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规划-K383-大道岭美丽乡村
- 格式:pdf
- 大小:31.48 MB
- 文档页数:79
美丽乡村工程项目规划方案一、前言当前,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已成为各地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随着新农村建设推进,美丽乡村工程的规划也显得尤为关键。
因此,本文将针对美丽乡村工程项目进行详细的规划方案,希望能为乡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二、项目背景1.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我国自2018年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
美丽乡村工程就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打造乡村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农村环境。
2. 农民素质提升的需求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乡村的人口老龄化和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
美丽乡村工程需要关注农民素质的提升,促进乡村发展,使农村居民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发展空间。
3. 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美丽乡村工程项目规划方案还需要考虑如何充分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维护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农业资源,以此改善乡村生态环境。
三、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通过美丽乡村工程,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提升农民素质,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的增长,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
具体目标如下:1. 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改善农民居住环境,优化基础设施建设。
2.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农村水源、土壤的质量,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打造生态宜居的新农村。
3. 加强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保护乡村历史和自然人文景观资源,推动乡村文旅产业发展。
4. 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激发农村市场活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环境。
四、项目规划方案1. 生态环境建设(1)水环境整治:对农村地区的水环境进行整治,净化水源,治理农村水体污染,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2)生态农业发展:推动生态农业发展,鼓励有机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3)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对乡村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保护农田生态,推广农田生态工程,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方案一、背景与目标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在我国各地取得了显著成果。
为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提升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已成为一个迫切的任务。
本规划旨在制定美丽乡村建设的具体方案,以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保护环境资源。
二、基础设施建设1. 交通建设优化乡村交通网络,修建道路和桥梁,提升交通运输能力。
鼓励发展自行车和步行通道,建设公共停车设施,方便乡村旅游和农产品销售的发展。
2. 水利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修建灌溉设施,提升农业生产效益。
改善农村供水和排水条件,确保农民的生活用水和环境卫生。
3. 电力和通信设施加强农村电网和通信网络建设,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推广可再生能源利用,降低农村电力供应的成本和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三、农业发展1. 生态农业加强农田的有机肥料和绿色农药的使用,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产品质量。
鼓励农民采用科学种植技术,推广农机化作业。
2. 特色产业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提升农民的经济收入。
根据本地资源和市场需求,发展适宜的特色农产品种植、养殖和加工业,打造乡村品牌。
3. 农村旅游利用农村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发展农村旅游业。
修复传统建筑,开发农家乐和农庄,吸引游客前来体验乡村生活,增加农民收入。
四、生态环境保护1. 林草覆盖加强林地和草地的保护,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增加绿地面积。
推广植树造林活动,防治水土流失,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2. 水资源管理优化农田灌溉制度,推动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
保护水源地,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垃圾处理完善农村垃圾分类和处理体系,推广垃圾减量和资源化利用。
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提高垃圾处理的效率。
五、乡村治理1. 村务管理强化村级组织建设,提高农民自治能力。
推动村民自治规范化,提升村级决策和管理水平,形成乡村共享共治的局面。
2. 政府支持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引导乡村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三篇篇一: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美丽乡村建设是改善人居环境、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经济全面发展、提升我村整体形象的重要举措。
根据镇党委、镇政府关于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本村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镇党委、镇政府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部署,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践行群众路线、加快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按照“实现干净整洁、完善基础设施、保持田园风光、绿化村落庭院、突出特色文化”的要求,全力做好“环境治理、民居改造、设施配套、服务提升”四项重点工作,提升环境质量,加快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村级经济全面快速发展。
总体目标:通过美丽乡村建设,使天星村村卫生设施得到完善,卫生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房前屋后常年保持干净整洁,形成长效保洁及垃圾处理机制,彻底解决“脏、乱、差”问题。
建设绿色天星村,进村路和主巷道有绿化景观,道路、房前屋后、渠道两旁全部绿化,庭院建花坛,实现环境优美、生态文明、公共服务完善、城乡协调发展的美丽新农村。
基本原则:坚持以民为本,有效改善村民生产生活环境;坚持示范带动,用先进典型带动整体工作开展;坚持长效管理,推动村级环境卫生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坚持全民参与,形成政府主抓、村干部包组、群众参与、上下联动的良好氛围。
二、主要任务天星村美丽乡村建设主要做好以下四项重点工作:(一)环境治理1、切实抓好卫生整治工作。
按照“清运垃圾、铲除杂草、挪走柴堆、清扫路面、拆除临建”的要求,彻底清理各类积存垃圾、门前屋后“三堆”,拆除乱搭乱建、临时建筑、消灭所有卫生死角,使村环境面貌明显改善。
2、建立健全长效保洁机制。
按照网格化管理模式,进一步落实保洁责任路段,落实工作责任,做到“日产日清”。
建筑垃圾由建房户自行清运到指定填埋场,不得和生活垃圾混倒。
3、建立完善各项制度。
完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制定环境卫生村规民约、落实保洁及垃圾处理制度、切实提升村级卫生规范化管理水平。
美丽乡村三线整治施工方案一、背景及目标目前,我国农村面貌日新月异,随着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农村乱建乱搭、环境污染等问题逐渐显现。
为了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实施美丽乡村三线整治施工方案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美丽乡村三线整治施工方案的目标、具体内容、实施步骤和预期效果。
二、目标和原则整治美丽乡村的三线,即乡村道路、农村河流和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旨在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品质提升。
具体目标如下:1.乡村道路:打造良好的交通网络,完善乡村道路的硬底化、交通标识和交通安全设施,提高农民出行的便利性。
2.农村河流:加强农村河流的治理和保护,改善水质,减少水污染,增强农村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
3.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完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农村污水的集中处理,减少污水对环境的污染。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坚持以下原则: - 以人民为中心,关注农民的实际需求,确保工程实施的效果与农民的预期相符。
-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确保施工工程的可行性和可持续发展。
- 依法合规,确保工程施工符合环境、土地、水资源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三、具体内容及工作步骤1. 乡村道路整治1.调研和规划:根据乡村道路的实际情况,进行路况调研,制定道路整治的规划方案。
2.路面硬底化:对乡村道路进行硬底化改造,包括铺设沥青或水泥路面,修复路面裂缝和坑洼。
3.交通标识和安全设施:在乡村道路两侧设置交通标志、标线和反光设施,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性。
4.农村公交设施:合理规划乡村公交线路,增加公交站点和公交车辆,改善农民的出行条件。
2. 农村河流治理1.河道清淤疏浚:对农村河流进行清淤疏浚,清除淤泥和杂物,保持河道畅通。
2.水质改善:加强对农村河流水质的监测和治理,减少农业和工业废水对河流的污染。
3.建设生态岸线:在河岸两侧种植绿化植物,建设生态岸线,提升河流景观质量,增加生态功能。
美丽乡村规划方案一、背景介绍美丽乡村规划方案是为了促进农村发展、改善农民生活质量而制定的一项重要计划。
本方案旨在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提升乡村环境质量、保护乡村自然资源、振兴乡村经济、提升乡村居民生活水平,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二、规划目标1. 提升乡村环境质量: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环境保护,提高农村环境质量,打造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
2. 保护乡村自然资源:加强对农田、水源、森林等自然资源的保护,促进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3. 振兴乡村经济: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农业生态观光等产业,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增加农民收入。
4. 提高乡村居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供优质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提升农民生活品质。
三、规划内容1. 乡村环境改善a. 改善农村道路、供水、供电、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覆盖率和服务质量。
b.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推进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田灌溉效率,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
c. 推动农村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环境卫生水平。
2. 乡村自然资源保护a. 制定农田保护政策,加强农田土壤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田生产力。
b.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保护乡村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建设生态农田和生态公园。
c. 加强农村林业资源保护,推动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农村绿色发展。
3. 乡村经济振兴a. 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挖掘乡村旅游资源,建设特色民宿、农家乐等旅游设施,吸引游客,增加农民收入。
b. 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就业创业。
c. 发展农业生态观光产业,通过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等形式,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乡村经济发展。
4. 农村居民生活改善a. 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改善农村学校硬件设施,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优质教育服务。
b. 改善农村医疗条件,建设乡村医疗中心,提供基本医疗服务,提高农民健康水平。
美丽乡村规划方案目录第1章目标定位篇 (1)1.1.项目背景............................................................................................................................. 1 1.2.总体要求..................................................................................................................................1 1.3. 发展条件分析................................................................................................................................................................ ................................................................................................................. 3 1.4. 主要问题................................................................................................................................. 8 1.5规划思路. (8)1.6. 规划定位与目标................................................................................................................................................................ .......................................................................................... 9 第2章策略与规划篇. (10)2.1. 总体结构...................................................................................................................“一廊”.............................................................................................“两线”.................................................................................................................“两区”...............................................................................................................“多主题”.......................................................................................................................... 10 2.2. 生态环境建设策略——葆山理水,夯实美丽乡村生态本底.................................................................................................................... 14 2.3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礼佛牛首,寻梦江宁,打造xxx都市圈外围旅游热点............................................................................................................................ 20 2.4. 现代农业振兴策略.. (25)2.5.聚落整合提升策略——............................................ 30 2.6.特色风貌营造策略——.. (34)2.7.综合交通策略——完善路网,增加特色,打造独具一格的美丽乡村交通体系 (38)................................................................................... 39 2.8. 历史文化振兴规划.. (41) (41).......................................................................................... 41 2.9. 用地布局规划................................................................................................................................................................ ........................................................................................................... 43 第3章行动篇 (47)3.1.行动计划................................................................................................................................47 47景观塑造工程................................................................................................................................................................ ..................................................................................................................................................................49 3.2. 考核体系及实施办法................................................................................................................................................................ ...................................................................................................... 51 3.3. 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办法................................................................................................................................................................ .............................................................................................................................................. 54 第4章标准与指引篇 (55)4.1. 旅游大道沿线景观设计指引................................................................................................................................................................ ...................................................................................................................................................................... .................... 56 4.2. 美丽绿道建设指引................................................................................................................................................................ .. (61)“美丽乡村”绿道选线依据 (61)..................................................................................... 61 4.3. 村庄风貌指引与提升................................................................................................................................................................ ........................... 68 4.4.村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标准.. (72)前言在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村庄规划》课程标准专业名称:城乡规划课程名称:村庄规划课程代码:5103B20504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开设学期:第5学期学分:2.5 学时:40一、课程定位、课程目标及设计理念1课程定位本课程是城乡规划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在学习了城市规划导论、计算机辅助设计、建筑设计、城镇工程规划课程,具备了小型民用建筑设计能力、计算机辅助设计、城镇工程规划设计能力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实一体化课程,其功能是对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面向城乡规划设计、绘图与管理工作岗位,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职业适应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后续毕业综合实训、顶岗实践课程学习奠定基础的课程。
2课程目标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当初步具备村庄规划方案编制能力。
在项目规划编制过程中,学生以独立或者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并实施,熟悉并正确运用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实施的相关法规、技术标准和规定,完成村庄规划工作中基础资料调研、现场踏勘、方案设计、多方案评析比较与选择、方案汇报和方案表达的全过程,掌握村庄规划的内容、方法、程序与要求,提高计算机绘图与编写规划说明书的熟练程度与水平。
在资料调研、现场踏勘、方案设计、讨论汇报、成果表达等过程中,要学会与规划编制过程中的相关人员进行沟通与协作。
具体目标:(1)素质目标①对待规划工作认真负责、严谨科学,具有在规划工作中维护社会整体公众利益的职业素养,保持高度的整体、长远、政策、质量、可操作性意识。
②在村庄规划工作过程中做到团结协作、善于沟通,注重综合分析、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在资料调研、现场踏勘、方案设计、讨论汇报、成果表达等过程中,要相互帮助,协调配合,要学会与规划编制过程中相关人员进行沟通与协作。
(2)知识目标①理解村庄规划的基本知识与理论,掌握村庄规划编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②掌握村庄规划编制的基本内容、理论与方法,明确村庄规划的作用、任务、内容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