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力及其作用效果1学案(无答案)-山东省烟台海阳市留格庄镇初级中学(五四制)八年级物理下册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3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力及其作用效果》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认识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三要素。
4.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二、重难点重点:认识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三要素。
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难点:引入并认识力的概念,并能根据力的概念辨析相关题目。
三、学习用具八年级下册物理课本、铅笔、尺子、橡皮泥、弹簧、磁铁、铁球、气球等。
四、预习检测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 N 。
3.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我们称之为“力的三要素”。
5.在物理学中,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最后在箭头旁标注力的符号和大小。
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该越长。
五、自学指导及典型例题(一)力的概念和单位【活动一】:什么是力?请同学们边观看微课一,边思考:下面四幅图分别是谁对谁施加了什么力的作用?并通过归类总结出力的概念。
1.人对车施加了推力。
2.手对弹簧施加了拉力。
3.起重机对重物施加了提力。
4.压路机对路面施加了压力。
【力的概念】: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活动二】:认识力的概念请同学们根据力的概念及生活中的事例,边看微课一边思考以下两个问题:(1)力能否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力的产生需要两个物体:施力物体(施加力的物体)和受力物体(受到力的物体)。
(2)力的产生与是否接触有关吗?力的产生与是否接触无关。
不接触的物体间可能有力的作用(如磁力、地球引力),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有力的作用(两物体无相互作用时)。
【活动三】:了解力的符号和单位请同学们通过自学课本及观看微课一将以下内容填全,并完成例题1。
第六章力和运动第1节力及其作用效果【学习目标】1、知道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能确定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4、知道力的三要素、单位,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重点难点】重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和单位,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难点:力的概念;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新课引入】感知生活:手拍桌子【进行新课】任务一: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施力物体作用受力物体一.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叫做力。
请指出下列各图中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练一练1:1.一本书放在桌子上,书受到桌面的支持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桌面受到书的压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2、人推车前进时,对于推车的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施力物体是人,受力物体是车B、施力物体是车,受力物体是人C、施力物体是人和车D、受力物体是人和车任务二、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我穿着旱冰鞋站在墙边用力推墙,会发生什么现象?我用脚踢球。
哎呀,脚好痛!问题:这两图说明了什么?()二、一个物本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受到后者对它的作用力。
也就是说,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练一练2:1、一个人用力拍桌面时,桌面受到一个压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同时,人的手受到一个向上的作用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所以手会感到痛。
2、游泳的人,用力向后划水,人就像前进,这表明:人向后给水作用力的同时受到()的推力,这个现象说明 ( )。
活动三.力的作用效果实验探究1:利用桌上的直尺,思考如何改变直尺的形状?问题: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实验探究2:如何使静止的物体运动,如何使运动的物体静止,如何使运动的物体加速或减速,如何使运动的物体改变运动方向?问题:力可以使()发生改变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练一练3:1、运动员用网拍击球时,球和网拍都变了形。
力及其作用效果教学目标1.了解力的概念及分类;2.了解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3.能够画出力的作用图,并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教学重点1.掌握力的分类及概念;2.掌握力的作用效果;3.能够解析力的作用图,理解物体的运动情况。
教学难点1.理解力的作用效果;2.能够解析力的作用图,理解物体的运动情况。
教学过程课堂导入通过问题引入课题:当你拿着一个小球的时候,你是如何保持它静止的?当你想改变小球的运动状态时,你是如何做到的?引导学生思考,了解物体静止或运动的原因。
理论讲解1.力的概念及分类力是用来描述物体相互作用的概念,是一种向量量。
力的分类:弹力、引力、摩擦力、浮力。
2.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有以下三种情况:•使物体静止;•改变物体的速度;•改变物体的形状。
3.力的作用图力的作用图又称受力图,它是用箭头表示力大小和方向的图形。
对于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运动情况,可用运动图表示,运动图位于作用图下端。
实验探究1.探究弹力实验步骤:•在桌面上放一个弹簧袋,用手按下它,记录下弹簧袋按压前和按压后的长度;•将弹簧袋沿一侧贴近一硬平面,并将另一侧加上适当的重物;•记录下弹簧袋加上重物后的长度。
通过实验,了解弹力的概念及特性。
2.探究摩擦力实验步骤:•同一小车放置在不同表面上(如丝绸和毛毯),人为施加相同的力,记录下小车在不同表面上行进的距离。
通过实验,了解摩擦力的概念及特性。
习题训练1.一根长10cm的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右端系一重物,令弹簧伸长2cm,此时弹簧的伸长力是多少?答案:弹力=伸长量×劲度系数,所以弹力为0.2牛。
2.在水中用手挑水比用盆提水感觉轻松,这是因为:A. 水的比重较小;B. 盆太重;C. 使用浮力。
答案:使用浮力。
课堂总结本课学习了力及其作用效果,了解了力的分类及概念,掌握了力对物体的作用及作用图的画法。
通过实验探究,加深了对力的认识。
课堂作业1.记述弹力和摩擦力的特性及作用效果。
鲁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第一节《力及其作用效果》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力的概念和单位。
2.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4.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自主探究这四幅图有什么共同特点?人推车人压弹簧人向上提箱子汽车拉拖车分析:人---推---车人---压---弹簧人---提---箱子汽车--拉--拖车物体--作用--物体一、力的基本概念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一般用F 表示,在国际单位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符号N表示。
两个较小的鸡蛋放在手中静止时,对手的压力约为1N;一包方便面放在手中静止时,对手的压力约为1N;一名普通中学生站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约为500N。
3.理解:物体间的相互作用⑴物体:说明力具有物体性,没有物体就没有力。
⑵间的:一个物体还不行,必须有两个物体才行,对着真空挥拳是没有效果的。
⑶相互: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⑷作用:力一定会产生效果不论有多微小思考题:下图两个力气很大的人,能把自己抱起来了吗?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小实验: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力(或受力物体)具有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特性。
也就是说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对方身上,且力的性质相同。
弹力的反作用还是弹力,引力的反作用力也是引力,摩擦力的反作用力还是摩擦力。
相互作用力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题:你在帆船上航行,海上没有一点风,为了让船动起来。
你想到了船上一个强力吹风机,于是你用强力吹风机对着帆吹气,请问会发生什么?你该怎样利用强力吹风机让船动起来?例题1:如图是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吉祥物小狼“扎比瓦卡”。
当它用力踢球时,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______.解析: “扎比瓦卡”用力踢球时,它(脚)对球施加力,因此施力物体是扎比瓦卡(脚),受力物体是球。
6.1 力及其作用效果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认识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认识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知道力的作用效果,影响力作用效果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会表示力,会画力的示意图。
3、知道弹力的概念,影响弹力大小的因素,知道测力计工作原理、会用测力计测量力。
教学难点1.弹力的产生条件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及弹力概念的建立。
教学过程一、合作探究探究活动一、认识力通过上面的力的作用过程,谈谈你的力的认识?小结:力【定义】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称为力【条件】A、力必然存在于两个物体之间主动施加力的物体称为(施力物体)被动接受力的物体称为(受力物体)B、必须有推、拉、提、压等作用过程探究活动-认识力的作用效果【作用效果】球受力发生了什么变化?1、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2、物体发生形变形状变化或体积变化所有物体受力都会发生形变。
探究影响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猜想:里的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呢?与大小、方向、作用点的位置有关。
这三个要素称为力的三要素。
【探究】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方案结论选择甲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选择甲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__有关选择甲与丁,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______有关。
认识力的示意图【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描述物体所受的力。
【方法】1、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确定受力物体2、箭头表示力的方向注明相关角度3、长短表示力的大小标出符号和大小小结:1、力的概念:施力物体:受力物体:2、力的作用效果:(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大小、方向、作用点合称力的三要素4、力的符号:F 单位:牛顿(N)5、体验: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为1N探究活动----认识弹力讨论分析:上面三类物体的形变有和特点?小结:弹性形变: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的形变。
八年级物理下册 6.1 力及其作用效果学案鲁教版五四制【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力的作用效果(2)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3)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认识力、探索力的兴趣【学习重点】1、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力的三要素,用示意图表示力。
【难点】1、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2、会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课时划分】1课时【学习资源】磁铁钢球弹簧气球桌子【学习方法】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交流讨论观察体验【学习过程】学习环节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在生活中和学习中我们经常使用力,也经常看到力的现象,我们知道到有力存在,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认识的。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力及其作用效果。
演示推讲桌。
问:有力作用在桌子上吗?怎么看出来的?师:对,这就是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作用效果还有哪些呢?让我们一起通过演示实验来探究。
生思考并回答直奔主题,节约时间由简单直观的例子引入学习内容,使学生能较容易接受。
进行新课梳理反巩固小结、1、力的作用效果2、力的三要素3、力的单位4、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5、力的示意图演示探究:师用图6、1-1所示的器材演示实验1、将磁铁靠近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小钢球。
2、将磁铁放在小钢球运动方向上、3、将磁铁放在小钢球运动反方向上。
4、将磁铁放在与小钢球运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师概括总结: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由运动变为静止、由快变慢、由慢变快,改变运动方向,都属于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
问:同学们知道力还有什么作用效果吗?用你手头的东西演示给大家看或举例说明。
师引导概括出力的作用效果。
师:正是因为力的作用效果使我们认识到无形的力的存在。
1、提出问题:力作用的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2、出示自主练习: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对力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第一节力及其作用效果教学目标:1、知道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单位。
2、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3、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学习过程:一、自主探究探究一:举例:人推车、拖拉机拉拖车、人提物体、手提箱子、手压弹簧。
请同学们归纳一下,这四种情况有什么共同点?人推车,()对()施加了力,车受到了力;拖拉机拉拖车,()对()施加了力,拖车受到了力;手提箱子,()对( )施加了力,箱子受到了力;手压弹簧,()对()施加了力,弹簧受到了力。
在物理学中把人、车、拖拉机、箱子、弹簧等称为物体。
把推、拉、提、压等称为作用。
请同学概括思考:(1)没有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吗?(2)一个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吗?(3)只有施力物体或只有受力物体这样的力存在吗?实验探究一:用磁铁吸起铁钉学生亲自操作:在这个实验中,磁铁与铁钉没有接触就被吸起了。
结论:物体之间()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通过以下练习,学会怎么判断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1)用手提桶时,桶受到的向上的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2)人通过绳子提取井中的水,桶受到的向上的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提出问题:用手拍大腿时,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分别是什么?拍大腿时有什么感觉?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1)用手用力拍击桌面,手有何感觉?分析:手拍击桌子,手是(),桌子是();(填“受力物体、施力物体”)但手感觉到疼,说明手拍桌子的同时,受到了桌子给手的(),此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2)用自己的左手用力拍击自己的右手,是否只有右手感到疼?分析:左手拍击自己的右手,左手是(),右手是();(填“受力物体、施力物体”)但左手也感觉到疼,说明左手拍击自己的右手的同时,受到了右手给左手的(),此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干什么?)(1)探究一:轻轻用力弯刻度尺,刻度尺会由直变();轻轻用力压充气的气球,气球会由圆变();用力拉弹簧,弹簧会(),用力压弹簧,弹簧会()。
第一节力及其作用效果(2课时)教材学情分析:力的概念是贯穿整章及整个“机械和力”主题的重要概念,学生对力的现象虽然熟悉,但对力的本质并不理解,因此力的概念既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力的概念,要从实际出发,让学生感受它,进而概括归纳出力的概念。
对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学生有亲身体验;但对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学生感受较少,理解不到,所以这也是本节的难点。
应多设计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
然后从力的三要素入手,使学生体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三个方面教学重点:力的概念、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教学难点:力的概念、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的相互性课堂导入:谁帮了马哈巴先生?1969年2月29日,马哈巴先生提着一大桶油穿过沙特阿拉伯一个结冰的湖,走着走着不小心摔倒了,桶里的3加仑油全都泼了出来,马哈巴陷入了既不能前进又不能后退的逆境.这是湖边一只狗跑到他身边对着他汪汪地叫,似乎在嘲弄马哈巴.脾气暴躁的马哈巴破口大骂,王般无奈,他脱下了一只鞋使劲地向那只狗扔去,这个动作意外地帮助了马哈巴摆脱了窘境.为什么马哈巴扔掉一只鞋,却奇迹般地使他摆脱了逆境呢?1.知道力的概念、作用效果、单位和力的三要素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3.学会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第一课时一、力做一做阅读课本P2第一、二段,自主完成下列问题并准备交流展示。
1.人推车、推土机推土、拖拉机犁地、磁铁吸引铁钉,分别是谁对谁施加了力?2.力是什么?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推、拉、提、压、吸引、排斥等)3.在物理学中,力的符号、单位、单位简称、单位符号分别是什么?力的符号是F,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4.1N大约是多大的力?托起2个鸡蛋的力大约为1N想一想:自主思考论下列问题,并对力和物体的关系做出总结,准备展示交流1.没有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么?2.一个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么?3.只要有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有力么?4.两物体不接触可能有力么?任何力不能脱离物体的存在,一个力必定涉及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难忘的一天今天,太阳照着大地,就像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样,到处都是暖洋洋的,我的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我早早就起了床,不是因为天气热,也不是因为我想出去玩,而是我们得回学校了。
我来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7时35分了。
进入校门的时候,有一位老师摸了摸我的头,微笑着说:“跳跳,你真厉害,考了个全班第一!”我腼腆的笑了笑。
“老师,同学们,早上好!”一个声音从广播里传出来,“现作文在公布全级期末考试成绩排名前二十名同学的名单……”顿时,大家都安静了下来,心里既紧张又充满了期待。
“第四名,202,王跳跳。
第五名……”这时全班同学都尖叫了起来,纷纷看着我,眼里充满了羡慕。
我也开心得差点就跳起来了。
这次期末,我得了好多好多奖:年级第四名、文明生、三好学生……放学后,我跟着思颐去她家。
她家很好看,很精致。
我们一起当老师,很好玩,很开心。
难忘的一天今天,太阳照着大地,就像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样,到处都是暖洋洋的,我的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我早早就起了床,不是因为天气热,也不是因为我想出去玩,而是我们得回学校了。
我来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7时35分了。
进入校门的时候,有一位老师摸了摸我的头,微笑着说:“跳跳,你真厉害,考了个全班第一!”我腼腆的笑了笑。
“老师,同学们,早上好!”一个声音从广播里传出来,“现作文在公布全级期末考试成绩排名前二十名同学的名单……”顿时,大家都安静了下来,心里既紧张又充满了期待。
“第四名,202,王跳跳。
第五名……”这时全班同学都尖叫了起来,纷纷看着我,眼里充满了羡慕。
我也开心得差点就跳起来了。
这次期末,我得了好多好多奖:年级第四名、文明生、三好学生……放学后,我跟着思颐去她家。
她家很好看,很精致。
我们一起当老师,很好玩,很开心。
力及其作用效果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一.学习目标1. 认识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的概念和单位。
2.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3.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二.达标检测1.力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力的作用效果为:(1),(2)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力的、、可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习惯上把这三者称为力的。
5.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简称,符号是。
6.手拍击桌子,手是___________,桌子是___________(填“受力物体、施力物体”);但手也感觉到疼,说明手对桌子施加力时,手受到了桌子给手的______________。
说明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也就是说。
7. 画出下列力的示意图(1)沿水平方向向右拉物体A的拉力。
8.下列四个力中,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A. 手拉长弹簧的力B. 人站在跳板上的压力C. 手对弓的拉力D. 踢足球的力9.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是因为( )A. 一个巴掌的力太小B. 人不会只有一个巴掌C. 产生力的作用至少有两个物体D. 只有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10.关于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B.物体间只有直接接触,才有力的作用C.一个物体受到另一个物体力的作用时D.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1.下面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使受力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12.小丽和她的同学一起在公园人工湖上举行龙舟比赛,使龙舟向前行驶的力的施力物体是()A.船浆 B.湖水 C.同学 D.龙舟。
《弹力弹簧测力计》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弹性、塑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2、知道什么是弹力,了解弹力产生的条件3、探究弹簧弹簧计的制作方案,并学会它的制作及使用[学习重难点] 弹力产生的条件;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课型] 新授[教学方法] 自学指导、讲练结合[教具] 多媒体[学习过程]一:学生预习,教师导学1、物体受力后能发生哪些形变?什么是弹性形变?弹力是怎样产生的?2、力的大小用什么来测量?弹簧测力计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3、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注意什么问题?二、学生合作,教师参与活动1:(动手操作,观察现象)(1)用力弯直尺;(2)用力拉橡皮筋;(3)用力拉弹簧。
结论:物体受力会发生性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弹性。
(4)用力捏橡皮泥;(5)用力揉面团;结论:物体受力会发生性变,不受力时不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塑性。
(二)交流展示点拨归纳三:学生展示,教师点拨弹力产生的条件:(1)物体相互接触;(2)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工具叫测力计,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弹簧受到拉力越大弹簧伸长越长。
四:学生探究,教师引领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1)认清量程分度值,不要测量超过它的量程的力。
(2)校零:测力前要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3)测力时,要使测力计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
(4)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面板垂直。
五:学生达标,教师测评1.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是指针到1N、2N、3N,感受一下1N、2N、3N的力有多大。
2、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看清它的________ ,加在弹簧秤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________,否则将会_______[板书设计]弹力弹簧测力计1、什么是弹性形变?弹力是怎样产生的?2、力的大小用什么来测量?弹簧测力计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3、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注意什么问题?【教学反思】。
《力及其作用效果》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2、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用示意图描述力。
3、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学习重难点]1、探究和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课型] 新授
[教学方法] 自学指导、讲练结合
[教具] 多媒体
[学习过程]
一:学生预习,教师导学
力
1、你能说出日常生活中、体育活动中以及工农业生产中与力有关的现象吗?(让学生
举例)
2、分析刚才举的例子中的各种力现象,指出两个物体。
(在教师启发引导下通过学生的
交流、讨论、分析,最终由学生概括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用字母F表示”。
)二、学生合作,教师参与
3、分析动词(举、推、压、拉、吸引、排斥等——力的作用)(说明:当一个物体受到
力的作用时,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了这种作用,受到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施加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
)
4、教师提问: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能发生力的作用,不接触的两个物体能否也能发生
相互作用?
三:学生展示,教师点拨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实验探究:让学生做几个简单的实验(用手拍桌子,两手互拍等)后,在教师的点
拔与引导下,由学生得出“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时,乙物体对甲物体也施力,因此,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的结论。
2、教师说明:物体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分别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这两个力作用在
同一条直线上,方向相反,大小相等,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
3、学生活动:学生各抒己见,陈述自己的观点。
(物体间力的作用有什么特点?)
四:学生探究,教师引领
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演示篮球由静止变为运动;竖直上抛的篮球向上运动得越来越慢,向下运动得越来越快;运动的小钢珠在磁铁的作用下,改变了运动方向。
让学生说明其原因。
(2)学生活动:归纳总结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以及运动快慢和方向的改变,都被认为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教师提问:力还有别的作用效果吗?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1)演示实验:用手将弹簧拉长;用手压皮球。
学生实验:学生用手使刻度尺变弯曲。
五评价检测
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但不一定是受力物体
B.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才能发生力的作用
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一个施力物体存在
D.以上都不正确
2.、下列叙述中手作为受力体的是()
A.用手将排球打出去B.手去拍桌子,手感到疼
C.手将石块举高D.手将铁丝弄弯
[板书设计]力及其作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