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word教案九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2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1.核心素养(1)通过具体的事例,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学习的价值。
(2)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学科。
(3)引导学生关注一些生活和社会中与化学有关的问题,激发他们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
2.教学重点围绕生活中化学的作用、化学发展史,领悟什么是化学,从而对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熏陶和培养。
3.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与求知欲。
(2)初步引导学生了解学习化学的方法。
4.教学建议(1)绪言从学生的亲身感受出发,从具体事例出发,引导学生了解化学是一门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的自然学科。
(2)教学中注意发挥教科书“图文并茂、以图代文”的特色,培养学生“解读图文”的自学能力,通过互动实践的探究突出化学学科的特点。
5.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化学老师,也是你们走进神奇化学世界的引路人,为了祝贺我们在座的同学顺利地由初二荣升初三,我想为大家献上一杯红酒表示我的祝贺。
(演示:清水变红酒。
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当你翻开这本崭新的化学教科书时,是否会想: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学习化学?接下来,我们将打开一扇新的科学大门,去探索化学世界的奥秘!【投影展示】教材中P1插图,并设问:图中有哪些事物?【讲解】这些精美的图片都与化学密切相关,都是用化学方法制成的特殊材料产生的神奇效果。
或许你们对化学怀有许多疑问和好奇,我将与大家一起走进化学世界,消除你们的疑问,领略化学魅力。
【播放录像】“绚丽多彩的物质世界”;蓝天白云、高山流水、草地树木、汽车奔驰、高楼入云、基因解谜、克隆技术、纳米材料、三峡工程……【归纳总结】我们看到的多彩物质世界,我们的衣、食、住、行都与化学有关,化学无处不在。
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案人教新课标版第一章:化学与生活1.1 化学与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习内容:了解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清洁剂、食品添加剂等。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亲身感受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分析其化学原理。
1.2 化学与健康学习内容:学习化学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如营养素、药物等。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化学物质对健康的影响。
教学活动:进行简单的营养分析,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第二章:化学与材料2.1 化学与金属材料学习内容:了解金属的性质与应用,如铁、铜、铝等。
教学方法:通过实验观察,让学生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活动:进行金属的化学反应实验,观察金属的氧化过程。
2.2 化学与非金属材料学习内容:了解非金属材料的性质与应用,如玻璃、塑料等。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非金属材料的化学特性。
教学活动:观察玻璃的化学反应,了解玻璃的制作过程。
第三章:化学与能量3.1 化学与燃烧学习内容:学习燃烧的原理与条件,了解燃烧产物的形成。
教学方法:通过实验观察,让学生掌握燃烧的基本原理。
教学活动:进行燃烧实验,观察火焰的形成与燃烧产物的。
3.2 化学与电池学习内容:了解电池的原理与种类,学习电池的制作与应用。
教学方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了解电池的化学反应过程。
教学活动:制作简单的电池,观察电池的放电过程。
第四章:化学与实验4.1 实验基本操作学习内容:学习实验基本操作,如称量、溶解、过滤等。
教学方法: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掌握实验基本技巧。
教学活动:进行实验基本操作的练习,提高实验技能。
4.2 实验设计与分析学习内容:学习实验设计的方法与步骤,培养实验分析的能力。
教学方法:通过实验案例,让学生学会实验设计与分析。
教学活动:设计简单的实验,观察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
第五章:化学与环境保护5.1 化学与大气污染学习内容:了解大气污染的原因与危害,学习防治大气污染的方法。
一、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二、单元目标(一)课标要求1.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特征是从分子层次认识物质,通过化学变化创造物质。
2.初步了解化学科学的发展历程。
(二) 核心素养要求1.认识化学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了解化学科学对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价值。
2.感悟科学家崇尚真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勇于质疑、批判和创新的精神;学习科学家爱国、奉献的精神,团结协作、攻坚克难的品格。
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1.本单元内容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科学探究与化学实验”中的“化学科学本质”。
要求学生知道化学研究的内容及其特征;初步了解化学科学的发展历程,体会实验探究和模型建构是化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认识化学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了解化学科学对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价值;感悟科学的态度与精神;学习科学家的精神与品格。
2.化学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门新的学科,是一门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为主要教育目标的学科。
本课题从学生的亲身感受出发,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例和精美的图画,让学生感受到人们的许多美好愿望正在通过化学家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逐渐实现。
展示化学的魅力和学习化学的价值,引领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从而产生希望了解化学的强烈愿望。
3.教科书从具体事例出发,引导学生了解化学是一门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的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
接着教科书以丰富多彩的图画和简明的语言,概述了人类认识化学、利用化学、发展化学的历史和方法,以及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再次展示了化学的魅力和学习化学的价值。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化学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是一门新的学科,而本课题又是化学的第一课题,能否上好这节课,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1.学生在此之前从来没有系统地接触过化学,可能只是在某些方面曾经产生过化学的火花,因此在本课题学习过程中应力求让学生产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意识到化学对我们生活所起的重要作用。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案范文(精选7篇)《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案1教学目标学问和技能:知道化学是探讨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特别亲密。
过程和方法:通过学生间相互探讨沟通,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亲近化学、酷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
2、激发学生对化学的新奇心和探究的欲望。
3、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亲密关系,相识化学的价值。
课题分析化学对于初三学生来说是一门起始学科,而本课题又是化学的第一课题,能否上好这一节课,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课题从学生的实际动身,提出了很多富有想象力的问题,使学生亲身感受到生活离不开化学,同时也感受到很多美妙的愿望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而是要靠化学家的才智和辛勤劳动逐步实现的。
由此产生了希望了解化学的剧烈愿望。
教材抓住这种情感,导出了“什么是化学”“化学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并以丰富多彩的图画和语言,概述了人类相识化学、利用化学和发展化学的历史和方法,充分展示了化学的魁力和学习化学的价值。
教学策略分析本课题不同于以往教材中的绪言课,属于非学问性教学,其编写的主要意图是让学生结合已有的学问和阅历,从生活走进化学。
这就为老师创设了较大的教学空间和教学自由度。
教学中,建议通过趣味性试验、图片、影像资料、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和体会等创设教学情境,使每个学生能以轻松开心的心情去相识多姿多彩的世界,从而产生深厚的化学学习爱好,加深对化学的了解。
设计思路老师引导学生做趣味性试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爱好→学生看书上的彩图,感知到化学真奇异→学生看录像带,初步感知化学的重要性→带着问题,学生看书,知道什么是化学,化学与人类的关系→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一些与化学有关的例子。
初步感知“视察”在学习化学中的重要性→假设“没有化学”,让学生预料世界将变成什么样子,进一步感知化学的重要性→指导化学学习的方法和要求。
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案人教新课标版第一章:化学与生活1.1 化学与日常生活中的物质了解生活中的常见物质,如水、空气、食物等。
学习物质的组成和性质,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1.2 化学与健康学习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糖类、脂肪等。
了解化学物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如食品安全、药物作用等。
第二章:化学与能源2.1 能源的分类与利用学习不同类型的能源,如化石燃料、可再生能源等。
了解能源的利用和转化过程,以及化学在能源开发中的应用。
2.2 化学与节能学习节能的重要性和方法,如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浪费等。
探索化学在节能技术中的应用,如催化剂、储能材料等。
第三章:化学与材料3.1 材料的分类与特性学习材料的分类,如金属材料、有机材料、复合材料等。
了解不同材料的特性,如导电性、韧性、硬度等。
3.2 化学与新材料的研发学习新材料的研发方法和过程,如纳米材料、智能材料等。
探索化学在新材料研发中的应用,如材料合成、性能调控等。
第四章:化学与环境4.1 环境问题的产生与解决学习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如污染、资源枯竭等。
了解化学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应用,如污染物治理、清洁生产等。
4.2 化学与环境保护学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如减少废弃物排放、回收利用等。
探索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如环境监测、污染控制等。
第五章:化学与科技发展5.1 化学与物质的微观结构学习物质的微观结构,如原子、分子、晶体等。
了解化学在研究物质微观结构中的作用,如光谱分析、电子显微镜等。
5.2 化学与科技应用学习化学在科技领域的应用,如新材料研发、药物设计等。
探索化学科技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如技术创新、产业变革等。
第六章:化学与工农业生产6.1 化学在工业中的应用学习化学工业的基本过程,如炼油、化工产品的制造等。
了解化学在工业生产中的作用,如催化反应、材料加工等。
6.2 化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学习化肥、农药的性质和作用,以及它们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九年级化学《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案(人教新课标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化学对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化学与生活:了解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饮食、衣物、住房、能源等。
2. 化学与科技:了解化学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如新材料的研制、药物的合成等。
3. 化学与环境:了解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如废水处理、废气净化等。
4. 化学与健康:了解化学在人体健康中的作用,如营养素的代谢、药物的作用等。
5. 化学实验:学习一些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如仪器的使用、溶液的配制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了解化学的作用。
3. 采用实验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素材。
2. 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与化学相关的日常用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教学内容:分别讲解化学在生活、科技、环境、健康等方面的应用。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化学的作用。
4. 实验操作:进行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的魅力。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思考化学在其中的作用,并进行写作。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理论知识,了解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
2. 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了解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对仪器使用、溶液配制等方面的技能掌握情况。
3. 评价学生的观察能力,了解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4. 评价学生的分析能力,了解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运用化学知识进行分析的能力。
5. 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了解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化学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
九年级化学《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案(人教新课标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3.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 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3.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能4. 化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5. 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三、教学重点1. 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能3. 化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四、教学难点1.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能2. 化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化学知识。
2. 运用实验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3. 采用案例分析法,使学生了解化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 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滴定管、显微镜等。
2. 化学试剂:硫酸、盐酸、氢氧化钠等。
3. 教学课件和教案。
4. 相关视频资料。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化学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介绍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阐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3. 实验演示: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化学变化。
4.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能。
5. 案例分析:分析化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6.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8.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八、课后反思1. 总结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
3.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九、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化学绪言教学案()班姓名()
1、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初步认识化学的发展历史。
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初步感知学习化学的方法
一.课前预习
1. 化学研究的对象: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
2. 化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过了漫长的过程。
①古代——,改善了人类生存条件。
②近代——创立的,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门捷列夫的的发现使人们研究化学有规律可循。
③现代——纳米技术、绿色化学使化学在材料、能源、环境、生命科学等研究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尝试训练
1.改善人类生存条件的主要因素是()
A.火的发现和利用
B.孔雀石的发现
C.铁器的使用
D.黑火药的发明2.化学研究的对象与物理、生物、数学、地理等其它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不同,它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取一块食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以下不是化学研究领域的是()A.食盐由什么成分组成B.食盐的产地在哪里
C.食盐有什么性质和用途 D.食盐的微观结构如何
3.下列有关生活常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完后的废电池应该集中回收处理 B.天然果汁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C.“绿色食品”是指颜色一定为绿色的食品 D.“白色污染”是指白色粉尘造成的污染4.“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乃至杜绝污染。
下列对农作物收割后留下的秸杆的处理方法中,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是()A.就地焚烧 B.发酵后作农家肥 C.加工成精饲料 D.制造沼气
5.化学家对化学世界进行微观探索的过程中,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下列各种化学工艺及产品中,属于探索微观结构成果的是()
A.纳米铜
B.传统工艺酿酒薄
C.煅烧石灰石得到生石灰
D.古代陶瓷制品6.近代,道尔顿和阿伏伽德罗等科学家的研究,得出一个重要结论:物质是由和构成的,的破裂和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也就是说,在化学变化中会破裂,而不会破裂,但可重新组合成新的。
7.诺贝尔奖是科学界的最高荣誉奖,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世界科学的发展状况。
你知道吗?诺贝尔是瑞典化学家。
化学无处不在,是人类进步的关键,希望你也能像诺贝尔一样勇于探究。
请你从衣、食、住、行、农、林、医或药等方面中,任选出2个方面,简要说出化学的好处。
(示例)农:合理使用尿素等氮肥,提高了粮食的产量。
例1:。
例2:。
三、归纳总结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以及的科学。
2、化学史: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理论是:。
发现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的化学家是:。
3、化学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环保、材料、能源及生命科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请举例说明?
四、巩固练习:
1、下列内容不属于化学研究范围的是()
A、开发利用化石燃料
B、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
C、制备治疗艾滋病的药物
D、治理环境污染
2、下列生产中属于化学工艺的是()
①发明指南针②造纸技术③烧制陶瓷④火药的发明⑤青铜器的制造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③④⑤
3、创立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是()
A、会制造劳动工具
B、发现和利用了火
C、原子论和分子论的创立
D、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发现
4、当前从全球范围来看,所面临的挑战有健康问题,能源问题,粮食问题,环境问题等。
化学家们希望从化学角度,通过化学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为人类的发展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化学界所研究的课题很多,其中有:①合成高效化肥;②新型高效药品的开发;③研制快速降解的塑料;④寻找高效催化剂在低耗下分解水得到氢气;⑤合成人造皮肤;⑥研制植物营养液进行无土栽培;⑦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⑧开发新型制冷剂代替氟利昂;⑨消除汽车有害尾气。
请将以上问题归类,并把其课题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健康问题:(2)能源问题:
(3)粮食问题:(4)环境问题:
五、拓展练习
1.化学已经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在①环境保护②能源开发利用③新材料研制④生命过程探索等领域中,与化学科学发展密切相关的是()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②①
D.①②③④
2.下列是我市要打造的百亿产业群项目,其中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化学纤维的合成与加工B.钨的冶炼与加工
C.软件的开发与应用D.橡胶的合成与加工
3、化学分析的物质众多,发现组成它们的基本成分(元素)其实只有()
A、26中
B、100多种
C、3000万种
D、3000万种以上
4、下列物质中:A、玻璃B、黄金C、塑料D、石油E、铁器
F、纸
G、天然气
H、水泥
I、酒
J、火药
在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是:;
用化学工艺制得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