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导学案1
- 格式:doc
- 大小:175.24 KB
- 文档页数:3
七年级集体备课数学上导学案第一章有理数一、知识链接1、观察下面的温度计,读出温度.分别是°C、°C、°C;2、在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汽车站东3m和7.5m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西3m和4.8m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个情境?东汽车站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动手操作二、自主探究1、由上面的两个问题,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能用直线上的点来表示有理数吗?2、自己动手操作,看看能够表示有理数的直线必须满足什么条件?引导归纳:1)、画数轴需要三个条件,即、方向和长度。
2)数轴【课堂练习】1、请你画好一条数轴2、利用上面的数轴表示下列有理数1.5,—2,2,—2.5,92,23-,0;3、写出数轴上点A,B,C,D,E所表示的数:三、寻找规律1、观察上面数轴,哪些数在原点的左边,哪些数在原点的右边,由此你有什么发现?2、每个数到原点的距离是多少?由此你又有什么发现?3、进一步引导学生完成P9归纳【要点归纳】:画数轴需要三个条件是什么?【拓展练习】1、在数轴上,表示数-3,2.6,53-,0,314,322-,-1的点中,在原点左边的点有个。
2、在数轴上点A表示-4,如果把原点O向正方向移动1个单位,那么在新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 )A.-5,B.-4C.-3D.-23、你觉得数轴上的点表示数的大小与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3. 相反数等于它本身的数是,相反数大于它本身的数是;4.填空:(1)如果a=-13,那么-a=;(2)如果-a=-5.4,那么a=;(3)如果-x=-6,那么x=;(4)-x=9,那么x=;5.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点之间的距离为10,求这两个数。
课后反思课题 1.2.4绝对值授课人学习目标1、理解、掌握绝对值概念.体会绝对值的作用与意义;2、掌握求一个已知数的绝对值和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3、体验使用直观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成功;重点难点绝对值的概念与两个负数的大小比较导学指导个人加减一、知识链接问题:如下图小红和小明从同一处O出发,分别向东、西方向行走10米,他们行走的路线(填相同或不相同),他们行走的距离(即路程远近)二、自主探究1、由上问题能够知道,10到原点的距离是,—10到原点的距离也是到原点的距离等于10的数有个,它们的关系是一2.7=x ,则______=x ; 7=-x ,则______=x .3.如果3>a ,则______3=-a ,______3=-a .4.绝对值等于其相反数的数一定是…………………………………( )A .负数B .正数C .负数或零D .正数或零5.给出下列说法:①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绝对值相等;②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只有正数;③不相等的两个数绝对值不相等; ④绝对值相等的两数一定相等.其中准确的有…………………………………………………( )A .0个B .1个C .2个D .3个课后反思课 题 1.3.1有理数的加法(1) 授 课 人学习目标 1、理解有理数加法意义,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会准确实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2、会利用有理数加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难点 有理数加法法则 异号两数相加导 学 指 导个 人 加 减 一、知识链接 1、正有理数及0的加法运算,小学已经学过,不过实际问题中做加法运算的数有可能超出正数范围。
第一章《有理数》章末复习导学案复习目标:1、梳理本章知识,熟悉知识结构,进一步理解正负数、有理数、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熟练进行有理数的运算。
2、体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加强合作交流,克服易错点及运算错误,提高对本章知识的整体把握。
重难点: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及运算。
一. 有理数的基本概念1.负数:在正数前面加上 叫做负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练习】(1)判断:①a 一定是正数; ②-a 一定是负数; ③带“-”号的数都是负数 ④-(-a )一定大于0; ⑤0是正整数。
⑥ 0℃表示没有温度(2)增加-20%,实际的意思是 . 甲比乙大-3表示的意思是2.有理数的分类:按定义分类 按正负性质分类【练习】(1)在-3.14 , 52-,12 , -3 ,0 ,)(92-- ,8- ,2-π ,21,•6.0中 ,哪些数是整数,分数,正整数,负分数,非负数?整数: ; 分数 ;正整数: ;负分数 ; 非负数: ;非负整数 。
3.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①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 ; ②正数都 0,负数都 0; 正数 一切负数;③所有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反过来,数轴上所有的点所表示的数并不都是有理数。
【练习】(1)如图所示的图形为四位同学画的数轴,其中正确的是( )(2)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用“>”号连接起来。
4, -|-2|, -4.5, 1, 0 (3)①比-3大的负整数是_______;②已知m是整数且-4<m<3,则m为_______________。
③有理数中,最大的负整数是__,最小的正整数是__。
最大的非正数是_ 。
④与+1的距离为三个单位的点有 个,他们分别表示的有理数是 。
⑤一个蜗牛从原点开始,先向左爬了4个单位,再向右爬了7个单位到达终点,那么终点表示的数是 。
第二章有理数2.1有理数§2.1.1正数和负数班级:小组:姓名:学习目标:1.理解相反意义的量的意义。
2.能用负数、正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2.1.2有理数班级: 小组: 姓名:学习目标:1、进一步理解“整数与分数”的意义。
2、知道什么是“有理数”,同时明确有理数的两种分类。
学习内容【课前导习】你能识别下列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哪些是整数?哪些是分数?1, -0.10,,-789, 325, 0,-20, 10.10,85, 1000.1 答:【主动探究】阅读P11-12的内容.思考:1、整数包括哪些数?分数包括哪些数?2、有理数包括哪两种数?或有理数包括哪三种数?3、什么是数集?你能举出哪些类型的数集并能说明它的意思吗?4、你能独立完成例6吗?自我检测:• 填空:• 1、 、 和 统称为整数。
• 2、 和 统称为分数。
• 3、 和 统称为有理数。
有理数的分类• 4、整数集是指所有 组成的数集;有理数集是指所有 • 组成的数集。
【当堂训练】1、把下列各数填入表示它所在的数集的圈子里:-18,72 , 3.1416, -52, 0, , -0.142857, 95%【回学反馈】1、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大括号里。
+8,0.275,0,-1.04,0.1010010001…,722,31-,43+, •1.0(1)正整数集合{ … };(2)负分数集合{ … }; (3)整数集合{ … }; (4)分数集合{ … }; (5)非负数集合{ … }. 2、判断正误:(1)正数、负数和0统称为有理数。
( ) (2)有的分数是有理数,有的分数不是有理数。
( ) 3、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集合中: 5;―2;―0.3;41;0;―722;5.57;―161;π;102;―78;―10。
属于正数集合的有:____________ _______ 属于整数集合的有:______________ ______ 属于分数集合的有:______________ ______ 属于负数集合的有:______________ ______ 属于正整数集合的有:______________ ____ 属于非正整数集合的有:______________ __ 属于有理数集合的有:______________ ____ 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的有:______________【小结与反思】这节课我学会了什么?我还有什么疑问?§2.2 数轴§2.2.1数轴班级:小组: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数轴,以及它的三要素.学习内容备注【课前导习】●重点阅读第3自然段,你能明白如何画数轴吗?●数轴包括哪三个要素?●你能正确画出一条数轴吗?●你能在数轴上表示各数,并能指出在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吗?自我检测:1、数轴是指规定了、、的一条直线或者:数轴的三要素是、、。
七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答案在七年级上册的数学学习中,导学案是帮助同学们理解和掌握知识的重要工具。
而答案则是检验学习成果、纠正错误和加深理解的关键。
以下是对七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中常见题型的答案及解析。
一、有理数1、正数和负数像 5,12,1/2 这样大于 0 的数叫做正数。
像-3,-25,-1/3 这样在正数前面加上“”号的数叫做负数。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练习:指出下列各数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7,-925,-301, 3125, 0,-20,-314答案:正数有 7,3125;负数有-925,-301,-20,-314;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练习: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内。
15,-5/9, 0, 015,-30, 12, 52,-65答案:整数集合{-15,0,-30,12};分数集合{-5/9,015,52,-65};有理数集合{-15,-5/9,0,015,-30,12,52,-65}二、数轴1、数轴的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练习:画出数轴,并在数轴上表示出下列各数。
3,-15, 0, 25, 4答案:(数轴略)2、利用数轴比较大小在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练习: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3 和 0 (2)-15 和-2 (3)25 和 4答案:(1)-3 < 0 (2)-15 >-2 (3)25 < 4三、相反数1、相反数的定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0 的相反数是 0。
练习:写出下列各数的相反数。
5,-075, 1/3, 0答案:5 的相反数是-5;-075 的相反数是 075;1/3 的相反数是-1/3;0 的相反数是 0。
2、相反数的性质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和为 0。
练习:若 a,b 互为相反数,且 a =-7,则 b = 7。
四、绝对值1、绝对值的定义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 a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 a 的绝对值,记作|a|。
七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参考答案第一章有理数P2.课堂练习2.-2力'元;支取4力'元1 33.正数有3. 14, +3065;负数有,- 2—, -239;5 44. D5. B拓展训练1.-15°C; -4°C2.甲;丙3.甲比乙小3岁4.潜水艇高度:-40米;鲨鱼的高度-30米;P4拓展训练1 > - 17 °C 2、9.05 (mm); 8.95 (mm );P6拓展训练1. CP8拓展训练1. 42. AP10拓展训练2. 1.6 ; -2x; b-a3. 0;负数4. 13;5.4 ; 6 ;・9 5・5;P12拓展训练1. c2. ±7;± 7 ;3・a-3;a-3 ;4・c 5. BP14拓展训练1.对;错;错;错2.10 ;-10; 6;・6P16拓展训练1. 5 ; - ;21; 062.>;<;>;<;3.3250P30 拓展训练 A ; B17;P32拓展训2. -16;- 273.-25; - 3. 08X 10P18 拓展训练 1. 10; -69; -297; 3.9; -1.25 2. 5; 1;P20 拓展训练 1. -30;P22 拓展训练 1. a 、b 都为正; 2. ・6; P24 拓展训练 ―、1. c 2. B 3. B 55 —、1. — 2. —38P26 拓展训练 10 1. —;173;11;P28 拓展训练P34拓展训练 1. -11;拓展训练(6) 7. 805X 101. ( 1) 4. 65X 10(2) 1. 2X 10 (3) 1. 000001 X 10(4) -7. 89P38 拓展训练 1. ( 1) 0. 036; (2) (3) 3. 9; ( 4) 0. 057; (5) 0. 29; ( 6) 0. 290;6, 4, 9;(2)百位;3; 2,3, 6;(3) 力'位;2;5, 7; P40拓展训练1. C2. c3. ±7;P42 拓展训练1.3.4X 105 2. 3.40 X 104 3. 5或1;4. C ;10 15.4—13 84;3, ±7;P43,P443.40 X 1052. (1)万位; 4. c ; 5.第一章有理数检测试卷 1. B 2.A 3.B 4. B 5.B 6. D 7. D8. B 2. a 2 < 丄;3. 10 月 1 a日2:00, 4.65.4; 5;1. 四 1.2.3. 6. -1 -2 2. (1) 第二章 711 — 16守门员回到了原来的位置;(2) 12 米;(3) 54米;(1)-- 7 a=2,b 二1; 整式加减 P46 拓展训练 1. B 2. c8 9 20082009 (2 ) --------- ; 0 ;20101. D2.c3.—;1;——a2b ;3 4b;4.1.2;3.-32x6 y;(-2)叫(-2)叫n+11.17;2.-0.001.2.B;3.5xy21. c 2.3.-271.三;四; 2. (m+2 )3. -X2+5X~3;4.4;5.6.他的说法有道理,原式为7 . a=-2;b二1;8.这个数是11 (a +6.11;-2.75(2) 2. 5 17. 原式为-2b+b+3;P48拓展训练P50拓展训练P52拓展训练P54拓展训练P56拓展训练P60拓展训练9. 6.5m-4.5n;29;10. 6bc~9ac;P61; P62第二章整式加减检测试卷2 12一、1. x-2; 2. —一;2; 3•二;三;2; 4. 2;2; 5. 1;57.-4 a2+ab+10b2;8.4(a+20); 3(a-20);二、9. B 10. c 11. D 12. c 13. c 14. D三、15. ( 1) 6m2-3m;(2) 2x2-2y2-7xy;16.(2. 60千米/时1.(1)错;3x 二-(2)错;2x-x=-(3)对;2. 15, 16, 22,23;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P64 拓展训练 1. 500; P66 拓展训练2.设小华要x 分钟才能完成;列方程700+50x=2000; x=26P68 拓展训练3. x=・5 ; x=9 ; P70 拓展训练 1. x ;3x ;5x ;3x+5x=32;8x=32;x=4; 12; 20; 2. x ; — x+2; 丄 x ・l ; (— x+2)+ (丄 x ・ l)+23=x ;3 2 3 2 P72 拓展训练P74 拓展训练 1.8, 10, 12;P76 拓展训练 1.当学生16人时,两家公司一样; 当学生数大于16人时,甲公司省钱; 当学生数小于16人时,乙公司省钱; P78 拓展训练 (1) x 二0;( 2 ) x= —; (3) y=10;7P80拓展训练1.安排16天生产甲种零件;安排14天生产乙种零件;P82拓展训练9(1) x=- ;(2) x=-20;5P84拓展训练1. 28 人P86拓展训练1.该股民在这次交易中是亏损,亏损150元;2.书费大于91元时,办卡划算;书费小于91元时,不办卡划算;3.这件商品的成本价是200元;P88拓展训练1.此工厂原计划生产零件700个,预定期限是30天;P90拓展训练1.该队胜了4场;2.(1)小华答对了50题;(2)小胡这个说法正确,因为小胡只要答对54题;P94拓展训练1.(1) y=3;(2) x=—;82.这种鞋的标价是105元,优惠价是84元;3.原来甲水池有30吨水,原来乙水池有200吨水;4.他选对23题;现有500名学生参加考试,没有得83分的同学;P95 ;P96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检测试题一、1.B 2. D 3. B 4. A 5. B 6. A二、7. 3x-7=2x+5 : 8. 2;9.2 ;10. 4;11. -1;12. 4;三、(1) x=8; (2) y=0; (3) x=55; (4) y=3;四、1. m=2,x=-4,代数式(X +3)2010=1;2.这种商品的进价为5000元;3.共有多320宿舍,有2565住宿生;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P98拓展训练1. D;P100拓展训练1. CP102拓展训练1. D;2. D;P104拓展训练1.线,点动成线;2.面;线;点;3.线;面;体;4. B;P106拓展训练1. 6 条2. 10 种;20 种;P108拓展训练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2.线段DE=8cm;P110 拓展训练1. (37. 145) 0 度生分 42 秒;98°30' 18' ' = 98. 50 5 度;2. B ;3. CD 与CE 垂直; P112 拓展训练1. ZDOE=90°; P114 拓展训练1. 这个角的度数是75°;2. Za=70°; ,0=2"; P116 拓展训练1. Z1=Z3;理由:等角的余角相等; P120 拓展训练1. (1) AAOD 的补角 ZBOZ), ZBOE 的补角 ZAOE ; (2) Z COZ)=34°; ZEOC=56°; (3) ZCOD+ZEOC=90°;2. (1) 10; 15; (2);2P121; P122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检测试卷一、1.长方形; 2.49°45 <3.60°; 4.10; 5. 1; 6.两;两点确定一条直线;7. 22; 30;8. 12. 4;9. 15 ;二、 10. B 11. C12. A13. D14. A三、15.(略);16.(略);17.ZB0F=56°;ZE0F=90°;18. (1) MN=5 (cm) ;(2)+ ");(3) MN=1 (cm);。
预习课(时段:晚自习时间:20分钟)1、旧知链接:(1)刚刚学习过的正数和负数。
(2)总结已经学习过哪些数。
2、新知自研: 1 .用15分钟的时间阅读教材18~20页的内容,进行知识梳理,熟记基础知识,自主高效预习,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完成教材助读设置的问题,然后结合课本的基础知识和例题,完成预习自测题。
3. 将预习中部能解决的问题用红笔标出来,并填到“我的疑惑”处,便于讨论时共同探究,合作交流。
3、课前准备:圆规,三角板,剪刀.探究课(时段:正课时间:50分钟)【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有理数的意义,并能够按照不同的方式将有理数分类,提高归纳能力。
2、通过独立自学,合作探究,感受解决与有理数有关的问题的规律和方法。
3、积极投入,培养严密的数学思维习惯,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重点】:按照不同的方式将有理数分类【学习难点】:熟练按照不同的方式将有理数分类探究点一:有理数的有关概念问题1:正整数、_______、_______统称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_______。
问题2:_______和 ______统称有理数。
问题3:把一些数放在一起,就组成一个数的_______,简称数集。
所有的有理数组成的数集叫做_______。
类似地,所有的整数组成的数集叫做_______,所有的正数组成的数集叫做_______,所有的负数组成的数集叫做_______,所有的_______ 组成的数集叫做自然数集。
问题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零是非负数B 、零是整数C 、零是自然数D 、零的倒数是零问题5:数-125不是( )A 、有理数B 、整数C 、负有理数D 、自然数探究点二:有理数的分类例1、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括号里:-7,53,2003,0,-31,+8.4,-5%,-0.0103,-0.12 学法指导:在进行有理数分类时,要严格按照分类标准,做到不重不漏。
整数集合: ……负数集合: ……非负整数集合: ……负分数集合: ……有理数集合: ……归纳总结:正整数整数 零有理数分数 正分数正有理数 正分数有理数 零负有理数 负整数例2、把下列各数填入合适的圆圈中:-22,-π,53,7.3, 3,-0.1, 1, 300, 9, -531,5%,2.13正整数集 有理数集负有理数集 负分数集培辅课(时段:大自习 培辅名单)1.今晚你需要培辅吗?(需要,不需要)2.我的反思。
课题:2.6.2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学习目标】1.正确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运用字母表示运算律的内容;2.能运用运算律较熟练地进行加法运算; 【重点难点】: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1、想一想,小学里我们学过的加法运算定律有哪些?其内容是什么?2.你会用字母表示它吗?3.问题:加法的运算律是不是也可以扩充到有理数范围?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好不好?二、自主探究试一试⑴ 30+(-20)= (-20)+30=⑵ [8+(-5)]+(-4)= 8+[(-5)+(-4)]=你能发现什么? 这又说明了什么?归纳:由上可以知道,小学学习的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在有理数范围内同样适应,即: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 .式子表示为这就是加法交换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 用式子表示为 这就是加法结合律。
三、应用巩固(要求学生板演,然后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例1 计算: 1) +26 +(-18)+ 5 +(-16)2) (—2.48)+(+4.33)+(—7.52)+(—4.33)3) ).31()41(65)32(41-+-++-+例2 10筐苹果,以每筐30千克为基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作负数,记录如下:2, -4, 2.5, 3, -0.5, 1.5, 3, -1, 0, -2.5.问这10筐苹果总共重多少千克?议一议,回顾例1、例2的解答,思考:将怎样的加数结合在一起,可使运算简便?四、课堂练习课本P34页练习 1题(小组合作,交流并展示成果)五、小结这节课同学们利用加法的运算律将怎样的加数结合在一起,可使运算简便?六、【课外拓展训练】1.绝对值不大于10的整数有个,它们的和是 .七、【作业】1、P34页习题2.6第3题(1)、(3)、(4 )。
第4题(1)、(2 )2、预习2.2.7有理数的减法。
合用优选文件资料分享七年级数学上册导教学设计:有理数的加减混淆运算七年级数学上册导教学设计:有理数的加减混淆运算授课目标 :1 :初步会用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法例进行混淆运算,并会用运算律进行简略计算。
2:利用有理数的加减混淆运算解决一些简单实责问题, 使学生初步了解类比学习的思想方法。
3:经过有理数的混淆运算解决实责问题,培养学生浓重的学习兴趣,领悟有理数混淆运算的意义和作用,感觉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授课重点:利用有理数的混淆运算解决实责问题。
授课难点:用运算律进行简略计算。
授课过程:一、复习1、有理数加法法例。
2 .有理数减法法例。
3 加法的运算律。
二、新授:计算 ; (- 9)+( +6)-(- 11)- 7=(- 9)+(+ 6)+(+ 11)+(- 7)( 将减法转变为加法 )=(-9)+(-7)+ (+6)+(+11) ( ) =(-16 )+(+17) ( )=1()第一步加减运算都一致成为加法运算。
-9 ,+6,+11,-7 都成了加数,可把算式中的加号及括号省了不写,写成以下形式:-9+6+11-7 ,读作负 9,正 6,正 11,负 7 的和,也可读作负9 加 6加 11减 7.练习 1、把以下算式写成省略括号和的形式,并把结果用两种读法读出来。
(1)(+ 9)-(+ 10)+(- 2)-(- 8)+ 3;(2)- +( - )-( - )-(+ )2.判断式子-7+1-5-9的正确读法是()A.负 7、正 1、负 5、负 9;B.减 7、加 1、减 5、减 9;C.负 7、加 1、负 5、减 9;D.负 7、加 1、减 5、减 9;例 6 计算:(1)(+12)- (-5 )+(-7 )- (+10)合用优选文件资料分享(2)(-20)+(-3 )- (-5 )- (-7 )例 7 读出下面的算式,再进行计算:(1)-4.2-5.7+8.4+10 (2)三、挑战自我:北京市某天的最高气温为6 ,最低气温为-4 ,当天晚间宣布暴风降温预告,次日的气温将下降8 12 ,请估计次日该市最高气温不会高于多少度?最低气温不会低于多少度?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相差多少。
绝对值一、新课导入1.课题导入:看教材第12页未来一周天气预报图,你能将这一周的温度按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吗?这节课我们学习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2.学习目标:(1)进一步理解绝对值的意义。
(2)会进行有理数的大小比较.3。
学习重、难点:重点:进一步理解绝对值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难点:两个负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二、分层学习1。
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教材第12页“思考”到教材第13页第4行的内容.(2)自学时间:8分钟.(3)自学要求:借助数轴来归纳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看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的大小有什么规律.(4)自学参考提纲:①说出数轴上各点所表示的数的大小顺序。
a。
把温度按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后,在温度计上所对应的点是从下到上的;按照这个顺序把这些数表示在数轴上,表示它们的各点的顺序应该是从左到右的。
b。
数学中规定,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它们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从小到大的顺序,即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②根据数轴上的点表示数的特征(原点右边的数表示正数,原点左边的数表示负数)和上述规定(即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可得到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法则一: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对于两个负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离原点越远,说明这个数的绝对值越大(填“大”或“小”),表示该数的点越往左(填“左"或“右”),因此可以得到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法则二: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③填空:(填“>”或“<”)—100<0 -50<120<0。
0001④-78和—89这两个负数谁大?怎样来比较?解:∵-|78|<|—89|,∴—78>—89⑤你能总结两个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吗?相互交流一下。
2。
自学:同学们可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学和交流探讨.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巡视课堂、关注学生的自学过程,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进度,收集自学中存在的问题。
②差异指导:a。
指导部分未找到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学生观察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的位置与它们的大小关系。
新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导学案
学习目标:理解有理数的概念;理解有理数的分类.
学习重点:理解有理数的概念
学习难点:理解有理数的分类
【预习提纲】
预习书本11—13页内容,尝试解决下列问题:
1、、和统称整数,和统称分数. 和统称有理数。
2、把一些数放在一起,就组成一个数的集合,简称.
3、所有的有理数组成的数集叫做.类似地,所有的整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所有的正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所有的负数组成的数集叫做。
4、非正整数指的是,非负整数集指的是。
有理数的两种分类:
【自学检测】
1、请说出两个正整数, 两个负整数, 两个正分数,两个负分数.它们都是有理数
吗?
2、有理数集中有没有这样的数,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如有,这样的数有几个?
3、把下列各数填入表示它所在的数集的括号里:
-18, 722, 3.1416, 0, 2001, 5
3- , -0.142857, 95% 正整数集: { ...}
负整数集:{ ... }
整数集:{ ... }
有理数集:{ ... }
【基础巩固】
4、下列各数,哪些是整数,哪些是分数? 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1, -0.10,8
5,-789, 325, 0,-20, 10.10, 1000.1 整数集:{ ... }
分数集:{ ...}
正数集:{ ... }
负数集:{ ...}
5、观察下面依次排列的一列数,它的排列有什么规律?请接着写出后面的三个数,
你能说出第100个数、第2000个数、第2001个数是什么吗? 100 2000 2001
(1)1,-1,1,-1,1,-1,1,
-1, , , ,...... , , ;
(2)1,-2,3,-4,5,-6,7,
-8, , , ,...... , , ; (3)-1, 21 , 31-,41,5
1- , 61 , 7
1-, , , ,. .. .. , , 。
【课堂测试】
6、把下列各数填入表示它所在的数集的圈子里:
3
1-, 0.618, -3.14, 260, -2001, 76 ,..0.21-, -5% 整数集:{ ...} 分数集:{ ... }
正数集:{ ...} 负数集:{ ...} 有理数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