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1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课件【合集】
- 格式:ppt
- 大小:74.73 MB
- 文档页数:410
十几减9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计算十几减9。
2、经历十几减9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归纳、概括的思想方法,并学会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合作探究计算方法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十几减9。
教学难点: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抢答17可以分成10和几? 19可以分成几和10?12可以分成10和几? 14可以分成几和10?15可以分成几和10?2、开火车9+2= 9+5= 9+7= 9+3= 9+8=9+6= 9+9= 9+4= 13-10= 15-10=18-10= 16-10= 17-10= 12-10=(二)探究新知1、周末了,许多小朋友都来到了游乐场玩耍,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在干什么呢?(引导学生观察到气球)(1)你能不能根据气球的提出一个数学问题?(2)学生思考,教师点名回答。
15个气球,卖了9个,还有几个?(3)那么这个问题你可以用一个怎样的算式来解答呢?15-9=()(4)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计算十几减9。
2、教学第10页例1(1)拿出准备好的小棒,摆一摆,计算15-9。
如果我们没有小棒又可以怎样计算出15-9呢?(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3)学生汇报,教师归纳:方法一:用小棒一个一个的减方法二:破十法方法三:平十法方法四:想加法再算减法方法五:数手指头3、原来解决一个数学算式有这么多方法,那么你最喜欢的是哪种?用你最喜欢的方法解答下下面的问题吧!我有16个风车,卖了9个,还剩多少个?16-9=?学生举手讲解自己的做题方法。
(三)巩固练习1、完成书本第10页的做一做第1、2、3题。
2、摘苹果。
(四)作业布置:完成第11、12页的练习题。
(五)课后总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用哪些方法来计算十几减九?你觉得哪种方法是最简便的?板书设计:十几减9有15个气球,卖了9个,还有多少个?15-9=?(1)一个一个减(2)破十法1 5- 9=65 10(3)平十法15- 9=65 4(4)想加法再减法9+6=15 15-9=6(5)数手指头十几减8教学目标:1.通过独立探究和合作学习,使学生主动获取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
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课本简介这份文档将介绍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课本的内容和教学目标。
该课本是一年级学生研究数学的重要教材,旨在帮助学生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内容概述* 第一单元:认识数字- 研究认识1~100的数字。
- 具体内容包括数线、数的相加、相减、数的排序等。
* 第二单元:加法与减法- 研究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和符号。
- 具体内容包括简单的加法和减法口算、加法表的记忆等。
* 第三单元:形状和位置- 研究不同形状的名称及其特点。
- 研究位置的概念,包括左右、前后、上下等。
* 第四单元:数据统计与图形- 研究收集数据并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
- 研究图形的概念,包括长方形、正方形等。
* 第五单元:时间- 研究认识钟表和时间的概念。
- 研究简单的时间表示和计算。
* 第六单元:比较和测量- 研究比较大小、测量长度的概念。
- 研究使用尺子进行测量。
* 第七单元:简单的乘法- 研究乘法的概念和符号。
- 研究简单的乘法口诀。
* 第八单元: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 研究分析和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认知能力。
* 发展学生的加法和减法口算能力。
* 帮助学生认识不同形状和位置的概念。
* 培养学生的数据统计和图形制作能力。
* 让学生掌握简单的时间概念和计算方法。
* 帮助学生学会比较和测量长度。
* 引导学生理解简单的乘法概念。
*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份文档简要介绍了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课本的内容和教学目标。
希望这份课本能帮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并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人教版)(含教学反思)第一单元: 认识图形(二)一、单元内容及简析认识图形(二).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区分常见的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这些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
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图形特征.感知图形间的关系。
二、单元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 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他人交往、合作的意识。
三、单元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四、单元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单元教学措施1.充分给学生机会.让他们通过拼、剪等操作活动.在活动中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
2.让学生感知平面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六、教具准备: 课件、图形卡纸、实物等。
七、课时安排: 约5课时。
第一课时: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内容: P2~P3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目标:1. 让学生在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某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2.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3. 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教学难点: 丰富直观体验.发展空间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