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复式记帐法和借贷记帐法
- 格式:ppt
- 大小:201.00 KB
- 文档页数:34
复式记账与借贷记账法摘要复式记账与借贷记账法是会计核算中常用的两种记账方法。
复式记账是指每一笔交易都同时在借方和贷方两边进行分录,从而维持总借方和总贷方的平衡;借贷记账法是指根据借贷关系对交易进行分类,将借方和贷方分别记录在不同的账户中。
本文将介绍复式记账和借贷记账法的基本概念、应用场景以及其在公司会计中的应用。
一、复式记账复式记账是一种会计核算方法,适用于进行准确、全面地记录和分析经济交易的过程。
在复式记账中,每一笔交易都同时在借方和贷方两边进行分录,以保持资产的总额、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总额的平衡。
简而言之,复式记账通过对交易进行借贷双向的记录,使得总借方等于总贷方。
复式记账的基本原则如下: 1. 每一笔交易必须有平衡的分录,即每一个借方必须有对应的贷方,反之亦然。
2. 资产和费用在借方增加,在贷方减少;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在借方减少,在贷方增加。
3.在分录中,借方通常在左边,表示增加;贷方通常在右边,表示减少。
4. 每个账户都有一个正借负贷或者正贷负借的规则,规定了在该账户上记录借贷发生时的方向。
复式记账的优点是可以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和对交易进行全面的分析。
通过记录每一笔交易的借贷情况,可以快速了解公司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变化情况;同时也可以准确计算各项财务指标,如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等。
因此,复式记账是公司会计中一种重要的核算方法。
二、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一种将交易按照借方和贷方进行分类的会计核算方法。
根据借贷关系,将交易的借方金额和贷方金额分别记录在不同的账户中。
借贷记账法是财务会计中的一种常用方法,用于记录和汇总公司的经济交易,从而生成财务报表。
在借贷记账法中,有几个基本概念需要了解: 1. 借方:交易中的账户在此次交易中增加的一方称为借方。
2. 贷方:交易中的账户在此次交易中减少的一方称为贷方。
3. 借贷关系:每一笔交易都必须有一个借贷关系,即每一个借方必须有一个对应的贷方。
借贷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的区别借贷记账法是复式记账法的一种,通常又全称为借贷复式记账法。
它是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为理论依据,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下面店铺就为大家解开借贷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的区别,希望能帮到你。
借贷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的区别在复式记帐法中,使用最广泛的就是复式记帐法了。
所谓复式记帐法是以“借”、“贷”两个字做为记帐符号,记录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复式记帐法。
所以这个“借”、“贷”不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借”、“贷”可不是谁欠了谁,它只是一种符号而已,没有实在的意义。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主要的会计要素,所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个公式是借贷记账法的基础。
借贷记帐法的基本结构是:每个账户都分为“借方”和“贷方”,一般来说规定账户的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
在帐户的借方记录经济业务,可以称为“借记某账户”;若在账户的贷方记录经济业务时,则可以称为“贷记某账户”。
在会计实务上以“借”表示资产的增加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以“贷”表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及资产的减少。
具体地说,资产的增加应记在资产类的有关账户的借方,资产的减少应记在资产类的有关账户的贷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应记在其有关帐户的贷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记在其有关账户的借方。
凡账户若借方有余额,表示为资产的余额。
凡账户贷方有余额,表示为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余额。
一般资产类账户都为借方余额,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为贷方余额。
其结构是不同的。
借贷复式记账法的具体作用借贷记账法首先要知道借贷记账法的对象是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过程和结果,而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又是主要的会计要素。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个公式是借贷记账法的基础借贷记账法的基本结构是:每个账户都分为"借方"和"贷方",一般来说规定账户的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
3-2 复式记账、借贷记账法这节课的内容是复式记账、借贷记账法,是会计记账的方法。
我们讲会计是一门商业语言,借贷记账法就是这个商业语言的核心内容。
一、复式记账法为了反映企业资金的运动,在设置会计账户之后,需要采用一定的记账方法将会计要素的变化登记在会计账户中。
复式记账法是在1494年,在意大利产生的,这种方法比起当时的单式记账法有了极大的进步,是会计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单式记账的记录是孤立的,只反应库存现金的变化,不能反映会计要素项目之间的联系。
复式记账不仅反映库存现金的减少,同时还反映办公费用的增加,表达库存现金减少的去向是增加了办公费。
所以复式记账可以了解每一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各项项目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通过账户的记录,完整、系统地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人们把复式记账法定义为:复式记账法是把发生的经济业务所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会计账户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地进行登记的会计记账方法。
二、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以“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会计等式为理论依据,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按照“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规则来记录经济业务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企业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
借贷记账法的主要内容包括:1.理论基础借贷记账法以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作为理论基础。
等式反映会计主体各要素间的数字平衡关系。
有一定数量的资产,就必然有相应数量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与之对应。
一个会计要素项目发生变化时,在同一会计要素的另一项或者另一类会计要素的一项也必然发生增减变化,以维持等式的平衡关系。
2.记账符号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指明经济业务应计入账户的方向和表明金额增减变化的一种记号。
但是,一个账户中到底是借方表示增加,还是贷方表示增加,是由账户的性质决定。
以下就是各类账户的“借”“贷”含义:账户类别借的含义贷的含义余额方向资产类增加减少借负债类减少增加贷所有者权益类减少增加贷成本类增加减少借损益类的收入类减少增加无损益类的支出类增加减少无3.账户结构账户结构是指一个账户记账方向的表达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