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专制到民主
- 格式:ppt
- 大小:402.00 KB
- 文档页数:12
百年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主发展史。
陈独秀曾指出:“民主主义是人类发生政治组织以致于政治消灭之间,各时代多数阶级的人民,反抗少数特权之旗帜。
”事实求是地研究中国近代史就必须承认,从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转型,是中国近代史的主线。
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从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转变的历史。
实现国家民主化是近代中国的主题。
在百年民主政治的实践中,中国人付出了巨大艰辛,留下了鲜明足迹。
从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转型,是中国近代史的主线。
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从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转变的历史。
实现国家民主化是近代中国的主题之一。
一.关于民主问题在思想认识上的变化。
1.19世纪40到60年代,鸦片战争后,国门渐开,中国人对民主政治有了初步了解和认识。
林则徐组织编译的《四洲志》,首次向中国人介绍了英国的议会。
书中写道:“国中有大事,王及官民俱至巴厘满衙门公议乃行。
”魏源是中国称赞民主制度的第一人。
他指出,美国“议事、听讼、选官、举贤,皆自下始。
2.19世纪70——80年代,19世纪70年代后,随着民族危机的加重和中西文化交流的频繁,中国有识之士对民主的认识越发深入。
第一,明确民主是立国的根本。
郭嵩焘最先认识到这个问题,他在1875年清廷关于海防的讨论中指出:“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
”他在出使英国后进一步认识到民主的决定性,他在1877年12月22日写道:“计英国之强……在巴力门议政院有维持国是之义……此其立国之本也……中国秦汉以来二千余年适得其反。
”第二,倡导“君民共主”。
用君主立宪制取代中国专制制度,是19世纪70-80年代中国民主思想的主流。
郑观应在成书于1875年的《易言》中介绍了泰西列国的两院制,建议朝廷“仿泰西之良法”,实行君主立宪。
第三,主张“开设议院”。
1883年,翰林院编修崔国因在《奏为国体不定后患方深请鉴前车速筹布置恭折》中,向清廷强调“设议院者,所以因势利导,而为自强之关键”。
他主张由王公大臣组成上议院,由“各省民间公举之人士”组成下议院。
是的,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是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这不仅反映了人类社会政治制度的变迁和变革,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对公平、正义、自由等价值理念的追求。
法治和民主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
它们强调了法律和政治制度的重要性,保障了个人的权利和自由,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然而,实现法治和民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断反思和改进政治制度,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
总之,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是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它反映了人类社会对公平、正义、自由等价值理念的追求,也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历史专题复习二政治——从专制到民主专题解读:世界古代史上,在大河流域产生的农业文明催生了与之相适应的君主专制制度,以中国秦朝为代表。
在海洋文明为代表的古希腊古罗马诞生了奴隶制民主共和制度,成为近代西方政治文明之源。
近代欧美,通过资严经济革命形成了北较民主的政治制度。
伴随着西方工业化对世界的影响,建立民主制度成为世界制流。
新中国成生后,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改革开技以来,中国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完善发展。
从古代到近现代,从西方到东方,政治制度的发展呈现出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发展趋势。
一、古代中国专制思想与实践线索一战国末期法家——韩非子1.主张法治、改革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2.提出系统的法治理论,法家思想集大成,其理论符合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线索二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巩固1.专制主义: 政治上,确立皇帝制度,皇权至上、皇帝独裁、皇位世袭; 思想上,“焚书坑儒”政策。
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设三公九卿,地方实行郡县制,地方服从中央。
2.秦朝是封建专制国家(国体),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央集权制度(政体)。
3.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并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二、近现代中国民主思想与实践线索一戊戌变法一一近代民主政治的探索1.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等著书立说,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和顽固深的因循守旧,宣传兴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
2.维新变法思想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起到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但百日维新的政治实践中,未能体现。
线索二辛亥革命一一民主共和的实践1.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人人心。
专题一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由专制走向民主主干知识构建Ⅰ.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含义:专制主义指中央决策方式,包括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中央集权指地方政府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
二、形成原因1.理论基础:法家思想。
2.经济基础:自然经济。
3.阶级基础:地主阶级壮大。
4.社会基础:时局混乱、王权软弱。
三、演变1.战国初步形成(1)韩非子提出中央集权和“法治”思想。
(2)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
2.秦朝正式建立至高无上的皇帝制、中央集权的三公九卿制、地方上的郡县制;体现地主阶级意志的《秦律》。
3.两汉得到巩固(1)西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
(2)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创立刺史制度,加强对诸侯王和地方高官的监察。
4.隋唐完善发展(1)实行三省六部制:把相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将尚书省权分六部,限制地方割据势力产生。
(2)实行科举制: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
5.宋元得到加强(1)北宋解除朝中统兵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派文官到各地做知州;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组建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发展科举制,扩大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
(2)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和宣政院;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6.明清达到顶峰并渐趋衰落(1)明初,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制定《大明律》;实行特务统治、八股取士,强化君权。
(2)清朝前期,大兴文字狱;雍正设军机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四、矛盾与趋势伴随两组矛盾: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
体现三个趋势:皇帝对中央的控制不断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对人们的思想控制不断加强。
五、评价1.积极作用(1)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发展。
(2)有利于组织大规模经济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3)有利于民族融合和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
2.消极影响(1)政治上,君权专制易形成暴政和导致腐败现象,阻碍了历史发展。
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与分析西方政治制度一直以来都备受瞩目,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公众普通人都对其有着浓厚的兴趣。
随着时代的推移,西方政治制度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演变,经历了从封建专制到民主制度的变化。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和历史背景,以及其对我们现实生活的影响和启示。
一、封建专制的政治制度在西方政治历史的早期,封建专制是主导的政治制度。
这种政治制度的特点是国王或皇帝拥有绝对权力,他们可以单方面决定政策,强制征税和战争等。
在这样的政治制度下,个人权利和自由受到压制,社会上的阶级差异明显,人民的生活水平较低。
二、现代民主制度的发展在欧洲的现代历史中,民主制度可以追溯到17世纪末的英国议会革命。
在那个时候,英国议会推翻了国王的封建专制,成为了一个由上议院和下议院组成的议会制国家。
这个新的政治制度给了人民更多的权利,特别是自由和言论自由。
随着英国议会革命的成功,其他欧洲国家也相继开始了类似的改革。
例如,法国、美国和德国等国家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都相继实现了民主制度的建立。
三、现代民主制度的特点现代民主制度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选举。
在一个民主国家里,人们通过选举来决定谁应该担任领导职位。
所以说,民主制度的核心就是选举和代表制。
在一个民主国家,选举和代表制是通过制定宪法和法律来监管的。
这样就可以确保政府和官员不会滥用权力,同时为人民提供保障和内部约束。
另外,现代民主制度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媒体自由。
在一个民主国家,媒体自由非常重要,因为媒体可以帮助公众了解政府和领导人的决策和行动,而这是很多专制政府所不允许的。
四、现代民主制度的挑战然而,现代民主制度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例如,人民对政治的参与度过低,导致政治参与感和体验不佳。
同时,现代社会中的普遍的信任危机也会对民主制度造成影响。
另外,政治精英的权力扩张和网络流言等问题也会导致民主制度的弊端。
五、总结现代社会的政治制度是一种虽然有缺陷、但是越来越完善的制度,这个制度的历史有着足够漫长而坚实的深度和厚重。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的历史论述
题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的历史论述。
专制是指个人或少数集团以某种形式控制、统治社会的一种政治制度,它具有压迫性和不公平性。
而民主则是一种公正、平等、自由、法治的政治制度,它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繁荣。
人治是指人们通过自己的意志来管理社会,这种管理方式容易造成偏袒、滥用权力、腐败和滥权的状况。
而法治则是指将国家法律作为社会管理的核心,以法律代替人的意志,必须依法行事,维护公平正义。
因此,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政治上看,专制和人治所带来的压迫、不公平和滥权,与当今时代对人权、自由、法治的要求相悖,无法满足当代社会的发展需要。
从经济上看,专制和人治管理模式难以支撑社会繁荣发展,而民主和法治则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从文化上看,专制和人治的模式会阻碍自由思想的发展,而民主和法治的模式则可以更好地启发人们的思想独立性和创新意识。
总之,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民主和法治的模式是当今时代的主流,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