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2
《水浒》故事梗概1.拳打镇关西鲁提辖等人,在酒楼喝酒,听到隔壁有人啼哭,得知金氏父女饱受郑屠逼迫并强娶金翠莲,鲁达送盘缠给他们,安排他们回家。
后到郑屠肉铺,故意激怒郑屠,三拳将他打死,以郑屠假死为借口逃走。
2.大闹五台山鲁达打死镇关西后受金老汉女婿赵员外引荐到五台山文殊院做和尚。
他不耐院中生活平淡,两次下山喝酒。
一日他在喝完酒后打塌亭子,打坏金刚,大闹文殊院。
长老只好推荐他到大相国寺。
3.倒拔垂杨柳鲁智深在大相国寺管理菜园,并制服了一群泼皮,一日泼皮请鲁智深喝酒,柳树上乌鸦聒噪,众人认为不吉利,鲁智深借着酒劲将柳树连根拔起,收服众泼皮。
4.误入白虎堂高衙内欲得林冲妻子而不能,高俅设计陷害,命人骗林冲买下宝刀,以观赏宝刀为由引林冲进入白虎堂。
以林冲带刀闯军机要处为罪名,把林冲刺配沧州。
5.大闹野猪林林冲被刺配沧州,陆虞侯买通押解公人,要中途杀害林冲。
在野猪林,二公人,要用水火棍打死林冲。
鲁智深及时出现,大闹野猪林救下林冲。
之后一路护送林冲。
6.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林冲遭高俅陷害,被发配沧州看管草料场。
一天大雪纷飞他去打酒回来见草屋被雪压塌就到山神庙躲雪喝酒,忽见草料场起了大火。
林冲欲救火忽听门前三个人说话,才知道是陆虞侯等人烧了草场欲烧死林冲,林冲怒杀三人走投无路投奔梁山。
7.雪夜上梁山在沧州林冲杀死了谋害自己性命未成的陆虞侯等人,喝酒喝得醉倒在雪地上。
幸遇柴进,林冲混杂在柴进打猎的队伍出了关。
柴进举荐他去梁山入伙,林冲冒雪星夜来到梁山脚下朱贵的酒店,在朱贵帮助下度过金沙滩到达梁山。
8.汴京城卖刀杨志来到东京,想求个官职,可高俅从中作梗,未能如愿。
又因盘缠使尽,便忍痛卖祖上留下的宝刀,换些盘缠投往他处。
遇泼皮牛二三番五次刁难,想白要这把宝刀。
杨志性起杀了牛二后到开封府自首,被判到大名府充军。
9.智取生辰纲大名府梁中书准备十万贯珠宝,差遣杨志等人欲送往京城作为庆贺蔡太师的生辰礼物。
杨志等人押送着礼物来到黄泥冈,因天气炎热,都在树荫下休息。
[水浒传简介资料]水浒传的简介一:[水浒传的简介]水浒传主要内容宋朝统治者腐朽凶残,太尉高俅原本是个无赖,因为会踢球,得到皇帝的赏识,从此青云直上,无恶不作。
他的干独生子高衙内横霸道,为了霸占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的漂亮妻子,诬蔑林冲带刀进入军机重地白虎堂图谋不轨,把林冲发配充军,还想在野猪林半路把他杀死,幸亏花和尚鲁智深仗义相救。
蔡太师过生日,他的女婿搜刮十万贯金银财宝,送往京城庆贺,派杨志护送。
晁盖、吴用、阮氏三兄弟等人定计智取生辰纲,事后与朝廷激战,最终大伙一块投奔梁山。
又有打虎英雄武松因为西门庆勾结大嫂潘金莲害死大哥武大郎,因而将他们杀死,被判充军,最终经历诸多波折,也被逼上梁山。
此外还有宋江、鲁智深等众多好汉,共108人,最终都因为种种不同原因而被迫在梁山落草为寇,揭杆起义。
他们举起义旗,打着替天行道,劫富济贫的口号,杀遍大江南北,沉重地打击了反动统治者的嚣张气焰,张扬了人民群众的神勇斗志,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
《水浒传》是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全书围绕“官逼民反”这一线索展开情节,表现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压的“好汉”揭杆而起,聚义水泊梁山,直至接受招安致使起义失败的全过程。
这部小说最闪光的思想在于:它将封建统治者视为“盗贼草寇”的起义农民给予充分肯定,并深刻揭示了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即上至皇帝和高俅这样的大臣,下至大小官吏的横行霸道、昏庸无能,致使民不聊生,尖锐的阶级矛盾逐渐加深。
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梁山泊聚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
书中共出现数百之多的人物,是世界文学史上人物最多的小说。
以120回本《水浒全传》为据,全书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鲁智深、林冲、武松等好汉上梁山前的个人经历;二、宋江在发配途中与各路好汉的奇遇以及最终上梁山的经历;三、宋江带领梁山进行的几场战役;四、原首领晁盖去世后,宋江确立梁山首领地位以及大聚义的故事;五、大聚义后与官军的战斗以及受招安;六、征服企图进犯的辽国;七、打败割据势力田虎、王庆;八、在江南与割据的方腊作战并死伤大半,全书在悲剧性且引人深思的氛围中结束。
《水浒传》(一)作者简介施耐庵,名子安,本名彦端,今江苏兴化人,元末明初小说家。
他博古通今,才华横溢,36岁曾中进士,后弃官归里,闭门著书,与门下弟子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的创作,还搜集并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林冲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终创作了“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水浒传》也称《水壶》《忠义水浒传》。
(二)主要内容《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前半部写“官逼民反”,好汉林冲、鲁智深等一个个被“逼上梁山”,在宋江上山后,写了几场反土豪、打官军的战争;后半部写宋江等人被招安,攻辽,打方腊,最后以悲剧结局。
它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农民起义发生、发展和失败过程中的一些本质问题。
作者对起义英雄予以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讴歌,特别是对一些出身下层社会的英雄,如李逵、三阮、武松、石秀等,他们受剥削压迫最深重,反抗性也最强,为了正义事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这些朝廷的叛逆,所谓“不赦”的罪人,个个可敬可爱,光辉动人。
对封建阶级的黑暗势力尽情揭露,从最基层的屠户、西门庆等,到上层的梁中书、高廉之流,以及1.深刻揭示了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
作品展示了北宋末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
高俅、蔡京、杨戬、童贯为首的封建官僚贪赃枉法、无恶不作。
昏君奸臣组成的统治集团压迫人民,激起人民反抗。
“官逼民反”“乱自上作”——这是起义的根本原因。
2.热情赞扬了梁山好汉的反抗意识和无畏的英雄气概。
一百零八位好汉个个都是勇武智慧、顶天立地的英雄。
他们反抗黑暗的封建统治,对抗腐败的官府,劫富济贫,除暴安良。
3.揭示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
“招安”是起义失败的直接原因,也体现了农民领袖思想上的局限性——宋江、卢俊义等人的“忠君”思想。
他们是梁山义军的主要领导,影响义军的发展趋势。
他们起义的原因是博取功名,封妻荫子。
故“招安”是其必然选择,失败是起义的必然结局。
4.歌颂处于社会边缘地位的民众的“忠”“义”品德,严重的忠君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作品的进步意义。
《水浒传》简介
《水浒传》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现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罗贯中两人中的一人,或两人皆有)编著的章回体长篇小说。
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问世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了后世中国小说创作的典范。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流传极广,脍炙人口;同时也是汉语言文学中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对中国乃至东亚的叙事文学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作品名称:水浒传
外文名称:Water Margin
作品别名:水浒、水浒全传、忠义水浒传
创作年代:元末明初
文学体裁:长篇小说
作者:施耐庵
字数:1040000(一百回本)
ISBN码:9787101067293。
水浒传讲了什么故事
首先,水浒传讲述了一个反抗压迫的故事。
在宋朝末年,社会矛盾尖锐,民不
聊生。
梁山好汉们原本都是社会底层的人,受尽了官府的欺压和剥削。
他们因为不堪忍受这种压迫而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反抗之路,成立了梁山泊,与官府对抗。
他们以自己的行动,表达了对不公平待遇的不满,也展现了中国古代民众反抗压迫的精神。
其次,水浒传也是一个关于忠义的故事。
在这部小说中,宋江等梁山好汉虽然
身份低微,但他们却有着高尚的忠义之心。
他们对朋友忠诚,对敌人狠辣。
他们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护自己的兄弟。
这种忠义精神贯穿始终,成为了整个故事的主旋律。
水浒传告诉我们,忠义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
此外,水浒传还讲述了一个关于人性的故事。
小说中的梁山好汉们虽然在反抗
压迫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勇敢和忠义,但他们也有着各自的缺点和矛盾。
有的好汉性格刚烈,有的好汉心思缜密,有的好汉贪财好色。
这些角色的塑造使得整个故事更加丰富多彩,也更加真实可信。
水浒传通过对人性的描写,使得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
总的来说,水浒传讲述了一个反抗压迫、忠义、人性的故事。
这部作品以其丰
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社会意义,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通过对梁山好汉的描写,水浒传不仅仅是一部描写英雄壮举的历史小说,更是一部展现人性、忠义、反抗的精神世界的作品。
水浒传的故事永远都会激励着人们,让人们铭记忠义、勇敢与正义,也让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心灵世界。
水浒传一:作者:施耐庵(1296~1370?)元末明初小说家,原籍东都,一说钱塘。
曾中进士,做过官,与当道不合,弃官回家,从事著述。
与刘青田为同门师兄弟,青田先生曾仕胡元,施耐庵以为耻,致书诮之,友谊遂绝。
施耐庵博通古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相,一切技术无不精通。
洪武初,隐于江阴,设馆授徒,从学者甚众。
每为人卜决疑难,当验如响;邻近有病者,自往诊视,药之无不愈,群诧为神。
自言青田刘伯温长于为政而拙于军旅,中驷材耳。
若余不仕则已,仕必文为宰辅,武致将帅,握兵十万定天下,如一棋一局而已。
尝取梁山泊故事,著成《水浒》一百二十回,文笔精工,状物肖妙,坊贾喜而刻之,风行遐迩。
贾因而致富。
此书后展转流入禁中,太祖见而恶之,曰:“此倡乱之书。
是人胸中定有逆谋。
不除之必贻大患。
”密令疆吏捕之。
兵至日,耐庵先已遁去,莫知所终。
二:整体把握:《水浒传》也称《水浒》、《忠义水浒传》。
它的作者,明人说法不一,有说施耐庵和他的学生罗贯中合作,现在大都认为是施耐庵所作。
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是中国小说史上英雄传奇类长篇小说的开山之作.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在民间口头传说、艺人讲说演唱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编撰而成。
全书前半部写“官逼民反”,好汉林冲、鲁智深等一个个被“逼上梁山”,在宋江上山后,写了几场反土豪、打官军的战争;后半部写宋江被招安,攻辽,打方腊,最后以悲剧结局。
它反映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的规律。
起义英雄的行动,是由小到大,由个人反抗到集体行动,由无组织到有组织,最后汇成一股浩浩荡荡的起义大军。
作者对起义英雄予以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讴歌,特别是对一些出身下层社会的英雄,如李逵、三阮、武松、石秀等,他们受剥削压迫最深重,反抗性也最强,为了正义事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这些朝廷的叛逆,所谓“不赦”的罪人,个个可敬可爱,光辉动人。
对封建阶级的黑暗势力则尽情揭露,从最基层的郑屠、西门庆等,到上层的梁中书、高廉之流,以及他们的靠山蔡京、高俅,将他们写得丑恶不堪,和梁山英雄形成鲜明的对比。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一般简称《水浒》,作于元末明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1972年3月17日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水浒传》由张彻,午马,鲍学礼共同导演。
从1994年4月筹拍,到1997年3月关机,历时3年8个月的同名电视剧由张绍林导演完成。
另有同名电影及新版电视剧。
作者信息姓名施耐庵,名子安(一说名耳),又名肇瑞,字彦端,号耐庵。
籍贯作者为兴化白驹场人(今属江苏)。
祖籍泰州海陵县,住苏州阊门外施家巷,后迁居当时兴化县白驹场(今江苏省大丰市白驹镇)。
身份中国古代著名作家,元末明初人,长篇古典小说《水浒传》作者。
有学者说作者可能是罗贯中,也有的说是罗贯中与施耐庵合作写出的。
生平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在今江苏省兴化、大丰、盐都等地陆续发现了一些有关施耐庵的材料,有《施氏族谱》、《施氏长门谱》等,另有《兴化县续志》卷十三补遗载有《施耐庵传》一篇,卷十四补遗载有明初王道生撰《施耐庵墓志》一篇。
据这些材料分析:施耐庵是孔子七十二子弟之一施之常后代,唐末施之常后人在苏州为家。
其父名为元德,操舟为业,母亲卞氏(卞氏后裔亦迁至今江苏省大丰市境内)。
施耐庵自幼聪明好学,才气过人,事亲至孝,为人仗义。
19岁中秀才,28岁中举人,36岁与刘伯温同榜中进士。
其曾在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为官三年,因不满官场黑暗,不愿逢迎权贵,弃官回乡。
张士诚起义抗元时,施参加了他的军事活动。
张据苏以后,施又在他幕下参与谋划,和他的部将卞元亨相交甚密。
后因张贪享逸乐,不纳忠言,施与鲁渊、刘亮、陈基等大为失望,相继离去。
施与鲁、刘相别施时,曾作《新水令秋江送别》套曲,抒发慷慨悲痛之情。
不久,张士诚身亡国灭。
施浪迹天涯,漫游山东、河南等地,曾与山东郓城县教谕刘善本友善,后寓居江阴徐氏初,为其塾师。
随后还旧白驹,隐居不出,感时政衰败,作《水浒传》寄托心意,又与弟子罗贯中撰《三国志演义》、《三遂平妖传》等说部。
《水浒》主要人物分析和情节概括【主要人物——性格特征——简介——主要情节概括】1、鲁智深(花和尚):嫉恶如仇、侠肝义胆、粗中有细、勇而有谋、豁达明理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原名鲁达,关西军汉,原渭州经略府提辖。
拳打镇关西后逃至五台山出家,取法名智深。
大闹野猪林后和杨志同上二龙山落草。
三山聚义打青州后上梁山入伙。
(1)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重点)鲁达、史进、李忠三人到酒楼喝酒,听到隔壁金家父女啼哭。
听了金家父女对镇关西郑屠强媒硬娶强占翠莲,又将她赶出并追要典身钱的血泪控诉,鲁达大怒,当即赠送银两,安排父女出逃。
第二天到状元桥郑屠肉案前,借买肉刁难郑屠,挑起打斗,继而三拳打死郑屠后,为避官司逃走了。
(补充:粗中有细的一面:①担心店小二阻拦金氏父女,鲁智深在店中坐了两个时辰,让金氏父女远走他乡;②三拳打死镇关西后,指着郑屠说他诈尸,麻痹众人,趁机脱身。
)(2)鲁智深大闹五台山(次重点)鲁达出逃代州雁门县,金老女婿赵员外送他去五台山做僧避祸。
鲁达晚不坐禅,喝酒打人,还打造关王刀一样的戒刀和禅杖,并假借过往僧人名义喝酒吃狗肉,在半山拽拳使脚,打坍亭子,打坏金刚,又回寺呕吐,搞得大家卷堂而散。
监寺、都寺遣众人来打,鲁达趁酒醉大闹一场,被长老喝住。
(5)花和尚倒拔垂杨柳(重点)鲁智深投大相国寺管菜园,被一帮泼皮包围。
鲁智深制服波皮,众泼皮买酒牵猪请鲁智深。
喝酒时,听到杨柳树上乌鸦吵闹,觉得不清净,鲁智深趁着酒兴把碗口粗的杨柳树连根拔起,众泼皮惊服。
(6)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次重点)鲁智深好友林冲刺配沧州,陆虞候买通防送公人,要于途中杀害林冲。
在野猪林,二公人将林冲绑在树上,要用水火棍打死林冲。
幸好鲁智深及时赶到救了林冲,并一路护送至沧州附近。
2、林冲(豹子头):武艺高强、勇而有谋,但为人安分守己、循规蹈矩,是上层人物被迫造反的典型。
天雄星豹子头林冲,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为奸臣高俅父子谋害,刺配沧州。
火烧草料场后,由柴进荐上梁山。
水浒传及各回简介《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明代施耐庵。
小说以宋朝末年为背景,主要讲述了起义领袖宋江及其手下108位好汉在梁山泊起义,经历了许多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成为了抗御外敌的英雄,但最终被朝廷所消灭的故事。
小说描写了梁山泊起义农民反抗封建统治、为民请命的精神和思想,深刻反映了当时封建统治的黑暗、腐败和人民的苦难。
小说人物形象丰满,个性鲜明,描写了宋江、林冲、武松、鲁智深、李逵等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英雄人物,以及梁山泊108位好汉的生动形象,塑造了一批风流人物,刻画了社会各阶层的形象和生活,包括官僚、贵族、富商、乡村、工匠等人群,因此被誉为中国小说的珍品。
阅读《水浒传》可以学到许多关于中国历史、文化、社会风貌和人物性格的知识,具体包括:1.历史知识:小说以宋朝末年为背景,描绘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可以了解宋朝末年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状况。
2.文化知识:小说中涉及到许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义气、忠诚、孝道等,可以了解和体会这些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3.社会风貌:小说中塑造了许多不同阶层、不同地区的人物形象,包括贫苦农民、官僚富商、工匠等,可以了解当时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状况和风貌。
4.人物性格:小说中塑造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英雄人物,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点,可以通过这些人物的塑造了解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
5.价值观:小说中强调了义气、忠诚、仁爱等价值观的重要性,可以通过这些人物的故事了解这些价值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水浒传》全书共分100回,每回的章节名字都非常精妙,而每章的内容也各具特色,以下是各章的简介:1.梦中记东篱——描述了宋江在梦中得到圣旨的情景。
2.知府留饮——描述了宋江与晁盖在知府宴会上的故事。
3.晁盖大闹酒楼——描述了晁盖在酒楼中醉酒发泄的情景。
4.林冲大闹东京城——描述了林冲因误杀人而逃到东京城中的故事。
5.秦明招亲——描述了秦明在招亲中力斗欺压百姓的恶霸的故事。
从《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看作者的女性观
赵静
内容摘要:《水浒传》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四大名著之一,一直被人们所熟悉。
这部以男性为主线的,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在塑造很多英雄的男性形象的同时,文中也零星闪过几个女性形象,而这些女性形象的塑造,多是以这些男人为动因而次要的存在着。
有些无辜的女人用姿色和生命成就了英雄好汉。
女性在这里为一群弱势群体。
对《水浒传》的女性形象进行群体研究,并从文化层面进行分析,不仅可以深刻揭示作者复杂、矛盾的女性观,而且还能进一步认识形成这种女性观的原因,集合儒家思想息息相关,又与成书过程的民众的心理积淀有关。
关键字:《水浒传》女性形象女性观
《水浒传》最早的名字叫《忠义水浒传》,是一部英雄传奇体小说的典范。
作者以其高度的艺术表现力,生动丰富的文学语言,叙述了许多引人入胜的故事,塑造了众多可爱的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
《水浒传》继承与发展了中国古代小说与讲史话本的传统特色。
故事极富传奇性,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起伏跌宕,变化莫测。
每一故事的高潮,都紧扣读者的心弦。
如“拳打镇关西”、“智取生辰纲”、“宋江杀惜”、“武松打虎”、“血溅鸳鸯楼”、“江州劫法场”、“三打祝家庄”等等,数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
但《水浒传》并不是单纯为了追求故事情节的离奇而迎合群众的,而是紧紧围绕着“官逼民反”这一思想,把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融合在一起。
《水浒传》的语言是以口语为基础,经过加工提炼而创造的文学语言。
其语言特色是明快、洗炼、准确、生动。
无论是作者的描述语言,还是作品人物的语言,许多地方都惟妙惟肖,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写景、状物、叙事、表情,极为灵动传神。
《水浒传》叙事,善于白描,简洁明快,没有滞拙的叙事和冗长繁琐的景物描写。
偶有写景文字,又极精彩。
如武松不听酒家劝告,乘着酒兴单身上山,看了庙门上的告示,才知真的有虎,他稍为犹豫了一下,还是硬着头皮上了岗子。
这里作者只用了两句话衬托此时的气氛和心情:“回头看那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武松“踉踉跄跄直奔过乱树林来”,既写出了老虎活动的时间,又写出了老虎出没的环境。
两句话就把一种恐怖悲凉的气氛和心情和盘托出,让人感到此时此地不知什么时候会突然跳出一只活老虎来。
《水浒传》的叙事,要言不烦,恰到好处,而又绘声绘色,鲜明生动。
“武松打虎”是历来传诵的好文章,写得极为传神,写人虎相搏,写老虎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拿人的本事,和声震山岗的吼声,一只活生生的真老虎就跃然纸上。
几经搏斗,老虎威风渐减,最后如何被武松按住,如何挣扎,如何被武松打死,写得活灵活现,十分逼真。
通过这些描写也就更好地突出了武松的英雄形象。
《水浒传》人物语言的性格化,达到了很高的水平,通过人物的语言不仅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而且对其出身、地位以及所受文化教养而形成的思想习惯有时也能准确地表现出来,所谓“人有其性情。
……人有其声口。
”如李逵第一次见宋江,就问戴宗:“哥哥,这黑汉子是谁?”戴宗
责备他粗鲁,他不服,等戴宗向他介绍了情况,他还说:“莫不是山东及时雨黑宋江!”他心里怎么想,口里就怎么说,他是个粗人,见人不懂得什么客套和应酬之事,不受礼节的约束。
而在这部作品中,虽以男性为主线索,女性以男性为动因而次要的存在着,但是又是不可或缺的。
如孙二娘、顾大嫂、扈三娘以及潘金莲、阎婆惜、潘巧云等都深为人们所重视。
作者在她们的身上着墨并不多,但后人对她们的评价却颇多。
据学者统计,《水浒传》(百二十回本)共写了780个人物(其中有名有姓的577个,有姓无名的99个,有名无姓的9个,书中提到但未出场的人物还有103个),在这些人物当中,共写76位妇女,其中略微提及但不作具体描写的有47人,具体展开描写的共有29人。
[1]对如此众多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与评价,不可能人人具到。
本文要把作品中的女性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受到作者批评的女性,如潘金莲、阎婆惜、王婆等,一类是受到作者肯定的女性,如顾大嫂,孙二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