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旅游规划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2.00 MB
- 文档页数:27
一、项目背景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支持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文件,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已成为我国文化和旅游相关工作的重点方向。
山东省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地域特色鲜明,文化资源丰富。
《山东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是文旅融合元年以来我国首部省级层面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
本规划编制对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编制的技术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二、规划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1、 规划目标导向 。
国家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沂蒙精神、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建设海洋强国作出山东贡献等方面也提出了战略要求。
省层面要求山东文化旅游成为四个阵地(实践教育的阵地、优秀传统文化的阵地、红色文化的阵地、爱国主义教育的阵地),同时要与山东八大战略尤其是乡村振兴、海洋强省等战略结合。
根据要求,山东省要推动文化旅游目的地发展,打造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高地。
2、 规划问题导向 。
山东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总体上存在产业大而不强,文化内涵挖掘不够,集约化程度不高,以及碎片化、低端化、封闭化等问题。
具体表现为,一是文化资源丰富优质,但活化利用不足;二是文化旅游产品众多,但精品缺乏;三是市场条件优良,但对国内外的开放度不高;四是社会经济综合优势突出,但文化旅游跨界融合创新不够;五是空间上在济泰曲、青烟威集聚度高,但文化旅游对全域的整合带动不足。
三、规划编制重点本规划聚焦两个层面的目标要求,针对山东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五个方面的突出问题,突出高质量发展、特色化发展,实践了文化旅游融合的六个方面重点内容。
1、 强化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利用。
完善文博场馆旅游功能,融入研学、展演等业态,塑造文博场馆新魅力。
加强文化遗址遗迹的旅游开发,运用高科技,打造与众不同的文化体验,设计参与体验项目,丰富旅游产品体系。
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推进非遗进景区、度假区。
提升文化演艺类旅游产品。
2、 传承弘扬齐鲁优秀传统文化 。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山东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
(2020-2025年)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山东省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20.06.22
•【字号】鲁政字〔2020〕90号
•【施行日期】2020.06.22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文化
正文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山东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2020-
2025年)的批复
省文化和旅游厅:
你厅关于《山东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2020-2025年)的请示收悉。
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山东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2020-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由你厅负责印发并组织实施。
二、《规划》实施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围绕“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目标定位,聚焦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深化文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发展布局,强化科技支撑,促进文化旅游消费升级,着力推动产业融合、品质提升、要素集约、开放合作,打造“好
客山东”升级版,开创文化旅游强省建设新局面。
三、各有关部门(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指导,各负其责、协同推进、形成合力,共同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推动重点任务、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政策落实落地。
四、你厅要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动态跟踪和督促检查,适时会同有关部门和相关市政府开展《规划》实施的评估工作,及时总结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成果,重大问题及时向省政府报告。
山东省人民政府
2020年6月22日。
⼭东省旅游资源概述题⽬:⼭东省主要旅游资源总体情况概述关键字:旅游地⼈⽂资源⾃然资源⽂化遗产国家旅游城市摘要:⼭东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京杭⼤运河的中北段,省会济南。
⼭东西部连接内陆,从北向南分别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中部⾼突,泰⼭是全境最⾼点;东部⼭东半岛伸⼊黄海,北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相对、拱卫京津与渤海湾,东隔黄海与朝鲜半岛相望,东南则临靠较宽阔的黄海、遥望东海及⽇本南部列岛。
由鲁中南丘陵和胶东丘陵组成的⼭地,分布于⼭地丘陵之间及其外围之地为平原,以鲁西北平原和胶东平原⾯积最⼤。
属于温带半湿润⽓候,东部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较⼤,⽐较湿润。
在鲁西平原与鲁中丘陵间低洼地带上湖泊成群分布,微⼭湖是省内最⼤的淡⽔湖。
⼭东历史悠久,是中国⽂化的源头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
⼭东省旅游资源开发历史悠久,⽂化灿烂,⼈⽂和⾃然旅游资源独具特⾊,⽬前已经拥有旅游区696处,国家⾃然保护区7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5处,世界⾃然⽂化遗产2处,国家级历史⽂化名城7处。
正⽂:⼭东省旅游总体发展良好,以促进⼈与⾃然和谐相处为宗旨,以坚持严格保护,永久利⽤为原则,以历史⽂化、休闲度假、⽣态⾃然为主题,统⼀规划、合理配置和有序开发旅游资源。
在旅游资源开发上注重历史⽂化内涵,开发齐鲁⽂化,优化曲⾩、泰⼭等传统旅游产品的同时,还⼤⼒发展海上旅游度假、专项旅游、乡村观光旅游等新型旅游形式。
在旅游景区布局上,重点开发建设“两带六区”,即“⼭⽔圣⼈”和“黄⾦海岸带”,共有六⼤旅游景区,他们是齐⽂化旅游区、民俗旅游区、⽔浒旅游区、沂蒙⼭旅游区、黄河⼝旅游区、古运河--微⼭湖旅游区。
主要景区建设分为三⼤部分,有鲁西⼭⽔圣⼈旅游区、胶东黄⾦海岸旅游区和鲁中齐⽂化和民俗风情旅游区。
鲁西⼭⽔圣⼈旅游区包括济南、泰安、曲⾩、邹城,并延伸⾄临沂。
其中济南是中国历史⽂化名城,中国游戏旅游城市。
位于鲁中南低⼭丘陵北缘,黄河下游南岸,受地下承压⽔构造影响,城区形成四⼤泉群,著名泉眼150余处。
山东旅游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山东省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拥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山东旅游市场也备受关注。
本报告旨在对山东旅游市场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市场概况、特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同时,通过对山东旅游市场的分析,也可以为旅游企业的发展和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编写:"1.2 文章结构":本报告将首先介绍山东旅游市场的概况,包括其地理位置、旅游资源、旅游业发展历史等方面的情况。
接着,将分析山东旅游市场的特点,包括旅游产品种类、游客结构、市场竞争状况等方面的情况。
然后,将探讨山东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包括未来的市场需求、发展机遇、市场前景等方面的情况。
最后,将总结市场分析的主要发现,并提出未来发展建议,以及对整个报告的结语。
通过上述结构,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本报告的内容安排,以便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报告中的信息。
1.3 目的本报告旨在对山东旅游市场进行全面分析,深入探讨山东旅游市场的概况、特点以及发展趋势。
通过对市场现状的调查和研究,以及对未来发展的预测和建议,旨在为旅游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制定营销策略和政策,促进山东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通过本报告的撰写和发布,也旨在引起社会各界对山东旅游市场重要性和发展潜力的关注,促进相关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推动山东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1.4 总结在本报告中,我们对山东旅游市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通过对市场概况、特点和发展趋势的分析,我们发现山东是一个拥有丰富旅游资源和潜力的地区。
市场特点表现在山东旅游市场多样化、区域性强、文化底蕴深厚等方面。
在未来,随着旅游消费升级和旅游形式的多样化,山东旅游市场将会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在市场分析总结中,我们分享了对山东旅游市场发展的理解和预期,并提出了未来发展建议。
威海旅游大纲分析报告威海是山东省的一个海滨城市,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作为一个奇特的旅游目标地,威海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本篇报告将对威海旅游大纲进行分析,以救助游客更好地了解威海的旅游资源和旅游规划。
起首,威海的自然风光是其最大的旅游资源之一。
威海拥有多个海滩,其中最著名的是威海湾和荣成金沙滩。
这些海滩都有细腻的沙滩和碧蓝的海水,是游客休闲度假的志向处所。
此外,威海还有许多壮丽的自然景点,如刘公岛、环翠楼、平海关等。
游客可以观览到秀丽的海景、山景和历史文化遗迹。
其次,威海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威海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城市,曾是德国和英国的租界。
游客可以参观威海博物馆、威海文化广场等地,了解威海的历史沿革和文化传承。
此外,威海还有许多寺庙、庙宇和古镇,如荣成古城、万佛山、威海大佛等。
这些地方呈现了威海丰富多样的宗教文化和传统文化。
威海旅游大纲还包括了丰富多样的旅游活动。
游客可以进行海滨娱乐活动,如游泳、沙滩排球、滑翔伞等。
此外,威海还有许多水上运动项目,如帆船、冲浪和潜水等。
对于喜爱户外活动的游客来说,威海也提供了徒步观光、登山和露营等机缘。
这些活动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使他们可以更好地感受到威海的魅力。
最后,威海的旅游规划也值得关注。
威海市政府乐观推动旅游业的进步,提出了一系列旅游规划和政策,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威海正在建设一批新的旅游项目,如海洋公园、主题公园和文化创意产业园等。
这些项目将进一步丰富威海的旅游资源,提升威海的旅游品质。
总之,威海作为一个奇特的旅游目标地,拥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底蕴。
威海的旅游大纲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和旅游活动,使游客可以充分体验威海的魅力。
威海市政府的旅游规划也将进一步提升威海的旅游品质。
我们信任,威海将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旅游首选。
三山岛旅游发展战略规划三山岛是中国山东省的一个著名旅游景点,位于东海的黄岛区境内。
三山岛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
为了进一步发展旅游业,需要制定一项旅游发展战略规划,以推动三山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三山岛旅游发展战略规划应该注重改善交通基础设施。
现有的交通网络需要进一步完善,包括修建新的航线和港口,以方便游客来往于三山岛和周边地区。
同时,公路和铁路运输也需要改善,以提供更加便捷的交通方式。
此外,还可以发展海上观光运输,为游客提供更加多样化的交通选择。
其次,三山岛旅游发展战略规划还应注重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这包括培训和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以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同时,要加强对旅游景点、旅游设施和餐饮服务等方面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游客的权益得到保护。
此外,可以发展更多的导游和旅行社,为游客提供更全面、多样化的服务。
第三,三山岛旅游发展战略规划还应注重保护和开发自然资源。
三山岛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山脉、海洋和自然保护区等。
保护这些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并规划合理的旅游线路和景点,以提供给游客更好的旅游体验。
同时,可以开发一些生态旅游项目,例如骑马、登山和野餐等,以丰富游客的旅游选择,同时又不会对环境造成太大的影响。
第四,三山岛旅游发展战略规划还应注重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三山岛有许多历史文化遗产,例如古建筑、遗址和传统习俗等。
应加强对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缮工作,以保护历史文化的完整性和原貌。
与此同时,可以开发一些文化旅游项目,例如古建筑参观、传统民俗表演和手工艺品制作等,以培养游客对三山岛的文化认同感。
最后,三山岛旅游发展战略规划还应注重宣传和推广。
可以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和旅游展会等方式,向国内外游客介绍三山岛的独特魅力和优势,提高其知名度和美誉度。
同时,可以与其他旅游景点进行合作,开展联合推广活动,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三山岛旅游。
总之,制定一项旅游发展战略规划是推动三山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山东齐山风景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山东齐山风景区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境内,地处泰山腹地,是一个以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主题的旅游胜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为了进一步发挥齐山风景区的优势,吸引更多的游客,提升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制定一份全面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是非常必要的。
一、发展目标1.提升旅游业的地位与影响力。
通过打造精品旅游项目,将齐山风景区打造成山东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知名旅游品牌。
2.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
提高旅游接待能力,打造高品质的旅游环境,为游客提供舒适、便利的服务。
3.推进旅游与文化、科技、体育等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旅游业的全面发展。
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加大对自然景观的保护与修复力度。
严禁采石、挖沙等破坏性开采行为,加强对植被的保护与管理,恢复生态平衡。
2.发掘和利用历史文化遗址。
保护和修复古建筑,开发历史文化主题展览,打造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旅游项目。
3.引进高科技手段,提高旅游体验。
如引进虚拟现实技术、无人机等新兴科技用于旅游项目,提升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效果。
三、发展策略1.制定全面的旅游规划。
从长期发展和短期目标出发,明确旅游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
2.加强宣传推广。
通过多种渠道,如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向游客全面展示齐山风景区的风貌和特色,增加知名度和吸引力。
3.加强旅游产品的开发与创新。
推出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如文化体验游、农家乐等,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4.加强旅游服务设施建设。
投资兴建高品质的星级酒店、民宿、餐饮、交通等相关服务设施,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5.加强与相关产业的合作。
与文化、科技、体育等产业进行深度融合,共同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四、保障措施1.建立健全旅游管理机制。
完善旅游行业的管理体系,加强对旅游企业的监督和管理,保证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2.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支持与投入。
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与教育,提升他们的服务质量和专业能力。
山东齐山风景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The Master Planning of Qishan Mountain Scenic Area Tourism Development of Shandong(文本)2008年05月目录第一章规划总则 (1)第一条规划范围 (1)第二条规划任务 (1)第三条规划期限 (1)第四条规划目标 (1)第五条规划发展战略 (1)第六条旅游资源总体评价 (1)第二章旅游形象和市场营销 (2)第七条旅游形象策划 (2)第八条客源市场定位 (2)第九条客源市场预测 (2)第十条市场营销策划 (2)第十一条宣传口号 (3)第三章空间布局及旅游项目策划 (4)第十二条空间布局的基本思路 (4)第十三条功能分区 (4)第十四条齐山十六景 (4)第十五条峡谷水上游憩区 (4)第十六条流泉飞瀑观光区 (6)第十七条唐赛儿寨休闲区 (6)第十八条红叶栈道探险区 (6)第十九条双峰山脊登高区 (7)第二十条休闲度假区 (7)第二十一条门区 (8)第二十二条如意谷接待区 (8)第四章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10)第二十三条住宿设施 (10)第二十四条餐饮设施 (10)第二十五条娱乐设施 (10)第二十六条购物设施 (10)第二十七条信息服务设施 (10)第二十八条解说系统设施 (10)第五章旅游基础设施规划 (11)第二十九条外部交通 (11)第三十条内部交通 (11)第三十一条社会车辆道路系统 (11)第三十二条电瓶车道路系统 (11)第三十三条游客步行系统 (11)第三十四条空中索道系统 (11)第三十五条给水设施规划 (11)第三十六条排水设施规划 (12)第三十七条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12)第三十八条电力设施规划 (12)第三十九条通讯设施规划 (12)第六章环境与资源保护规划 (13)第四十条森林保育规划 (13)第四十一条水体保护措施 (13)第四十二条山体保护措施 (13)第四十三条游客容量控制 (13)第四十四条人工建筑控制 (13)第四十五条人文旅游资源保护措施 (14)第四十六条其他方面的保护规划 (14)第四十七条环境评价 (14)第七章土地利用规划与效益分析 (15)第四十八条土地利用规划 (15)第四十九条投资估算 (15)第五十条收益估计 (15)第五十一条三大效益分析 (15)第八章旅游保障系统规划 (16)第五十二条管理保障 (16)第五十三条政策保障 (16)第五十四条资金保障 (16)第五十五条人力资源 (16)第五十六条科技保障 (16)第五十七条安全保障 (16)第九章近期建设安排和规划管理 (17)第五十八条近期建设安排 (17)第五十九条规划管理 (17)附图:1.景区区位分析图2.旅游市场分析图3.景区范围图4.景区卫星影像图5.旅游资源分布图6.旅游资源评价图7.功能分区图8.空间布局图9. 土地利用现状图10、土地利用规划图11、规划总平面图12、道路系统规划图13、旅游线路规划图14、栈道规划平面图15、水面规划平面图第一章规划总则第一条规划范围齐山风景区总面积为14.08 km2,位于东经118°9′4″—118°12′33″,北纬36°30′19″—36°32′50″之间,其中规划面积6.57km2,包括原三龙山及周边区域,北至西余粮村,南达何家峪,西临东岭村,东倚仰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