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 第1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 格式:ppt
- 大小:6.32 MB
- 文档页数:94
第1讲 水循环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考纲导向 思维导图考情导引1.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 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以水循环模式图考查水循环的过程、环节及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
经常通过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区域图,考查河流补给形式、水文特征及影响因素。
命题形式以选择题为主。
考点一 水循环及其影响1. 水循环及其主要环节(1)水循环:指自然界的水体在□1________、大气圈、生物圈和□2________之间连续不断的□3________。
其能量来自□4________。
(2)主要环节:水循环由□5________、植物蒸腾、□6________、□7________ 、地表径流、□8________和地下径流等环节组成。
江河湖泊属于□9________,夏季风、向岸信风、向岸西风和台风登陆都属于□10________环节(如下图所示)。
各环节中,目前受人类影响最大的是□11________。
2. 水循环类型:根据水循环发生的领域不同,水循环划分为□12________、□13________和海上内循环等,长江参与了□14________循环。
(如上图所示)3.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实现了能量转换,使人类得到了□15________。
(2)使陆地水资源得以□16________,使人类获得了□17________。
(3)维持地球上的□18________。
(4)塑造了地表形态。
命题角度一 水循环及其类型 [经典例题](2016·全国卷Ⅲ)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
据此回答(1)~(3)题。
(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B )A. 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B. 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C. 降水变率增大D. 河道淤积(2)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C )①降水量增加②坡面径流增加③蒸发(腾)量增加④地下径流增加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3)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D )A. 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B. 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C. 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D. 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思维建模]1. 文字信息获取山地为甲、乙河流□1________;山地植被恢复,河流径流年内波动□2________。
最新考纲1.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思维导图考纲解读1.掌握水循环的类型、环节及地理意义。
2.理解陆地水体之间的补给关系,能够根据河流的补给类型图,说出河流的补给类型及特点、原因。
3.掌握水资源的分布特点,理解水资源危机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四章第1讲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新人教版必修1微专题一 水循环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相互联系的水体(1)水的三态⎩⎪⎨⎪⎧气态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分布次之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存在(2)水体类型: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其中最主要的是海洋水。
(3)水体的相互关系:陆地上各种水体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特别提示 不同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表现多样:(1)陆地各种水体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
(2)冰川积雪(永久性积雪和季节性积雪)融水对河流的补给主要是单向补给。
(3)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具有水源互补的关系。
2.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1)三大类型及主要环节类型 环节名称 海上内循环 A 蒸发,B 降水海陆间循环 A 蒸发,C 水汽输送,D 降水,E 地表径流,G 地下径流,H 下渗 陆地内循环D 降水,I 蒸发,F 植物蒸腾①促进水体的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②调节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之间的热量传输。
③塑造地表形态。
④促使地球表层各种化学元素的迁移。
深度思考1.三种水循环跨越领域最大的是哪一种?从参与水量看呢?答案三种水循环跨越领域最大的是海陆间循环;从参与水量看最大的是海上内循环。
2.俗话说“井水不犯河水”,从水循环的角度看,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答案不对。
因为陆地上各种水体之间存在水源相互补给关系。
井水一般属于地下水,地下水和河水之间存在互补关系。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1)水利措施①修筑水库、塘坝等拦蓄洪水,增加枯水期径流量,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地下水水位的提高,可加大蒸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