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评估语文试题 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58.50 KB
- 文档页数:8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8分)1.填空题(6分,每空1分)(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2)蒹葭萋萋,。
所谓伊人,。
(《诗经·》)(3)东晋陶渊明是一位精神上超脱世俗利害,淡然自足的诗人,在《饮酒》中他写了“,”的诗句,表达自己身居世间而对争名逐利的官场冷漠和疏离,获得了宁静的生活。
2.选择题: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作为一条商业通道,“丝绸之路”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商业贸易上,可实际上,它的历史作用却远远超出经济交流的。
而今天,“丝绸之路”所经地带又重新成了的所在。
A.界限举世瞩目 B.界限举足轻重C.范畴举足轻重D.范畴举世瞩目二、阅读(62分)(一)阅读下文,回答3-7题。
(15分)(1)在国外时看到,人们对时事做出价值评判时,总是从两个独立的方面来进行:一个方面是国家或者社会的尊严,这像是时事的经线;另一个方面是个人的尊严,这像是时事的纬线。
回到国内,一条纬线就像是没有,连尊严这个字眼也感到陌生了。
提到尊严,英文是"dignity",这个词不仅有尊严之义,还有体面、身份的意思。
(2)中国历史上有过皇上对大臣施廷杖的事,无论是多大的官,都可能受到如此当众羞辱,高官尚且如此,遑论百姓。
除了皇上一人,没有一个人能有尊严。
有一件最怪的事是,按照传统道德,挨皇帝的板子倒是一种光荣,文死谏嘛。
说白了就是:无尊严就是有尊严。
此话如有任何古怪之处,罪不在我。
到了现在,已经不用见官下跪,也不会在屁股上挨板子,但还是缺少个人的尊严。
(3)每到春运高潮,大家就会在传媒上看到一辆硬座车厢里挤满了人,厕所里也挤了人。
谈到这件事,大家会说国家的铁路需要建设,说到铁路工人的工作难做,提到安全问题,提到所有的方面,就是不提这些民工这样挤在一起,好像一个团,完全没有了个人的尊严──仿佛这件事很不重要似的。
河南省南阳市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质量评估试题(扫描版)2017秋期高中三年级期中质量评估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1.D(“因人因事而变,日新月异”为无中生有,对“时中”理解有偏颇。
)2.A(“论述要比后一方面深入细致”说法不准确,其实,三方面平均用墨。
)3.C(“孔子思想------最好的思想”说法太绝对。
)4.C(“表明梁老希望------有关的故事”理解分析不当。
)5.(6分)①有强烈的责任感,勇于担当。
上级下达紧急而艰巨的任务,为国防建设,他坚决完成任务。
②果断应变,指挥有方。
湖面冰裂,情况突变,及时改变运输方式,决定组织夜间作业和人员保持距离行进。
③勇敢无畏,有牺牲精神。
他冒着生命危险,以马灯为信号为战士们探路,具有“壮士一去不复还”的豪情。
(每点2分,意合即可。
)6.(5分)①使小说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信。
②拉近了小说主人公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读来让人倍感亲切感动。
(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5分。
意合即可。
)7.D(“批评”之说错,“虚心”“自知之明”说法也不当。
)8.(5分)①要务求真实、客观,不要用文学手法进行虚构;②要对传主的专业、工作等有较多的了解;③要多做调查走访工作,大量占有第一手材料;④尽可能地做到内容全面。
(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得3分,答出三点得5分。
)9.(4分)作为一名著名的科学家,杨振宁在科学研究上勇于创新和发现,做出革命性(开创性)的贡献,他是真正的“革命者”;②他反对废除中文的激进做法,重视对传统母语的坚守和传承,这种“保守”值得肯定。
(每点2分,意合即可。
)10.C11.A(经部包括内容很多,不限于“五经”。
)12.D(“一视同仁地对待他们”说法错,是用不同的标准、区别地对待好人和坏人。
)13.(10分)(1)(5)当时州县的官吏因没有官府供给的俸禄,大多贪婪暴虐,只有陈祐因为清廉谨慎而被称道。
(重点词“以”“清慎”“见”各1分,句意通顺2分)(2)(5)当时江南百姓刚刚归附,元军俘虏温州、台州的男女几千人,陈祐全部强行要回让他们回家。
2018——2018学年河南省实验中学上期期中试卷高一语文(时间:130分钟满分:15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场号、座号填写在答题卷上。
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将答案填写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的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否则无效。
第Ⅰ卷一.基础知识(本大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请选出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浸渍.(zé)揩.油(kāi)颓圮.(pǐ)博闻强识.(zhì)B.淬.火(cuì)菲.薄(fěi)漫溯.(shuò)轧.账(gá)C.青苔.(tāi)揕.胸(zhèn)挫.折(cuō)惺忪.(sōng)D.拊.心(fǔ)目眦.(zì)婆娑.(suō)蠕.动(rú)2.请选出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 ( )A.阴谋密计陷井寥阔绿草如荫B.渊远流长廖落黯然陨身不恤C.嬉笑怒骂蹒跚谄媚水泄不通D.审时度世笙萧冒然默无生息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从我们孩子的眼里看来,船户对墨鸭并没有怎样虐待,而现在,将这种关系转移到人和人的中间,但连这一点施与的_ 也已经不存在了。
②可是在这时节谁愿意接受这样的礼物呢?据说只好送给医院由科研人员拿来做用,我们不愿意。
③1970年,19位优秀的飞行员被列入了预备航天员的名单。
他们都经过了近乎的各种身体测试。
④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掩护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在南海的夜幕中。
A.温情实验苛求消逝 B.温情实验苛刻消失C.热情试验苛刻消失 D.热情试验苛求消逝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一位短小精悍....的人来了。
一眼看去便知道他是广东人,哨兵向他敬礼,称呼他是排长。
B.从呱呱坠地到现在,初中毕业的我已经度过了15个峥嵘岁月....,跨入高中大门。
河南省南阳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7题;共18分)1. (2分) (2018高二上·温州期中)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 谍血里程碑防患未然黯然失色B . 萌蘖白芨桨连绵不绝珊珊可爱C . 幅员白泠泠陨身不恤金榜题名D . 渗漉瞭望台闲情逸致举案齐眉2. (2分) (2019高二上·长春月考)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 舟遥遥以轻飏问征夫以前路B . 穷且益坚彼且奚适也C . 宾主尽东南之美之二虫又何知D . 控蛮荆而引瓯越天柱高而北辰远3. (2分) (2017高一上·武邑期中) 下列各组中两个句子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 . 夫晋,何厌之有是寡人之过也B . 大王来何操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C . 若属皆且为所虏燕国见陵之耻除矣D .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长于臣4.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活用用法分类完全正确的一项是()①舞幽壑之潜蛟②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③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④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⑤齐彭殇为妄作⑥侣鱼虾而友麋鹿⑦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A . ①③④/②⑦/⑤⑥B . ①②③/④⑦/⑤⑥C . ①②④/③⑤/⑥⑦D . ①⑤/②③⑥/④⑦5. (2分) (2017高二下·北京期中) 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 .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姑且顺应自然的变化活到生命的尽头,乐天知命还犹疑什么呢?B .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哪里用得着飞到几万里的高处再往南去呢?C .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出生时与常人没有什么差异,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D . 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事业成功诽谤便随之产生,德望高了诋毁的话就接踵而来。
6. (2分) (2020高一上·汪清期末) 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A . “四书”指的是《诗经》《尚书》《春秋》《周易》。
2014年秋期高中一年级期中质量评估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C(A项“隽”读“juàn”;B项“履”读“lǚ”;D项“弄”读lòng)2.B(A项“换”应为“幻”;C项“茵”应为“阴”;D项“巾”应为“襟”,“急”应为“疾”)3.D4.A(B项语序不当,C项偷换主语造成搭配不当,D项成分赘余)5.D(是“半自传体小说”)6.D(“王”为使动用法)7.D(拜见)8.C(都是句末代词,代指人)9.B10.C(“在宴会上相见,并一见钟情”说法错)11.(12分)(1)(4分)(相如)一向同临邛县令王吉相处得很好,王吉说:“长卿,你长期离乡在外,求官任职,不太顺心,可以来我这里看看。
”(关键词“善”“过”“遂”各1分,句意1分)(2)(4分)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做边邑(或: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
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关键词“鄙”“焉”“陪”各1分,句意1分)(3)(4分)即使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
现在去却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
(关键词“微”“信”“亲”各1分,句意1分)12.(10分)(1)(6分)①“我”一生下来就被送到大堰河家里由大堰河养育,“我”与父母没有感情,对父母家非常陌生、疏远;②父母家里的吃穿用等很奢华,与保姆家形成鲜明对比,让“我”很不习惯;③在父母家里没有感到温暖、幸福和快乐,只感到陌生和新奇。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2)(4分)这样写具有讽刺意味(1分)。
“我”一生下来就因父母迷信而被送人抚养,五年后才被领回,“我”从来就没有享受过天伦之乐,这样的父母和家庭也不配谈“天伦叙乐”,可这块匾就堂而皇之挂在檐头,这的确是对屋主人和这个家庭的绝妙讽刺。
(3分)(本题属于开放、探究题,考生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13、(6分)(1)漫江碧透,百舸争流(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3)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不在沉默中爆发(每句1分,句中有错误该句不得分。
2018年秋期高中一年级期终质量评估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部分,共六大题,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
3.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踱.步(duó)汩.汩滔滔(gǔ)披露.(lòu)揠.苗助长(yà)B. 干.禄(gān)虚与委蛇.(yí)滥觞.(shāng)狼奔豕突.(zhū)C. 涸辙(hé)浩浩汤汤(shāng)否.泰(pǐ)敷衍塞.责(sè)D. 侘傺.(chì)风声鹤唳.(lèi)莅.临(lì)鸿鹄.之志(hú)【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然后根据字形和字义辨析字音正误。
本题中,A项,“披露”的“露”应读lù,意思是“陈述;表白,宣布”,读lòu的时候,用于口语。
“狼奔豕突”的“豕”应读shǐ,意思是“猪”,“狼奔豕突”,狼和猪东奔西撞一样。
形容成群的坏人到处乱窜破坏。
D项,“风声鹤唳”的“唳”读lì,鸣叫,意思是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疑心是追兵。
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的样子。
故选C项。
【点睛】对多音字的把握,掌握音随意转的原则。
吃不准的情况下,可多考虑从词语具体意义的角度入手解决问题。
常见多音字标次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大,标常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小。
2018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有答案)5 c第一卷阅读题(66分)一、(9分)唐代的水诗,和以二谢为代表的南朝水诗相比,呈现出崭新的风貌。
南朝水诗所歌咏的对象不过是半壁河,主要在东南一隅。
那时的诗人足未涉黄河,身未登岱岳,没有机会领略广袤中原的风光。
他们的水诗,胸襟、气象、境界都受到很大的局限。
到了唐代,特别是盛唐时期,祖国的统一、繁荣和富强,为诗人提供了写作水诗的最好条。
许多诗人在其创作的准备期或旺盛期都曾有过一段漫游生活,他们的足迹及于大江南北、黄河上下。
被祖国多姿多彩的水所培育起的这一代诗人,他们写起水诗,论胸襟、论气象、论境界,就远非南朝人所能相比的了。
南朝的水诗因为是在希企隐逸的风气中产生的,所以诗里常常流露出一种超然世外的情趣。
这种传统的隐逸思想在唐代的水诗里虽然也有所流露,但除此之外,唐代的水诗里更多了两种感情,这就是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生活的感情。
正是这两种感情构成唐代水诗思想内容方面的重要特点,使今天的读者讽诵之余仍然激动不已。
洋溢在唐代水诗里的那种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那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仍然是我们的精神营养。
从艺术上看,南朝水诗对水景物的描写追求形似,崇尚工巧,缺乏神韵。
唐代水诗脱离了对形似的追求,而致力于达到神似。
它们刻画水,不滞于容水态,而是力求把握和表现水的个性。
自然水成了诗人的朋友,或诗人自己的化身。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
”人和大自然,情和景,契合交融达到化境。
中国的水诗到了唐代,才臻于完美、纯熟。
五代以后,水画渐趋成熟,至宋代遂蔚为大现。
荆浩、关仝、董、李。
2018年秋期高中一年级期中质量评估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1、D(A项“称”chèn,B项“咤”zhà,C项“弄”lòng)2、B(A项盖—概,C项急—疾,D项凭—平)3、C4、D(A项搭配不当,B项否定不当,C项成分残缺)5、A(“完全不讲究……”说法错)6、C(“古代尊崇左……”错)7、C(通“服”,敬佩,服气)8、B9、D10、C(“固执地认为”“刚愎自用”分析错。
)11、(10分)(1)(5分)即使江东父兄们怜惜我而让我称王(奉我为王),我有什么脸面见他们呢?即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难道就不于心有愧吗?(重点词“王”“彼”“独”各1分,句意2分)(2)(5分)秦王绕着柱子跑。
群臣吃惊发愣,事情突然发生,没意料到,全都失去常态。
(重点词语“还”“卒”“度”各1分,句意2分)12 、(8分)(1)(2分)“浪”象征着前进道路上的障碍、险阻或社会生活中的困难、磨难等。
(意思对即可)(2)(6分)形象特征:①屡遭打击,顽强不屈(坚定不移)。
②久经磨难,乐观豪迈。
(每点各2分)象征意义:联系时代背景来看,“礁石”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坚定不移的精神。
(2分)(答象征了不屈不挠、坚定不移的精神也给分。
意思对即可)13、(6分)(1)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2)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3)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14、(23分)(1)(6分)①到烈士公园人工湖游泳,少年三毛跳水时腿受伤被父亲狠打。
②翻墙进入军事禁区九所,都被家长暴打。
③勇敢地到湘江游泳,为此兴奋而自豪。
(每点2分,信息不全适当扣分)(2)(6分)①顽皮,喜欢冒险。
去湖里游泳,跳水方式别具一格,以致腿部受伤;与同伴进入军事禁区;嫌人工湖太小,要到湘江游泳。
②性格刚强(倔强)。
腿受伤,他没哭;因顽皮两次被打,忍着不哭。
③不服管束,向往自由,向往广阔的天地。
两次被打,仍要到湘江游泳,并向往更广大的世界。
2018-2019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级语文科参照答案一、 1. A(徘徊:走来走去,迟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徜徉:安自在地步行。
由前文的“无奈”一,可知① “徘徊”。
淀:累积淀;所累积淀下来的事物(多指文化、知、等)。
积淀:凝集,累。
由后文的“文化修养”一,可知② “ 淀”。
留:指舍不得离开。
迷恋:指迷恋挂某个地方不忍舍弃或走开。
由境知③ “留”。
)2. A(①不合法。
蓄待:指随准攻,原意是半蹲着的人随准站起来冲出去。
成后边不可以接;② 象。
俯拾即是:俯:低,哈腰;即:就;只需低下来取,到都是,形容多而易得。
不可以用在“石窟”上;③ 吹火:比乘便行事,其实不力。
切合境;④用象。
姑妄语之:临时随意,不必定有什么道理。
只好自己使用,不可以人使用;⑤不一:原指文章写得很好,人不可以再添一句;后也比一言不,使用正确;⑥ 歌当哭:指用写文章来取代呜咽。
使用正确。
)3. C( A 缺乏,在“ 密集型多本科技密集型少”后加上“的情况”;B序不妥,“研、注册” ;D句式糅,把“G20”前的“了”改“的”;成分残破,于“在各国”前加“次会”。
)4. B(③句中“但”一表示上文的折,表示新的点,故③ 填入第一个横。
⑥句承接上句,表示生的详细改是什么,故⑥ 填入第二个横。
⑤句开始详细明化的表,“在⋯⋯”表示大背景,故⑤ 填入第三个横。
④是详细明化的表,并有主“人”,故④ 填入第四个横。
② 一步明人的化,与④句共主,故② 填入第五个横。
①“反而”与前句中“不再”组成关,是分享的明,故① 填入第六个横。
本挨次填入③⑥⑤④②①,与上,本答案 B 。
)二、 5. C(,制裁,治。
可合成“ 之以法”来理解)6. C( C ,表承; A 介,把 / 介,因; B ,作 / 介,与“所” 用,表被;附在的或短以后,成名性短,⋯⋯的人/ 助,表停)7. A B 符合。
D 助,8. C( C的“并建从今后都减刑”一句与原文不符,原文表述“俟秋成,当依旧法”意思是等到秋天有了收成后,是依照本来的法度治。
高一期中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无论是从形式,还是内容上,“新”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新诗的宿命。
语言方面与文言相对的白话,形式方面与格律平仄相对的不拘音韵、长短不一的自由体,对旧有的诗歌规范来讲,无疑都是颠覆性的,是对于诗歌基本范型的重构,是对诗歌本身的重新定义和对诗歌边界的拓展,这是极富想象力,同时也是极具挑战性的。
诗歌的这种变化不仅仅是外在的形式方面的,而更重要的是精神、观念方面的.近代以来,中国所发生的危机其原因是多重、复杂的,但其中非常根本的一点是文化层面。
新诗的产生,归根结底还是一个文化的问题。
新诗的“新”自然首先体现在其物质材料、其外在形式上,白话诗、自由诗相对于此前的文言诗、格律诗而言的确具有革命性的意义,极大地解放了诗歌的“生产力”。
胡适在写于1919年的《谈新诗》中,首先强调的是“语言文字文体等方面的大解放”的意义,并指出:“新文学的语言是白话的,新文学的文体是自由的,是不拘格律的。
”“形式上的束缚,使精神不能自由发展,使良好的内容不能充分表现。
若想有一种新内容和新精神,不能不先打破那些束缚精神的枷锁镣铐。
"就新诗的语言构成来讲,现代汉语更为贴近现实生活,更具时代性,其变化更多,句式结构也更为复杂,更长于表达复杂精细的情感、思想,就此而言,的确是别开生面,冲破了古典诗歌语言较为单一、封闭、僵化的状况,在最为基础的语言层面为新诗之呈现新的面貌打下了基础.经过一百年的发展,现代汉语作为诗歌语言不但站稳了脚跟,而且其能力、资质已经得到公认,呈现了与古代汉语大为不同的诗意空间。
南阳市2018年秋期高中一年级期中质量评估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部分,共六大题,18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
3.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共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彳亍.(chù) 殒.身不恤(yǔn) 忸怩.(ní) 意味隽.永(jùn)B.颓圮(pǐ) 瞋.目而视(chēn) 觊.觎(jì) 龇.牙咧嘴(cī)C.攒.射(cuán) 溯.流而上(sù) 箕.踞(jī) 信手拈.来(niān)D.蹒.跚(pán) 咄咄.逼人(duō) 燕.国(yàn) 美味佳肴.(yá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恶梦提要钩玄宫阙风云变幻B.偏袒妄自菲薄屠戮嘉言懿行C.骷髅奋笔急书翌年越俎代庖D.焦灼衣衫褴褛婆娑起成转合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G20杭州峰会大型文艺演出“最忆是杭州”充分利用声光电等先进的科技手段,那变幻不定的各色灯光把夜晚的西湖妆扮得五光十色,令人目瞪口呆....。
B.该县近年来特别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这里巧夺天工....的自然美景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C.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农业科技的发展,那些原本与农民生产生活休戚相关....的农具,如架子车、牛车、旧犁耙、石碾、石磨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D.近年来,电信诈骗花样翻新,不法分子打着公、检、法的旗号,给受害人打电话,一些人虽然最初并不相信自己涉嫌犯罪,但经不住电话那头骗子的一番言之凿凿....的花言巧语,最终中招。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这次评选活动采用社会推荐与特邀专家推荐相结合的方式产生候选名单,然后由评审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以实名投票的方式确定入围名单。
B.欣闻这部作品即将付梓印刷出版,可喜可贺,希望这部书会受到广大教师读者的欢迎,也希望它能给我市的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带来新的动力。
C.作文题能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话可说,始终是高考作文命题坚持的原则,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人们对2018年全国Ⅲ卷作文题提出了不少疑问。
D.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将过度集中于大中城市的优质医疗资源投入到偏远乡镇,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方便就医,更能减退病人的医疗负担。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史记》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 篇,年表10篇。
B.戴望舒,现代诗人,因代表作《雨巷》而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艾青,原名蒋海澄,《大堰河—一我的保姆》是作者第一次用“艾青”作笔名发表的一首具有自传性质的抒情长诗。
C.报告文学是一种记叙性的文学体裁,它以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为题材,经过艺术加工,鲜明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具有新闻和文学的双重特征,既具有真实性又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D.《大卫·科波菲尔》是狄更斯的代表作,小说通篇用第一人称叙事,作品的主人公就是大卫,是个遗腹子。
母亲死后,大卫找到唯一的亲人姨婆,在姨婆的培养下成为一位有成就的画家。
6.下列对文言文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轲刺秦王》)(足下是古代对对方的敬称,多用于下级对上级或朋友、平辈之间,而且多用于书信中。
)B.“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荆轲刺秦王》)(徵为古代五音之一,五音即宫、商、角、徵、羽;也有七音之说,即在五音后加变宫、变徵二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C.“沛公居山东时”(《鸿门宴》)(山东在文中指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地区,战国时六国之地。
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叫关中。
)D.“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参乘也作“骖乘”,又叫陪乘。
古时乘车,御者在中,尊者在右,警卫在左,在左边担任警卫的人叫参乘。
)二、(共1 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为丞相三岁,景帝崩,武帝立。
建元年中,丞相以景帝疾时诸官囚多坐不辜者,而君不任职,免之。
其后绾卒,子信代。
(节选自《史记》列传第四十三)[注]①噍呵:斥责。
②施易:变卖以换钱财。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帝且崩.时,属孝景曰 崩:古代帝王或王后死。
B.景帝幸.上林 幸:指皇帝到某处。
C. 剑尚盛,未尝服.也 服:使用。
D. 将.河间兵击吴楚有功 将:统率,率领。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 B.C. D.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上以为绾长者/不忍/乃赐绾告归/而使郅都治捕栗氏/既已/上立胶东王为太子/召绾/拜为太子太傅/B .上以为/绾长者不忍/乃赐绾告归/而使郅都治捕栗氏/既已/上立胶东王为太子/召绾拜为太子太傅/C .上以为绾长者/不忍/乃赐绾/告归/而使郅都治捕栗氏/既已/上立胶东王/为 太子召绾/拜为太子太傅/D .上以为/绾长者/不忍/乃赐绾告归/而使郅都治捕栗氏/既已/上立胶东王为太 子/召绾拜为太子太傅/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卫绾忠厚谨慎,受到皇帝敬重。
孝景帝为太子时,请文帝身边的人喝酒,他以生病为由不去参加;文帝死前嘱咐景帝要善待他,景帝即位后,一年多没有斥责过他。
B .卫绾为官清廉,为人忠实宽厚。
别人拿宝剑换取钱财,而他却把先帝赐的六把宝剑保存完好,并不再接受景帝所赐宝剑;有人责备他,他甘愿蒙受,不与人争辩;有了功劳,常让给他人。
C.卫绾因两次立军功,两次加官晋爵。
吴楚人反叛,他率兵攻打立下功劳,被授为中尉; 三年之后,又因为立下军功被封为建陵侯。
D .卫绾敦厚少言,受到皇上尊宠和赏赐。
他由太子太傅升为御史大夫,最后升为丞相, 为官期间始终不发表什么个人意见,皇上认为他敦厚,尊宠他并赏赐他很多财物。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三、(26分)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本中的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丞相以景帝疾时诸官囚多坐不辜者,而君不任职,免之。
(5分)(2)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荆轲刺秦王》)(5分)12.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完成(1)一(3)题。
(10分)(一) 大堰河,在她的梦没有做醒的时候已死了。
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乃.拜绾为河间王太傅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文帝且.崩时 臣死且.不避 绾长者,善遇之. 因人之力而敞之.绾以.戏车为郎 焉用亡郑以.陪邻她死时,平时打骂她的丈夫也为她流泪,五个儿子,个个哭得很悲,她死时,轻轻地呼着她的乳儿的名字,大堰河,已死了,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
(二)大堰河,含汨的去了!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大堰河,她舍泪的去了.(节选自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1)第(一)节诗中的“梦没有做醒”的意思是。
(2分)(2)第(一)节诗中两次咏叹“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这样写突出强调了什么感情?请简要分析。
(4分)(3)第(二)节诗的排比句表达了怎样的内容?请简要分析。
(4分)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诗人面对一派生机勃勃的广阔世界,思绪万千,不禁发问:“,?”这一问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关心,也表现了诗人的雄心壮志和博大情怀。
(2)徐志摩《再别康桥》中“,”两句运用拟人手法,移情于物,营造出悄然离别的宁静氛围。
(3)在《论语·为政》中,孔子教导弟子仲由要懂得“,”就是聪明的道理。
四、(22分)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
(22分)宗月大师老舍小时候,因家贫而身体很弱,我九岁才入学。
因家贫体弱,母亲有时候想叫我去上学,又怕我受人家欺侮,更因交不上学费,所以一直到九岁我还不识一个字。
说不定,我会一辈子也得不到读书的机会。
因为母亲虽然知道读书的重要,可是每月三四吊钱的学费,实在让她为难。
母亲很爱我,但假若我能去做学徒,或提着篮沿街卖樱桃而每天赚几百钱,她或许就不会坚决的反对。
穷困比爱心更有力量。
有一天刘大叔偶然的来了。
我说“偶然的”,是因为他不常来看我们。
他是一个极富的人,尽管他心中并无贫富之别。
他的财富使他终日不得闲,几乎没有工夫来看穷朋友。
一进门,他看见了我。
“孩子几岁了?上学没有?’他问我母亲。
他的声音是那么洪亮,他的衣服是那么华丽,他的眼是那么亮,他的脸和手是那么白嫩肥胖。
我们的小屋,破桌凳,土炕,几乎禁不住他的声音震动。
等我母亲回答完,刘太叔马上决定:“明天早上我来,带他上学,学钱、书籍,大姐你都不必管!”我的心跳起多高,谁知道上学是怎么一回事呢!第二天,我像一条不体面的小狗似的,随着刘大叔去入学。
学校是一家改良私塾,在离我家有半里多地的一座道士庙里。
庙不甚大,而充满了各种气味……学校是在大殿里。
大殿两旁的小屋住着道士和他们的家眷。
大殿里很黑、很冷。
神像都用黄布挡着,供桌上摆着孔圣人的牌位。
学生都面朝西坐着,一共有三十来人。
西墙上有一块黑板。
老师姓李,一位极死板而极有爱心的中年人。
刘大叔和老师“嚷”了一阵,而后教我拜圣人及老师。
老师给了我一本《地球韵言》和一本《三字经》。
我于是就变成了学生。
自从做了学生以后,我时常到刘大叔的家中去。
他的宅子有两个大院子,院申几十间房屋都是出廊的。
院后,还有一座相当大的花园。
宅子的左右前后全是他的房屋,若是把那些房子齐齐地排起来,可以占半条大街。
此外,他还有几处店铺。
每逢我去,他必招呼我吃饭,或给我一些我没有看见过的点心。
他绝不以我是一个苦孩子而冷淡我,他是阔大爷,但是他不以富傲人。
在我由私塾转入公立学校去的时候,刘大叔又来帮忙。
这时候,他的财产已大半出了手。
他是阔大爷,他只懂得花钱,而不知道计算。
人们吃他,他甘心叫他们吃;人们骗他,他付之一笑。
他的财产有一部分是卖掉的,也有一部分是被人骗了去的,他不管这些,他的笑声照旧是洪亮的。
到我中学毕业的时候,他已一贫如洗,什么财产也没有了,只剩了那个后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