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消毒隔离规范演示文稿
- 格式:ppt
- 大小:849.00 KB
- 文档页数:35
医疗机构消毒隔离制度范本为了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及《消毒管理办法》,消除病原微生物的危害,改善环境卫生,提高医疗质量,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及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人体健康,特作以下规定:一、各单位要有消毒管理机构,负责本单位传染病消毒管理.监测.检查,对职工进行消毒知识的宣传.教育.业务培训,监督各项制度的落实。
二.防止院内交叉感染,传染病房与普通病房要有严格区别,并设立明显标志,做好院内污水处理。
三、对有关科室的消毒必须做到。
手术室一病一消毒,产房.婴儿室随时消毒,供应室.消毒室.治疗室.制剂室等每天定时消毒。
四、对消毒效果进行定期自行检查,每周一次,并做好消毒检测记录,每年接受防疫部门两次抽查。
五、购置一次性医疗.卫生.保健消毒药械,产品要有三期批号,产地及省厅批准文号,要符合《国家消毒管理办法》卫生标准。
严格把关,对不合格的产品要严格查处,使用后要立即消毒或回收集中销毁。
六、玻璃针管.多用针头和浸泡的器械,使用高压灭菌消毒,夏季一天,冬季三天,浸泡器械的消毒液要定期更换,严防混浊变质。
七、消毒过的物品必须存放在无菌盛器内,要有明显标志,不得与带菌物品同放。
清河区人民医院____.09.19医疗机构消毒隔离制度范本(二)一、治疗室布局合理,专人负责,严格区分有菌区与无菌区、清洁区与污染区,并有明显标记,进入治疗室人员必须衣帽整齐,操作前应洗手戴口罩。
凡私人用物不得带进治疗室。
二、治疗室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严格分开放置。
便用无菌物品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三、治疗室应湿式清扫,清扫物品要专用,每日通风,有紫外线照射消毒,消毒液喷雾等措施,每月作空气培养一次,细菌总数不得超过500/m。
四、治疗室每日清扫、消毒二次,所有器械用物,每周更换大消毒二次,并注明消毒日期。
打开的无菌液及无菌物品需继续使用时,应无菌保持____小时有效。
五、各种治疗注射应一人一针一管制(含皮试)。
六、体温表应在有效消毒液中浸泡后冲洗甩干备用。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范本一、综述医院是诊治病人的场所,病人的健康与医护人员的健康息息相关。
为了提高医院的治疗效果,保障病人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必须加强医院的消毒隔离工作。
本制度依据国家卫生法规、卫生部门的相关规定和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对医院消毒隔离工作进行规范,确保医院环境的清洁卫生,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保障医护人员和病人的健康安全。
二、工作原则1.负责制原则:院长是医院消毒隔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全院所有人员都有消毒隔离的责任,各个科室的科长负责本科室的消毒隔离工作。
2.预防为主:重视消毒隔离工作的预防性,通过管理、宣教、监督等手段,预防交叉感染的发生,减少医院内部感染的风险。
3.科学施策: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和卫生部门的规定,科学制定医院的消毒隔离措施,确保医院环境的清洁卫生。
4.严格执行:要求全院所有医护人员严格执行医院的消毒隔离制度,严禁漏洞和违规行为的发生,确保医院的消毒隔离工作得到有效执行。
三、医院消毒管理1.医院环境的消毒(1)医院的环境消毒主要是对医院的公共区域进行定期的消毒,如病房、手术室、检验室、化验室等。
根据环境的不同,采取合适的消毒方法,确保医院环境的清洁卫生。
(2)医院环境的消毒应按时、按点、按质进行,要求消毒人员严格遵守消毒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更改消毒方法和消毒药剂的配比。
(3)医院环境的消毒应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消毒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2.医疗器械的消毒(1)医疗器械的消毒是医院消毒隔离工作的重要环节,必须严格按照卫生部门的相关规定进行消毒,确保医疗器械的消毒质量。
(2)医疗器械的消毒应由专业人员负责操作,确保消毒的全程监控和跟踪,防止消毒药剂的浓度不足或浓度过高。
(3)医疗器械的消毒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消毒时间、消毒方法、消毒药剂等操作规程,不得随意更改消毒方式和消毒药剂的使用量。
3.医护人员的消毒(1)医护人员是医院消毒隔离工作的重要参与者,必须严格进行个人消毒,如手消毒、口罩、手套等,确保医护人员的个人卫生。
各科室消毒隔离制度范文消毒隔离制度是医疗机构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能够有效防止病原体的传播和交叉感染,保障患者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为了落实消毒隔离制度,各科室应该建立起相应的制度和规范,确保消毒隔离工作的科学有效进行。
一、医院感染科消毒隔离制度范文1. 患者隔离:医院感染科要根据患者感染的类型、传播途径和疾病严重程度等因素,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
例如,对于急性传染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应进行呼吸道隔离,即将患者单独隔离在独立的隔离病房中,保证空气流通,减少交叉感染的可能。
2. 消毒程序:医院感染科要制定清晰明确的消毒程序,包括消毒剂的选择、浓度的控制、消毒时间的确定等。
消毒程序要根据不同物品和空间的特点进行细化,确保消毒的彻底性和可靠性。
3. 消毒设备管理:医院感染科要建立消毒设备的台账,详细记录消毒设备的型号、数量、维修情况等信息。
定期对消毒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有效消毒作用。
二、临床科室消毒隔离制度范文1. 病区空气消毒:临床科室要进行定期的空气消毒工作,消除空气中可能存在的病原体。
空气消毒可以采用紫外线照射、空气过滤器等方法,确保空气的清洁和无菌。
2. 手卫生操作:临床科室的医护人员要根据手卫生操作规范进行手卫生,特别是在接触患者前后、接触病原体后、垃圾处理后等关键环节。
手卫生操作包括洗手、擦手和消毒等步骤,要进行规范教育和培训,确保操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3. 患者物品清洁:临床科室的床单、衣物、食具等患者物品要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
床单和衣物要使用专门的洗涤剂进行清洗,确保无菌;食具要进行高温消毒,杀灭可能存在的病原体。
三、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范文1. 手术准备区消毒:手术室的手术准备区是手术的第一关,它要进行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
手术准备区要进行定期的物体表面消毒和空气消毒,确保手术器械和环境的无菌。
2. 操作室消毒:手术室的操作室是手术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要进行高水平的消毒工作。
个体门诊消毒隔离工作制度是为了预防疾病传播,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健康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以下是一份个体门诊消毒隔离工作制度的范例,供您参考:一、总则1.1 本制度适用于个体门诊的消毒隔离工作,旨在加强门诊感染管理,预防疾病传播,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
1.2 个体门诊应严格执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等相关法规,并根据本制度进行操作。
1.3 个体门诊应建立健全消毒隔离工作组织机构,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消毒隔离工作的落实。
二、环境与设施2.1 个体门诊应保持环境整洁,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
2.2 设置独立的诊疗区和隔离区,明确标识,确保患者和传染性疾病患者的诊疗活动分开进行。
2.3 诊疗区域应配备必要的消毒设施,如紫外线空气消毒器、消毒液等。
2.4 设置流动水洗手设施,配备一次性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
三、消毒与隔离措施3.1 空气消毒3.1.1 诊疗区域应定时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每日一次,每次30-60分钟。
3.1.2 如有传染病患者就诊,应增加空气消毒频次。
3.2 物体表面消毒3.2.1 诊疗器械、桌面、椅面、地面等应每日用25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及时擦拭、消毒。
3.2.2 诊疗床单、毛巾、浴巾等应一人一用一消毒。
3.3 器械消毒3.3.1 诊疗器械应使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60分钟,并进行登记。
3.3.2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必须在消毒灭菌有效期内使用,不得重复使用。
3.3.3 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和用品应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灭菌。
3.4 个人防护3.4.1 医务人员应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佩戴一次性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
3.4.2 与患者皮肤直接接触的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消毒。
3.5 特殊感染者的消毒隔离3.5.1 对特殊感染者,应参照相关标准采取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
四、管理制度4.1 建立消毒隔离工作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和工作职责。
医院消毒隔离灭菌制度范文一、背景介绍医院是一个人流量较大,并且与各类疾病患者接触较为频繁的公共场所,为了保障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安全,医院消毒隔离灭菌制度非常重要。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医院消毒隔离灭菌制度的一些要点。
二、消毒措施1.门诊区消毒措施(1)门诊接待区的桌面、椅面、门把手、窗台等公共设施应该定期进行消毒,每日最少一次;(2)门诊候诊空间、座椅,以及诊室的座椅、治疗床等接触面应每日定期进行消毒;(3)门诊诊室内的仪器设备、诊疗台等必须经过医师和护士使用后进行消毒。
2.住院区消毒措施(1)病房内的公共设施及日用品,如桌面、床头柜、电视机、电话等,每日至少进行一次消毒;(2)病人床位、床垫及被子应在病人出院后及时更换,并进行彻底消毒;(3)病人个人用品和衣物如衣、帽、鞋、袜、毛巾等应每日更换并进行消毒;(4)病房内的空气应定期进行消毒和通风除味,保持空气清新。
3.手术室消毒措施(1)手术室应规定专人进行消毒和清洁工作,每次手术后彻底消毒,保证手术区域不留任何污染源;(2)手术室内地面、墙壁、工作台、手术灯等设备、仪器及药品都应进行彻底消毒;(3)手术人员应注意手术室的洁净环境,做好个人清洁工作,购买并使用符合卫生标准的手术服装。
4.特殊区域消毒措施特殊区域如检验科、消毒供应室、药房及垃圾处理区等,应根据各自的特点和功能需求进行消毒措施,并严格执行。
三、隔离措施1.感染性疾病患者的隔离鉴于感染性疾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医院应根据不同病种和传染程度,设置相应的隔离区,确保病人不意外传染其他病人及医务人员。
2.隔离区的设施和管理(1)隔离区内应具有独立的入口和出口,并且与其他区域相互隔离;(2)隔离病房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定期进行消毒;(3)隔离病房内应配备专门的医疗器械和设备,以满足病患的治疗需求;(4)隔离区内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确保病患按规定进行隔离,并严禁他人进入隔离区。
四、灭菌措施1.医院里医疗器械的灭菌医院内的各种医疗器械如针头、注射器、手术器械等应在使用前进行严格的灭菌处理,确保器械的无菌状态。
医院科室消毒隔离制度范本1.医务人员上班时间要衣帽整齐,下班就餐,开会时应脱去工作服,进行前戴口罩。
工作服及口罩要定期清洗、更换,保持清洁。
2.诊疗,护理操作诊疗、换药、处置工作前后均应洗手,必要时手消毒,无菌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3.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
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其中,感染症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械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
4.各种医疗用具,使用后均须消毒后备用。
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的管道、早产儿暖箱的湿化器等器材,必须每日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干燥保存。
湿化液应用灭菌水,药杯、餐具必须消毒后再用。
5.患者的安置原则为: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6.病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地面应湿式清扫,遇污染时即可消毒。
7.病人衣服、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1—____次,枕芯、棉褥、床垫定期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更换下来的衣物。
8.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用后均需消毒。
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位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9.治疗室、换药室、配餐室、病室、厕所等应分别设置专用拖布,标记明确,分开凉干,定期消毒。
10.对感染性疾病患者及其用物按感染性疾病管理的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和处理措施。
11.传染病人应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不准互串病房和随意外出,到他科诊疗时,应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门诊病人应在指定地点就诊。
12.护理部、院感科、各科院感控制小组成员,定期或不定期对消毒隔离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重大问题提交院感委员会研究解决。
治疗室、换药室、处置室消毒隔离制度____室内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标志清楚,有流动水洗手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