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学案(无答案)湘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280.00 KB
- 文档页数:3
中国的地形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我国主要高原、盆地、平原的特征2.地形构成特点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教学过程:中国地形图或挂中国地形图挂图。
①分别让学生指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横断山,并让他们说出各条山脉东西两侧的地形区名称。
②分别让学生指出天山、昆仑山让其说出其南北两侧的地形区名称。
③分别让学生指出太行山、武夷山、巫山让学生说其东西两侧行政区的名称。
④指出其它一些山脉让学生说出其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
四大高原(教师引导)为什么各个高原又有着如此大的差别,它们是怎么形成的呢?引导学生看课本第31页“读一读“,在解释黄土高原成因的同时,简单介绍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的成因及其它特点,以激发学生研究自然的求知欲。
(教师引导承转)在第一、二阶梯上,除高原外,还有四大盆地。
(板书)(四)、四大盆地(引导学生)指地形图,请学生想像盆地的形态。
学生回答。
(教师提问)根据地形图,指出各盆地的外围山脉。
同时看课本第32页各盆地分布示意图,并对照“中国政区图”,判断各判断所在的省区。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概括补充)(投影)(引导读书)请同学们看课本第32-33页,总结各盆地特点、并填表。
教师概括补充将表格补充完整。
(教师引导)比较四大高原、四大盆地的特点。
请学生思考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分布地区的自然条件如何?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补充总结)大部分高原、盆地地区,或高寒,或沙漠广布,或地面崎岖、沟壑纵横。
总之,它们的自然条件恶劣。
所以,这些地区目前仍是我国经济相对贫穷落后有待发展的地区;但由于其自然条件独特,在这些年也充分展示了发展潜力,如塔里木盆地的石油、柴达木盆地的钾盐、青藏地区的牦牛、某某的畜牧业、某某盆地的农业以及某某、内蒙、某某等边境地区的边境贸易、旅游业正在蓬勃发展。
若能加大这些地区的经济、人力投入及交通建设,昔日偏僻、落后的地区将在不远的将来成为我国新的经济热点地区。
让我们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教师指图提问〕我国第三级阶梯上又有哪些地形类型呢?学生答:平原和丘陵。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够运用地形剖面图概括我国地势特点。
2.阅读中国地形图掌握三级阶梯的海拔、主要地形区、各级阶梯的界线和主要山脉的分布。
3.掌握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特征。
4.学会分析我国地势特点对气候、河流、交通的影响,分析山区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了解我国主要山脉的分布及走向,掌握我国们主要的地形区及其特点,分析我国地势的特点及对气候、河流、交通的影响,分析山区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2.通过对我国壮丽山河的学习,激发学生的自豪感,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1.运用地形图总结我国地形、地势特点。
2.主要山脉、地形区在图上的落实。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用《歌唱祖国》歌曲导入。
二、【自主学习】(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一)、阅读课本P21山脉纵横交错及图2-1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完成下列填空:1.__山脉_____纵横交错,构成我国地形骨架(1)南北走向的山脉:贺兰山、六盘山。
在横断山区也有一些山脉接近南北走向。
(2)东西走向的山脉:靠北的一列是天山、阴山;中间的一列是昆仑山、秦岭、靠南的一列是南岭(3)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主要分布在东部,自西向东分为三列:西侧的一列包括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中间的一列包括长白山脉、武夷山脉;东侧的一列是台湾山脉。
(主峰玉山海拔3952米,是中国东部最高峰)(4)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主要分布中国西部,著名的有:阿尔泰山、祁连山。
(5)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平均海拔超过6000米,位于中国与尼泊尔境内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二)、阅读课本P23中华五岳,完成下列填空:1、中华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
2、泰山位于山东省、华山位于陕西省、恒山位于山西省、衡山位于湖南省,嵩山位于河南省三、合作探究(生生互动,你行我也行)1、在图2-1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上找出祁连山、太行山、武夷山、和南岭,说说分别位于哪些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交界处?探究结论:祁连山:位于甘肃与青海交界处。
第二章第一节《中国的地形》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通过读图了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掌握我国山脉的名称、走向及在地图上的分布;通过读图分析了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多媒体展示各种地图资料,学生通过读图、析图、填图、小组合作、小组展示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获取有关中国地形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分析地理事物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的能力,树立因地制宜的观点。
【教学重点】1.我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2.我国山脉的名称、走向及在地图上的分布3.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教学难点】1.分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优势2.识记我国主要的山脉及两侧的地形区【教学方法】读图、析图、填图、合作探究、小组展示、多媒体辅助等【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出示古诗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滚滚长江东浙水,浪花淘尽英雄;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朝看东流水,暮看日西坠。
师:俗语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古诗词中经常会提到我国的大河都是向东流,这也体现了地形地势对河流的影响。
下面进入我们今天的学习——中国的地形。
二、新课学习第一课时(一)地势西高东低多媒体展示我国沿北纬32度纬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探究问题:1.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我国的地势大致可以分为几级阶梯?每一级阶梯的海拔大概是多少米?3.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分别位于哪一级阶梯上?学生读图析图自主完成活动。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学生结合教材31页活动1,在图2-21中勾画出地势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并在相应位置标出具体山脉的名称。
(培养学生的读图、填图能力)小组合作探究下面三个问题: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对气候有何影响?2.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对河流的流向、东西交通有何影响?3.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时,落差有变化吗?有何利用价值?学生分组讨论探究,选出代表回答问题,之后教师多媒体展示讨论结果,和学生一起分析。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第一课时导学案目标导学,有的放矢:1、运用中国地形图了解我国不同走向山脉,理解山脉在地形分布中所起的骨架作用。
(重难点)2、运用中国地形图掌握我国主要的山脉,高原,平原,盆地,丘陵的名称与分布,分析总结我国地形特征。
(重难点)3、了解山区的构成,学会分析山区开发利用的有利和不利条件.(重点)一、自主先学知识点一山脉纵横交织阅读教材第21页图,用不同颜色的彩笔描出不同走向的山脉并写出:(1)东西走向:北面一列:中间一列:南面一列:(2)南北走向:、、(3 东北-西南走向西侧:中间:东侧:(4)西北—东南走向、(5)弧形山脉:(其主峰)知识点二四大高原(1)在书24页图中找出四大高原位置、阅读书24—25页四大高原内容二、合作助学1.我国有哪些主要的山脉?走向是怎样的?并把地名填到空白图上2.讨论四大高原的海拔、面积大小三、拓展导学1.查阅资料,将名山与省区用直线连接起来。
泰山河南省东岳恒山山西省西岳衡山山东省南岳嵩山湖南省北岳华山陕西省中岳2.中国主要山脉(1)位于地形区界线的山脉举例:(2)位于省区界线的山脉昆仑山脉:祁连山:太行山: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吗?(3)四大高原的分布及特征顺口溜:青藏高原有雪山,远看是山近成川。
内蒙高原第二大,一望无际地面坦。
黄土高原黄土松,支离破碎多沟坎。
云贵高原峰岭众,岩溶坝子到处看连线题A青藏高原①地面崎岖B黄土高原②千沟万壑C内蒙古高原③雪山连绵D云贵高原④地面坦荡四、检测促学一、选择题1.下列山脉中,是我国最靠北的一列东西走向的山脉的是()A.昆仑山和秦岭B.南岭C.天山和阴山D.长白山一武夷山2.由几条平行山脉组成的巨大弧形山系是()A.昆仑山B.喜马拉雅山C.天山D.横断山3.珠穆朗玛峰耸立在我国与下面哪个国家的边境上()A.印度B.越南C.不丹D.尼泊尔4.下列山脉中,走向与其他三列走向不同的是()A.天山B.台湾山脉C.大兴安岭D.长白山5.我国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山脉中,位于最西边的一列是()A.阿尔泰山B.台湾山脉C.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D.长白山一武夷山6.我国四大高原面积辽阔,形态各异,其中地面最为平坦的是()A.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C.云贵高原D.内蒙古高原7.关于我国四大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面起伏最小的是青藏高愿B.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黄土高原C.喀斯特地形广布的是内蒙古高原D.雪山连绵是云贵高原的景观二、判断题1.秦岭和南岭走向相同()2.喜马拉雅山是中国的弧形山脉,也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3.沟壑纵横是云贵高原()4.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三、填图题:填出18条山脉反思悟学。
中国的地形(一)【学习目标】1、能利用地图记住我国主要的山脉名称、走向。
2、能够运用中国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总结我国地势特征;掌握三级阶梯的分布、特点,并会分析我国地势特点对气候和河流产生的影响。
【学习重难点】我国地势特点对气候和河流产生的影响。
【自主学习】在右图中按走向找出我国主要的山脉,并把山脉的名称填到图上。
(1)三列东西走向的山脉:(2)三列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3)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4)南北走向的山脉:(5)弧形山脉:【学习过程】(一)山脉纵横交织1、阅读课本P21“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尝试将图中的山脉按走向分类。
2、合作探究:找出祁连山、太行山、武夷山、南岭、昆仑山、巫山,说一说它们分别位于哪些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交界处。
3、找出我国五岳名山及所在的省区。
(东西南北中,泰华衡恒嵩)(二)地势西高东低1、对照课本P30图2-19,图2-20,总结:(1)我国地势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国三级阶梯概况第一级阶梯(3)在右图中勾画出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的界线,并标注界线上的主要山脉。
2、合作探究:思考:我国地势特点对气候、河流会产生什么影响?【归纳总结】东西走向南北走向山脉东北-西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中国的地形弧形山脉气候地势特点河流【达标检测】1、读右图中甲乙丙丁四条路线所经过的地区,能经过我国三级阶梯的是()A.甲路线 B.乙路线 C.丙路线 D.丁路线2、水能蕴藏较大的地带一般为()A. 两级阶梯交界处B.某一级阶梯内部C.南方第三丘陵区D.平原河道江阔水深处3、我国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主要原因是()A.离太平洋近B.地势西高东低C.地形条件D.“百江汇大海”4、下列山脉的走向大体一致的是()○1阴山○2太行山○3天山○4贺兰山○5南岭A. ○1○2○3B. ○3○4○5C.○1○3○5D. ○2○4○55、小燕是一位地理爱好者,她在看地图时发现:在我国众多的山脉中,位于第三级阶梯的东西走向的山脉只有一列,它是()A. 天山B. 阴山C. 秦岭D. 南岭6、小刚参加《三星智力快车》比赛时,选择了一道400分的地理知识题,题目是: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什么。
科目地理年级八班级周次课题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中国的地形课时主备人辅备人备课组建议读图分析归纳我国地形特点,将地理空间分布的生收集、归纳资料,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为学生的学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供中国地形分布图和填结合,指导学生思考分析问题。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明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形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2.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和特点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各类地形图的技能。
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影4.了解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范围以及主要的灾害性5.举例说明我国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6.了解我国主要的河流和湖泊,以及长江和黄河的开发(二)过程与方法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和特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各类地形图的技能。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1、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以及地响。
2、中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对不同地形区应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分析地势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培养学生树立因地制宜的观点。
教学准备投影仪、投影片、中国地形图挂图、板图。
教法提示教学过程二次备课札记第一课时课〕当我们了解了我国疆域和行政区划之后,下认识我们的祖国。
提问〕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些国家的地理,请同学地理环境都包括哪些要素呢?回答〕地形、气候、河流、动植物等。
地形情况也是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内容之们就来学习。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形的第一个特点是从地势的角度描述的,所以地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换句话说也就是中国那边高,题。
提问〕这是一张分层设色的中国地形图,图上不表的海拔高度大约是多少,请同学们读图分析中高那边低?谈谈你是如何分析的。
由此你能得出请同学们各抒己见。
图、讨论、回答:西部棕黄色的区域代表海拔4000部浅黄色的区域代表海拔1000――2000米,东部代表海拔500米以下。
中国的地形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够运用地形剖面图概括我国地势特点。
2.阅读中国地形图掌握三级阶梯的海拔、主要地形区、各级阶梯的界线和主要山脉的分布。
3.掌握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特征。
4.学会分析我国地势特点对气候、河流、交通的影响,分析山区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2.通过对我国壮丽山河的学习,激发学生的自豪感,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1.运用地形图总结我国地形、地势特点。
2.主要山脉、地形区在图上的落实。
教学过程(一)导入用《歌唱祖国》歌曲导入。
(二)“过关斩将”第一关:总体把握中国地形特点1.地势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纵横交错,构成我国地形骨架(1)东西走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南北走向: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东北-西南走向: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4)西北-东南走向:________、 _________。
(5)弧形山脉:_________。
3 地形__________, _______面积广大(1)四大高原的分布、特点(2)四大盆地的分布、特点(3)三大平原的分布、特点(4)三大丘陵的分布(5)山区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占我国总面积的________。
第二关:观察地势对照“沿32。
N我国地势剖面图”和“中国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1)从图中可看出我国地势有什么特点?第三关:找准山脉读“中国山脉图”,自己查找各种走向的山脉并确定它在全国及所在省区的位置,然后完成:(1)填空白图。
(2)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山脉分别是什么走向的?(3)哪列山脉与淮河构成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6)新疆地形特征为“__________”,分别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湘教版八上地理第二章第一节中国的地形1第2课时地势地势特点一、复习自测、矫正反馈读右图,回答问题:(1)A是(山脉)。
(2)B山脉位于我国地势第级阶梯上。
(3)C山脉的东侧是平原。
(4)D是(山脉)。
(5) F是(山脉)。
G是(山峰)。
(6)H山脉是江西省和省之间的山脉。
(依照回答情形及时复习巩固提高)二、新课导入(问题或情境导入)《水浒传》结尾曲《好汉歌》《三国演义》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
这两首英雄的赞歌,道出了许多千古的风流人物,让我们不由得心生佩服和赞扬。
但什么缘故那些与英雄一样豪迈、壮观的大江大河都要向东流呢?千古风流人物在复杂多样的地势地势制造辉煌的历史,让我们共同来学习“地势地势特点”这节课。
三、新课教学板书:第一节中国的地势一、地势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宽敞1、阅读课本P29“图2-17中国地势类型构成”分析我国陆地地势类型特点是,;2、阅读课本P28—29,,分析山区的资源优势和不利条件,完成下表:山区资源优势山区不利条件山地33%高原26%丘陵10%平原12%盆地19%小结:山区能够开展农业多种经营、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大部分不适合进展;在山区开发利用过程中,要重视,把经济活动强度操纵在合理范畴内,预防和操纵发生。
二、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1、完成“沿北纬32°所作的地势剖面示意图”,验证我国地势高低起伏的状况。
(1)知识背景:地势剖面图能表示地表沿某一方向地势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的状况(2)对比中国地势图,请你在图中下方的横坐标括号内标注“东”或“西”,表示方向。
(3)对比中国地势图,自西向东找出沿北纬32°的地势名称,标注在图中上方对应位置的括号里,并注明大致海拔。
(4)由此,可知我国地势的确是高低,呈状分布。
(5)自西向东,依次为第级阶梯、第级阶梯、第级阶梯。
(注意大陆架属于第三阶梯)2、阅读《地理图册》P12“中国地势海拔示意图”,结合课本P30“图2-19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的地形(1)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分布的特点及各阶梯的大致海拔高度和分界线。
(2)使学生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和山脉是地形的“骨架”,以及记住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和大致分布。
(3)培养学生地理读图和析图能力(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剖面图)。
(4)学会分析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我国气候、河流和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在启发式谈话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主观思维中掌握新课知识,并尝试运用已知(已获)的知识,对地理事物记忆的优化。
(2)通过课前的资料收集和课堂上的交流展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收集地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祖国壮丽河山的学习,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同时引导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身边地理事物。
(地势的优劣势分析)学习重点(1)我国西高东低,三级阶梯的地势特征和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和分布(2)培养学生判读地形图和析图能力学习难点我国地势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及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的培养学习过程一、预习交流展示填空题1.位于中尼边境的,海拔8848米,是世界第一高峰,我国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高原是。
2.我国地势高低,呈三级阶梯。
二、课堂合作探究(一)地势西高东低读教材图2-1完成活动题。
(二)山脉纵横交错1、我国是一个多的国家,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形的,、、、镶嵌其中。
2、根据走向,我国山脉可分为:东西走向的三列:(1)南北走向的山脉: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三、收获展示选择题构成我国地形分布骨架的是( )A 河流 B山脉 C高原 D盆地综合题1.读下图,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填绘下表:地势阶梯:第一级阶梯,界线①山②山③山第二级阶梯,界线④岭⑤山⑥山⑦山第三级阶梯:2.读下图,我国沿北纬36度附近地形剖面图,完全成下问题:(1)我国地势 __________ 高 __________ 低,呈 ___________ 状分布。
中国的地形(1)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分布的特点及各阶梯的大致海拔高度和分界线。
(2)使学生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和山脉是地形的“骨架”,以及记住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和大致分布。
(3)培养学生地理读图和析图能力(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剖面图)。
(4)学会分析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我国气候、河流和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在启发式谈话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主观思维中掌握新课知识,并尝试运用已知(已获)的知识,对地理事物记忆的优化。
(2)通过课前的资料收集和课堂上的交流展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收集地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祖国壮丽河山的学习,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同时引导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身边地理事物。
(地势的优劣势分析)
学习重点
(1)我国西高东低,三级阶梯的地势特征和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和分布
(2)培养学生判读地形图和析图能力
学习难点
我国地势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及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的培养
学习过程
一、预习交流展示
填空题
1.位于中尼边境的,海拔8848米,是世界第一高峰,我国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高原是。
2.我国地势高低,呈三级阶梯。
二、课堂合作探究
(一)地势西高东低
读教材图2-1完成活动题。
(二)山脉纵横交错
1、我国是一个多的国家,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形的,、、、镶嵌其中。
2、根据走向,我国山脉可分为:
东西走向的三列:(1)
南北走向的山脉: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
三、收获展示
选择题
构成我国地形分布骨架的是( )
A 河流 B山脉 C高原 D盆地
综合题
1.读下图,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填绘下表:
地势阶梯:第一级阶梯,界线①山②山③山
第二级阶梯,界线④岭⑤山⑥山⑦山
第三级阶梯:
2.读下图,我国沿北纬36度附近地形剖面图,完全成下问题:
(1)我国地势 __________ 高 __________ 低,呈 ___________ 状分布。
(2)我国地势共分 ___________ 级阶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是第 __________ 级阶梯;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的是第 ___________ , __________ 级阶梯;地形以平原为主的是第 __________ 级阶梯;它再向东到近海海底地形为___________;我国首都北京位于第 __________ 级阶梯上。
四、学生反馈
五、教师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