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患者心理障碍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58.18 KB
- 文档页数:2
八段锦对颈型颈椎病患者临床康复疗效的观察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八段锦运动处方对颈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探讨八段锦运动处方对颈型颈椎病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疾病综合疗效的改善情况,为八段锦在颈型颈椎病社区康复中的推广、运用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方法:根据Excel Rand随机语句分组,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颈型颈椎病患者6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
对照组仅用常规疗法(手法治疗);试验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增加了八段锦运动处方。
治疗3个月后,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患者心理状态量化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疾病综合疗效判定的变化。
结果:3个月治疗后,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在颈椎病功能障碍指数、Vas 法疼痛评分尺和疾病综合疗效判定等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常规的手法治疗和常规手法治疗配合八段锦运动疗法均能有效改善颈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
2.从临床效果来看,常规手法配合八段锦运动处方优于单纯常规手法治疗,能更显著改善颈型颈椎病患者的焦虑、抑郁不良心理状态,减少颈椎活动受限程度,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减轻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满意度。
3.从治疗实施过程来看,由于八段锦运动处方具“简、便、验、廉”的优点,易于被患者接受,可以大力推广。
新疆中医药.Xinjia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0年第38卷第6期2020Vol.38No.6104神经根型颈椎病近10年的研究进展木巴拉克•开赛尔打米勇”(1.新疆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摘要:神经根型颈椎病作为颈椎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发病率最高且逐年在递增,并在分布人群中呈现出低龄化的发病趋势。
通过阅读了近十年来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相关研究文献,从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中,多角度阐述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机理,总结了各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中的针刺、艾灸、推拿等。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针刺;研究进展1概况1.1概念及分型根据《中华外科杂志>[1]最新的专家共识可知,颈椎病是指患处的颈椎椎间盘以及相邻的椎间关节等生理结构产生不可逆转的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的机体病理改变存在,累及周围组织结构如通过颈部的交感神经、神经根、动静脉、脊髓等,并且出现相应的影像学结构改变和切合的临床表现的疾病。
按不同组织结构受累所引出的临床症状,可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其他型这四种分型,其他型包括既往分型中的椎动脉型、交感型颈椎病。
还有较罕见的食管压迫型颈椎病。
其中神经根型的患者相比其他分型占比较多,且经过长时间的反复发作,疾病有自限性可恢复,若症状难以经休息自行好转,则需要介入接受治疗。
颈椎病是渐进发展的、反复发作的,漫长的病程会影响患者对疾病治疗的信心和情绪,降低生活质量。
1.2临床表现经专家倒讨论,神经根型颈椎病一般较典型的临床表现为一侧或两侧上肢同时存在麻木、放射性疼痛,其不适放射感觉走向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手臂区域一致。
最开始患者能感知的症状为颈部的偶尔疼痛和发僵,在特定角度下甚至累及同侧肩部、胸背部疼痛,旋颈、咳嗽、深呼吸等会引起疼痛加重。
1.颈椎病患者心理调养宜忌有研究表明,长期压抑感情、遇事不外露、多愁善感的人易患神经衰弱,神经衰弱会影响骨关节及肌肉休息,长此以往,颈肩部容易疼痛,加重颈椎病症状。
所以,颈椎病患者要经常保持乐观向上的好心情。
再说,颈椎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长期折磨患者本人,使患者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和各种形式的心理障碍,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是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以往治疗颈椎病的方法主要是牵引治疗、手法治疗、物理因子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而对于颈椎病所伴发的心理障碍,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对康复疗效的影响则较少为人们认识和重视。
所以,医学专家强调颈椎病患者还有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心理调节。
宜调节情绪情绪低落的人,其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环境感觉敏感,特别是对自己身心不利的事情特别敏感,痛苦不适在时时缠绕着他们,一会这儿疼痛,一会儿哪儿不适难受,情绪烦躁,不能有良好睡眠和休息,久而久之,机体的功能渐受影响,首先不思饮食,抵抗力下降,再者病变部位的炎症退化改变不能良好地修复甚至进一步加重,从而加重了病情,给治疗带来困难。
颈椎病者也是一样,对颈椎病反复发作者,要让病人了解其发作规律,深信颈椎病所出现的症状是可以治疗的,而且治疗是有效的。
那些病情较为严重的各种类型的颈椎病患者,只要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可行的治疗方案,治疗及时,持之以恒,是可以改善、甚至治愈的。
忌胡乱扣”颈椎病“帽子临床上有很多人一来就称自己得了所谓”颈椎病“者,经过医生检查后,发现相当一部分人不是患了颈椎病,有的症状是由肩周炎引起的,还有的是如颈肋综合征、肱二头肌腱炎、网球肘、腕管综合征等引起的;另有一些人是由内科疾病引起的,如高血压病、美尼尔氏综合征等。
事实上,目前社会上存在着一大批所谓的”颈椎病“患者,其中很多人就以某一个症状给自己下了诊断,比如最常见的就是,只要是脖颈疼,就说自己是患了颈椎病;还有一些症状如头晕、颈部僵硬、上肢发麻等。
颈椎病诊治的临床研究进展摘要:处在21世纪的我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极大的提高与丰富,然而在日新月异的今天,随着人们生活生产方式的改变,颈椎病发病率居高不下,日益被人们所重视。
现代医学研究中,颈椎病的诊断,常常需要依赖影像学的辅助,康复治疗方法以理疗、运动疗法和消炎止痛药物为主。
手术仍采取开放式为主,临床上继续优化治疗方案仍具有重要意义。
现笔者就颈椎诊病的诊治进展进行概述,未临床提高参考。
关键词:颈椎病;康复治疗;运动疗法;前言:在理疗科、康复科、中医科及骨科门诊的日常工作中,颈椎病是常见的疾病;由于患者的体制、生活习惯、工作性质的不同,患者症状个体差异较大。
目前颈椎病的病因多认为与不良生活习惯、颈部软组织慢性劳损、颈椎骨质退行性改变、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等因素有关。
研究发现,颈椎病的患者不仅会出现下肢乏力、颈背疼痛等症状外,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还还会合并视力、吞咽障碍;下肢瘫痪等并发症[1-2]。
甚至有的患者会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状况,产生失眠、社交恐惧等症状。
全国各地区的颈椎病流行病学研究不尽相同,但多数统计均显示颈椎病发病率逐年增长且有明显年轻化趋势。
60岁以上的无症状人群中86%的人有颈椎退行性变[3]。
目前临床上颈椎病治疗方法报道很多。
通过检索文献,本文就临床医学对颈椎病的评估及治疗情况进行归纳总结。
希望对广大同仁有所帮助。
1、临床医学研究1.1 诊断与分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是指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或颈椎病理改变导致变累及周围组织结构(如神经、血管等)损伤,流行病学显示我国颈椎病发病率高达 20%且有明显年轻化趋势[4]。
2018年发布的《颈椎病的分型、诊断及非手术治疗专家共识》将颈椎病分具体分化为神经根型、颈型、脊髓型、其他型四大类别[5]。
(1)颈型:颈椎病一般症状较轻,好发于与中青年,典型症状为颈部、肩部活动障碍,查体可见局部肌肉存在明显压痛,神经根牵拉试验、压颈试验为阳性,影像学显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退行性改变。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心理治疗安世林;李亚军;宋玉兰;何霞【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影响.方法选取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综合保守治疗:颈围制动、颈椎牵引、针刺及推拿、超声波治疗和必要的药物治疗)与B组(综合保守治疗+心理治疗).健康水平检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疗效评定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前SCL-90各因子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患者的躯体化和心理症状均有所改善,但B组效果优于A组(P<0.05).结论科学的心理治疗可以明显提高CSA的疗效.【期刊名称】《卫生职业教育》【年(卷),期】2016(034)011【总页数】3页(P156-158)【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保守治疗;心理治疗【作者】安世林;李亚军;宋玉兰;何霞【作者单位】甘肃中医药大学定西校区,甘肃定西743000;定西市卫校附属医院,甘肃定西743000;甘肃中医药大学定西校区,甘肃定西743000;定西市卫校附属医院,甘肃定西743000;甘肃中医药大学定西校区,甘肃定西743000;定西市卫校附属医院,甘肃定西743000;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定西医院,甘肃定西74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5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CSA)又称颈性眩晕、椎基底动脉缺血综合征,属于颈椎病的常见类型,以眩晕为突出表现。
本病系由颈椎退行性改变,导致椎骨内外平衡失调,椎动脉及交感神经受压迫或刺激,致使椎基底动脉管径或走行改变,因血流障碍、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眩晕、头昏、视物模糊、失眠、耳鸣、记忆力减退及平衡障碍等,严重时有体位性猝倒,发作与颈椎侧弯后伸或颈椎旋转有关,部分患者会出现颈肩枕部疼痛伴颈部活动不利[1]。
随着电脑与私家车的普及,本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有的患者还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
青少年颈椎异常体态预防与运动干预作者:戚天津李伟曹润雨来源:《中国学校体育》2024年第02期近年來,颈椎病的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青少年患颈椎病的人数日益增加,已占颈椎病总人数的12%左右。
颈椎病会造成肩膀、颈部、手臂、背部、头部的疼痛,眼睛的疲劳,以及其他各种不适的症状,从而对青少年的学业、健康以及生活质量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一、青少年颈椎异常体态概述青少年颈椎异常体态是指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不良习惯或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导致颈椎形态发生异常。
这种异常体态不仅影响青少年的外观,还会对他们的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对此,了解青少年颈椎异常体态的成因和预防方法,对于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坐姿不当。
由于学业负担的增大、电子设备的长时间使用,许多青少年会久坐,由此造成颈椎的长期屈伸,引起颈肩部的疼痛和紧张,并且会对关节、韧带和脊柱的结构产生负荷,从而造成颈椎间盘的压力,让颈部肌肉变得更容易出现紧张和拉伸,最终可能会引发颈椎病的症状。
二是睡眠姿态不正确。
睡眠仰面躺下时,将头偏向一边,会导致颈背肌肉和颈椎韧带发生变形。
枕头的质量和高度也会影响到颈椎的健康,如果选择的枕头高度太低,容易引发落枕,而这种情况往往会成为患上颈椎病的前奏。
三是体育锻炼不足。
青少年的学业压力较大,如果他们的身心没有得到充分的放松,身心健康就会受到威胁。
如果没有进行适当的身心健康训练,就会出现颈椎的问题,如,出现颈部紧绷、沉重、疼痛、肿胀、酸软等症状。
据调查研究,超过50%的颈椎病患者都与外伤有着密切的联系[1]。
头部长时间处于同一个姿态,如睡眠、伏案学习时间过长等,使头颈部处于僵硬状态,如果这时转位过快、角度过大等,会造成颈部肌肉的拉伤。
除此之外,青少年参加激烈的体育活动,如进行前后滚翻、倒立、踢足球或游泳,都可能导致颈部受到严重的伤害。
由于身体的惯性,这些活动可能导致颈部的肌肉紧张、肌肉拉伸,从而造成颈部的扭曲和压迫。
针灸治疗颈椎病伴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颈椎病伴睡眠障碍应用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研究对象60例为膝关节炎患者,入院后以电脑随机法分为观察组(n=30)、对照组(n=30)两组,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针灸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取采取西医常规治疗,并对比治疗效果,研究起止时间为2021年2月-2023年2月。
结果观察组症状缓解率高于对照组,肌力评估好于对照组,NIHSS功能好于对照组,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上述指标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灸治疗颈椎病伴睡眠障碍实施针灸治疗对患者睡眠治疗有积极影响,对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有重要作用。
值得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针灸治疗;颈椎病;睡眠障碍;临床效果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颈部疼痛、僵硬、肩背部疼痛和放射痛等[1]。
颈椎病患者常常伴随睡眠障碍,如入睡困难、睡眠质量下降和早醒等问题。
这些睡眠障碍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加重颈椎病的症状。
针灸作为一种传统中医疗法,被广泛应用于颈椎病的治疗中[2]。
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本文旨在对针灸治疗颈椎病伴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通过对相关研究的综合评价,我们希望能够了解针灸治疗颈椎病伴睡眠障碍的疗效,并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3]。
本文将对研究方法、结果和结论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总结,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支持。
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60例为颈椎病伴睡眠障碍患者,入院后以电脑随机法分为观察组(n=30)、是、对照组(n=30)两组,研究起止时间为2021年8月-2023年2月。
其中观察组男17例(56.67%),女13例(43.33%);年龄39-76岁,均值(56.78±3.81)岁;体重49—88kg,均值(62.89±5.88)kg。
对照组男16例(53.33%),女14例(46.67%);年龄40-78岁,均值(56.82±3.94)岁;体重51—87kg,均值(62.73±5.81)kg。
颈椎手术后发生急性精神障碍的临床观察分析及护理措施作者:贺田红卢丽华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11期【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颈椎手术后急性精神障碍发生的相关原因以并总结护理要点。
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2年1月—2012年12月手术后出现急性精神障碍的9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发生原因,总结积极有效的早期护理干预措施。
结果:9例患者在经过药物的治疗以及有效的护理干预后在术后10d内认知功能均恢复正常。
结论:对颈椎手术后并发急性精神障碍的病人护士应认真观察,掌握临床表现和症状,正确的评估,并进行早期的护理干预,以保证颈椎术后病人顺利的度过围手术期。
【关键词】颈椎手术;急性精神障碍【中图分类号】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275—01手术后急性精神障碍是指术前无精神障碍的病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术后出现大脑功能紊乱导致一种可逆的、具有波动性的急性精神紊乱综合征,通常又称术后认知障碍、术后谵妄等[1]。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一2012年12月共行颈椎手术80例,发生术后急性精神障碍者9例,发病率13.2% 。
其中男性5例,女性4例;年龄在49~68岁,平均年龄为61.4岁,7例为60岁以上,2例为60岁以下。
颈椎病患者术后有5例,颈椎骨折术后有4例,9例患者入院时神志均清楚,否认既往精神病史及老年痴呆病史。
脑CT检查均提示未见异常。
1.2 临床表现本组9例患者通常在术后24h~72h出现急性精神障碍,且多为夜间首发,有晨轻夜重的特点。
本组有5例患者为躁狂型,表现为烦躁不安,胡言乱语,出现幻听、幻觉、思维混乱,对治疗及护理不配合,甚至出现被害妄想;3例患者为抑郁型,表现为嗜睡,表情淡漠、少言,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对提问不能完全正确回答;另有1例患者表现为兴奋型与抑郁型交替出现的交替型。
所有病例均在症状出现后请麻醉科医生及神经内科医生会诊,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复查血电解质有2例患者有不同程度低钾、低钠症状。
运动疗法治疗颈椎病的研究进展二、运动疗法在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1. 有氧运动有氧运动主要包括散步、慢跑、游泳、骑行等,这些运动可以增加心肺功能,改善全身血液循环。
对于颈椎病患者来说,适当的有氧运动可以减轻颈部肌肉的紧张和疼痛,有益于颈椎病的康复。
研究表明,长期坚持有氧运动的患者,颈椎病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2. 柔韧性锻炼颈椎病患者常常伴随着颈部肌肉的紧张和抵抗力下降,因此进行柔韧性锻炼可以有效地缓解这些问题。
常见的柔韧性锻炼包括颈部伸展、转动、侧屈等动作,可以增加颈部软组织的柔韧性,减轻颈椎的压力,有利于舒缓颈椎病的症状。
3. 力量训练适当的颈部力量训练可以增强颈部肌肉的力量和稳定性,减轻颈椎的压力,防止颈椎病的进一步恶化。
而且,力量训练还可以改善颈椎病患者的姿势,减少颈部肌肉的疼痛和不适感。
4. 平衡训练颈椎病患者常常伴随着平衡障碍,平衡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提高平衡能力,减少跌倒和受伤的风险。
平衡训练还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协调性,有利于颈椎病的康复。
三、运动疗法治疗颈椎病的研究进展1. 之前的研究表明,运动疗法可以明显改善颈椎病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一项对颈椎病患者进行的研究表明,长期坚持有氧运动和柔韧性锻炼的患者,颈椎病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2. 运动疗法还可以改善颈椎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
有研究表明,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身体内啡肽的分泌,提高患者的心情,减轻颈椎病的症状。
3. 研究还表明,运动疗法可以减少颈椎病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颈椎功能。
一些研究发现,长期坚持运动疗法的患者,颈椎病症状的缓解效果优于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