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太湖新城生态城指标体系研究论证稿2010-无锡规划院
- 格式:pdf
- 大小:7.16 MB
- 文档页数:67
无锡市政府关于印发无锡市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无锡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10.30•【字号】锡政发[2006]402号•【施行日期】2006.10.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无锡市政府关于印发无锡市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的通知(锡政发〔2006〕402号)各市(县)和各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现将《无锡市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六年十月三十日无锡市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序言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所寻求的基本发展模式。
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2000年以来,国家先后发布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和《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提出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近期和远期目标。
2005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进一步提出了推动生态市建设的要求。
2001年12月,江苏省人大通过了《关于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推进生态省建设的决定》,全面启动江苏生态省建设工作。
2004年12月,《江苏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由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批准实施,该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江苏生态省建设方案,江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向纵深推进。
作为全省“两个率先”先导区和示范区,无锡担负着全省经济建设的率先与生态建设的率先,加快发展的率先与协调发展的率先相统一的重任。
无锡开展生态市建设,是率先贯彻科学发展观,率先落实省委、省人大、省政府建设生态省的要求,率先实践生态市建设的重要举措。
生态市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
为了举全市之力投入并参与生态市建设,市政府按照国家生态市考核和江苏生态省建设要求,从全市实际出发,编制了《无锡市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提出生态市建设的基本理念和发展思路,明确各阶段的目标任务、建设内容和工作措施。
我国构建低碳城市的途径及其对策研究——基于江苏省无锡市建设“低碳城市”的分析李雯;杜建国;吴梦云【摘要】面对日益突出的世界气候问题,本文通过对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的理论分析,结合江苏省无锡市建设低碳城市的现状和路径分析,提出低碳经济发展的一般模式,从而指明低碳城市在中国实践的新思路。
【期刊名称】《江苏商论》【年(卷),期】2010(000)012【总页数】2页(P140-141)【关键词】低碳经济;低碳城市;途径【作者】李雯;杜建国;吴梦云【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062.2一、引言为了解决目前日益突出的世界气候和环境问题,低碳经济的实现是一条根本途径。
通过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技术创新、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的减少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低碳化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低碳经济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即发达国家拥有低碳经济实力,发展中国家望尘莫及;发达国家拥有结构低碳优势,发展中国家碳排放呈增高态势;发达国家掌握国际规则制定主动权,发展中国家则力不从心;发达国家具备低碳科技优势,发展中国家相形见绌;发达国家低碳经济强势推进,而发展中国家正突破高碳困境。
[1]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第二大CO2排放国,一直高度重视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
但不能否认的是,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1、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的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形态。
[2]金融危机后,以低碳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新能源、新科技、新材料、新消费),正成为全球寻找弥补金融危机造成的价值窟窿的药方。
以低碳为代表的新经济,有可能出现税收增长、利润增长和收入增长出现和谐的曲线,但只有当国家利益、厂商收益和居民收入在生产关系调整过程中实现和谐时,新能源推动的价值创新才能转化成价值实现。
太湖新城规划优化方案前言太湖新城,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南部,是无锡市新型城镇化战略重点建设区域,也是沪宁杭新城市群和太湖经济区的重要节点。
本文旨在对太湖新城的规划进行优化,推动其可持续发展。
问题分析道路规划问题首先是太湖新城的道路规划问题。
当前,太湖新城的道路规划相对比较简单,没有设计足够的高速道路和桥梁。
尤其是城市中心的道路不足,主干道之间的转换困难。
这给交通带来了巨大的不便,也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障碍。
生态环境问题太湖新城位于太湖之畔,要保护好生态环境,防止污染。
但事实上,太湖新城的环保系统还不完善,城市环境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如垃圾回收处理、道路尘土污染等。
经济发展问题太湖新城的经济发展还不够成熟,要想让太湖新城成为一座强劲的城市,就必须在经济上不断创新。
当前,太湖新城的产业结构主要是服务业和新能源产业,但要想实现经济多元化,还需加强制造、体育旅游等产业的发展。
优化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太湖新城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本文提出以下规划优化方案。
道路规划优化在太湖新城的道路规划中,应增加高速公路和桥梁的数量,同时提高城市中心道路的宽度。
这一点对于太湖新城的交通发展非常关键。
通过规划路网,使主干道和次干道之间的转换更灵活,更便捷,从而增强太湖新城交通的整体开发能力。
生态环境优化加强太湖新城的环保,重视城市环境问题,开展垃圾分类投放,建立一个绿色环保系统。
在城市的环保建设中,要加强防护污染和清洁路面的工作。
推进太湖新城的生态建设,建立一个生态环境保护区。
经济发展优化在太湖新城的经济发展中,应注重发展制造、体育旅游等一些多元化的产业,尤其要发挥无锡作为制造业发展的优势。
同时,应引进更有竞争力的企业进入太湖新城,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结语通过对太湖新城的规划优化,我们可以帮助太湖新城实现可持续发展。
虽然太湖新城目前存在一些问题,但我们相信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下,太湖新城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实现长足的发展。
无锡太湖新城概念性总体规划设计无锡太湖新城是江苏省无锡市的一个新兴区域,位于无锡市东南部,毗邻太湖,总面积约为150平方公里。
该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是无锡市发展的重要战略区域。
本篇文章就无锡太湖新城的概念性总体规划设计进行探讨。
首先,无锡太湖新城的总体规划设计应以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为理念。
考虑到太湖的特殊地理位置和重要的生态价值,规划设计应注重保护太湖及其周边生态系统,通过建设绿色生态基础设施,提高环境质量,保护生态资源。
同时,要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的路径,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其次,无锡太湖新城的总体规划设计应注重优势产业的发展。
无锡太湖新城的地理位置独特,交通便利,拥有丰富的产业资源。
规划设计应充分挖掘新城的产业潜力,发展现代制造业、高端服务业等优势产业,提升区域经济水平。
同时,规划设计还应注重引进外资和创新创业人才,推动新城经济的国际化、现代化发展。
第三,无锡太湖新城的总体规划设计应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考虑到新城的地理条件和发展需求,规划设计应合理安排城市功能区划,将市中心区域作为经济、文化、行政中心,发展高端商业、文化艺术等产业。
同时,要合理规划居住区,提供高品质的住宅环境和配套设施,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
此外,规划设计还应注重公共交通、道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的可达性和通达性。
最后,无锡太湖新城的总体规划设计应注重人文关怀。
作为一个新兴区域,新城的人文环境和社会服务设施尚未完善。
规划设计应注重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建设完善的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社会服务设施,提供多元化的生活选择。
此外,还应注重保护和传承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营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形象和品质。
总之,无锡太湖新城的概念性总体规划设计应以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为理念,注重优势产业的发展,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注重人文关怀。
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无锡太湖新城将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
关于《无锡市太湖新城生态城条例》审议意见的报告文章属性
•【公布机关】江苏省人大及其常委会
•【公布日期】2011.11.23
•【分类】审议意见的报告
正文
关于《无锡市太湖新城生态城条例》审议意见的报告
——2011年11月23日在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
省人大法制委员会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无锡市太湖新城生态城条例》已经无锡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制定,现报省人大常委会批准。
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在该条例通过前进行了初步审查,征求了省法制办、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环保厅等有关部门和部分省人大代表、立法咨询专家的意见,并与无锡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进行了沟通,无锡市人大常委会对该条例已经作了相应修改。
省人大法制委员会于10月31日召开全体会议对该条例进行了审议,现将审议意见汇报如下: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对城市的居住功能和生态要求愈来愈高。
为了推进太湖新城生态城建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无锡市结合
本市实际制定地方性法规是必要的。
该条例依据国家和省相关法律、法规,对生态城的规划和建设进行了科学、具体的规定,对生态城的环境规定了较为严格的保护措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该条例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地方性法规不相抵触,建议本次会议审议后予以批准。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73太湖新城“城市客厅”——无锡市太湖新城XDG-2010-48号地块孙晓梅(上海兴筑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上海 200092)摘要:在当前经济的推动下,我国社会取得了巨大进步,并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贡献。
建筑与城市息息相关,建筑是城市的基础,本文以江苏无锡市太湖新城XDG-2010-48号地块项目为例,就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性进行了详细分析;介绍本项目充分利用尚贤河湿地的景观资源,营造公园式办公环境,并提供休闲活动的城市广场,建筑空间和风格既体现了江南的传统文化,又展现出现代办公特点,打造太湖新城“城市客厅”;展示本项目既能提供灵活多变的办公空间,又能满足总部办公、创客空间等多样化的办公需求。
笔者希望通过本文对该项目的总结分析,能够给我国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的进步提供帮助。
关键词: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公园式办公;“城市客厅”;灵活多变[中图分类号] TU24 [文献标识码]A “City Living Room” in Taihu New Town—— Block XDG-2010-48 in Taihu New Town, WuxiSun Xiaomei(Shanghai Xingzh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Shanghai 200092, China)Abstract: With the promotion of the current economy, our society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and contributed to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chitecture and city is closely related. Architecture is the foundation of a city. Taking XDG-2010-48 block project of Taihu New Town in Wuxi, Jiangsu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make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importanc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in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The project makes full use of the landscape resources of Shangxian River wetland, creates a park-style office environment and provides a city square for leisure activities. The architectural space and style not only embody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he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but also sh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office, and create the “city living room” of Taihu New Town. The project can provide flexible office space, meet the needs of headquarters office, and create guest space. It is hoped that this paper could be helpful for the improvement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and also architectural design in China.Key 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park office; “city living room”; flexible and changeable无锡市太湖新城XDG-2010-48号地块,位于无锡太湖新城丰润道东侧、吴越路南侧、尚贤河湿地西侧,与无锡古镇巡塘西街隔尚贤河湿地相望,占地面积为42 191m 2,规划用地性质为商业,建筑功能包括商业、金融、餐饮、办公、展览等。
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规划文本(1995年-2010年)一九九五年八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导无锡市城市规划区内各项城市建设的重要文件。
在城市规划区进行各项建设活动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均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和《无锡市城市规划管理实施细则》的规定,执行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是一九八。
八年一月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的《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方案》的修订规划。
凡原规划与本规划有不一致处,均以本规划为准。
第三条修订规划的依据与基础资料1、无锡市人民政府C19933锡政字280号《关于修订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锡规(1993)7号文的批复》。
2、一九八八年一月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的《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方案》。
3、《上海经济区域城镇布局规划纲要(1985—2000)》。
4、《江苏省沿江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纲要》。
5.无锡市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纲要。
6、太湖风景名胜区马山、梅梁湖、蠡湖、锡惠等景区规划。
7、无锡市综合交通规划。
8、江阴、锡山、宜兴三市(县级市)市域规划。
9、国家及省有关法规。
第四条规划指导思想1、强化经济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无锡的区位优势,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等全面协调发展,以实现经济国际化,城市现代化、农村城市化。
2、制订“山水城市”的建设模式,建设具有良好城市生态环境,融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于一体的现代化城市。
3、构筑现代化大城市的发展格局,以利城市有机疏散和持续发展。
4、建立现代化的城市交通体系,加速形成区域交通枢纽,提高和增强城市的运行效率和流通功能。
5、建立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形成现代化的城市群格局。
第五条规划修订重点1、调整城市布局,提出建设”城外城”(无锡新区)、”城中城”(无锡旧城)、”山水城”和中心商务区(CBD)的构想,以形成开敞的、分散组团式的大城市发展格局。
“无锡中瑞低碳生态城”规划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时间:2010-8-9 [ 大中小] 浏览次数:349 [ 打印] [ 关闭] [ 收藏] 文/无锡太湖城管委会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反思城市现有的发展模式,探索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
无锡作为长三角经济区的重要城市之一,作为一个经济发达和城市化高速推进地区的典型代表,大力发展应用低碳生态技术,破除“苏南模式”的发展瓶颈,建设低碳生态示范区—无锡中瑞低碳生态城,这既是无锡发展的机遇,也是无锡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一、探索建立宏观生态规划及指标体系无锡中瑞低碳生态城是中瑞携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节约资源能源、加强环境保护、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合作项目。
中瑞低碳生态城位于无锡新的城市中心太湖新城的核心区,西侧紧邻贯穿整个核心区的湿地公园,南侧是纵深约1公里的环太湖湿地保护区,北侧是部分已建成投用的国际博览中心,占地面积2.4平方公里。
其建设目标就是打造“中国一流、世界有影响力”的低碳生态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和示范工程。
为此,中瑞低碳生态城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建立“低碳生态城市”的需要,积极适应全球气候变化,认真研究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文化和生态环境的理念和方法,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的新模式,从七个方面建立起具有国际水准的中瑞低碳生态城指标体系。
(一)可持续的城市功能:布局高效紧凑,最大限度节约用地;住宅、商业、配套设施混合开发,公共空间有效结合,基础设施完善,社区配套设施齐全,服务半径合理。
(二)可持续的生态环境:保护利用自然地貌,提高空气、噪声、地表水质标准,保持良好自然环境;增大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提升排氧能力和碳汇能力,以本地为主选用绿化物种,确保区域景观丰富多样。
(三)可持续的能源利用:结合本地气候和资源条件,积极使用太阳能和地能,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全面使用建筑节能材料和设施,降低单位面积建筑年耗能,大力压降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科技厅省统计局
江苏省创新型城市创新型乡镇创新型园区建设
评价考核指标体系(试行)的通知
苏政办发〔2010〕99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省科技厅、省统计局制订的《江苏省创新型城市创新型乡镇创新型园区建设评价考核指标体系(试行)》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年八月六日
江苏省创新型城市创新型乡镇
创新型园区建设评价考核指标体系(试行)
省科技厅省统计局
一、说明
(一)为认真开展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份建设,加强对创新型城市、创新型乡镇、创新型园区建设的评价考核,为建设创新型省份和发展创新型经济提供有力支撑,特制订本指标体系。
(二)本指标体系适用于江苏省创新型城市、创新型乡镇、创新型园区评价考核。
(三)省科技厅、统计局按照本指标体系,定期对各创新型城市、创新型乡镇、创新型园区进行评价考核。
(四)本指标体系适用期限为2011-2015年。
(五)本指标体系由省科技厅、统计局负责解释。
二、评价考核指标体系
(一)创新型城市建设评价考核指标
(二)创新型乡镇建设评价考核指标
(三)创新型园区建设评价考核指标
主题词:科技创新考核指标体系△通知
抄送:省委各部委,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军区。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0年8月9日印发。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无锡市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目标任务管理与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无锡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2.23•【字号】锡政办发[2010]44号•【施行日期】2010.02.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水污染防治正文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无锡市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目标任务管理与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锡政办发〔2010〕44号)各市(县)和各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无锡市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目标任务管理与考核办法(试行)》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一○年二月二十三日无锡市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目标任务管理与考核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明确职责,加强无锡市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目标任务的管理、督查和考核,确保完成国家、省和市确定的目标任务,改善太湖无锡水域水环境质量、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先驱城市,根据《无锡市太湖水污染防治委员会工作规则》、《无锡市太湖治理和环境保护大督查工作机制暂行办法》、《无锡市治理太湖保护水源工作问责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考核内容包括国家《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无锡市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省政府和市政府下达的太湖水污染治理目标责任书和其他相关规划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
第三条考核对象为无锡市太湖水污染防治委员会各成员单位(以下简称成员单位)、太湖治理工程项目责任单位和实施单位。
第四条以省、市下达的目标责任书为重点,全面考核、突出重点,统一监督、分工负责,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第五条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由市政府下发。
成员单位及相关责任单位应当按照责任书要求和《无锡市太湖水污染防治委员会工作规则》,制定实施方案,落实责任主体,报告实施进度,完成年度任务。
市太湖水污染防治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太湖办)会同监察等有关部门对全市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目标任务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无锡市人民政府关于无锡太湖新城生态水系规划的批
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无锡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08.09.17
•【字号】锡政发[2008]233号
•【施行日期】2008.09.17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
正文
无锡市人民政府关于无锡太湖新城生态水系规划的批复
(锡政发〔2008〕233号)
市规划局、市水利局:
你们《关于报批<无锡太湖新城生态水系规划>的请示》(锡规〔2008〕26号)悉。
经研究,原则同意该规划,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规划确定的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无锡市太湖新城,北起曹王泾-五里湖,南至太湖,西邻梅梁湖,东至京杭运河-望虞河,总面积150平方公里。
二、原则同意规划明确的骨干河道和调水措施。
将太湖新城水系划分为“三纵三横”6大骨干河道。
调水净化措施以控源为主,构建城市生态水系优化系统。
三、原则同意规划确定的总体目标和分期目标。
总体目标主要为保持城市水系原生态,增强河网水体流动性。
四、同意以《无锡太湖新城生态水系规划》为依据,实施太湖新城水系管理。
五、在下一阶段工作及规划实施中,要综合考虑生态绿地建设、建筑清洁节
能、雨水渗透系统等因素,处理好太湖生态水系建设与城市建设之间的衔接,处理好生态水系保护总体目标的近远期分期实施,处理好新城建设的生态水系保护,切实推动太湖新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二○○八年九月十七日。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太湖(蠡湖)新城流域治理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正文:----------------------------------------------------------------------------------------------------------------------------------------------------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太湖(蠡湖)新城流域治理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锡政办发〔2010〕287号)各市(县)和各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太湖(蠡湖)新城流域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二○一○年十一月九日太湖(蠡湖)新城流域治理三年行动计划(2010-2012年)太湖治理作为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是国家和省赋予无锡的一项重要任务。
太湖(蠡湖)新城北起梁溪河,南至贡湖,西临梅梁湖,东至京杭运河,由太湖新城、蠡湖新城以及蠡湖水域三大部分共同组成,总面积约180 平方公里。
太湖(蠡湖)新城建设是无锡市委、市政府打造现代化湖滨城市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无锡实现从“运河时代”向“太湖时代”迈进的重大战略部署。
根据建设生态低碳城的发展思路,打造经济繁荣、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和谐社会。
遵循生态文明的城市发展模式,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将太湖(蠡湖)新城建设成为无锡“四城”建设的样板和标杆,探索具有无锡特色的生态文明先驱城市建设之路。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先驱城市的决定》、《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太湖新城-国家低碳生态城示范区建设的决定》、《无锡市生态文明先驱城市建设三年行动纲要(2010-2012)》,市委、市政府计划用3年时间,将太湖(蠡湖)新城建成“清水流域”,太湖(蠡湖)新城“清水流域”建设是无锡建设生态文明先驱城市和太湖治理的示范性工程,是无锡治理太湖的重要举措,是无锡治太工作转向“流域性综合治理”的大胆尝试。
无锡太湖新城规划介绍第一篇:无锡太湖新城规划介绍无锡太湖新城规划介绍区位:太湖新城位于无锡城市南部。
五街道(滨湖、雪浪、太湖、华庄、新安)两园区(科教园、太科园)现状:新城范围:北起梁塘河,南至太湖,西邻梅梁湖景区,东至京杭大运河,总面积150平方公里,规划人口规模为80万,就业岗位约50万。
建设用地规模约95.7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用地约54.3平方公里。
太湖新城是无锡新的城市中心,是一太湖新城是无锡新的城市中心,是一个开放式、生态型的现代化新城。
主个开放式、生态型的现代化新城。
主要功能定位为行政商务中心、科教创要功能定位为行政商务中心、科教创意中心和休闲宜居中心,是无锡行政意中心和休闲宜居中心,是无锡行政办公、金融机构、企业总部、专业服办公、金融机构、企业总部、专业服务的集聚区。
务的集聚区。
规划结构规划形成“一核”(行政文化及商务金融核心区)、“一带”(环太湖山水风光带)、“两园两区”(太湖国际科技园、科教产业园及核心区两侧的生活区)太湖新城以华谊路和蠡湖大道为界,自东往西分为东区、中心区和西区。
西区中区东区华谊路以东,高浪路以南以太湖国际科技园为载体,重点建设高新技术研发园、大学科技园、软件园、数码设计园、创意研发园。
中区华谊路以西、蠡湖大道以东重点建设太湖新城商务中心、市民中心及各类居住社区。
蠡湖大道以西蠡湖大道以西以山水城旅游度假区、科教以山水城旅游度假区、科教产业园为载体,重点发展创产业园为载体,重点发展创意产业和生态休闲旅游业。
意产业和生态休闲旅游业。
WEASTSECTION核心区位于太湖新城中心部位,北至高浪路,南至太湖,东至贡湖大道,西至立信大道,总面积约11平方公里。
核心区集中了市级行政办公、金融商务、文化休闲等公共设施。
中心区“十一五”建设目标基本完成55平方公里内主要干道和重点绿化环境建设,基本完成水系整治和基础设施配套,完成市民中心、会展中心等大型公共设施的建设,完成300万平方米以上农民安置房和300万平方米以上商品房建设,初步形成现代化新城框架和风貌。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全市绿道网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无锡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8.16•【字号】锡政办发[2010]234号•【施行日期】2010.08.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全市绿道网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锡政办发〔2010〕234号)各市(县)和各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关于加快推进全市绿道网建设的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年八月十六日关于加快推进全市绿道网建设的实施意见(2010年8月)为加快绿道实施,推进宜居城和生态城建设,整合和改善无锡现有的生态环境,增加旅游资源的可达性,拓展居民休闲游憩空间,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推进全市绿道网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基本概念及构成要素(一)基本概念。
绿道是利用自然生态走廊或风景道、绿化带等人工走廊,连接郊野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生态资源,形成供城乡居民及游客休闲游憩的开放式空间。
绿道具有保护自然、改善环境等生态功能,为市民及游客提供户外活动空间等游憩功能,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促进人际交往等社会与文化功能,促进旅游及相关产业发展、提升周边土地价值等经济功能。
(二)构成要素。
绿道具备四大构成要素,一是游憩空间,是供居民及游客进行休闲、游憩、娱乐活动的节点地区;二是主体绿道,是连接各休闲游憩空间的开场空间纽带;三是游憩路径,即步行道或自行车道;四是附属设施,是为人们提供的休息、指示、娱乐、安全保障等设施。
二、指导思想、实施原则和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强化生态保护意识,满足市民及游客的多样性需求,制定整体规划,明确建设标准,分期推进建设,体现绿道的多样化、本土化和生态化,进一步优化区域生态格局和生态环境,打造绿色开放式空间,推动区域生态保护、生活休闲一体化乃至经济发展一体化,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无锡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关于公开征求《无锡市太湖新城生态城条例(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文章属性•【公布机关】无锡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无锡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无锡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1.08.29•【分类】征求意见稿正文《无锡市太湖新城生态城条例(草案)》已由无锡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进行了第一次审议,将于10月份进行第二次审议。
为了增强地方立法的民主性和科学性,提高立法质量,现将《无锡市太湖新城生态城条例(征求意见稿)》全文予以公布,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请将意见于2011年9月15日前以书面或者电子邮件方式反馈给无锡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电子邮箱:***************地址:无锡市新金匮路1号市民中心6号楼(214131)2011年8月29日无锡市太湖新城生态城条例(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推进太湖新城生态城建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太湖新城生态城规划、建设、管理等活动。
本条例所称太湖新城生态城(以下简称生态城),是指北至梁塘河,南至太湖,西至梅梁湖,东至京杭大运河,总面积约一百五十平方公里的区域。
其中尚贤河东南侧,总面积约二点四平方公里的区域为无锡中瑞低碳生态城。
第三条生态城建设和发展应当坚持生态优先、示范引领、科学创新、统筹协调的原则。
第四条生态城应当遵循国家和省有关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并实行严格的规划控制、建设标准和管理规范。
第五条市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制定相关政策,对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低碳节能等新技术的应用给予扶持和奖励。
第二章生态城规划第六条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生态城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指标体系,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建设、民防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组织编制生态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无锡太湖新城低碳生态规划指标体系
孙大明;马素贞;李芳艳
【期刊名称】《建设科技》
【年(卷),期】2011(000)022
【摘要】本文阐述了无锡太湖新城低碳生态规划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和制定原则,以及落实指标实施导则的主要内容和特色,以便为其他生态城市建设或今后低碳生态城市评价标准的制定提供一定参考。
【总页数】3页(P52-54)
【作者】孙大明;马素贞;李芳艳
【作者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
【相关文献】
1.无锡太湖新城的生态规划和建设实践
2.基于法的效力保障低碳生态城持续性发展——《无锡市太湖新城生态城条例》的评析与建议
3.无锡太湖新城水系规划研究
4.无锡太湖新城总体规划
5.浅谈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以无锡太湖新城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