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事件 COSO分析
- 格式:pptx
- 大小:917.44 KB
- 文档页数:11
破产的巨人—安然ENROM的辉煌•在2001年宣告破产之前,安然拥有约21000名雇员,曾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力、天然气以及电讯公司之一,2000年披露的营业额达1010亿美元之巨。
•公司连续六年被财富杂志评选为“美国最具创新精神公司”,股价持续飙升。
•安然公司在2000年《财富》世界500强排名第16位,是美国最大的天然气采购商及出售商。
•光环好多省略1W字......ENRON破产经过•8月9日安然股价从80美元降到42美元•10月16日公司宣布第二季度亏损6.18亿美元,公司股东资产缩水12亿美元。
•11.8日安然承认做了假账、虚报数字,自1997年虚报盈利共计6亿美元。
•11月28日标准普尔将安然信用评级调至“垃圾债卷”级•11月30日,安然股价跌至0.26美分•12月2日,安然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经营理念扭曲,一味最求经营业绩的增长,一切以股价提升为公司经营信条,能为公司带来收益的人员拥有很高的权力地位开支账户•企业文化发展方向迷失,典型的就是CEO安迪·法斯托进入安然已经把安然的企业价值观扭转了,在市场需求有限的情况下新一轮的“超常规”扩张,这时的安然已经从一家大型的能源公司,沦为一家从事能源衍生交易的“对冲基金”。
决策者鄙视企业文化的继承与延续规律。
•股票期权制促使公司领导层参与造假,公司CFO一手创立离岸公司虚增利润,一手操纵股价交易,使自己和朋友们的上亿美元股本稳赚不赔•高层领导缺乏职业道德观与合伙公司相互勾结谋取自身利益,比如公司CEO Lay面对市场的不利传闻,身居不出,每次直到没法回避时才出来发表一则声明,给投资者鼓气,保证公司运转一切正常。
•公司董事会未能给与足够的关注,安然公司17名董事会成员中独立董事达15名,审计委员会7名委员也都是独立董事,而且这些独立董事都是政界、学界、商界的知名人士。
既使有这些德高望重的独立董事,也未能为安然公司的股东把好监督关。
•盲目进入与公司主营业务不相关的领域,只求做大而忽略了风险因素。
美国安然事件原因与启示(小总结)第一篇:美国安然事件原因与启示(小总结)安然事件回顾与总结(原因-改革-启示)(1)安然事件所暴露出的美国会计准则制定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从美国会计准则制定历程、美国准则制定机构更替原因并结合准则的性质来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2)美国对会计准则制定采取了哪些改革?(3)安然事件对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有何启示?安然曾经是叱咤风云的“能源帝国”,2000年总收入高达1000亿美元,安然拥有约21000名雇员,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力、天然气以及电讯公司之一。
名列《财富》杂志“美国500强”中的第七。
2001年10月16日,安然公司公布该年度第三季度的财务报告,宣布公司亏损总计达6.18亿美元,引起投资者、媒体和管理层的广泛关注,从此,拉开了安然事件的序幕。
2001年12月2日,安然公司正式向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
2002年1月15日,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宣布停止安然股票的相关交易。
至此,安然大厦完全崩溃。
拥有上千亿资产的能源巨头公司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土崩瓦解。
安然事件引起的美国相关体制、制度的重大改变和影响,同时证明了会计制度还需不断完善,并完善监督制度和市场体系。
否则,会计制度的发展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在经济上产生重大的后果,必然影响会计行业的发展。
一、安然事件暴露出美国会计制度缺陷1、会计准则制定及财务报告披露方面的缺陷。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1 认为美国的公认会计原则是最好的,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非常具体详尽,但财务与会计丑闻表明,美国的公认会计原则也会出现问题。
美国制定“公认会计原则”所遵循的详细的“规则基础”表明,当会计准则制定的太具体,尤其是有各种数量界限是,企业可能通过交易合约的设计甚至虚构交易,绕过会计准则的限制,从而使会计结果不能真实反映经济交易和会计事项。
相反,如果会计准则过于原则性,企业的操控余地过大,企业与其审计师也难以就有争执的问题达成一致的意见,监管部门的监管难度就也更大,会计信息也难有可比性可言。
一、安然事件始末美国安然(Enron)公司成立于1985年,其前身是休斯敦天然气公司,在20世纪八十年代末之前的主业是维护和操作横跨北美的天然气与石油输送管网络。
随着美国政府在80年代后期解除对能源市场的管制,激发了能源期货与期权交易的蓬勃兴起。
安然于1992年创立了“安然资本公司”,拓展其能源零售交易业务,并涉足高科技赛频产业。
整个20世纪90年代的10年间,安然从一家主营天然气、石油的传输公司变成一个类似美林、高盛的华尔街公司,旗下事业包括电力、天然气销售、能源和其他商品配销运送,以及提供全球财务和风险管理服务,在全球拥有3000多家子公司,控制着全美20%的电能和天然气交易。
2000年安然的销售额达到1000亿美元,净利润9.79亿美元,名列(财富>杂志“美国500强”的第七名,并从1995年起连续6年排名于微软、英特尔这些大公司之前,被评为“最富创新能力”的公司。
但正当安然如日中升,成为世界上所有公司学习和羡慕对象的时候,2001年3月5日,(财富>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安然股价是否高估>的文章引发了安然崩溃的导火索,文章首次对安然2000年度的股价及利润增长速度提出质疑,同时指出其提供的财务数据过于繁琐和}昆乱不清。
5月6日,波士顿一家名叫“OffwallStreet”的证券公司发表了一份安然分析报告,建议投资者卖掉安然股票以及不要轻信安然公布的财务利润。
其主要依据是:一方面安然的营运率已经从1996年的21.15%跌至2000年的6.22%;另一方面他们发现安然以高价把一批光纤电缆出售给一家关联企业来提高其预期利润。
7月12日,安然公布了第二季度财务状况后.与分析师、投资者、基金管理员召开了一次电话会议,会上面对众多分析师及投资者关于公司不动产投资项目的大幅波动及几笔关联交易的质询,安然的新任CEO杰夫林.斯格林予以搪塞,语焉不详。
会议之后,媒体和多位买方分析师进一步分析跟踪报道了安然内幕,面对压力,8月中旬,时任安然CEO仅八个月的斯格林突然宣布辞职,这更加重了媒体对安然的质疑。
浅析安然事件审计失败的原因及其防范措施5篇第一篇:浅析安然事件审计失败的原因及其防范措施【摘要】:2001年,美国华尔街股市爆出安然帝国财务舞弊丑闻,进入2002年,公司财务丑闻像是传染病一样,在上市企业中迅速蔓延,奎斯特、环球通讯、世界通讯等等,一个接一个。
随着公司财务舞弊丑闻的出现,为其提供审计服务的会计事务所卷入了诉讼与质疑的浪潮,安达信上下一片哀鸣,全球会计业内人士在难过,作为人类文明一部分的会计文明受到了新的历史挑战。
当然,这也意味着世界审计市场格局的重新界定。
在我国,爆发了银广夏、郑百文等上市公司恶性会计造假事件,蜀都、中天勤等会计师事务所因此倒闭。
在此背景下对审计失败进行系统和全面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本文通过对安然审计失败的案例进行深度剖析,对安然公司的关联交易和安达信的审计舞弊分析审计失败的原因以及防范审计失败的措施。
【关键词】:安然事件安达信注册会计师独立性审计失败原因防范措施【正文】:一.安然事件背景简介(一)安达信背景简介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简称安达信,于1913年由亚瑟·安达信在芝加哥创建,为全球第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代理着美国2300家上市公司的审计业务,占美国上市公司总数的17%;在全球84个国家设有390个分公司,拥有4700名合伙人、2000个合作伙伴,专业人员达8.5万人,这些分公司同属于总部“安达信国际”。
安达信国际公司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是一个由各国的成员公司组成的联合体。
“安达信国际”与各个会员公司的关系并非人们通常理解的母公司与子公司的关系,也不像是合伙人公司,而更像一个协调性实体公司――由全球会员公司组成的松散网络;这些成员公司在管理、领导层和资本结构上都是独立的,但在安达信这一品牌下,依照统一的技术、操作方法和操作理念运作。
(二)安然背景简介安然公司,成立于1930年,总部设在美国休斯敦。
曾是一家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敦州的一家能源类公司。
安然事件案例分析报告讨论人员:刘莹、马验宗、冯明宇、王峰、李春儒、刘乾坤、吴勇一.目的通过对本案例的分析,认识到自由经济本身所存在的弊端,更深刻意义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也印证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论断。
安然案件,反映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不当行为对经济带来的巨大影响。
它对于我国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防范金融风险、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原理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地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
2.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有助于我们在深刻认识资本主义本质的同时,实事求是的分析和借鉴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符合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积极因素,为我所用,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三.案例简介安然事件,是指2001年发生在美国的安然(Enron)公司破产案以及相关丑闻。
安然公司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商品和服务公司之一,名列《财富》杂志“美国500强”的第七名,自称全球领先企业。
然而,2001年12月2日,安然公司突然向纽约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该案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宗破产案。
严重挫伤了美国经济恢复的元气,重创了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信心,引起美国政府和国会的高度重视。
2001年年初,一家有着良好声誉的短期投资机构老板吉姆·切欧斯公开对安然的盈利模式表示了怀疑。
他指出,虽然安然的业务看起来很辉煌,但实际上赚不到什么钱,也没有人能够说清安然是怎么赚钱的。
据他分析,安然的盈利率在2000年为5%,到了2001年初就降到2%以下,对于投资者来说,投资回报率仅有7%左右。
切欧斯还注意到有些文件涉及了安然背后的合伙公司,这些公司和安然有着说不清的幕后交易,作为安然的首席执行官,斯基林一直在抛出手中的安然股票———而他不断宣称安然的股票会从当时的70美元左右升至126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