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学生版-3章
- 格式:pdf
- 大小:144.02 KB
- 文档页数:4
《社区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社区护理学课程类型:必修课,专业课总学时数:36(理论学时:36 )先修课程: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等开课单位:医学院适用专业:四年制本科护理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理解社区护理“保护健康、维持健康、促进健康”的理念,树立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的观念,以及为个人与群体提供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服务的意识;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社区护理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本课程包括课堂教学、社区护理见习和实习三部分。
课堂教学采用讲授、病例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能力。
社区护理实践的主要任务使学生通过实践,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且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第一章概述(一)目标要求:本章的主要知识点:社区卫生服务的概念、特点;社区护理的概念、功能;社区护士的任职条件及核心能力难点:社区护理与临床护理、保健护理的区别。
(二)教学内容:本章介绍社区的概念、分类、特点及功能;健康与社区健康的概念及影响因素;初级卫生保健的概念,社区卫生服务的概念、特点及发展的必要性、组织构成及机构设置;社区护理的概念、社区护理发展史、社区护理的功能;社区护士的定义、任职条件及核心能力;社区护理的主要工作方法与技术。
第二章以社区为中心的护理(一)目标要求:本章的主要知识点:社区护理评估的内容、收集资料的方法;确定社区护理诊断优先顺序的原则;社区护理计划的制定与实施;社区健康档案的类型和内容。
难点:社区健康资料的分析;社区护理诊断的形成;Omaha社区护理诊断系统;社区健康档案的管理与应用。
(二)教学内容:社区护理程序;社区健康档案的建立与应用第三章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一)目标要求:本章的主要知识点:家庭生活周期及其发展任务;家庭护理的工作特点及工作内容;家庭护理程序;家庭访视程序及注意事项;居家护理的概念、目的。
《社区护理》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小学社会学科的《社区护理》章节。
本章节主要介绍了社区护理的基本概念、社区护理的工作内容、社区护理的基本技能以及社区护理的服务对象等。
具体内容包括:1. 社区护理的基本概念:社区的定义、护理的定义、社区护理的定义。
2. 社区护理的工作内容:健康评估、健康教育、疾病预防、病情观察、康复护理等。
3. 社区护理的基本技能:测量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正确给药,处理伤口等。
4. 社区护理的服务对象: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残障人士等。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社区护理的基本概念、工作内容和服务对象。
2. 培养学生对社区护理工作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社区责任感。
3. 培养学生掌握社区护理的基本技能,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社区护理的基本概念、工作内容和服务对象。
难点:社区护理的基本技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视频资料、模型等。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社区护理的真实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通过PPT课件,详细讲解社区护理的基本概念、工作内容和服务对象。
3. 技能演示:通过视频资料或模型,演示社区护理的基本技能,如测量体温、血压等。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社区护理的基本概念、工作内容和服务对象等内容,以关键词和框架图的形式呈现,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社区护理的基本概念、工作内容和服务对象。
答案:社区护理是指在社区环境下,护理人员运用专业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评估、健康教育、疾病预防、病情观察和康复护理等服务的一种护理方式。
社区护理的工作内容包括健康评估、健康教育、疾病预防、病情观察、康复护理等。
社区护理的服务对象包括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残障人士等。
《社区护理学》课程标准编写人:审核人:课程编号: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学时:32学分:2适用对象:一、课程理念社区护理学是适应大众保健需求与医学、护理、社会、康复、预防医学、人文等学科密切相关、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发展的一门护理应用学科。
社区护理服务伴随着卫生服务的迅速发展得以不断发展和完善,并为拓宽护理领域、满足人们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发挥重要作用。
社区护理学作为护理学专业基础课,以不同护理对象的疾病治疗和康复、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健康促进为基本框架,由是一个单元构成,主要陈述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和社区护理的基本知识,社区护理中常用工作方法以及护理技术、个人与家庭、社区、群体和组织为中心的护理,慢性病患者的社区护理与管理、社区灾害与急救等。
课程内容系统反映了从社区逐步发展个体与家庭的健康管理,以此达到促进社区健康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的构成上力求反映了医疗体系的变化和社会的需求。
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树立社区护理新概念,应用社区护理学中的知识对家庭作出健康评估,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实施卫生保健,确定个人、家庭、社区诊断,使护理进入社区、家庭,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其内容包括杜区护理概论、护理方法与技术、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以群体组织为中心的护理、以社区为中心的护理、慢性病及传染病的社区管理与病人的居家护理、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社区康复护理、环境卫生、社区灾害与急救。
二、课程目标1. 认知目标掌握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及其预防措施;掌握常见地方病、职业病、食物中毒、传染病以及慢性病的防制;掌握特殊人群的保健内容和方法;掌握医学统计学和流行病学方法在疾病研究、控制中的应用;熟悉预防医学理论在临床医学实践中的应用;了解预防医学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2. 能力目标能够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收集社区健康信息并实行动态管理;能够开展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健康教育、医疗咨询等服务;能够开展妇幼心理保健和计划免疫咨询服务;能够开展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等重点慢性病的系统管理;能够提供家庭出诊、家庭病床等家庭卫生保健服务;能够开展爱国卫生、除害灭媒知识的宣传。
第四章社区特殊人群的保健第一节社区儿童保健一、名词解释1.婴儿期2.幼儿期3.学龄前期4.学龄期5.青春期6.生理性体重下降7.小婴儿过度哭吵8.屏气发作9.足月儿二、填空题1.婴儿期提倡母乳喂养、合理营养、并进行2.新生儿期是指从开始到为止3.学龄前期小儿的道德取向为或实用主义。
4.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为 kg,平均出生身长为 cm5.胸围等于头围的时间是在岁6.前囟出生时约 cm,至岁闭合7.人一生有两副牙齿,乳牙颗和恒牙颗8.女性一般在岁出现月经初潮;岁乳房开始发育9.使用身高标准体重评价营养状态可消除、和种族等因素对身材发育的影响10.新生儿超过小时不排尿及超过小时不排胎便均为异常11.足月儿生理性黄疸出现于生后天,一般天内消退12.正常新生儿出生后第2、、14、天各访视一次13.新生儿期接种的疫苗是和14.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后小时内禁用热食15.白百破疫苗初种的年龄是以上16.婴儿每日需能量 kca/kg,需水份 ml/kg17.母乳中的蛋白含量较多,糖份以为主18.母乳喂养应当尽早开始,生后可以立即吸吮,分钟可以进食19.佝偻病是由于不足所致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病,常见于小儿20.营养不良首先表现为21.新牙萌出后年龋齿发病率达到最高峰,之后逐渐下降22.龋齿的好发年龄是岁23.婴儿2周时每日哭吵总计小时,至周时到达高峰24.遗尿症指儿童岁后仍不自主的排尿而尿湿了裤子或床铺,但无明显的器质性病因25.对于吸吮手指的行为,岁以下小儿无需治疗26.咬指甲的发病率在时男性多于女性27.小儿意外伤害发生率排名前三位的场所依次为:,学校内和三、单选题1. 小儿与照顾者建立信任的关键期是A. 婴儿期B. 幼儿期C. 学龄前期D. 学龄期E. 青春期2. 小儿体重生后前半年每月平均增加A. 100~200gB. 300~400gC. 400~500gD. 600~800gE. 800~1000g3. 在学龄期末尚未发展达到成人水平的器官系统是A. 消化系统B. 生殖系统C. 呼吸系统D. 循环系统E. 泌尿系统4. 小儿生后体重翻倍是在生后A. 3~5个月B. 6~8个月C. 12个月D. 18个月E. 24个月5. 出生体重为3.5kg的小儿,依据公式估算在4个月时体重应当接近A. 4kgB. 5kgC. 6kgD. 7kgE. 8kg6. 出生体重为3.5kg的小儿,依据公式估算在10个月时体重应当为A. 4.5kgB. 5.5kgC. 6.5kgD. 7.5kgE. 8.5kg7. 10岁小儿,依据公式估算体重应当为A. 22kgB. 24kgC. 26kgD. 28kgE. 30kg8. 小儿一周岁时身长为A. 50cmB. 65cmC. 75cmD. 85cmE. 100cm9. 小儿身长在2岁以后平均每年增长A. 8~10.5cmB. 5~7.5 cmC. 3~5.5cmD. 2~3cmE. 1cm10. 依据公式推算,4岁小儿的身高为A. 108cmB. 110cmC. 112cmD. 114cmE. 116cm11. 小儿身长上部量等于下部量是在A. 2岁B. 6岁C. 10岁D. 12岁E. 18岁12. 小儿出生时平均头围是A. 34 cmB. 44cmC. 46cmD. 48cmE. 50cm13. 6岁小儿使用上臂围评价为营养状态中等,其上臂围可能为A. 8cmB. 10cmC. 13cmD. 15cmE. 17cm14. 后囟闭合时间最迟为生后A. 2~2.5岁B. 1~1.5岁C. 12个月D. 3~4个月E. 6~8周15. 乳牙的萌出时间平均是在生后A. 4个月B. 6个月C. 8个月D. 10个月E. 12个月16. 小儿第一颗恒牙萌出的时间是A. 6岁B. 7岁C. 8岁D. 9岁E. 10岁17. 女性进入青春前期的年龄是A. 19~24岁B. 17~21岁C. 14~16岁D. 11~13岁E. 9~11岁18. 皮博迪图画词汇试验适用的年龄范围是A. 2周~6岁4个月B. 2.5~18岁C. 5~9.5岁D. 4~7岁E. 1~3岁19. 麻疹疫苗初种的时间是生后A. 1个月B. 3个月C. 6个月D. 8个月E. 10个月20. 出生体重为3g的健康小儿,使用8%糖牛奶人工喂养,8个月时每日奶量应当为A. 400mlB. 800mlC. 1200mlD. 1400mlE. 1600ml21. 全脂牛奶按重量冲调成乳汁时奶粉与水的比例是A. 8:1B. 4:1C. 2:1D. 1∶4E. 1∶822. 3个月小二可以添加的辅食是A. 菜汤B. 米汤C. 蛋黄D. 鱼泥E. 软饭23. 中度营养不良体重下降超过正常平均值的A. 5%~10%B. 10%~15%C. 15%~25%D. 25%~40%E. 40%~50%24. 早产儿生理性黄疸消退时间一般持续到生后A. 1周B. 1~2周C. 2~3周D. 3~4周E. 4~5周25. 母乳性黄疸达到高峰的时间是在生后A. 1周B. 1~2周C. 2~3周D. 3~4周E. 4~5周26. 3个月小儿即将接种的疫苗是A. 脊髓灰质炎第一剂B. 百白破第一剂C. 麻疹疫苗D. 乙肝疫苗E. 卡介苗27. 未完成百白破疫苗免疫程序,需要使用百白破疫苗补种的儿童是A. 6岁小儿B. 7岁小儿C. 8岁小儿D. 9岁小儿E. 10岁小儿28.小儿生长发育的第一个高峰是在A. 新生儿期B. 婴儿期C. 幼儿期D. 学龄期E. 青春期29. 新生儿期小儿发生疾病和死亡最危险的时间是在生后A. 7天以内B. 10天以内C. 14天以内D. 21天以内E. 28天以内30. 2岁后到11、12岁前每年体重增加约A. 1kgB. 2kgC. 3kgD. 4kgE. 5kg31. 小儿体重达到平均出生体重四倍的时间是在A. 5岁B. 4岁C. 3岁D. 2岁E. 1岁32. 评价小儿脑部发育较有价值的测量头围的时期是A. 6岁以内B. 5岁以内C. 4岁以内D. 3岁以内E. 2岁以内33. 小儿上臂围1~7岁约增加A. 1~2cmB. 2~3cmC. 3~4cmD. 4~5cmE. 5~6cm34. 颅骨缝闭合的时间大约为生后A. 1~2个月B. 3~4个月C. 5~6个月D. 7~8个月E. 9~10个月35. 小儿前囟饱满多提示A. 佝偻病B. 小头畸形C. 极度消瘦D. 严重脱水E. 颅内压增高36. 1岁小儿乳牙萌出的数量大约为A. 2~4颗B. 4~6颗C. 6~8颗D. 8~10颗E. 10~12颗37. 新生儿生后心率平均为A. 40~45次/minB. 90~160次/minC. 100~120次/minD. 120~140次/minE. 140~160次/min38. 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恢复的时间一般为生后A. 1~3天B. 3~5天C. 5~7天D. 7~10天E. 10~14天39.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一般出现于生后A. 24小时以内B. 1~3天C. 2~5天D. 3~7天E. 7~10天四、多选题1. 幼儿期能够达到的发育水平是A. 前囟闭合B. 乳牙出齐C. 学会控制大小便D. 第二性征开始发育E. 饮食由乳汁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2. 体重测量的正确方法是A. 在晨起空腹时测量B. 测量前排空膀胱C. 测量前脱去衣裤鞋袜D. 平时应于进食后2小时测量E. 学龄儿童准确读数至10g3. 立位身高测量的正确方法是A. 用软尺测自耻骨联合上缘至足底的垂直距离B. 两足后跟、臀部及两肩三点都接触主柱C. 身高计主板呈水平位时读立柱上的数字D. 小儿脱鞋、帽,直立,两眼平视前方E. 精确读数到1 cm4. 符合男性生殖系统的发育特点的是A. 12~13岁开始出现阴毛B. 14~16岁发生首次遗精C. 17~18岁出现腋毛D. 14岁后长出胡须E. 部分男孩乳房发育5. 符合小儿脊髓发育特点的是A. 髓鞘的形成延续到5岁B. 4岁时下端上移至第一腰椎C. 胎儿时脊髓下端达第二腰椎下缘D. 神经纤维到3岁时才完成髓鞘化E. 神经细胞于胎儿第8个月开始增殖分化6. 受母体雌激素水平影响而形成的新生儿特殊生理变化是A. 生理性体重下降B. 生理性黄疸C. 乳腺肿大D. 假月经E. 粟粒疹7. 5个月小儿已经接种过的疫苗有A. 卡介苗B. 麻疹疫苗C. 脊髓灰质炎糖丸D.乙肝疫苗第三针E. 白百破疫苗第二针8. 母乳喂养的优点是A. 成分合理B. 安全卫生C. 喂哺简便D.增强婴儿免疫力E. 利于母亲产后恢复9. 正确的乳房含接姿势是A. 婴儿嘴部大张、下唇外翻、面颊鼓起B. 婴儿嘴上方露出的乳晕比下方多C. 婴儿下颏接触到乳房D. 母亲乳房呈圆形E. 母亲无疼痛感觉五、简答题1.简述婴儿期发育特点2.简述幼儿期发育特点3.简述小儿脑的发育特点4.简述小儿运动功能发育的规律5.简述丹佛发育筛查试验内容6.简述正常足月儿呼吸系统特点7.简述正常足月儿消化系统特点8.简述病理性黄疸的特点9.简述母乳的分类及不同乳汁的特点10.简述学龄前小儿膳食特点11.简述预防佝偻病的措施12.简述肥胖的判定标准13.简述营养不良的特点14.简述良好用眼卫生习惯的内容15.简述婴儿期常见意外伤害六、论述题1. 结合实例论述小儿语言功能发育特点。
第三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一、名词解释
1. 健康
2. 健康教育
3. 健康促进
4. 健康相关行为
5. A型行为模式
二、填空题
1. 影响健康的因素可以分成、环境因素、生物学因素及四类。
2. 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是。
3. 健康行为包括、预警行为、、避开危险环境及戒除不良嗜好。
4. 危险行为包括、、不良疾病行为及违反社会法律道德的危害健康行为。
5. 制定健康教育计划的步骤包括需求评估、、、制定计划与评价标准。
6. 婴儿期主要的健康教育对象是。
7. 依据对社区居民健康威胁的严重程度选择,应当优先进行健康教育的问题是、、相关危险因素影响面大者、与疾病转归结局有密切联系者。
8. 进行任务分析时能力因素包括、态度,行为技能包括交流技能、与决策技能。
9. 讲授法每次使用时间不宜超过。
10. 使用讨论的方法时每组讨论人数以人为宜。
11. 角色扮演主要用于改善和,培训决策技能时也可用到。
12. 示教与反示教是培训的最重要的方法。
13. 依媒介的特性不同,健康教育资料可以分为和两类。
三、单选题
1. 个人的健康状态在影响健康的因素中属于
A. 行为因素
B. 生物学因素
C. 环境因素
D. 生活方式因素
E. 健康服务因素
2. 属于C型行为模式的是
A. 吸烟
B. 酗酒
C. 缺乏运动
D. 高脂饮食
E. 情绪过分压抑
3. 下列属于基本健康行为的是
A. 平衡膳食
B. 定期体检
C. 预防意外伤害
D. 保持情绪稳定
E. 戒除不良嗜好
4. 与冠心病密切相关的行为模式是
A. A型行为模式
B. B型行为模式
C. C型行为模式
D. D型行为模式
E. E型行为模式
5. 为了解社区居民对高血压知识的掌握程度,某社区护士抽样调查该社区居民100位。
回答正确率达到合格标准者60人,其中包括正确回答所有问题者20人。
则该社区高血压知识合格率为
A. 30%
B. 40%
C. 50%
D. 60%
E. 70%
6. 为增加糖尿病患病高危人群对糖尿病的了解,某社区护士计划开展讲座1次。
该护士共管理具有高危因素的居民50人,参加讲座者45人,则该次活动的暴露率为
A. 50%
B. 60%
C. 70%
D. 80%
E. 90%
7. 社区护士成功进行健康咨询的基础是
A. 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B. 宽松的沟通氛围
C. 敏锐的观察能力
D. 丰富的专业知识
E. 解决问题的能力
8. 健康教育中最常用的教育方法是
A. 提问
B. 讨论
C. 讲授
D. 角色扮演
E. 案例分析
9. 培训操作技能的最重要的方法是
A. 讲授法
B. 角色扮演
C. 案例分析
D. 提问与讨论
E. 示教与反示教
10. 印刷类宣传品中最常用的是
A. 标语
B. 宣传单
C. 宣传画
D. 录像带
E. 电视广告
11. 第一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发表《渥太华宪章》是在
A. 1948年
B. 1968年
C. 1975年
D. 1986年
E. 1996年
12. 能减少40%~70%的早死,1/3的急性残废,2/3的慢性残废的方法是
A. 进行全面健康教育
B. 控制不良生活方式
C. 修改人类基因信息
D. 消灭病员微生物
E. 改善自然环境
13. 直接影响社区居民接受健康教育的动机与愿望的因素是
A. 家庭经济条件
B. 居民职业状况
C. 受教育程度
D. 生活习惯
E. 年龄状况
14. 依据制定健康教育具体目标的要求,以下目标中合格的是
A. 人人保持正常血糖
B. 通过健康教育使居民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C. 通过健康教育使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80%
D. 通过一年的健康教育,降低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E. 通过1年的健康教育,使社区内体重指数超过28的老年人中有30%体
重指数下降到24以内
15. 制定健康教育具体目标的基本要求不包括
A. 具体
B. 可信
C. 可测量
D. 可完成
E. 明确方向
16. 健康教育具体目标中可以不明确回答的问题是
A. 对谁
B. 实现什么变化
C. 变化程度多大
D. 如何测量这种变化
E. 在多长时间之内实现这种变化
17.效应评价指标不包括
A. 卫生知识合格率
B. 卫生知识知晓率
C. 干预活动暴露率
D. 行为流行率
E. 行为改变率
18. 健康咨询基本步骤中实际上发生在咨询的每一个步骤当中的是
A. 问候
B. 询问
C. 接受反馈
D. 讲解基本知识及方法
E. 帮助咨询对象作出合理的选择
19. 使用讨论法进行健康教育时应当保证讨论时间不少于
A. 1分钟
B. 1~3分钟
C. 3~5分钟
D. 5~10分钟
E. 10~15分钟
四、多选题
1. 不良生活方式对健康影响的特点是
A. 变异性大
B. 广泛存在
C. 潜伏期长
D. 特异性差
E. 协同作用强
2. 下列属于基本健康行为的是
A. 平衡膳食
B. 定期体检
C. 合理运动
D. 预防意外伤害
E. 保持情绪平稳
3. 依据危险因素的可干预性确认健康问题的依据是
A. 优先选择明确的致病因素进行健康教育
B. 优先选择可测量可定量评价的项目进行健康教育
C. 优先选择能用最低成本达到最大的效果的项目进行健康教育
D. 优先选择社区居民能够接受、操作简便的项目进行健康教育
E. 优先选择可以预防控制、有明确健康效益的项目进行健康教育
4. 下列指标属于健康教育效应评价指标的是
A. 卫生知识合格率
B. 卫生知识知晓率
C. 干预活动覆盖率
D. 干预活动暴露率
E. 行为改变率
5. 提问与讨论适于培训
A. 知识
B. 态度
C. 交流技能
D. 决策技能
E. 操作技能
五、简答题
1. 简述健康的含义
2. 简述健康促进的策略
3. 简述制定健康教育具体目标的基本要求
4. 简述健康咨询的基本步骤
5. 简述宣传画的制作要求
六、论述题
1. 结合工作实际论述社区人群评估的内容及意义
2. 结合工作实际论述社区健康教育重点对象及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