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试题分类汇编:_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_隐私受保护
- 格式:doc
- 大小:421.00 KB
- 文档页数:5
2010年中考思想品德真题分类汇编(120套)专题十五·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15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人格尊严权内容、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选择题【2010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真题】8.漫画中老师的言行侵犯了学生的A.隐私权B.受教育权C.人格尊严权D.智力成果权答案:C【2010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真题】16.法律保障公民享有人格尊严权。
下列属于侵犯公民人格尊严权的行为有()①给朋友起侮辱性绰号②用漫画丑化老师形象③烧毁他人的日记本④辱骂及变相体罚学生A. ①②B. ①②④C.②③④D. ①②③④答案:B【2010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真题】 2009年10月26 日,湖南省邵阳市北塔区人民法院对王佳俊冒名顶替罗彩霞上大学一案作出一审公开宣判,其中,犯罪嫌疑人王佳俊之父辈判处有期徒刑4年。
据此回答第l2一13题。
12、王佳俊冒名顶替罗彩霞上大学,侵犯罗彩霞的A、生命健康权B、继承权C、公平交易权D、姓名权答案:D13、王佳俊之父被判刑表明A、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结合的B、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C、法律是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D、违法必究答案:D【2010年福建厦门市中考真题】22下列有损同学人格尊严的有①给同学取名“娄阿鼠”③强行向同学索要财物②辱骂同学④丑化同学的肖像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 D【2010年云南省楚雄市中考真题】12.人格尊严权是公民享有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
下列属于侵犯他人人格尊严权的有①小超翻爬围栏的照片被公布在网上②小文给班上长得较胖的小海取绰号叫“肥猪”③个别家长在公共场合随意议论孩子的过错和辱骂孩子④小红母亲了解小红思想动向的方法是经常跟小红沟通,有时也会瞒着小红查看她与同学之间的书信A .①②③B .②③④C . ①②④D .①③④答案:B【2010年广西桂林市中考真题】4.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的是A.影楼未经丽丽本人同意,擅自将她的艺术照摆放在橱窗里B.出于报复,李某将同学赵某的照片丑化后钉在教室的黑板上C.广告商张某未征得施某同意,将施某的肖像用作广告宣传D.小黄将自己平时拍摄的生活照印在挂历上并送给亲朋好友答案:D【2010年重庆市中考真题】6.同学们对右边漫画中违反班级规定的处罚方式,有不同的看法。
初二政治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试题1.小王闯红灯的行为被晚报记者拍到并刊登在报纸上,并做了短评。
小王以被侵犯了肖像权为由将记者告上了法庭。
那么,法院应该()A.判决小王胜诉,记者赔礼道歉,停止侵害,赔偿精神损失费B.判决小王败诉,因记者不是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不构成侵权C.进行调解,双方都有错,小王闯红灯是违法行为,记者侵犯了小王的肖像权D.判决小王败诉,记者的职业决定其进行任何报道都是合法的【答案】B【解析】判断记者是否侵犯了小王的肖像权,一是看记者拍摄并刊登照片的目的是什么,是否已营利为目的;二看记者如何处理照片,是否恶意毁损、玷污、丑化。
从材料可知,记者拍摄照片的目的是呼吁人们规范自身行为,遵守社会公德,也没有对照片进行丑化。
因此,记者没有侵犯公民的肖像权。
故选B。
2.某幼儿园在为园中的幼儿过集体生日时,请影楼拍摄了一组照片,效果很好。
给幼儿园送生日蛋糕的商店老板看到这些照片后,就挑选了几张准备做宣传广告用。
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是()A.这样的宣传有益无害,因此不必征得任何人的同意B.使用幼儿照片须征得幼儿本人同意C.使用幼儿照片须征得幼儿家长同意D.使用幼儿照片须征得幼儿园的同意【答案】C【解析】公民依法享有对自己肖像的支配权,但未成年人在使用自己肖像和获取报酬方面须由监护人代理或同意,因此,要使用这些照片须征得这些幼儿的家长同意。
构成C。
3.下面是中学生小丽在QQ空间发表的一段说说:我很喜欢拍照,卧室里到处都是我的照片,大家都说照片上的我更美,看着自己的杰作觉得特享受。
最近我学会了自制各种式样的头像贴,粘贴在卧室、书包、课桌等各个地方。
好友小芳在我的书包上发现她的头像贴后,非常生气,说我制作的贴画丑化了她的形象,侵犯了她的的肖像权,让我立即撕掉,并向她赔礼道歉。
我有错吗?请运用权利义务相关知识,帮助小丽解决困惑。
【答案】(1)小丽喜欢拍照并觉得特享受,体现她充分享受了法律赋予公民的肖像权,法律确认公民的肖像权。
十六、隐私受保护选择题【2011 江苏连云港】 15. 某初中生热中于利用黑客软件侵入别人的 QQ加密空间,以获得别人私密信息为乐。
对此行为认识正确的选项是A.是入侵别人隐私的违纪行为B.做黑客不需要恪守网络规则C.这是个人的自由,无可非议D.能提升生活情味,值得一定答案: A【 2011 广西桂林】 3. 在网络长进行“人肉搜寻”,公然别人的真切身份、家庭地点、社会关系等个人不愿公然的信息。
这类行为入侵了公民的A. 隐私权B.声誉权C.肖像权D.姓名权答案: A【2011 山东潍坊】 5.九年级学生小芸这几日很烦忧,小阳问起原由时,她说:“近来爸爸妈妈总偷看我手机里的信息,偷听我接电话,几乎烦透了!”假如你是小芸,不会采纳的方法是①向父亲母亲讲道理,告诉他们这是入侵自己隐私权的行为②理解父亲母亲的良苦专心,不予理睬③主动向父亲母亲报告与同学交往的状况,让他们放心④到法院状告父亲母亲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答案: D【 2011 黑龙江绥化】 11.以下行为属于不尊敬公民隐私的是( )A.银行柜台设置一M线B.进别人房间先叩门C.警方对犯法嫌疑人的住所电话进行监听D.某网站将其注册会员的照片、电话号码等信息整理成册,卖给某信息企业答案: D【2011 福建福州】 17.某企业非法购置公民的手机开户资料、车主资料、购房资料等个人信息。
以此为平台,经营信息咨询服务。
该企业入侵了公民的A .姓名权B.肖像权C.声誉权D.隐私权答案: D【 2011 浙江嘉兴】 16.漫画《无题》劝告我们应依法尊敬公民的()(无图:说明—一人私看同学手机短信;法律:私看同学的手机短信是违纪的!)A.声誉权 B .姓名权 C .隐私权 D .肖像权答案: C【2011 浙江台州】 18.某网店将顾客的电话号码、家庭地址等信息整理成册后大批销售,对此认识正确的选项是①网店冒犯了顾客的隐私权②网店违犯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③顾客能够要求网店停止伤害,赔礼致歉④顾客能够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 A【2011 江苏淮安】 6. 《半月谈》杂志就“我的心事向谁说”的话题在青少年中睁开检查。
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攻坚克难学海导航】法律保护民的名誉权、肖像权和姓名权,侵害民名誉权、肖像权和姓名权的行为应承担相应的责任,是本的教学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
一方面,在生活中侵犯他人此类权利的事情以及自身权利被他人侵犯的事情时有发生;另一方面,未成年人对名誉、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认知较差,部分学生更是出于好奇好玩、不懂尊重他人,加之电脑技术的发展及的虚拟性,在上恶意损毁、丑化和擅自使用他人肖像的行为也屡见不鲜,因此,教育学生重视并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是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
把握这一知识点,一定要弄清它们各自的概念及其表现,联系典型案例,通过列举身边的事例掌握他们各自的含义及表现,另外要结合反面的事例及漫画,加深对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的理解。
民的人格尊严不可辱是本的教学难点,人格尊严权是民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最起码的尊重的权利,这一概念较为抽象。
把握这一知识点,要联系一些具体的事例理解。
如晏子使楚的故事等。
【命题预测把握方向】分析这一要搞清楚如下命题角度人格尊严权的含义、表现,名誉权、肖像权和姓名权的含义、表现和相关法律规定。
预计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对本的考查,将会依托一些侵犯人格尊严权的案例考查。
如“人肉搜索”中的侵权案例、赵c姓名权案例、名人维护人格尊严权的案例、发生在中学生身边的一些常见案例和相关漫画等。
【关注社会链接热点】1从2018年1月1日到11月,太原市消协共受理投诉案2265。
记者发现在这些案中,人格尊严案62,只占总投诉的27%,数量并不多。
但记者从消协工作人员那里了解到,与2006年、2007年相比,2018年人格尊严方面的投诉大幅上升。
中考政治法律制度考点归纳: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
为您整理“中考政治法律制度考点归纳: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欢迎阅读参考,更多有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中考栏目。
中考政治法律制度考点归纳: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
1.什么是人格尊严权?任何人都享有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
2.人格尊严权具体体现为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荣誉权。
3.什么是名誉权?主要表现是什么?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主要表现为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
4.客观公正的社会评价的重要意义是什么?可以使我们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可以获得社会的更多尊重可以获得经济利益
5.侵害名誉权的危害有哪些?践踏了他人的人格尊严破坏社会道德、危害社会秩序是不尊重自己、损害自己形象的不道德行为侵权者轻则受到舆论的谴责,严重的要承担法律责任。
6.侵犯名誉权的行为------①侮辱行为②诽谤行为
7.侵害肖像权的行为------①未经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肖像②恶意毁损、玷污、丑化公民肖像。
③利用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
8.侵害姓名权的行为------①盗用、冒用他人姓名②干涉他人决定、使用、变更姓名。
16、隐私受保护(关键词:隐私内容、隐私权内容)选择题【2010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真题】7.2010年1月27日,警方将带着装有400多个楼盘业主信息的U盘,准备以1.8万元的价格将这些业主信息出售的廖某抓获。
廖某之类“二道贩子”的行为A.对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具有关键作用B.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人尽其才”的局面C.既违背了道德的要求,又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D.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答案:C【2010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真题】5、新修订的《浙江省义务教育条例》规定,学校不得按考试成绩公布学生排名。
这一规定突出维护了学生的A 受教育权B 荣誉权C 生命健康权D 隐私权答案:D【2010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真题】6.2010年1月2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宣布取消入学、就业体检中的乙肝五项检查。
此举有利于保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的A.人身自由权B.隐私权C.生命健康权D.名誉权答案:B【2010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真题】17.人肉搜索实质上是网民利用网络这一平台,通过其他网民的参与,将某一特定对象的个人信息资料、数据搜索出来的一种现象。
最近几年,人肉搜索在互联网上频频出现,一系列事件的当事人被网友纷纷揪出来亮相。
下列有关这一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有A.“人肉搜索”抨击假恶丑现象,营造了良好社会的风尚B.“人肉搜索”不断引导人们明辨是非善恶,伸张社会正义C.“人肉搜索”有助于引导更多的网民加强道德修养,增强法律意识D.“人肉搜索”是一种侵害公民隐私权的违法行为答案:D【2010年江西省中考真题】6.(3分)被告人周建平因非法获取他人电话号码清单和人员资料,并非法出售获利1.6万元,被珠海市香洲区人民法院以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有期徒刑l年6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
周建平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触犯了———。
A.姓名权宪法B.姓名权刑法c.隐私权刑法D名誉权宪法答案: C【2010年昆明市中考真题】6、我国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练习题第四课《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练习题班别: 姓名: 学号: 成绩:一.单项选择题1.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是( ).A.肖像权B.人格尊严权C.人身自由权D.荣誉权2.我国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这说明( ).①我国法律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②人格尊严权在公民的人格权中居于首要地位③人格尊严不可辱④侵犯他人的人格尊严权,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3.滨江一中高二学生林强想竞选学校学生会主席,但他的〝威望〞不及何辉同学,为了竞选成功,他道听途说,添油加醋,捏造事实背后中伤.诋毁何辉,林强的行为侵犯了何辉的().A.政治权利和自由B荣誉权C.隐私权D.名誉权4.良好的名誉首先取决于个人的( ).A.地位身份B.良好表现C.学历D.学业成绩5.人格尊严权集中体现为( ).①生命健康权②自由权③名誉权④肖像权⑤姓名权⑥隐私权A.①④⑤⑥D.①③④⑤c.③④⑤⑥D.②③⑤⑥6.小马为了表示对你的不满,当着你和其他同学的面,撕毁你的照片,并扔在地上乱踩.小马的行为().A.是合法行为B.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C.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权D.侵犯了他人的姓名权7.名誉权主要表现为( ).①名誉获得权②名誉利益支配权③名誉维护权④名誉收益权A.②③B.①②C.③④ D.①④8.( ) 是将人区别开来的文字符号,是每个人人格的基本标志.A.名誉B.姓名C.学历D.肖像9.侵害公民姓名权的具体表现是( ).①盗用他人姓名②冒用他人姓名③给他人起外号④阻碍未成年子女更改姓名A.①②D.③④巳②③D.①④10.张祥是初二(4)班学生,经常迟到早退,他在学校设立的考勤记录卡上从来不写真实姓名和班级,有时填写〝初一(8)班陆某〞,有时填写〝初二(1)班李某〞.张祥同学的行为侵犯了陆某.李某的().A.荣誉权B.名誉权C.隐私权D.姓名权二.不定项选择题1.侵犯公民名誉权的表现有( ).A.公然辱骂他人B.无中生有,捏造事实在背后中伤他人C.往他人身上泼脏东西D.大庭广众之下讽刺.嘲笑.挖苦别人2.下列行为属于侵犯姓名权的有( ).A.干涉成年人更改姓名B.假冒他人的姓名签订合同C.盗用他人的姓名实施不正当的行为D.非法剥夺公民已经获得的荣誉称号3.公民依法享有对自己肖像的支配权,包括( ).A.肖像制作权B.肖像使用权 C.肖像维护权D.肖像获酬权4.下列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有( ).A.擅自将他人的肖像用作广告B.丑化公民肖像C.未经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的使用公民的肖像D.以肖像进行人身攻击5.下列行为中合法的是( ).A.老师要求多次迟到的小刚在同学面前承认自己走路比乌龟爬得还要慢B.警方发布通缉令,使用犯罪嫌疑人的照片C.杂志编辑在征得小立的同意下,把小立的相片刊登于封面,并支付相应的报酬D.年满18周岁后,牛平更改个人姓名三.判断题1.人格尊严权表现为自尊和他尊两个方面. ( )2.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3.品行优良者一定会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 ( )4.不尊重他人.贬低他人人格.使他人名誉受损的行为,只是不尊重自己.损害自己形象的不道德行为.( )5.未成年人在使用自己肖像和获取报酬方面须由监护人代理或同意. ( )四.判断分析题我国公民都有权自主决定自己起什么名字,有权自主依法规定变更姓名.五.简答题某校女生张某.李某去某百货商场购物,商场保安怀疑她俩偷了化妆品,便对她俩进行责问.盘查.搜包,但未发现〝赃物〞.继而又要搜身,这生提出反对.但保安仍然将两名女生非法扣留达两个小时.事后,两名女生向人民法院状告该商场侵权.法院经审理,判决该商场向两名女生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并向两名女生付精神损失抚慰金4000元.1.商场保安的行为侵犯了两名女生的哪些权利?2.法院的判决说明了什么?3.你从这一事件中受到了什么启示?六.论述题小智因皮肤黝黑,有同学给他起了个〝黑炭头〞的外号,并且在同学中散播.其他同学一见到小智都叫他〝黑炭头〞,小智的心里很不好受.1.该同学的这一做法侵犯了小智的什么权利?2.如果你是小智面对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B.3D.4B.5C.6C.7A.8B.9A.10D二.不定项选择题:1ABCD.2ABC.3ABD.4ABCD.5BCD三.判断题:1√2√3_4_5√四.判断分析题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我国法律赋予公民姓名权.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有权自主决定自己起什么名字,有权决定使用自己的姓名或笔名.艺名,有权依照规定变更姓名;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的姓名权由其监护人代为行使.五.筒答题1.商场保安的行为侵犯了两名女生的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名誉权).2.说明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不受非法侵犯,任何侵犯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的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3.我国公民的人身权利和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当自己人身权利和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时,要依法维护自身的权益.六.论述题1.该同学的这一做法侵犯了小智名誉权.2.小智面对这种情况,可以直接告诉那些同学他对此很反感.如果他们还是这样做,你可以不理会他们,每次他们这样叫时都别回答,久而久之,那些同学也会觉得没劲,也就不会再叫了.此外,小智也可以告诉老师,让老师来制止他们.如果因为同学起的外号,造成严重后果的,小智可以通过法律的途径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一味地忍气吞声或者用非法手段进行报复都是不可取的.。
一、选择题[2017•宁波]《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于2017年6月1日起施行,此法中关于“非法买卖个人信息即使无所得高也可罚百万元”的规定,主要是为了保护公民的()A.生命健康权 B.受教育权C.财产权D.隐私权【考点】99:隐私权.【分析】该题考查隐私权等相关知识;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个人隐私指个人生理、心理以及社会交往过程中的秘密,如个人某些独特的生理特征,心理活动、日记、电话、信件以及在自己的住宅里从事的个人活动等.【解答】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公民有权对个人信息保密.如依法不公开自己的身体状况、家庭关系、储蓄密码等,并禁止他人非法搜集、传播和利用自己的私人信息.题文中非法买卖个人信息,是侵犯了隐私权的体现,因此答案选D.排除错误的ABC.故选D.[2017•烟台]很多人喜欢在朋友圈晒美食、晒旅游、晒自己与家人的合影……在收获朋友们点赞的同时,也泄露了个人的许多信息。
省地各级公安部门多次发布信息提醒:个人信息需谨慎发布。
对此,我们应该()①为了保护隐私而拒绝上网②要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避其所短、扬其所长③要增强法律意识和隐私意识④依法律己,尊重他人的隐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考点】99:隐私权.【分析】本题考查保护公民隐私权.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解答】个人信息属于公民隐私.公民要树立法律意识和隐私意识,注意保护好个人隐私,还要尊重和保护他人的隐私,要正确使用网络,避免泄露个人隐私,②③④正确;①做法错误,没有全面认识网络的作用,是因噎废食的做法.故选D[2017•威海]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中规定“个人信息禁止非法买卖”、“虚拟财产受法律保护”。
15.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
(人格尊严、名誉、肖像、姓名)
一、选择题
【2015浙江湖州】10、下列属于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是C
A小军将宿舍内捡到的500元钱据为己有
B小丽用网上下载的文章参加学校的作文比赛
C 小亮在毫无证据的情况下说小鹏偷了他的钱
D 小文与同学聊天是无意中泄露了小红的日记内容
二、非选择题
【2015浙江金华】23、观察漫画《“流浪汉”的遭遇》,回答问题.(10分)
(1)漫画中“流浪汉”的哪些人格权到了侵害?(4分)
(2)你最欣赏漫画中哪位顾客的表现?请分析三位顾客的言行加以说明.(6分)
23、(1)生命健康权;名誉权(或人格尊严权).
(2)最欣赏顾客丙.因为顾客丙能平等对待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有正义感;顾客乙与人为善,但没有同不良行为作斗争,缺乏维权意识;顾客甲没有尊重他人人格等.。
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隐私受保护一、选择题[2017•宁波]《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于2017年6月1日起施行,此法中关于“非法买卖个人信息即使无所得高也可罚百万元”的规定,主要是为了保护公民的()A.生命健康权B.受教育权 C.财产权D.隐私权【考点】99:隐私权.【分析】该题考查隐私权等相关知识;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个人隐私指个人生理、心理以及社会交往过程中的秘密,如个人某些独特的生理特征,心理活动、日记、电话、信件以及在自己的住宅里从事的个人活动等.【解答】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公民有权对个人信息保密.如依法不公开自己的身体状况、家庭关系、储蓄密码等,并禁止他人非法搜集、传播和利用自己的私人信息.题文中非法买卖个人信息,是侵犯了隐私权的体现,因此答案选D.排除错误的ABC.故选D.[2017•烟台]很多人喜欢在朋友圈晒美食、晒旅游、晒自己与家人的合影……在收获朋友们点赞的同时,也泄露了个人的许多信息。
省地各级公安部门多次发布信息提醒:个人信息需谨慎发布。
对此,我们应该()①为了保护隐私而拒绝上网②要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避其所短、扬其所长③要增强法律意识和隐私意识④依法律己,尊重他人的隐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考点】99:隐私权.【分析】本题考查保护公民隐私权.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解答】个人信息属于公民隐私.公民要树立法律意识和隐私意识,注意保护好个人隐私,还要尊重和保护他人的隐私,要正确使用网络,避免泄露个人隐私,②③④正确;①做法错误,没有全面认识网络的作用,是因噎废食的做法.故选D[2017•威海]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中规定“个人信息禁止非法买卖”、“虚拟财产受法律保护”。
它保障了公民的()A.隐私权私有财产权 B.隐私权智力成果权C.姓名权智力成果权 D.姓名权私有财产权【考点】99:隐私权.【分析】本题考查公民隐私权和财产权.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我国法律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权.【解答】公民个人信息属于公民隐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中规定“个人信息禁止非法买卖”体现法律保护公民隐私权,“虚拟财产受法律保护”表明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私有财产权,A符合题意;题文材料未体现法律对公民智力成果权、姓名权的保护,BCD排除.故选A[2017•齐齐哈尔]网购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但是部分商家为谋求个人利益,贩卖客户信息,该行为侵犯了公民的()A.受教育权 B.隐私权C.智力成果权D.知情权【考点】99:隐私权.【分析】本题考查隐私权.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禁止非法泄露、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解答】部分商家贩卖客户信息,该行为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要承担一定的责任,所以B符合题意;ACD 与题干不符.故选B[2017·黄冈]调差显示,55%的人将证件复印件给相关机构时,从不注明用途;47%的人经常将写有个人信息的快递单直接扔掉而不加处理;超过27%的人在停用、注销手机号时,甚至不变更绑定的手机号。
这()A.说明我国个人信息安全根本没有任何保障B.说明我国部分公民亟待增强隐私保护意识C.是造成电信网络诈骗事件频发的唯一根源D.是因为我国公民对建成网络强国充满信心【考点】9A:尊重和维护隐私权.【分析】本题考查公民隐私权.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解答】题文材料中反映了部分公民不懂得保护个人隐私,随意泄露个人隐私现象严重,亟待增强隐私保护意识,保护自身隐私权,B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且不符合题文主旨;C“唯一”说法绝对,排除;D观点不符合题文主旨,排除.故选B[2017•随州]自2016年7月15日起施行的《关于规范居民身份证使用管理的公告》要求,对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的个人,要列入不良信用记录“黑名单”库。
这告诉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的()A.姓名权B.肖像权C.生命健康权D.人身自由权【考点】98:姓名权;97:肖像权.【分析】本题考查姓名权.姓名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决定、使用、变更自己的姓名并要求他人尊重自己姓名的一种人格权利.【解答】《民法通则》第99条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冒用.据此判断,题文材料中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的行为实质是缺乏他人姓名权,A符合题意;题文材料未体现肖像权、生命健康权和人身自由权,BCD排除.故选A[2017•襄阳]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隐私保护更有必要,下列属于侵犯隐私权的是()A.进他人房间先敲门B.银行柜台前设置一米线C.警察为破案需要,调阅张某银行账户信息D.某网站将注册会员的电话号码等卖给某信息公司【考点】99:隐私权.【分析】本题考查公民隐私权.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解答】个人信息属于个人隐私;未经本人允许出卖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侵犯隐私权,D符合题意;ABC都体现了对个人隐私的尊重;故选D.[2017•连云港]2016年4月14日晚间,高利贷逼债者长时间拘禁于欢母子,这就剥夺了这对母子作为公民的最基本权利。
A.生命健康权B.人身自由权C.公民隐私权D.言论自由权【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表述了高利贷逼债者长时间拘禁于欢母子,关键字是拘禁,根据教材知识可知,非法拘禁、非法禁闭、非法搜身属于侵犯人身自由权的表现,B是正确的,与人身自由权、隐私权、言论自由权、生命健康权无关,排除,故选B。
[2017•广东]某塑胶制品公司安全主任怀疑工人杨明偷舍友的手机,使用绳索将其反绑,挂牌游街示众一个多小时。
这侵犯了杨明的()A.名誉权B.姓名权C.荣誉权D.隐私权【考点】95:名誉权.【分析】本题考查公民名誉权.名誉,是指社会上人们对于公民或法人的品德、才干、声望、信誉和形象等各方面的综合评价.名誉权是人格权的一种,是指具有人格尊严的名声,是人格的重要内容,受法律的保护.【解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01 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据此判断,塑胶制品公司安全主任捆绑工人杨明并挂牌游街示众的行为侵犯杨明的名誉权,A符合题意;题文材料未体现对公民姓名权、荣誉权和隐私权的侵犯,BCD排除.故选A二、选择题[2017•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7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民法总则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材料二自2017年6月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窃取或者以其它非法方式获取个人信息,不得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经全国人大表决通过说明了什么?(2)上述材料体现了法律保护公民的哪一项权利?(3)如果你的这一权利受到侵害,该如何维权?【考点】66:法律的特征;99:隐私权;9A:尊重和维护隐私权;AA:全面推进依法治国;E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分析】本题考查法律特征、依法治国、公民维权等知识点,以材料分析题形式呈现.在掌握法律特征、全国人大职权、隐私权、依法维权等知识点基础上,分析材料内容,依据题意作答.【解答】(1)此题考查对材料的分析概括能力.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这是国家立法工作,表明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使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现有法可依;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享有最高立法权.(2)此题考查公民隐私权.公民个人信息属于公民隐私.民法总则第一百一十一条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窃取或者以其它非法方式获取个人信息、不得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的规定,表明我国法律保护公民隐私权.(3)此题考查公民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权,考查识记能力.依据教材知识可知,公民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要依法通过正当途径正确维权,可以自行与侵害人协商解决,也可提起诉讼.据此作答.故答案为:(1)①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③全国人大行使立法权;④我国实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隐私权(3)①当隐私权受到侵害时,要拿起法律武器维权;②自行与侵权人协商、请求司法保护等方式;③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还可以要求精神赔偿.[2017•吉林]阅读对话,回答问题。
(1)对话内容反映出强强的哪些权利受到了侵害?(2)生活中侵权行为的出现往往是由人们随意行使权利导致的。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写出两点即可。
(3)如果你是强强的好朋友,你会推荐哪些具体的方法帮助他解决困惑?【分析】本题要在掌握我们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要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解答】(1)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公民有权拥有自己的肖像,拥有对肖像的制作专有权和使用专有权.公民有权禁止他人非法使用自己的肖像权或对肖像权进行损害、玷污.本题考查名誉权.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主要表现为: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侵犯名誉权表现有侮辱、诽谤、诬告等.侮辱:指语言、文字或暴力手段贬损他人人格、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分为口头侮辱、文字侮辱和暴力侮辱.以此分析漫画可知,强强的肖像权和名誉权受到了侵犯,以此作答即可.(2)该题考查公民怎样依法行使权利等相关知识,考查课本基础知识;依据课本内容,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据此解答即可.(3)本题考查的是维权的方法途径:把握本题,明确人格尊严包含的内容,当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较轻的民事侵害时,可以采取道德谴责,消除影响的方法;较严重时可以采取法律维权,据此作答即可.故答案为:(1)肖像权和名誉权.(2)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要尊重他人的权利;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3本题考查的是维权的方法途径:把握本题,明确人格尊严包含的内容,当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较轻的民事侵害时,可以采取道德谴责,消除影响的方法;较严重时可以采取法律维权.[皮鞋20天没修好,给您换双新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