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组织培养(公开课)
- 格式:pptx
- 大小:5.29 MB
- 文档页数:40
《菊花的组织培养》教案
武汉市第二中学李玲
课题目标
1、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
2、了解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各种因素
3、掌握培养基制备、外植体消毒、接种、培养、移栽以及栽培等基本操作技术
二、教学重点: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使用的无菌技术
三、教学难点:无菌技术
四、教学方法:自学法,引导,讨论,幻灯直观教学
五、教具准备:课件、相关实验器材等。
六、教学时间:1课时
七、教学过程:
八、板书设计
课题1 菊花的组织培养
一、基本过程
二、影响因素
1.选材:种类、部位、年龄、保存时间
2.营养
3.植物激素
4.PH、温度、光
5.无菌技术
三、实验操作:
制备培养基选取外植体并消毒接种培养移栽和栽培四、结果分析与评价。
高中生物人教版菊花的组织培养实践教案实践目标:通过菊花的组织培养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和技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实践能力。
实践材料:1. 菊花茎段(长约5cm):准备新鲜的菊花,选取健康的茎段。
2. 培养基:包括基本培养基和生长调节物质(植物激素)。
实践步骤:1. 杀菌处理:将菊花茎段在酒精灯上迅速烧灼杀菌,避免外部细菌的污染。
2. 剪切茎段:用镊子将菊花茎段切割成约5cm长度,确保每段都包含着新鲜的芽眼。
3. 培养基配置:将基本培养基和生长调节物质按照一定比例配置,并在烧杯中加热溶解均匀。
4. 培养瓶准备:用95%的乙醇将培养瓶彻底清洗消毒,然后加入准备好的培养基,约2/3满。
5. 茎段培养:将准备好的菊花茎段插入培养瓶中,注意不要碰触到瓶壁。
6. 封口处理:在培养瓶口用无菌棉塞或锡纸封口,防止细菌侵入。
7. 光照条件:将培养瓶置于适宜的光照条件下,如灯箱或温室。
8. 观察和记录:每隔一段时间,观察菊花茎段切口处是否有白色的组织生长,并记录观察结果。
实践要点:1. 培养基的配置和消毒要保持无菌操作,避免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的干扰。
2. 茎段切割要迅速进行,避免切口过长时间的接触空气导致污染。
3. 培养瓶的封口要严密,避免外部细菌的侵入。
4. 光照条件要与植物生长习惯相匹配,提供适宜的光照强度和周期。
实践检测:通过观察和记录菊花茎段切口处的组织生长情况,学生可以获取实践结果。
1. 成功情况:在一定时间内,菊花茎段切口处出现白色的组织生长,说明组织培养成功。
2. 失败情况:菊花茎段切口处没有组织生长,可能是培养基的配比不合适,或操作过程中出现了污染等问题。
实践拓展:1. 不同植物的组织培养: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植物茎段进行组织培养实验,比较它们的组织培养效果。
2. 组织培养的应用:介绍植物组织培养在农业、园艺和医药领域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际意义。
实践总结:通过本次菊花的组织培养实践活动,学生了解了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和技术,并培养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实践能力。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选修1[人教版]专题三课题1 《菊花的组织培养》学校: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三高级中学校姓名:王仕昭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高二学生2.学科:生物3.课时:5课时(讲2课时;操作及分析3课时)4.课前准备:教师:引学案、多媒体、相关教学资料学生:复习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特别是培养基配制方法、无菌操作技术;复习必修一细胞的分化、必修三植物激素等相关知识。
二、教案课题教学内容: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三课题1 《菊花的组织培养》课题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说出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熟悉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
2、简述影响植物组织培养或花药培养的各种因素,理解细胞分化的概念及离体植物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3、通过联系农业生产实际,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尝试培养基制备、外植体消毒、接种、培养、移栽以及栽培等基本操作技术。
2、归纳MS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并设计表格比较微生物培养基与MS培养基的配方的异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阅读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史,课下查阅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资料,关注学生科学态度的教育,拓展学生视野,感受科学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重要价值。
课题重点: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使用的无菌技术课题难点: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使用的无菌技术三、教材分析1.内容分析:(1)该课题是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三的重点内容、必选内容,课标要求尝试培养基制备、外植体消毒、接种、培养、移栽以及栽培等基本操作技术。
需要专题二中的培养基配制方法和无菌操作技术。
(2)该课题与必修模块的联系:必修1模块中细胞的分化、细胞的全能性、让植物细胞全能性表达的外界条件、组织培养的过程以及细胞中的元素、化合物;必修3 模块中植物激素调节;必修2模块中单倍体育种(3)植物组织培养是一项操作复杂而精细,操作难度较大的实践活动,其操作流程包括:配制母液、培养基配制与灭菌、外植体选择和消毒、接种、形成愈伤组织、诱导丛芽和生根、组培苗移栽等操作环节,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先准备让学生在课堂上观察,得点学习组培的基本原理和进行外植体接种操作为主。
选修1专题3课题1菊花的组织培养教学设计一、课题目标
1。
知识目标
说明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
2.能力目标
a。
学习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技术。
b。
进行菊花或其他植物的组织培养.
3。
情感目标
感受科学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重要价值.二、课题重点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使用的无菌技术。
三、课题难点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使用的无菌技术.
四教学流程
段时间。
三、结果分析与评价
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评价。
1。
接种3 ~4d后,观察外植体的生长情况,统计多少外植体被污染,多少能正常生长,分析被污染原因。
2.是否完成脱分化和再分化。
3.是否进行统计、对照与记录。
4.生根苗移栽是否合格。
四、课题延伸
讲解:一般来说,容易进行无性繁殖的植物,也容易进行组织培养,如芦荟、豆瓣绿、秋海棠、月季.
环节三:课堂小结共同回顾本节要点:呼
应、
回
答.
突
出本
节重
点。
环(2013·重庆,5)某兴趣小组拟用组织演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