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我国民族乐器——“阮”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3
浅谈阮的艺术魅力阮的艺术是越南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独特的魅力。
阮王朝时期,阮的艺术曾经达到了极盛的高度。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阮的艺术也逐渐式微。
在近些年来,越南政府对阮的艺术进行了重视,加强了阮的艺术传承和保护工作。
阮的艺术在当今的越南社会中,又重新走入人们的视野,并引起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阮的艺术具有丰富的内涵,包括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表现形式。
与中国的音乐、舞蹈和戏剧等艺术形式相比,阮的艺术更为细腻、柔和,具有浓郁的越南气息。
阮的艺术可以说是越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越南文化的传统和特点。
在音乐方面,阮的音乐非常独特,它的节奏和旋律比较柔和,音乐风格也非常典雅。
阮式音乐具有浓郁的宫廷气息,特别是在使用乐器方面,阮式乐器表现了音色的变化和多样性。
其中,弦乐器广泛使用,包括琵琶、二胡、南胡等,还有管乐器、打击乐器等。
阮的乐器数量较少,但其音色精彩,独特感强。
在演奏时,阮的乐器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表现力,能够表现出音乐的情感。
在舞蹈方面,阮的舞蹈通常是由女性表演,流畅而优美,体现出阮式艺术中的含蓄和温柔。
阮的舞蹈有许多种类,包括宴会舞蹈、祭祀舞蹈、史诗题材舞蹈等,每种舞蹈都有其独特的内涵和表现方式。
阮的舞蹈形态优美,动作优雅,充满了艺术性,表现出阮王朝时期的女性生活与情感世界。
在戏剧方面,阮的戏剧属于古典戏剧,主要是以传统历史故事和史实内容为题材,表现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面貌。
综上所述,阮的艺术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内涵,深刻反映了越南文化的传统和特点,展现出越南文化的多方面魅力。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对阮的艺术进行了学习和研究,阮的艺术在当今的越南社会中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发展,并为更多的人们带来了艺术上的享受和体验。
阮是什么乐器
阮[ruǎn]是一种汉族传统乐器,阮咸的简称。
相传西晋阮咸善弹此乐器,因而得名,四弦有柱。
始于唐代,元代时在民间广泛流传,成为人们喜爱的弹拨乐器,有了广阔的音域和丰富的表现力。
介绍:
阮,阮咸的简称,还有一意即长颈琵琶,与从龟兹传来的曲项琵琶不同。
西晋竹林七贤之一阮咸善弹琵琶,唐代开元年间从阮咸墓中出土铜制琵琶一件,命名为“阮咸”,简称“阮”。
结构是直柄木制圆形共鸣箱,四
弦十二柱,竖抱用手弹奏。
唐时琵琶是军中传令之器,故有欲饮琵琶马上催的说法。
近代中国的发展的中乐团中,阮咸类乐器有中阮、大阮。
作为弹拨乐器中的中音声部。
1949年以后,阮咸类乐器经过改良,发展成阮族乐器,包括高音阮、小阮、中阮、大阮和低音阮。
其中高音阮在香港中乐团被用于替代柳琴作为高音弹拨乐器,中阮和大阮为各民乐团常用中低音弹拨乐器。
阮音箱圆形,十二个音柱,四弦,用假指甲或拨片弹,可用于独奏、重奏和歌舞伴奏或参加民族乐队演奏,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浅谈阮的艺术魅力
阮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民族乐器,也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
它以其独特的音色、优美的旋律和丰富多彩的表现方式吸引着广大的乐迷和艺术爱好者。
阮的艺术魅力首先体现在它独特的音色上。
它的音色清脆悠扬,不同于其他乐器,给人一种独特的感受。
阮的音色富有层次感,能够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和意境。
有时它能够表现出柔和悠远的风景,有时又能够表现出激昂慷慨的豪情。
阮的音色给人一种温暖宜人的感觉,让人陶醉其中。
阮的艺术魅力还体现在它优美的旋律上。
阮的旋律流畅婉转,富有变化和张力。
它能够通过一系列的音符和音节来表达情感,表现出乐曲中的故事情节。
阮的旋律动感十足,仿佛一条流动的河流,带领着听众进入一个奇妙的音乐世界。
阮的旋律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是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阮的艺术魅力还体现在它丰富多彩的表现方式上。
阮可以单独演奏,也可以与其他乐器进行合奏。
它不仅可以表现情感和内涵,还能够模仿各种自然声音和物体的声音,如流水声、鸟鸣声、风声等。
阮在演奏中可以用不同的技巧和手法来表现不同的音乐效果,如弹拨、滚动、颤音等。
阮的表现方式丰富多样,使得它具有很高的表现力和可塑性。
阮的艺术魅力使得它成为了中国乐器中的瑰宝,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其独特的音色、优美的旋律和丰富多彩的表现方式吸引着无数的音乐爱好者。
阮的艺术魅力不仅体现在它单独的演奏中,也可以与其他乐器进行合奏,为人们带来更加美妙的听觉享受。
阮的艺术魅力让人流连忘返,让人沉浸它无疑是中国文化瑰宝之一。
浅谈阮的艺术魅力阮是一种古老的乐器,也称为阮咸,是越南传统音乐中常见的乐器之一。
它被认为是越南音乐文化的象征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阮的艺术魅力源自其独特的音色和技艺,以及其在越南传统音乐中的重要地位。
在现代社会中,阮已经成为一种珍贵的传统文化遗产,其艺术魅力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欣赏。
阮的艺术魅力在于其独特的音色和技艺。
阮的音色柔和细腻,能够表现出情感的细腻和深沉。
它的音色在传统音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与其他乐器相互融合,共同营造出充满魅力的音乐氛围。
与此阮的演奏技艺也是相当复杂和精湛的,在演奏过程中需要运用各种技巧和细节,体现出演奏者的功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这种独特的音色和技艺使得阮成为了传统音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其艺术魅力的重要来源。
阮在越南传统音乐中的重要地位也是其艺术魅力的体现。
在传统音乐中,阮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演出场合,如宫廷音乐、宗教仪式、婚礼庆典等,以及丰富多样的戏曲、舞蹈、音乐剧等表演形式中。
阮所演奏的音乐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各种主题和情感,能够表达出各种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
这种多样性和丰富性使得阮成为了传统音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艺术魅力的一大特点。
阮所具有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也是其艺术魅力的彰显。
阮的音乐风格深受越南的民族传统和文化影响,能够充分展现越南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情感。
阮所演奏的音乐作品大多以民间传说、历史故事、节庆习俗等为题材,通过音乐表达出越南人民的情感、信仰和价值观念。
这种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使得阮成为了代表越南音乐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也是其艺术魅力的独特之处。
阮在现代社会中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欣赏,其艺术魅力也得到了更广泛的展现。
随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的开展,越来越多的文化机构和艺术团体开始重视阮的艺术价值,推动其在当代音乐中的创新与发展。
一些国际音乐节和文化艺术活动也开始纳入阮的演出和展示,使得阮的艺术魅力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可。
浅谈阮的艺术魅力阮是中国传统乐器之一,也是古代民间常用的乐器之一。
它在古代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不仅在民间音乐中广泛使用,而且在古代宫廷音乐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阮在古代的音乐传统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具有独特的音乐魅力。
阮的音色非常独特,它的音色清悦动听,细腻柔和,富有华丽的韵味。
阮的音色在古代音乐中被广泛应用,不仅在宫廷音乐中,而且在民间音乐和戏曲音乐中也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阮的音色可以很好地配合古代琵琶、筝等乐器,产生出优美的和谐音乐。
所以,阮的音色是它独特的魅力所在,这也是它在古代音乐中备受推崇的原因之一。
阮的演奏技巧非常高超,它可以表现出极富感染力的音乐韵味。
阮是一种需要很高演奏技巧的乐器,演奏者需要运用手指的力度和技巧来控制音色的变化,这就需要演奏者有着极高的技术功底。
在古代,阮的演奏者通常都是经过专门的训练,他们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更需要通过长期的练习来提高自己的演奏技巧。
阮的演奏者通常都能够在演奏中表现出极高的技巧水平,他们能够利用阮的音色来表现出丰富的音乐情感,从而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阮的演奏风格非常多样,它可以表现出古老传统的音乐魅力,也能够演绎出现代的音乐艺术。
阮在古代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它的演奏风格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
如今,阮的演奏者在演奏中往往会结合现代音乐的元素,使得阮音乐不仅可以展现出古老的传统韵味,更可以表现出现代的音乐艺术。
阮的音乐具有非常广泛的适应性,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音乐欣赏需求。
阮的音乐在表现力和情感传达方面非常突出,它可以表现出丰富的情感和音乐意境。
阮音乐在古代就以其独特的表现力和情感传达而备受推崇,它能够表现出各种情感,包括悲怆、欢乐、温柔、坚定等等。
通过阮的演奏,演奏者可以将自己的情感和理念融入从而打动听众的心灵。
阮音乐不仅可以满足听众的审美需求,更可以引发听众内心深处的共鸣。
这也是阮音乐的特殊魅力所在,它在古代和现代音乐中都具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名族弹拨乐器阮阮是一种传统的名族弹拨乐器,广泛流行于中国、越南和老挝等地。
它是一种梨形、三弦的乐器,对于传统音乐和民俗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阮的起源、构造、演奏技巧以及在各地民族音乐中的应用。
起源与发展阮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乐器“筇”,这是一种弦乐器,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
在中国南方地区,筇逐渐演变为阮,传入越南和老挝后,又有了独特的发展。
在不同地区,阮的形状和演奏方式有所差异,但都保留了三弦和拨片的基本特征。
构造与演奏方式阮的外形呈梨形,有三根弦和一个面板。
面板上有19到25个品位,可以通过按压不同的品位来改变音高。
阮的弦通常是用丝线或者尼龙制作的,演奏时需要使用右手的拨片来弹奏。
演奏阮的技巧主要包括指法、拨奏和弹奏技巧。
指法包括左手按弦和右手的位置,拨奏则是通过拨片的不同方式来产生不同的音色。
弹奏技巧则是通过掌握节奏和速度来演绎不同的曲调。
阮在中国音乐中的应用在中国的名族音乐中,阮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被广泛用于戏曲、民间音乐和宴会音乐。
在京剧中,阮常常用来伴奏,为表演增添节奏感和情感。
在民间音乐中,阮则是常用的主奏乐器,尤其在南方的音乐中占据重要地位。
宴会音乐中的阮也是重要的衬托乐器,通过其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方式,给宴会增添了独特的韵味。
阮在越南和老挝音乐中的应用在越南和老挝,阮也是非常重要的乐器之一。
特别是在越南的传统音乐中,阮是常用的伴奏和主奏乐器。
越南的音乐中,阮的演奏技巧和曲调都有独特的风格,给人带来宁静、悠扬的感觉。
在老挝的音乐中,阮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音乐增加了一种古朴、悠扬的味道。
阮作为一种传统的名族弹拨乐器,不仅在中国,也在越南和老挝等地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的独特音色和演奏方式赋予了音乐以独特的韵味,成为名族音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阮会在更多的地方传承下去,并为人们带来更多的音乐美妙。
Markdown文本格式输出名族弹拨乐器阮阮是一种传统的名族弹拨乐器,广泛流行于中国、越南和老挝等地。
浅谈阮作品的继承与发展作者:胡锐来源:《黄河之声》2017年第08期摘要:一种古老而又神秘的乐器,一种中国土生土长的民族乐器,一种经历了兴盛至衰败再至兴盛的乐器,一种含有圆润积淀音色的乐器——阮,一种不经常出现在公众面前的一种乐器,不被广大人熟知的乐器,但是也是这样一种乐器却有着它独特的魅力,在现代民族音乐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在独奏方面已经树立了大旗,而且阮声部也是民族乐队中的中流砥柱。
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渐被大众熟知,它的潜力正在被慢慢开发。
关键词:阮;民族乐器;继承发展一、关于阮及其常规组合阮,是一件四弦的民族弹拨类乐器,它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就出现了。
相传秦始皇在统一全国后,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加强巩固之外,还征调了大量的徵夫来修筑城墙,他们苦于秦始皇的暴政,但又是敢怒不敢言,于是有一个徵夫用一个长长的木柄装上几根弦,插在一个用木头制成的音箱上,做成了一件简单的乐器弹给周围的人听,深受大家的欢迎。
于是大家给它取名叫“秦汉子”,并发展成四弦十二柱,后又称之为“秦汉琵琶”、“秦琵琶”或“汉琵琶”。
因“其形似月,其声合琴”又称月琴。
后来到了魏晋时期,有着竹林七贤之首之称的阮咸善于弹奏这件乐器,并改良了阮,使其增加了很多的演奏技巧,极大地丰富了中阮的表现力。
到公元七世纪武则天在位时人们为嘉奖其功,就以阮咸的姓名正式称这件乐器为“阮咸”或“阮咸琵琶”,后简称“阮”。
唐代时是阮发展的鼎盛时期,白居易诗中曾写:掩抑复凄清,非琴不是筝。
还弹乐府曲,别占阮家名。
能体现出阮在唐代音乐的重要性。
在傅氏的《琵琶赋》序中说道:闻之故老云:汉遣乌孙公主嫁昆弥,念其行道思慕,使工人知音者,裁琴、瑟、筝、筑、箜篌之属,作马上乐。
据引文也可知,阮也是由此而来,而阮咸则基本上也以原来的面貌延续至今。
阮在宋代以后开始衰落,很多曲谱也跟随年代的推移而消失殆尽,人们也只能靠口传心授来教授学生。
一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国家开始重视民族音乐的发展,阮才开始渐渐恢复生机。
浅谈阮的艺术魅力阮是一种音乐乐器,也称作箜篌,起源于中国古代,被认为是古代宫廷音乐中独具特色的一种乐器。
阮的艺术魅力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音色、绵长的乐曲以及独特的演奏方式。
在中国文化中,阮一直被视为高雅音乐的代表,是中国音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今天,我们就来浅谈一下阮的艺术魅力。
阮的艺术魅力体现在其独特的音色上。
阮的音色柔和婉转,它的音色被形象地描述为“如流水潺潺,如微风拂面”。
阮的音色非常适合演绎中国古典音乐中的抒情和婉转之曲,它的音色能够表现出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大雅之气”。
无论是在宫廷音乐会上,还是在舞台演出中,阮的声音总能给人带来身心的愉悦和放松,这种音色的艺术魅力使得阮在中国音乐中有着独特的地位。
阮的艺术魅力也体现在其绵长的乐曲上。
相传阮最早起源于中国古代,最初用于宫廷音乐演奏,后来逐渐演变成专门的音乐演奏乐器。
阮在演奏乐曲时以其绵长的音韵给人以深远的韵味,有一种“悠然见南山”的感觉,这使得阮成为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文人墨客们常常以阮为伴,弹奏阮以怡情养性,并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创作出许多了不起的作品。
在阮的音乐中,人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体味到千年文化的沉淀和传承。
阮的艺术魅力还体现在其独特的演奏方式上。
阮的演奏方式非常独特,它采用指拨和琴弦的双重演奏技术,演奏出来的音乐时而悠扬缓和,时而婉转悠远,时而激荡澎湃,极富表现力。
在演奏阮时,演奏者需要用手指灵活地拨动琴弦,通过琴弦的震动产生出美妙的音响,表现出不同的情感,从而传达出音乐中的意境和情感。
阮的演奏方式非常注重音乐的表现力和情感的传递,它能够表现出演奏者的才情和情感,也能够给人以强烈的审美享受。
阮作为中国古代宫廷音乐的代表乐器,具有独特的音色、绵长的乐曲和独特的演奏方式,它的艺术魅力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美。
阮的音色柔和婉转,它的音色被形象地描述为“如流水潺潺,如微风拂面”,这种音色能够给人带来身心的愉悦和放松。
浅析阮演奏技法的发展流变阮是中国传统乐器中的一种,其演奏技法在演奏过程中有着丰富的发展流变。
从古代传统到现代音乐,阮的演奏技法不断地吸收、融合和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演奏风格。
本文将对阮演奏技法的发展流变进行浅析,以期更好地了解并欣赏这一古老乐器的魅力。
从古代阮的演奏技法来看,阮最早源自汉代的丝弦乐器,其演奏技法传承了中国古代音乐的精髓。
在古代,阮的演奏技法主要体现在其演奏技巧上,如指法、扫弦、滑音、颤音等。
这些技法不仅可以展现演奏者的技术功底,还可以营造出独特的音乐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
古代阮演奏技法的发展流变受到当时社会、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影响,演奏技法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变和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音乐的变革,阮的演奏技法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在历史的长河中,阮的演奏技法受到了外来音乐文化的影响,如西域音乐、摩尼教音乐、回教音乐等,这些音乐文化的交流交融促进了阮演奏技法的多元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阮的演奏技法逐渐丰富了起来,例如演奏技巧更加灵活多样,音乐特色更加鲜明等。
阮的演奏技法在多元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吸收、融合和创新,形成了独特的演奏风格。
随着现代音乐的发展,阮的演奏技法也随之发生了许多变化。
在当代音乐中,阮的演奏技法呈现出多种多样的特点,如技巧更加精湛、表现更加丰富等。
在现代音乐表演中,阮的演奏技法已经将传统和创新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将古代的技法与现代的演奏技巧相结合,使得阮的表现力更加丰富、音乐性更加完美。
现代音乐也为阮的演奏技法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演奏者可以通过自己的创作和表达,发展出更多更好的演奏技法和音乐风格,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一古老乐器的魅力。
刍议我国民族乐器——“阮”
作者:孙伟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5年第05期
摘要:阮乐器是一种富有魅力的弹拨乐器,特别在当前,随着中央电视台《出彩中国人》的节目的播出,中阮演奏家冯满天先生把传统中阮技巧与现代音乐相结合,所演奏出的曲目深受人们的喜爱,从而使阮乐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
文章从阮在民族管弦乐队中的作用、阮的演奏技巧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阮;民族乐器;管弦乐队;作用;技巧
中图分类号:J632.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4-0164-01
阮是一种汉族传统乐器,相传“竹林七贤”中的阮咸精通音律,善弹此乐器,在演奏技艺和乐器改革上成就卓著。
唐代武则天时人们为嘉其功,将阮咸所使用的乐器以其姓名命名为“阮咸”。
元代时“阮咸”在民间广泛流传,成为人们喜爱的弹拨乐器,后简称为“阮”,一直流传至今。
建国后,随着我国发掘发展民族优秀文化政策的落实,阮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从衰落的基础上重新发展起来。
特别在当前,随着中央电视台《出彩中国人》的节目的播出,中阮演奏家冯满天先生把传统中阮技巧与现代音乐相结合,所演奏出的曲目深受人们的喜爱,从而使阮乐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
一、阮在民族管弦乐队中的作用
阮有高音阮、大阮、中阮、小阮之分,音箱圆形,十二个音柱,四弦,用假指甲或拨片弹,可用于独奏、重奏和歌舞伴奏或参加民族乐队演奏,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阮的声音柔美、丰厚、音域宽广。
其中的中阮和大阮已成为乐队中的常规伴奏乐器。
中阮属中音乐器,大阮属低音乐器,中阮和大阮填补了乐队的中音和低音声部,在乐队中与四大件结合得好,既能完整地演奏旋律,又能支持旋律重音。
尽管常用随腔齐奏的方法,但也加强了声音厚度和节奏烘托。
乐队中的阮可以采用固定音高定弦法,即把中阮定为G、d、g、d1;大阮定为D、A、d、a,让一弦和二弦、三弦和四弦成为相邻的二个八度关系,这种五度、四度、五度音程关系的定弦演奏指法方便,弹和弦音快捷。
乐队中阮的最佳定弦法是和京胡同步定弦,伴奏二黄用5 2 5 2弦;伴奏西皮用6 3 6 3弦。
若考虑弦的张力,阮的四根空弦音中至少有两根和京胡一致。
和京胡同步定弦,指法就能和京胡指法近似,演奏顺畅,能充分发挥器乐性能,乐器与乐器之间的共鸣也好。
一出戏中大多数唱腔均为E调,只有少数唱腔为其他调,中阮和大阮的定弦可以根据需要将空弦音名改变,改变的目的是让阮的空弦音和指法向京胡靠拢,以便统一风格,增强共鸣。
伴奏乐器除三小件外其他乐器的伴奏音符应该是逐件递减的。
三弦的音符少于月琴,中阮的音符少于三弦,大阮的音符少于中阮。
只有这样处理,乐队的整体效果才能清晰透明。
技术好的
中阮演奏员可以完整地弹奏京胡伴奏谱(用旋律音高弹奏,莫用高低音互翻)。
大阮的声音反应较中阮迟缓,伴奏时删减一些音符是必要的,精减后剩下的音符多为旋律中的骨干音。
二、阮的演奏技巧
1.按弦方法:现在常见的按弦方法有两种。
一是用左手拇指附在阮指板后方,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四根手指自然伸开,手掌呈半握拳式,指尖按于品条稍靠上的位置,手腕和大臂自然垂下。
另一种方法,区别在于左手虎口,类似于演奏电吉他的掐把式按弦,将中阮指板掐在左手虎口正中,拇指置于指板上方,其他四根手指进行按弦动作,这种方法较有利于拇指在侧位同时参与按弦动作。
在按弦动作进行中,手腕不可向前放弓起,大臂生硬翘起,左手的任何关节不可有凹进塌指的现象,手指要放松不可紧张。
2.指力问题:初学者在左手上最基础和最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指力问题,即手指的独立性问题。
人的食、中、无名、小四根手指就好比是四个人一样,食指天生灵活而且强壮,中指性格独立、个子又高,无名指既被中指牵制同时又被小指拖累,小指体格短小瘦弱。
在这样一个不平等的条件当中要将他们训练得相对平衡和独立就需要进行明确和具有针对性的训练。
多加练习指力练习和活指练习曲,并要达到下述训练目的。
第一,手指保持放松状态,指力集中于指尖,像小榔头一样自然落下;第二,落音要准,不可养成经常失误的习惯;第三,将手指练到“由凉到热”,练到有灵活、舒展、放松的感觉。
3.综合练习:左手除了要掌握基本的泛音、揉、吟、打、带、滑等还要针对左手的横按、换把、跳把进行专门的练习。
把位练习中要注意对左手腕子串把前的预备动作是否流畅自然,拇指杠杆作用应用是否合理等。
针对常用的上、中、下、高音四个常用把位进行各调音阶、模进、琶音练习。
左手各种指法和音阶琶音等练习可以参照林吉良老师的《林吉良阮拨弹法》,徐阳老师的《跟名师学阮》来找到练习曲进行有针对性的手指训练。
在经过了长时间严格、枯燥的左、右手独立训练之后,就是应该检验双手基础训练是否训练到位的时候了。
检验自己的大脑与左右手配合是否协调,左手落音与右手弹拨时机的把握是否得当。
此时除了要练习机械枯燥的单一针对性练习曲意外还要逐渐增加带有乐曲性质具有双手配合强化目的的练习曲,由专样独立指法训练向综合指法训练重心转变的一个过程。
本文主要介绍了阮在民族管弦乐队中的作用与演奏技巧两个方面,希望能够引起越来越多人们的重视,从而使阮乐器演奏技艺形态不断改进、在管弦乐团中的表演形式不断丰富多样、阮曲创作不断继承创新。
参考文献:
[1]余锦秀.民族乐器阮指弹滚奏衍生技术训练要点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2013(04).
[2]邢晓丽.试论阮的改革及其发展[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