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微专题--大气运动与降水
- 格式:pptx
- 大小:3.80 MB
- 文档页数:8
专题七大气运动与降水知识点1大气运动要点一: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1)太阳辐射(短波辐射):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源泉,是地面的直接热源。
包括紫外线(波长小于0.4um)、可见光(波长0.4~0.76um)和红外线(波长大于0.76um),其中主要是可见光部分。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的三种形式:吸收、反射和散射:吸收具有选择性,具体表现为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由此可见大气对太阳辐射中最多的可见光吸收的很少,因而说大气圈对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几乎是透明的;反射(云和固体尘埃)无选择性;散射(空气质点和固体杂质)具有选择性,可见光中蓝色和紫色光容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无论是吸收、反射还是散射,都使得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减少了(削弱作用),因而使得地表的白天温度不会太高。
(3)地面吸收了太阳(短波)辐射,温度升高,产生地面辐射——长波辐射(4)地面辐射的大部分被大气(低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使得大气增温;要点二: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地面吸收了太阳(短波)辐射,温度升高,产生地面辐射——长波辐射(原理:物体受热温度升高,就要产生辐射;温度越高,波长越短,反之亦然);因为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所以大部分被大气(低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使得大气增温;大气增温,产生大气辐射(长波辐射),其中较大一部分的大气辐射是射向地面的,因为这部分的大气辐射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所以被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对地面因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起到补偿作用,所以说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温室(效应)原理——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可以绝大部分穿透玻璃到达温室地面,使得温室地面增稳,而地面产生的地面辐射因为是长波辐射,很少能穿透玻璃,这样使得大部分的热量没有损失而保留在温室内。
其实,温室不仅仅是玻璃房,我们可以把整个地球也看成是处在温室内,因为大气也就相当于玻璃,它能让大部分的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却因大气逆辐射让大部分的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又回到了地面。
学号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2019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五)大气运动与降水1.热力环流原理形成及常见形式(1)理解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的四个关键点(2)常见的热力环流及其影响①海陆风: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增多。
②山谷风:在山谷和盆地,夜间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
③城市热岛环流:一般将绿化带布局在气流下沉处或下沉距离以内,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业布局于气流下沉距离之外。
2.风的形成与风力大小(1)图解风的形成(2)风力大小的影响因素①气温差异→气压差异→风力强弱。
②植被覆盖度(防风固沙,削减风力)。
③地形(山脉阻挡风→风力减弱;垭口或峡谷地带且风向与峡谷延伸方向一致→狭管效应→风力增强)。
④地势高差大小→下沉气流强弱。
⑤经过湖面或海面,摩擦力较小。
【例1】(2017·海南地理,21,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西兰首都惠灵顿依山坡而建,三面环山,西面朝向大海,有“风城”之称。
上图示意惠灵顿的位置。
分析惠灵顿常年多风的原因。
(10分)【解析】分析图文材料可知,惠灵顿地处西风带,常年受西风控制,加上三面环山,西面朝向大海,喇叭形的地貌,有利于风的深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学号【答案】3.把握大气环流的内在联系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以北半球为例4.三圈环流与气候类型分布阅读分]36(1)2【例题】.[2018·全国卷Ⅲ,,8 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立纯碱厂,下图)(1991年博茨瓦纳在索瓦采盐沼地下卤水,入蒸发池,再用蒸发后的浓缩卤水生产纯碱。
纯碱产品主要销往南非。
近年来,由于采取环保新工艺和来自美国产品的 2学号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竞争,纯碱厂常处于亏损状态。
指出索瓦附近利于卤水蒸发的地形和气候条件。
(8分)【解析】根据等高线分布情况分析该地区的地形特征。
第六讲大气运动和降水I •必记知识全览(324)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必记环流1 •三圈环流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2. 由于海陆热力差异而形成的季节性变化的环流是1 •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2•季风环流二、必记原理形成降水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二、空气达到过饱和有凝结核水滴不断增大成雨滴三、必记规律1 .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2. 东亚、南亚季风风向变化规律3. 全球主要降水带三、1 . 0°、30。
、60。
、90。
、附近分布气压带、气压带之间是风带,并且高气压带和低气压带相间分布2 .东亚冬季吹西北季风,夏季吹东南季风;南亚冬季吹东北季风,夏季吹西南季风 3 .赤道多雨带、副热带少雨带、温带多雨带、极地少雨带H.考点过关过关斩将一马平川考点详解精剖细解入市三分一、基本考点考点1热力环流及其形成(1) 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高、低纬度间温度的差异。
(2) 热力环流:①形成原因与过程:近地面冷热不均一气流上升或下沉一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一大气的水平运动一热力环流。
②高、低压的理解:受热时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
如图6—1所示。
A地受热,空气膨胀上升。
形成低压,相对应的高空形成高压;但并不是说A点的气压值比A点要大,而是相对于同一水平面上的B'点来说,气压值要高,称为高压;同理,A点低压是指比同一水平面上的B点的气压要低。
准确地说,气压排列为Po >PA>PA>P°'。
③等压面的凸向与气压高低的关系:上凸为高压,下凹为低压。
如图A点等压面上凸,说明A点区域为高压,因为气压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案例剖析旁征博引举一反三考题1 (典型例题典型例题分)读“热力环流示意图6—2”(图中B、C两地冷却,A地受热),回答问题。
大气运动与降水【知识精讲】1.理解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的四个关键点易错警示(1)高压的气压值一定高于低压。
不正确。
气压高低的比较是在同一海拔基础上进行的,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如下图中甲、乙两地的气压一定大于丙、丁两地。
甲地气压高是相对于同一海拔的乙地而言,丙地气压高是相对于同一海拔的丁地而言,图中四地的气压值大小是:甲>乙>丙>丁。
(2)气温高的地方都是低压,气温低的地方都是高压。
不正确。
只有热力作用形成的气流符合上述规律,而动力作用形成的不符合上述规律,如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
2.把握大气环流的内在联系3.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1)大气环流:一般受低气压带影响区域降水较多,受高气压带影响区域降水较少;受西风带影响区域降水较多。
(2)海陆位置:近海受暖湿气流影响的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3)地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洋流:暖流影响区域降水多,寒流影响区域降水少。
(5)下垫面状况:植被覆盖率高,地表水体面积广的区域降水较多,反之则少。
(具体见下表)多雨少雨气流上升气流下沉低压中心,低气压带控制高压中心,高气压带控制低压槽控制高压脊控制锋面控制单一气团控制地形迎风坡地形背风坡迎岸风离岸风暖流沿岸寒流沿岸夏季风影响冬季风影响方法技巧据两地距离判断降水差异影响因素的方法试题中经常以两地的降水统计图表、两地降水差异等为载体来命题,分析此类题目时可根据两地距离分析降水差异。
(1)若两地位于位置相距较远的南、北方向,则一般从大气环流角度去分析。
(2)若两地位于位置相距较远的东、西方向,则一般从海陆位置角度去分析。
(3)若两地位于纬度大致相当的大陆两岸,则一般从洋流角度去分析。
(4)若两地位置较近,且降水差异较大,则一般从地形(迎、背风坡)角度去分析。
【典例】(全国文综Ⅱ)下图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图示岛屿西南部降水丰沛,主要是因为( )①盛行西风②地形抬升③暖流增湿④反气旋活跃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 A解析根据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以判断出图示岛屿为新西兰的南岛,该岛地处西风带内,岛屿的西南部为西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故选A;由洋流的分布可知,该岛屿附近无暖流分布,如果反气旋活跃则降水不会丰富,故③④说法错误,排除B、C、D。
高频考点(二)大气运动和降水[考情全察]命题视角一大气运动和降水1.(2018·昆明模拟)如图为某区域某季节降水量分布图,图中a >b>c。
据此回答(1)~(3)题。
(1)据图推断,该季节的盛行风为()A.西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东北风(2)甲、乙、丙、丁四地中,该季节降水最多的是()A.甲B.乙C.丙D.丁(3)甲地降水量较周围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大气环流B.地形C.海陆位置D.洋流解析:(1)A(2)D(3)B第(1)题,根据该区域该季节降水量a >b>c可推断降水西部较多,东部较少,说明水汽主要来自于西部海洋,结合当地的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区域为中南半岛,此季节盛行西南季风。
第(2)题,图中等值线a>b>c,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的规律判断甲地的降水量小于b;同理判断乙地的降水量小于c、丙地的降水量小于c、丁地的降水量大于b。
综上分析,可判断该季节降水最多的是丁地。
第(3)题,结合上题分析,甲地的降水量小于b,而水汽由西南季风从海洋上带来,只能是甲地位于背风坡所致,故甲地降水量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
命题视角二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2.(2019届高三·衡水质检)读某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单位:mm) 分布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该区域降水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地区位于江南丘陵地区B.降水总量大致从东南向西北减少C.该区域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D.N附近地区降水量的地区差异较小(2)图中M地区()A.降水较少,主要是对流雨B.降水较多,主要是地形雨C.降水较少,主要是锋面雨D.降水较多,主要是台风雨解析:(1)A(2)B第(1)题,读图可知,该区域降水总量在800 mm以下,不可能位于秦岭—淮河以南,故选A。
第(2)题,图中M 地区降水量在450 mm以上,降水量明显多于周围地区,可能是位于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故选B。
[知能全通]核心素养下的新高考高考对本考点的考查,多以区域图、统计图为命题载体,综合考查大气环流及其影响、降水分布特点及其成因等,侧重考查考生的区域认知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和地理实践力。
第10讲大气运动与降水2017版课程标准内容要求学业层级2018年四省市教学内容建议核心素养要求运用示意图等,说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合格考1.绘制并运用热力环流示意图,说明热力环流原理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2.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相关地理现象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知识体系构建][主干知识整合]一、热力环流热力环流的形成(用箭头在图中标出空气运动的方向)(1)垂直运动⎩⎨⎧A地受热→空气膨胀上升→形成低气压B地冷却→空气收缩下沉→形成高气压(2)水平运动⎩⎨⎧⎭⎬⎫A地近地面形成低气压B地近地面形成高气压由高压流向低压[易误辨析] 1.气温越高,气压越低吗?为什么?提示不是。
比较气压值的高低要在同一水平面上,气温越高,气压越低;同一地点,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气压也越低。
二、常见的热力环流1.海陆风(1)成因分析——海陆热力差异是前提和关键。
(2)影响与应用: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较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
2.山谷风(1)成因分析——山坡的冷热变化是关键。
(2)影响与应用:山谷(小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盆地),使谷底(小盆地)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
所以山谷(小盆地)地区不宜布局污染工业。
3.城市风(1)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是突破口。
(2)影响与应用: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于下沉距离之外。
[易误辨析] 2.某学校以“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为主题举行辩论会。
高一某学生提出要在郊区封山育林,来改善市区因地价高,绿化面积少,大气质量差的问题。
这种做法可行吗?应着重考虑什么条件?提示可行。
应着重研究城市风的下沉距离,造林应在城市风的下沉距离之内。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影响风的三种力受力方向大小对风的影响风速风向水平气压梯度力始终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始终与风向垂直随纬度增加而增加,赤道上为零不影响风速的大小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摩擦力始终与风向相反下垫面越粗糙,起伏越大,摩擦力越大使风速减小与其他两力共同作用,使风向斜穿等压线2.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类型高空风近地面风图示(北半球)受力F1(水平气压梯度力)和F2(地转偏向力)共同影响F1(水平气压梯度力)、F2(地转偏向力)和F3(摩擦力)共同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平行与等压线斜交[易误辨析] 3.近地面和高空的风有何区别?提示近地面的风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斜交30°至45°。
2021年高考地理精品复习资料专题十 大气运动与降水一、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的形成(用箭头在图中标出空气运动的方向)(书生)(1)垂直运动⎩⎨⎧A 地受热→空气膨胀上升→形成低气压B 地冷却→空气收缩下沉→形成高气压(2)水平运动⎩⎨⎧⎭⎬⎫A 地近地面形成低气压B 地近地面形成高气压由高压流向低压 辨析 1.气温越高,气压越低吗?为什么?提示 不是。
比较气压值的高低要在同一水平面上,气温越高,气压越低;同一地点,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气压也越低。
二、常见的热力环流 1.海陆风(1)成因分析——海陆热力差异是前提和关键。
(2)影响与应用: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较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
2.山谷风(1)成因分析——山坡的冷热变化是关键。
(2)影响与应用:山谷(小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盆地),使谷底(小盆地)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
所以,山谷(小盆地)地区不宜布局污染工业。
3.城市风(1)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是突破口。
(2)影响与应用: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于下沉距离之外。
辨析 2.某学校以“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为主题举行辩论会。
高一某学生提出要在郊区封山育林,来改善市区因地价高,绿化面积少,大气质量差的问题。
这种做法可行吗?应着重考虑什么条件?提示可行。
应着重研究城市风的下沉距离,造林应在城市风的下沉距离之内。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影响风的三种力2.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辨析 3.近地面和高空的风有何区别?提示近地面的风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斜交30至45度。
高空的风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四、大气运动与降水1.降水的形成条件(1)空气中含有充足的水汽。
(2)气温下降,水汽能够凝结。
(3)空气中有适量的凝结核。
专题七:大气运动与降水地球上审核:李欣美时间:2017。
2。
14 使用:2。
18 领导签字:【温故知新】1.理解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的“四关键”2.气压带、风带的性质及对气候的影响(以北半球为例)3.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1)大气环流:一般低气压带影响区域降水较多,高气压带影响区域降水较少;西风带影响区域降水较多。
(2)海陆位置:近海受暖湿气流影响的地方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3)地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洋流:暖流影响区域降水多,寒流影响区域降水少.(5)下垫面状况:植被覆盖率高,地表水体面积广的区域降水较多,反之则少.(具体见下表)多雨少雨气流上升气流下沉低压中心,低气压带控制高压中心,高气压带控制低压槽控制高压脊控制锋面控制单一气团控制地形迎风坡地形背风坡迎岸风离岸风暖流沿岸寒流沿岸夏季风影响冬季风影响【典题感悟】(2016·天津文综)读图文材料,回答第1题。
在天津市南部地区发现的贝壳堤,是贝壳及碎屑物受潮水搬运,在海边经较长时期堆积而形成的垄岗,可以作为当时海岸线的标志.1.与天津市其他地区相比,北部地区降水较多的原因主要是()A.锋面过境频繁B.地处迎风坡C.空气对流旺盛D.多气旋活动解析天津市北部降水较多,主要是由于北部地区地形起伏较大,且处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
(2015·重庆文综)马尔代夫是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著名岛国。
2014年12月4日,马累海水淡化厂设备损毁导致该岛淡水供应中断。
应马尔代夫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及时向其提供了饮用水等物资和资金援助。
下图是“马尔代夫部分区域示意图”。
读下图,回答第2题。
2.大气降水是该国的淡水来源之一。
上图所示区域降水类型多为()A.台风雨B.地形雨C.对流雨D.锋面雨解析读图可知,马尔代夫的图示区域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大气垂直运动强烈,因此多对流雨.(2015·安徽文综)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