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二数学-八年级数学动点问题专项训练

初二数学-八年级数学动点问题专项训练

初二数学-八年级数学动点问题专项训练
初二数学-八年级数学动点问题专项训练

b 向右匀速运动,直到 EG 与 BC 重合.运动过程中 △GEF 与矩形 ABCD 重合部分的面积(S )随时间(t )变化的图

动点问题专项训练

1.如图,在矩形 ABCD 中,AB=2, BC = 1 ,动点 P 从点 B 出发,沿路线 B → C → D 作匀速运动,那么 △ A BP 的 面积 S 与点 P 运动的路程 x 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

S

S

S S

3

3

D

A

C P B

1

O 1

1

3 x O 1

3 xO

2

1

3 x O 1

3 x

A .

B .

C .

D .

2.如图 1,在直角梯形 ABCD 中,动点 P 从点 B 出发,沿 BC ,CD 运动至点 D 停止.设点 P 运动的路程为 x ,△ABP 的 面积为 y ,如果 y 关于 x 的函数图象如图 2 所示,则△BCD 的面积是( ) A .3 B .4 C .5 D .6

D

C P

A

B O 2

5 x

图 1

图 2

△3.如图, ABC 和的△D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F=90°,AB=2.DE=4.点 B 与点 D 重合,点 A,B(D),E 在同一条直 线上,将△ABC 沿 D → E 方向平移,至点 A 与点 E 重合时停止.设点 B,D 之间的距离为 △x , ABC 与△DEF 重叠部分的

面积为 y ,则准确反映 y 与 x 之间对应关系的图象是(

4.如图,点 G 、D 、C 在直线 a 上,点 E 、F 、A 、B 在直线 b 上,若 a ∥b ,Rt △GEF 从如图所示的位置出发,沿直线

....

象大致是(

G D

C a

s s s s

E

F

A

B b

(第 4 题

O

t O t O t O t

A B C D

5.(20XX 年牡丹江)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在边长为 1 的正方形 ABCD 的边上有

一 动

s s

t

O

t .(第 6 题图).

O C 8。 点 P 沿 A → B → C → D → A 运动一周,则 P 的纵坐标 y 与点 P 走过的路程 s 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大致是

y

y

2 2 1

1 y

2 1 y

2 1

O 1 2 3 4

s

O 1 2 3 4

s O 1 2 3 4 s O 1 2 3 4

s

A

B

C D

6.如图 1,在矩形 ABCD 中,动点 P 从点 B 出发,沿 BC 、CD 、DA 运动至点 A 停止,设点 P 运动的路程为 x ,△ABP 的 面积为 y ,如果 y 关于 x 的函数图象如图 2 所示,则矩形 ABCD 的面积是( )

A .10 8.16 C. 20 D .36

7.如图,三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拼成六边形 ABCDEF ,一动点 P 从点 A 出发沿着 A → B → C → D → E 方向匀速 运动,最后到达点 E .运动过程中 ?PEF 的面积( s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大致是( )

s s

P

A · B

.

C D

O

8.如图.,点 A 、B 、C 、D 为圆 O 的四等分点,动点 P 从圆心 O 出发,沿 O-C-D-O 的路线作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 t 秒,

∠APB 的度数为 y 度,则下列图象中表示 y 与 t 之间函数关系最恰当的是

9. 13.一张正方形的纸片,剪去两个一样的小矩形得到一个“E ”图案,如图4 所示,设小矩形的长和宽分别为x 、y ,

剪去部分的面积为 20,若 2≤x ≤10,则 y 与 x 的函数图象是:

10.如图,AB 是半圆 O 的直径,点 P 从点 O 出发,沿 O A - AB - BO 的路径运动一周.设OP 为 s ,运动时间为t ,则

QC ,即 6﹣x = (6+x )

,解得 x =2。 下列图形能大致地刻画 s 与 t 之间关系的是(

P

s

s

s

s

A

O B O

A . t O

B . t

O

C . t

O

D . t

11.锐角△ABC 中,BC =6, S

?ABC

= 12, 两动点 M 、N 分别在边 AB 、AC 上滑动,且 MN ∥BC ,以 MN 为边向下作正方形 MPQN ,

设其边长为 x ,正方形 MPQN 与△ABC 公共部分的面积为 y (y >0),当 x = ,公共部分面积 y 最大,y 最大值

= ,

6. (2012 贵州遵义 12 △分)如图,

ABC 是边长为 6 的等边三角形,P 是 AC 边上一动点,由 A 向 C 运动(与 A 、C 不

重合),Q 是 CB 延长线上一点,与点 P 同时以相同的速度由 B 向 CB 延长线方向运动(Q 不与 B 重合),过 P 作 PE ⊥AB

于 E ,连接 PQ 交 AB 于 D .

(1)当∠BQD =30°时,求 AP 的长;

(2)当运动过程中线段 ED 的长是否发生变化?如果不变,求出线段 ED 的长;如果变化请说明理由.

【答案】解:(△1)∵

ABC 是边长为 6 的等边三角形,∴∠ACB =60°。

∵∠BQD =30°,∴∠QCP =90°。

设 AP =x ,则 PC =6﹣x ,QB =x ,∴QC =QB +C =6+x 。

∵在 △R t QCP 中,∠BQD =30°,∴PC = 1 1

2 2

∴当∠BQD =30°时,AP =2。

(2)当点 P 、Q 运动时,线段 DE 的长度不会改变。理由如下:

作 QF ⊥AB ,交直线 AB 的延长线于点 F ,连接 QE ,PF 。

∵PE ⊥AB 于 E ,∴∠DFQ =∠AEP =90°。

∵点 P 、Q 做匀速运动且速度相同,∴AP =BQ 。

∵△ABC 是等边三角形,∴∠A =∠ABC =∠FBQ =60°。

∴在△APE 和△BQF 中,

∵∠A =∠FBQ ,AP =BQ ,∠AEP =∠BFQ =90°,∴△APE ≌△BQF (AAS )。

∴AE =BF ,PE =QF 且 PE ∥QF 。∴四边形 PEQF 是平行四边形。

12.(2012江苏泰州12分)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x轴相交于点A,与反比例函数y=

,d)两点.点P(m,n)是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上的动点.

2x

x

将点C(,d)的坐标代入y=-,得d=-=-2。∴C(,-2)。

5

2x2

∵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B(-1,5)、C(,-2)两点,

2

?5=-k+b

-2=k+b?

??

令y=0,即-2x+3=0,解得x=

3

。∴A(,0)。

22

∴DE=

1

EF。

2

∵EB+AE=BE+BF=AB,∴DE=

1

2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AB。

又∵等边△ABC的边长为6,

∴DE=3。

∴当点P、Q运动时,线段DE的长

度不会改变。

12

c

x 的图象相交于B(-1,5)、C(

(1)求k、b的值;

5

21

(2)设-1

3c

,过点P作x轴的平行线与函数y=的图象相交于点D.试问△P AD的面积是

2

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请求出面积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设m=1-a,如果在两个实数m与n之间(不包括m和n)有且只有一个整数,求实数a的取值

范围.

【答案】解:(1)将点B的坐标代入y=

2

c c

,得5=,解得c=-5。

x-1

5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2

5555

2

2

5

1

??k=-2

∴?5,解得?。

b=3

2

(2)存在。

3

1

由题意,点P(m,n)是一次函数y=-2x+3的图象上的动点,且-1

1

∴点P在线段AB上运动(不含A、B)。设P(

3-n

,n)。

2

3

2

∴ y = y = n ,x = - ,即 D ( - ,n )。

n n

∴△PAD 的面积为 S = PD ? OP= ? + ? ? n= - n - ? + 。 ∴当 n= 时,即 P ( , )时,△PAD 的面积 S 最大,为 【分析】(1)根据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由 B 的坐标求得 c= - 5 ,从而得到 y = - 5

;由点 C 在 y = - 上

x x

求得 d = -2 ,即得点 C 的坐标;由点 B 、C 在 y = kx + b 上,得方程组,解出即可求得 k 、b 的值。

∵DP ∥x 轴,且点 D 在 y = -

2

5

x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的图象上,

5 5

D P D

1 1 ? 3 - n 5 ? 1 ? 3 ?

2 49

2 2 ? 2 n ? 4 ? 2 ? 16

∴S 关于 n 的二次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下,有最大值。

又∵n = -2m + 3 , -1 < m < 3 3

,得 0 < n < 5 ,而 0 < n= < 5 。

2 2

3 3 3 49

2 4 2 16

(3)由已知,P (1 - a, 2a+1)。

易知 m ≠n ,即1 - a ≠ 2a+1 ,即 a ≠ 0 。

若 a > 0 ,则 m <1 < n 。

由题设, m > 0,n ≤ 2 ,解出不等式组的解为 0 < a ≤

若 a < 0 ,则 n <1 < m 。

1 2

由题设, n ≥ 0,m < 2 ,解出不等式组的解为 - 1 2

≤ a < 0 。

1 1

综上所述,数 a 的取值范围为 - ≤ a < 0 , 0 < a ≤ 。

2 2

【考点】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综合问题,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平行的性质,二次函数的性质,不等式组

的应用。

5 2 2

1

(△2)求出 PAD 的面积 S 关于 n 的二次函数(也可求出关于 m ),应用二次函数的最值原理即可求得面积的最

大值及此时点 P 的坐标。

(3)由 m ≠n 得到 a ≠ 0 。分 a > 0 和 a < 0 两种情况求解。

22. (2012 山东济南 9 分)如图,已知双曲线 y =

k

x

,经过点 D (6,1),点 C 是双曲线第三象限上的动点,过 C 作

CA ⊥x 轴,过 D 作 DB ⊥y 轴,垂足分别为 A ,B ,连接 AB ,BC .

(1)求 k 的值;

(2△)若 BCD 的面积为 12,求直线 CD 的解析式;

(3)判断 AB 与 CD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解:(1)∵双曲线 y = k

??b = -2 ??n = 1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k

经过点 D (6,1),∴ = 1 ,解得 k =6。

x 6

(2)设点 C 到 BD 的距离为 h ,

∵点 D 的坐标为(6,1),DB ⊥y 轴,∴BD =6,∴△S BCD =

1 2

×6h=12,解得 h =4。

∵点 C 是双曲线第三象限上的动点,点 D 的纵坐标为 1,∴点 C 的纵坐标为 1-4= -3。

∴ 6

x

= 3 ,解得 x = -2。∴点 C 的坐标为(-2,-3)

设直线 CD 的解析式为 y =kx +b ,

?

1 ?-2k + b = -3 ?k = 则 ? ,解得 ?

2 。

?6k + b = 1

∴直线 CD 的解析式为 y = 1 2

x - 2 。

(3)AB ∥CD 。理由如下:

∵CA ⊥x 轴,DB ⊥y 轴,点 C 的坐标为(-2,-3),点 D 的坐标为(6,1),

∴点 A 、B 的坐标分别为 A (-2,0),B (0,1)。

设直线 AB 的解析式为 y =mx +n ,

?

1 ?-2m + n = 0 ?m = 则 ? ,解得 ?

2 。

?n = 1

∴直线 AB 的解析式为 y = 1 2

x + 1 。

1

∵AB 、CD 的解析式 k 都等于 相等。

2

∴AB 与 CD 的位置关系是 AB ∥CD 。

【考点】反比例函数综合题,待定系数法,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平行的判定。

【分析】(1)把点 D 的坐标代入双曲线解析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2)先根据点 D 的坐标求出 BD 的长度,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点 C 到 BD 的距离,然后求出点 C 的

纵坐标,再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求出点 C 的坐标,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解答。

(3)根据题意求出点 A 、B 的坐标,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 AB 的解析式,可知与直线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CD的解析式k值相等,所以AB、CD平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