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共29页
- 格式:ppt
- 大小:3.13 MB
- 文档页数:29
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知识要点:1、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初期:第一次工业革命(1)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①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
②资金:殖民掠夺等资本原始积累。
③技术: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
④市场:拥有广阔的殖民地。
(2)成就①纺织机器: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②动力机器: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
③交通工具:英国人史蒂芬孙制造出蒸汽机车。
(3)影响①生产力:人类历史进入“蒸汽时代”。
②生产方式:确立了工厂制。
③阶级结构:资本主义社会逐渐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
④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欧美列强成为机器工业生产中心,亚、非、拉地区成为原料产地和工业品销售市场。
2、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第二次工业革命(1)条件: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
(2)成就①电力的应用: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同时,电动机也被制造出来。
②新交通工具:19世纪七八十年代,内燃机问世,随后汽车和飞机相继问世。
③石油化工:提炼并制造多种化学合成材料。
(3)影响①生产力:人类历史进入“电气时代”。
②生产方式:出现垄断组织,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了垄断资本主义。
③世界市场: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并最终形成。
史料实证:1.“英国人……几乎已开始相信有一种在世界各地经商的神圣权力,并认为一些政府禁止自己的国家自由贸易是不合自然规律的,应受谴责的。
”英国人产生这种思想意识的经济根源是什么?答案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2.《全球通史》在谈到英国工业革命时认为:“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天才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
更重要的是18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力量的结合。
”这里的“种种有利力量”主要包括哪些力量?答案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圈地运动的开展、海外市场的扩大等。
3.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电力时代,其引发力量不是来自生产技术本身,而是来自似乎同生产没有关系的科学研究成果。
2023-11-06CATALOGUE目录•第二次工业革命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各国的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社会和文化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结论和启示01第二次工业革命背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铁路和运河的建设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铁路和运河的建设使得商品运输更加便捷和高效。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城市化进程加速,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被广泛应用于煤炭、冶金、纺织等产业,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03化学工业的兴起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化学工业的兴起为工业化提供了新的原材料和产品,推动了化学工业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进步01电力的发明和应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力的发明和应用为工业化提供了新的动力源,推动了电力工业的发展。
02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使得交通运输更加便捷和快速。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力量23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和市场支持,推动了工业化进程的加速。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突破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方法,推动了工业化进程的升级。
科学技术的突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加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帝国主义国家的竞争0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力作为新的能源形式被广泛应用。
总结词随着发电机的不断改进和普及,电力逐渐取代了煤炭等传统能源,成为工业生产中的主要能源。
电力的广泛应用带来了电气化、自动化的生产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详细描述电力的广泛应用总结词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另一个重要成果。
详细描述内燃机采用液体或气体燃料在汽缸内燃烧产生动力,相比于蒸汽机具有更高的能量转化效率和机动性。
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推动了交通运输、农业、建筑等领域的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