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去除空气中悬浮颗粒物
- 格式:pdf
- 大小:304.94 KB
- 文档页数:3
去除pm2.5的方法PM2.5是一种指环境中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是大气中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之一,也是导致雾霾形成和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人们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的PM2.5的环境中,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因此去除PM2.5对于改善空气质量和保护人们健康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去除PM2.5的方法。
一、规范工业排放工业生产是导致大气中PM2.5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要想有效去除PM2.5,就需要严格规范工业企业的排放标准。
通过加强工业污染源的监管,提高工业企业的环保意识,推动企业使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PM2.5的排放,从源头上减少大气中PM2.5的含量。
二、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机动车尾气排放也是导致PM2.5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
因此,应该严格控制机动车尾气的排放。
可以采取限制机动车的行驶时段,推广电动汽车,引导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从而减少PM2.5的产生。
三、加强城市绿化加强城市绿化可以有效降低PM2.5的浓度。
通过增加城市的绿地面积,植树造林,种植花草树木等方式,可以有效吸收大气中的颗粒物,减少PM2.5的含量。
而且,城市绿化还能够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四、推广清洁能源推广清洁能源也是去除PM2.5的重要方式。
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不会产生像化石能源那样的尾气排放,对空气质量不会造成污染。
因此,推广清洁能源是减少PM2.5的一个有效途径。
五、加强空气净化技术在城市和工业区域,可以采用空气净化技术去除PM2.5。
如采用活性炭吸附、静电集尘、喷淋洗涤等技术,能够有效地净化空气中的PM2.5颗粒物,改善空气质量。
六、减少生活污染源生活污染源也是导致PM2.5浓度升高的原因之一。
因此,我们也应该减少生活中的污染源,如严格控制燃放烟花爆竹的行为、减少烧烤等活动,避免二手烟的产生等,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七、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也是去除PM2.5的重要途径。
各种除尘器的原理除尘器是指一类用于清洁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居住环境中。
除尘器主要通过物理、化学或电静电力等原理来去除空气中的颗粒物,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除尘器原理。
1.重力除尘器重力除尘器又称惯性除尘器,通过利用颗粒物在气流中的惯性作用原理进行过滤。
当气流中的颗粒物与气流方向不同的时候,颗粒物会因惯性继续直线运动而与除尘器的壁面碰撞从而沉降下来。
重力除尘器适用于较大颗粒物的过滤,如煤粉和炉渣等。
2.筛除尘器筛除尘器是利用筛网来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
颗粒物在通过筛网时会被网孔所阻隔,而气体可以通过网孔透过。
筛除尘器适用于颗粒物比较粗大或者粉尘浓度较低的场合。
常见的筛除尘器有固定筛、振动筛、旋风筛等。
3.电除尘器电除尘器是利用电场的作用原理进行颗粒物的分离和去除。
它通过给除尘器设置电极和集尘板,当气流中的颗粒物经过电场的作用下带电,然后被聚集在集尘板上。
电除尘器适用于去除较细小的颗粒物,常见的电除尘器有电除尘器、静电过滤器等。
4.过滤除尘器过滤除尘器是通过滤芯或滤材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
滤芯或滤材具有较高的捕集效率,可以有效地去除空气中的细小颗粒物。
过滤除尘器的滤料种类较多,常见的有纤维棉、滤纸、活性炭等。
5.湿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是指在滤尘装置上添加湿润剂,通过与颗粒物接触并与其发生化学反应或物理作用来去除颗粒物。
湿式除尘器适用于粘性较大的颗粒物以及含有有毒有害的气体的场合。
常见的湿式除尘器有湿式电除尘器、湿式布袋除尘器等。
6.光催化除尘器光催化除尘器是利用光催化材料的特性来进行空气净化。
光催化材料在光照下可以产生活性氧,从而使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发生氧化反应,并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光催化除尘器适用于有害气体较多的环境,如VOCs和甲醛等。
除尘器的原理多种多样,不同的除尘器适用于不同类型的颗粒物和环境条件。
综合运用各种除尘器技术,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组合应用,可以实现高效、节能的空气净化效果。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对抗空气中的颗粒物的7个妙招导语:7招对抗pM2 5 pM2 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 5微米的颗粒物,直径相当于人类头发的1 l0大小。
不过正是因为它很微小;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7招对抗pM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直径相当于人类头发的1/l0大小。
不过正是因为它很微小;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人体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对pM2.5没有任何过滤、阻拦能力,才会让它无孔不入。
对人体健康所造成的危害远比沙尘暴大得多。
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当pM2.5年均浓度达到每立方米35微克时,人的死亡风险比每立方米10微克的情形约增加15%。
一份来自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称pM2.5每立方米的浓度上升20毫克。
中国和印度每年会有约34万人死亡。
生态负离子满分当室内空气中负离子的浓度达到每立方厘米2万个时,空气中的飘尘量会减少98%以上。
对可入肺颗粒物pM2.5效果极佳。
所以在含有高浓度小粒径负离子的空气中pM2.5中危害最大的直径1微米以下的微尘、细菌、病毒等几乎为零。
空气中的轻离子(小粒径负离子)对小至0.01微米、在工业上难以除去的的微粒瓢尘,有百分之百的沉降去除效果。
N95口罩防护率99%医用口罩并不能够有效抵抗pM2.5,因为它们大都是由无纺布或者类似的大孔径纤维制成的,美国NIOSH标准,推荐N95以上级别的口罩,对0 3微米颗粒的防护效率超过99%。
空气净化器收效甚微现有大多数以去除可吸入颗粒物为主要功能的空气净化器是针对去除pM10设计的,对pN012.5没有针对性。
滤网空气净化器最多可以净化直径3微米以上的颗粒物,小于3微米的粉尘:就会从滤网的网眼中穿过去。
树木进城绿草上墙对于清除pM2.5.树比草更有效。
10平方米的草坪每个月清除的灰尘量约为1千克。
不过同样l0平方米,如果种上树,吸纳的灰尘量将大大增加。
除了吸纳灰尘,树还可以吸收二氧化疏等有毒气体,同时产生氧气、增加空气湿度。
除尘器工作原理除尘器是一种用于去除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设备,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机械阻挡、惯性分离、静电吸附、过滤等方法。
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除尘器被广泛应用,能有效改善空气质量,保护人们的健康。
下面将详细介绍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首先,机械阻挡是除尘器最常见的工作原理之一。
当空气中的颗粒物通过除尘器时,颗粒物会受到设备内部的障碍物的阻挡,从而使颗粒物无法通过,最终被阻挡下来。
这种工作原理适用于颗粒物较大、密度较大的情况,如粉尘、煤尘等。
其次,惯性分离也是一种常见的除尘器工作原理。
当空气中的颗粒物通过除尘器时,由于颗粒物的惯性作用,颗粒物会沿着设备内部的弯曲通道运动,而空气则会继续向前流动。
这样一来,颗粒物会因惯性作用而与空气分离,最终被收集下来。
惯性分离适用于颗粒物较大、密度较大的情况,如金属粉尘、石英粉尘等。
此外,静电吸附也是一种常用的除尘器工作原理。
静电吸附利用静电场的作用,使空气中的颗粒物带电,并在电场的作用下被吸附到电极上。
这种工作原理适用于颗粒物较小、密度较小的情况,如烟雾、细菌等。
最后,过滤是除尘器最常见的工作原理之一。
通过设备内部的过滤介质,空气中的颗粒物会被截留下来,而干净的空气则通过过滤介质被释放出来。
过滤适用于各种颗粒物,是一种较为全面的除尘方法。
综上所述,除尘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机械阻挡、惯性分离、静电吸附、过滤等方法。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类型的颗粒物。
除尘器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有效净化空气,保护人们的健康。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对除尘器的工作原理有所了解,为选择和使用除尘器提供帮助。
空气颗粒物净化方法(资料来源:中国联保网)当今空气中颗粒物去除技术主要有机械过滤、吸附、静电除尘、负离子和等离子体法及静电驻极过滤等。
机械过滤一般主要通过以下3种方式捕获微粒:直接拦截,惯性碰撞,布朗扩散机理,其对细小颗粒物收集效果好但风阻大,为了获得高的净化效率,滤芯需要致密并定期更换。
吸附是利用材料的大表面积及多孔结构捕获颗粒污染物,很容易堵塞,用于气体污染物去除效果更显著;静电除尘是利用高压静电场使气体电离从而使尘粒带电吸附到电极上的收尘方法,其风阻虽小但对较大颗粒和纤维捕集效果差,会引起放电,且清洗麻烦费时,易产生臭氧,形成二次污染。
负离子和等离子体法去除室内颗粒污染物的工作原理类似,都是通过使空气中的颗粒物带电,聚结形成较大颗粒而沉降,但颗粒物实际上并未移除,只是附着于附近的表面上,易导致再次扬尘。
静电驻极过滤以3M()“高效静电空气过滤网”为代例,采用突破性携带永久静电滤材,有效阻隔空气中大于0.1微米的颗粒污染物,如粉尘、毛屑、花粉、细菌等,同时超低阻抗确保空调稳定运行及制冷效果。
此外,深度容尘设计确保使用寿命更长。
当今在家庭及车载空调(如上汽、大众、通用等知名品牌畅销车型)以及一些商用建筑领域(如鸟巢、北京饭店、首都机场三期)得到广泛应用。
传统的标准过滤介质能非常有效地去除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
当颗粒物的粒径除至5微米,2微米甚至亚微米的范围时,高效的机械式过滤系统就会变得比较昂贵,且风阻会显著增加。
通过静电驻极材料过滤,能以较低的能源消耗达到很高的捕获效率,同时兼具静电除尘低风阻的优点,但无需外接上万伏的电压,故不会产生臭氧,且由于其组成为聚丙烯材质,很方便抛弃处理。
等离子催化净化技术在该技术对上级净化产生的O³分解成氧离子,氧离子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快速与各类异味分子产生氧化反应,将异味分子降解成CO2和H2O等无味无毒的小分子。
高能离子净化技术通过该技术后,各类异味分子在高能离子的作用下,分子键被打断,变成无毒无味的小分子。
去除颗粒物的方法
颗粒物是指在大气中悬浮的固体和液体微小颗粒,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极大危害。
以下是去除颗粒物的方法:
空气净化器:使用高效的空气净化器可以过滤掉大部分的颗粒物,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植树造林:植树造林可以增加绿化覆盖率,吸收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
环境整治:城市道路、建筑物等环境进行整治,减少扬尘和污染物的排放。
限制车辆行驶:采取交通限行措施,限制机动车辆行驶,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
加强工业管理:加强工业企业的管理,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工业污染物的排放。
增加绿色出行:推广公共交通、非机动车等绿色出行方式,减少个人汽车使用对空气的污染。
燃煤减排:对于燃煤锅炉和火电厂等,采用减少排放的方法,如烟气脱硫、脱硝等技术。
去除颗粒物需要多个方面的综合措施。
从个人到国家层面都需要做出积极的努力,才能保障空气质量和人民健康。
1。
小颗粒的处理方法
小颗粒的处理方法取决于颗粒的性质和大小。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处理方法:
1. 尘埃/细小颗粒:使用吸尘器、湿布或擦拭工具清理表面;
开窗通风以帮助清除空气中的颗粒物;使用空气净化器过滤空气中的颗粒。
2. 粉尘:使用面罩、手套和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然后使用湿布或吸尘器清除表面粉尘;在使用机械设备或处理粉尘时,确保工作场所通风良好。
3. 细小颗粒的废物:根据当地的废物处理规定,将废物放入密封的容器中,并将其送往合适的垃圾处理中心。
4. 小颗粒污染:根据颗粒的污染源和环境,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清理和处理。
可以使用吸尘器、洗涤剂和清洁工具清理表面;在处理有害或危险颗粒时,需遵循安全操作规程。
5. 食品颗粒:将食物颗粒放入垃圾箱中,或使用吸尘器、拖把或湿布清理食物颗粒。
请注意,在处理小颗粒时,应注意个人防护和环境保护。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处理方法,并遵守相关的安全和环保法规。
空气中总有颗粒与灰尘,教你几种除尘方法很多人都有这种体会,明明门窗紧闭,但一天下来,窗台、家具上还是蒙上了一层灰。
尽管房间经常打扫,可尘土似乎扫不尽、擦不绝。
那么,这闹人的灰尘到底如何而来,生活中如何应对呢?下面同绿瓢虫空间净化卫士一起看看吧!我们房间中的灰尘,大约有80%来自室内,包括人的活动,只有约20%直接来源于室外。
人们在外活动一天,晚上回到家可能会将一部分灰尘带入室内;人们在使用床单、被罩等用品时,整理床铺或叠被子时,一部分床上用品的纤维会脱落,与灰尘聚在一起;电视、电脑等家电在开启时会产生静电,将桌面上的灰尘吸附起来,并促使空气流动、灰尘扩散;空调散热片在工作过程中也会积聚大量灰尘,如果不及时清洁,便会将灰尘吹进室内空气中;厨房油烟、吸烟等也会产生一定粉尘颗粒。
而室外的灰尘进入室内,则主要由于门窗闭合不严导致。
因此,在生活中掌握除尘方法是居家生活必备技能。
消除室内空气污染的关键在于常打扫、清除卫生死角。
打扫的方式至关重要,比如尽可能使用吸尘器打扫,将抹布打湿后,再用来擦地、擦桌子。
在室外擦皮鞋、拍打褥子和衣服上的灰尘,以减少室内空气扬尘。
擦拭室内物品尽量用湿抹布。
干抹布中没有水分,因而难以吸附灰尘,无法做到彻底清洁,因此在做清洁时,最好用拧掉水的湿抹布擦拭家具、门窗等。
如果是临街的住房,家里灰尘比较重,可以使用吸尘器,大型吸尘器可以用来清洁地面,小型的可以用来清洁床上、家具上的灰尘。
使用二氧化氯消毒剂对空气进行净化除尘。
家中除尘,消除空气中的尘土很重要,比如使用绿瓢虫空间净化卫士对房间进行喷洒,有效成分二氧化氯可对空气中的颗粒和灰尘进行去除,因为空气中的病菌一般是附着在颗粒或灰尘表面,二氧化氯在杀灭病菌的同时,会产生很少量的水分,加强颗粒和灰尘的凝结,变大,从而降落,同时二氧化氯释放的新生态的活性氧,可以吸附空气中的颗粒与灰尘,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
选择适当时机通风。
为了室内保暖,冬季,很多家庭都门窗紧闭,却不知这犯了大忌。
静电除尘的原理和应用1. 静电除尘的原理静电除尘是一种去除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方法,它利用电场效应将带电颗粒物吸附在带电电极上,然后通过适当的方法将其去除。
静电除尘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原理:1.1 颗粒物带电机理当颗粒物悬浮在空气中时,由于与空气中的分子碰撞,颗粒物表面会带有静电电荷。
这个静电电荷可以是正电荷或负电荷,取决于颗粒物与分子碰撞后失去或获得电子的情况。
例如,在高温炉中燃烧的颗粒物通常带有负电荷,而磨粉时产生的颗粒物通常带有正电荷。
1.2 带电颗粒物与带电电极的相互作用当带电颗粒物和带电电极之间存在电场时,带电颗粒物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而被吸附在带电电极上。
这是因为带电颗粒物在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会超过其他力(如颗粒物的惯性、风阻等),从而使其沉积在带电电极表面。
通常,带有相反电荷的电极和颗粒物会相互吸引,从而有效地实现颗粒物的去除。
2. 静电除尘的应用静电除尘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特别是那些需要对空气中颗粒物进行高效去除的场合。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2.1 工业除尘静电除尘在工业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于除尘设备中,以去除工业废气中的颗粒物。
例如,在燃煤电厂、钢铁厂和水泥厂等大型工业设施中,静电除尘器被用来捕捉烟尘和灰尘。
它可以高效地移除废气中的小颗粒物,净化排放物,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2.2 家用空气净化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增加,家庭空气净化器的销量也在不断增长。
静电除尘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家用空气净化器中,可以去除居室中的细小颗粒物,如灰尘、花粉、烟尘等,提供更清洁的室内空气环境。
2.3 医疗设备静电除尘技术在医疗设备中也有应用。
例如,在手术室和实验室中,静电除尘器可以去除空气中的微小颗粒物,确保无菌环境,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安全。
2.4 粉尘防爆在一些具有爆炸危险的环境中,如煤矿、化工厂等,静电除尘技术可以用于防止粉尘爆炸。
通过使用静电除尘器,可以移除悬浮在空气中的可燃粉尘,降低爆炸的风险。
3. 静电除尘的优势和挑战3.1 优势•高效除尘:静电除尘技术可以高效地去除空气中的细小颗粒物,净化空气,降低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医用空气消毒机的功能
空气消毒机的主要作用有:
1、去除空气中的颗粒物
空气消毒机能有效去除空气中的灰尘、煤尘、烟雾等各种可吸入悬浮颗粒物,避免人体呼吸到这些有害的浮尘颗粒。
2、迅速去除化学气体
空气消毒机能有效去除从挥发性有机物、甲醛、苯、杀虫剂、雾状碳氢化合物、油漆中、家具、装修等释放的有害气体,避免人体因吸入有害气体引起的过敏、咳嗽、咽炎和肺炎等身体不适的症状。
3、有效消除异味
空气消毒机能有效消除化学物品、动物、烟草、油烟、烹调、装修、垃圾中散发的怪味和污染空气,24小时不停的净化室内气体,保证室内空气良性循环。
4、清除微生物和污染物
空气消毒机能有效吸附空气中、物体表面的细菌、病毒、霉毒、霉菌,同时去除空气中的死皮屑、花粉等引起疾病的来源,减少疾病在空气中的传播。
土壤蓝藻:PM2.5新克星
新方法用土壤蓝藻快速去除空气中悬浮颗粒物土壤藻类吸附颗粒悬浮物后,就变成了土块,类似于成土作用,没用任何污染,是非常高效的绿肥。
▲美丽的具鞘微鞘藻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 Ferran Garcia-Pichel 供图
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助理研究员王伟波和研究员张全发共同发明了一种能快速去除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方法,他们的“法宝”就是土壤蓝藻。
众所周知,大型绿色植物可以很好地防风固沙,然而这些植物倾向于固着直径相对较大的悬浮颗粒物,对颗粒较小的比如可吸收性颗粒物吸附和固定能力则十分有限。
这些年来,科研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土壤蓝藻不仅能够固碳、固氮、增氧、增加空气湿度,对灰尘还具有较强的吸附性。
日前,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助理研究员王伟波和研究员张全发共同发明了一种能快速去除空气中悬浮颗粒物
的方法,他们的“法宝”就是土壤蓝藻。
不怕严寒酷暑的藻类
在大约30亿年前,地球上就出现了蓝藻,这种藻类不仅分布很广,还具有极大的适应性。
淡水和海水,潮湿和干旱的土壤或岩石,树干和树叶,甚至在盐卤池、岩石缝中都有蓝藻的踪迹,它们不仅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温带,还会出现在寒带甚至极地地区。
王伟波所研究的土壤藻类主要集中在蓝藻门,比如微鞘藻属、伪枝藻属、裂须藻属等。
他的导师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员刘永定研究藻类固沙已有几十年,刘永定告诉记者,目前固沙效果比较好而且技术相对成熟的藻类主要集中在微鞘藻属。
其中,具鞘微鞘藻是主要的研究目标之一。
该藻类是我国分布广泛、现存量大、研究较透彻的一种微鞘藻,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和西南干热河谷地带。
“在非极端环境中,多数藻类竞争不过高等植物,而恶劣的环境却为它们提供了生存的可能。
”张全发说,我们现在的森林中人工林和速生林比例很大,通过退耕还林和生态修复,我国森林覆盖度有了很大改善。
科研人员推测,这些人工林和速生林丧失的可能是低等植物,而低等植物能够增加空气湿度,对灰尘也具有更强的吸附性。
强大的吸附能力
在我们现代城市的绿化系统中,主要是一些高等植物,如小乔木和灌木,人们对这些植物的选择主要依据可能是美观、易于管理和维护,却忽略了它们对灰尘的吸附能力。
王伟波指出,事实上,小叶植物的吸附力可能更强,比如文竹。
“关于城市绿化系统和土壤藻类吸附空气中颗粒污染物的对比,目前只是通过一些观察实验获得,我们还需要掌握进一步的数据。
”
尽管如此,科研人员也提出了一个科学问题:高等植物和低等植物的培养方式不同,虽然土壤藻类属于低等植物,也属于微生物,但它们可根据需要通过不同的载体制作成不同的形状,生长环境可能并不需要土壤,这种优势是高等植物无法比拟的。
王伟波就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将藻类固定在纱布上,然后缠绕在公园的树干上、墙壁上、马路围栏上等,它们可以很自然地安家落户,形成微生物膜。
不仅适应性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具鞘微鞘藻还能够分泌大量的胞外多糖,胶结土壤颗粒,从而将沙粒
固定住。
王伟波在研究固沙的同时发现,这种多糖还有吸附灰尘的功能。
“介入这样的研究也纯属偶然。
”王伟波说,“关于蓝藻胞外多糖,国内外开展了大量研究,并发现胞外多糖主要带负电荷,对重金属有非常好的吸附作用。
”
鉴于此,王伟波团队展开大胆设想,这种胞外多糖能不能吸附空气中悬浮颗粒物呢?通过实验,他们发现效果非常好。
衍生实用小装置
王伟波和张发全发明的“一种土壤藻类去除城市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方法”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我们称这项专利为母专利。
”张发全说,“不久的将来,我们还会有一些实用新型的子专利问世。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机动车尾气排放与建设工程引起的空气中悬浮颗粒物迅速增加。
这些细小颗粒物体积小、重量轻,长期漂浮在空气中,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PM2.5就是其中之一。
目前,城市建设通过加大绿化投入,扩大绿化面积来减少空气中悬浮颗粒物含量。
由于受气候限制,城市绿化系统对悬浮颗粒物的吸附和固定能力随季节变化显著;另外,大型绿色植物对颗粒较小的颗粒物吸附和固定能力较弱;遭遇干燥大风季节,固定的颗粒物会发生二次悬浮。
这些也成为悬浮颗粒物治理的主要难题。
王伟波告诉记者,大多空气净化器主要使用物理吸附法去除空气颗粒悬浮物,但吸附材料多为一次性使用,不仅使用成本较高,可能还涉及一些化学材料,存在难于降解和二次污染等问题。
王伟波所在团队研究藻类固沙固土十余年。
“我们的技术是现成的,只需改变一些方法。
”王伟波说。
土壤藻类吸附颗粒悬浮物后,就变成了土块,类似于成土作用,没有任何污染,是非常高效的绿肥。
未来,科研人员将设计一大批不同规模尺度的合理实用的小装置,例如做一个密封的圆柱形装置,将具鞘微鞘藻固定在圆柱形表面,然后给这个装置施负压,以实现更好的吸附效果,也可以做成假山的形状放在公园里。
这些装置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所再作调整,比如办公室、家庭、广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