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教最新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组-第27课《蒙娜丽莎之约》-ppt课件(6)
- 格式:ppt
- 大小:865.00 KB
- 文档页数:13
27﹡蒙娜丽莎之约编写教师:单位:二次备课教学目标:1.读读记记“探访、交涉、风采、赴约、淡雅、捉摸、衬托、幻觉、深远、有朝一日、大洋彼岸”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对照画面,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
3.感受世界名画的魅力。
重点、难点:目标2教学准备:1.课前,安排学生查阅达•芬奇的资料,搜集蒙娜丽莎的画册、照片、挂历等,欣赏一下这幅世界名画。
2.组织学生事先相互交换传阅,对名画有初步的认识。
教学过程:一、预习探究1.美妙的乐曲,令人回味无穷;杰出的画作,让人百看不厌。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介绍的是有关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
2.师生交流有关达•芬奇以及《蒙娜丽莎》的资料。
3.出示课题:蒙娜丽莎之约(齐读)读了课题有什么想问的吗?(学生紧扣课题质疑)二、合作交流学生快速默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你从哪些描写中看出了这幅世界名画的魅力呢?三、品读体验(一)正面描写。
1.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哪几自然段是正面描写《蒙娜丽莎》的魅力?哪几自然是从侧面描写《蒙娜丽莎》的魅力?5—7段是正面描写。
1、2、3、8自然段是从侧面描写《蒙娜丽莎》的魅力。
2.品读第5自然段。
①读文赏图。
欣赏文字、插图中的蒙娜丽莎的“脸颊、黑发、眼神、嘴唇、颈项”之美。
②抓住“是那样、不像……而是、怀疑、真的”等词语体会。
让学生用恰当的词语概括画作的逼真程度。
如: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跃然纸上、呼之欲出、亦真亦幻等。
③有感情地朗读。
3.品读第6自然段。
①抓住“微抿、微挑、悄然”等词语感受画作的鲜活,画家“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多一分嫌肥,少一分则瘦。
”的恰到好处的天才画技。
②抓住“好像有话要跟你说”进一步感受画作的生机,欣赏画,是否感到“她好像在听你说话?”③读作者欣赏画作时的想象。
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7课蒙娜丽莎之约课文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7课《蒙娜丽莎之约》课文的教学要体现高年级略读课文的特点。
让学生自读自悟,在读的过程中感受蒙娜丽莎的永恒美。
店铺在此整理了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7课《蒙娜丽莎之约》课文,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7课《蒙娜丽莎之约》课文原文我们在纽(niǔ)约大都会博物馆前排着队,队伍像一条长龙,大家都在静静地等着。
一群灰鸽飞来,在我们身边大摇大摆地散步,有的好奇地歪着头看着我们,可能正猜想我们在做什么。
它们猜得到吗?大家正在等着探访那刚从巴黎飞来的世界著名的美丽女子。
听说美法两国多次交涉,她才能暂时离开巴黎的卢(lú)浮宫前来纽约。
她,就是诞生于达·芬奇笔下,面带永远微笑的“蒙娜丽莎”!《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xiào)像画,世界上有多少人能亲睹她的风采呢?我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有朝一日,她能从大洋彼岸飞来与我们相约。
我猜想今天来“赴约”的人一定很多,但队伍之长还是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
队伍慢慢地向前移动。
我慢慢地上了博物馆门前的台阶,进了大门,到了陈列《蒙娜丽莎》的房间外。
队伍移动得更慢了。
不知过了多久,我终于走到了陈列室门口,终于看到了她。
那幅画不大,大概三英尺长、两英尺宽吧,整幅画几乎只是一种棕色。
我随着队伍慢慢地走近她,心中涌起一种奇异的感觉。
近了,更近了,蒙娜丽莎就像真人一样慢慢走近你。
我终于跟她面对面了。
她的脸颊泛着红光,一头黑发轻松地垂落双肩。
她的眼神是那样柔和与明亮,嘴唇看来不像是涂抹的色彩,而是真的血肉。
仔细看她的颈项,你会怀疑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动。
蒙娜丽莎那微抿(mǐn)的双唇,微挑的嘴角,好像有话要跟你说。
在那极富个性的嘴角和眼神里,悄然流露出恬(tián)静、淡雅的微笑。
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人觉得略含哀伤,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jīn)持。
27、《蒙娜丽莎之约》学案【学习目标】1、读读记记“看望、交涉、风采、赴约、淡雅、捉摸、衬托、肖像、悄然、有朝一日、大洋彼岸等词语”。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对照画面,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同的写作方法。
3、感受世界名画的魅力。
【材料袋】1、卢浮宫材料。
卢浮宫位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边,是举世出名的艺术宫殿。
从16世纪起,弗朗索瓦一世开始大规模地保藏各种艺术品,以后各代皇帝延续了这个传统,充实了卢浮宫的保藏。
如今博物馆保藏的艺术品已达40万件,从此卢浮宫成了艺术博物馆。
值得一提是卢浮宫正门入口处有一个透明的金字塔建筑,它的设计者就是著名的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
卢浮宫目前曾经成为世界三大博物馆之一,其艺术藏品品种之丰富,档次之高堪称世界一流。
其中最重要的镇宫三宝是众人皆知的米洛的《维纳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萨莫特拉斯的《成功女神》。
2、达.芬奇材料。
达.芬奇(1452——1519)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画家,也是全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问渊博、多才多艺的艺术大师、科学巨匠、文艺理论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后代的学者称他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是“第一流的学者”,是一位“旷世奇才”。
一切和更多的赞誉他都当之无愧。
《蒙娜丽莎》和《最初的晚饭》这两件誉满全球的作品,使达.芬奇的名字名垂青史。
3、《蒙娜丽莎》名画材料。
《蒙娜丽莎》是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卢浮宫中的三宝之一。
几百年来,这幅画不断让人们百看不厌,也不断为众人所津津乐道,蒙娜丽莎的浅笑一样成了全世界最奥秘的浅笑!它曾经被保藏于不同的的王宫,乃至还被拿破仑拿走,在本人的卧室里挂了好多年。
1911年,一位意大利人把它偷回了意大利。
二战期间,法国人为了不此画落入纳粹之手,曾多次转移,最初被保藏在卢浮宫。
活动一1、通读课文,组长检查读书情况,做到每个成员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及时纠正读错的字。
第27课《蒙娜丽莎之约》课后习题含答案一、我能把字写漂亮(看拼音,写词语)。
二、一锤定音(在带点字正确的读音后画“√”)。
好奇(hǎo hào)肖像(xiāo xiào)悄然(qiāo qiǎo)颈项(jīnɡ jǐnɡ)几乎(jī jǐ)涂抹(mǒ mò)磨灭(mó mò)树丛(cónɡ chónɡ)三、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恋()钮()综()博()峦()纽()棕()搏()蛮()扭()踪()膊()四、字义推敲(解释加点字义)。
泛着红光:__________ 亲睹风采:__________垂落双肩:__________ 略带哀伤:__________耐人寻味:__________ 转瞬即逝:__________五、冤家路窄(写反义词)。
暂时()永恒()细腻()温柔()清晰()朴素()六、词语点将(据意写词)。
1.看望;访问。
()2.互相商量解决彼此间相关的问题。
()3.竭力保持庄重。
()4.洗澡,洗浴,比喻受润泽。
()5.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
()七、对号入座(选词填空)。
冷静寂静幽静恬静安静1.蒙娜丽莎脸上流露出()的微笑。
2.贝多芬在一条()的小路上散步。
3.同学们()地坐在教室里。
4.四周一片(),听不到一点声响。
5.越是在紧张时刻,越要保持头脑的()。
八、句子工厂。
1.世界上有多少人能亲睹她的风采呢?(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缩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在她面前只停留了短短的几分钟。
她已经成了我灵魂的一部分。
《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7课《蒙娜丽莎之约》【课标内容】课标2: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味。
课标3: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教材分析】本组教材的主题是“感受艺术的魅力”,即让学生感受音乐、绘画、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的美,培养他们热爱艺术的情操,受到美的熏陶。
《蒙娜丽莎之约》就是一篇介绍绘画艺术的经典之作,整篇文章文笔洗练,文字浅显流畅。
文中,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用诗意盎然的语言,向我们细致地展现了达·芬奇的精湛画技和他天才的想象力。
让读者通过作者的生动解读,深刻地感受到蒙娜丽莎优雅端庄的美丽神韵和那如梦如幻的迷人微笑,从而体会艺术带来的美的享受。
【学情分析】《蒙娜丽莎》是一幅世界名画,对现在的六年级学生来说,之前的了解并不多。
鉴于此,我课前布置了让学生查找有关《蒙娜丽莎》资料的任务。
目的就是让学生能走近《蒙娜丽莎》,了解她的创作者达·芬奇以及创作背景,来唤起学生与文本的共鸣,以此更好地来感悟文本,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肖像、悄然、矜持、难以捉摸、脸颊”等词语。
2.运用多种形式朗读课文中直接描写画作的部分,积累语言并感受艺术的魅力。
3.对照画面,重点理解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通过品读感悟《蒙娜丽莎》的魅力,学习作者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以及展开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
【重点难点】通过品读感悟《蒙娜丽莎》的魅力,学习作者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以及展开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
【教学方法】小学语文高年级“测读导写”教学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检测预习,了解名画1.谈话导入,出示课题(齐读)2.交流资料出示课前预习任务,让学生结合课前查阅的资料,谈谈对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的了解。
(1)通过查阅资料,来了解世界名画《蒙娜丽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