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际铁矿石定价机制现状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铁矿石定价机制铁矿石是钢铁行业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其价格的波动对于钢铁生产和市场供需有着重要的影响。
铁矿石定价机制是指确定铁矿石价格的规则和方法,它直接关系到钢铁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市场竞争力。
本文将就铁矿石定价机制的背景、国内外现行机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进行探讨。
一、背景铁矿石是钢铁行业的基础原材料,铁矿石价格的变动对于钢铁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盈利能力具有直接影响。
然而,由于铁矿石市场的特殊性,供需关系的复杂性以及全球化的竞争格局,铁矿石价格的形成一直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问题。
因此,建立合理、公正、透明的铁矿石定价机制对于维护市场秩序和保障钢铁企业的利益至关重要。
二、国内外现行机制世界上主要的铁矿石定价机制有集中定价机制和市场定价机制两种形式。
1. 集中定价机制集中定价机制是由铁矿石生产和消费国家联合组织,通过协商或政府指导的方式,确定铁矿石价格。
这种机制主要适用于一些铁矿石资源相对集中,供给相对稳定的国家或地区。
例如,澳大利亚的铁矿石价格就是由澳大利亚矿业公司与中国等主要进口国进行协商确定的。
2. 市场定价机制市场定价机制是指通过市场供需关系和竞争力来决定铁矿石价格的机制。
在这种机制下,铁矿石价格由市场上的买卖双方通过供需关系的平衡来决定。
目前,国际市场上最具代表性的铁矿石价格指标是中国的铁矿石期货价格和澳大利亚的铁矿石指数价格。
三、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尽管目前已经有了一些较为完善的铁矿石定价机制,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
1. 价格波动大铁矿石价格受到全球经济形势、产能过剩、需求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价格波动较大。
这给钢铁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不确定性和风险。
2. 定价机制不透明有些铁矿石定价机制存在信息不对称和不透明的问题,导致市场参与者难以准确把握价格变动的原因和趋势,增加了市场的不稳定性。
3. 市场竞争受限一些铁矿石主要供应国通过垄断或垄断倾向的方式控制市场,限制了其他国家和企业的参与和竞争,不利于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世界铁矿石供给现状:中国、巴西、澳大利亚、印度等是主要铁矿石生产国。
目前国际主要铁矿石供应商为巴西的淡水河谷集团、澳大利亚必和必拓集团和力拓集团。
世界铁矿石定价机制分析:1、当前国际大宗商品如有相关成熟期货市场或其他金融产品,其交易价格通常以期货合约价格决定,如原油价格、农产品价格、铜价、天然橡胶。
2、未形成期货定价方式的大宗商品一般通过主要供应商与购买者谈判议定具体交易价格。
此时买卖双方的定价能力,就由各利益集团自身包括政治、垄断地位、资本规模、储量等因素在内的综合实力决定。
铁矿石是一种尚未收到广泛认可的期货品种或期货市场的初级产品,采用后一种定价形式。
2010年之前定价主要存在两种形式:卖方垄断定价和谈判首发定价。
1、卖方垄断定价:巴西的淡水河谷集团、澳大利亚必和必拓集团和力拓集团。
2、谈判首发定价:在铁矿石价格谈判中,无论哪家钢铁企业最先与供应商谈定价格,它所确定的铁矿石价格就将被全球其他钢铁企业和供应商所接受。
每年4月1日到下年的3月31日为一个财政年度,价格一年一谈。
自2003年中国成为最大进口国,三对三分开谈判,先拍案的价格作为一年矿石的离岸价。
2010年4月必和必拓提出年度定价改为季度定价,得到力拓和淡水河谷的追随。
2011年伊始,必和必拓宣布大部分出口实行月度定价机制。
、同时定价基准由离岸价转变为到岸价。
对策:1、提高国内铁矿石资源的合理利用2、加大对国外铁矿资源的开发力度3、实施多元化进口渠道,降低铁矿石进口依存度4、整合国内钢铁企业5、建立铁矿石资源战略储备6、与铁矿石国家结成战略联盟中国参与国际铁矿石定价谈判:一年一度的铁矿石价格谈判最早开始于1981年,经铁矿石供应商和消费商谈判协商后,双方确定一个财政年度的铁矿石价格。
根据历年传统的谈判习惯,国际铁矿石市场分为亚洲市场和欧洲市场,并分别确定亚洲价格和欧洲价格。
亚洲市场主要以日本为用户代表,欧洲则以德国为用户代表。
铁矿石四大买方阵营:力拓:力拓矿业集团于1873年在西班牙成立,总部设在英国,是一家英国和澳大利亚双重上市的公司。
世界铁矿成本分析报告世界铁矿成本分析报告一、引言铁矿石是铁和其他物质的矿石,是制造钢铁的重要原料。
全球范围内,铁矿石供需紧张,价格波动较大。
本报告旨在分析全球铁矿石的成本情况,为相关行业和投资者提供参考。
二、全球铁矿石产量与价格目前全球铁矿石的主要产地包括澳大利亚、巴西、中国、印度等国家。
其中,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出口国,其次是巴西。
中国则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
近年来,全球铁矿石供需关系紧张,价格波动较大。
特别是2020年初,新冠疫情的爆发导致全球铁矿石需求大幅下降,铁矿石价格遭遇较大的调整。
三、全球铁矿石生产成本分析铁矿石的生产成本包括开采成本、加工成本和运输成本等多个方面。
其中,开采成本占据了较大的比重。
各个主要铁矿石产国的生产成本情况如下:1.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是全球铁矿石的主要产地,其自然条件和技术水平都使得该国的铁矿石生产成本比较低。
据统计数据显示,澳大利亚大型铁矿石矿业的现金成本为每吨50-60美元,综合成本约为每吨70-80美元。
2.巴西巴西的铁矿石产量居全球第二位,但其生产成本相对较高。
由于巴西铁矿石产区地理环境复杂,加上基础设施落后,使得铁矿石的开采和运输成本较高。
巴西大型铁矿石矿业的现金成本约为每吨70-80美元,综合成本约为每吨90-100美元。
3.中国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同时也是铁矿石的重要产地之一。
中国铁矿石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部分小型矿山的生产成本甚至不到每吨30美元。
不过,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对高污染、高耗能的小矿山进行了整顿,使得铁矿石生产成本有所上升。
四、全球铁矿石市场前景分析从全球铁矿石市场来看,一方面,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将对铁矿石需求带来稳定支撑。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对铁矿石的需求仍然较大。
另一方面,全球铁矿石供应将面临一些不确定性因素。
如澳大利亚和巴西等主要铁矿石产区的政策调整、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都将对铁矿石产量和供应带来影响。
铁矿石市场的竞争策略与市场定位铁矿石市场是全球经济的重要支柱,影响着各国工业生产和经济发展。
铁矿石市场的竞争策略与市场定位,对于铁矿石生产商、加工商以及消费者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分析铁矿石市场的竞争格局,生产商的竞争策略,以及市场定位。
铁矿石市场的竞争格局铁矿石市场主要分为两个市场:现货市场和长期合同市场。
现货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主要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
长期合同市场则主要是大型钢厂与铁矿石生产商之间的长期合作协议,价格相对稳定。
从全球市场来看,铁矿石供应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巴西、印度等几个国家。
其中,澳大利亚和巴西两国占据全球铁矿石出口市场的主导地位。
而中国则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消费国,对全球铁矿石市场有着重要影响。
铁矿石生产商的竞争策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铁矿石生产商采取多种策略以提升自身竞争力。
首先,优化生产成本。
铁矿石生产商通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以应对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例如,采用先进的开采和加工技术,提高矿石开采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其次,扩大市场份额。
铁矿石生产商通过增加产量,扩大市场份额,以提高自身在市场中的地位。
例如,澳大利亚的力拓(Rio Tinto)和必和必拓(BHP Billiton)等大型矿企通过扩大产能,巩固其在市场中的主导地位。
再次,产品多样化。
铁矿石生产商通过生产不同品质的铁矿石产品,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提升自身竞争力。
例如,提供高品位、低铁含量的高质量铁矿石,以满足高端市场需求。
最后,加强与消费者的合作关系。
铁矿石生产商通过与消费者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稳定销售渠道,降低市场风险。
例如,与大型钢厂签订长期供应合同,确保铁矿石的稳定销售。
铁矿石市场的市场定位铁矿石市场的市场定位主要体现在消费者对铁矿石产品的需求上。
消费者主要根据铁矿石的品质、价格、供应稳定性等因素进行市场定位。
从品质角度来看,铁矿石分为多个品质等级,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生产需求选择合适品质的铁矿石。
从价格角度来看,消费者会关注铁矿石市场的价格波动,以合理控制生产成本。
铁矿石定价公式(原创版)目录1.铁矿石的概述2.铁矿石定价公式的背景3.铁矿石定价公式的构成4.铁矿石定价公式的影响因素5.铁矿石定价公式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正文一、铁矿石的概述铁矿石是含有铁元素的矿石,是钢铁工业的重要原材料。
铁矿石的种类繁多,主要包括磁铁矿、赤铁矿、褐铁矿等。
在我国,铁矿石主要依赖进口,进口量占总消费量的近 80%。
二、铁矿石定价公式的背景铁矿石的定价方式经历了多次变革。
最早的时候,铁矿石的价格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随着国际铁矿石市场的发展,铁矿石的价格开始受到国际市场影响。
为了更好地反映铁矿石的市场价值,铁矿石定价公式应运而生。
三、铁矿石定价公式的构成铁矿石定价公式是由国际铁矿石市场主要参与者依据一系列特定参数计算得出的价格。
这个公式通常包括铁矿石的品位、运费、市场需求等因素。
其中,品位是指铁矿石中铁元素的含量,是影响铁矿石价格的重要因素。
运费是指将铁矿石从产地运输到消费地的费用,也是影响铁矿石价格的重要因素。
市场需求是指市场上对铁矿石的需求量,对铁矿石价格产生重要影响。
四、铁矿石定价公式的影响因素除了品位、运费、市场需求之外,铁矿石定价公式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包括矿业政策、矿业税收、环保要求等。
这些因素的变化可能导致铁矿石定价公式的计算结果发生变化,从而影响铁矿石的价格。
五、铁矿石定价公式的现状与未来发展随着国际铁矿石市场的变化,铁矿石定价公式也在不断调整。
目前,铁矿石定价公式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的定价公式,另一种是以成本价格为基础的定价公式。
行业视角浅谈中国进口铁矿石定价机制及变化趋势侯永丰(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 安阳 455004)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铁矿石的需求量也大幅增加,但我国在进口铁矿石定价机制方面却没有取得应有的话语权。
本文第一部分介绍我国进口铁矿石定价机制的演变历程,第二部分介绍全球主要的铁矿石定价指数,第三部分介绍普氏指数定价的制约因素及不足,第四部分提出我国进口铁矿石定价机制未来的变化趋势。
关键词:进口铁矿石;定价机制;价格指数;普氏指数中图分类号:F76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921/ki.1009-2994.2021-07- 0010-0052020年,中国进口铁矿石11.7亿吨,占全球铁矿石贸易量的70%以上。
虽然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消费国,但并没有赢得相应的市场主导权,进口铁矿石定价机制完全由世界三大铁矿石贸易商控制。
即使前几年在我国钢铁企业大幅亏损的情况下,世界主要矿石供应商仍然利用其在铁矿石贸易中的垄断低位,获得高额利润,已经影响到我国钢铁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一、我国进口铁矿石定价机制的演变过程世界范围进口铁矿石价格谈判最早开始于1981年,铁矿石主要供应商和主要进口国钢厂进行协商谈判,双方确定一个年度进口铁矿石价格,该价格为FOB价格,铁矿石供应商以FOB价格进行交货,运费由进口方负责。
根据谈判传统习惯,国际铁矿石市场分为亚洲市场和欧洲市场,并分别确定亚洲价格和欧洲价格。
亚洲市场以日本为用户代表,欧洲则以德国为用户代表。
铁矿石供应商主要有3家:澳大利亚两大巨头力拓公司、必和必拓公司,以及巴西的淡水河谷公司。
不过,在2008年,一股新兴力量——澳大利亚第三大矿石供应商FMG公司也积极参与到铁矿石谈判中。
由于中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2003年起,宝钢作为中国钢铁行业的代表,开始参与亚洲市场的铁矿石价格谈判。
2010年开始,巴西铁矿石供应商开始推出普氏指数定价,澳大利亚巨头力拓公司经过一段时间后,也开始逐渐采用普氏指数作为铁矿石定价基础,最终,指数定价机制为我国大多数钢厂接受。
2022年铁矿石行业的市场分析告辞了三月,迎来了四月,在新的一月,我国的铁矿石行业却并不怎么乐观。
数据显示:铁矿石价格指数跌破50美元,创下了这一指数发布以来的新低。
作为世界最大的铁矿石需求国,中国在这场暴跌中扮演了主要角色。
一个可以佐证的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4月15日公布的全国粗钢产量:一季度产量为20220万吨,同比下降1.7%,这是20年来的首次下降。
在铁矿石价格大跌之际,近期中国政府打算,自5月1日起,适当下调铁矿石资源税征收比例,减按规定税额的40%征收。
此前征收比例是80%。
“降税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矿山减负。
”上海钢联(102.800,5.65,5.82%)铁矿石分析师支海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内矿山的盈利已经处于严峻亏损状态,后期铁矿石价格仍难言乐观,所以本次减负对行业的影响并不大。
受铁矿石价格暴跌影响,产业链上的贸易商、国内矿山、钢铁企业以及下游用户,也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放缓,进入一个长期的转型阵痛期。
而当铁矿石重新回归买方市场,中国能否夺下定价权?全行业陷低迷4月以来,62%铁矿石价格指数最低报于47.5元,和2022年年初的70美元相比,跌幅超过30%。
而在2022年年初,这一指数为134美元。
在这个铁矿石走势图上,呈现出一条不断下探的“下坡路”:毫不迟疑、深不见底。
作为全球其次的大宗商品,国际铁矿石价格一年多的跌幅已远远超过原油。
首先感到寒意的,是国内众多的铁矿石贸易商。
青岛世纪瑞丰集团是当地较大的铁矿石贸易商之一。
目前和公司合作的几家大型钢厂对铁矿石的供货量有所削减、发货周期延长。
“你们能不能帮我们呼吁下,让相关部门重视目前贸易商面临的资金问题?”青岛世纪瑞丰集团一位管理人员告知记者,以前大矿山还允许贸易商赊账,但是现在根本没有可能。
而且由于铁矿石贸易不景气,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融资卡得很严,获得贷款、授信特别困难。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需求国,其直接产品就是钢铁。
过去的十多年里,在中国高速进展的工业化、城镇化带动下,钢铁产量以高达年均16.3%的速度增长。
2021年全球及中国铁矿石行业现状及竞争格局分析一、铁矿石分类铁矿石是钢铁冶炼最主要的原料之一。
铁矿石的种类很多,其中用于钢铁冶炼的主要有磁铁矿、赤铁矿、菱铁矿以及褐铁矿等。
在生产、流通以及应用中,铁矿石一般分为块矿、粉矿、精矿以及球团矿四大类:二、全球铁矿石市场现状分析铁矿石在全球的分布较为集中,其中大洋洲、美洲以及亚洲是全球铁矿石的主要分布区域。
据统计,全球可用铁矿石储量约1800亿吨,其中澳大利亚为可用铁矿石储量第一大国,储量约为510亿吨,约占全球总储量的28.33%;巴西、俄罗斯及中国分列第二、三、四位,以上四国的可用铁矿石储量共占全球储量的70%以上。
产量方面,2021年,澳大利亚和巴西分别生产了9亿吨及3.8亿吨可用铁矿石,占可用全球铁矿石总产量的49.23%。
我国也是铁矿石生产大国,2021年共生产3.60亿吨可用铁矿石,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3.85%。
三、中国铁矿石市场现状分析1、产量我国铁矿石品味较低,平均品位仅为34.29%。
与之对比,世界的铁矿石平均品位为48.42%。
据统计,2012-2021年我国铁矿石原矿产量具有一定波动性,2014-2017年呈下降态势,2018-2021年呈上升态势,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我国铁矿石原矿产量为2.56亿吨,同比增长8.96%。
从我国各省市铁矿石原矿产量来看,河北、辽宁与四川是我国铁矿石原矿产量前三地区,2021年产量分别为10674.42万吨、3653.21万吨与2741.24万吨。
2、进出口由于国内铁矿石存在供给不足、品位较低等问题,我国铁矿石的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
据统计,2015年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首次超过80%,我国铁矿石进口贸易需求量长期处于高水平,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我国铁矿石进口量为2.68亿吨,同比下降5.38%,出口量为0.07亿吨,同比增长48.07%。
进出口金额方面,2015-2021年我国铁矿石进口额增长迅速,截至2021年进口金额达到1797.44亿美元,同比增长51.12%,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我国铁矿石进口金额为298.76亿美元,同比下降29.89%,出口金额为11.16亿美元,同比增长67.47%。
2024年铁精矿市场发展现状简介铁精矿是一种重要的铁矿石资源,经过研磨、磁选等工艺处理后,可以得到高品位的铁精矿产品。
铁精矿的市场发展现状受到全球经济、钢铁行业的需求以及环保政策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铁精矿市场的需求、产能分布、价格变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1. 需求分析1.1 全球经济影响全球经济的增长对铁精矿市场需求具有重要影响。
随着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中国、印度等国家的钢铁产量不断增长,对铁精矿的需求也在增加。
1.2 钢铁行业需求钢铁行业是铁精矿的主要消费行业,对铁精矿的需求量与钢铁产量密切相关。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钢铁需求不断增长,进而带动了铁精矿市场需求的增加。
2. 产能分布2.1 主要产地全球范围内,铁精矿的主要产地包括澳大利亚、巴西、中国等国家和地区。
其中,澳大利亚和巴西是全球主要的铁精矿出口国,中国则是主要的铁精矿进口国。
2.2 产能变动近年来,全球铁精矿的产能呈现出较大的波动。
受国内环保限产政策的影响,中国钢铁企业的铁精矿供应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市场供需关系出现紧张。
而澳大利亚和巴西等产地则积极调整产能结构,增加了铁精矿的产量。
3. 价格变动3.1 国际市场价格国际市场上,铁精矿的价格受到全球经济、供需关系和产能变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近年来,铁精矿价格呈现出较大波动。
2019年底至2020年初,受新冠疫情的影响,铁精矿价格出现下降。
但随着全球经济持续复苏,铁精矿价格逐渐回升。
3.2 国内市场价格国内市场上,铁精矿价格受到国内钢铁行业的需求、供应以及进出口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近年来,铁精矿价格在国内市场上也出现了较大波动。
受环保限产政策的影响,铁精矿供应减少,价格上涨。
但随着政策放松,铁精矿价格逐渐下降。
4. 未来发展趋势4.1 环保要求推动发展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对铁精矿的环保要求也日益提高。
未来,铁精矿市场将更加关注矿石品位、资源利用率以及能源消耗等环保指标,同时鼓励绿色矿山的建设。
2024年铁精矿市场分析现状引言铁精矿是一种重要的铁矿石资源,广泛应用于钢铁生产和其他金属加工行业。
本文将对全球铁精矿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市场的供需关系、主要生产国家和地区、价格趋势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市场供需关系分析需求分析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对铁精矿的需求起到了推动作用。
钢铁行业的不断扩张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增加,使得铁精矿的需求量稳步增长。
此外,新兴市场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也对铁精矿市场产生积极影响。
供应分析主要的铁精矿生产国家包括澳大利亚、巴西、中国和印度等。
这些国家拥有丰富的铁精矿矿藏资源。
其中,澳大利亚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精矿出口国,其产量占据了全球市场的很大比例。
此外,巴西、中国和印度等国家也是重要的铁精矿生产国。
市场价格趋势分析铁精矿的市场价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供需关系、经济形势、环境政策等。
全球经济增长的放缓和贸易摩擦的加剧对铁精矿的需求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压力,导致市场价格波动较大。
此外,环境保护政策的推行也对铁精矿的价格产生了一定影响。
未来发展趋势展望未来,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铁精矿的需求将继续增长。
新兴市场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将对市场需求产生较大影响。
此外,随着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绿色和低碳钢铁生产技术的发展也将对铁精矿市场产生积极影响。
结论通过对铁精矿市场现状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全球铁精矿市场供需关系稳定,但市场价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波动。
未来,铁精矿市场的需求将继续增长,并受到环境政策的引导。
以上是对铁精矿市场现状的分析,希望对读者了解和研究铁精矿市场提供一定的参考。
的用人自主权。
投入不足却浪费严重、崇尚学术、维护正义却又人情稿、关系稿、职称稿的屡禁不止,想靠技术却开发不利、闲人出不去高人用不了等内部困难和矛盾使学术期刊处于两难的境地。
人事制度改革,目标责任制、双向选择聘任制和主编负责制,合理设计投入,明确过程责任、管理责任和权力义务、保证落实产出目标;建立健全组织机制和约束机制,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证措施,避免重大决策失误造成对国家、集体的损失;建立完善新的激励机制和管理制度,按各项指标检查落实,保证固定资产、消耗材料、人力资源的合理使用,明确规定对忽视正确导向、无视规章制度等各种行为的处罚,更好地抑制利用学术期刊为伪科学、学术腐败开绿灯,搞关系、做买卖等不良行为。
改革管理、落实机制,实现过程管理、责任管理和目标管理,解决了管不管、由谁管、怎样管的大问题,为学术期刊的正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管理也是生产力,因为管理可以产出效益,管理可以促进发展。
学术期刊的改革,发展了生产力,保证学术期刊与社会、环境、经济发展的相互协调,走持续发展的道路。
!"创新学术、创新服务学术期刊要注重对学术成果的鉴别能力,及时发现并刊发有学术价值的东西,不仅要重视基础学科和学科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发挥学术研究传承文化的作用,也要重视学科应用性问题和现实问题方面的研究,发挥学术研究改造社会的作用。
[#]学术期刊更要注重把握学术创新的原则,在办刊理念创新的基础上,优先并重点推广发表有所创新的学术成果。
采用合理性标准判断学术创新是否体现时代的社会道德价值、是否提供比较理想的社会效益、是否体现出基本的科学性质、是否遵守法律和必要的规范,努力为社会提供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和建设性的成果。
学术创新不仅是新理论、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还可以是新阐述、新解释、新角度、新应用,也就是要注意从它的理论根基、系统性、科学性和效用角度充分考查它的创新性。
还要注意全力推出新人、新思想、新观念以及形式多样、观点不同的学术创新成果。
摘要近年我国铁矿石需求量猛增,价格也飞速上涨,然而我国在铁矿石谈判定价方面影响甚微,这不仅威胁着我国资源供给安全也使我国蒙受巨大经济损失,针对此种情况本文进行了如下研究:通过研究近年铁矿石海上贸易量,预测铁矿石需求趋势,然后通过对出口国的研究,判定铁矿石市场为典型的卖方寡头市场;再运用微观经济学理论分析寡头垄断下社会福利的损失问题,通过买卖双方纳什博弈均衡的分析得出有益买方的联合决策,通过分析买卖双方市场势力均衡过程得出如何使铁矿石从单边垄断转化为双边垄断。
最后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如何提高我国铁矿石国际定价影响力的对策,包括买方联合形成一定价格联盟;加强信息服务;对外投资,建立多元供应体系;宏观调控需求量。
【关键词】铁矿石国际贸易价格形成机制AbstractThe demand and price of the iron ore which China imported is increasing sharply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China doesn’t have a strong influence in the pricing of iron ore international trade. This situation not only threatened the security of resource supplying but also brought great financial loss to China. This paper first predicts the trend of the iron ore demand through studying the trade amount of export and import countries. Second, it analyses the export countries and defines the international iron ore market as a typical seller-monopoly market. Then, it analyses the social welfare of oligarch monopoly market by using the microeconomics theories and find there exist dead weight loss. Then it concludes some beneficial strategies for buyer to become allied through analyzing the Nush Equilibrium and educes how to change the international iron ore market from unilateral monopoly to bilateral monopoly through exploring the process of the balance of the buyer and the seller’s market power in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market. Finally,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it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ability in international iron ore pricing, including that the buyer should become allied, should strengthen information service, should launch investment on aboard and to build a multi-supplying system.【key words】Iron ore; International trade; Price ; Pricing mechanism目录引言 (3)1 铁矿石国际价格形成机制研究综述 (4)2 铁矿石国际贸易状况及其价格决策模式 (5)2.1我国铁矿石资源特点 (5)2.2我国铁矿石需求现状及预测 (6)2.3铁矿石国际贸易现状 (8)2.4铁矿石国际贸易价格决定的主要模式 (9)3 铁矿石价格形成的经济学机理解析 (10)3.1铁矿石的卖方垄断特征及其生成机制 (10)3.2寡头的简单博弈模型 (13)4.中国提高铁矿石国际定价影响力的对策 (16)4.1买方联合,形成一定价格联盟 (16)4.2加强信息服务 (17)4.3对外投资,建立多元供应体系 (18)4.4宏观调控需求量 (19)5.结论 (19)参考文献 (21)致谢 (22)铁矿石国际贸易价格形成机制分析引言铁矿石是一种重要的矿产资源,主要消费在钢铁领域,用于生产生铁和还原生铁,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钢材的需求逐年增长,带动铁矿石的大量需求,虽然1998年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铁矿石消费量下降,但从1999年下半年,铁矿石消费量开始稳步回升,并且呈上升的趋势。
2022年铁矿石市场价格及发展形势分析国内经济低迷,制造业萎缩,钢厂持续亏损,而钢铁产量基本达到下半年顶峰,后期对铁矿石的需求量可能缩减。
2022年铁矿石市场进展形势如何?10月的钢铁消费量有望好转,但总体需求依旧偏弱。
展望后市,由于钢厂亏损多月,目前钢铁产量已达到下半年的顶峰,10月的钢铁产量难以明显增加,后期对铁矿石的需求量可能缩减。
经受上一个十年的高速进展后,大宗商品富强不再。
铁矿石的熊市让许多贸易商丢了饭碗,还拖累着承接上岸的港口。
2022年上半年,作为重要进口节点的青岛港、日照港,矿石业务的接卸量均消失下滑。
事情远没有那么简洁。
在国际矿山上门卖货的刺激下,北方港口连续打着铁矿石的办法,并开头布局“大船经济”、“矿石超市”,由此引发的码头建设竞赛也悄然启动。
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调查中发觉,因业务雷同、腹地交叉等先天因素,作为宏观经济“晴雨表”的港口,已站到了变革的十字路口。
“活下来有一半就很不错了,即使能活下来,也只是在牵强维持,说不定哪天就关门了。
”9月上旬的一天,马龙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作为一家矿石贸易公司的老总,马龙的办公地点位于日照市海滨二路的中盛国际商务港。
鼎盛时期,这里做矿石物流、贸易的企业可能超过300家,如今,已是一片冷清。
多位贸易商直言,铁矿石价格的波动,让贸易风险陡增,而2022年青岛港德正系融资骗贷大事的持续发酵,导致银行毅然抽贷,资金链断裂让众多贸易商关门。
更多最新铁矿石市场分析信息请查阅发布的《2022-2022年中国铁矿石产业市场运行暨产业进展趋势讨论报告》。
铁矿石价格暴跌在钢铁产业链条上,铁矿石贸易商只是其中一环。
对于这些贸易商来说,2022年每吨铁矿石10元、8元的利润,已无法和5年前每吨数十美元相比。
到今年,利润更是少得可怜,生存成了头等大事。
马龙介绍道,“一吨赚一块钱就可以了,现在哪有几家赚钱的,不赔就烧高香了”。
利润的下降,根源在于铁矿石价格的急剧下跌。
中国在世界上购买铁矿石的价格为什么高?0 前言铁矿资源是社会存在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石。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消费国、全球第四大铁矿资源储量国,但国内资源禀赋差、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海外供应不安全、国际铁矿市场话语权和定价权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显示了我国铁矿资源“大而不强”的主要特点,与我国作为国际铁矿资源消费大国的地位不相匹配。
本文在分析我国铁矿资源赋存情况、进口现状等基础上,结合有关文献研究成果,提出了国内铁矿资源保障程度较低、国际铁矿石市场寡头垄断、国际铁矿石市场定价机制缺乏公信力、铁矿资源运输通道风险和成本较高等四个原因是造成我国铁矿石进口价格高的主要原因。
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5点应对措施。
1 我国铁矿资源现状及需求分析(1)我国铁矿资源现状截至到2019年6月,我国铁矿石查明资源储量848.88亿吨,其中资源量651.96亿吨,基础储量196.92亿吨(其中储量46.69亿吨);排名全球第四,位于澳大利亚、巴西和俄罗斯之后。
我国铁矿资源分布在29个省、市和自治区。
但是分布较为集中,超过一半的铁矿集中在鞍山铁矿区、白云鄂博铁矿、攀枝花铁矿和大冶铁矿。
我国的铁矿中贫矿的储量占总储量的97.3%,而富矿只有2.7%。
铁矿石的平均品位只有31%。
中国铁矿矿床类型主要有沉积变质型、接触交代一热液型、岩浆晚期型、沉积型、与火山一侵入活动有关型、风化淋滤型等,矿床类型齐全。
而且我国铁矿的伴生组分多,单一的铁矿甚少。
由此可见,我国的铁矿资源具有矿产丰富,贫矿多富矿少,矿床类型齐全,伴生组分多等特点。
近年,我国铁矿产量整体呈下行态势,尤其“十三五”期间,从2016年的12.8亿吨降至2018年的7.6亿吨。
但需求量却在不断上升,国内铁矿石产量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导致较大程度上依赖进口。
如2018年,我国铁矿石需求量约12.18亿吨,铁矿石进口量10.64亿吨,占比87.36%。
(2)我国对铁矿资源的需求铁矿石主要用于生铁冶炼,近年我国生铁产量基本呈逐年递增态势。
当前国际铁矿石定价机制现状分析
国际铁矿石价格近几年成为我国甚至全球关注的国际贸易热点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与世界各国间贸易往来更加频繁,我国的国际经济地位逐步提高。
但是,铁矿石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能源材料,直接影响我国经济命脉。
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能源消费大国。
虽然我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各行业尤其是新产业的迅速崛起,我国的能源材料需求逐年增长。
在这种情势下,我国参与铁矿石定价机制谈判出現了不利的影响。
本文从当前铁矿石定价机制问题入手,从政府和企业角度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标签:国际铁矿石定价机制问题措施
1 当前国际铁矿石定价机制的现状
大宗贸易中,比如铝、铜、煤炭、石油等,期货市场是形成这类商品基准价格的中心。
但是,铁矿石仍是一种尚未受到广泛认可的期货品种或期货市场的初级产品。
所以,其价格确定由市场上的主要买方和主要卖方每年谈判达成。
根据铁矿石的实际情况,当前定价方式主要存在两种形式:卖方垄断定价和谈判首发定价。
从我国近几年铁矿石价格谈判中不难发现,一直我国处于被动的地位,根本原因就是国际定价机制的问题。
从2005年开始,三大矿业巨头垄断定价,中国被迫接受一次次大幅度的涨价。
2 近年我国参与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的情况
2005年,宝钢首次代表中国钢铁企业独立出征。
2006年1月中旬,宝钢国际矿业事业部开始了与三大矿业巨头的正式谈判。
1月21日,巴西淡水河谷董事会要求铁矿石价格上涨90%。
消息公布后,供需双方的谈判一度中断。
一个月后形势急转直下。
2月22日,巴西淡水河谷发布公告称,已与新日铁达成铁矿石价格上涨71.5%的协议。
中国只好接受了71.3%的涨价结果。
2006年宝钢继续代表中国16家大中型钢铁企业与三大矿业巨头进行谈判。
此次谈判从2005年11月14日开始启动,可到了2006年5月中旬仍没取得实质进展,期间几轮谈判都因对方要价太高而被中方拒绝。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不得不接受了19%的涨价协议。
2007年度的铁矿石谈判中,宝钢吸取了以往的教训,率先接受了淡水河谷的涨价要求,从而闪电结束了谈判。
涨幅比前两年明显降低了许多。
自2004年中国正式参加铁矿石价格谈判以来,国际铁矿石价格已连续4年上涨,至今累计涨幅已达到165%。
3 我国铁矿石进口的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政治局势稳定,经济形势发展良好,人口增长速度放缓。
在党中央的统一号召和领导下,全国人民集中精力投入到经济建设上来。
在“三农”政策的倡导下,农副产品连年丰收,农民收入平稳增长,生活水平提高。
各重工业企业为经济建设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工业能源材料需求显著增长,我国的能源
早已无法满足现实需求。
然而经济水平又不能落后,在中国加入WTO组织后,我国与世界各国联系更加频繁,国际贸易额连年显著增长,在世界的经济与政治地位随之提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世界各国的国际贸易加强,我国对铁矿石的进口增长速度惊人:2001年进口铁矿为9239万吨,比2000年增长2200多万吨,2002年进口1.12亿吨,2003年进口量仍大幅增长,达到1.63亿吨,已超越日本、欧盟,成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而2005年更是达到2.75亿吨。
近些年来随着国际铁矿石市场价格不断飘升,国内钢铁行业都面临钢价下降的困境,导致了我国虽是世界铁矿石最大买家但却不是大赢家的尴尬局面,这为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的失利埋下了祸根。
4 我国铁矿石进口中存在的问题
总的来说,我国在进口铁矿石的贸易中仍然存在较多问题:
4.1 我国钢铁企业对进口铁矿石的依存度逐年提高,且继续呈增长趋势(见下表)。
4.2 尚未发育的国内期货市场无法对国际市场价格产生影响。
与国外的发达的金融期货市场相比较,我国的金融期货市场存在的不足有:①资本市场存在时间短,基础差。
资本市场作为一切虚拟经济的基础,对包括金融期货市场以及其他金融市场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但是中国资本市场出现时间晚,且受制于政府的行政指导,虽然没有出现大的纰漏与风险,同样其基础也差。
②行政干预太大。
我国的资本市场从出现就是由政府主导,不像美国资本市场一直是投资者主导。
因此,市场规则各方面都没有经过检验。
③参与人数多,但参与者水平普遍不高。
单纯以参与资本市场的人数计算,中国算得上是世界上参与人数最多的市场。
但是普遍水准不高,因此容易在市场上形成不良的情绪。
4.3 钢铁企业松散的组织结构削弱了定价能力。
中国在3年之内累计增产钢材1.5亿吨,相当于日本一个国家的年钢产量。
虽然中国钢铁企业的数量是世界之最,但集中度非常差。
我国钢铁企业分布较散,上海、湖北、河北、鞍山等地的钢铁企业都在国内甚至世界有盛名。
5 政府的措施
5.1 开发国外铁矿资源的力度加大。
中国钢铁业应当树立长期战略思想,在加大国内矿山开发力度的同时,更要重视开发国外铁矿资源,这是中国摆脱被动局面的根本之策。
5.2 降低铁矿石进口依存度,实施多元化进口渠道。
我国钢铁企业的目光要在继续保持与印度的紧密联系之外,积极发掘更加稳定的铁矿石进口渠道。
5.3 整合国内钢铁企业。
对内加速推进钢铁产业整合,以兼并重组的方式迅速提高产业集中度。
同时通过产业整合推进产品结构调整,提高自身的组织水平
和管理水平。
在现实的国际铁矿石战争中,中国钢铁企业延续对内扩大投资谋发展,对外缺乏资源产业链建设的传统经营模式已经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
钢铁企业不进行走出去的战略大调整和发展模式创新是没有出路的。
5.4 与铁矿石国家结成战略联盟。
提高我国钢铁企业的整体谈判实力的重要内容是与铁矿石国家建立战略联盟关系。
6 钢铁企业的措施
6.1 加大技术开发投入力度,提高钢铁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6.2 加快钢铁工业的兼并重组,采取适当激励措施。
6.3 积极应对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诉求,发展绿色产品和绿色制造。
新一轮的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中国再次以谈判时报而告终。
从铁矿石定价机制谈判中,不难发现,中国经济内在固有的问题:经济体制不健全,工业技术落后,企业间独立不合作等。
这些问题中,重中之重的是钢铁企业的技术提高,它已成为在你谈判中决定性的因素,是使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巨大的绊脚石。
其次企业应在政府统一的指导监督下,加强联盟,互帮互助,既是竞争者也是合作者。
对内,钢铁企业在行业中平等竞争,互相监督。
对外,钢铁企业应该是一个统一的坚固的战略联盟。
在谈判中,我国的钢铁企业应充分发挥战略联盟的优势,提高在世界钢铁行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努力扭转谈判局面。
参考文献:
[1]李新军.《铁矿石国际贸易的经济分析》.
[2]王建军.《商业研究》,2007/11.
[3]黄希,徐川.《消费周刊》,2007/06.。