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加强医院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以什么为重点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2
医疗人才队伍建设研究作为一个文明社会,医疗是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健康意识的逐渐提高,人们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而在医疗资源中,医疗人才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医疗人才队伍建设成为了医疗发展重要的课题。
一、医疗人才队伍的现状分析医疗人才是医疗资源中最基础的环节。
但是我国的医疗人才队伍却存在很多不足。
一方面,医学专业教育体系仍然需要改进。
我国目前医学专业教育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力量不足、实践操作能力差等问题;另一方面,医疗体制也需要改革。
医患关系紧张、医生荒等问题都影响着医生的职业情绪和工作积极性,也制约着医疗队伍的建设。
二、医疗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医疗队伍建设是医疗行业发展的基础。
医疗人才队伍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影响着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
良好的医疗人才队伍建设,可以有效维护患者的健康利益,保障医疗卫生工作的顺利开展,也是全面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保障。
三、提升医疗人才队伍建设的针对性措施1. 加大高等医学教育投入,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2. 推进医疗卫生人员职业化建设,加强培训和技能提升。
3. 完善医务人员的工作制度和待遇保障,提高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幸福感。
4. 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医患沟通、改善医疗服务。
四、加强医疗人才队伍建设的前景展望医疗人才队伍建设是中国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加强医疗人才队伍建设有利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长远发展。
在未来,建立优秀的医疗人才队伍,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医疗水平、维护人民健康利益具有至关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医疗人才队伍建设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需要通过多方面的措施加以改善。
只有建立优秀的医疗人才队伍,才能够更好地保障人民的健康和利益,为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医院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
医院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是医院发展的关键环节,对于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医院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对策如下。
1.现状:
(1)人才短缺:尤其是高端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如医生、护士、科研人员等。
(2)人才结构不合理:年龄、专业、职称等结构不尽合理,缺乏梯次发展。
(3)培养机制不完善:人才培养途径单一,缺乏系统的职业规划和继续教育体系。
(4)人才流动性大:由于薪酬待遇、发展空间等因素,医院人才流失严重。
(5)队伍建设滞后:团队协作能力不强,缺乏有效的团队管理和激励机制。
2.对策:
(1)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人才培养机制,包括院校教育、毕业后培训、继续教育等。
(2)制定职业规划:为医护人员提供个性化的职业发展路径,明确晋升通道和培训计划。
(3)提高薪酬待遇:调整薪酬结构,提高人才吸引力,
留住关键人才。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团队建设,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5)优化人才激励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6)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拓宽人才培养视野,引进国际先进经验和理念。
(7)注重人才梯队建设: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人才梯队,确保医院可持续发展。
(8)改善工作环境:提升医院硬件设施和服务水平,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总之,医院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需要综合施策,注重人才培养、使用、管理各个环节,以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医院跨越发展为了实现医院跨越发展的目标,人才队伍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如何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成为了促进医院跨越发展的重中之重。
本篇文档将从三个方面阐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应该如何去做。
一、重视引才,稳定用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首先需要重视引才、稳定用才。
在当前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医院需要拥有大量的优秀医疗人才,才能够保障医院业务的顺利开展,并促进医院跨越式发展。
因此,医院需要优化人才招聘和考评机制,加大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和引导力。
同时,医院还应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内部人才的培养和使用,给优秀医护人员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福利待遇,让人才在医院中得到充分的认可和发挥。
除了用人制度方面的改善外,医院还可以通过发挥人才主观能动性,展示医院良好的发展前景和人才价值观的引导来稳定用才,共同实现医院改革与发展的良好人才生态。
二、加强人才素质建设,提高医院学科发展水平加强人才素质建设,提高医院学科发展水平同样重要。
医院作为医疗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应该不断加强医疗人员职业素养和学术水平的建设,提高医生和护士的专业技能和医疗服务质量,着力打造符合市场需求和国家医疗政策导向的医生、护士队伍。
因此,医院应该大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规范化培训和考评,营造一种竞争和学习的氛围,推动医院学科和人才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创新奖励机制,激发医院医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活力创新奖励机制是激发医院医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活力的必要手段。
医院要积极推进科学技术的创新应用,促进技术进步和医院的现代化建设。
通过优化奖励机制,加大对医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的投入,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推动医院技术含量的不断提高和学术水平的不断升华,从而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综上所述,医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举措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医院的生产和管理效率以及医疗服务质量,还直接影响着医院的长远发展和市场竞争力。
为了促进医院的跨越式发展,医院需要多方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开展人才招聘、引导和培育及管理,在激发人才灵感的同时,增加人才的使用效能,为医院的跨越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大力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提升医疗服务质量2023年,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医疗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力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已经成为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一、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方面,医疗人才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在医疗技术方面,我国的医生和护士普遍技术水平不高,尤其是在先进的诊疗技术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另一方面,医疗卫生人才的分布不均衡。
城市地区的医疗资源相对丰富,但是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医疗资源相对匮乏。
也正因为如此,一些患者不得不到城市地区就诊,增加了患者就诊的负担和费用。
二、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不仅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医疗卫生事业是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保障,通过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可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为人民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此外,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也可以进一步增强国家形象和国际竞争力。
三、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措施1. 促进医疗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医疗人才是医疗卫生事业成败的关键之一,因此加强医疗人才的培养和发展至关重要。
为此,我们应该通过多种途径来培养和发展医疗人才。
首先,加强高等医学院校的建设,提高医学教育的质量,增加医学生源数量;其次,鼓励医生和护士参加技能培训和专业进修,提高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
2. 加大医疗卫生人才的引进力度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人员的结构和数量均不平衡,存在城乡和区域之间的差距。
因此,应该通过多渠道引进优秀医疗卫生人才,以弥补各地区的医疗卫生人才缺口。
引进医疗卫生人才可以参考一些国际上的经验,比如放宽外籍医生的工作许可,鼓励国外医生来华工作,提高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国际化水平。
当前医院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现状和对策人才队伍建设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重心,抓好医院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人才队伍管理工作是一项大的系统工程。
拥有一支职业素质良好、专业技术精湛、提供优质服务的卫生人才队伍是确保医院科学发展的智力支持和核心内容。
用好现有人才,引进必需人才,培养后备人才,加快人事制度改革和人才资源开发的步伐,做到科技强院,人才兴院,促进医院稳定、持续、健康的发展。
标签:人才队伍建设;医院管理;对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尤其是公立医院改革已经开始进入深水期,医院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我院作为高校附属医院已进入全面建设与飞速发展的历史时期,医院发展的重心是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拥有一支职业素质良好、专业技术精湛、提供优质服务的卫生人才队伍,是确保医院科学发展的智力支持和核心内容。
一、我院人才队伍的现状我院作为一所高校的附属医院,人才队伍是医院医疗、教学和科研的主体,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和办院水平,主要取决于人才队伍的水平和质量。
但我院人才队伍现状同新形势、新任务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还存在一些问题,对医院的快速发展有一定制约作用,并日益凸显,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医疗队伍学历结构不理想,高学历比例不够大医院人才队伍整体学历层次,尤其是从事临床医疗工作队伍的学历层次偏低。
我院现有大学专科学历及以下人员636人,占61.03%,大学本科以上学历377人,占36.17%,硕士研究生学历及以上人员29人,仅占2.8%,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医院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二)学科建设水平和人才质量有待提高我院虽有临床医疗科室29个,但缺乏在省内有影响力的临床专家和学科带头人,这是影响医院迅速发展的瓶颈。
(三)人才队伍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我院各级临床医师的职称结构比例不合理,影响临床医疗工作的开展。
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人员71人,占全院执业医师的30.34%,主治医师76名,占32.48%,医师87人占37.18%。
浅析地市级医院人才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地市级医院作为基层医疗机构,在服务全社会健康需求、推动医疗事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才队伍建设是医院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当前地市级医院人才队伍建设存在一些问题,如医护人员流失严重、队伍结构不合理、人才培养机制薄弱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地市级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整体竞争力,亟待找到有效对策加以解决。
本文将在接下来的内容中对地市级医院人才队伍建设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地市级医院人才队伍建设的良性发展,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1.2 问题意识地市级医院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解决。
医院的人才队伍是医疗服务的重要支撑,对于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至关重要。
在地市级医院中,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如医护人员流动性大、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专业技能不断更新变化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医院的整体运作效率,也直接影响了医疗服务水平和患者体验。
我们需要更加重视地市级医院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寻求合理有效的对策,为医院人才队伍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提升医院整体竞争力和服务水平。
2. 正文2.1 地市级医院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地市级医院人才队伍建设是医院发展的重要支撑,对医院的整体实力和服务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
目前,地市级医院人才队伍建设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现状:1. 人才结构单一:地市级医院人才队伍中大部分是老资格医生,缺乏年轻医生和高层次人才的补充,整体人才结构单一化。
2. 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地市级医院缺乏系统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进修机会有限,导致人才的成长空间受限。
3. 缺乏跨学科合作机制:地市级医院中各科室之间缺乏有效的跨学科合作机制,导致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不高。
4. 缺乏激励机制:地市级医院的人才队伍缺乏激励机制,医护人员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
《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某单位“十一五”为了认真贯彻落实xx公司第八次工作会议精神,根据xx[202x]55号人才战略需要和事业发展要求,围绕公司科研、生产、经营等中心工作,为推进员工队伍分类管理,构建一支结构合理、整体素质高、协调发展的人才队伍,培育发展公司核心力量,建设人才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公司人才队伍建设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特制定此“十一五”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按照xx公司第八次工作会议的部署和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素质为重点,积极推进和抓好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业务过硬、技术精湛,既能持续推动公司科技创新,又能迅速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经营管理、科技、技能和创新人才队伍,为实现公司建设国际竞争力大公司和高科技现代化兵器工业的奋斗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争取在3—5年内建设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专门技能人才队伍。
二、基本原则(一)整体规划。
根据公司发展情况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进行前瞻性分析,明确本公司所需人员数量、结构、素质要求,实现公司人才建设工作的整体规划并制定出分步实施方案。
(二)优化结构。
在公司的人才建设工作中,要注重人才数量和素质,还要突出强调优化人才结构。
(三)合理配置。
根据公司发展需要,合理配置资源,保持各个类别、各个层次人员的合理结构。
(四)创新原则。
围绕公司发展目标,大力推进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工作中的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切实实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三、工作重点与目标(一)畅通人才发展通道,为三支队伍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根据公司发展需要,对公司的每一类人才进行分类,形成人才分类成长体系;并对每类人员由低到高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公司级、集团级五个层级,搭建起人才成长和晋升阶梯。
(二)进一步调整优化公司人才结构,力争3—5年内实现如下目标:1、总体结构目标第一,抓住机遇,精干主体,利用军品能力调整等政策,合理调整主业各岗位人员比例,使基本生产工人占40%—45%,辅助生产人员占20%—25%,专业技术人员占20%—25%,经营管理人员占5%—10%;第二,调整人员文化结构,逐步使公司中专以上学历人员达到70%—80%,其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力争达到10%—20%。
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状况调研建议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状况调研建议为了全面掌握**市卫生人才队伍现状,客观分析存在的问题,认真提高人才应对政策,促进我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和卫生事业发展,我局组织人员于今年2月份先后深入各医疗卫生单位,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现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截止目前,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811所(个),其中:公立综合医院6所、中医医院4所、妇幼保健院(所)5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所、卫生监督所5所、中心血站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9所、乡镇卫生院40所、村卫生室548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5个,民营医院18所、个体医疗诊所(社会办医)155所;共开设床位2945张,平均每千人口床位数2.25张;现有卫生人员3921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213人,占卫生人员总数的81.9%,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46人。
现有市直属医疗卫生单位16个,其中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3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中心血站1个,乡镇卫生院10个,现有村卫生室89个。
截至20xx年底,市区卫生人员中,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314人,占卫生人员总数的88.1%,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31人,卫生技术人员中,高级职称107人,中级职称276人,初级职称653人。
另有乡村医生110人。
二、近年在人才培养上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主要成绩走人才兴卫、强卫之路,是发展壮大卫生事业的必然之路。
近年来,国家和自治区政府加大投入用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使硬件建设发生根本性变化,为我市卫生事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面对新的形势和机遇,如何提高卫生队伍专业素质,以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要求,我们采取了各种应对措施,其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提高卫生人才素质。
一是在人才培养上采取了重要的措施。
采取“引智、引人、引技、引项”的办法和选优、选专、选高、选特的措施重点培养,重视对学科带头人、业务骨干的培养,提高了卫生技术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形成了学历、专业、年龄、职称、结构相对合理的人才梯队。
医院人才培养计划和人才梯队建设方案1目的以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观为指导,以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目标,在医疗实践中加快培养年轻的专业技术骨干。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提升我院实际竞争能力,现制定出我院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实施方案。
2.目标人才无断层;当医院内的某个职位由于人员的变动、长假、退休或辞职等种种原因出现空缺时,能有合适的人选接替这个位置;顺利交接并使目前的人选确实达到或胜过他的前任,而且交接得越快越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3•适用范围全院职工。
4.名词定义人才梯队建设:就是当现在的人才正在发挥作用时,未雨绸缪地培养该批人才的接班人,也就是做好人才储备,当这批人才变动后能及时补充上去和顶替上去,而这批接班人的接班人也在进行培训或锻炼,这样就形成了水平不同的人才,仿佛站在梯子上有高有低一样,形象地称为梯队。
为的就是避免人才断层。
5.内容5.1培训方式5.1.1根据和培养对象签订的“协议书”和个人培训计划,采取以在岗位自学为主,结合集中培训、跟师研究、参加学术交流、进修等多种方式进行培养。
5.12宏观调控,统筹安排人才的培养,根据全院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医院的卫生医疗服务人员要具有执业医师及以上执业资格。
5.13为实现这一目标,在卫生人才培养方面具体落实以下措施:5.1.3.1合理安排各层次人员比例,依照上级部门的请求进行人员配置。
5.13.2积极统筹调动卫生教育资源,在人才培养上做到优势互补、统筹兼顾。
5.1.3.3方向明确,形式多样针对人员的培训以提高学历、推广相宜手艺、教学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医治为主,积极开展卫生专科人才培养。
5.2以人为本,坚持“三个并重”5.2.1培养和使用并重。
培养人才的目标是为了更好地使用人才,发挥其价值和潜力。
人才也只有在使用中才能更好地获得培养、锻炼和提高。
在使用好现有人才的同时,将人才的培养摆上同等重要位置,充分注重挖掘人才潜力,积极探索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极力为优良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有益条件。
1.医院人才建设的困顿
1.1拔尖人才不够多。
有些医院的技术人才比例占全院绝大部分,但技术拔尖的人才不多,尤其是一专多能的拔尖人才不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医院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1.2技术队伍不够稳定。
医生是一个低收入、高风险、高压力、高强度的职业,由于工作强度大、地位低、发展前途不大和薪水低的问题,很多医生思想不稳定,在公办或私营医院之间辗转不定,甚至放弃医生这个职业,离开医疗行业,这就造成一些本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和前途的、年轻的高学历人才思想不够稳定,更难以担当起学科建设的重任,学科带头人断档,后继乏人问题日益突出。
1.3激励机制不够全。
有些医院对技术骨干科研水平、科研能力定性、定量分析方面缺少全面、系统、可操作性强的评估机制,论资排辈、迁就照顾、轻工作实绩、重资历和任职时间的现象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一方面使得部分混日子的人四平八稳坐凳子;另一方面也挫伤了要求进步人员的积极性。
2.实例
2.1人才队伍现状。
笔者所在医院是一所市级专科医院,在岗职工60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54人,占91.12%。
卫技人员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48人,中级技术职称的93人,初级技术职称347人。
队伍梯队呈“金字塔”型,高层次人才急缺,技术队伍力量偏低,人才队伍配置有待进一步完善,同时,由于历史原因,原培养的专业技术力量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医疗需求,年轻医师培养又仍需一定周期,因此出现卫生队伍青黄不接的“瓶颈”问题,特别是急需人才难引进,如儿科、超声诊断、麻醉、放射等专业的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才特别难求。
2.2医院在运行过程中的对策。
2.2.1科学拟定卫生人才队伍的目标。
为满足不断增长的医疗需求,医院进行前瞻性地选好配齐技术力量,科学制订整体人才培养和人才配置计划,根据医院业务发展需要,与时俱进培养和引进人才,逐步解决人才供需矛盾。
2.2.2培养卫生人才队伍。
一是注重培养德才兼备的主治医生。
主治医生是医院发展的基础,要不惜千金为她们创造较高层次的培训和进修机会,扩大对外交流,扶持她们开展实用新技术、新业务,让这些技术骨干脱颖而出。
二是爱年轻的技术人员,她们是学历和能力并重的人才,易于吸收新鲜事物,是后备军,对她们要在学习的机会上加大倾斜力度,给更多放手锻炼的机会。
三是注重整体人力的提高,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加大继续医学教育的投入,把对技术人员的一般能力培养向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转移,与时俱进更新知识和技术。
2.2.3留住关键人才。
一是用活、用好老专家。
老专家有丰富的经验,较高的声望,充分发挥老专家传帮带教的作用。
二是留住关键人才。
关键人才就是拨尖人才,留住了关键人才,就是留住了技术,留住了病源。
2.2.4建立健全绩效考核体系。
根据卫生政策和规定,结合单位实际,做好本单位的定岗定员工作,明确岗位职责和岗位管理制度,合理地确定岗位评价和考核指标,探索人力资源和人力成本相辅相成、切实可行的绩效考核体系。
3.如何更好地建设人才队伍
从医院人才队伍建设的策略来看,我们得出,要建设一支良好的人才队伍,首先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人才理念,积极探索人才管理机制,在人才培养、引进、激励和管理等方面进行探索,才能为医院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因此,加快科技干部成长的策略是:
3.1高起点引进,就是切实引进一批知识型、创新型、管理型人才。
在着眼于医院现有技术人员合理调整使用的基础上,应放眼外面,求贤若渴,寻找、引进医院学科建设所需要的拔尖人才。
根据工作实际,调整人才引进政策,增强吸引人才的竞争力,以改善学科结构,提升医院整体水平。
3.2高质量培训,坚持扬长补短、重在补短的原则。
医院现有技术干部队伍是医院的主要依靠力量和生力军,这个队伍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院的长远发展。
3.3高标准管理,严格要求,严格教育,强化激励。
在对优秀人才的管理上,要突出一个“严”字,对人才实行动态管理,对不合格的、发展潜力不大的、进步较慢的,要及时予以淘汰,不能顾及情面,放宽政策。
3.4高效益使用,看准了的力求早用,成熟了的切实用好,特别优秀的超常使用。
在人才的使用上,既要遵循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又要注意把握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特殊规律。
要把综合素质好、有潜力、有培养前途的优秀年轻干部优先安排到重要岗位锻炼和任职,交任务、压担子,早成才、早出效益,增强医院生机和活力;要把握人才的使用时机,把德才表现好的后备人才及时用到最合适的岗位;要不拘一格用人才,对拔尖的后备人才敢于打破常规,委以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