横,东部较为平坦,土壤以栗钙土为主。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十四五”能源综合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06.01•【字号】鄂府办发〔2022〕74号•【施行日期】2022.06.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能源及能源工业综合规定正文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十四五”能源综合发展规划的通知鄂府办发〔2022〕74号各旗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各大企事业单位: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鄂尔多斯市“十四五”能源综合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2年6月1日鄂尔多斯市“十四五”能源综合发展规划鄂尔多斯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能源资源丰富、产业基础雄厚、区位优势突出,在支撑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打造我国北方生态屏障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十四五”时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机遇期,是深入推进“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的关键时期,也是建设国家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城市的重要时期。
鄂尔多斯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批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为导向,聚焦“两率先”“两超过”目标,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以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为支撑,以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为保障,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全面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加快建设能源工业强市,当好自治区经济“稳”的压舱石、“进”的排头兵,高水平建成国家现代能源产业基地,高质量创建国家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城市,为全国能源安全供应作出鄂尔多斯示范。
为充分发挥规划战略引领作用,推动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在编写煤炭、电力、新能源、油气专项研究报告和《鄂尔多斯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鄂府发〔2022〕45号)基础上,编制了本规划,全面构建起目标明确、衔接有序的指导全市“十四五”能源发展“1+5”规划体系和工作格局。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鄂托克旗乌兰镇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局部调整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20.12.31
•【字号】
•【施行日期】2020.12.31
•【效力等级】地方行政许可批复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
正文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鄂托克旗乌兰镇城市总体规划
(2007—2020)局部调整的批复
style="overflow-x:auto;width:1100px;padding-bottom:30px; margin:auto; margin-top:20px;">鄂托克旗人民政府:
《鄂托克旗人民政府关于鄂托克旗乌兰镇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局部调整的请示》(鄂政字〔2020〕66号)悉。
经研究,原则同意鄂托克旗乌兰镇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局部调整,你旗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及我市有关规定组织实施。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2020年12月31日。
目录一工程概况 (2)二编制依据 (2)三安全文明施工目标 (3)四安全文明施工各项保证措施 (3)4.1 组织保证措施 (3)4。
2 制度保证措施 (4)4。
3 技术保证措施 (5)4.4 消防及保安保证措施 (7)4。
5 环保专项保证措施 (7)五夜间施工措施 (8)安全文明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1 工程名称:伊金霍洛旗阿镇南部BCDE区市政道路及附属工程1。
2 工程地点:伊金霍洛旗1。
3 工程性质:工道路工程1.4 资金来源:自筹1。
5 现场情况:已具备开工条件二、编制依据:2。
1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59—9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2。
2 建设单位工程部下发的相关管理规定:《现场环境及文明施工管理制度》《现场环境管理及文明施工考核标准》2。
3 本工程《道路平面布置图》(09059—33000—PL35—01),施工现场实际情况。
三、安全文明施工目标:3。
1贯彻执行安全规定,实现安全、文明施工现场达到国家相关规范规定及建设单位相关标准,创建一个安全文明的施工环境.3。
2 安全零事故。
四、安全文明施工各项保证措施4。
1 组织保证措施建立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体系,并始终保证运转。
管理体系见下图: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体系4.2 制度保证措施4.2.1 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岗位责任制。
项目部管理人员要明确职责,协调一致,保证工程连续施工,落实施工计划,明确安全生产目标。
工程施工中落实细化每个人的岗位职责,项目部所有管理人员要坚守岗位,各司其职,保证工期顺利进行.4。
2.2 实行新工人入场安全培训教育制.认真贯彻国家有关安全法规,提高安全、文明施工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思想,不断地对新入场的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坚持特殊工种持证上岗,反对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及时消除不安全的因素。
定期召开安全会议,向员工讲解安全知识及杜绝隐患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