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营养学基础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666.50 KB
- 文档页数:226
营养学基础(二)第二节碳水化合物1.碳水化合物的分类糖是生命和各种运动过程的重要能源。
依水解状况,可将糖分为3类:(1)糖类:单糖、双糖、糖醇;(2)寡糖:指3个以上10个以下单糖的聚合物;(3)多糖:多糖是10个以上单糖的聚合物。
1.碳水化合物的分类---糖类单糖是最简单的糖,根据碳链碳原子的数量,单糖可分为丙糖、丁糖、戊糖、己糖、庚糖、辛糖和壬糖。
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半乳糖和果糖。
常见的双糖有蔗糖、乳糖和麦芽糖。
蔗糖主要来源于甘蔗和甜菜,乳糖只存在于乳品中,麦芽糖大量的存在于发芽的谷粒中。
糖醇是单糖的还原产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中。
常见的糖醇有山梨醇、甘露醇、木糖醇、麦芽糖醇等。
1.碳水化合物的分类---寡糖寡糖:寡糖是指3个以上10个以下单糖的聚合物。
目前已知的几种重要寡糖有棉籽糖、水苏糖、异麦芽低聚糖、低聚果糖、低聚甘露糖、大豆低聚糖等。
1.碳水化合物的分类----多糖多糖:多糖是10个以上单糖的聚合物。
多糖可分为淀粉和非淀粉多糖。
淀粉由葡萄糖聚合而成,是人类的主要食物,富含于谷类、根茎类植物。
可分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
80%~90%的非淀粉多糖由植物细胞壁成分组成,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等,即膳食纤维。
其他是非细胞壁物质如植物胶质、海藻胶类等。
N>102.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需要掌握)主要包括供给和储存能量;构成组织及重要生命物质;节约蛋白质作用;抗生酮作用;解毒作用和增强肠道功能。
节约蛋白质作用(sparing protein action):当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时,可以防止体内和膳食中的蛋白质转变为葡萄糖,这就是所谓的节约蛋白质作用。
抗生酮作用(antiketogenesis):脂肪酸不能彻底氧化而产生过多的酮体,酮体不能及时被氧化而在体内蓄积,以致产生酮血症和酮尿症,膳食中充足的碳水化合物可以防止上述现象的发生,因此称为碳水化合物的抗生酮作用(antiketogenesis)。
营养学基础知识讲座
营养学是研究食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食物中所含养分对身体发育、生长、
运动、健康和患病过程的影响的科学。
了解营养学的基础知识对于保持健康,预防疾病至关重要。
在本讲座中,我们将介绍一些营养学方面的基础知识。
1. 营养学的定义
营养学是研究食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食物中所含养分对身体发育、生长、
运动、健康和患病过程的影响的科学。
它涉及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包括维生素、矿物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等。
2. 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维生素、矿物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
这些营养物质在维持身体健康、促进新陈代谢、维持免疫系统和提供能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3. 膳食均衡
膳食均衡是指在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的同时,避免摄入过多或过少的营养物质。
膳食均衡是保持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重要基础。
4. 营养与健康
良好的营养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基础。
适当摄入各种营养物质可以提高免疫力,
预防疾病,并促进身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5. 饮食建议
遵循均衡营养的原则,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减少糖分和盐的摄入是良好的饮
食习惯。
适量摄入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也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关键。
结语
通过本次讲座,希望大家能够了解营养学的基础知识,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
注重膳食均衡,从而保持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
努力做到合理膳食,享受健康生活!。
营养学技术中级《基础知识》(题库)模拟试卷二[单选题]1.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教育人民群众摄取合理营(江南博哥)养促进健康,其制定原则是()。
A.谷类为主B.平衡膳食C.多吃蔬菜D.少吃肥肉和荤油E.饮酒限量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教育人民群众摄取合理营养促进健康,其制订原则是平衡膳食。
[单选题]2.糖类的吸收形式是()。
A.淀粉B.多糖C.寡糖D.糊精E.单糖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糖类的双糖及多糖在人体内均不能直接被利用,必须被消化道中的消化酶分解为单糖后才能被吸收。
[单选题]3.以下各类食物含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相对较多的是()。
A.禽肉B.动物肝脏C.豆油D.花生油E.鱼、贝类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依目前的情况来分析,EPA和DHA的现实和潜在的来源有海洋鱼类、海藻类及蕈类等3种。
人类主要从鱼类油脂中摄取EPA和DHA,其中以海产肥鱼中含量最高,某些淡水鱼中也含有一定量的EPA和DHA,其他动物性食物中含量较少,而植物性食物中不含有EPA和DHA。
[单选题]4.1千焦(kJ)等于()。
A.2390kcalB.239kcalC.23.9kcalD.2.39kcalE.0.239kcal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1cal=4.2J。
[单选题]5.关于基础代谢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瘦高者基础代谢低于矮胖者B.体表面积大者基础代谢低于体表面积小者C.男性基础代谢高于女性D.老年人基础代谢高于年轻人E.孕妇、儿童基础代谢相对较低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正常人基础代谢率是比较恒定的,一般男性稍高于女性,儿童和青年高于成年,成年后逐渐降低。
[单选题]6.符合维生素B2的理化特点的是()。
A.碱性环境中稳定B.酸性环境中不稳定C.在紫外线照射下易分解D.有亚硫酸盐存在时易分解E.有Cu2+、Fe3+存在时易被破坏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维生素B2水溶性较低,但在碱性溶液中容易溶解,在强酸溶液中稳定,光照及紫外线照射可引起不可逆的分解。
营养学的基础知识营养学是研究人体对营养物质需求及其吸收、利用、代谢等过程的科学。
学习营养学的基础知识对于保持健康,预防疾病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营养学的基础知识,包括营养物质的分类、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主要营养素及其功能等内容。
1. 营养物质的分类根据其在人体内的作用,营养物质可以分为宏量营养素和微量营养素。
宏量营养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它们是人体需要摄取的主要营养素,以提供能量和维持生命活动所需。
微量营养素包括维生素和矿物质,虽然人体所需量较少,但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2. 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是多样化和复杂的,不同年龄、性别、生理状态和活动水平的个体都有不同的需求量。
合理的饮食结构应包含适量的宏量营养素和微量营养素,以满足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需要。
3. 主要营养素及其功能•碳水化合物:是身体主要的能量来源,能够提供糖分解为葡萄糖,以支持大脑和身体其他组织的功能。
•脂肪:是提供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同时也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身体温度和维生素的吸收有重要作用。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和细胞的主要物质,具有维持生长发育、修复受损组织、合成酶和激素等重要功能。
•维生素:参与调节新陈代谢,维持神经系统功能和免疫系统正常运行,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维生素两类。
•矿物质:包括钙、铁、锌等多种元素,是构成骨骼、细胞、组织以及各种生理过程的必需组成部分。
结语综上所述,了解营养学的基础知识对我们日常饮食及健康非常重要。
通过合理搭配食物,摄取适量的宏量营养素和微量营养素,可以保持身体健康,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因此,加强对营养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关注自身饮食习惯,健康生活。
营养学复习要点一、考试题型:名词解释、填空、单项选择、简答二、注意!注意!注意!必须完成章节任务才能进系统考试三、复习要点1.什么是营养?营养是指人体从外界摄取食物,经过体内的消化、吸收和代谢,利用食物中的有益成分,以供给能量、构成和更新身体组织及调节生理功能的生物学过程。
2.七大营养素包括哪些?产能营养素是哪些?七大营养素: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水、膳食纤维。
产能营养素(宏量营养素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能量):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
3.宏量营养素包括哪些?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4.微量营养素包括哪些?矿物质、维生素5.中国最早的膳食指南是什么?《黄帝内经•素问》6.合理营养的概念:合理营养即全面而均衡的营养,是指膳食中能量和营养成分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宜,与机体的需要保持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量,能使机体处于良好的健康状态。
7.合理膳食的概念:合理膳食又称为平衡膳食或健康膳食,是指全面达到参考摄入量要求的膳食,即能保证摄食者的能量和各种营养成分达到人体的需要,又在各种营养成分之间建立起一种生理上的平衡。
8.DRIS的定义是什么?包括哪七个指标?其中能满足97%-98%人群营养需要的指标哪两个?一般情况下用哪个?在没办法获得试验数据的时候用哪个?以产能营养素摄入量占总能量的百分比来表示,具有上限和下限的DRIs指标是哪个?DRIS是为了保证人体合理摄入营养素,避免缺乏和过量,在推荐的每日膳食营养素供给量(RDA)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一组参考值。
包括EAR:平均需要量、RNI:推荐摄入量、AI:适宜摄入量、UI:可耐受最高摄入量、AMDR:宏量营养素可接受范围、PI-NCD:预防NCD的建议摄入量、SPL:特定建议值这七个指标。
9.针对膳食中传统营养素以外的某些膳食成分指定的DRIs指标是哪个?(SPL)10.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11.根据营养价值的不同,可以将蛋白质分为哪几类?优质蛋白质、半优质蛋白质、劣质蛋白质12.什么是优质蛋白质?它的来源是什么?(看清楚)优质蛋白质是所含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比例适当,不仅能维持人体健康,并能促进生长发育的食物蛋白质。
营养学基础知识脂类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1.以下食物中,( D )的脂肪含量少。
A.核桃B.煮黄豆C.煮花生豆D.炒板栗2.食物中的脂肪可以促进( D )的吸收。
A.葡萄糖B.蛋白质C.无机盐D.脂溶性维生素3.人体每日脂肪的摄入量以占总能量的( B )为宜。
A.10%B.20%~25%C.30%D.40%4.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糖原和脂肪都是( B )。
A.总能源B.储备能源C.重要能源D.直接能源5.( A )不具有必需脂肪酸的生理活性。
A.油酸B.亚油酸C.亚麻酸D.花生四烯酸6.下列几种食物中亚油酸含量最多的是( A )。
A.豆油B.牛油C.鸡油D.鲤鱼7.花生四烯酸在人体内不是合成( C )的前体物质。
A.血栓素B.前列腺素C.肾上腺素D.前列环素8.( D )的必需脂肪酸含量为52%~64%。
A.黄油B.花生油C.大豆油D.葵花籽油9.植物性脂肪比动物性脂肪( A )的含量高得多。
A.维生素EB.维生素AC.维生素DD.胡萝卜素10.脂肪比糖类的能量高是由于其分子组成中( B )元素含量低。
A.碳B.氧C.氢D.氮11.猪油中的维生素E含量为:每100g猪油中含( B )mg。
A.2.1~3.5B.5C.87D.9312.膳食脂肪的消化率与脂肪中的( D )无关。
A.低级脂肪酸含量B.饱和脂肪酸含量C.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D.脂溶性维生素含量13.动物的体脂多为( A ),不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A.饱和脂肪酸B.不饱和脂肪酸C.游离脂肪酸D.挥发性脂肪酸二、多项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动物肝的脂肪中含有丰富的( CD )。
A.生育酚B.维生素CC.视黄醇D.维生素D2.植物油中缺少( ABC )。
A.维生素AB.维生素CC.维生素DD.维生素E3.( ABC )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A.脂肪B.磷脂C.胆固醇D.维生素D4.食物中缺乏脂肪时人体可能会缺乏( AD )。
《临床营养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营养学基础
一、名词解释:
1、营养素:是指食物中可为人体提供能量、构成机体成分和修复组织以及调节生理功能的化学物质。
人体所需营养素的种类很多,有四十多种,按照结构和功能可分为六大类,即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2、推荐摄入量:即RNI,相当于传统使用的RDA(膳食营养供给量),是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
3、蛋白质消化率:是指食物中的蛋白质在体内消化酶的作用下被分解的程度。
消化率越高表示该蛋白质被吸收利用的可能性越大,其营养价值也就越高。
4、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是指吸收的蛋白质被机体储留的程度。
可用氮储留法测得,计算公式为:
5、产热系数:即能量系数,是每克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在体内氧化产生的能量。
6、食物热效应(TEF):即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是人体的代谢因进食而引起额外的能量消耗,即用于营养素消化、吸收需要的能量。
公共营养师培训讲义营养学基础营养学的基本观点一、营养( nutrition ):指人体摄入、消化、汲取和利用食品中营养物质以知足机体生理需要的生物学过程。
二、营养学:是研究营养规律及其改良举措的科学。
三、营养素:指食品中可给人体供应能量、机体构成成分和组织修复以及生理调理功能的化学成分。
(1)宏量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2)微量营养素:维生素、矿物质。
(3)能量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
第一节蛋白质一、蛋白质的功能1、人体组织的构成成分——构造蛋白。
如:骨骼、牙齿——胶原蛋白;指甲——角蛋白2、构成体内各样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功能蛋白。
如:酶——拥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3、供应能量。
如: 1g 食品蛋白质在体内产生约 16.7kJ 的能量二、氨基酸和必要氨基酸(一)氨基酸、肽、蛋白质关系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 20 种,它们是: Ile、Leu、Lys、Met、Phe、Thr、Trp、Val、His、 Ala 、Arg 、Asp、 Asn、Glu、Gln、 Gly 、Pro、Ser、Cys、Thr(二)必要氨基酸观点:人体不可以合成或合成速度不可以知足机体需要,一定从食品中直接获取的氨基酸。
Ile、 Leu、 Lys、Met、 Phe、Thr、Trp、Val、His条件一定氨基酸: Cys、 Tyr(可由 Met、Phe 转变)(三)氨基酸模式和限制氨基酸1、氨基酸模式:蛋白质中各样必要氨基酸的构成比率。
①以蛋白质中 Trp 的含量定为 1,分别计算出其余必要氨基酸的相应比值,这一系列比值就是该种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
②食品蛋白质氨基酸模式与人体蛋白质氨基酸模式越靠近,营养价值也相对越高。
③实验中常以鸡蛋蛋白质作为参照蛋白。
2、限制氨基酸:蛋白质中一种或几种必要氨基酸相对含量较低,致使其余的必要氨基酸在体内不可以被充分利用而浪费,这些含量相对较低的必要氨基酸称限制氨基酸。
3、蛋白质互补作用:为了提升植物性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常常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食品混淆食用,以互相增补必要氨基酸的不足。
第一章绪论1.营养:指人体摄取食物后,在人体消化和吸收、利用其中的营养素,以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处于健康状况的总过程2.营养素:指具有营养功能的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水等六大类。
3.营养价值:指食物中营养素及能量满足人体需要的程度。
4.营养不良:指由于一种或几种以上营养素的缺乏或过剩所造成的机体健康异常或疾病状态。
5.DRIs:即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指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值,包括四项内容指标:(1)平均需要量EAR:只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50%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
(2)推荐摄入量RNI:只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97%~98%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
(3)适宜摄入量AI:指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对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
(4)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指某一生理阶段和性别人群,几乎对所有个体健康都无任何副作用和危险的平均每日营养素最高摄入量。
6.营养科学研究主要内容:(1)基础营养(2)公共营养(3)营养与健康(4)营养与基因表达(5)食物中活性成分(6)营养与农业(7)食物营养。
第三章第一节能量1、产能营养素:脂、蛋白质、糖等能产生能量的物质。
生理有效能:每克产能营养素在体内燃烧所能给体内供给的能量值。
3大产能营养素的生理有效值:碳水化合物16.8KJ(4kcal),脂肪37.56KJ(9kcal),蛋白质16.74kJ(4kcal)。
基础代谢率:指单位时间内热人体单位体表面积或单位体重所消耗的能量。
食物的热效应:指人体摄食过程中引起的能量消耗额外增加的现象。
2、试分析影响不同生理人群能量需要量的主要因素。
(1)体型与机体构成瘦体质量大、肌肉发达者,机体代谢率高;(2)年龄与生理状态:婴幼儿高,孕妇高;(3)性别:女性代谢率低于男性;(4)环境温度寒冷气温下高;(5)应激状态:发热创伤时基础代谢率高;其中正常人主要由基础代谢、体力活动、食物的热效应,而孕妇、母婴、青少年、刚病愈的机体还包括生长发育的能量消耗。
合理营养的基本知识
合理营养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基础,它对于人类的生活至关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关于合理营养的基本知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如何获得健康的饮食习惯。
合理营养的基本原则是均衡饮食。
这意味着我们应该摄取各种不同类型的食物,包括谷物、蔬菜、水果、蛋白质和脂肪。
这样可以确保我们获得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例如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
我们需要注意每种食物的摄入量。
尽管各种食物都对身体有益,但摄入过多或过少都可能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需求合理控制食物的摄入量,避免过量或不足。
我们还应该关注食物的质量。
选择新鲜、天然的食材,并尽量避免加工食品。
这样可以确保我们获得的营养物质是最纯净和最有效的。
合理营养中还包括饮水。
水是我们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许多生理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每天喝足够的水,以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和正常的代谢功能。
合理营养还需要注意饮食的多样性。
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单一食物的偏好,而是尝试各种不同的食物。
这样可以确保我们获得的营养物质更全面,避免因单一食物而导致的营养不均衡。
合理营养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基础。
通过均衡饮食、合理控制摄入量、选择优质食材、保持水分平衡和尝试多样化的饮食,我们可以获得充足的营养物质,保持身体的健康和活力。
希望这些基本知识能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合理营养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相应的饮食习惯。
让我们一起为健康而努力吧!。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营养学基础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二)一、单选题(本大题30小题.每题1.0分,共30.0分。
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1g脂肪在体内氧化能产生______kcal热量。
A 4B 16.7C 9D 6【正确答案】:C【本题分数】:1.0分第2题有关维生素的特点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 能提供能量B 能参与人体组织的构成C 不能在人体内储存D 一般不能在人体合成(维生素D例外),或合成量太少,必须由食物提供【正确答案】:A【本题分数】:1.0分第3题评价食物蛋白质被消化吸收后在体内被利用程度的指标是______。
A 蛋白质消化率B 蛋白质利用率C 蛋白质真消化率D 蛋白质表观消化率E 氨基酸评分【正确答案】:B【本题分数】:1.0分第4题能促进钙吸收的措施是______。
A 常在户外晒太阳B 经常做理疗(热敷)C 多吃谷类食物D 多吃蔬菜、水果【正确答案】:A【本题分数】:1.0分第5题膳食蛋白质中非必需氨基酸______具有节约蛋氨酸的作用。
A 半胱氨酸B 酪氨酸C 精氨酸D 丝氨酸【正确答案】:A【本题分数】:1.0分第6题下列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碳水化合物是______。
A 棉子糖B 果胶C 纤维素D 淀粉【正确答案】:D【本题分数】:1.0分。
营养学基础知识导语:在营养师的考试中,有哪些问题是我们必须知道的营养重点知识?无论是不是要考试,我觉得大家都应该好好看看相关的知识内容。
营养学基础知识★★★1.能量单位P30能量的单位以千焦(KJ)表示。
传统习惯上用的能量单位为千卡(Kcal)。
两者的换算方法是:1Kcal=4.184KJ,1KJ=0.239Kcal★★★2.人体能量的来源和能量系数P30-31产能营养素主要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生理热价分别为4.0Kcal/g,9.0 Kcal/g,4.0Kcal/g。
★★★3.人体的能量消耗P31-33人体的能量代谢包括基础代谢、体力活动、食物的热效应、生长发育及其他。
★★★4.基础代谢的概念P31基础代谢是指人体为了维持生命,各器官进行最基本的生理机能所消耗的最低能量。
基础代谢的测量一般在清晨进行,距离前一天晚餐12-14小时,并且测量前最后一次进餐不要过饱,测量前静卧半小时以上,精神放松,测量时采取平卧姿势,清醒,全身肌肉放松,环境安静,室温保持18-25℃.★★★5.影响基础代谢率的因素P321)体格构成:基础代谢与人体的体表面积呈正比关系。
2)生理、病理状态:基础代谢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
发热以及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基础代谢增强。
3)环境温度与气候:在舒适环境中,代谢最低;在低温和高温环境中,代谢率会升高。
4)其他因素影响:交感神经活动等一些因素也影响人体基础代谢率。
疾病也可以改变基础代谢水平。
★★★6.食物热效应的概念P32食物的热效应也称食物特殊动力作用,人体因进食而引起能量消耗增加的现象称为食物的热效应。
★★★7.必需氨基酸、条件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概念P351)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由食物供给的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
包括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组氨酸。
2)半胱氨酸和酪氨酸在体内能分别由蛋氨酸和苯丙氨酸合成,如果膳食中能够直接提供这两种氨基酸,则人体对蛋氨酸和苯丙氨酸的需要量可以较少,所以半胱氨酸和酪氨酸称为条件必需氨基酸或半必需氨基酸。
一.名词解释:1.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是糖类的总称,是一类多羟基醛,酮或其简单衍生物,以及能水解产生这些醛或酮的化合物总称2.必需氨基酸(EAA):是指动物不能由体内代谢合成或合成量不能满足动物需要,必须由饲料提供的部分氨基酸3.粗蛋白(CP):饲料含氮物质的总称,是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和配合饲料的基础指标4.净蛋白利用率(NPU):动物体内沉积的氮与食入氮的比。
5.蛋白质效率比(PER):动物体增重与食入蛋白质的比6.理想蛋白(IP):指氨基酸组成和比例与畜禽氨基酸需要完全一致的蛋白质7. 热增耗(HI):又称为特殊动力作用或食后增热,是指绝食动物在采食饲料后短时间内,体内产热高于绝食代谢产热的那部分热能。
热增能以热的形式散失。
8. 饲料(feed):正常情况下,凡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吸收、无毒无害、且能提供营养物质的所有物质均可称为饲料。
9. 美拉德反应:还原性糖与蛋白质之间发生的缩合反应,产生动物自身分泌的消化酶不能降解的氨基-糖复合物,影响氨基酸的吸收利用,降低饲料营养价值。
10.营养(Nutrition):是有机体消化吸收食物并利用食物中的有效成分来维持生命活动、修补体组织、生长和生产的全部过程。
11.营养学(Nutriology):是研究生物体营养过程的科学。
通过这一过程的研究,可以阐明生命活动的本质,并通过营养调控措施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12. 代谢体重(BW0.75):按自然体重的0.75次方表示各种成年动物绝食代谢产热比较一致。
称为动物的代谢体重。
13.饲养标准(feeding standard):是根据大量饲养实验结果和动物生产实践的经验总结,对各种特定动物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的定额作出的规定,这种系统的营养定额及有关资料统称为饲养标准。
即特定动物系统成套的营养定额就是饲养标准,简称“标准”。
14.能量总效率(gross efficiency):指产品中所含的能量与摄入饲料的有效能(指消化能或代谢能)之比。
《营养学教案》PPT课件一、教案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营养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培养学生正确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
提高学生对营养学重要性的认识。
1.2 教学内容:营养学的定义和重要性营养素的基本分类和作用膳食指南和平衡饮食营养与健康的关系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影响二、第一章:营养学的基本概念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营养学的定义和重要性。
让学生掌握营养素的基本分类和作用。
2.2 教学内容:营养学的定义和意义营养素的分类: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营养素的作用和功能三、第二章:膳食指南和平衡饮食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膳食指南和平衡饮食的原则。
培养学生制定个人膳食计划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膳食指南的基本原则:适量、多样化、均衡、定时定量平衡饮食的组成:主食、蔬菜、水果、肉类、豆类、奶类、油脂和坚果制定个人膳食计划的步骤和方法四、第三章:营养与健康的关系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让学生了解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影响。
4.2 教学内容:营养与健康的关系:营养不足和过剩对健康的影响营养不良的影响:体重不足、贫血、免疫力下降等营养过剩的影响: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五、第四章: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影响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对健康的影响。
培养学生预防和改善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意识。
5.2 教学内容:营养不良的影响:体重不足、贫血、免疫力下降等营养过剩的影响: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预防和改善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方法: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健康生活方式六、第五章:营养评估与监测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营养评估与监测的方法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进行自我营养评估和监测的能力。
6.2 教学内容:营养评估的方法:膳食记录、营养素摄入量计算、身体成分分析等营养监测的工具:食物秤、营养软件、健康指标等自我营养评估和监测的步骤和方法七、第六章:特殊人群的营养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特殊人群的营养需求和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