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儿童个案社会工作(课堂PPT)
- 格式:ppt
- 大小:448.50 KB
- 文档页数:20
社会工作服务未成年人保护个案案例疾病困境儿童一、个案背景:(一)服务对象基本资料:张三,女,13岁,困境儿童,年前查出患髓母细胞瘤,经前期化疗目前有所好转,仍需定期去当地医院治疗;目前休学在家,主要由奶奶在家照看。
(二)个案来源:张三的父亲求助社工,表示自己女儿因病休学在家,在治疗中不配合,导致恢复缓慢。
社工及时介入,了解张三的身心情况及因生活突变导致的系列问题。
(三)家庭情况:1.家庭背景情况:父亲:在女儿生病期间,辞职在家照顾,女儿身体情况有所好转后,已经去上班了。
张三定期去医院治疗的时候,父亲会请假陪同,所在单位也比较照顾。
母亲:与张三相处不愉快(张三因化疗情绪变差),现长期在外工作,很少关注女儿情况。
奶奶:长期在家照顾。
2.服务对象与主要家庭成员的关系描述:在患病前,张三与家人关系和睦,经常一起参加社区活动。
但是自从患病后,受疾病及药物副作用的影响,张三性格比较暴躁,与家属沟通不愉快,家人照顾压力较大,导致其母亲与她关系一般,与父亲、奶奶关系较好。
(四)朋辈关系:1.朋辈环境:张三患病后身体各项机能较差,休学在家修养,长期不与外界接触,缺乏朋辈支持。
奶奶表示平时出门也不敢跟小朋友一起玩,怕别人会议论她。
2.社区环境:社区对张三家情况比较了解,在她患病初期帮助其申请相应补助,一定程度缓解家庭经济压力。
(五)健康状况:服务对象髓母细胞瘤,已进行手术治疗,情况较稳定,但是仍需定期到当地医院治疗。
社工走访中发现,张三虽有在治疗,但是恢复程度较为缓慢,目前仍无法直立行走,医生建议可以尝试针灸,但是家属表示张三不愿意,她感到害怕,治疗进度无法更进一步。
二、问题分析:(一)需求分析:1.经济需求:前期张三治疗费用较大,但是随着病情的稳定,父亲也已经去上班了,家庭经济情况相较之前有所好转,但是仍存在经济上的需求。
2.精神需求:张三因长期待在家里,缺少沟通交流、朋辈支持,导致不良情绪无法排解,情绪也变得时好时坏,有情绪不愿意表达,需要走出家门排解不良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