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2981)Cisco无线局域网配置基础

(12981)Cisco无线局域网配置基础

(12981)Cisco无线局域网配置基础
(12981)Cisco无线局域网配置基础

第1章无线局域网基础

1.1无线局域网概述

现在社会的活动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随着各种移动设备如笔记本计算机、PDA和Wi-Fi手机等技术的日益成熟及普及,人们希望在移动中能够保持计算机网络的连通,但不希望受电缆的限制,能自由地变换这些移动设备的位置,在这种要求的推动下,产生了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AN,WLAN),无线局域网以自由空间的无线电波取代电缆中的电磁波或光缆中的光波进行数据传输,当前广泛使用的是符合IEEE802.11的无线局域网,在下面的章节中,如果无特殊说明,所有的内容都是基于IEEE802.11的无线局域网技术。

1.1.1冲突避免的无线局域网协议

传统的以太网是由IEEE802.3的标准定义的,每条以太网的链接都必须在严格的条件下运行,尤其是物理链路本身。例如,链路状态、链路速度和双工模式都必须符合标准的规定,无线局域网使用类似的协议,由IEEE802.11标准定义。

有线以太网设备必须采用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方法来传输和接收以太网帧。在共享的以太网网段上,PC以半双工模式工作,每台PC都可以先“发言”,然后侦听是否同其他正在发言的设备发生冲突。整个检测冲突的过程是基于有线连接的最大长度,从网段的一端发送到另一端,检测到冲突之间的最大延迟是确定的。

在全双工或交换型以太网链路上,不存在冲突或争取带宽的问题,但它们必须遵循相同的规范。例如,在全双工链路上,必须在预期的时间内发送或接收以太网帧,这要求全双工双绞线的最大长度与半双工链路相同。

虽然无线局域网也基于一组严格的标准,但无线介质本身难以控制,一般而言,当PC 连接到有线网络时,与其共享网络连接的其他设备的数量是已知的,而当PC使用无线网络时,使用的传输介质为空气,由于接入层没有电缆和插口,因此,无法限制其他最终用户使用相同频率无线电波。

无线局域网实际上是一种共享型网络,且争用相同频率电波的主机数量不是固定的。在无线局域网中,冲突犹如家常便饭,因为每条无线连接都是半双工模式的,IEEE802.11 WLAN总是半双工模式的,因为传输站和接收站使用的频率相同。双方不能同时传输,否则将发生冲突。要实现全双工模式,必须在一个频率进行传输,在另一个频率进行接收,

这类似于全双工以太网链路的工作原理,虽然这完全可行,但IEEE802.11标准不允许采用全双工模式。

当多个无线工作站同时传输时,它们的信号将相互干扰,接收站收到的将是混乱的数据、噪声或错误信息。如果没有明确的方式来确定是否发生了冲突,传输站也无法知道发生了冲突,因为传输时将关闭其接收器,作为一个基本的反馈机制,每当无线工作站传输一帧后,接收工作站必须发送一个确认,确认已正确地收到该帧。确认帧充当了基本的冲突检测工具,然而,它并不能预先防止冲突的发生。

IEEE802.11标准使用一种名为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避免(CSMA/CA)的方法来避免冲突。注意,IEEE802.3有线网络是检测冲突,而IEEE802.11网络是尽可能避免冲突。

为实现冲突避免,要求所有工作站在传输每帧前进行侦听,当工作站有帧需要发送时,面临的将是下列情况之一:

①没有其他设备在传输数据,工作站可立刻传输其帧,接收工作站必须发送一个确认帧,确认原始帧已在没有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到达。

②另一台设备正在传输,工作站必须等待,等到当前帧传输完毕后,它再等待一段随机时间,然后传输自己的帧。

无线帧的长度不是固定的,一个工作站传输其帧时,其他工作站如何知道该帧已传输完毕,可以使用无线介质呢?显然,工作站可以进行侦听,等待静默期的到来,但这样做并非总是有效的,其他工作站也在侦听,可能同时决定开始传输。IEEE802.11标准要求所有工作站在开始传输前等待一段时间,这段时间被称为DCF帧间间隔(DCF Interframe Space,DIFS)。

传输工作站可以在IEEE802.11报头中包含一个持续时间值,以指出传输完当前帧所需的大概时间。持续时间值包含传输完当前帧所需要的时隙数(单位通常为毫秒),其他无线工作站必须查看持续时间值,并在考虑传输数据前等待相应的时间。

由于每个侦听站在传输的帧中看到的持续时间值相同,因此它们都可能在这段时间过去后决定传输自己的帧,这可能导致冲突。所以,在实际中,除持续定时器外,每个无线工作站还必须实现一个随机后退定时器,传输帧之前,工作站必须选择一个要等待的随机时隙数,这个数字位于0和最大争用窗口值之间。这里的基本思想是,准备传输的工作站必须等待一段随机时间,以减少试图立即传输的工作站数量。

这个过程被称为分布式协调功能(Distributed Coordination Function,DCF),图1-1对其进行了说明。三位无线用户都有一个帧需要发送,它们所需的时间各不相同。发生的情况如下所述。

①用户A侦听并确定没有其他用户在传输,因此,传输自己的帧并通告持续时间。

②用户B有一个帧需要传输,他必须等待用户A的帧传输完毕,再等待DIFS时间过去。

③用户B在传输前等待一段随机退避时间。

④在用户B等待期间,用户C有一个帧需要传输,他通过侦听发现没有人在传输,用户C等待一段随机时间,但比用户B的随机时间短。

附录D采用Console口快速部署LAP·3·

⑤用户C传输一个帧,并通告其持续时间。

⑥用户B传输前必须等待该持续时间加上DIFS时间。

由于后退定时器是随机的,多台工作站仍可能选择相同的退避时间,因此,无法防止这些工作站同时传输数据,进而导致冲突。这样,在无线网络中将会出现传输错误,而接收站不会返回确认,为此发送站必须考虑重新发送其帧。

最后,工作站在其随机后退定时器过期后并准备传输数据时,如果发现有人正在传输,该如何办呢?它必须再等待当前正在传输的帧的持续时间、DIFS时间和随机后退时间。

图1-1使用DCF过程避免冲突

1.1.2WLAN的组成部分

从最底层说,无线介质没有固定的组织结构,例如,具有无线功能的PC可以随时随地启动其无线适配器并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在IEEE802.11中,一组无线设备被称为服务集(Service Set)。这些设备的服务集标识符(SSID)必须相同,服务集标识符是一个文本字符串,包含在发送的每帧中,如果发送方和接收方的SSID相同,这两台设备将能够通信。作为最终用户工作站,PC为无线网络的客户端,它必须有无线网络适配器和支持程序(同无线协议交互的软件)。

IEEE802.11标准让多个无线客户端能够彼此直接通信,而无须其他网络连接方式,这被称为对等无线网络(Ad Hoc)或独立基本服务集(Independent Basic Service Set,IBSS),如图1-2(a)所示。

对于可通过无线介质进行传输和接收帧的设备数量没有限制,一个无线工作站能否接收来自其他工作站的数据以及向它们发送数据取决于很多因素,这使得人们难以为所有的工作站提供可靠的无线接入。

IEEE802.11基本服务集(BBS)包含一个接入点(AP),它充当该服务集的集线器,负责集中控制一组无线设备的接入,要使用无线网络的无线客户端都必须向AP申请成员资格,AP要求客户端满足下述条件才允许其加入:

①匹配的SSID;

②兼容的无线速率;

③身份验证凭证。

图1-2无线服务集的组成

向AP申请成员资格被称为关联(Association),客户端必须发送一条关联请求消息,AP通过发送关联应答消息来批准或拒绝请求。关联后,前往和来自该客户端的数据都必须经过AP,如图1-2(b)所示。客户端之间不能像对等网络或IBSS那样直接通信。

无论关联状态如何,任何PC都能够侦听和接收通过无线介质传输的帧,在无线电波的覆盖范围内,任何人都可以接收通过它们传输的帧。

然而,无线AP并不像以太网集线器那样属于被动设备,AP负责管理其无线网络,通告自己的存在让客户端能够与之关联,并控制通信过程。例如,前面介绍过,通过无线介质成功发送(没有发生冲突)的每个数据帧都必须得到确认,AP负责将确认帧发回给发送工作站。

注意:一个BSS只包含一个AP,且没有连接到常规以太网,在这种设置中,AP及其关联的客户端组成一个独立的网络。

AP也可以连接到以太网,因为它同时具备无线和有线功能,对于位于不同地方的AP,可以通过交换型基础设施将它们连接起来,这被称为IEEE802.11扩展服务集(ESS),如图1-2(c)所示。

附录D采用Console口快速部署LAP·5·

在ESS中,无线客户端可同其附近的AP相关联,如果该客户端移到其他地方,可同另一个位于附近的AP相关联。IEEE802.11标准还定义了一种支持客户端漫游(当客户端移动时,可调整其关联的AP)的方法。

1.1.3接入点的工作原理

AP的主要功能是将无线数据桥接到常规有线网络中,AP能够接受来自大量无线客户端的连接请求,让它们成为LAN的一员,就像这些客户端使用的是有线连接一样。

AP还可以用做网桥,在两个相隔较远的局域网之间建立一条无线链路,在这种情况下,无线链路的两端都需要一个AP,AP到AP(视线可达)链路常用于连接办公大楼或城市。

Cisco开发了一种AP平台(无线网状网络),能够以菊花链或网状网的方式在AP之间传输数据流,这让无线局域网能够覆盖更大的户外开阔区域,而不需要使用网络电缆。AP之间组成一个全互连拓扑,就像一个AP之间通过无线连接互连的ESS。

AP充当中央接入点(名称AP由此而来),负责控制客户端对无线局域网的访问,客户端要使用WLAN,必须首先同AP建立关联,AP允许随便接入(任何客户端可与之关联),也可以严格控制接入,允许关联前要求提供认证凭证或满足其他条件。

WLAN的工作原理与来自无线连接远端的反馈密切相关,例如,在关联和使用WLAN 之前,客户端必须同AP握手,这确保无线连接是双向和正常运行的,因为客户端和AP 必须能够成功地发送和接收帧,这消除了单向通信(客户端能够侦听到AP,但AP无法侦听到客户端)的可能性。另外,AP还能够要求客户端满足某些条件才允许其关联,从而控制其WLAN的众多方面,例如,AP可以要求客户端在关联期间支持特定的速率、特定的安全措施和特定的凭证。

可以将AP视为转换网桥,在第2层对来自不同介质的帧进行转换和桥接,简单地说,AP负责将VLAN映射到SSID。图1-3的左半部分说明了一点,在这里,位于有线网络中的VLAN10通过一个处于接入模式的交换机端口扩展到了AP,该AP将VLAN10映射到一个SSID为Marketing的无线局域网,SSID为Marketing的用户将属于VLAN10。

可以将这种概念进行扩展,以便能够将多个VLAN映射到多个SSID。为此,AP必须通过一条为多个VLAN传输数据的中继链路(Trunk)连接到交换机。在图1-3的右半部分,VLAN10和VLAN20都通过中继链路连接到AP。AP根据IEEE802.1q标记将不同的VLAN映射到不同的SSID,例如,VLAN10被映射到SSID Marketing,而VLAN20被映射到SSID Engineering。

实际上,当AP使用多个SSID时,它通过无线介质将VLAN连接到最终用户,最终用户必须使用合适的SSID,而SSID又被映射到相应的VLAN。

局域网的构建与配置

一、实验名称:无线局域网WLAN的构建和配置 二、实验内容 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即WLAN)是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在一定的局部范围内建立的网络,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以无线传输媒体作为传输介质,提供传统有线局域网的功能,并能使用户实现随时、随地的网络接入。之所以称其是局域网,是因为受到无线连接设备与计算机之间距离的限制而影响传输范围,必须在区域范围之内才可以组网。 无线局域网的特点 (1)安装便捷、维护方便 免去或减少了网络布线的工作量,一般只要安装一个或多个接入点(Access Point,AP)设备,就可以建立覆盖整个建筑物或区域的局域网。 (2)使用灵活、移动简单 一旦无线局域网建成后,在无线网的信号覆盖范围内任何一个位置都可以接入网络。使用无线局域网不仅可以减少与布线相关的一些费用,还可以为用户提供灵活性更高、移动性更强的信息获取方法。(3)易于扩展、大小自如 有多种配置方式,能够根据需要灵活选择,能胜任从只有几个用户的小型局域网到上千用户的大型网络 无线局域网的组建 无线局域网的主要设备 1无限网卡.无线接入器,无线天线 无线局域网的组网模式 1.Ad-Hoc模式,即点对点无线网络 2.Infrastructure模式,即集中控制式网络 三、实验步骤 组建步骤 Ad-Hoc(点对点)模式无线局域网的组建 一般的无线网卡在室内环境下传输距离通常为40m左右,当超过此有效传输距离就不能实现彼此之间的通信。因此,该种模式比较适合一些小规模甚至临时性的无线局域网互连需求。这里以两台计算机为例,介绍组建Ad-Hoc无线局域网的具体过程(无线网卡以USB接口的TL-WN320G为例)。其中,要求两台计算机共享一条带宽接入Internet。 第1步:把USB接口的无线网卡接到其中的一台计算机上,机器提示找到新硬件,根据屏幕提示安装无线网卡的驱动程序。 第2步:鼠标右击桌面的“网上邻居”图标,选择“属性”选项,可以看到该机除了原有的连接外网的图标之外,还新增加了一个“无线网络连接”图标,这就是无线网卡对应的连接图标。 第3步:设置无线网络 无线网卡驱动程序安装完成后,在屏幕右下角出现一个闪动的图标,如下左图所示。鼠标双击“无线网络图标”,出现右图所示的无线网络配置对话框。在网络模式选项框内,选择“对等(Ad-Hoc)”,在网络名称(SSID)选项框内,勾择“自动扫描网络名称”。其他的设置采用默认设置,完成后单击【连接】按钮

电脑硬件基础知识

电脑硬件基础知识(一) 1.了解电脑的基本组成 一般我们看到的电脑都是由:主机(主要部分)、输出设备(显示器)、输入设备(键盘和鼠标)三大件组成。而主机是电脑的主体,在主机箱中有:主板、CPU、内存、电源、显卡、声卡、网卡、硬盘、软驱、光驱等硬件。 从基本结构上来讲,电脑可以分为五大部分: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2.了解电脑系统 电脑系统分为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硬件相当于人的身体,而软件相当于人的灵魂。 而硬件一般分为主机和外部设备,主机是一台电脑的核心部件,通常都是放在一个机箱里。而外部设备包括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和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等。 软件一般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3.组装一台电脑需要选购哪些基本部件 (1)、机箱,一般电脑的主要零件都放在这里。 (2)、显示器,用来看电脑的工作过程,要不然,你都不知道电脑究竟在做什么。

(3)、键盘和鼠标,向电脑输入有用的命令,让它去为我们工作。(4)、主板,这是一块很重要的东西,虽然它长得有点“丑”,这里是决定你这台电脑性能的重要零件之一哦。 (5)、内存,当电脑工作时,电脑会在这里存上存储数据,相当于人的记忆。 (6)、CPU,也称中央处理器,是电脑运算和控制的核心。(7)、显卡,电脑通过这个玩意传送给显示器。 (8)、声卡,电脑通过这个玩意传送声音给音箱的哦。 (9)、硬盘,平常人们常说我的硬盘有多少G多少G,就是指这个硬盘的容量,而G数越多能装的东西便越多。 (10)、软驱,就是插软盘的玩意,现在一般都用3.5英寸的,古老年代用5.25英寸的,现在我们去买人家都不卖了。 (11)、光驱,听CD当然少不了这个,有时候你要安装某些软件都是在光盘上的,所以这个用处太大。 (12)、电源,主要用于将220V的外接电源转换为各种直流电源,供电脑的各个部件使用 4. 如何评价一台电脑的好和坏 当然,一台电脑的好坏,是要从多方面来衡量的,不能仅看其中某个或者几个性能指标。而一般评价一台电脑的好坏的性能指标有如下几种: (1)、CPU的类型和时钟频率 这是电脑最主要的性能指标,它决定了一台电脑的最基本性能。

无线局域网设置

无线局域网 网络手册:无线局域网设置网络世界,气象万千,那么对于众多的网络设备,我们也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网络设置。这里就为我们打开无线局域网的大门,介绍一下。对于局域网网络参数的设置,相信大家不会太陌生,那么对于现在流行 的无线局域网来说,其网络参数的设置是否与以前的设置方法一样呢?其实无线 局域网并不是十分神秘,它的参数设置在很大程度上与以前的设置方法相近;本 文下面的内容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如何在各种操作系统下,设置无线局域网的网络参数。无线局域网设置A.准备工作在设置网络参数之前,大家应该在各 台需要进行信息传输的计算机中正确安装好无线网卡,同时要调整好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距离,以及摆放好计算机的位置,以免影响信号的正常传输。然后按照下面的方法,对网络参数进行合适的配置。无线局域网设置B.系统操作一一、在Windows 98、Windows Me以及Windows 2000系统下由于Windows 98、Windows Me以及Windows 2000系统本身没有相关的组件来支持无线网络的使用,所以大家在进行网络参数的设置工作之前,一定要借助一种专门的无线网络的管理和配置程序,来设置网络参数,目前许多无线网卡都会随机附带Client Manager这 个程序,按照常规方法正确将该程序安装在对应的操作系统中,再执行下面的设置步骤: 1、在Windows 98、Windows Me或者Windows 2000系统桌面上,用鼠标单击开始菜单,然后在其中依次执行“程序”/“Wireless”/“Client Manager”命令,打开一个标题为“Wireless客户机管理器”的设置界面; 2、 将鼠标移动到该设置界面的菜单栏上,单击其中的“操作”菜单项,从随后打开的下拉菜单中执行“添加”命令,再从随后出现的下级菜单中选中“编辑配置简介”选项,这样屏幕上就能显示一个“选择简介”设置对话框了; 3、在该设置 框中,大家可以用鼠标单击一下其中的“编辑”按钮,系统随后将打开一个标题为“编辑配置”的设置对话框;要是大家不想使用默认的配置名称的话,可以在“选择简介”设置对话框中单击“添加”按钮来重新创建一个无线网络配置名称; 4、要是大家希望计算机能使用在不同的局域网中的话,就可以利用这里的“添加”功能来创建多个不同的配置文件,到时大家只要选择与对应局域网相关的配置名称,就能快速设置与对应局域网相关的无线网络参数了; 5、接下来大 家可以在“编辑配置”设置对话框中,用鼠标单击“网络类型”下拉按钮,从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对等工作组”选项,继续用鼠标单击该界面中的“下一步”按钮; 6、随后在屏幕上将出现“标识网络”的设置界面,在这个界面中,大家 可以用鼠标单击其中的“扫描”按钮,这样Client Manager程序就能自动扫描 当前计算机系统中可以被使用的对等无线网络,同时将结果正确地显示出来; 7、在搜索结果页面中,用鼠标选中搜索到的无线网络,然后再单击一下搜索页面中的“确定”按钮,来退出搜索结果页面,返回大批“标识网络”设置界面中,并继续单击“下一步”按钮; 8、这样大家将会看到一个标题为“设置安全性”的 对话框,在这里大家可以选中“启用数据安全性”复选框,在数据传输时进行加密,确保无线网络的通讯安全。在“密钥”设置栏中输入要设置的密钥。不过,要是大家传输的不是重要文件信息的话,也可不选中这个复选框来对信息进行加密。要是不对信息进行加密传输的话,那么信息传输将会占用比较少的计算机系统资源; 9、设置安全参数后,单击该界面中的“下一步”按钮,打开一个“电 源管理”的设置对话框。倘若大家使用的是笔记本电脑的话,就可以用鼠标选择

电脑配置基础知识

电脑配置基础知识,你知道多少? 转载自校友用户转载于2010年05月09日 23:58 阅读(10) 评论(0) 分类:转接来源:QQ校友 举报 电脑的配置,主要看CPU、显卡、主板、内存、硬盘、显示器等,而笔记本的话就看它的品牌就行了。国外的有HP、apple、松下、东芝等,不过顾客口碑和质量比较硬的是DELL等品牌;国产的有:联想、宏基、清华紫光、清华同方、神州、海尔、HEDY等。 评价标准 1、CPU,这个主要取决于频率和二级缓存,频越高、二级缓存越大,速度越快,未来CPU会有三级缓存、四级缓存等,都影响响应速度。 2、内存,内存的存取速度取决于接口、颗粒数量多少与储存大小(包括内存的接口,如:SDRAM133,DDR233,DDR2-533,DDR3-800),一般来说,内存越大,处理数据能力越强,速度就越快。 3、主板,主要还是处理芯片,如:笔记本i965比i945芯片处理能力更强,i945比i910芯片在处理数据的能力又更强些,依此类推。 4、硬盘,硬盘在日常使用中,考虑得少一些,不过也有是有一些影响的,首先,硬盘的转速(分:高速硬盘和低速硬盘,高速硬盘一般用在大型服务器中,如:10000转,15000转;低速硬盘用在一般电脑中,包括笔记本电脑),台式机电脑一般用7200转,笔记本电脑一般用5400转,这主要是考虑功耗和散热原因。 硬盘速度又因接口不同,速率不同,一般而言,分IDE和SATA(也就是常 说的串口)接口,早前的硬盘多是IDE接口,相比之下,存取速度比SATA接口 的要慢些。 硬盘也随着市场的发展,缓存由以前的2M升到了8M或更大,就像CPU一样,缓存越大,速度会快些。 5、显卡:这项对运行超大程序软件的响应速度有着直接联系,如运行 CAD2007,3DStudio、3DMAX等图形软件。显卡除了硬件级别上的区分外,也有“共享显存”技术的存在,和一般自带显存芯片的不同,就是该“共享显存”技术,需要从内存读取显存,以处理相应程序的需要。或有人称之为:动态显存。这种技术更多用在笔记本电脑中。 6、电源,这个只要功率足够和稳定性好,也就OK啦。 7、显示器:显示器与主板的接口也一样有影响,只是人们一般没有太在乎(请查阅显示设备相关技术资料)。 软件方面 1、操作系统:简单举个例子说明一下:电脑的同等配置,运行原版Windows 98肯定比运行原版Windows XP要快,而原版XP肯定又比运行原版的Windows Vista速度要快,这就说明,同等配置情况下,软件占用的系统资源越大,速度

Cisco设备的基本配置命令

switch> 用户模式 1:进入特权模式 enable switch> enable switch# 2: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configure terminal switch> enable switch#c onfigure terminal switch(conf)# 3:交换机命名 hostname aptech2950 以aptech2950为例 switch> enable switch#c onfigure terminal switch(conf)#hostname aptch-2950 aptech2950(conf)# 4:配置使能口令 enable password cisco 以cisco为例 switch> enable switch#c onfigure terminal switch(conf)#hostname aptch2950 aptech2950(conf)# enable password cisco 5:配置使能密码 enable secret ciscolab 以cicsolab为例 switch> enable switch#c onfigure terminal switch(conf)#hostname aptch2950 aptech2950(conf)# enable secret ciscolab 6:设置虚拟局域网vlan 1 interface vlan 1 switch> enable switch#c onfigure terminal switch(conf)#hostname aptch2950 aptech2950(conf)# interface vlan 1 aptech2950(conf-if)#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配置交换机端口ip 和子网掩码 aptech2950(conf-if)#no shut 是配置处于运行中aptech2950(conf-if)#exit aptech2950(conf)#ip default-gateway 192.168.254 设置网关地址 7:进入交换机某一端口 interface fastehernet 0/17 以17端口为例switch> enable switch#c onfigure terminal switch(conf)#hostname aptch2950 aptech2950(conf)# interface fastehernet 0/17 aptech2950(conf-if)#

电脑配置学习知识全套汇编

电脑的配置,主要看CPU、显卡、主板、内存、硬盘、显示器等,而笔记本的话就看它的品牌就行了。国外的有HP、apple、松下、东芝等,不过顾客口碑和质量比较硬的是DELL 和HP这两个品牌;国产的有:宏基、清华紫光、清华同方、神州、海尔、联想、八亿时空等。 评价标准 1、CPU,这个主要取决于频率和二级缓存,频越高、二级缓存越大,速度越快,未来CPU 会有三级缓存、四级缓存等,都影响响应速度。 2、内存,内存的存取速度取决于接口、颗粒数量多少与储存大小(包括内存的接口,如:SDRAM133,DDR233,DDR2-533,DDR3-800),一般来说,内存越大,处理数据能力越强,速度就越快。 3、主板,主要还是处理芯片,如:笔记本i965比i945芯片处理能力更强,i945比i910芯片在处理数据的能力又更强些,依此类推。 4、硬盘,硬盘在日常使用中,考虑得少一些,不过也有是有一些影响的,首先,硬盘的转速(分:高速硬盘和低速硬盘,高速硬盘一般用在大型服务器中,如:10000转,15000转;低速硬盘用在一般电脑中,包括笔记本电脑),台式机电脑一般用7200转,笔记本电脑一般用5400转,这主要是考虑功耗和散热原因。 硬盘速度又因接口不同,速率不同,一般而言,分IDE和SATA(也就是常说的串口)接口,早前的硬盘多是IDE接口,相比之下,存取速度比SATA接口的要慢些。 硬盘也随着市场的发展,缓存由以前的2M升到了8M或更大,就像CPU一样,缓存越大,速度会快些。 5、显卡:这项对运行超大程序软件的响应速度有着直接联系,如运行CAD2007,3DStudio、3DMAX等图形软件。显卡除了硬件级别上的区分外,也有“共享显存”技术的存在,和一般自带显存芯片的不同,就是该“共享显存”技术,需要从内存读取显存,以处理相应程序的需要。或有人称之为:动态显存。这种技术更多用在笔记本电脑中。 6、电源,这个只要功率足够和稳定性好,也就OK啦。 7、显示器:显示器与主板的接口也一样有影响,只是人们一般没有太在乎(请查阅显示设备相关技术资料)。 软件方面 1、操作系统:简单举个例子说明一下:电脑的同等配置,运行原版Windows 98肯定比运行原版Windows XP要快,而原版XP肯定又比运行原版的Windows Vista速度要快,这就说明,同等配置情况下,软件占用的系统资源越大,速度越慢,反之越快。 还有,英文原版的操作系统运行英文版程序比运行中文版的程序稳定性及速度都有是关系的。

CISCO路由器配置基础

路由器是计算机网络的桥梁,是连接IP网的核心设备。通过它不仅可以连通不同的网络,还能选择数据传送的路经,并能阻隔非法访问。路由器的配置对初学者来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现以CISCO路由器为例,将路由器的一般常识和配置介绍给大家,供朋友们在配置路由器时参考。 一、路由器的一般常识 路由器具有创建路由、执行命令以及在网络接口上使用路由协议对数据包进行路由等功能。它的是接口、CPU和存在器,软件基础是网络互联操作系 统IOS。 1、路由器接口 ·路由器接口用作将路由器连接到网络,可以分为局域网接口和广域网接口两种。由于路由器型号的不同,接口数目和类型也不尽一样。常见的接口主要有以下几种: ·高速同步串口,可连接DDN,帧中继(Frame Relay),X.25,PSTN(模拟线路)。 ·同步/异步串口,可用软件将端口设置为同步工作方式。 ·AUI端口,即粗缆口。一般需要外接转换器(AUI-RJ45),连接10Base-T以太网络。 ·ISDN端口,可以连接ISDN网络(2B+D),可作为局域网接入Inter 之用。·AUX端口,该端口为异步端口,主要用于远程配置,也可用于拔号备份,可 与MODEM连接。支持硬件流控制(Hardware Flow Ctrol)。 ·Console端口,该端口为异步端口,主要连接终端或运行终端仿真程序的计算机,在本地配置路由器。不支持硬件流控制。 2、路由器的CPU 路由器和PC机一样,有中央处理单元CPU,而且不同的路由器,其CPU一般也不相同,CPU是路由器的处理中心。 3、路由器的内存组件 内存是路由器存储信息和数据的地方,CISCO路由器有以下几种内存组件:·ROM(Read Only Memory) ·ROM中存储路由器加电自检(POST:Power-On Self-Test)、启动程序(Bootstrap Program)和部分或全部的IOS。路由器中的ROM是可擦写的,所以IOS是可以升级的。 ·NVRAM(Nonvolatile Random Memory)

无线局域网设备安装与调试(二)

无线局域网设备安装与调试(二) (总分:22.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总题数:22,分数:22.00) 1.下列关于无线网络HisperLAN/2协议的描述中,错误的是______。 (分数:1.00) A.采用5GHz工作频段 B.上行速率最多可达54Mbit/s C.室外最大覆盖范围为30m √ D.可支持面向连接的传输服务 解析:[解析] HisperLAN/2标准中,一个AP所覆盖的区域称为一个小区,一个小区的覆盖范围在室内一般为30米,室外一般为150米,所以C项错误。 2.无线局域网采用直序扩频接入技术,使用户可以在______GHz的ISM频段上进行无线Internet连接。 (分数:1.00) A.2.0 B.2.4 √ C.2.5 D.5.0 解析:[解析] 无线局域网采用直序扩频接入技术,使用户可以在2.4GHz的ISM频段上进行无线Internet 连接。 3.蓝牙系统的工作频段是______。 (分数:1.00) A.1.0~2.0 GHz B.2.0~3.0 GHz C.2.402~2.480 GHz √ D.3.0~4.0 GHz 解析:[解析] 这是一道常识题,蓝牙系统的工作频段是2.402~2.480 GHz,C为正确选项。 4.以下关于Aironet 1100系列接入点的描述中,______是错误的。 (分数:1.00) A.Aironet 1100系列接入点主要用于独立无线网络的中心点或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之间的连接点 B.它主要为企业办公环境而设计,兼容IEEE 802.11b和IEEE 802.16 √ C.它工作在2.4 GHz频段 D.它使用Cisco的IOS操作系统 解析:[解析] Aironet 1100系列接入点主要用于独立无线网络的中心点或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之间的连接点,它主要为企业办公环境而设计,兼容IEEE 802.11b和IEEE 802.11g,它工作在2.4 GHz频段,它使用Cisco的IOS操作系统

无线局域网配置

一、先把应有的设备连接好 二、首先连接无线信号AP1如图所示 三、在电脑的Cmd 界面里配置自己的无线信号如图所示 四、无线网络控制器的登录 (1)打开IE浏览器,在地址栏中键入欲管理无线AP的IP地址,需注意的是,通常无线局域网控制器使用的是安全链接方式,即需要使用HTTPS, 这里键入https://192.168.1.254显示如图所示的登录窗口。 (2)单击Login按钮,提示键入用户名和密码,如图所示 (3)单击确定按钮,即可登录到无线局域网控制器,如图所示 五、在Cisco Wireless LAN Controller 配置主窗口,依次单击Controller—— Interfaces,如图所示,显示当前接口的配置情况。 六、配置接口属性 (1)依次单击Controller——Ports,如图所示Ports界面。 (2)单击欲修改的端口号,显示如图的Ports——Controller界面,根据需要配置该端口即可。 七、配置LAG端口 (1)依次单击Controller——General如图所示General界面,在LAG Mode on next reboot 下拉列表中选择Enable选项。 (2)依次单击Controller——Interfaces配置界面,单击New按钮,如图所示的Controller——New配置界面,在Interface Name 文本框输入管 理接口的名称,并在VLAN Id中指定所属的VLAN (3)依次单击Interface ——Edit,如图所示界面,根据无线网络规划分别设置相关的参数,并选中Enable Dynamic AP Management 复选框。 配置修改完成后,依次单击Apply和Save configuration按钮保存配 置。 八、最后,发出自己的无线信号,如图所示 九、通过ping命令可以ping的通,如图所示

最新思科CISCO路由器配置步骤

前思科路由器已经成为路由行业的领军人物,可能好多人还不了解Cisco路由器配置的步骤,没有关系,看完本文你肯定有不少收获,希望本文能教会你更多东西,该单位公司总部在北京,全国有3个分支机构。 要求做到在4个地点的数据能够实时查询,便于业务员根据具体情况作出正确决策。早期方案是使用路由器,通过速率为256Kbps的DDN专网连接北京总部。但技术人员通过市场调研,发现该网络运营成本过高。通过进一步的咨询和调整,最终方案是分支机构使用DDN在本地接入Internet,总部使用以太网就近接入Internet。并对互联的Cisco路由器配置,使用VPN技术,保证内部数据通过Internet安全传输。该企业的网络分布见附图。 配置过程及测试步骤 在实施配置前,需要检查硬件和软件是否支持VPN。对于Cisco路由器配置,要求IOS 版本高于12.0.6(5)T,且带IPSec功能。本配置在Cisco路由器配置通过。以下是分支网络1的路由器实际配置过程,其他路由器的配置方法与此基本一致,只需修改具体的环境参数(IP 地址和接口名称)即可。 配置路由器的基本参数,并测试网络的连通性 (1) 进入Cisco路由器配置模式 将计算机串口与路由器console口连接,并按照路由器说明书配置“终端仿真”程序。执行下述命令进入配置模式。 Router>en Router#config terminal Router(config)# (2)配置路由器的基本安全参数 主要是设置特权口令、远程访问口令和路由器名称,方便远程调试。 Router(config)#enable secret xxxxxxx Router(config)#line vty 0 4 Router(config-line)#password xxxxxx Router(config-line)#exit Router(config)#hostname huadong

无线网调试和配置

无线网配置 1、使AC可以通外网 路由: Router_config#in g0/3 (外网IP) Router_config_g0/3#ip address 192.168.10.200 255.255.255.0 Router_config_g0/3#ip nat outside Router_config#in g0/4 (内网IP) Router_config_g0/4#ip address 192.168.20.1 255.255.255.0 Router_config_g0/4#ip nat inside Router_config_g0/4#exit Router_config#ip nat pool wai 192.168.10.200 192.168.10.200 255.255.255.0 (地址池)Router_config#ip access-list standard nw (ACL) Router_config_std_nacl#permit any Router_config_std_nacl#exit Router_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nw pool wai overload (产生关系) Router_config#ip route default 192.168.10.1 Router_config#ip route default 192.168.20.2 AC: DCWS-6028(config)#vlan 20 (与路由相连的IP) DCWS-6028(config-vlan20)#vlan 21(本帧VLAN) DCWS-6028(config-vlan21)#vlan 22 (数据VLAN) DCWS-6028(config-vlan21)#exit DCWS-6028(config)#in vl20 DCWS-6028(config-if-vlan20)#ip address 192.168.20.2 255.255.255.0 DCWS-6028(config-vlan21)#exit DCWS-6028(config)#in e1/0/1 DCWS-6028(config-if-ethernet1/0/1)#switchport access vlan 20 DCWS-6028(config-if-ethernet1/0/1)#exit DCWS-6028(config)#in vl21 DCWS-6028(config-if-vlan21)#ip address 192.168.21.1 255.255.255.0 DCWS-6028(config-vlan21)#exit

实验04:无线局域网的配置

实验04:无线局域网的配置 一、实验目的 ●掌握无线AP的配置要点 ●掌握无线宽带路由器的配置要点 ●掌握SSID的概念 二、实验原理 SSID/ESSID(Service Set Identifier)也就是“服务区标识符匹配”、“业务组标识符”的简称,最多可以有32个字符,通俗的说,它就好比有线局域网中的“工作组”标识一样,或好比是无线客户端与无线路由器之间的一道口令一样,只有在完全相同的前提下才能让无线网卡访问无线路由器,这也是保证无线网络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配备无线网卡的无线工作站必须填写正确的SSID,并与无线访问点(AP或无线路由器)的SSID相同,才能访问AP;如果出示的SSID与AP或无线路由器的SSID不同,那么AP将拒绝他通过木服务区/工作组上网。因此可以认为SSID 是一个简单的口令,从而提供口令认证机制,实现一定的安全。要更改无线网卡的SSID除了在无线网卡配置程序中更改外,还可再操作系统中直接更改。 三、实验拓扑 如图所示:

四、实验文档 IPDATA-CCNA 实验15.pkt 五、实验步骤 ?打开实验文档确保所有设备已经正确运行; 步骤:双击各个设备,检查电源是否全部开启。 ?配置路由器RTA: ?FastEthernet0/0的接口IP地址为210.10.10.1/24

FastEthernet0/1的接口IP地址为220.10.10.1/24 步骤: 1.单击路由器RT-A,选择“配置”选项卡 2.选择FastEthernet0/0项目,如图所示: 3.“端口状态”选择开启;“IP地址”填写“210.10.10.1”;“子网掩 码”需要经过计算,已知前24位是网络前缀,故应填写为 “255.255.255.0”,如图所示:

电脑配置基础知识教学总结

电脑配置基础知识

电脑硬件知识扫盲菜鸟提升必看电脑配置知识 原文标题:硬件知识扫盲,防止被JS忽悠,菜鸟提升请看(附作者照片) 先给大家亮亮原文作者照片,这里先亮一张,下面文章内容中还会附加上一些,应原作者要求,望大家照片尽量不要到处发,谢谢。 笔名:微微 下面正式进入正文了,这里先简单写下文章主要大纲,主要对电脑硬件包括cpu,显卡,主板,内存等DIY硬件进行一些简单通俗易懂的介绍,新手必 看,高手飘过。

一、处理器CPU知识 ①CPU的分类 CPU品牌有两大阵营,分别是Intel(英特尔)和AMD,这两个行业老大几乎垄断了CPU市场,大家拆开电脑看看,无非也是Intel和AMD的品牌(当然不排除极极少山寨的CPU)。而Intel的CPU又分为Pentium(奔腾)、Celeron(赛扬)和Core(酷睿)。其性能由高到低也就是Core>Pentium>Celeron。AMD 的CPU分为Semporn(闪龙)和Athlon(速龙),性能当然是Athlon优于Semporn的了。 Intel与AMD标志认识 ②CPU的主频认识 提CPU时,经常听到2.4GHZ、3.0GHZ等的CPU,这些到底代表什么?这些类似于2.4GHZ的东东其实就是CPU的主频,也就是主时钟频率,单

位就是MHZ。这时用来衡量一款CPU性能非常关键的指标之一。主频计算还有条公式。主频=外频×倍频系数。 单击“我的电脑”→“属性”就可以查看CPU类型和主频大小如下图: 我的电脑-属性查看cpu信息 ③CPU提到的FSB是啥玩意? FSB就是前端总线,简单来说,这个东西是CPU与外界交换数据的最主要通道。FSB的处理速度快慢也会影响到CPU的性能。4.CPU提及的高速缓存指的又是什么呢?高速缓存指内置在CPU中进行高速数据交换的储存器。分一级缓存(L1Cache)、二级缓存(L2Cache)以及三级缓存(L3Cache)。 一般情况下缓存的大小为:三级缓存>二级缓存>一级缓存。缓存大小也是衡量CPU性能的重要指标。 ④常提及的 45nm规格的CPU又是什么东西? 类似于45nm这些出现在CPU的字样其实就是CPU的制造工艺,其单位是微米,为秘制越小,制造工艺当然就越先进了,频率也越高、集成的晶体管就越多!现在的CPU制造工艺从微米到纳米,从90纳米---65纳米---45纳米---到现在的32纳米---将来的28纳米,再到未来的更低,工艺越小,产品做的越精,功耗低,体积越小。

思科中路由器的基础配置命令

思科中路由器的基础配置命令。 Cd 更改路径 Cdp enable 允许接口运行CDP协议 Clear 复位功能 Clear counters 清除接口计数器 Clear interface 重新启动接口上的件逻辑 Clockrate 设置串口硬件连接的时钟速率,如网络接口模块和接口处理器能接受的速率Cmt 开启/关闭FDDI连接管理功能 Config-register 修改配置寄存器设置 Configure 允许进入存在的配置模式,在中心站点上维护并保存配置信息 Configure memory 从NVRAM加载配置信息 Configure terminal 从终端进行手动配置 Connect 打开一个终端连接 Copy 复制配置或映像数据 Copy flash tftp 备份系统映像文件到TFTP服务器 Copy running-config startup-config 将RAM中的当前配置存储到NVRAM Copy running-config tftp 将RAM中的当前配置存储到网络TFTP服务器上 Copy tftp flash 从TFTP服务器上下载新映像到Flash Copy tftp running-config 从TFTP服务器上下载配置文件 Debug 使用调试功能 Debug dialer 显示接口在拨什么号及诸如此类的信息 Debug ip rip 显示RIP路由选择更新数据

Debug ipx routing activity 显示关于路由选择协议(RIP)更新数据包的信息 Debug ipx sap 显示关于SAP(业务通告协议)更新数据包信息 Debug isdn q921 显示在路由器D通道ISDN接口上发生的数据链路层(第2层)的访问过程 Debug ppp 显示在实施PPP中发生的业务和交换信息 Delete 删除文件 Deny 为一个已命名的IP ACL设置条件 Dialer idle-timeout 规定线路断开前的空闲时间的长度 Dialer map 设置一个串行接口来呼叫一个或多个地点 Dialer wait-for-carrier-time 规定花多长时间等待一个载体 Dialer-group 通过对属于一个特定拨号组的接口进行配置来访问控制 Dialer-list protocol 定义一个数字数据接受器(DDR)拨号表以通过协议或ACL与协议的组合来控制控制拨号 Dir 显示给定设备上的文件 Disable 关闭特许模式 Disconnect 断开已建立的连接 Enable 打开特许模式 Enable password 确定一个密码以防止对路由器非授权的访问 Enable password 设置本地口令控制不同特权级别的访问 Enable secret 为enable password命令定义额外一层安全性(强制安全,密码非明文显示) Encapsulation frame-relay 启动帧中继封装 Encapsulation novell-ether 规定在网络段上使用的Novell独一无二的格式 Encapsulation PPP 把PPP设置为由串口或ISDN接口使用的封装方法

组建无限局域网的方法

尽管现在很多家庭用户都选择了有线的方式来组建局域网,但同时也会受到种种限制,例如,布线会影响房间的整体设计,而且也不雅观等。通过家庭无线局域网不仅可以解决线路布局,在实现有线网络所有功能的同时,还可以实现无线共享上网。凭借着种种优点和优势,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了无线局域网上,也越来越多的家庭用户开始组建无线局域网了,但对于新手而言却有着很多问题。下面我们将组建一个拥有两台电脑(台式机)的家庭无线局域网。 1、选择组网方式 家庭无线局域网的组网方式和有线局域网有一些区别,最简单、最便捷的方式就是选择对等网,即是以无线AP或无线路由器为中心(传统有线局域网使用HUB或交换机),其他计算机通过无线网卡、无线AP或无线路由器进行通信该组网方式具有安装方便、扩充性强、故障易排除等特点。另外,还有一种对等网方式不通过无线AP或无线路由器,直接通过无线网卡来实现数据传输。不过,对计算机之间的距离、网络设置要求较高,相对麻烦。 2、硬件安装 下面,我们以TP-LINK TL-WR245 1.0无线宽带路由器、TP-LINK TL-WN250 2.2无线网卡(PCI接口)为例。关闭电脑,打开主机箱,将无线网卡插入主板闲置的PCI插槽中,重新启动。在重新进入Windows XP系统后,系统提示“发现新硬件”

并试图自动安装网卡驱动程序,并会打开“找到新的硬件向导”对话框让用户进行手工安装。点击“自动安装软件”选项,将随网卡附带的驱动程序盘插入光驱,并点击“下一步”按钮,这样就可以进行驱动程序的安装。点击“完成”按钮即可。打开“设备管理器”对话框,我们可以看到“网络适配器”中已经有了安装的无线网卡。在成功安装无线网卡之后,在Windows XP系统任务栏中会出现一个连接图标(在“网络连接”窗口中还会增加“无线网络连接”图标),右键点击该图标,选择“查看可用的无线连接”命令,在出现的对话框中会显示搜索到的可用无线网络,选中该网络,点击“连接”按钮即可连接到该无线网络中。 接着,在室内选择一个合适位置摆放无线路由器,接通电源即可。为了保证以后能无线上网,需要摆放在离Internet网络入口比较近的地方。另外,我们需要注意无线路由器与安装了无线网卡计算机之间的距离,因为无线信号会受到距离、穿墙等性能影响,距离过长会影响接收信号和数据传输速度,最好保证在30米以内。 3、设置网络环境 安装好硬件后,我们还需要分别给无线AP或无线路由器以及对应的无线客户端进行设置。 (1)设置无线路由器 在配置无线路由器之前,首先要认真阅读随产品附送的《用户手册》,从中了解到默认的管理IP地址以及访问密码。

电脑硬件基础知识图解

电脑硬件基础知识图解 我们下面就结合目前市场上流行的产品介绍下组装电脑的基本组成部件,学习了各部件的基本知识后就会进一步带领大家DIY,自己装出一台电脑来。 组装电脑最主要的部件有:CPU、内存、主板、硬盘、显卡、显示器、电源、机箱。那么在电脑城卖组装机时应怎么判断它们的兼容性是否能发挥应有的性能水平,下面一个一个来认识他们并给出技术介绍。 1,CPU

中央处理器(英文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是一台计算机的运算核心和控制核心。CPU、内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是电子计算机三大核心部件。其功能主要是解释计算机指令以及处理计算机软件中的数据。CPU由运算器、控 制器和寄存器及实现它们之间联系的数据、控制及状态的总线构成。差不多所有的CPU的运作原理可分为四个阶段:提取(Fetch)、解码(Decode、执行Execute)和写回(Writeback)。CPU从存储器或高速缓冲存储器中取出指令,放入指令寄存器,并对指令译码,并执行指令。所谓的计算机的可编程性主要是指对CPU的编程。 平时我们所说的酷睿、奔腾(Pentium)、赛扬、闪龙等指的就是CPU,现在市场上的CPU主要以intel和AMD公司生产的为主。

CPU价格从几百到上千不等。 CPU 核数:CPU有单核、双核、四核、八核、十六核等等,一般选择四核或双核 就够了,八核、十六核一般都是企业服务器使用的。CPU 主频:原则上主频越高电脑运行速度越快,一般为1个多GB到3个多域,比如低端产品Intel赛扬G1610的核数为双核、主频2.6G,只需要200多块, 现在个人PC机一般没人用了;而高频的酷睿i7为四核、主频达3.6G。有散装还有盒装。 2,内存 目前的内存品牌很多,不过好的不多,很多不是非常知名的品牌超频能力不错, 不过一般用户还是选择知名度高的品牌,比如金士顿,海盗船,威刚等。其中金 士顿和海盗船是终身保固。目前内存的技术比较成熟,价格也很透明,只要到比较正规的商家购买,基本上不会买到假货。

思科路由器基本配置与常用配置命令

思科路由器基本配置与常用配置命令(simple for CCNA) 启动接口,分配IP地址: router> router> enable router# router# configure terminal router(config)# router(config)# interface Type Port router(config-if)# no shutdown router(config-if)# ip address IP-Address Subnet-Mask router(config-if)# ^z 配置RIP路由协议:30秒更新一次 router(config)# router rip router(config-if)# network Network-Number router(config-if)# ^z 配置IGRP路由协议:90秒更新一次 router(config)# router igrp AS-Number router(config-if)# network Network-Number router(config-if)# ^z配置Novell IPX路由协议:Novell RIP 60秒更新一次 router(config)# ipx routing [node address] router(config)# ipx maximum-paths Paths router(config)# interface Type Port router(config-if)# ipx network Network-Number [encapsulation encapsulation-type] [secondary] router(config-if)# ^z配置DDR: router(config)# dialer-list Group-Number protocol Protocol-Type permit [list ACL-Number] router(config)# interface bri 0 router(config-if)# dialer-group Group-Number router(config-if)# dialer map Protocol-Type Next-Hop-Address name Hostname Telphone-Number router(config-if)# ^z配置ISDN: router(config)# isdn swith-type Swith-Type router(config-if)# ^z 配置Frame Relay: router(config-if)# encapsulation frame-relay [cisco | ietf ] router(config-if)# frame-relay lmi-type [ansi | cisco | q933a ] router(config-if)# bandwidth kilobits router(config-if)# frame-relay invers-arp [ Protocol ] [dlci ] router(config-if)# ^z配置标准ACL: router(config)# access-list Access-List-Number [ permit | deny ] source [ source-mask ] router(config)# interface Type Port router(config-if)# ip access-group Access-List-Number [ in | out ] router(config-if)# ^z配置扩展ACL: router(config)# access-list Access-List-Number [ permit | deny ] [ Protocol | Protocol-Number ] source source-wildcard [ Source-Port ] destination destination-wildcard [ Destination-Port ] [ established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