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混凝土质量的QC攻关
- 格式:doc
- 大小:203.50 KB
- 文档页数:15
本工程为******工程,位于******,地下一层为现浇框剪结构,地上为钢结构幕墙,总建筑面积14000多平方米。
我QC小组自成立以来,一直以“小、实、活、新”作为活动宗旨,充分发扬团结拼搏、求实创新、敬业奉献、勇创一流的精神。
QC小组概况表表一本小组活动制度:(1)按时参加小组会议以及小组组织的各项活动。
QC小组成员应当服从小组安排,主动调研,积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2)按时完成分解任务,以保证QC小组研究课题的进度与效果。
QC小组的课题需要由全体成员分担,小组成员分工明确,每个成员必须及时完成任务。
(3)相互配合、群策群力,传递必要的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在共同活动中组员之间应当相互沟通,互相督促。
本工程是我公司规模较大的重点项目之一,争创品牌工程,对公司拓展我市建筑市场,更好树立公司形象是十分重要的。
混凝土工程是工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砼构件的表观质量直接影响着人的第一印象。
尤其是梁柱节点部位。
本课题的研究是可行的:(1)本项目是公司确定创优的重点工程之一。
(2)公司具有多年创优的施工经验,为工地创优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
项目经理敢于投资,争创品牌的意识强,项目部成员创优积极性高,是本课题得以研究的关键。
综合以上理由,我们选定‘运用QC方法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作为本小组的活动课题,进行攻关。
根据选题,我们对正在施工的******工程A施工段随机选取了100个点进行调查,合格率为70%,发现混凝土浇筑质量存在以下问题,调查结果统计如下:梁柱节点的平整度控制不好,尤其在梁柱节点处,因梁上口模板加固不合理等原因,容易出现涨模现象,进而造成梁柱节点接槎处错台。
在结合部位也容易出现蜂窝麻面,表观质量不好。
剪力墙存在跑模、烂根现象,平整度垂直度部分超差。
表观质量不好。
现状调查表表二【排列图】:102030405060708090100平整度超差垂直度超差轴线位移超差蜂窝麻面节点接槎处错台图一 现状调查排列图1、目标:将混凝土观感质量合格率提高到90%。
「运用QC方法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温度控制、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挑战。
因此,为了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可以采用质量控制(QC)方法,从而确保施工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首先,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控制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施工质量。
首先,可以在施工过程中利用温度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温度异常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其次,可以选择合适的混凝土配方和掺合材料,以减少混凝土的温度升高。
此外,还可以采取冷却措施,比如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使用冷却剂或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冷水淋洒等方式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其次,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技术问题,可以通过引入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来提高施工质量。
比如,可以采用大容量搅拌站来提高搅拌效率和混凝土的均匀性。
此外,还可以使用自动化控制系统来监测和调整施工过程中的参数,从而提高施工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另外,可以采用高效的施工方法,比如自卸式搅拌车承载混凝土进行输送,以减少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失和质量变化。
最后,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问题,可以采用QC 方法来确保施工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首先,可以制定一套严格的施工工艺和操作规范,明确每个环节的要求和步骤,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其次,可以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制定相应的检测和评估标准,实施过程监控和成果检验,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另外,可以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技术交流,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质量意识,从而提高施工操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综上所述,运用QC方法可以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质量。
通过针对温度控制、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等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保证工程的长期使用效果和安全性。
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应该重视质量控制,合理运用QC方法,以提高施工质量。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QC关键信息项:1、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标准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3、施工工艺流程及关键控制点4、质量检验标准与方法5、质量问题处理措施6、施工人员培训与管理7、施工设备维护与管理8、环境保护与安全措施11 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标准111 水泥: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通用硅酸盐水泥,其强度等级、凝结时间、安定性等指标应满足设计要求。
水泥应具有质量证明书,并按批次进行复验。
112 骨料:粗骨料应采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碎石或卵石,其粒径、含泥量、针片状颗粒含量等应符合规范要求;细骨料应选用中砂,其细度模数、含泥量等应符合规定。
骨料应按批次进行检验。
113 掺和料:粉煤灰、矿渣粉等掺和料的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其活性指数、需水量比等指标应满足设计要求。
掺和料应按批次进行检测。
114 外加剂:外加剂的品种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减水率、凝结时间差等指标应通过试验确定。
外加剂应具有质量证明文件,并按批次进行检验。
1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121 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耐久性要求、施工工艺等因素,进行配合比设计。
配合比设计应遵循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满足要求。
122 进行配合比试验,确定水胶比、砂率、外加剂用量等参数。
试验应在具有相应资质的实验室进行,并出具配合比报告。
123 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原材料的变化和混凝土性能的检测结果,及时调整配合比。
13 施工工艺流程及关键控制点131 施工工艺流程:模板安装→钢筋绑扎→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混凝土养护→模板拆除。
132 关键控制点:模板安装:模板的平整度、垂直度、密封性应符合要求,防止漏浆和变形。
钢筋绑扎:钢筋的规格、数量、间距、锚固长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保证钢筋的位置准确。
混凝土搅拌: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配料,控制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确保混凝土搅拌均匀。
混凝土运输: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保证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不发生离析和初凝。
提高混凝土框架柱质量合格率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青岛分公司齐河医院思创QC小组一、工程概况齐河县人民医院新院区项目由齐河县人民医院病房楼及齐河县城投医疗中心建设项目两个标段组成。
工程位于齐河县纬十九路以南、纬二十路北侧、新华路以东、黄河大道以西。
本工程为新建综合医院项目,基础形式为桩筏基础,主体结构为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20.6万m2。
地下室东西长261.4米,南北长267.4米,地下共一层建筑面积4.9万m2。
地上建筑由4层门诊楼、4层医技楼、5层办公后勤综合楼、5层内科病房楼、23层外科病房楼组成,地上建筑面积15.7万m2。
本工程主体结构为框架结构,框架柱总数量8554个,质量目标为“德州市市优质结构杯”、“山东省优质结构杯”、“泰山杯”,争创“鲁班奖”。
图1 工程效果图二、QC小组介绍2.1 小组简介为争创鲁班奖优质工程,本工程主体施工之初项目部便组建了“思创”QC小组,小组各成员均经全面质量管理培训,能独立承担组长分配的各职责、任务,具有丰富的施工经验,技术全面,2.2 活动计划制表人:史泰龙批准人:张鑫制表日期:2018.4.1三、选择课题3.1 拟定课题QC小组成员根据目前的施工进度、施工质量选择了三个课题并依据总进度计划、施工组织设计及规范要求从重要性、时效性、预期效果、可实施性、经济型等5个方便做了分析评价。
表3.1-1 课题选择评价表注: 1、每项评价满分为3分。
2、高评价为3分;一般评价为2分;低评价为1分。
制表人:史泰龙批准人:王承强制表日期:2018.4.10 QC小组经过会议讨论暂定活动课题为:提高混凝土框架柱质量合格率。
3.2 确定课题制图人:唐凯批准人:王承强制表日期:2018.4.15四、现状调查4.1 初步调查QC课题确定后,小组成员对病房综合楼地下室一层335个框架柱通过现状调查发现不合格点为84个合格率仅为75%。
小组成员根据《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分别从:混凝土强度、实测实量、外观质量三个方面进行了初步调查。
提高混凝土一次性验收、合格率的QC活动-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l提高安哥拉机场项目混凝土一次性验收合格率发布单位:青建国际(安哥拉)集团发展有限公司小组名称:安哥拉新国际机场航站区I标段QC小组发布日期:2015年12月QC小组概况:我们的QC小组成立于2015年6月,为问题解决型小组,组员8人,全体组员平均接受教育时长60学时。
201512一、课题选择工程简介:安哥拉罗安达新国际机场航站区I标段工程(以下简称地下车库)位于机场航站楼正前方,平行航站楼布置,长米,宽米,总建筑面积约28189平方米。
地下一层,层高米,地下车库设计停车位1052辆,地上部分停车位309辆。
结构为平板式筏型基础、框架-剪力墙结构,整体设计横向四道、纵向二道后浇带。
本工程地处非洲西南部,濒临大西洋,长年高温、昼夜温差较大,大部分地区属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分为旱、雨两季,5-9月为旱季,平均气温为24摄氏度,相对凉爽;10-4月(次年)为雨季,炎热多雨,光照强烈。
外部环境要求:安哥拉新国际机场是安哥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由中国国际基金有限公司总承包,中铁四局、中铁航空港、北京建工等多家大型中资企业参与建设。
工程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集团形象和分公司与中基的后续合作。
上级指令:开展关于提高混凝土一次性验收合格率的QC活动,并将活动成果在安哥拉其它项目进行推广应用。
现状及难点:本工程混凝土施工体量大,按计划需在200天内完成3万立方混凝土浇筑,平均日浇筑150m3,混凝土施工成为工程质量把控的关键所在;施工期间正值雨季,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难度较大。
选定课题:提高安哥拉机场项目混凝土一次性验收合格率。
二、设定目标:根据分公司指示要求,结合项目实际情况,总目标确定为:将混凝土一次性验收合格率提高到94%。
三、目标可行性分析:现状调查:根据《GB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验收规定(第47页、条),本QC小组对安哥拉分公司在建项目施工过程进行了详细了解和现场调查:结论:从排列图分析,影响混凝土验收合格率的主要因素是:观感质量类的裂缝和结构实体 类的混凝土强度不足可行性分析:①集团和分公司重视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指派分公司总工程师带队攻关;项目技 术人员水平高,施工经验丰富,责任心强;撅4H 次IXX N - S1累H 吸率CG6 7.9裂嵯混凝外叔外形胭的管置I -桔 卜强皎帽觎陷保护尺寸瓷讯 度呆偏群9 6.2Id CF ;,巳,匕工W 在图表制作人:xxx日期:2015年12月②将混凝土裂缝和混凝土强度不足两项问题解决后,一次性验收合格率将达到:{84%+(184%)*}=%〉94%综上所述:目标可以实现。
提高混凝土外观质量QC小组活动记录混凝土外观质量是影响建筑物外观和耐久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建筑项目中的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是不可忽视的。
为了提高混凝土外观质量,我们组织了一次QC小组活动,以下是活动记录的详细内容。
活动时间:2024年7月1日活动地点:建筑施工现场活动人员:1. QC小组成员:Alice(组长)、Bob、Cindy、David2.现场施工人员:工地经理、混凝土搅拌师傅、浇注工人等活动目标:1.提高混凝土外观质量,确保外观平整、光滑、无明显缺陷。
2.加强与施工人员的沟通,明确对混凝土外观质量的要求。
3.发现并解决可能存在的混凝土外观质量问题。
活动过程:1.开会准备阶段:在活动开始之前,我们组织了一次会议,明确了活动目标、要求和时间计划,并分配了各自的任务。
2.混凝土调配和搅拌阶段:在混凝土调配和搅拌的过程中,Bob、Cindy和David负责监督混凝土配料和搅拌的质量。
他们检查了原材料的品质,尤其是水泥和骨料的质量,并确保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比。
同时,他们还与混凝土搅拌师傅密切合作,确保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的控制,以避免混凝土出现分层、孔洞等问题。
3.浇注阶段:在混凝土浇注的过程中,我们小组的成员分别观察不同部位的浇注情况。
我们特别关注了以下几个方面:-监测浇注速度和浇注高度,避免出现过快或过高的情况。
-检查模板的质量,确保模板表面平整、无明显破损。
-检查混凝土表面是否出现裂缝、气泡和麻点等缺陷。
4.表面抹平和养护阶段:在浇注完混凝土之后,我们及时与施工人员沟通,确定了表面抹平和养护的时间和方法。
我们指导浇注工人使用抹光机和手工工具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抹平和养护,确保表面平整、光滑。
5.质量检查和整理阶段:活动结束后,我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质量检查。
我们仔细观察了混凝土表面的情况,使用光源照射以寻找可能存在的缺陷。
我们将检查结果整理成报告,并与施工人员讨论,制定改进措施。
活动成果:通过这次QC小组活动,我们成功地提高了混凝土的外观质量。
混凝土拌和站qc课题混凝土拌和站的QC(质量控制)课题是一个涉及混凝土生产和质量管理的重要议题。
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我将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进行全面的回答,混凝土拌和站的功能和作用、QC在混凝土生产中的重要性、QC课题的具体内容以及实施QC的方法和措施。
首先,混凝土拌和站是用于生产混凝土的设备和场所。
它的主要作用是将水泥、砂、骨料和水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搅拌,制成符合设计要求的混凝土。
混凝土拌和站在建筑工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混凝土是建筑物的基础材料之一,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和耐久性。
在混凝土生产中,QC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QC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控制措施和检测手段,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它涉及到原材料的选择和检验、生产过程的控制、产品的检测和验收等方面。
只有通过严格的QC,才能保证生产出高质量的混凝土,提高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针对混凝土拌和站的QC课题,具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原材料的选择和检验,包括水泥、砂、骨料等原材料的选择和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例如,水泥的检验可以包括外观、强度、凝结时间等指标的测试。
2. 配合比的确定,根据工程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包括水灰比、骨料配合比等。
配合比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 生产过程的控制,包括搅拌时间、搅拌速度、搅拌顺序等生产参数的控制,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同时,还需要控制水泥的投放量和水的掺入量,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稳定。
4. 产品的检测和验收,通过对混凝土样品进行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渗透性等性能测试,判断混凝土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只有合格的混凝土才能投入使用。
为了实施QC,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和措施:1.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制定相关的质量管理制度和标准,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要求,确保质量管理的全面性和严谨性。
2. 建立检测实验室,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和人员,进行混凝土样品的检测和分析,及时掌握混凝土的质量情况。
提高混凝土质量的QC攻关一、工程概况永武高速公路A3合同段由桥梁、隧道、路基工程组成,其中桥梁、隧道、涵洞的总混凝土方量为10万方左右,混凝土设计强度从C15~C55不等。
工程设大大小小搅拌站共计13个。
二、QC小组情形混凝土工程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份,凡重要结构物都是混凝土施工后的产物。
而混凝土工程的评定也要紧是由构筑物外观和强度决定的,因此把好质量关,奉献精品工程的重要点即为操纵混凝土施工质量。
依照项目部要求,中心实验室成立了以主任为组长、各个实验员为成员的QC攻关小组,要紧针对现场混凝土施工质量开展QC攻关,解决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问题,节约项目本钱。
小组成员如下:要紧小组成员表小组成立后当即开展了理论学习和实际调查活动:小组成员中别离由负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水泥、集料、钢筋、混凝土强度实验的人员组成。
利用业余时刻学习了永武高速招标技术文件和《一般混凝土设计标准》《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实验规程》《公路工程集料实验规程》等标准,熟悉混凝土设计施工中的各个环节。
三、提出问题:⑴由于混凝土是脆性材料,抗拉强度远低于抗压强度,在结构物中它主若是用于经受压力,且现行结构设计标准主若是以抗压强度为基础,因此在工程实践中抗压强度超级重要。
混凝土施工中由于人为或其他缘故致使了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合格,给施工生产带来庞大负面阻碍。
⑵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受到多种因素阻碍,可能微小材料或环境的转变均会对其产生阻碍,像原材料、配合比设计参数、成型工艺、养护条件及测试条件等因素都是阻碍混凝土强度的重要因素。
⑶合理的选材、优化的混凝土设计会从全然上节约材料,从而操纵项目本钱。
⑷综合以上,本小组决定从原材、配合比设计等方面入手,找到操纵混凝土质量的要紧因素,解决施工中混凝土质量问题,幸免质量事故的发生,节约本钱提高工程经济效益。
四、可行性分析:⑴小组成员为中心实验室实验人员,长期从事水泥、集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试件抗压等实验,人员均为大专以上学历,素养较高,并对永武高速公路混凝土施工的原材料有深刻了解,熟知各类性能。
提高混凝土质量的QC攻关一、工程概况永武高速公路A3合同段由桥梁、隧道、路基工程组成,其中桥梁、隧道、涵洞的总混凝土方量为10万方左右,混凝土设计强度从C15~C55不等。
工程设大大小小搅拌站共计13个。
二、QC小组情况混凝土工程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凡重要结构物都是混凝土施工后的产物。
而混凝土工程的评定也主要是由构筑物外观和强度决定的,因此把好质量关,奉献精品工程的重要点即为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
根据项目部要求,中心试验室成立了以主任为组长、各个试验员为成员的QC攻关小组,主要针对现场混凝土施工质量开展QC攻关,解决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问题,节约项目成本。
小组成员如下:主要小组成员表小组成立后立即开展了理论学习和实际调查活动:小组成员中分别由负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水泥、集料、钢筋、混凝土强度试验的人员组成。
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永武高速招标技术文件和《普通混凝土设计规范》《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等规范,熟悉混凝土设计施工中的各个环节。
三、提出问题:⑴由于混凝土是脆性材料,抗拉强度远低于抗压强度,在结构物中它主要是用于承受压力,且现行结构设计规范主要是以抗压强度为基础,因而在工程实践中抗压强度非常重要。
混凝土施工中由于人为或其他原因导致了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合格,给施工生产带来巨大负面影响。
⑵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可能微小材料或环境的变化均会对其产生影响,像原材料、配合比设计参数、成型工艺、养护条件及测试条件等因素都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重要因素。
⑶合理的选材、优化的混凝土设计会从根本上节约材料,从而控制项目成本。
⑷综合以上,本小组决定从原材、配合比设计等方面入手,找到控制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解决施工中混凝土质量问题,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节约成本提高工程经济效益。
四、可行性分析:⑴小组成员为中心试验室试验人员,长期从事水泥、集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试件抗压等试验,人员均为大专以上学历,素质较高,并对永武高速公路混凝土施工的原材料有深刻了解,熟知各种性能。
⑵现场施工自检中经常发现由于制作工艺及步骤错误导致混凝土强度不合格现象,只要通过宣传及对施工人员进行教育便可避免类似现象发生,措施实施方便,但效果明显。
⑶建立质量跟踪系统,从原材料性质-施工控制-试件检测整个过程建立完善的跟踪记录,从而找到问题源头,快速定位解决问题所在。
五、活动目标:⑴混凝土工程外观质量100%符合要求。
⑵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100%符合要求。
⑶合理选材、优化设计从源头节省资金。
⑷通过活动提高各个人员素质。
六、活动情况本小组决定从原材、配合比设计等方面入手,找到控制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解决施工中混凝土质量问题:1、水泥的影响水泥对混凝土的影响取决于水泥的矿物成分及细度。
水泥强度主要来自于C3S和C3A的早期强度及C2S的后期强度。
用C3S含量较高的水泥来制作混凝土,其早期强度增长较快,但后期强度增长缓慢。
水泥细度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也很大,随着细度增加,水化速率增大,就导致较高的早期强度增长率,而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几乎没有增长,甚至出现强度倒缩现象。
同时,在相同的条件下通过改变水泥的粒型和级配,也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因此我们以水泥细度、及3d,28d胶砂抗压强度为依据,选用水泥品种。
2、集料的影响:⑴细集料对于中低标号混凝土,尤其是胶凝材料偏少的混凝土,需保证细集料中细小颗粒的数量,以保证混凝土整体颗粒堆积效果,进而保证混凝土的强度。
高强混凝土要用中粗砂,尤其是当石子级配很差时,砂子以偏粗为好,细度模数约等于3.0时,混凝土的工作性最好,抗压强度最高。
⑵粗集料的影响:根据文献显示,在普通混凝土中,水灰比相同,表面粗糙的碎石配制的混凝土强度比表面光滑的卵石配制的混凝土强度高约10%,这是由于卵石是经地质时期千万年以上形成,表面光滑活性低,虽然拌和物流动性好,但卵石与水泥砂浆的粘结力差;碎石表面粗糙且多棱角,与水泥砂浆粘结力强,同时碎石是近期加工破碎而成,表面活性较高,既有破碎时形成的表面短键产生的剩余键力,又有表面氧离子的离子化倾向,使碎石表面成为化学反应较活跃的区域,与水泥接触即发生较强的界面作用。
因此,碎石混凝土比卵石混凝土强度高,特别是低水灰比的高性能混凝土表现得更加明显。
如图1大量研究表明:配制高强混凝土必须选择粒径较小的集料,例如C60混凝土最大粒径一般不超过25mm,C80一般不超过20mm。
主要是由于在高强混凝土中:1)颗粒小的骨料存在缺陷的几率小,相对比较致密,因为破碎时消除了控制强度的最大裂缝故强度比大颗粒的高;2)小颗粒的骨料可降低骨料与水泥石界面的应力差;3)水泥浆与单个石子界面的过渡层周长和厚度都小,难以形成较大的缺陷;4)小颗粒的骨料增加了与水泥浆的粘结面积,使粘结强度提高;5)在混凝土拌合物中,颗粒大的骨料下沉速度快,造成的混凝土内部分布不均匀,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3、外加剂的影响⑴减水剂的影响通过小组人员学习讨论后,总结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水泥石本身的孔隙率密切相关,而孔隙率的大小与水灰比及水泥的水化程度有关。
当加入减水剂后,因其减水作用可明显降低水灰比,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减水剂的分散作用可以强化水泥的水化程度,同时,水泥浆中掺入适量减水剂,能使水泥浆早期水化产物生长有所延缓,这种延缓作用将使其水化产物生长得更加充分、完整,从而使感化水泥石的网络结构更加致密。
⑵调凝剂的影响常用的调凝剂主要有缓凝剂、早强剂和速凝剂,该类外加剂的应用主要是调节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或改变混凝土强度发展规律。
混凝土缓凝剂或缓凝性减水剂对混凝土的早强强度发展不利(尤其是当缓凝剂掺量较大的情况下),但掺加缓凝剂后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均较空白混凝土强度略有提高。
混凝土早强剂一般可以增加CS组分水化速率和强度发展速率,对提高混凝土构件早3期强度有利,但后期强度增长缓慢,对混凝土后期强度影响不大或略有降低(当掺加量较大时)。
混凝土的速凝剂主要应用于喷射混凝土,可以使混凝土迅速终凝,形成强度,但对混凝土后期强度影响较大,使混凝土强度有较大损失(一般损失10%~30%)。
其影响见图24、配合比设计参数的影响⑴水胶比的影响对于给定的材料,强度只取决一个因素——水灰比.其原因:水灰比决定水泥浆体的孔隙率》但随着高性能混凝土的迅速发展,矿物掺和料已成为高性能混凝土必不可少的第六组分,水灰比概念也逐渐被水胶比所取代,而水胶比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矿物掺合料的种类、活性以及取代量等因素。
⑵浆集比的影响在高性能混凝土中混凝土的强度受到骨灰比的影响,再早期骨灰比对强度的影响不如水胶比的影响,但后期时,骨灰比对强度的影响已经赶上了水胶比对强度的影响。
基于最佳浆骨比设计的混凝土其早期抗压强度和后期抗压强度均达到最优效果。
⑶砂率的影响据日本资料介绍,平均坍落度每提高20mm,砂率相应增加1%,而强度无明显变化。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发表的试验数据也证明,水灰比为0.55-0.53时,砂率再34%-46%间变化对强度无明显影响。
5、搅拌和成型工艺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机械的强化方法主要指振动搅拌。
振动搅拌就是再搅拌的同时加以振动的作用,使水泥颗粒处于处于颤动状态,从而破坏水泥凝聚团,使水泥颗粒均匀分布。
同时,振动搅拌使水泥颗粒的运动速度加快,增加有效的碰撞次数,加速水泥颗粒表面水化生成物向液相扩散的速度,使水泥水化加速。
此外,还可净化骨料表面,增加水泥和骨料间的粘结力。
因此,振动搅拌能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且混凝土拌合料的流动性也有所改善。
现场实际的搅拌顺序却主要的取决于人为的主观想法,并不是按照科学6、要因确定理论上的主要影响因素上面已经详细列出,经过现场调查,总结出以下影响混凝土工程质量具体原因制表人:温名威 日期:2008年8月15日1.搅拌站操作人员技术水平差2.外加剂使用不当,计量不准3.试件制作不规范4.混凝土用水量过大七、制定对策八、对策实施实施一、组织各搅拌站搅拌机操作人员进行学习,针对操作中不规范、惯性问题进行分析,并列举出常见几项问题,印发给各个操作人员。
学习后组织理论和实际操作考核来检验实际效果。
实施二、请计量认证部门定期进行标定,并组织试验室人员对计量器具进行定期的自校、自检,保证设备良好的运行状态和精确的称量标准。
对于操作人员进行教育讲清厉害关系杜绝主观因素造成的错误。
实施三、组织组员到施工现场进行演示,对试件制作的过程详细讲解,并检查成果,经项目部同意,对作业队伍实行奖罚措施,如试件制作不规范导致严重后果的对作业队罚款5000~10000元。
实施四、严格控制混凝土用水量,要求作业队伍必须按照试验人员计算的施工配合比用水量来拌制混凝土,试验人员对混凝土拌合物进行坍落度测定,必须要让拌合物达到设计坍落度的规定范围之内,严禁不合格混凝土浇筑到现场。
九、效果确认1、QC小组通过以上几个实施措施PDCA循环,对现场的混凝土施工质量进行全面跟踪控制,在施工生产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使现场混凝土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
2、对于混凝土试件的控制起到明显效果,经过长期跟踪后,使试件合格率达到100%消灭了不合格试件的产生。
3、经过对原材料的控制,选择了价格合理、质量优秀的料源进入现场从而提高了质量,又节约了成本。
十、标准化1、严格规范现场的标准化施工,原材料标识、配合比标识、标准化作业指南、设备操作规程等悬挂于施工现场。
2、严格了考核制度,建立了奖罚机制,调动职工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十一、持续改进1、认清发展形式混凝土是建筑工程最主要的材料,决定着工程质量和成本两大重要因素,可以说是建筑工程的灵魂,研究、运用好混凝土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企业信誉。
2、从我做起增强责任感从我们QC小组的调查来看,人员的素质也起着决定性的作业,每个作业人员必须要有大局观和责任感,这样才能保证优质工程,才能创造效益。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