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配
- 格式:doc
- 大小:13.00 KB
- 文档页数:2
混凝土的试配、调整与确定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也是非常快的,同时也会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在建筑行业里混凝土的使得是非常多的呢,也可以说是离不开混凝土的,对于混凝土的知识大家了解吗?山西紫越商砼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6月,是由拥有10余年房地产开发、建筑、建材行业经验的山西紫越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兴建。
下面长治商砼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混凝土的试配、调整与确定。
1、混凝土试配时应采用工程实际使用的原材料,每盘混凝土的最小搅拌量不宜小于25L。
2、试配时,首先应进行试拌,先检查拌合物自密实性能必控指标,再检查拌合物自密实性能可选指标。
当试拌得出的拌合物自密实性能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在水胶比不变、胶凝材料用量和外加剂用量合理的原则下调整胶凝材料用量、外加剂用量或砂的体积分数等,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应根据试拌结果提出混凝土强度试验用的基准配合比.3、混凝土强度试验时至少应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
当采用不同的配合比时,其中一个应为本规程第5.2.2条中第2款确定的基准配合比,另外两个配合比的水胶比宜较基准配合比分别增加和减少0.02,用水量与基准配合比相同,砂的体积分数可分别增加或减少1%。
4、制作混凝土强度试验试件时,应验证拌合物自密实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并以该结果代表相应配合比的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指标。
5、对于应用条件特殊的工程,宜采用确定的配合比进行模拟试验,以检验所设计的配合比是否满足工程应用条件。
养护:混凝土养护的目的在于创造适当的温湿度条件,保证或加速混凝土的正常硬化。
不同的养护方法对混凝土性能有不同影响。
常用的养护方法有自然养护、蒸汽养护、干湿热养护、蒸压养护、电热养护、红外线养护和太阳能养护等。
养护经历的时间称养护周期。
为了便于比较,规定测定混凝土性能的试件必须在标准条件下进行养护。
中国采用的标准养护条件是:Ⅰ级水平控制温度为20±2°C,Ⅱ级水平控制温度为20±5°C,标准养护时间为28天;湿度不低于95%。
混凝土现场试配方案1. 概述本文档旨在提供一种混凝土现场试配方案,旨在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快速计算出适合现场施工要求的混凝土配比。
这个方案将会介绍试配所需的原材料、试配步骤以及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2. 原材料混凝土的材料主要包括水泥、骨料、矿物掺合料和掺合料等。
这些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和性能对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有直接影响。
下面是常用的混凝土原材料:•水泥:选择适当的水泥品种和强度等级,根据工程要求进行配比。
•骨料:骨料主要包括粗骨料和细骨料,可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适当的骨料种类和规格。
•矿物掺合料:矿物掺合料能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如提高强度和耐久性等。
•掺合料:掺合料有利于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如减水剂、缓凝剂和粉煤灰等。
3. 试配步骤混凝土的试配步骤主要包括确定配合比、试验坍落度和强度试验等。
下面将介绍具体的试配步骤:3.1 确定配合比确定配合比是混凝土试配的第一步,根据工程要求、原材料性能和施工条件等确定合理的配合比。
常用的配合比设计方法有极限配合比法、密实度法和杨劲密法等。
3.2 试验坍落度试验坍落度是评价混凝土流动性和易性的指标之一,常用的测试方法有坍落度试验和流度试验。
通过试验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配合比,以满足施工要求。
3.3 强度试验混凝土的强度试验是评估混凝土抗压强度和耐久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常在试配过程中,会进行强度试验来调整配合比,以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4.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根据施工要求和工程设计进行计算的,具体计算方法如下:1.确定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和抗渗等级。
2.根据设计强度等级和抗渗等级查找相应的配合比表。
3.根据配合比表选择水泥、骨料、矿物掺合料和掺合料等的种类和用量。
4.按照配合比比例计算出混凝土中各原材料的用量。
5.进行试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试配方案符合施工要求。
5. 注意事项在进行混凝土的现场试配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根据实际施工条件和要求选择合适的试配材料和方法。
混凝土试配报告
一、试配目的
本次试配旨在确定混凝土配合比,以满足工程施工要求和技术指标。
二、试配原料
本次试配选用以下原料:
水泥:P.O42.5R
砂子:中砂
碎石:20mm碎石
水:自来水
三、试配方法
按照GB/T 50080-2016《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的要求,采用极限理论法进行试配。
四、试配结果
1. 确定水胶比
根据工程要求和技术指标,本次试配中水胶比采用0.4。
2. 确定配合比
试制了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进行了强度试验和坍落度试验。
最终确定的配合比如下:
水泥:P.O42.5R 450kg
砂子:中砂 720kg
碎石:20mm碎石 1260kg
水:自来水 180kg
水泥、砂子和碎石的比例为1:1.6:2.8。
3. 强度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的28天抗压强度为50MPa,符合工程要求和技术指标。
4. 坍落度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的坍落度为12±1cm,符合工程要求和技术指标。
五、结论
本次试配确定的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P.O42.5R 450kg,砂子:中砂 720kg,碎石:20mm碎石 1260kg,水:自来水 180kg。
混凝土的28天抗压强度为50MPa,坍落度为12±1cm,满足工程要求和技术指标。
混泥土试配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试配强度:fcu,o=fcu,k+1.645σ。
2. 理论用水量:mw0=(T0-90)÷4+坍落度为90mm时相应石子粒径的用水量。
3. 掺外加剂时的用水量:mwa= mw0(1-β),其中β为外加剂的减水率。
4. 砂率:βs=(T0-60)÷20+相应水灰比和石子粒径对应的砂率。
5. 水灰比:W/C=0.46fce/(fcu,o+0.0322fce),其中fce为水泥实际强度。
6. 水泥用量:mc0= mw0÷W/C。
7. 水泥浆体积:VP= mc0/ρc+mwa,其中ρc为水泥密度。
8. 砂、石总体积:VA=1000(1-α)-VP,其中α为混凝土含气量,在不使用引气型外加剂时,α可取为1。
9. 砂子用量:ms0= VA×βs×ρs,其中ρs为砂子密度。
10. 石子用量:mg0= VA×(1-βs)×ρg,其中ρg为石子密度。
完成以上步骤后,就可以得到基准混凝土配合比的各种材料用量,即mwa、mc0、ms0、mg0。
然后,按照计算的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试拌,检查拌和物的坍落度和工作性。
混凝土强度试验至少采用三个不同配合比,其中一个为基准配合比,另外两个配合比的水灰比宜较基准配合比分别增加或减少0.05,其用水量与基准配合比基本相同,砂率分别增加或减少1%。
至于每次试配的试块组数,在条件(材料、时间、人力)许可的情况下,多多益善。
因为强度试配试块组数越多,试配结果的可靠性越大。
在强度试配试块组数的选择上,应尽量满足数据统计分析和强度检验评定的要求。
以上就是混泥土试配方法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试配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步骤进行操作,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混凝土试配强度计算
混凝土试配强度计算是建筑工程中一个重要的步骤,用于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在进行混凝土试配强度计算之前,需要明确工程的要求和使用环境,包括荷载条件、使用年限、抗渗性要求等。
然后根据这些要求,选择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试配强度计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强度等级:根据工程要求和使用环境,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常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有C15、C20、C25、C30等。
2. 确定配合比:根据强度等级和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配合比。
配合比是指水泥、骨料、水和掺合料在混凝土中的比例关系。
通常使用水泥用量和水灰比来确定配合比。
3. 计算材料用量:根据配合比,计算出混凝土中水泥、骨料、水和掺合料的用量。
其中,水泥用量可以根据配合比中的水泥用量比例和单位体积混凝土的用水量计算得出,骨料用量可以根据配合比中的骨料用量比例和单位体积混凝土的体积得出,水的用量可以根据水泥用量和水灰比计算得出,掺合料的用量可以根据配合比中的掺合料用量
比例和单位体积混凝土的体积得出。
4. 混凝土强度计算:根据材料用量和混凝土配合比,通过实验室试验或经验公式计算混凝土的强度。
常见的方法有静态压制试件强度试验、动态回弹试验、超声波检测等。
混凝土试配强度计算的结果将被用于指导混凝土搅拌、浇筑和养护过程,确保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混凝土试配强度计算还可以帮助优化配合比,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降低工程成本。
请简述混凝土试配流程的步骤
混凝土试配呀,就像一场有趣的小实验呢。
先得把原材料准备好呀。
水泥得选好,就像选食材一样,不同标号的水泥可不能弄错啦。
还有砂和石子,要看看它们的颗粒大小、级配啥的,这就好比是给菜肴搭配不同的配菜,粗细合适才好。
水呢,可不能是脏水哦,干净的水是很重要的呢。
外加剂也不能少,就像是给混凝土加点小调料。
然后就开始称量啦。
按照设计好的配合比,小心翼翼地称出各种材料的量。
这时候就像在厨房称量调料一样,多一点少一点都可能影响最后的“味道”哦。
称水泥的时候得精准,砂和石子也不能马虎,水和外加剂也要按照比例来。
接着就是搅拌啦。
把称好的材料一股脑儿放进搅拌机里,然后就看着它们在里面欢快地转呀转。
就像在做一个大杂烩,要让所有的材料都充分混合均匀。
搅拌机嗡嗡响的时候,感觉就像在演奏一场小音乐会呢。
搅拌好之后呀,就开始测试混凝土的性能啦。
像坍落度测试,看看混凝土的流动性好不好。
把混凝土装进坍落度筒里,再拔起来,看着混凝土像小山一样塌下去,就像看一个小魔术一样有趣。
还有抗压强度测试,把做好的试块放到养护箱里养护,就像照顾小宝贝一样,要给它们合适的温度和湿度。
等养护到时间了,就放到压力机上压一压,看看能承受多大的压力。
如果试配出来的混凝土性能不符合要求呢,就得调整配合比啦。
就像调整菜谱一样,这个材料加点,那个材料减点,然后再重新试配,直到达到理想的效果为止。
整个混凝土试配的过程就像是一场充满惊喜和挑战的小冒险呢。
混凝土试配强度计算公式混凝土强度是指混凝土在外力作用下的抗压性能,通常用抗压强度来表示。
混凝土试配强度的计算是混凝土工程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混凝土试配的目标是为了获得满足设计要求的抗压强度,同时满足其它技术性能要求。
1.材料强度计算:由于混凝土的强度与其组成材料的强度密切相关,所以首先需要计算每个组成材料的强度。
通常计算水泥、细骨料和粗骨料的强度,其中水泥的强度可以由水泥生产厂家提供,细骨料和粗骨料的强度可以通过试验测定得到。
2.等效抗压强度计算: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其配合比、水胶比、水泥用量等因素有关。
等效抗压强度的计算公式主要有下述几种形式:(1)经验公式法:强度计算公式为fcm=k1*k2*k3*fck其中fcm为等效抗压强度;k1为组成材料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系数;k2为水胶比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系数;k3为其他包括粘结剂种类、试件形状、龄期等因素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系数;fck为混凝土标准立方体抗压强度。
(2)试验经验公式法:根据试验结果推导出具体混凝土试配强度计算公式。
(3)经验指标法:根据国内外大量试验结果,建立关于建筑工程常用混凝土等效抗压强度与其他技术性能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
(4)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法:通过试验测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然后根据试验结果计算等效抗压强度。
3.典型抗压强度计算:根据设计要求和工程实际情况,结合混凝土的使用条件和所承受的荷载情况,通过相关的公式和经验进行计算,得到满足要求的混凝土抗压强度。
混凝土试配强度的计算公式包括多种形式,不同的公式适用于不同的具体情况。
在进行混凝土试配强度计算时,需要考虑到混凝土的使用条件、施工工艺、材料的可获得性等因素,以确定最适合工程实际情况的计算公式。
同时,还应根据混凝土的用途和工程要求,制定相应的试验和检验计划,确保混凝土强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混凝土试配强度的计算公式是混凝土工程设计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合理的计算公式和试验方法,可以确定满足设计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和抗压强度。
C20砼配合比试配方案一、依据:1、设计图纸要求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二、原材料:1、水泥:墨江水泥厂生产的“他郎”牌P.O42.5矿渣水泥,各项指标符合GB175—1999标准要求。
2、砂:他郎河砂场生产的中砂,各项指标符合JTJ041—2000要求。
3、碎石:墨江上利卡石场生产的配碎石,各项指标符合JTJ041—2000要求。
4、水:采用普通洁净水。
三、计算步骤1、确定试配强度:fcu.o=fcu.k+1.645б=20.0+1.645*4.0=26.6Mpa2、确定水灰比:fce=γc* fce.g=1.13*42.5=48.0MPa故:W/C=A*fce/(fcu.o+A*B*fce)=0.46*48.0/(26.6+0.46*0.07*48.0)=0.78 水灰比选择0.603、查表选用水量为:坍落度35-50mm,用水量mWo=175kg/m3,4、确定水泥用量mCo=175/0.60=292kg/m35、砂率为Sp=33%6、计算砂石用量(采用假定容重法):①:mCo+mSo+mGo+mWo=2400②:Sp=mSo/(mSo+mGo)=0.33由①和②式解联立方程得:mSo=638.0kg/m3mGo=1295.0kg/m3故初步配合比为:mCo:mSo:mGo:mWo=292:638:1295:175=1:2.18:4.44:0.60 7、经试配7天抗压强度为21.2Mpa14天抗压强度为:24.8Mpa8、C20混凝土配合比确定为:水泥:砂:碎石:水292:638:1295:1751:2.18:4.44:0.60。
混凝土试配强度计算公式
常见的混凝土试配强度计算公式如下:
1. 斯伦贝谢(Schmidt)公式
该公式适用于早期强度和长期强度的估算,并且常用于低强度混凝土(C10至C25级)。
R = 0.22 + 0.15 W/C + 0.07 fcu
其中
R为混凝土的抗压剩余强度(MPa)
W/C为水胶比
fcu为规定试件尺寸为150mm×150mm×150mm的28天龄期的抗压强度(MPa)。
2.发展系数法
该方法适用于不同龄期的强度估算,并且常用于中等强度混凝土
(C30至C60级)。
R = αt × fcu
其中
R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MPa)
αt为发展系数
fcu为规定试件尺寸为150mm×150mm×150mm的28天龄期的抗压强度(MPa)。
发展系数根据试件的养护龄期确定,一般根据规范给定。
3.ACI方法
美国混凝土协会(ACI)提供了一种基于试件尺寸和养护时龄期的强度计算方法。
R=A×(100d/B)^(1/18)
其中
R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psi)
A和B是数值因子,根据试件尺寸和养护条件确定
d为试件的养护时龄期(天)。
以上公式仅为常见的几种混凝土试配强度计算公式,实际使用时应根据地区规范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同时,混凝土试配的强度计算还需要考虑材料的可获得性、工程用途和成本等因素,以满足设计和建造的要求。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6.1 试配
6.1.1 搅拌方法包括搅拌方式、投料方式和搅拌时间等。
6.1.2 试验室成型条件。
6.1.3 每盘混凝土试配的最小搅拌量应符合表6.1.3的规定,并不应小于搅拌机额定搅拌量的1/4。
≤31.5 20l(15l)
6.1.4 首先试拌。
宜保持计算水胶比不变,以节约胶凝材料为原则,调整胶凝材料用量、用水量、外加剂用量和砂率等,直到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然后修正计算配合比,提出试拌配合比。
6.1.5 应在试拌配合比的基础上,进行混凝土强度试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至少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其中一个应为试拌配合比,另外两个配合比的水胶比宜较试拌配合比分别增加和减少0.05,用水量应与试拌配合比相同,砂率可分别增加和减少1%。
外加剂掺量也做减少和增加的微调。
3.进行混凝土强度试验时,标准养护到28d或设计规定龄期时试压;也可同时多制作几组试件,按《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标准》JGJ/T15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用于配合比调整,但最终应满足标准养护28d或设计规定龄期的强度要求。
6.2 配合比的调整与确定
6.2.1通过绘制强度和胶水比关系图,按线性比例关系,采用略大于配制强度的强度对应的胶水比做进一步配合比调整偏于安全。
也可以直接采用前述至少3个水胶比混凝土强度试验中一个满足配制强度的胶水比做进一步配合比调整,虽然相对比较简明,但有时可能强度富余较多,经济代价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