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草杂柑优质高产综合技术的调查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96.70 KB
- 文档页数:4
晚熟杂柑W·默科特的引种表现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分析晚熟杂柑W·默科特(W. Murcott)是一种优质的柑橘品种,因其果实成熟较晚而得名。
该品种的果实味甜汁多,深受消费者喜爱,而且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高产性。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柑橘类水果的消费量逐年增加,因此加强对晚熟杂柑W·默科特的引种表现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一、引种表现晚熟杂柑W·默科特是一种异花授粉的柑橘树,通常在春季开花结果,果实成熟时间为10月至次年1月。
该品种果实呈椭圆形,果皮光滑呈黄橙色,果肉汁多甜酸适中,口感爽口,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果实在成熟后能够长时间保持在树上,适合长途运输和市场销售。
晚熟杂柑W·默科特是一种耐寒性较强的柑橘树,对环境适应性强,适宜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生长,但也能够在较冷和干燥的地区生存。
在引种试验中,其生长环境要求不高,能够适应多种土壤类型,但对排水性较差的土壤不适宜。
在引种表现方面,晚熟杂柑W·默科特具有抗病虫害能力强的特点,对柑橘类常见的真菌病和虫害的抵抗力较强,因此栽培难度相对较低。
在引种过程中,可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进行合理施肥,适当喷洒农药和杀虫剂以保证树木健康生长和果实品质。
二、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分析1.选择优质种苗:晚熟杂柑W·默科特种植的第一步是选择优质的种苗。
通常情况下,应选取有生长势、无病虫害的树苗,苗高30cm左右为宜。
种植前应进行树苗处理,剪去受损部分,保证树冠略呈球形,有利于正常生长。
2.合理的管理和照料:在种植后的管理中,需要进行及时的施肥、浇水、修剪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在施肥方面,可以选择有机肥或者化肥进行施用,施肥量要适中,以避免过度施肥导致树木生长过度。
在浇水方面,应根据当地的降水情况和土壤湿度进行调节,避免树木受旱或者过湿。
修剪工作要定期进行,有利于促进新梢生长和果实的通风,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12·种业导刊,2019年第9期Journal of Seed Industry Guide天草杂柑在闽东地区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李 斌(福安市坂中畲族乡农业服务中心,福建 福安 355017)天草是由日本育成的杂柑品种,以清见×兴津的杂交后代为母本,以佩奇为父本,经杂交选育而成。
天草杂柑外观好,具有香气浓郁、酸甜适口的风味,以及良好的结果性和耐贮藏等优点,深受消费者和广大果农的青睐。
闽东地区于2010年引进天草杂柑品种,经多年试验推广,目前已初具产业规模,但生产上还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总结并介绍了闽东地区天草杂柑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1 天草杂柑的特征特性1.1 特征天草杂柑幼树的树势中等,树姿直立,进入结果后期树冠逐渐开张。
果实扁球形,果皮橙红色,单果质量150 g 左右,果肉较紧,易化渣,无核或少核,汁多味香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14%,香气浓郁。
1.2 特性天草杂柑的早产性和丰产性好,一般栽后3 a 可结果,对溃疡病抗性强,耐寒且耐贮藏,自然条件下贮藏至次年4月上旬仍可保持不枯水。
1.3 物候期在闽东地区,天草杂柑的萌芽期为3月中下旬,初花期为4月中旬,盛花期为4月中下旬,终花期为5月上旬,5月中旬为第1次生理落果期,6月上旬为第2次生理落果期,果实于12月下旬成熟。
在闽东地区一般1 a 抽3次梢。
2 天草杂柑的栽培技术2.1 建园与定植立地条件要求海拔600 m 以下,选择光照充足、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灌方便、背风向阳,附近无污染源的平地或缓坡地建园。
选用枝梢健壮,根系完好的果苗,在春梢萌芽前栽植,栽植前应施足底肥,并以有机肥为主。
因异花授粉时会有种籽,故应避免与有核柑桔品种混栽,栽植密度可选择行株距2 m×3 m ~2 m×4 m,即1 275~1 650株/hm 2。
2.2 整枝修剪定植后留40 cm 定干,在剪口下20 cm 处配置3~4个主枝,每个主枝上再选留3个侧枝,构成树体骨架。
表3 永春芦柑果实分等、分级标准项 目一等二等基本要求果实完整、新鲜,具有芦柑品种特征,无异常滋味和气味,果面洁净。
果蒂完整,剪口平齐。
不得有浮皮、枯水、水肿和萎蔫现象。
不得有未愈合的损伤、裂口,不得有变质果,腐烂果和显示腐烂迹象的果。
同左果 形果形整齐,无畸形果。
果形基本整齐,无畸形果。
色 泽正常着色面积不少于果皮的80%。
正常着色面积不少于果皮的60%。
果 面果皮光滑。
果皮尚光滑。
缺 陷枝叶磨伤斑痕、色斑、油斑、日灼斑、锈螨蚧类和一切非正常果皮斑迹、附着物,其分布面积合并计算不超过果皮总面积的10%。
枝叶磨伤斑痕、色斑、油斑、日灼斑、锈螨蚧类和一切非正常果皮斑迹、附着物,其分布面积合并计算不超过果皮总面积的15%。
可溶性固形物(%)_11.0_10.0总 酸_0.8_1.0可食率(%)_70_65 特级级别一级 二级果实横径80~90mm 果实横径70~80mm 果实横径60~70mm同左7.3 贮藏7.3.1 防腐保鲜药剂处理 采收当天分级后进仓前进行防腐保鲜药剂处理,药剂使用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7.3.2 预贮 药剂处理后果实在通风处预贮5~7c ,视果实水分状况和预贮场所通风条件而定。
7.3.3 薄膜单果包装 预贮后果实用0.02mm 厚的高压聚乙烯薄膜袋单果包装。
单果包后用容量不超过25kg 的木箱或塑料箱装果贮藏。
7.3.4 贮藏条件 以墙体隔热、能通风换气的专用贮藏库最佳;阴凉通风的普通仓库或民房也可用于贮藏。
贮藏库管理最重要为通风降温,库内果箱排列应留有通风道,利用昼夜温度变化,通过通风窗口、孔道自然通风换气,保持库内通风和较低的温度,并注意防止鼠害。
贮藏期间应避免翻动果实,以免增加腐损,待出库时再剔除烂果,包装销售。
7.3.5 贮藏期限 芦柑常温贮藏宜控制在4个月以内,才能保证果实质量。
(责任编辑:黄爱萍)天草杂柑优质高产综合技术的调查研究叶圣智(福建省沙县农业局经作中心 365500)收稿日期:2006-03-14作者简介:叶圣智,男,1958年生,农艺师。
天草杂柑是近年由日本引进的优良杂柑新品种,其果形扁球端庄、果面橙红亮丽、果肉柔软多汁、风味酸甜适口,是众多杂柑品种中的佼佼者。
本县于2001年引进,目前已发展到133.3hm 2,产果3万kg 以上,2002年以来,笔者先后在南霞、青州、大洛、凤岗、富口、南阳等乡镇对天草杂柑的园地条件、施肥方法、树体树形、病虫防治、疏花疏果、果园套种绿肥和生草栽培等多项内容进行了调查对比研究,为天草杂柑优质高产的综合配套技术提供依据,现将调查结果初步总结如下。
1 园地水分状况是天草杂柑生长的重要基础1.1 山地果园与田地果园比较 天草杂柑对土壤水分条件十分敏感,园地水源充足与否,直接关系到天草杂柑的生长与结果。
如富口乡企仔尾果场2002年种植天草杂柑1000多株,其中800多株种于山地,200多株种于山下的田地(旱田),在除水分外同样的管理水平下,树幅大小有着明显的差异。
山地较旱,在高温干旱季节里新梢(主要是夏梢)萌发迟缓、生长乏力,只有春梢和秋梢在雨水充足时生长良好,但遇到秋旱时秋梢亦生长不良;而田地水源条件相对较好,虽为旱田,但通过蓄水和管道引送,可基本解决旱季供水问题,不仅春、秋梢生长良好,夏梢也能正常萌发。
2005年11月上旬各取样5株,调查幼树生长情况,田地比山地平均树高增加了41cm ,平均树幅增加了0.59m2。
已结果的高接树对土壤水分条件更为敏感,遇到干旱时新梢不再萌发,幼果生长缓慢、果形小。
2004年12月上旬果实成熟时,在大洛乡中洋果场的山地和田地中各随机抽样5株调查,在除水分外的同样管理水平下,山地上的大果率(7cm以上)只有57%、平均单果重为139g。
而田地中的大果率为78%、平均单果重为182g。
田地比山地的大果率提高了21个百分点,平均单果重提高了43g。
通过调查表明,水分是天草杂柑生长的重要基础。
山地发展天草杂柑要有蓄水引水设施,或果园建在有充足水源条件的山坡地,水源贫乏或土壤干旱的地域不宜建园。
1.2 田地果园之间的比较如凤岗镇西山村与南阳乡凤坡阳村的天草杂柑园地同为田地,同一时间种植,同一批苗木,树体生长与结果由于水源条件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
凤岗镇西山村果园,原为水田,种果前为菜园,土壤肥沃,但在2003年和2004年大旱年份里,水源缺乏,幼树生长相对较缓,树势中庸,树冠叶幕较稀疏;而南阳乡凤坡阳村的果园,水源充足,土壤湿润,幼树生长旺盛,树势强,树冠叶幕较紧凑。
2005年11月上旬抽样调查结果(表1),水源充足的凤坡阳果园比水源缺乏的西山村果园平均树高增加17cm,平均树幅增加27cm,平均株产增加4.9 kg(翻了一番),平均大果率增加19个百分点,且生长旺盛。
表1 不同水源条件下天草杂柑幼树生长结果比较果园种植时间(年.月)树高(cm)树幅(cm)单株产量(kg)大果率(%)树势凤岗镇西山2002.2138130X133 4.762中庸南阳乡凤坡阳2002.2155156X1629.681强增减幅度1726X29 4.9192 重施有机肥可提高天草杂柑树势和果实品质2003~2004连续两年在青州镇溪坪村,对已高接2~3年并进入正常投产的天草杂柑园进行了田间施肥试验,试验设4个处理,每处理10株,3次重复。
处理1(常规施肥);处理2,同处理1,但采后肥将菜籽饼换成腐熟猪厩肥重施(30kg/株);处理3、处理4,在处理1的基础上,壮果肥分别增施磷肥和钾肥。
各处理肥料施用期与施用量见表2方案。
表2 天草杂柑施肥试验处理方案处理肥料实物施量(kg/株)折全年施养分量(kg/667m2)春肥壮果肥采后肥N P2O5K2ON1P2O51K2O1碳酸氢铵1.0、复合肥0.5复合肥1.0尿素0.3、复合肥0.5、菜籽饼1.533.517.016.0110.5010.482同处理1同处理1同处理1,菜籽饼换为腐熟猪厩肥3037.523.022.5110.6810.673同处理1同处理1,增施过磷酸钙0.5同处理133.523.016.0110.6810.484同处理1同处理1,增施硫酸钾0.5同处理133.517.028.0110.5010.832.1 果实着色比较天草杂柑果实着色过程与普通柑桔有所不同,一般是9月下旬开始着色,果面由绿色转为黄色,10月下旬果实进入成熟阶段,果面由黄色转为橙红色,11月中旬后果实成熟,树上的果实大多转为橙红色,着色较差或果实不够完熟的果面一般为黄色或橙黄色。
2004年11月28日果实采收时,从每个处理中随机抽样100粒果,计算橙红色果粒的百分率。
结果是:处理2的果实橙红率为84%;处理3、处理4果实橙红率均为76%;处理1的果实橙红率为74%;处理2的果面光滑、橙红鲜亮、极富光泽,外表特佳,其他依次为处理3、处理4和处理1。
2.2 果实品质比较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以处理2最高,分别为12.6%和9.62%;以下依次为:处理3为12.2%和9.28%;处理4为12.1%和9.17%;对照为11.8%和9.07%。
2.3 产量、树势比较单株产量和大果率(7cm以上),处理2为28.1kg和86%,处理4为27kg和72%,处理3为26.6kg和79%,对照为29.2kg和76%。
由于幼果期采取了人工疏果措施,4个处理的单株产量差异不大,甚至对照还略高些,但大果率以处理2的最高。
树势比较,处理2和处理3的树势较强,表现枝叶茂盛,叶色浓绿,新梢健壮;对照叶色淡绿,枝梢生长与以上两处理相比稍弱;处理4的整体树势较好,但有个别单株新梢出现花叶或叶片变小,树势趋弱。
综上比较说明,处理2于采果后重施了熟腐猪厩肥,使得天草杂柑的树势和果实品质明显地提高并优于其他处理。
3 果园套种绿肥或生草栽培可有效改善天草杂柑生长环境,提高果实品质2003年和2004年,在富口企仔尾果场连续2年播种羽叶决明、圆叶决明、白三叶草绿肥2hm2;生草栽培2hm2(之前先清除恶性杂草如茅草、狗尾草和铁芒萁等,保留良性杂草如藿香蓟、蓼草菜等),每年割草3~4次。
以凤岗镇西山天草杂柑园喷施除草剂做对照。
3.1 果园地温比较7~9月,观测地表及5、10、20 cm深处土层温度,生草园平均土温依次为26.9C、25.9C、25.2C、24.2C,对照园依次为33.3C、31.8C、30.6C、28.7C,生草园比对照园温度分别低6.4C、5.9C、5.4C、4.5C,生草园比对照园平均低5.6C,有效地降低了高温季节对果树的不良影响。
3.2 土壤肥力比较羽叶决明鲜草含氮3.25%、磷0.52%、钾1.56%,以每年每667m2生产羽叶决明鲜草2000kg计,全部就地回田,给每667m2果园增加氮65kg、磷10kg、钾31kg。
豆科绿肥其根系的根瘤固氮,又为土壤提供了可观的氮素和有机质,富口企仔尾果场2003年套种绿肥后,2004年没有再施过氮肥。
3.3 果实日灼病比较2005年11月中旬在两处果园(4年生幼树并已初结果)中各随机取样10株,统计结果总数和“太阳果”总数,调查日灼病的发生情况,结果是套种绿肥或生草果园的树上果实日灼病发生率仅为0.6%,对照果园为1.7%,差异明显。
3.4 果园喷药次数比较套种绿肥或生草栽培后,红蜘蛛发生量明显减少,其他病虫的发生量和发生频率也大大降低,全年喷药7次,对照喷药11次,少喷4次。
调查结果说明:天草杂柑果园套种绿肥或生草栽培,可有效地降低高温季节果园的地温,提高果园土壤肥力,降低病虫害,减少用药次数。
4 培植树形可促进天草杂柑高产优质天草杂柑枝梢生长的丛生性和重叠性较强,在培植合理树形方面,与其他柑桔品种有所区别,2003年以来,笔者对以下两种树形进行了观察。
4.1 多主枝圆头形该树形有6~8根主枝,树冠内部结构紧凑,各主枝的基角较高,斜生向上,其上副主枝2~3枝,上下间距30~40cm,叶幕层厚,树冠圆头形。
该种树形的4年生幼树,平均株产可达13kg左右,并保持着旺盛的树势。
该种树形的高接树,平均株产可达28kg,挂果均匀,大果率高,着色好,持续结果性强,树势不易衰退。
4.2 自然开心形该树形有3~4根主枝,每根主枝上配备适当的副主枝,树冠内部通风透光性好,枝条较披张,叶幕层较厚,树冠圆头形。
该树形的高接树,投产以前树势较强,投产第1年产量较好,投产第2年后树势易衰弱。
该树形的幼树,前期树冠扩展较快,生长旺盛,且早生性强,种后第3年就可大量开花结果,但结果后树体生长渐弱,新梢多下垂,如果没及时修剪或摆正树姿,树势易衰退。
5 疏花疏果是天草杂柑高产优质的必要手段天草杂柑结果性强,结果率高,如果任其自然结果往往会出现满树果或满树小果的现象,树体损伤严重,树势易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